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1966年5月至1976年9月)

1966年

5月

晋东南专区全面开始“文化大革命” 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并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要求全党夺取文化领域中所谓资产阶级的领导权,进而对各个领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进行“调动”和“清洗”。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开始。5月21日,省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坚决贯彻执行中央《五·一六通知》。5月下旬至6月上旬,晋东南地委和晋城各县县委相继成立“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地委“文化革命”领导组由地委副书记仝云任组长,地委常委袁健任副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地委秘书长李旺先、宣传部长郭旺才、专署副专员孙立功负责办公室工作。各县成立由县委书记或副书记任组长的“文化革命”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学术批判和文化革命工作。随后,地、县、公社层层召开党员干部会议,逐级传达贯彻《五·一六通知》精神。《晋东南报》和各县委机关报连篇累牍登载学生、工人、农民和干部文章,对邓拓、吴晗、廖沫沙所谓“三家村”黑店进行猛烈批判。阳城县5月中旬至5月底,有14万人投入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全县举行座谈声讨会540多次,参加人数达15800人,有2600多人写出批判文章33000多篇。事实上,多数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对这场“文化革命”缺乏了解和准备。5月30日,晋东南地委向省委报送《关于目前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开展情况的报告》。《报告》称:晋东南地区“文化大革命”真正进入新的阶段,始于解放军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社论和姚文元评“三家村”的文章发表之后。存在问题是:部分县、部分领导对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决心不大,行动迟缓;在批判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时,仍存在着就事论事现象。

各县制定“三五”计划 5月下旬至7月中上旬,晋东南专区各县相继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1966—1970年)计划。其中,晋城县规划为:粮食1966年亩产162.5公斤,总产1.186亿公斤,1970年亩产250公斤,总产1.75亿公斤;经济作物平均增长3倍,农业总收入1970年达到4200万元,增长71.5%;人均植树200株,造林达到50万亩,占实林面积69.4%;大牲畜达到6万头,猪存栏20万头、羊22万只;副业总收入达到2000万元;养鱼300万尾,捕成鱼25万公斤。阳城县规划为:1970年水浇地达到10万亩,增加农机具186台,机耕面积占土地总面积31%,新增拖拉机106台,其他农机具16119台;农机具总投资807.2万元,年均161.44万元。

6月

晋东南专区城乡学校开展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6月1日,沁水某中学学生对一些教师进行批判和批斗,并强行戴高帽游行。6月8日,晋东南医学专科学校部分学生给校长刘杰贴出首张大字报。同日,陵川中学数名学生首次贴出《请看我校阶级斗争》大字报。各地学校纷纷出现给校党委负责人张贴大字报现象,仅6月11日晚,某中学学生就给校领导张贴大字报1000多张,还提出“解散党支部,成立学生主席团”的要求。与此同时,晋城师范、晋城一中及各县中学学生成立“红卫兵”组织,先在校内掀起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继而走出校门,把大字报贴到街上,出现乱批乱斗现象。受其影响,农村学校也出现“红小兵”组织,多数学校相继停课闹“革命”,并开始冲出校门,走向社会,大搞“破旧立新”。沁水中学“红卫兵”砸碎坪上村明代工部尚书刘东星墓葬石刻,大批珍贵文物毁于一旦。

原莒山煤矿两坑口分为莒山新庄两个煤矿 6月3日,晋东南专署决定,同意将原莒山煤矿五一坑口和新庄坑口分为莒山、新庄两个煤矿,并于7月1日正式启用新印章,按分设后的两个煤矿安排生产。莒山、新庄煤矿分别位于晋城县巴公公社和高平县河西公社境内。

沁水连续发生六起山林失火事故 6月4日至7日,沁水县连续发生6起山林失火事故,烧毁山林2870多亩,损毁树木30多万株。

晋东南专区工业支援农业工作取得进展 6月9日,晋东南专署经委向地委、专署报告《关于工业部门在农村蹲点情况与今后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1965年7月华北局工业支援农业会议后,全区工业管理部门和企业选调114名干部和技术工人,组成18个蹲点工作组,在17个县(市)选择18个生产大队,采取工农结合的方法,开展以农机具为中心的蹲点工作。创、改各种农具183种1371(台)件,收到明显社会效果。地委、专署在批转意见中认为,这是工业支援农业的一项革命性措施,不仅会促使一批生产大队提前实现农业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同时也可以树立样板,创造经验,不断指导面上工作。

晋城形成两派势力对立 6月13日,晋城县委在人民大礼堂召开由各公社、大队、单位千余人参加的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讲用会。当讲用会正在进行时,晋城师范几十名“红卫兵”冲入会场,拉断麦克风,阻止会议继续。其理由为:正在夏收农忙时节,召开这样的会是错误的。与会人员随即与他们展开激烈辩论,会议被迫中断。此后,晋城县城大街、小巷、机关、院户到处围绕召开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讲用会(即“6·13”)对与错展开大辩论。有的还集聚到大街上高喊“6·13”好,“6·13”好,“6·13”就是好,气死老保等口号。由此晋城县形成“6·13”好与“6·13”坏两派势力长期严重对立。

晋东南地委专署部署紧急抗旱 6月17日,晋东南地委、晋东南专署召开全区抗旱工作紧急会议。专署副专员刘己未作《全党全民紧急行动起来抓水抗旱,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而奋斗》的报告。会议针对全区有2万亩秋田还未下种,在已种秋田中,23万亩还未出苗,20万亩缺苗严重,40多万亩因干旱和虫害严重,已开始死苗等严峻形势,号召各级各地紧急行动起来,投身到抗旱生产一线,确保全年19亿斤粮食生产任务完成。具体措施是:(一)加强抗旱领导机构,组织万人抗旱工作队伍充实到农业生产一线。(二)把所有能参加劳动的男女老少,都组织到抗旱斗争中来。(三)各级领导干部要走出办公室,亲临第一线,亲自蹲点,亲自搞样板,并及时召开各种现场会议,进行推广。(四)动员组织各行各业,大力支援抗旱斗争。(五)把各项任务和措施,具体落实到生产队、落实到地块,并且实行定任务、定领导、定时间、定劳力、定质量的“五定”办法,建立责任制,及时进行检查和总结评比。6月24日,晋城县委召集各公社干部,大队党支部书记,省、地、县抗旱工作组和机关干部2000多人,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从晚8时一直开到第二天上午,以抓水为中心,围绕抓水用水、机械配套、复播、积肥、防虫灭草等各项抗旱工作进行安排部署。6月至7月,全境投入抗旱保苗,争取粮食丰收的运动中。

地县两级选派工作组进驻学校和单位 6月20日,鉴于各大、中学校和一些单位随意给校党委成员张贴大字报,扰乱教学工作秩序的做法,晋东南地委向地直各学校、蚕桑场、运输公司、工读学校等单位派出第一批工作组。在此前后,各县县委也向本县中学及一些重点单位派驻工作组,以求把学校单位的“文化革命”运动纳入有组织、有领导、有秩序的轨道。

晋东南地直机关进行“文化大革命”动员 6月21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地直机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动员大会。地委副书记、地委“文化革命”领导组组长仝云对地直机关开展学术批判和“文化大革命”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对地直机关贯彻执行中央《五·一六》通知不坚决、行动迟缓进行了检讨,要求地直机关干部带头开展“文化大革命”。

兄弟省市代表参观田斌武“强化器”节油法 6月28日,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北京等省(区、市)和省内部分地区共52个单位92名代表,来到晋东南地区,先后参观学习地区交通局职工田斌武试制的“强化器”节油法。

著名作家赵树理始遭批判 6月29日,晋城县“造反派”点名批判著名作家赵树理。批判内容:一是赵树理剧本《十里店》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二是赵树理提倡保留和发扬古装戏艺术是“宣扬资产阶级艺术,歪曲政治工作任务”。7月14日,晋东南地委机关贴出反对赵树理的3万字大字报和个人8000字的附件。8月11日,《山西日报》发表《从赵树理的作品看他的反动实质》批判文章,后又编发了30多个批判赵树理专版。8月,赵树理被关押于地委招待所隔离审查。此后,对赵树理的批斗逐步升级。1970年9月23日,赵树理含冤去世,终年64岁。1978年10月17日,赵树理骨灰由沁水县尉迟村运往北京,并于当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安放仪式。周扬主持安放仪式,刘白羽致悼词。沁水县委宣传部长韩树本和晋东南地委领导代表沁水县委和晋东南地委参加安放仪式。赵树理,沁水县尉迟村人。1958年12月任阳城县委副书记,1965年代职晋城县委副书记,到晋城体验生活。

7月

晋东南地委传达华北局会议精神 7月14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干部会议,地委书记王尚志传达华北局书记李雪峰在华北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精神。地直机关开展“文化大革命”的48个单位领导参加会议。

晋东南专区开展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试点 7月25日,晋东南专署批转专署财贸办公室《关于推广唐山经验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试点工作的报告》。《报告》针对全区存在的批发机构重叠,商品经济环节多等问题,参照唐山和晋中经验,作出如下调整:(一)调整商品流向。全区按照生产、交通、地理条件和历史上的经济联系以及商品的流通规律,划分为南部、中部、北部3个经济区。其中,南部经济区以晋城为中心,包括晋城、阳城、高平、陵川、沁水5个县。除沁水的本省产品和部分农副产品跨侯马购销外,其余均到设在晋城县的专署孟匠二级站购销。(二)调整机构。将晋城县的百货、纺织品、五交化、糖业烟酒4个公司的批发业务,与专署孟匠转运站合并,在孟匠设综合二级批发分站,对口核算,归专署商业局领导。

晋东南地委调整住校工作队 7月29日,晋东南地委撤回第一批住校工作组,派出第二批工作组,分别到地直10所中学和其他13个单位,帮助和领导这些单位开展“文化大革命”。工作组进驻学校和单位,使各学校教学和工作生活秩序得到短暂的平静。但在晋东南地委派出工作组的当日,中共北京市委已作出撤销大、中学校工作组的决定。受北京大、中学校的影响,晋东南地区调整充实后的工作组未能开展工作,就受到地直各学校反工作组浪潮的冲击,一些学校相继出现批判、驱赶工作组的行为。

阳城遭洪灾袭击 7月,阳城县一个月降雨量达468.7毫米,比1965年全年降雨量还多133.7毫米。全县受灾大队330个,其中重灾23个,受灾土地面积28218亩。

晋东南专区高考招生工作中断 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后,晋东南地委、晋东南专署发出《关于1966年中等学校招生问题的指示》,决定废止现行高级中学(包括中专、中技、师范)招生考试办法,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此后至1976年底,境内再没有进行过考试招生工作。

8月

晋城各县改进工商税收及地方各税 8月1日,晋城各县根据省人委关于改进农村工商税收的通知精神,执行新的农村工商税收以及地方各税政策:(一)凡下列应征税产品可试免工商统一税。①凡持凭本公社证明购用的其他社、队企业销售的用于小型水利工程的产品。②社、队以自产或委托加工的,分配给社员食用的植物油。③农民出售自产的五元以下产品。④生产大队、生产队经营的粉场、豆腐场的生产产品。⑤手工业社生产供给农业上使用的黑矾。⑥手工业社派工人下乡给生产大队、生产队和社员加工自用的皮革、皮货。⑦灾区非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大队经营的工副业,可按其所属生产队受灾程度平均在四成以上的可给予减免税照顾。社队企业出售的产品,可按原价八折征税。⑧供销社经营仔猪、树苗、种子的无利或微利经营。纳税后有亏损的,都可免征零售环节的工商统一税。(二)工商所得税。对自负盈亏的合作剧团,不再征收工商所得税。(三)地方各税。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包括城市人民公社所属的社、队)购买牲畜以及供销社直接为社队购买或代买的牲畜(不包括供销社购买自用的),均可免征牲畜交易税。农民个人购买的,仍按现行规定,给予减征40%的照顾。但是不论集体或个人,均不准从事贩卖牲畜活动。

晋东南专区宣传贯彻《十六条》 8月8日,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明确提出“文化大革命”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8日开始连续多日,晋东南地直各机关、学校、厂矿,各县、社、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群众收听收看广播报纸。机关干部停止手头工作,开展学习讨论。中小学师生一律放假,深入农村开展宣传。工厂职工、农民整队上街游行,高喊口号。大街小巷、田野路旁到处贴满“学好《十六条》、用好《十六条》”,“誓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等标语。受全国形势影响,地、县党委相继发出通知,允许学校之间互相参观大字报,互相串连。此后至8月底,地直和各县学校纷纷出现炮击司令部,学生造反,破四旧立四新,清除黑五类,师生外出串连等极左现象,学校正常秩序被打乱。同时,首都、省城及外地一些高校的红卫兵向境内派来“造反支队”,到处煽动造反。省城各大专院校的晋东南籍学生组成“山西大专学校红色野战军”,回乡参与指导本地的“造反”运动。

晋东南专区建立红卫兵和各类群众组织 8月18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首次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和红卫兵。之后,外地红卫兵组织不断来晋东南地区串连。8月下旬,晋东南专署和各县人民委员会成立红卫兵接待站,晋东南地区红卫兵及各种群众组织纷纷成立。截止9月底,地直13所学校成立红卫兵等组织15种33个,参加人数1977人;地直机关有14个单位相继成立红卫兵、“战斗队”等各类造反组织。晋城各县中小学亦相应成立红卫兵、红小兵等组织。

晋东南专区各界举行“文化大革命”誓师大会 8月21日,晋东南地委、晋东南行署在长治英雄台广场举行各界群众开展“文化大革命”誓师大会,地委书记王尚志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动员报告,各界群众代表4万多人参加大会。之后,各县召开规模空前的誓师大会,“文化大革命”再掀高潮。

晋城各县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高潮 8月至9月,晋城各县先后召开学习毛泽东著作(以下简称毛著)先进单位和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将学习毛著推向高潮。高平县召开时间是8月2日至6日,正式代表618名、列席代表725名,39名代表作典型发言,会议向全县30多万人民发出学习毛著倡议书。晋城县召开时间为8月20日至9月2日,正式代表705名,列席代表810名,会议评出学毛著标兵单位14个,标兵个人25名,并发出学习毛著倡议书。阳城县召开时间为8月26日至9月4日,参会代表1039人,会议表彰了11个先进集体和20名积极分子。沁水县召开时间为9月1日至6日,参会代表1125人。9月11日,陵川县委受省委委托,向县内中学、农校、安阳大队等900多名学生赠授毛主席著作,并于10月27日至11月2日,召开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827名正式代表、870名单位负责人参加大会,还邀请晋城县学毛著积极分子张玉梅、张霞、郭英、苗境富4人介绍学习经验。

