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页部分

1

1949年10月1月,原太岳区各界干部群众汇聚区委所在地阳城县,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

1950年1月,新成立的中共长治地委组成代表团,参加山西省第一次党代表会议。图为长治代表团全体代表合影。

3

1950年,长治地委、专署在长治英雄台召开镇压反革命分子大会,部署全区镇压反革命运动。

4

1953年6月,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告一段落。图为晋城县委对镇压反革命运动所作的总结报告。

5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县依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先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建政工作。图为阳城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6

1951年8月,中共阳城县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图为大会会场。

7

1950年10月,各县掀起历时3年的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图为晋城县各界群众举行抗美援朝集会游行。

8

沁水县10万群众参加反美和平签名,并捐款700万元支援朝鲜战场。

9

1951年7月,赴朝鲜慰问团代表和志愿军归国代表团代表在阳城县向干部群众作报告。

10

1953年9月,沁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崔建昌(右下图)代表沁水、高平人民,参加赴朝慰问团,由贺龙团长率领,赴朝慰问。

11

1951年底至1952年10月,各地在上级统一领导下开展“三反”、“五反”运动,这是建国以后第一次有组织的反腐败斗争。图为阳城县公审贪污分子会场。

12

沁水县“五反”战果统计。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领导广大群众向妓娼、烟毒、赌博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展开坚决斗争。图为 1952 年阳城县公审各种犯罪分子会场。

14

195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各县城乡迅速掀起宣传贯彻高潮。图为阳城县召开妇代会贯彻《婚姻法》。

15

1951年至1955年,各级党组织在中央、省、地委领导下,开展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整党整风运动。图为参加阳城县委第一期整党的全体党员合影。

16

1951年,出席省劳模会的沁水县代表刘锦荣,代表全县互助组向全国劳模李顺达发出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应战书。

17

陵川县互助合作劳模连全保

18

1952年,阳城县西沟村郭福生农业合作社社员合影。

19

沁水县把农业合作社章程公布于众,让群众自愿选择。

20

从1953年起,各地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图为阳城县委召开会议培训农业合作化运动骨干。

21

至1956年1月,晋城各县入高级社社员占总人口的99.7%,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成功。图为阳城县农业社干部合影。

22

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本着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图为1956年6月,沁水县城关镇工艺生产者在完成改造、组建联社时全体职工合影。

2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和平赎买,图为1957年晋城县工商界服务与改造经验交流会合影。

24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各县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图为1957年参加晋东南地区劳模会代表参观高平丹河罐区工程。

25

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踊跃参加集体劳动。

26

出席全国烈军属、残废、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部分代表合影。三排中为晋城县代表阎才旺,前排左四为刘胡兰母亲胡文秀,左五是全国劳模申纪兰。

27

1956年3月,长治专区组织全区青年植树造林积极分子到延安参观学习。

28

1958年,晋城各县全民大炼钢铁,展开钢铁大会战。图为晋城县群众上山采矿。

29

阳城县举行万名标兵誓师大会,决心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30

1958年10月,阳城县第一支筑路大军修建西安里地方铁路施工现场。

31

1958年10月,晋城露天煤矿随着一声炮响,从此揭开全区煤矿开采新历史。

32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建的晋城钢铁厂外景。

33

晋城县领导规划“五小工业”发展蓝图。

34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晋城县地方国营纺织厂系列产品。

35

1960年初,晋城县唐安缫丝厂建成投产。图为该厂生产车间。

36

1958年,晋城、高平、陵川三县合并后,中共晋城县委机关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37

1959年,晋城县举办国庆10周年各项建设成果展。

38

晋城县工业发展成就显著。图为1959年全县工业系统全体标兵及先进生产者代表合影。

39

1959年,陵川从晋城县分出(1961年高平从晋城县分出),沁水从阳城县分出。图为阳城、沁水分县时,两县机关干部临别留念。

40

1959年,原太岳区党委书记顾大川(前排左五)到晋城革命老区访问。

41

1959年,各地各界开展整风运动,图为阳城县文艺界与教育界参加整风集训人员合影。

42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县连年组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向大自然要粮食。图为陵川县群众抗旱保苗。

43

1959年建立的沁水大尖山林场,面积88800亩。

44

1969年,沁水县修建曲堤水泵站,引水上山,灌溉农田。

45

1963年9月,晋城任庄水库出现险情,工程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勘察。

46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国著名牧羊专家宁华堂(陵川人)在牧羊。

47

1971年兴建的阳城次营大型水利工程“胜天湖”,至今仍造福着人民。

48

从1964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号召至1978年底,晋城各县持续开展长达14年之久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图为1971年9月,晋城县农业学大寨四级干部大会会场。

