马克思学说创始人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德国人,1818年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
马克思是马克思理论学说的创始人,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
中学时代的马克思,由于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小小年纪,心中就有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1835年,17岁的马克思考入波恩大学,第2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转入著名的柏林大学,6年以后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放弃了留校教课的打算,参与到反对封建专制和争取民主的政治斗争中。他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后又担任该报的主编,在他的影响下,该报明显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他还在报纸上不断登载文章,揭露批判普鲁士当局的反动实质,维护受压迫劳苦大众的利益。这些文章触犯了普鲁士当局的利益,报社被查封,马克思只得离开普鲁士,携妻子燕妮迁居巴黎。
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他们成为一对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
1947年的春天,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同加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年底,马克思接受同盟大会委托与恩格斯共同起草了大会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不仅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诞生,也迎来了科学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的新纪元。
1848年4月,马克思与恩格斯从巴黎返回德国,参加欧洲的工人阶级革命运动,后来革命失败,马克思流亡到伦敦,并长期定居在那里。
19世纪中期,是马克思一生最困难的时期,几乎所有的刊物都拒绝刊登他的文章,这就使以稿费维持家用的马克思陷入了拮据的境地。多亏恩格斯全力相助,马克思全家才免受饥饿之苦。即使在这种贫困生活的重压下,马克思依然很乐观,他不退缩、不气馁,继续拿起笔进行战斗。从1857年开始,马克思排除一切干扰,集中精力从事《资本论》的写作。他用了38年的时间,呕心沥血,承受了贫病交加的困苦,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巨著——《资本论》。
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马克思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支持。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十分惋惜地写了《法兰西内战》一书,及时总结公社失败的原因,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875年,马克思又写出了《哥达纲领批判》一书,论述了划分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分配原则,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由于反动政府的不断迫害,加上贫困生活的重压,马克思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1883年3月14日,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马克思在自己工作室的坐椅上,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