多名领导干部被迫停职检查 8月,晋东南地委向省委电话汇报:仅地直单位就有66名主要领导干部被迫停职检查。专直属13所大中学校中,有12所学校校长被停职、撤职、揪斗。各县也有多名领导干部被迫“靠边站”。在此情形下,地、县委贯彻省委召开的地市委书记会议精神,决定组成领导工农业生产和“文化大革命”两套班子,分别负责各项工作。9月27日,地委正式成立生产领导组,李先唐任组长,刘己末任副组长,领导成员有贾茂亭、王建华、许志信、马汉玲、祁文藻。

9月

晋东南专区大中学校“红卫兵”外出串连 9月2日,晋东南专署直属大中学校1384名红卫兵在专区礼堂举行“文化大革命”誓师大会。此前8月29日,陵川县第一个红卫兵组织——“东方红小学”(原城关学校)向全县发出《红卫兵倡议书》。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组织外地高等学校革命师生、中等学校革命学生代表和革命教职工代表来京参观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通知》。29日,晋东南专区1091名学校师生代表(晋城县代表46人)赴京,接受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直到10月12日,千余名晋东南师生代表才返回长治。随即,全区大批红卫兵纷纷涌向北京。之后,又伴随着全国串连的洪流奔向天南海北。据沁水县文革办公室统计,仅沁水县先后两批赴京师生即达300多人。晋城、高平、阳城、陵川也有大批学生赴京和到韶山、井冈山、延安等地串连,其人数占总数的一半以上。11月底,中共中央发出结束串连的指示,督促外出串连人员返回本单位就地闹革命。但直到12月2日,全区仍有数百名红卫兵组成“太行山红卫兵长征团”,步行到外地串连。

晋东南地委重新部署“文化大革命” 9月6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重新部署全区“文化大革命”工作,提出重点是“斗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同日,潞安中学3名学生赴省城给省领导卫恒、王谦、王大任贴出大字报。

晋东南专区宣传贯彻中央两个文件 9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和《关于县以下农村文化大革命的规定》两个文件,要求各级必须保证生产、建设、科研等项工作正常进行。17日,文件到达当日,晋东南地委随即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进行学习、讨论,并连夜向各县传达部署。18日开始,分别以地、县直属系统和公社为单位对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党员干部进行传达。各机关、学校先后组织数万人的宣传队伍,分赴工厂、农村、街道对两个文件精神进行广泛宣传,促进秋收和种麦工作开展。29日,晋东南地委就文件的贯彻情况向省委进行专题报告,指出:贯彻执行两个文件后,全区农村中的破“四旧”运动已停止下来,全部劳力陆续投入到秋收和种麦工作中。许多学校也将运动引向更加正确的方向,未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学校,多数已恢复上课或到农村参加三秋劳动。工厂从7月之后出现的生产急剧下降状况开始得到回升。在普遍开展学习两个文件的同时,还在全区农村中重新宣传“六十条”,揭穿社会上流传的“自留地变了”,“分配政策变了”,“私人存款要归公了”等谣言,安定人心,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三秋工作正常进行。

晋东南地委抵制某校学生来长治随意抓人 9月21日,省团校一造反组织23人,开车由太原来长治,诬陷地委宣传部长郭旺才有严重的“三反”问题,要将其强行带回交待问题。对于他们的要求,地委文革办公室明确表示,“带人可以,但必须符合组织原则,没有省委介绍信和省委通知,人不能带,所需材料不能拿”。22日,这些人员视劝告而不顾,要挟晋东南地委,并直接闯入地委书记王尚志家中,对王围攻长达3个多小时。

晋东南专区农村学习毛著积极分子现场会在晋城召开 9月25日至10月10日,晋东南地委在晋城县鲁村公社河底村召开农村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现场会议。会议总结河底大队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经验,听取河底大队党支部书记黄玉玺、团支部书记黄福莲、全省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讲用团”成员张王妮、夏美岩的发言。来自全区17个县(市)2100多人参加会议。会后,全区农村进一步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群众热潮,学习、背诵、抄写毛泽东语录成为一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各地出现早请示、晚汇报情况。

晋城各县破“四旧”批“黑五类”风盛嚣呈上 9月,晋城各县红卫兵破“四旧”批“黑五类”风愈演愈烈。阳城县十字完小红卫兵搬掉屋脊上的龙头兽120多个,捣毁庙院塑像50多座,砸碎大门前石狮60多个。东关完小烧掉神像、牌位700多个,捣毁东关大队田从典府院的门楼、门牌。坪头完小捣毁旧匾额、旧字画、神位360多个。红卫兵还到城乡群众家中抄家,民间大量古籍字画、书刊、器皿、饰物被毁。县城开福寺、文庙、东关关帝庙、阳陵寿圣寺等古建筑毁坏严重。古县衙门和城关关帝庙、县公安局门前石狮被砸碎。北留公社皇城村康熙亲题的“午亭山村”及一些楹联、题字、御碑等因群众保护幸免于难。高平县在山西大学、太原工学院、山西省委党校等高校上学的学生,组成“山西大专院校红色野战军”,回乡联合当地红卫兵,上街到处涂红,搞“红色海洋”,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到庙堂寺院大破“四旧”。晋城县红卫兵到阳城、高平等地“帮助”搞辩论、揪斗。地直学校红卫兵配合长治市街道市民、机关干部和公安部门,将住在市内的所谓“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及其家属701人赶走。

10月

晋东南专区“革命师生接待站”成立 10月2日,晋东南地委决定成立晋东南专区“革命师生接待站”,接待站长由师丕珍担任。

省工农兵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团在阳城作报告 10月4日,山西省工农兵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团莅临阳城县作经验报告。代表团代表朱先德、张王妮介绍亲身学毛著体会。阳城县直机关及城关群众3000多人在县人民大会场聆听报告。阳城县人民武装部、红卫中学、东关大队等单位代表在会上表态发言。

晋东南地委向省委汇报地直学校“文革”运动开展情况 10月7日,晋东南地委向省委电话汇报地直各校“文革”运动开展情况。称:地直共有大中学校13所,其中有12所学校主要领导被停职、撤职;13所学校中已成立红卫兵组织达到15种共33个,参加人数1977人;地直机关有14个单位成立了红卫兵、战斗队、赤卫队等组织;各校外出串连人数为1841人,外地学校来晋东南串连的有17所学校75人;有6所学校出现学生斗学生的现象,被斗学生66人。

晋东南军分区召开学毛著积极分子会议 10月8日,晋东南军分区召开所属部队、民兵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100多人。

各县成立供电机构 10月9日,晋东南专署发出《关于长治电厂、晋城电厂、专署电力局改革供电管理体制方案的通知》,要求晋东南电业局所属县供电机构除长治市、晋城县成立供电局外,其余县成立供电所,属专电业局垂直管理。

晋东南地委发出把民兵组织办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指示 10月18日,晋东南地委发出《关于执行毛主席“全党抓军事,实行全民皆兵”的伟大号召,把民兵组织办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的指示》。《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支部)必须认真抓好同级武装部门的工作,抓好他们本身的思想革命化,充分发挥他们的“参谋”作用。《指示》强调,要吸收专职武装干部参加同级党委(支部),县(市)武装部要有一人担任县(市)委常委,一人担任县(市)委委员;公社、厂矿武装部部长一般要担任同级党委委员;农村民兵连(营)长要担任支委委员。

晋东南地委总结地直单位“文革”运动开展情况 10月中旬,晋东南地委对地直53个单位3个月来“文化大革命”开展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地委认为,整个运动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月下旬至7月中旬华北会议之前。这一阶段主要是紧跟全国形势,全区普遍开展声讨“三家村”黑店。在学校,学生由声讨“三家村”发展到揭发本校的“黑帮、黑线”,揭露和批判“小邓拓、小吴晗”以及“大大小小的三家村”黑帮人物。期间,共张贴各类大字报13604张。第二阶段:华北局会议之后,到《十六条》贯彻之前,即7月14日至8月8日。这一阶段主要是传达华北局会议精神,重新发动群众,掀起第一个“四大”高潮。期间,共张贴大字报58000多张,矛头直指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但在学校中也相继出现“捣灶”、“封门”,学生斗老师、学生斗学生、男生斗女生、高年级斗低年级的问题。对此,地委第二次向10所学校、13个机关派出工作组170人。工作组进驻后,一方面端正运动的大方向,另一方面也出现“包办代替”的现象。第三阶段:《十六条》贯彻之后,到国庆节之前,即8月8日至9月30日,这一阶段是运动的高潮阶段。特别是8月17日省委紧急会议之后,运动进一步掀起高潮。一是公开“炮击地委黑司令部”,共张贴大字报7900多张,提出意见14000多条,涉及到副部长以上干部21人,被“罢官”的61人。二是成立红卫兵组织和“文革”筹委会,外出串连,“破旧立新”、驱赶“黑五类”等。三是“清除黑五类”,撤销驻校工作组,派出联络员。工作组撤销后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一些单位发生了多起诸如揪斗、随意打人、戴高帽和挂牌游街等严重事件。

晋城培训“四清”运动骨干力量 10月22日,晋城县委用1个多月时间,集训全县参加“四清”运动工作队员。阳城、陵川、长治市、沁水县及省级一些机关单位也参加了这次集训,共计3496人。主要学习毛主席“老三篇”、毛主席提出的革命接班人的五个条件和中央三个纲领性文件。毛主席“老三篇”,即:《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

阳城群众欢庆中国导弹发射成功 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核导弹试验发射成功。当日,阳城城乡到处庆贺。正在县城集训的3000多名中小学教师,抬着金色喜报,锣鼓喧天,涌向县委报喜,沿途群众纷纷参加游行。县委副书记张德财接待报喜队伍并讲话,县委领导同群众一道沿街举行盛大的游行庆祝活动。

阳城建成首个水轮泵站 10月,阳城县润城公社王村大队经过一年多艰苦奋战,建成全县第一个水轮泵站,安装两组6台40-6型水轮泵。工程渠系配套完工后,王村2000亩旱地变水田。

11月

晋城开展道路大整修和秋季植树造林 11月5日至15日,晋城县人民委员会组织群众,对全县现有干线公路和社队乡村公路,以及田间道路普遍进行义务大整修。道路整修中,除国家批准的投资工程外,其余工程本着自力更生的原则,尽最大努力高质量地整修。为搞好这次道路整修,县人委成立整修道路办公室,抽调33名技术熟练人员负责技术指导。经十天大力整修,全县交通状况得到改善。11月12日至22日,全县又开展群众性植树造林运动。共造林1万亩,植树200万株。

晋东南专区举行学习毛著报告会 11月21日至22日,晋东南专区在专区体育场举行大型学习毛主席著作报告会。全区各地、各条战线两万多名群众参加报告会。地委特邀晋南地区芮城县学习毛著讲用团为全区干部群众作报告。

晋东南专区各级纷纷建立造反组织 11月下旬至12月,继学校红卫兵、红小兵组织遍地成立后,各县机关、厂矿、农村社队也纷纷成立造反组织,名称有战斗队、红色造反队、赤卫队等,晋城五县各种造反组织达1300多个。各造反组织制作有队旗、袖章,印发有传单、宣言,实行停工、停产、停课闹革命。“文化大革命”向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扩大。

12月

中国农机科研院在晋东南建分院 12月10日,经第八机械工业部同山西省人委商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第一分院在原晋东南幼儿师范旧址开始建院。

晋东南专区文艺界举行“文化大革命”誓师大会 12月12日,晋东南专区42个文艺单位在地区礼堂联合举行文艺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誓师大会。

晋城氮肥厂建成投产 12月20日,山西省地方国营晋城氮肥厂在巴公建成投产,是巴公化肥厂前身。

王尚志被迫害致死 12月21日,晋东南地委书记王尚志被红卫兵组织强行叫到地区礼堂“交待”问题,之后突然失踪。28日,在长治南门外一口深井内找到他的尸体。经当时有关部门检验,认定为自杀。逝年52岁。同日,陵川县委副书记冯胜保不堪被批斗凌辱,在县委机关自缢。1979年4月10日,地委在太行太岳烈士陵园为王尚志举行骨灰安放仪式。王尚志,山西省平鲁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地委副书记、书记,晋东南地委第一书记等职。

1967年

1月

任庄水库改建工程动工 1月2日,晋城县任庄水库第一期改建工程动工。任庄水库是境内第一座中型水库。

晋东南军分区和驻地部队奉命执行“支左”任务 1月19日,晋东南军分区对晋东南广播电台实行军事管制。23日,晋东南军分区和驻地部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奉命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执行“支左”任务。各县人民武装部也派人介入县委、县人委机关,支持所谓“左派”造反。同日,晋城县60多个造反派组织成立“晋城革命造反派大联合司令部”,强行夺取晋城县委、县人委大权。

“晋东南造反总指挥部”成立并非法夺权 1月24日,晋东南地区和长治市49个群众造反组织成立“晋东南革命造反总指挥部”。25日,该组织煽动49个群众组织夺取中共晋东南地委、晋东南专署和中共长治市委、市人委党政大权,时称“1·25”夺权,并在地委大楼前对仝云、张行夫、林矗、魏庶民等地委、专署领导冠以“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罪名进行揪斗,无理关押。“晋东南造反总指挥部”还发布《夺权声明》和《第一号通告》,宣称“从即日起,晋东南地委、专署和长治市委、市人委一切权力由晋东南革命造反总指挥部接管”。同日,高平县委、县人委机关造反派非法夺取县党政大权。26日,晋东南军分区和驻军发表声明,支持“晋东南造反总指挥部”“1·25”夺权。2月16日,中共山西省核心小组召开电话会议,承认晋东南地区“1·25”夺权及各县夺权是“左派夺权”。2月25日,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晋东南各地“夺权”报道。26日《山西日报》以《太行者,我们的太行》为题,称赞晋东南各地“夺权”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晋东南地县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 1月30日,晋东南军分区和驻军共同组成军事管制委员会。此后,各县相继成立军事管制小组。根据中央军委有关规定和本区实际,成立后的军事管制委员会对晋城钢铁厂等大型国营厂矿和邮电、银行、广播、公、检、法等重要单位实行军管。

