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剑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卧薪尝胆”。说的是公元前 493 年,吴王夫差为报父仇,领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兵败投降。后来勾践表示顺从吴王,得到信任,3 年后得到释放回国。
勾践回国后,立志报仇雪恨。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他睡觉不用被褥, 躺在草中。又在自己起居处悬挂一个苦胆,坐卧时都能看到;每次吃饭前, 都要去尝一尝苦味。后来,他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发展生产,并亲自扶犁种田,让妻子纺织;同时奖励生育,增加人口,加强国力,经过“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终于使越国强大起来,打败了吴国。接着,勾践挥师北进中原, 在徐州大会诸侯,成为春秋末期的霸主。
后来,人们根据越王勾践的这段经历,概括出“卧薪尝胆”的成语,用来比喻刻苦自励,不敢安逸。
越王勾践还有一个嗜好,铸制名剑。据古书《拾遗记》记载:“越王勾践,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祀昆吾之神,采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断水,三名转魄,四名悬翦,五名惊鲵,六名灭魄,七名却邪,八名真刚。” 他还广泛地搜集、珍藏了许多名剑。当时有一个极有名气的宝剑质量鉴赏家, 名叫薛烛,当他看到勾践珍藏的一把名为“纯钧”的宝剑时,不禁大吃一惊, 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稀世之宝。
剑在我国已有 3000 多年的制作历史。剑是中国武术器械中的“百刃之君”。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质量很好的铜锡合金剑,斗剑之风也较盛行,剑术理论也相应得到发展。据《吴越春秋》记载:民间武术家越女,曾向越王勾践详论“剑之道”。战国后期,铁剑普遍出现。到了汉代,《晋书》中记载:“汉制·自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剑”,并有一套严格的佩剑制度。击剑更是朝野风行,不少人以剑术立名天下。汉高祖刘邦自夸:“我提三尺剑取天下”,隋唐时,剑形十分精致华丽,贵族、学士亦多随身佩剑,对后世影响很大,故唐剑有“鼻剑”之称,宋代之后,击剑之风逐渐为剑舞取代。由于中国名剑众多,收藏价值极高。特别是勾践死后,有许多人士曾绞
尽脑汁去寻找他所珍藏的宝剑,结果一无所得。那么,越王勾践的宝剑到哪儿去了呢?
1965 年,在发掘湖北江陵的一座楚墓中,发现了两把珍贵的宝剑。其中一把就是长期失传的越王勾践的宝剑,宝剑全长 55.7 厘米,剑身宽 4.6 厘米,剑柄(剑把)长 8.4 厘米。剑首(柄头)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 11 道极细的同心圆圈。金黄色的剑身布满了黑色的菱形花纹,剑格(剑身与剑柄间突出部分)向外凸出,正面用蓝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镶嵌出美丽的花纹。其中一把剑上刻有“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8 个鸟篆体错金铭文。字迹非常清楚。这两把宝剑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埋藏了 2000 多年,出土时依然闪闪发光,剑刃极其锋利,一点点锈迹也找不到。因此, 当越王剑在国外展出时,引起很大震动。有人甚至说,2000 多年前的中国人, 一定会施展使剑不锈的“魔法”!
1968 年,考古工作者从河北省的一座古墓里,又发现了两把宝剑。这座
汉武帝哥哥刘胜的古墓,距今也有 2000 多年了。当刘胜还在做“靖王”的时候,就为自己后事作了安排。他挖了个很大的山洞作为自己的墓地;又做了件“金缕玉衣”,心想穿上这种“宝衣”,可以使尸体永不腐烂,结果怎样呢?出土时,玉片已经散落,尸体早已烂得只剩下几颗碎牙。而作为殉葬品的两把剑,却金黄锃亮,闪着寒光。
越王剑也好,刘胜剑也好,当它们重见天日之后,引起人们的惊异—— 中国古人的“魔法”究竟是什么呢?
从现代科学仪器检验得知,这种古剑的成分是青铜,是用铜和锡按一定比例(铜居多)熔融浇铸而成。再经精心研磨,使它锋利。研究者又发现, 剑身的黑色菱形格子花纹和乌黑发亮的剑格,原来是经过硫化处理的。也就是说,古剑的表面在形成过程中已和硫的化合物起过作用。经过硫化技术处理过的剑,就变得既美观,又耐腐蚀了。
1974 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墓的陶俑坑,发掘出 3 把不寻常的青铜宝剑。这 3 把剑埋在离地面大约 5、6 米的湿土中,出土时居然锋利光亮,一下能划透 10 几张报纸呢!用电子仪器探测结果表明,在制作技术上,秦始皇陶俑坑青铜剑比越王剑又提高了许多——它采用了一种很了不起的表面处理技术,就是铬盐氧化法。这是用铬酸盐作氧化剂,在剑的表面上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保护着剑,使剑不再和别的物质起化学作用。这层致密的氧化层很薄很薄,只有一张报纸的 1/10 那么厚。这确是我国古代材料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成就。而国外则在本世纪 30 年代才提出在有色金属表面用铬酸盐
处理技术的专利,这已比我国晚了 2000 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