49

陵川群众积极响应县委号召植树造林,图为当时挖的“鱼鳞坑”。

50

1962年晋东南地区归国华侨、侨眷座谈会合影。

51

1963年9月23日,《山西日报》头版以“农村党支部的光辉旗帜”为题,对陵川县后山大队党支部巩固党在农村阵地的经验进行报道。

52

时任陵川县后山大队党支部书记牛永富

53

1963年,中共华北局书记李雪峰、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茄在阳城县视察工作。

54

1961年1月、1964年8月,山西省省长卫恒,先后两次到陵川县视察工作。卫恒,陵川县附城镇沙泊池村人。

55

1964年,著名作家赵树理为陵川第一山林场题词。

56

1965年1月,晋城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出席“山西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57

晋城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植造的纪念林。

58

1958年7月,著名作家赵树理参加在高平县召开的全国十省区杂粮现场促进会期间,在田间察看谷子长势。

59

1958年7月23日,《晋东南报》发表赵树理在高平县召开的全国十省区杂粮现场促进会期间创作的《谷子好》。

60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晋城各县响应党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图为当时媒体对晋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报道。

61

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阳城县洪上村外景。

62

响誉全省的陵川赤叶河。

63

大批机关干部下放到农村插队落户。图为阳城县革委机关干部插队落户临别留念。

64

浪井民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成绩,多次受到国家、省、地表彰。

6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央委员、晋东南地革委主任李顺达(后排左三)在晋城县高都公社检查工作时与部分干部合影。

66

陵川县平城大队演出的优秀歌舞“十不闲”剧照。

67

1965年,晋城各界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图为晋城县委开展“四清”运动报告。

68

1966年5月,中央《五·一六》通知下发,标志着“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图为运动初期晋城县街头张贴的大字报。

69

1966年5月,中央《五·一六》通知下发,标志着“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图为运动初期晋城县街头张贴的大字报。

70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地掀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热潮。图为晋城县委派人深入乡村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会现场。

71

“三军”、“两支”撤出后,中共晋城县核心小组、县革委成员合影。

72

1970年底至1971年初,晋城各县先后召开党代会,恢复了一度中断的中共县委,党的生活逐步正常。图为中共晋城县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合影。

73

1971年3月,中共晋东南地区首届代表大会召开,党的工作恢复正常。图为出席地区首届党代会的阳城县代表合影。

74

1971年3月,中央委员、全国著名劳模陈永贵(前右二)、李顺达(前中)到阳城指导工作时与部分干部合影。

75

1972年,晋城县委召开批林整风经验交流会议,部署批林整风运动。

76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运动,晋城群众载歌载舞,游行欢呼。

77

沁水县群众愤怒声讨“四人帮”罪行。

78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穿越晋城境内的第一条铁路——太焦线全线正式贯通。图为位于太焦线上的孔庄大桥。

79

1977年,晋城县群众上街欢呼《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

8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历史的重大转折。图为陵川县群众收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81

各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平反冤假错案。图为中共晋城县委员会关于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通知。

82

1979年,晋城县委召开郭壁工程动员大会,打响农田水利建设攻坚战。

83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图为沁水端氏地埂桑。

84

历史悠久,闻名全国的泰山义剪刀。

85

陵川县因地制宜发展药材种植。

86

企业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后,提高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图为签定责任书。

87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晋东南地区推广优选法。

88

1981年底,各县先后召开建国后第五次党代会。图为中共晋城县五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合影。

89

1982年,面对各地严峻的治安形势,各县在上级统一组织下开展“严打”斗争。图为沁水县“严打”现场。

90

1982年,全国县乡公路阳城现场会召开。图为与会代表参观涧坪桥。

91

1982年,国家财政部顾问、原副部长戎伍胜(左四) 在阳城县视察。

92

1983年6月,省委书记李立功在晋东南地委书记祁英、行署专员扆耀光、陵川县委书记程延龄陪同下视察陵川第一山林场。

93

1984年10月,晋东南地委在晋城矿务局召开文学笔会,著名作家马烽(前排左六)、孙谦(前排左七)到会并辅导文学创作。

94

1985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试点的请示》,同意撤销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晋城市升格为地级市,设立城区和郊区,并管辖沁水、阳城、高平、陵川四县。图为中共晋城市委、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