各县掀起“夺权”风潮 1月下旬至3月上旬,受地区“1·25”夺权影响,晋城各县掀起夺权风潮。1月27日,阳城县委、县人委机关造反派组织联合92个红卫兵组织,夺取县委、县人委权力,但遭到其他造反派和县人民武装部的否定。3月7日,以红卫中学(原阳城一中)为首的造反派联合其他造反派,成立“阳城县革命造反总指挥部”,在县武装部支持下,从原先夺权者手中再次夺取县委、县人委一切权力。2月8日,晋城县34个造反派联合100多个造反组织,成立“山西晋城造反总指挥部”,从原先夺权的“晋城革命造反派大联合司令部”手中,再次夺权。2月11日,高平县32个造反派组织成立“高平县无产阶级造反委员会”,再次从县委、县人委机关造反派手中夺权。2月12日,沁水县31个造反派组织成立“沁水县革命造反联合会”,夺取县委、县人委权力,并批斗县委书记王太歧。3月1日,陵川县39个造反派联合成立“陵川县革命造反委员会”,夺取全县党政大权。与此同时,地直机关、厂矿、学校、农村公社、大队的造反派也纷纷夺权。

晋东南地区下放处理干部权力 1月下旬,针对各地停职、罢免干部日益增多的现象,晋东南地委电话通知各县:今后在处分干部中,除副部长、副县长、政法三长外,其余停职、罢免问题权力下放到县,由县委决定,报地委备案。各县接通知后,做出相应决定:对于大队一般干部停职、撤职问题,权力下放给公社,报县委备案。此后,境内“罢官”风愈演愈烈。阳城县几天之内被撤职、停职的各级干部达20多人。

2月

晋城各县小学陆续“复课” 2月7日,晋城各县相继转发《中共中央关于小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要求各小学一律于春节后“复课闹革命”。至此,一度混乱的小学教学秩序相对安定。

晋东南造反总指挥部号召抓革命促生产 2月8日,晋东南革命造反总指挥部发出《关于工交战线抓革命、促生产的紧急通知》。21日,又发出《告晋东南全区人民书》。同时,晋东南军分区发出《致全区民兵的号召书》,号召广大民兵积极支持“左派”,当抓革命、促生产的尖兵。23日,召开全区“抓革命、促生产”誓师大会,有1000多名造反派代表参加。各县造反指挥部相应发出《告全县人民书》,召开誓师大会,力图稳定生产秩序。

《晋东南报》被查封 2月11日,晋东南地委机关报《晋东南报》被造反派查封,由晋东南革命造反派指挥部主办的《红色造反报》代替。中共晋东南核心小组成立后,于4月3日改为《新晋东南报》。8月29日,《新晋东南报》被“红字号”某造反组织查封,改为《新晋东南斗争报》。次年4月,《新晋东南斗争报》受到批判,复刊《新晋东南报》,更名为《新太行报》。各县县委主办的机关报也相继被造反派的刊物代替。如《陵川县小报》被《太行春雷》取代,《阳城小报》被《东方红》取代。

太行印刷机器厂成立 2月,原属晋东南专区管理的晋城县合作机械厂改名,全称山西省太行印刷机器厂。

3月

晋东南军分区号召民兵坚守岗位搞好生产 3月1日,晋东南军分区向全区民兵发出动员令,号召所有民兵坚守岗位,搞好生产。同时,要加强无产阶级专政,镇压一切阶级敌人。12日,晋东南军分区再次发出公开信,号召全区民兵掀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高潮。

中共高平核心小组成立 3月5日,中共高平县核心小组成立。核心小组成员由乔高升、栾翰章、郑士成、曹元哲、郝世成5人组成,乔高升任组长,栾翰章任副组长。这是境内第一个成立的县级中共核心小组。

各级无产阶级专政委员会成立 3月9日,晋城县“无产阶级专政委员会”成立,同时撤销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其权力一并归无产阶级专政委员会,下设政治处、办公室等机构。此后,高平、阳城、沁水、陵川均成立“无产阶级专政委员会”,代替原公、检、法。3月20日,晋东南地区无产阶级专政委员会成立。委员会由解放军代表、造反派代表和原公、检、法机关代表三方组成,下设政治处、革命人民法庭和若干办公室等办事机构。同日,晋东南无产阶级专政委员会发布公告,宣称“要彻底摧毁卫恒(山西省委书记)、仝云(晋东南地委副书记)建立的特务机构,肃清一切特务分子,取缔和解散各种反革命组织”。

各级组建“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 3月9日,晋城县成立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原县委书记常三毛任总指挥,县武装部副部长李有堂、原副县长梁广霖和县印刷工人韩瑞林任副总指挥,下设农业组和工业组。15日,晋东南专区和阳城县也成立“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此后,高平、陵川、沁水县成立相应机构,主要负责生产事宜。陵川县从各单位抽调百余名干部组成“抓革命、促生产”大队,分赴全县各公社、大队开展春耕生产。

中共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成立 3月22日,经中共山西省核心小组批准,中共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成立。地区核心小组由程守创(原专署副专员)、刘凤翱(军分区政委)、常三毛(原晋城县委书记)、武天明(军分区司令员)、崔修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顺达(全国劳模)6人组成,程守创任组长,刘凤翱、常三毛任副组长,常三毛兼秘书长。核心小组下设三室五组,即办公室、学习毛主席著作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和宣传组、组织干部组、群众工作组、监察组、统战组。随后,各县相继成立中共核心小组,下设机构与地区核心小组相同。

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召开首次会议 3月22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召开正式成立后的首次会议,主要议程:(一)传达“山西省革命组织”代表会议精神及省核心小组负责人对晋东南今后工作的意见。(二)宣布各县核心小组成员名单。晋高阳陵沁五县核心小组组长分别为:李德全、乔高升(后李马五)、王志仁(后李维彬)、刘来保(后牛怀保、郭玉玺)、殷望月(后王成水)。(三)研究全区革命组织代表会议筹备工作,确定4月10日召开全区革命组织代表会议,并组成由程守创为主任委员的筹备委员会。会议筹备期间,在代表名额分配问题上,程守创认为与“晋东南造反总指挥部”有意见分歧的“医专东方红”、“师范红总”等红卫兵组织中的学生本质是好的,应给其一定的代表名额,以缓解造反组织之间的矛盾。但这些建议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而导致核心小组成员和红卫兵造反组织之间出现严重的意见分歧。事后,晋东南红卫兵联合总部等“联字号”组织认为程守创立场动摇,公开提出“打倒程守创”的口号。而“医专东方红”等“红字号”组织则表示坚决支持程守创。两派出现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对立。

晋东南地区召开革命大联合誓师大会 3月29日,中共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晋东南革命造反总指挥部召开全区“无产阶级革命派按单位按部门实行革命联合会”誓师大会,发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按单位按部门实行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的号召书》,以图稳定“文化大革命”以来派别混乱秩序,但效果甚微。

4月

晋城各县召开革命组织代表会议成立革命委员会 3月30日至4月4日,高平县召开革命组织代表会议,参会代表1226人,选举产生高平县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革委)委员101名、常委19名,乔高升当选为革委主任,栾翰章、曹元哲、张绍礼、郝世成当选为革委副主任。4月4日至8日,晋城县召开革命组织代表会议,参会代表1608人,选举产生晋城县革命委员会委员117人、常委21人,李德全当选为革委主任,田元峰、梁广霖、朱兴邦、牛文学、常道恒当选为革委副主任,还选出136人为出席晋东南地区革命组织代表会代表。期间,陵川、沁水两县也分别召开革命组织代表会议。陵川县参会代表1189人,选举产生陵川县革命委员会委员66人、常委15人,刘来保当选为革委主任,牛怀保、刘序魁、贾东魁、庞志清、秦福来当选为革委副主任。殷望月当选为沁水县革委主任,王成水、桂怀文、宋志明当选为革委副主任。4月6日至9日,阳城县召开革命组织代表会议,参会代表1000多人,选举产生阳城县革命委员会委员92人、常委18人,李维彬当选为革委主任,杨炳武、任炳文、王志仁、杨小林当选为革委副主任。各县革命组织代表会议均发表《告全县人民书》,通过今后任务决议及革委会暂行组织条例,并发出向毛主席致敬电。选举产生的革委会代替原县人委成为县级政权组织。各县革委会下设一室二部六委,即:革委办公室、政治部、人民武装动员部、无产阶级专政委员会、计划基建委员会、财政贸易委员会、工业交通委员会、农林水利委员会、文化教育科技委员会。各级革委会成立后,原“革命造反总指挥部”停止工作。至5月底,各县所属公社、大队、厂矿均成立军、干、群“三结合”革命委员会。

晋东南地区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召开 4月7日至10日,晋东南地区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在平顺县西沟召开。来自全区12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晋东南军分区副司令李英奎作《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全国劳模、平顺西沟大队党支部书记李顺达介绍西沟大队抓革命促生产的做法经验。通过了《给毛主席的致敬电》和《晋东南区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决议》,并决定《给全区贫下中农的一封信》,号召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要把抓革命、促生产放在第一位。

晋东南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4月11日至17日,晋东南区革命组织代表会议在长治召开。来自全区17个县(市)2051名代表参加会议。“首都赴晋革命造反大队”、“太原工学院英雄兵团”、“山西大学八·八红旗战斗队”等造反组织代表应邀参加会议。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成员、晋东南军分区司令员武天明致开幕词,地区核心小组组长程守创作《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把我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报告。会议选出晋东南区革命委员会委员140人、常委27人。程守创当选为革委主任,刘凤翱、武天明、常三毛、崔修德、李顺达、贾茂亭当选为副主任。17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晋东南区革命委员会组织10万多人在长治英雄台广场举行隆重庆祝活动。晋城各县群众同时举行庆祝晋东南区革委会成立活动。同年8月,晋东南区革委会改称山西省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实际上成为一级政权机构。

申双科含冤去世 4月12日,原高平县委副书记申双科在高平人民医院含冤去世。申双科,平顺县申家坪村人,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高平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县委副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多次遭到揪斗,于1967年1月27日投井自杀未遂,后住医院。申双科去世后,中共高平核心小组曾以“叛党分子”为名开除其党籍。1972年5月,高平县委作出恢复其党籍决定。1978年12月,高平县委、县革委公开为申双科平反,并举行追悼会。

晋东南区革委作出发挥民兵在“文革”中作用决定 4月17日,晋东南区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充分发挥民兵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作用的的决定》,号召全区民兵“坚定不移地站在无产阶级左派一边,同党内最大的走资派以及一切反革命修正主义作坚决的斗争”。

高平—巴公输变电工程竣工 4月21日,高平—巴公35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运营,这是晋东南地区最早的高电压输变电工程之一。该工程始建于1966年,高平县人委投资54万元,在高平县城关公社城北村东安装3200千瓦变电器1台。1970年,进行第二期增容技改,增设3150千瓦变压器1台。1978年,又增设1800千瓦变压器1台。1991年后,该电站被拆除。

5月

仝云张行夫遭批斗 5月7日,由晋东南大中学校群众组织主办的《太行红卫兵报》创刊,并发出批斗地专领导号召。受其影响,地直医专、农校、长治一中、长治师范、专建筑公司等单位十几个群众组织2000多人在长治师范礼堂举行集会,批斗晋东南地委副书记仝云、专员张行夫。6月4日,晋东南地区群众组织召开万人大会,再次批斗仝云、张行夫,并强迫其会后游街。

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召开“大揭阶级斗争盖子”座谈会 5月12日至19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召开“大揭晋东南阶级斗争盖子”座谈会。各县核心小组负责人、部分群众组织代表及原地、县部分负责人参加座谈。会议诬陷历任晋东南地委主要负责人王谦、贾俊、赵军、仝云、张行夫等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24日,地区核心小组就这次会议情况和对上述人员所列“罪名”向省核心小组呈报。

晋东南地区红联站组织要求为王尚志开追悼会 5月16日至22日,晋东南地区红联站所属群众组织先后两次到晋东南地区革委门前静坐,要求给原晋东南地委书记王尚志开追悼会。红联站,即批刘邓红色联络站。

晋东南地区棉花苗期管理现场会在阳城召开 5月19日,晋东南地区棉花苗期管理现场会在阳城县召开。晋东南地区及各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负责人等300多人参加会议。晋东南军分区副司令员李英奎作《响应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号召,乘风破浪夺取棉花大丰收》的报告,肯定阳城县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大搞思想革命化,狠抓棉花苗期管理的做法。与会人员到润城公社下伏大队进行了现场参观。

晋东南地区批判所谓“党内最大走资派”罪行 5月23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晋东南区革委会召开有3万人参加的大会,对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进行“批判”。4月18日,地革委作出《关于发动广大革命群众彻底批判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决定》,各县大肆“声讨”刘少奇所谓“罪行”。

晋东南地区学习推广大寨经验 5月25日至28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晋东南区革委会组织专、县、社、队四级领导干部964人,赴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之后,晋城各县立即召开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干部会议,推广大寨大队经营管理经验。7月15日,地区核心小组、地革委、晋东南军分区联合作出《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学大寨、赶大寨群众运动的决定》,全区“农业学大寨”运动持续深入开展,并逐步演变为政治运动。据阳城县统计,1967年全县4468名干部群众到大寨参观学习,其中县直单位350人、公社362人、生产大队1285人、生产队3471人。

部分学校师生继续串连 5月,北京邮电学校、太原煤校、山西大学、山西大专院校红色野战军、太原五中等学校师生分十多批,相继到晋东南地区串连。受其影响,本地部分学校师生亦相继外出串连。据地区核心小组向省核心小组的报告称,“虽按照毛主席复课闹革命的指示,反复做说服动员工作,但收效不大。”

6月

晋东南地区开始“斗批改” 6月2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晋东南区革委会作出《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毛主席“五·七”指示,深入开展斗、批、改运动的决定》,要求各县将“一斗、二批、三改”提到议事日程。6月18日,地区核心小组决定在农林水利、文教、财贸、工交四个委员会中成立斗批改领导组,负责本系统斗批改运动。此前,5月19日,晋城县率先成立“斗、批、改”领导小组,并召开会议,部署“斗、批、改”工作。但因境内武斗不断,“斗、批、改”无法正常开展。“一斗、二批、三改”,即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抗大校史展览在陵川展出 6月2日至11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校史展览在陵川县展出。展览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在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下创建;第二部分,以毛泽东思想团结、教育、改造知识青年;第三部分,学习战斗在敌人后方;第四部分,参加整风、生产运动,准备反攻。共展出珍贵革命实物、照片、图表等资料百余件。这次展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举办。陵川县曾是抗大分校驻地。

