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中西合璧天文图

1971 年,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区下八里村的东北正山南坡,发现一座仿木结构的砖砌辽代墓葬,墓室的后室穹隆顶部的正中央,发现一幅彩绘星图。星宿画在直径 2.17 米的范围以内,高距地表 4.40 米。

整幅星图的中心,也就是穹隆顶的中心,悬着一面铜镜,镜的四周画红色莲花瓣,莲外以白灰为地,上一层淡蓝色表示晴空。在莲花东北绘北斗七星,四周绘五红、四蓝星,合为九星。东为太阳,红色,内画金乌,是星图上最大一颗,直径 6 厘米。其他 4 颗红星,直径 4 厘米左右,基本上分布在

东、南、西、北 4 个正方向。蓝色 4 星,直径也为 4 厘米左右,皆出现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偏斜方位,但不对称。

第二层,依周天方位画二十八宿,星用红点,直径 2 至 3 厘米。星间联以直线。图上所标各星宿、星数之组成与有关史料记载,如《天官书》的“合轸七星”基本符合。

第三层,也是最外层,布黄道二二宫图。黄道十二宫源于古代巴比伦。星图上的十二宫排列,基本是 30 度一宫,十二宫合 360 度。每宫画图形代表

一星座,外绘一直径 21 厘米大圆。黄道十二宫这种观测星象的方法,何时传入中国尚不清楚。但自隋唐以来,在许多书中,如《武经总要》(1044 年编) 中已有记载,但没有具体图像。宣化辽墓中的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宣化星图的十二宫,已经是中国化了的。巴比伦的双子宫,用两幼童坐地,一童手持弓箭来表现。宣化星图的双子宫则用着中国古代服装的一男一女双立像来表现。宣化星图构图相当完善、优美。它以中国二十八宿为主, 吸取了巴比伦黄道十二宫,像这样综合中外天文学成果的星象图,在我国天文史上是首次发现。

根据墓志得知,墓主人张世卿在辽为官,死于天庆六年(公元 1116 年)

正月,葬于同年 4 月。墓内星图的具体年代应即天庆六年,距今已有 800 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