晋东南地区形成“红字号”“联字号”两大造反组织 6月5日,晋东南地区24个群众组织联合在地区礼堂召开大会,宣布成立捍卫毛泽东思想红旗兵团,成为晋东南两派群众组织中的一派,俗称“红字号”。7月中旬,晋东南各造反组织围绕“1·25”夺权问题,展开激烈的唇枪舌战,并不断扩大事态,制造武斗事件。7月21日,“华北地区革命群众为王尚志复仇大军”成立并发表宣言。7月25日,“太行工人造反总司令部”重新恢复(“文革”初成立,后一度撤销),并发表宣言,从此,形成以“红总司”为代表的“联字号”。全区逐步演变成“红字号”、“联字号”两大派造反组织。7月下旬至8月初,“红、联”两派组织先后派代表进京,寻求支持。在中央“文革”调停下,晋东南两派组织在北京达成联合协议,均表示要制止武斗,保证“文化大革命”顺利进行。

晋东南区革委会召开制止武斗誓师大会 6月13日,晋东南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地、县(市)各界4万多人参加的制止武斗誓师大会,贯彻6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布的关于制止武斗的7条《通令》和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制止武斗的12条规定。会议要求各群众组织之间以革命为重,以大局为怀,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求大同、存小异,不要不顾大节而抓住小节问题不放,拼命上纲,人为地制造对立。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绝不能用拳头解决问题。会后,陵川县于16日、沁水县于18日、阳城县于20日、晋城县于7月5日相继召开制止武斗誓师大会传达会议精神,但各造反组织之间的尖锐对立和武斗事件仍然有增无减。

各县召开民兵及各行各业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会 6月,晋东南地区各县相继召开千余人参加的民兵及各行各业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听取各县核心小组组长、革委会主任报告,邀请积极分子交流学毛著经验,表彰学毛著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选举出席山西省军区召开的全省民兵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代表。会议召开时间:高平县6月2日至6日,阳城县6月11日至17日,沁水县6月16日至21日,陵川县6月26日至7月2日。会议期间,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晋东南区革委会、晋东南军分区和兄弟县(市)互致贺信,晋东南军分区文艺宣传队还到场表演节目。

7月

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部署信访工作 7月上旬,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信访工作。会议要求:(一)必须把信访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搞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地县核心小组、革委办公室确立专人负责来信来访,各级核心小组组长主管信访工作。(二)整顿机构,充实人员,适应新形势要求。各级核心小组、革委合并成立一个信访办公室,联合办公,增加专职信访人员。核心小组成员、革委会常委都要轮流值班,亲自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来信。(三)处理信访的人员要突出政治,坚定不移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及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办事。(四)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五)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

晋东南地区师生代表参加复课闹革命誓师大会 7月14日,晋东南地区大、中、小学4000多名师生代表,在专体育场参加复课闹革命誓师大会。地区革委主任程守创出席会议并讲话。在此前后,晋城各县师生相继举行复课闹革命誓师大会。此后,“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学生运动渐趋平稳。

晋东南地区革委及其办公室公章被盗 7月29日,“山西省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及“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办公室”两枚公章和部分文件被盗。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发出《紧急声明》,宣布两枚公章作废。

高平发生“七·三○”武斗事件 7月29日,高平县“总司”群众1000多人进住县城北招。当晚被“联总”派群众包围。次日清晨,双方发生武斗,“总司”受伤人员达数十人。这次事件被称为“七·三○武斗事件”。“总司”、“联总”,分别是“高平县捍卫毛泽东思想红色造反总司令部”和“高平县批判刘邓联络总部”之简称,于本年4月先后成立。

8月

晋东南地革委军分区发布制止武斗《通令》 8月7日,鉴于各地不断出现武斗局面,晋东南地区革委会、晋东南军分区发布《通令》,号召各派群众“要文斗不要武斗”,并明确禁止农民进城参与武斗。8月中下旬,高平、晋城、阳城等县革委和武装部联合发出“立即制止农民进城参加武斗”的通知,试图阻止武斗升级。8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69军奉命来晋东南执行“支左”任务。

晋城各县发生多起大规模武斗 8月19日,高平县两派群众在寺庄公社王报村发生武装冲突,多人受伤。20日,沁水县一派占据县城,一派占据郑庄,展开攻击。晋城县两派群众在城郊发生械斗。8月26日,高平县两派群众组织在陈区、云泉等地发生大规模武斗,参与武斗的群众达4000多人。其中,打死7人,打伤100多人,毁坏汽车37辆。9月17日至24日,阳城县两派群众组织在县革委大楼、卧庄、城内发电厂等地持续发生武斗,并使用了机枪,3人被打死,多人受伤,县革委大楼财物被抢,大楼遭到破坏。

省核心小组提出解决晋东南问题七条意见 8月29日,省核心小组召开会议提出解决晋东南“派仗”问题《七条意见》。主要内容:地区核心小组要坐下来统一思想,消除意见分歧;要到群众中做思想工作,缓和两派矛盾;军分区要认真检查问题,肃清张日清的错误影响;要支持程守创的工作;要立即采取措施,制止武斗等。

9月

晋东南“总司”召开大会批斗原地委领导 9月21日,晋东南“总司”召开大会,批斗原地委领导仝云、张行夫、魏庶民等人,并提出“坚决打倒程守创”。

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地区革委发出制止武斗通知 9月30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地区革委会发出《关于立即制止武斗,迅速掀起大联合大批判高潮的通知》。《通知》要求,武斗双方必须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六·六”通令和“九·五”命令,严禁打、砸、抢、抄、抓、偷,不准抢夺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和各种军用物资。对于已经抢夺的武器、弹药、装备和军用物资,应一律封存,限期归还。对已经修筑的武斗工事,要一律拆除。所有武斗用的武器和凶器,要立即收缴。立即解散武斗队伍,停止武斗训练。对于离开本单位的工人、学生、干部,要迅速动员返回原单位,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就地闹革命。不经省、地、县(市)革命委员会批准,任何人不得离开本地外出串连。

10月

谢振华到晋城解决煤矿间武斗问题 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69军代军长谢振华专门到晋城,试图解决各大煤矿间的武斗问题。由于境内各煤矿企业武斗,导致许多煤矿停产,严重影响到全国煤炭供应。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于同年8月15日发出《给煤炭工业战线职工的信》,要求正在停产武斗的煤矿立即停止武斗,恢复生产。但境内四新煤矿(现古书院矿)、凤凰山煤矿等多数煤矿武斗不断,谢振华无功而返。

刘格平抵境解决派性武斗 10月20日至11月8日,省核心小组组长、省革委主任刘格平,省军区参谋长王云祥一行到长治,就进一步解决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内部分歧和武斗问题提出意见。23日,刘格平在地区礼堂主持召开地、市核心小组和地、市革委成员以及两派组织头头等参加的会议,要求核心小组和两派组织要“补台”,支持程守创工作,实现革命大联合,把晋东南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好。会后,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各县(市)核心小组和革命委员会领导会议,传达这次会议精神。刘格平还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字0115,空字025、027,省军区4546部队代表先后到高平、晋城、阳城县,召集各县两派代表开会,监督成立大联合办公室,实行“革命大联合”。但海、陆、空部队撤离后,大联合办公室自行解体。

晋东南地区武斗升级 10月至1968年2月,晋东南地区武斗不断升级。10月5日,晋东南两派组织在长治英雄台广场召开大联合誓师大会,会中发生武斗,在场176名解放军指战员挨打,数十人受伤。同月,沁水县各派武斗互相抄家打斗,双方伤亡百余人,造成国家财产损失20多万元。10月31日,晋城矿务局四新煤矿西大楼被炸,死亡13人,此后该矿不断发生武斗,到1968年2月底,先后有50多人死亡,百余间房屋被炸,煤矿全部停产。12月12日,高平县两派组织在县城丹河桥武斗,当场死亡2人。12月30日,晋城县两派组织在铺头公社长珍畦武斗,5人被枪打死。1968年1月27日晚,住在望云煤矿的“联总”武斗队员分两路偷袭“总司”武斗队员驻地赵庄村和掘山村。一路摸进赵庄将供销社爆毁,一路摸进掘山将大队部从后墙炸塌,当场炸死2人。1月29日,“总司”造反组织将詹东铁路高平丹河桥头南段144公里+300公尺处钢轨炸断,造成317次客车机车脱轨,煤水车厢甩出17公尺,邮政车厢破损,第三节和第五节旅客车厢、一个台车脱轨,一些旅客被碰伤、撞伤;线路破坏88公尺,中断行车62小时40分,经济损失价值130多万元。2月2日凌晨,“总司”派人将詹东铁路南陈铺到北板桥之间132公里+550公尺处46号钢轨炸断,又造成重大事故。1月31日,“总司”造反组织在赵庄公社赵庄村公路上伏击前来高平执行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打伤指战员3名。2月1日,“总司”40多人在寺庄镇抢夺前来高平执行调查铁路被炸情况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4642部队武器装备,抢夺各种枪支134支(挺)、60迫击炮1门、40火箭筒3具、各种子弹4233发,以及一部分武器附属品和装备器材。2月2日、5日,陵川县群众组织对平城公社革委和礼义分别进行砸抄,成立“陵川县剿匪兵团”,在一个多月内共抓打500多人,致死12人。2月23日,高平县两派群众组织在上庄发生武斗,双方有5人丧生,上庄东大庙被炸毁。

11月

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地革委发出紧急通知 11月1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组长、地革委主任程守创召集有关人员,宣布地区核心小组决定:成立由两派组织代表和解放军“三军”代表参加的“联合办公室”,在地革委统一领导下工作;成立由陆、海、空三军(海字0115、海字802、空字025部队)参加的“支左办公室”;地区核心小组增加许先进、徐立善、文琪、申金友为成员,这4人同时任地革委副主任。6日,地区核心小组和地革委联合发出紧急通知,指出:从即日起地直单位工作人员,一律返回所在单位办公,严守工作岗位;根据中共中央和省革委指示精神,立即整顿改组公、检、法,成立政法联合办公室,对公、检、法实行军管;从即日起,由海字0115和晋东南军分区部队进驻地革委大楼担任保卫。此后,各县相继撤销无产阶级专政委员会,恢复公、检、法,并由各县军事管制小组对公、检、法机关实行军管。

晋东南地区开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11月5日,晋东南地区第一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开学,海字802部队参加,地区核心小组组长程守创讲话。第一期学习班到本月28日结束。此后,地、县长期持续开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贯穿“文化大革命”、“斗、批、改”阶段始终。

晋城一煤窑发生透水事故 11月6日,晋城县巴公公社寺庄大队小煤窑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6人死亡。

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改设办事机构 11月18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决定,其办事机构由“三室五组”改设为“一室六组”,即:学习毛主席著作办公室、组织干部组、宣传教育组、统战组、监察组、群众工作组、保卫组。各县核心小组办事机构相应改设。

12月

阳城县印刷厂印刷《老三篇》30万册 12月24日,阳城县核心小组召开专门会议,决定由县印刷厂赶印毛主席著作《老三篇》30万册,县财政解决印刷所需一切费用,县印刷厂暂停印刷包括《阳城小报》在内的一切材料。至1968年1月,30万册《老三篇》印刷任务完成。

部分县生产生活情况 本年,晋城县总人口为455027人,工农业总产值7259.1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556.37万元,农业总产值3715.84万元),财政收入609.46万元,粮食总产量13209.2万公斤(亩产173.5公斤),农民人均收入66元,年末有大牲畜53400头,当年造林面积1万亩,零星植树210万株,红果产量138.5万公斤,有医院(含卫生所)341所,床位572张,医务人员4779人,学校1101座,在校学生83791人,教职工3604名。高平县工农业总产值完成7260万元,比上年减少46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162万元,减少174万元;农业总产值4098万元,减少29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232.7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29.83万元,职工工资388元,农民收入62.4元。阳城县工业总产值完成835.23万元,占年度计划的89.9%,该县工交委员会认为交通堵塞,运输中断,造成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中断和停产是未完成计划的主因,长此下去将造成更大损失。

1968年

1月

省核心小组二次解决晋东南问题 1月上旬,省核心小组召集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成员(程守创未参加)赴省城再次研究解决晋东南问题,并责成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议定解决意见。10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出台《关于处理晋东南地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问题的几点意见》,要求两派停止武斗,实现大联合。11日,省核心小组批转晋东南核心小组《意见》,决定对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成员进行调整,鉴于程守创有“重大历史问题”,对其进行审查。由贾茂亭代理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组长和革命委员会主任;武天明、李顺达任核心小组副组长;刘凤翱、李英奎、常三毛、李世源、赵芝锐和海字0115部队首长任核心小组成员。由于省核心小组批转意见提出对程守创进行审查并且偏向“联字号”,一出台就遭到“红字号”组织的抵制。1月16日,赴省城参加解决晋东南问题会议的地区和各县核心小组成员及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从太原返回途中,在长治被一派群众组织拦截,李顺达、贾茂亭、常三毛、李世源等地县领导和学毛著积极分子、随军部队家属共105人被抓,还抢走部队大批武器弹药,制造了震惊全省的“1·16”事件。1月19日,省核心小组组长刘格平、69军军长谢振华等联名给晋东南发来特急电报,要求立即释放被抓人员,交回被抢物资。1月26日,省核心小组提出《关于解决晋东南问题的六条措施》。主要内容:(一)“红字号”抓走的晋东南核心小组成员及其他所有人员,应立即释放。(二)“联字号”、“红字号”都不要动员农民进城,如已经来的或动身要来的农民,要动员他们不准进城。(三)“红字号”抢夺部队的武器、弹药、电台等物质,应立即交回。(四)晋东南所有军工厂,“联字号”、“红字号”组织都应严加保护,不准破坏。(五)省核心小组解决晋东南问题的七条,应贯彻执行。(六)中央指派一部分解放军进驻晋东南地区,进行“支左”,各派群众组织,对新进入的部队要热烈欢迎和拥护;新进入的部队应严格遵照“支左”不支派的原则,迅速促进晋东南两大革命组织大联合。

2月

各级努力制止晋东南武斗 2月3日,省革命委员会就晋东南武斗问题发布紧急通令,责令“红字号”组织将1月16日劫持、绑架、扣留的晋东南核心小组成员及所有人员,必须在5日内全部安全释放;抢夺的枪支、弹药、电台等物资装备,必须在5日内全部交回。2月5日,省革委主任刘格平、69军军长谢振华再次发出《联合通告》,指出:“高炮201师603团,根据中央命令到长治“支左”,没有派性,没收他们的武器是错误的”,责任限期交回。2月6日,中央派飞机到晋东南地区上空散发《山西省革委紧急通令》和《刘格平、谢振华联合通告》等4种传单。2月9日,省革命委员会召开常委会议,听取省“支左”委员会关于晋东南“红字号”组织对省革委“紧急通令”和刘格平、谢振华“联合通告”执行情况汇报。会议认为,“红字号”组织拒不执行“通令”、“通告”及有关指示,并继续抢夺解放军武器,加剧了晋东南武斗局势不断扩大,从而走向了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反面。10日,省革命委员发布第二次紧急通令,再次责令“红字号”组织安全释放被劫持扣留的全部人员,并交出全部武器。11日,中央派飞机再次在晋东南地区上空散发省革委第二次紧急通令,但均未能起到震慑作用。之后,晋东南“红”、“联”两派组织武装冲突继续升级。长治市、高平县、沁县、晋城县相继发生大规模武斗,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严重损失。2月17日,中央文革小组、中央军委决定调部队前往晋东南执行“支左”任务,并第三次派飞机去晋东南上空散发通知,要求两派立即停止武斗,释放互抓人员,拆除工事,上交武器,恢复交通和生产生活秩序。2月18日,69军政委曹中南、副军长肖进奉命率4594部队、8300部队、4655部队等进驻长治。2月19日,中央第四次派飞机向晋东南散发通知。从2月18日至23日,“支左”部队先后组织“红”、“联”两派代表在长治飞机场举行5次谈判。24日,武斗双方签署互不进攻、支持部队“支左”保证书,就制止武斗和收缴武器、释放互抓人员达成协议。25日,根据收缴武器情况,“支左”部队发出《第二号戒严令》。据统计,两派群众组织共上交各种枪3157支、各种炮76门、土枪581支、土炮175门、各种子弹72571发、手溜弹39095枚、手雷1762个、各种炮弹674发、地雷934颗、各种电台24部,还有炸药、雷管等。“联字号”释放被抓人员54名,“红字号”释放被抓人员18名。28日,地革委由长治市外搬入市内办公,市区水电全部修通,全区大规模的武斗逐渐平息。

晋东南军分区组织所谓“五县剿匪” 2月12日,晋东南军分区组织晋城、阳城、沁水、长子、陵川五县武装民兵约5000人,在高平“联总”配合下,分四路攻打高平,对高平“总司”进行武装镇压,号称“五县剿匪”。至27日,晋城、阳城、沁水、长子、陵川五县民兵相继撤回本县。高平“联总”与“总司”两派造反组织仍继续武斗,一直持续到3月18日,以“总司”溃散而告终。“总司”一部分人员转入上访。据统计,在这次武斗事件中,打死干部、群众22人,抓打致死20人,逼死1人,致残者在千人以上。其后,整理了一些群众的所谓“土匪”材料,存入县档案馆,使许多家属子女受到株连。1979年12月28日,晋东南地委作出《关于所谓“五县剿匪”事件平反的决定》。《决定》指出:“五县剿匪”事件,是林彪、“四人帮”造成的严重恶果,不仅给高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而且使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受到严重创伤。鉴于这件事涉及面广、影响大,地委决定,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公开平反。高平、阳城、沁水、陵川、长子五县县委要认真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受害者的善后工作。教育群众把账记在林彪、“四人帮”身上,消除派性,增强党性,团结一致向前看,同心同德搞“四化”。

3月

机关商店工厂学校开始复工复课 3月4日,省核心小组成员、省革委副主任袁振由69军副军长肖进陪同,视察晋东南医专、印刷厂、专医院等地复产复工情况。9日,晋东南军分区派人带领两派群众组织代表30人(各15人)到中央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11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地革委成员由“支左”部队护送回到地革委大楼办公,多数机关、商店、工厂开始复工复产。4月16日,全区16所大中学复课,266个单位复工,并相继成立临时权力机构革命委员会。

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举办中层以上干部学习班 3月15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举办中层以上干部学习班。参加这次学习的共109人,其中中层以上干部88人,群众组织负责人21人。

晋东南地区收缴两派枪支 3月21日,晋东南地区“红”、“联”两派交出各种枪5531支,各种炮272门,各种子弹98200发,炮弹3560发,手榴弹133800枚,地雷、手雷3300多颗,炸药17000公斤,报话机、电台29部。至9月25日,全区再次收缴各种炮31门、枪1397支、子弹167785发、手榴弹25136枚、炸药1632公斤、雷管10102个、长矛大刀等凶器16181件。

晋东南地区掀起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热潮 3月中下旬,《新太行报》报道,晋东南地区掀起大办、特办、多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热潮。全区共办各类学习班2万多个,参加学习的人数达170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50%。其中有专、县革命委员会干部学习班,各工厂车间、商店、饭店职工学习班,学校红小兵学习班,街道居民学习班,还有家庭学习班等。

4月

殷望月被误伤致死 4月15日,沁水县核心小组组长、县革委主任殷望月,在中村至下川途中,被别人玩弄手榴弹误伤致死。

晋东南地区军民欢庆地革委成立一周年 4月17日,晋东南地区10万军民汇聚长治,参加全区拥军爱民大会,庆祝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一周年。

晋东南地县发出“一日生活毛泽东思想化”通知 4月下旬,晋东南地区和所属各县革委相继发出“一日生活毛泽东思想化”通知,要求“早上向毛主席请教,中午与毛主席著作对照,晚上向毛主席汇报”。此后,境内唱“语录歌”、做“语录操”、跳“忠”字舞、用语录对话等“三忠于”、“四无限”形式遍及城乡。“三忠于”,即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忠于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四无限”,即对毛主席无限热爱、无限忠诚、无限信仰、无限崇拜。

驻晋东南部队陆续奉命调离 4月28日、5月7日,8041、8300部队奉命先后调离长治。

5月

晋东南地革委发出公开信动员在外群众复工复课 5月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发出公开信,动员在外群众迅速回原单位复工复课闹革命。至18日,地区97个单位有39个在“革命大联合”和“革命三结合”基础上建立革命委员会,26个单位正在筹建;县、社两级所属单位85%实现“大联合”;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基本上全部实现“大联合”;全区340个公社有297个建立革命委员会;所有因武斗停产的厂矿恢复生产。至30日,全区8357所小学,有7953所复课;777所中等学校,有515所复课。至本年底,全区2174名退伍军人包括从农村入伍战士,全部安排了工作。

晋东南地区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召开 5月9日至12日,晋东南地区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在地区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800多人。大会主要议题是,讨论通过全区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决议和《农代会暂行组织条例》(草案);选举农代会委员和常务委员。大会推选李顺达为晋东南区农代会主任,牛牡丹、李秉璧等5人为副主任。此前,4月下旬至5月初,晋城各县根据中央“归口弄革命”的指示精神,分别在机关、厂矿、医卫、文艺、财贸金融等系统成立革命职工代表委员会,简称工代会;在中专、中学等学校成立红卫兵代表委员会,简称红代会;在农村成立贫下中农代表委员会,简称贫代会。之后,各县又继续将这些组织统一称为“三代会”,并设“三代会”指挥部。

晋东南地区召开会议交流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经验 5月14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支左”委员会和晋东南军分区联合发出分期召开三个会议,交流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经验的通知。决定从5月20日至6月下旬,分别在长治、晋城召开三个经验交流会:一是部队帮助地方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交流会,二是农村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现场交流会,三是工交、财贸、文教系统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经验交流会。6月9日至15日,晋东南地区农村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晋城召开。晋城县核心小组、县革委介绍全县农村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经验,会议推广了晋城县秦庄大队和浪井大队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经验。据统计,晋城县共举办各种类型学习班8万多个,参加学习班人数达35万多人,占全县人口近70%。

晋东南地革委发出做好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毕业生问题通知 5月23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切实做好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毕业生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切实做好1966年、1967年毕业安置工作。《通知》指出,当前毕业生和家长有很多思想问题,能否深入地做好他们的政治工作,是提高招生和毕业安置工作的关键。毕业安置工作基本途径为:(一)非农业户口毕业生,可组织插队、插场劳动;(二)农业户口毕业生回生产队参加劳动。

晋东南地革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为夺取我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而奋斗的决议》 5月25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为夺取我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而奋斗的决议》。《决议》指出:在当前,右倾机会主义、右倾分裂主义、右倾投降主义、右倾翻案风,是阻碍发展大好形势,阻碍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危险。并认为,“四右”在我区不仅存在,而且还相当严重,如果不反掉三个右倾主义,不杀退右倾翻案妖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不能取得全面胜利,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有丧失的危险。

6月

高炮61师到晋东南“支左” 6月7日,经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61师进驻晋东南地区担负“支左”任务。

程守创遭到造反组织轮番批斗 6月19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向省核心小组第三次报送《关于将程守创交给革命群众进行批斗的请示报告》。此后,程守创遭到造反组织轮番残酷批斗。7月7日至11日,地革委分别在红星厂、专礼堂、淮海厂、专体育厂召开大会,对程守创进行错误批斗。后又于8月初分别在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各县轮流对程守创进行错误批斗。

晋东南地革委向省革委报告全区“文革”情况 6月20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向省革命委员会报送《关于晋东南地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严重的武斗使全区工农业生产遭到较大破坏,据对80个企业不完全统计,武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此外,长治通往太原等地的公路交通还未能得到恢复。全区仍有5000多名工人、干部、学生在外长期未归。

各级成立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 6月26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各县均成立相应机构。此后,全区兴盛“割资本主义尾巴”,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陵川大刮“十二级红色台风” 6月至12月,陵川县错误地对所谓“阶级敌人”开展“刮十二级红色台风”运动,持续半年之久,给陵川人民造成严重灾难。据统计,在这场“台风”中迫害致死的干部多达143人。

7月

晋东南地区工交财贸文卫系统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7月5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解放军“支左”领导小组、晋东南军分区联合在红星机械厂(今长治清华机械厂)召开工交、财贸、文卫系统大办毛泽东思想经验交流会,号召全区工交、财贸、文卫战线广大群众掀起大办、特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高潮。

地县成立“斗批改”办公室 7月11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成立“斗批改”办公室。10月至11月,晋城、阳城、沁水、陵川、高平也相继调整或成立“斗批改”领导组及办公室,内设专案组、调查组、整党组等机构,开展长达数年的“斗批改”运动。

晋东南地区开始整党 7月,晋东南地区17个县(市)除高平县外,全面铺开整党工作。共有326个公社、5000个大队、730个县直单位参加整党。

8月

陵辉路开工修建 8月1日,因“文化大革命”终断的陵川至河南辉县公路正式开工修建。1969年底竣工通车。

晋东南地革委发出动员学生离厂回校紧急通知 8月2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动员学生离厂回校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近日来,部分1966年和1967年的高初中应届毕业生,自己联系到某些厂矿临时劳动,也有个别厂矿或团体动员学生到该单位工作,或已经安排了工作。这些情况,已引起毕业生的思想混乱,影响了学校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革命大批判和“斗、批、改”运动,亦影响了毕业生按时毕业离校和国家安排。《通知》要求,凡到厂矿劳动的学生,无论学生自找,厂矿团体自收,或厂矿动员学生安置了工作的,都应在8月10日前一律返校。如厂矿有增人指标,可通过劳动部门或安置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有计划地吸收或安置。任何厂矿或单位不得随意在学校和社会上招收人员。

晋城部分地方遭冰灾 8月6日,晋城县柳口、白洋泉公社部分大队,遭遇百年不遇的冰雹袭击。

十里河水电站动工 8月10日,晋东南地区重点工程——陵川十里河水电站正式动工修建。1971年12月底竣工发电。

“红”“联”两派组织在京达成大联合协议 8月22日,晋东南地区“红字号”、“联字号”两派造反组织在北京签字达成大联合协议。8月24日,省革命委员会批转了这一协议。协议规定从签字之日起,迅速解散跨行业组织,立即无条件彻底上缴造反组织中的一切武器,拆除一切武斗工事,撤销一切武斗岗哨,解散一切武斗队,绝不允许再发生打、砸、抢、抓和挑动武斗事件,否则以“土匪”对待进行围歼。9月17日,晋东南地区两派大联合督察领导组成立,具体协调两派对协议条款的执行情况。

地县选派“工宣队”“贫宣队”进驻学校 8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下发《关于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的通知》。28日,晋东南地、县“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组成并进驻各学校,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和领导学校“斗、批、改”运动。随后,各县又成立“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贫宣队)进驻各农村小学,并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1977年,“工宣队”、“贫宣队”陆续撤离学校。

9月

晋东南地革委提出采矿意见 9月2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全区县、社办矿座谈会,对今后新办采矿点提出具体意见。意见指出,全区今后在矿藏比较丰富或矿床比较稳定的地区,推广河北省武安县经验,由公社统一组织经营或县、社联营。零散矿藏不便统一经营的,可由生产队经营。

晋东南地革委下发“清理阶级队伍”试点工作初步意见 9月10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下发《关于清理阶级队伍试点工作的初步意见》。《意见》根据中共中央、中央文革转发的《北京新华印刷厂军管会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的经验》,提出“清理阶级队伍”的主要对象为: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以及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10月3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斗、批、改”工作会议,各县核心小组组长、武装部负责人、“三代会”负责人及“支左”部队团以上干部参加会议,对全区“清理阶级队伍”工作进行部署。此后,各县开展“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乱批、乱斗各级干部,造成大批冤假错案。晋城县上至县委书记,下至各部、局领导干部挨整的达40多人,其中30多人挨打,3人受伤,1人含冤自杀,20多人被强加罪名开除党籍、开除公职。高平县经过准备、揪斗、深挖三个阶段,至12月底共清理4897人。后经过落实,至1969年12月共清理1436人,落实定案817人。

省革委批转晋东南地革委小洋群钢铁厂恢复和生产情况报告 9月27日,省革命委员会批转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关于小洋群钢铁厂恢复和生产情况的报告》。批语指出,这是一件大事,是一件好事。这种做法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职工和资金来源都是从本地区本单位挤出来的,没有向国家另外要钱要人,在全省有推广价值。

各级成立“三结合”革命委员会 9月30日,据《新太行报》载:晋东南地区除个别县少数社队外,大部分社、队、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地、县级单位,实现了革命大联合,成立了工代会、农代会、红代会,建立了“三结合”(干、军、群)革命委员会。

巴公发电厂正式投产 9月,位于晋城县巴公公社境内的巴公发电厂一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10月

晋东南地革委作出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决定 10月15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决定》。《决定》要求,各机关、各部门都要建立固定的劳动基地,所有在职干部都要订出计划,轮流下放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工矿企业在职干部,要坚持顶班劳动制度,同工人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在农村工作的干部,根据体力强弱和工作状况,每年至少要有100天到200天的时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党政机关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在职干部,每年轮流下放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时间不得少于1至2个月。《决定》规定,每周六为干部集体参加劳动日。

晋东南纺织厂开工建设 10月下旬,晋东南纺织厂在阳城县八甲口正式建设,1970年7月1日竣工投产。晋东南纺织厂年产棉纱3700吨、棉布1700万米、毛巾500万条、床单50万块。

晋东南地区职代会红代会召开 10月18日至22日,晋东南地区革命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全区10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作出《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全面落实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的决议》,选举产生地区工代会常委22名、委员119名,邵有国当选为工代会主任。地区革委代主任贾茂亭、“支左”部队负责人王庆华、军分区司令员武天明、副司令员李英奎到会祝贺。25日至29日,晋东南地区红卫兵代表会议在长治举行,选举产生红代会常委36名、委员76名,郑玉豪当选为地区红代会主任。

11月

各级核心小组和革委会合署办公 11月1日,晋东南地、县核心小组与革委会合署办公,称中共革委会核心小组。合署后,撤销原内设机构,设政工组、生产组,办事组、保卫组4个工作机构,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

晋东南地革委贯彻执行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 11月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扩大的第十二次中央委员会公报的决定》。按照《决定》所提要求,全区各级进行层层传达学习,再一次掀起对刘少奇“罪状”的揭发、声讨和批判浪潮。同时,晋东南地区各造反组织对大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揪斗、批判活动也达到高潮。10月13日至31日,中共第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作出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定。

晋东南地革委举办“斗私批修”和“清队”学习班 11月6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在长治农校举办地直31个单位100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的“斗私批修”和“清理阶级队伍”学习班。对“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被揪出的“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和群众组织中的“坏头头”进行清查。同日至21日,全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长治举行。

晋东南地革委再次部署“清队”工作 11月11日至14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全区第二次“斗、批、改”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精神,对全区“清理阶级队伍”工作再部署。与会人员听取红星机械厂、长治运输公司“清理阶级队伍”情况介绍。会议认为,全区第一次“斗批改”会议之后,行动仍然迟缓,进度不快,最主要的障碍和危险是领导上的右倾保守思想,怕搞乱、怕死人、怕影响工农业生产。会议指出,“晋东南虽是老区,但阶级斗争非常尖锐复杂”。“特别是两年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实践证明,晋东南不是无敌可挖,而是有大敌可挖”。会议要求,以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为武器,继续大反右倾,大鼓干劲,自上而下地彻底批判阶级斗争熄灭论的错误观点,通过开展群众性大检举、大揭发、大批判,打一场声势浩大的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向一小撮阶级敌人发起猛烈的进攻。至12月2日统计,全区被怀疑为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及有其他重大历史问题的达77000多人。

高平兴建五条农电线路 11月30日,晋东南电业局批准陵川、高平等县修建10千伏农电线路工程。高平县兴建建宁、云泉、刘家庄、杜寨、东宅5条10千伏农电线路工程,总长29.9公里。

各县召开党员代表大会 11月下旬,晋东南地区各县召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首次党员代表会议,传达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精神,部署本县“斗批改”和生产运动,选举出席地区党员代表大会代表,为党的九大召开作准备。11月22日至27日,陵川县党员代表大会召开,正式代表837人,列席代表243人。11月22日至12月1日,阳城县党员代表大会召开,正式和列席代表1220人,选举产生出席地区党员代表大会代表93人。11月23日至27日,高平县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986人。11月24至30日,晋城县党员代表会议召开,1694名代表参加会议。

12月

晋东南地区统一分配大中专毕业生 12月4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和地区革委决定,由各级革委统一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并规定: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小学当亦农亦教教员,医卫学校毕业生到农村保健站当亦农亦医“赤脚医生”,学农业的到农村当普通农民,学工业的到各县工厂当普通工人,学财贸的到供销社当营业员、售货员。阳城县30名大专毕业生、106名中专毕业生全被统一分配到各基层单位工作,这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首次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

晋东南地区“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办公室”成立 12月27日,为加强对全区“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的统一领导,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办公室”,郝瑞云任主任。1969年1月24日,地区工宣队办公室抽调1100名工人组成106个工宣队,分别进驻106个学校、卫生、文艺单位,执行“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任务,参与各单位管理工作。

境内国民经济持续下滑 本年,境内各县国民经济持续下滑。其中,晋城县工农业总产值7260.1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626.78万元,农业总产值3632.33万元),财政收入856.5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2元。高平县工农业总产值647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505万元,农业总产值3968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52.3万元,财政收入468.82万元,职工平均工资491元,农民人均收入60.9元。

1969年

1月

晋城各县开展树“四好”单位“五好”战士活动 1月中旬,晋城各县县革委遵照毛主席“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指示,决定在机关、厂矿、学校、公社、大队普遍开展树立“四好”单位、“五好”战士活动。“四好”单位,即政治思想好、三八作风好、革命工作好、生活管理好。“五好”战士,即学用毛泽东思想好、革命工作好、学习军事好、参加集体劳动好、思想作风好。

晋东南地县革委精简机构 1月24日,晋东南地区及所属各县革委开始精简机构、压缩人员。原地委、专署50多个部门、400名工作人员,精简为政治部、生产指挥部、革委办公室(简称“两部一室”)和110多名工作人员。下属17个县(市)革委会设政治组、生产指挥组、革委办公室(简称“两组一室”),工作人员精简到30至50名。机构精简至本年8月完成。同日,地革委决定,停办晋城师范,晋城师范附小教职员工、财产、设备等下放由晋城县革委领导。

晋东南地革委提出1969年工作要点 1月30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提出1969年工作要点。主要内容:(一)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推向新阶段;(二)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和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三)搞好整党建党工作,使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无产阶级先锋队作用;(四)精简机构,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下放机关科室人员;(五)搞好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斗、批、改”,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六)更大规模地开展拥军爱民活动,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七)认真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高速度地发展工农业生产,实现工农业生产新飞跃;(八)加强各级革命委员会自身建设,使革命委员会更好地担负起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

2月

晋东南地革委提出1969年卫生工作意见 2月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提出1969年全区卫生工作安排意见。意见指出,大力推广合作医疗制度,普及生产大队卫生所,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至8月19日,全区有9个县普及合作医疗制度,其余县也有50%左右实行和正在实行合作医疗制度。有60%的大队建立卫生所,共培养赤脚医生和乡村卫生员23000多名。

高平农机厂试制成功深井泵 2月1日,高平县农机厂试制成功六TO—28型深井泵。经省、地、县深井泵鉴定委员会鉴定:该泵结构合理,工作平稳,扬程可根据需要在32米至88米范围内选择和调节,出水量大,适于深井地区使用。

晋城水泥厂试制成功新号水泥 2月4日,晋城水泥厂试制成功500号矿渣矽酸盐水泥,可广泛用于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晋东南地革委召开工交战线政治建厂建矿现场会 2月5日至10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在晋城矿务局王台铺煤矿召开全区工交战线政治建厂、建矿现场会。来自全区国、省、地、县(市)营企业400多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强调,突出政治,用毛泽东思想办企业,贯彻落实林彪提出的人民解放军“政治建军”路线,大搞政治建厂、政治建矿。王台铺煤矿、王庄煤矿、望云煤矿在会上交流了各自政治建矿经验。

晋东南地革委就省建一公司职工长期在外不归问题向省革委报告 2月5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向省革命委员会报送《关于动员省建一公司离厂职工回原单位抓革命促生产的再次报告》。《报告》指出,省建一公司共有职工1800多名,于1966年6月由天津迁至长治市,担负全区基本建设和小三线内迁厂的重点施工任务。1968年2月,因派性和武斗等原因,多数职工返回天津,后又流至太原。期间,地革委曾派员先后赴天津、北京、太原做疏导动员工作,但收效甚微,至今仍有1200名职工长期在外不归,严重影响了全区基本建设任务的完成和三线内迁厂重点工程项目的施工。报告请求省革委、省“支左”领导组共同协助做好外流在太原的职工的工作,早日返回长治原单位抓革命促生产。

北留水轮泵站成立龙渠电站兴建 2月6日,阳城县北留水轮泵站正式成立,县革委常委和各公社核心小组组长出席成立庆祝大会。此前1月24日,沁水县龙渠水电站正式动工兴建,1971年11月22日建成发电。

炮兵61师干部参加各级革委会班子 2月12日,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关于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61师派干部参加各级革委会的“三结合”班子的请示报告》。炮兵61师派出130名军队干部,参加地区和各县革命委员会“三结合”班子。

晋东南地革委召开“抓革命促生产”誓师大会 2月23日至3月5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全区“抓革命促生产”誓师大会,来自各县15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地革委代主任贾茂亭作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誓夺1969年革命生产双胜利》的报告。会议结束当天,与会代表与地、县(市)4万军民在长治英雄台广场集会,强烈抗议苏联军队侵犯我国神圣领土珍宝岛,声讨苏修勾结美帝猖狂反华罪行。同日,沁水县3000多名群众在县城集会,抗议苏军侵犯珍宝岛。其他县也举行类似集会。

一批党支部开始整党建党试点 2月23日至3月5月,晋东南地区有223个党支部在“清队”大体结束的基础上,开始转入整党建党试点工作。晋城县对“清队”工作完成好、整党工作步伐快的单位进行排队摸底,并总结出五点经验在全县推广。

晋东南地区实行分级办学 2月,高平县革委会在米山公社搞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试点,取得经验后于同年10月1日起,全县农村公办小学一律下放到生产大队办,小学教师基本上回原籍任教,一律吃农村粮挣劳动工分。此举引起教师队伍混乱,教学质量下降,不久恢复原办法。阳城县除村留7所中学由原单位举办外,其余135所7年制学校和547所公办小学全部下放到公社领导,大队自办或联办,1400名中小学教师回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8月,晋东南地区所有农村小学全部下放到大队办,城市中小学实行厂校挂钩、以厂办校;全区普及七年一贯制教育。

3月

阳城举办《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万岁》大型展览 3月6日,阳城县革委常委会议决定,在县城举办《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万岁》大型展览。展览共分10个部分:(一)毛主席万万岁;(二)中共阳城党史;(三)阶级斗争史;(四)武装斗争史;(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六)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七)农业学大寨;(八)光辉的20年;(九)远景规划;(十)世界人民热爱毛主席。9月29日,展览馆建成并组织群众进行参观。展出期间,省、地及各县均派代表来阳城参观,约10万各界群众参观展览。

晋东南地革委作出向李金洲同志学习决定 3月17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向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好党员李金洲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区人民学习李金洲处处想的是人民、想的是战友、为的是同志,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年8月,中央军委授予李金洲“无限忠于毛主席好党员”称号。李金洲,湖北应城县人。1968年2月随部队奉命来长治执行“支左”任务,在清除两派武斗中残留的爆炸物时不幸牺牲。

晋东南地区各级举办“五·七”干校 3月21日,为期5个月的晋东南地直机关“清队”学习班结束,其中302名学员被转入“五·七”干校,在极“左”思想指导下,继续进行审查。在此前后,各县均举办“五·七”干校,对“清队”后的干部集中组织学习审查,发生了许多逼供现象。

4月

晋城—阳城开通公交车 4月1日,晋城至阳城县城正式开通一辆公交车。同时,阳城县城至芹池公社公交车也开通。

晋东南地区学习宣传落实九大精神 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晋东南地区九大代表李顺达出席会议并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25日,全区所属各县普遍举行大规模庆祝九大胜利召开活动。29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下发《关于学习九大文献的决定》。5月2日至3日,地革委又召开各县(市)和各大厂矿革命委员会主任、人武部负责人紧急会议,对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九大会议精神进行全面部署。之后,各级以层层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的方式,开展学习九大文件精神、学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全面“斗、批、改”运动。

晋东南地区安置复退军人 4月14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级做好复退军人安置工作。至8月中旬,按照“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全区安置复员退伍军人5000多名。

5月

国营金阳器材厂在阳城兴建 5月,国家三线军工企业——国营金阳器材厂在阳城县中寨村动工兴建。

6月

晋东南地革委整合道路测绘修建养护职能 6月6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地区革委交通组的工作合并到长治公路管理段。合并后,长治公路管理段领导全区各县(市)道路测绘、修建、养护等工作。

晋东南地区开展节约清仓工作 6月1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节约清仓领导组,常三毛任组长,章永华、王富和任副组长。20日,地革委发出《关于大力开展节约和清仓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集中时间开展节约清仓活动,开源节流,挖掘潜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劳力、物资、资金不足和交通运输困难,力争超额完成本年工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计划。

晋东南地革委制定全年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6月26日至7月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召开全区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制定出全区1969年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和实现规划的具体措施。

7月

晋城遭受两次冰雹袭击 6月18日下午1时半到3时,晋城县下村、东沟、大兴等5个公社54个大队遭受冰雹袭击,有的地区冰雹厚达1尺到5尺,5天后仍未融化。7月9日下午6时至10时,晋城县犁川、南村、追山、晋庙铺、李寨、大箕、周村、川底、鲁村、大兴10个公社63个大队遭受冰雹灾害,冰雹大似拳头,小似核桃,短短10分钟降雹就达半尺厚,42个小时未能融化。这两次雹灾使全县42084亩耕地受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晋东南地区开展整党建党工作 7月10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作出《关于认真搞好整党建党工作的意见》。决定从7月起,凡“清队”已大体结束的单位,都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毛泽东关于“党组织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应能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的指示精神,转入到整党建党工作上来。在整党建党进程中,“要把那些证据确凿的叛徒、特务、死不悔改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蜕化变质分子清除出党并不准其重新入党”。11日,地革委召开全区整党建党工作会议,总结交流试点地区的情况和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此后,全区8582个基层党支部分期分批开展整党建党工作。

晋东南地革委总结上半年工作 7月15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总结上半年工作。半年来,全区共举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66万多个,参加学习的人数达280多万人次;90%应“解放”的干部得到“解放”,80%的原领导干部参加了“三结合”领导班子或分配了适当工作;完成工业总产值19594万元,超过计划2.84%,比1966年同期增长37%;农业方面夺得小麦丰收,增产一成以上。

晋东南地革委发出离岗人员回原单位抓革命促生产通知 7月16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动员离开工作、生产岗位的革命职工迅速回本单位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要求凡没有正当理由和未经领导批准不上班的职工,在未回到本单位抓革命、促生产之前,一律不再发给工资。

长治—太原恢复客货运输 7月22日,省革命委员会公布《关于立即恢复太原—长治客货运输的紧急通告》。通告规定:任何人不准拦载汽车,搜查旅客,殴打司机,抢劫货物。如有违者,依法惩办。27日,长治至太原恢复客货运输。

高平一煤窑发生瓦斯爆炸 7月24日,高平县马村公社古寨大队小煤窑发生瓦斯爆炸,死亡3人。

8月

晋东南地区“清理阶级队伍”工作基本结束 8月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向省革命委员会作《关于全区“斗、批、改”运动进展情况的书面报告》。报告指出,全区在“清理阶级队伍”中,共有14495人被划为“阶级敌人”,34个老大难单位问题得到解决。至8月中旬,地、县、社三级机关和60%左右的生产大队“清理阶级队伍”工作整体结束。阳城县清理出“八种人”467人,有严重政治和历史问题的4551人;陵川县清理出有各种问题的人6456人,其中“八种人”961人。

晋东南地区宣传贯彻中央“7·23”布告精神 8月2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常委会议,就宣传贯彻毛泽东批示“照办”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布告》(时称“7·23”布告)精神进行专题讨论,作出《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7·23”布告的决定》。会后,地直单位抽调1500多人,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由贾茂亭、武天明、李英奎、常三毛、李世源等带队赴17个县(市)进行广泛宣传。各县(市)层层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贯彻,对于稳定全区局势起了重要作用。7月23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布告》指出:在太原市、晋中、晋南部分地区,混在各派群众组织中的一小撮阶级敌人和坏头头,抗拒中共中央历次发布的通令、命令、通知和布告,犯下了一系列严重的反革命罪行。《布告》列举了其7条罪状,决定实行8项重大措施。

晋东南地革委贯彻全国粮食工作改革经验交流会精神 8月22日,晋东南地区革委在陵川县召开会议,贯彻全国粮食工作改革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批准地区粮油公司《关于召开全区贯彻落实“全国粮食工作改革经验交流会议”陵川会议的报告》,要求逐年做到农村只购不销,队队有储备粮,户户有余粮,藏粮于民;逐年做到队队有仓库,自己保管储备粮,并为国家保管部分粮食;逐年实现社队粮油加工机械化。

晋东南地革委要求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8月23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批转生产指挥部卫生组《关于全区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及今后意见的报告》。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是一场移风易俗的社会革命,是破“四旧”、立“四新”的一项战斗任务。各级革命委员会必须加强领导,充分发动群众,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采取综合性措施,推广口服避孕药物,确实把计划生育和提倡晚婚工作抓紧抓好。

晋东南地革委发出做好接收军队复员干部工作通知 8月29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认真做好接收军队复员干部工作的通知》。确定安置军队复员干部工作总的精神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具体要求是,原从农村入伍的,仍回农村安置。家住城市的或从中学吃商品粮人伍和户口在学校的,各县(市)要妥善安置。入伍时是国家正式职工,本人有复工条件的,准予复工,如在原单位复工有困难,应由当地革委会另行安排。个别复员干部无家可归或因其他原因回原籍有困难的,可以到家住农村的爱人家落户,当地社队要热烈欢迎,妥善安置。

9月

晋城县革委号召向郭群狗学习 9月6日,晋城县革命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决定,授予郭群狗“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好社员”称号,号召全县干部、工人、农民、学生向郭群狗学习。郭群狗是高都公社西元庆大队社员。1967年5月17日,在东元庆车站地段,318次(客)列车急速运行而来。郭群狗发现路轨上有障碍物,随时会造成翻车脱轨的严重伤亡事故。在万分紧急情况下,他不顾个人安危,直奔铁路,将障碍物排除,确保了318次列车安全通过,千余名旅客幸免于难,而年仅51岁的郭群狗却壮烈牺牲。

晋东南地区驻军“支左”领导组成员调整 9月16日,经省驻军“支左”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研究决定,晋东南地区驻军“支左”领导小组,除原有武天明、李英奎、郑志勋外,再增补晋东南军分区王宏、章永华、田怀宝,4733部队张涛、田福长,4737部队赵福堂,4546部队李永和,长治市人武部田元峰为“支左”领导组成员。武天明任组长,王宏、李英奎、郑志勋为副组长。

晋城高平养猪业大发展 9月16日,在长子县参加山西省养猪现场会的350多名代表,在地区和晋城县革委领导陪同下,专程到晋城县北义城公社参观养殖场。此前7月10日,高平县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大力发展养猪事业的决定》,到年底全县生猪存栏达15万头。

晋东南地县革委调整办事机构 9月24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办事机构由原来3部1室(政治部、生产指挥部、保卫部、办公室)16组调整为4组20室,即:办事组,内设行政办公室、秘书办公室、信访办公室、民政办公室;政工组,内设办公室、组织办公室、宣传办公室、文教卫生办公室;生产组,内设综合办公室、工业交通办公室、农林水利办公室、财贸办公室、计划统计办公室、基本建设办公室;保卫组,内设办公室、政保办公室、治保办公室、审判办公室、劳改办公室、清查档案办公室。此后,各县革委会亦相应调整办事机构,如高平县革委办事机构设4组16室,即:办事组,内设秘书办公室、民政办公室;政工组,内设组织干部办公室、宣传办公室、文教卫生办公室;业务组,内设农业办公室、工业交通办公室、财贸办公室、计划办公室、科技办公室;保卫组,内设办公室、治保办公室、审判办公室、民事办公室。

阳城县革委县人武部号召向上官忠学习 9月26日,阳城县革命委员会、县人民武装部授予上官忠“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好民兵”光荣称号,县核心小组追认上官忠为中共党员。10月9日,上官忠荣誉称号命名大会在次营公社西沟大队召开。县核心小组、县革委、县人武部决定在全县开展向上官忠学习的活动。8月9日,阳城县次营公社西沟大队羊倌上官忠为抢救集体羊群与洪水搏斗,光荣牺牲。

10月

晋东南地区庆祝新中国成立20周年 10月1日,晋东南地区10万军民汇集长治八一广场集会游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地革委、军分区联合举办《晋东南地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展览》。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县也分别组织数万群众,在县城集会,庆祝新中国20华诞。

阳城缫丝厂建成投产 10月1日,阳城缫丝厂在阳城县坪头村建成投产。阳城缫丝厂为晋东南地区直属企业,职工238人,其中女职工占79%,固定资产94万元。全厂设生产科、财务科、政工科、办公室和选剥车间、缫丝车间、机修车间。

阳城县革委向全区各县及全县基层单位发出竞赛倡议 10月15日,阳城县革委按照全省第三次农业学大寨现场会关于积极响应晋中地区向全省发出的大学大寨、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竞赛的倡议,向晋东南地区各兄弟县和基层单位发出开展社会主义竞赛的倡议。主要内容:(一)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进一步办好各条战线、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二)认真搞好“斗、批、改”,时刻注意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新特点,依靠群众,揭露和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三)坚决响应毛主席“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伟大号召,以解放军为榜样,大力加强无产阶级的组织性、纪律性。(四)、搞好领导班子思想革命化,把各级革命委员会建设成为一个革命化的联系群众的领导班子。(五)高举“九大”团结、胜利旗帜,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共同对敌,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加强战备,准备打仗。(六)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在狠抓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中,要同时做好各条战线的工作,互相配合,全面发展。

晋东南地革委欢迎参加国庆观礼劳模代表 10月17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会议,欢迎应邀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晋东南地区代表。他们是:全国著名劳模、平顺西沟大队副大队长申纪兰,阳城县革委主任李维彬和潞安矿务局革委副主任白富荣。3名代表分别介绍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情景。

晋东南地区社会主义革命竞赛流动座谈会召开 10月中旬开始,晋东南地区召集全区劳动模范和农业先进单位代表,召开社会主义革命竞赛流动座谈会,提出在全区农业战线开展赛革命、赛团结、赛进步的倡议。本次流动座谈会从长治开始,途径高平、晋城县,21日在阳城县结束。

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西沟接待站成立 10月24日,为招待好全国各地来西沟参观人员,晋东南地区革委研究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西沟接待站。李刘炳任西沟接待站领导小组组长、张茂芳任副组长。1979年3月17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撤销西沟接待站。

晋东南地革委举办干部学习班 10月30日,根据晋东南地区落实干部政策的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举办了一期尚未“解放”和“解放”不久还未结合的领导干部学习班,85名原地、县级领导干部参加学习。

11月

省革委核心小组调整晋东南地革委领导成员 11月12日,省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研究决定:赵芝悦、王宏、章永华、张贵成、田怀宝、郭华明、郑志勋、侯春泰为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常委。邵有国、王法书、常玉发、徐志友、胡连海、陈银锁、王联华、申纪兰为地区革命委员会委员。免去李顺达、武天明地区革委副主任职务,仍为地区革委常委。撤销程守创地区革委主任职务。同月20日,省革委核心小组[69]56号文件批复:武天明任晋东南地区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常三毛任副组长。免去贾茂亭晋东南地区革委核心小组代理组长职务、李顺达地区革委核心小组副组长和刘凤翱地区革委核心小组成员职务。撤销程守创地区革委核心小组组长职务。

阳城新项目新产品登上晋东南地区榜 11月20日,阳城县城至杨柏公社公路正式开工修建。杨柏公路总长13.5公里,动用土石方20.5万立方米,用工25万个。同日,阳城县一批新项目、新产品登上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向全区印发的工交新产品、较大革新项目名单。其中,较重大革新项目有:县农机厂玉米脱粒机专用工具和运输工具三轮汽车,蒿峪铁厂翻沙厂4寸水泵和卷扬机,县农修厂五眼专用镗床和牛头刨,县建筑厂水泥搅拌机和卷扬机,应朝铁厂小火车、三轮汽车、球磨机、团球机,尹家沟翻沙厂0.5吨卷扬机。试制成功的新产品有:县农机厂支农车床、钻床、万能脱粒机,后则腰瓷厂陶瓷嗽叭,县农修厂C650型牛头刨床、高压电磁产品,县建筑厂水泥电杆,后河腊纸厂支农肥胡敏酸钠。

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向省核心小组报告“解放”干部情况 11月28日,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向省核心小组报送“解放”干部工作情况。报告指出,全区17个县(市)地管以上干部2285人,现已“解放”1961人,占85.8%。“解放”干部中,已结合和安排工作的1730人,占88.2%。其中,参加老、中、青“三结合”领导班子的1347人,安排一般工作的383人,到“五七”干校和插队劳动的108人,其他123人。全区省管以上干部320人,已“解放”205人,占64%。“解放”干部中,已安排工作的174人,占85%。其中,参加“三结合”领导班子的119人,安排一般工作的55人,到“五七”干校和插队劳动的12人,其他19人。在“解放”干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一)对原地(市)级主要干部“解放”有阻力,主要是领导干部怕担风险;(二)对有一般性政治历史问题和家庭社会关系复杂的干部“解放”有顾虑,抓得不紧;(三)有些单位对“解放”“站错队”的领导干部有抵触情绪,既不“打倒”,也不“解放”。

晋东南地区加强战备工作 11月,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晋东南军分区在晋城县召开战备工作现场会,参观学习晋城浪井加强民兵建设,重视战备工作的经验。会后,各县纷纷成立战备工作领导组,推广晋城战备现场会经验,制定战备工作规划,开展群众性“两忙三查”和挖防空洞活动。11月28日,成立晋东南地区战备疏散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有田怀宝、马鹤轩、郭华明、郑世威、王富和。田怀宝任组长,马鹤轩任副组长。并由晋东南军分区,地区革委办事组、保卫组、计划办公室、生产综合办公室、国防工办、文教办公室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办公室,具体负责战备工作。1970年1月20日,组建晋东南地区民兵独立团。民兵独立团总人数5796人,团部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下辖警通、独立、运输3个直属连和5个营、28个连、110个排、440个班,配备各种枪支1827支(挺)。1月30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核心小组、晋东南军分区委员会联合向省革委会核心小组、省军区党委报送《关于全区战备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报告指出,1969年12月,省革委会召开县团级干部会议后,地、县(市)先后成立战备领导小组,组织26.8万人宣传队伍,向全区293万名群众和民兵进行“转弯定向、上纲紧跟”的战备宣传教育,以临战姿态,完成民兵整顿改组和民兵独立团组建工作。同时,加强了城市人民防空工作,建立健全了人防机构,配备完善了警报系统。对“根据地”和“战斗村”,初步进行了选点、定点和地形勘察。有些点已派驻干部,完成工事构筑规划,并开始重点建设。在军工生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武器试制,同时还搞了通信联络建设,储存了一定的战备物资。

晋东南地县革委机关实行开门整党 11月29日,晋东南地区革委机关实行开门整党,狠抓思想上“吐故纳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各县革委同时实行开门整党建党。至1970年1月中旬,地区机关整党基本结束,历时两个半月,参加整党的党员256名,参加评议的群众136名,向118个地直单位和17个县(市)广泛征集意见,共收到批评意见142条。通过整党建党,原27名暂缓恢复组织生活的同志除4名外,陆续恢复组织生活。

12月

晋东南地区人民防空领导小组成立 12月1日,晋东南地区人民防空领导小组成立。此后,各级也成立防空领导组,并于同年冬至次年春,根据上级备战部署,发动干部群众,在全区城乡普遍开展规模空前的挖防空洞和防空壕工作。

晋东南地区推广学大寨典型经验 12月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在全区农业战线推广平顺县西沟、长治县南呈、晋城县秦庄3个学大寨典型大队的经验。

晋东南地革委征集消防民警 12月1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下达征集消防民警的命令,决定在长治市和晋城、黎城、长治等县征集40名消防民警。

晋东南地区战备疏散安置紧急会议召开 12月22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根据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战备疏散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召开全区战备疏散安置工作紧急会议。会议讨论通过《关于长治市区进行战备疏散工作的初步意见》,增补晋东南军分区副参谋长田元峰为地区战备疏散领导组副组长,主抓战备疏散办公室工作。

国家测绘总局测量境内地形 12月,国家测绘总局地形一队到晋东南地区的长子、高平、晋城、陵川、屯留、壶关、平顺、潞城、阳城、沁水、沁源、长治等县(市)进行地形测量工作,并按25000:1比例尺绘成地图。

阳城发生大旱 本年,阳城县发生大旱,总达240天滴雨未见。

1970年

1月

晋东南地区商业系统开展巡回演讲 1月6日,晋东南地区商业系统选拔出10名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组成两个巡回演讲小组,到全区17个县(市)、7个分公司和4个集市镇商业基层单位,先后进行24场演讲,历时半个月。

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改名为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 1月上旬,根据省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指示精神,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改名为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所属各县(市)和公社核心小组也于此前后改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

省革委对晋东南7县1厂革委核心小组组长任职作出批复 1月11日,省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对晋东南地区7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和国营红星机械厂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组长人选作出批复。王成水任沁水县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郭玉玺任长治县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李清和任壶关县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杨录奇任襄垣县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何文英任潞城县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王承柱任武乡县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李马五任高平县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彭逢恩任国营红星机械厂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

晋东南地革委发出开展拥军优属活动通知 1月15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发出《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在春节前开展一次拥军优属活动。各生产大队和城镇街道革命委员会,要对所有烈军属和退役军人普遍进行一次慰问。同时,召开烈军属、残废军人、复员退伍军人座谈会,对优抚工作进行一次普遍检查,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帮助解决优抚对象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做好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

晋东南地区邮电局成立 1月20日,原长治市邮电局更名为晋东南地区邮电局,从即日起正式挂牌办公,由晋东南地区革委会直接领导。同时,全区邮政、电信分设办公。

晋东南地区革委会核心小组召开扩大会议 1月27日至29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在长治召开扩大会议,总结1969年工作,部署1970年工作。会议提出1970年工作总方针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会议要求,用准备打仗的观点,“观察一切,检查一切,落实一切”,做到思想上准备打,作风上适应打,生产上围绕打,物质上保证打。会议确定,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狠抓革命大批判;加快“斗、批、改”步伐,进一步掀起“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新高潮。会议还安排部署整党建党工作,要求全区整党建党工作在3月底基本结束,“五一”前成立公社党委,“七一”前成立县委。会议提出1970年工农业生产的目标任务是:工业方面,总产值达到47000万元,比1969年增长15%;煤炭、钢材、生铁、发电量、棉布、丝织品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比1969年增长5%至30%。农业方面,粮食总产量达到21亿斤,争取达到22.2亿斤,比1969年增长13.5%。

晋东南地区第一个公社党委恢复成立 1月27日,晋城县南村公社召开由70多名党员参加的党员代表大会,恢复成立南村公社党委,选举产生7名公社党委委员。报请晋城县核心小组批准,段国庭为公社党委书记,阎国瑞、王保书为党委副书记。南村公社党委是晋东南地区“文革”中恢复的第一个公社基层党委,是以“五十字”建党纲领为纲,狠抓路线教育,狠抓思想整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军(民兵)、干、群和老、中、青三结合基础上恢复建立的。南村公社党委成立后,原南村公社革委会核心小组同时撤销。从4月开始到11月,全区348个公社,先后分三批建立新党委,选出党委委员2727名,平均年龄在37岁左右。

2月

晋东南地区下放干部参加农村劳动 2月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安排首批近百名干部到晋城、高平、壶关等县8个公社部分大队安家落户,并将此作为“斗、批、改”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首批下放干部来自专百货公司、纺织品公司和交电公司。干部下放劳动程序为,宣传发动、个人申请、民主评议、领导批准。干部下放劳动形式,一是到各县“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二是到农村插队落户,参加农业生产;三是回自己家乡或曾工作过的地方当农民,也叫“回娘家”。截止28日,全区共下放干部8837人。其中,地直机关单位1862人,随干部下放的家属1516人。下放人员包括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医务人员、教员及其他职工。下放人员中,落户5984人,充实基层1044人,回原籍或到过去工作过的地方617人,到“五·七”干校劳动学习1192人。晋城五县下放干部占全区26.7%。其中,晋城县下放干部781人,高平县下放干部528人,阳城县下放干部427人,陵川县下放干部433名,沁水县下放干部190人。

晋东南地革委作出表彰韩小欢决定 2月8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表彰阳城县宜壁大队第二生产队民兵排和韩小欢同志对敌斗争英雄事迹的决定》。《决定》指出,韩小欢发现有人纵火点燃生产队的棉花仓库时,奋不顾身冲入火海,扑灭烈火,抢救了集体财产。并经过激烈搏斗,机智勇敢地擒获纵火行凶的人。地区革委号召全区广大民兵和人民群众向韩小欢同志学习。

晋东南地区开展“一打三反”运动 2月18日,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和《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精神以及省委指示,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部署在全区开展“一打三反”运动。会后,全区掀起大检举、大揭发、大清查、大批判高潮。晋城各县共检举揭发各类政治经济案件2万多起,并先后举行公判大会。这场运动持续数年,由于贯彻执行“公安六条”和存在着严重的“派性”整人现象,致使大批人被错整、错捕、错判和受到株连,造成不少冤假错案。到4月11日,在落实三个“照办”中,全区除平顺县外,发生迫害致死事件68起。

3月

晋东南地革委撤并改建部分厂矿单位 3月6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对部分厂矿实行合并改建。决定:长治县荫城机械厂合并入太行机床厂,长子县农机厂改称山西省晋东南长子柴油机厂,在晋城县运输公司基础上建立山西省晋城汽车修理厂,建立山西省晋东南沁河仪表厂(位于沁水端氏)和山西省晋东南汽车修理厂。20日,地革委决定撤销:晋东南地区干部疗养院、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工人疗养院、晋东南地区中医训练班,其财产移交地革委财税组,人员移交地区人民医院。4月3日,地革委会决定:撤销晋东南建设银行及其附属办事处,其业务归并长治市人民银行;山西工人晋东南结核病疗养院改称晋东南地区工农兵医院。

晋东南地革委要求严格掌握“一打三反”政策界限 3月14日至17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召开会议,传达省核心小组“3·12”文件精神,交流落实三个“照办”的14个典型经验,讨论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照办”的具体措施。针对在“一打三反”运动中出现的打人、捆人和揪斗等过激行为,会议提出,在斗争中要把阶级敌人和犯了严重错误的干部区别开来,把混进革委会的个别坏人和革委会整体区别开来,把混入群众组织的坏头头同犯了错误的群众组织头头区别开来,把阶级敌人阴谋暴乱、秘密串连和资产阶级派性活动区别开来,把有意破坏和责任事故区别开来,把恶毒攻击党和社会主义的现行反革命分子同偶尔说了一些错话、写了点错文章、办了点错事的区别开来,把历史反革命分子又有现行破坏活动同有严重政治历史问题而无现行破坏活动的区别开来,把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分子和小偷小摸、有少量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行为的人区别开来。防止以感情代替政策,防止私人报复。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严禁打人、捆人和随便揪斗人,严禁大字报上街。此次会后,随便打人、捆人和随便揪斗人的现象有所收敛。

晋城筹建丹河大桥 3月19日,经请示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同意晋城县在晋(城)张(路口)公路丹河上(西焦河)筹建丹河大桥。丹河大桥设计为两孔、50米跨径双曲石拱桥,桥梁长120米、宽7.5米,预计投资20万元。

晋东南地革委核心小组报告整党建党情况 3月26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向省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呈报《关于当前整党建党的情况报告》。报告指出,1969年7月中央两报一刊“七一”社论发表后,根据“清理阶级队伍”工作基本结束的情况,全区分期分批开展整党建党工作。截止1970年3月中旬,全区8413个基层党支部中,开展整党的支部有8356个,占99.3%。其中,整党已经结束的支部有4646个,占52.2%。全区整党建党大体分三种情况:(一)整党结束建立支部达60%以上的,有襄垣、壶关、沁水、潞城、阳城、平顺6个县。(二)整党结束建立支部在30%以上的,有晋城、长治、陵川、沁源、武乡、黎城、沁县、屯留、高平9个县。(三)整党结束建立支部在30%以下的,有长治市、长子县。在整党已结束的基层支部中,搞得好的和比较好的占到30%,一般的约占50%,不好的和很不好的占20%。据全区结束整党的2240个支部抽样统计,原有党员38692人,已恢复组织生活的36380人,占94%;未恢复组织生活的2410人,占6%。其中,未恢复组织生活党员中,经教育转变不大的党员和政治历史问题不清“挂”起来的党员1143人,占2.9%;清洗、开除、劝退出党1269人,占3.1%。同时,发展新党员3675人,占原有党员总数的9.5%。

晋城发展地方工业经验受广泛重视 3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晋城县革命委员会《充分依靠群众发展地方工业》和《自力更生,土法上马,以土为主,土洋结合》两篇文章,介绍晋城县发展地方工业的经验。3月30日,《山西日报》进行转载。4月3日至20日,甘肃、吉林、黑龙江、辽宁、山东、广西、河南等12个省4个市21个县,共3000多人到晋城县学习参观。5月18日至23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在晋城县召开全区工业现场会议,总结推广晋城县发展地方工业“小而全”的经验。各县革委主任、工交办公室主任、地革委生产组以及财贸、工交单位负责人,共计7000多人参加会议。晋城县先后两次作经验介绍,与会人员参观了十几个厂矿单位。地革委号召,大力推广晋城“四土”化,县、社、队三级办企业的经验,因地制宜搞好规划,逐步建立起自己“小而全”的工业体系。晋城县被树为全区“工业学大庆”发展地方工业的一面旗帜。

总后勤部医院医疗队到高平巡回医疗 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医院医疗队到高平农村开展巡回医疗。期间,除给广大群众治病、防病外,还帮助医疗单位推广针刺麻醉技术。同时,指导县医务人员用“冬虫草”治疗小儿咳嗽、气管炎获得成功,治愈率82%,有效率95%。

4月

晋东南地革委组织劳模流动参观座谈 4月7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劳动模范流动参观座谈会。会议通过“走面看点”的方法,总结点上经验,解决面上问题。会议认为,有的地方满足于已有成绩,出现了“差不多”、“松口气”思想;有的受客观“条件论”束缚,因循守旧,无所作为;有的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估计不足;还有的县社领导对迅速转变“老大难”落后面貌,有畏难情绪,信心不足。会议提出,必须认真执行和推广点上经验,坚持用毛主席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武装群众头脑,指导“三大革命”运动;各级领导带头革命化,条件差也可以发生大变化;领导要“敢”字当头,狠抓阶级斗争,狠批资本主义倾向,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端正生产方向,尽快改变农业落后面貌。

晋东南地区蚕桑生产现场会在端氏召开 4月10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在沁水县端氏公社召开蚕桑生产现场会,各县(市)2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沁水县革委、端氏公社作经验介绍。会议号召各地学习沁水县经验,为推动全区蚕桑大发展而奋斗。

晋东南地区战备工作会议在沁源召开 4月1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晋东南军分区在沁源县召开战备教育工作现场会,推广沁源县战备工作经验。会议认为,沁源人民大搞革命传统教育,把战备教育经常化、群众化的经验,应成为人民战争对付帝修反最有效的法宝,成为战备教育的活教材。晋城县浪井大队,长治县南呈大队,黎城县西井大队,潞城县史坊大队、侯庄大队在会上分别交流经验。

晋东南地区教育经验交流流动现场会议召开 4月14日,晋东南地区教育经验交流流动现场会召开。会议提出教育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要上好毛泽东思想课,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使学生在学工、学农、学军过程中,向工农兵学立场、学思想、学感情、学革命精神、学实践经验;要参加阶级斗争,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与会代表参观了晋城县周村、高都、秦庄3个大队,长治县南呈、苏店两个大队,平顺县西沟人民公社和武乡县西岭背、蟠龙两个大队等教育革命典型,上述单位分别在会上交流经验。

晋东南各界庆祝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晋东南地区各级机关和厂矿、学校,各县、社、队,连夜涌上街头,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26日上午,晋东南地区召开庆祝大会。地革委、军分区和驻军领导出席大会。境内红旗飞舞,锣鼓喧天,各种庆祝巨幅标语贴满街头乡村。

天津知青到沁水陵川插队落户 4月25日,天津市塘沽、大沽、东沽、文革、双善、新港等中学183名知识青年被分配到沁水县插队落户。5月上旬,天津171名知识青年到陵川县插队落户。陵川县委把他们分别安置到已有插队干部的12个生产大队。各大队知识青年在农村三大革命斗争中经受锻炼,逐步成长。有70%被评为“五好社员”和“五好民兵”,有30%分别出席省、地、县、社各级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5月

晋东南地革委重视战备工作 5月3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下发《关于认真推广河北省承德地区隆化县大办战备医疗网先进经验的几点意见》。山西省军区首长在晋东南军分区司令员武天明陪同下,到阳城县检查战备工作。先后参观阳城县农机厂、县农修厂、阳城缫丝厂、晋东南纺织厂。阳城县革委重视战备动员产品生产经验得到上级领导称赞。5月20日,晋东南地区动员产品经验交流会在阳城召开。阳城县革委、人武部负责人在会上介绍经验,并表态发言。地区下达给阳城县下半年生产1万套标尺座、3000支枪管任务。

晋城下河“五七”渠竣工 5月7日,晋城县下河大队自力更生,建成盘山环岭的“五七”水渠,结束了下河村千百年来严重缺水的历史。

晋东南地革委核心小组召开会议落实三个“照办” 5月15日至17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召开有各县(市)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革委会主任、保卫组长和各大厂矿革委会主任、地区革委各大组、各办公室负责人以及驻军、“支左”负责人200多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传达中央整党建党座谈会、中央首长指示和省革委核心小组5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扩大会议精神。会议强调,当前工作的中心,仍然是继续狠抓三个“照办”的落实,特别是狠抓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会议要求,各级领导要奋战四十天,把运动搞深、搞透、搞彻底。

晋东南地革委核心小组向省革委核心小组汇报落实大案要案情况 5月23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向省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呈报《关于前段落实三个“照办”的情况和下段意见的报告》。报告指出,在过去一百多天时间里,经过大宣传、大发动、大检举、大揭发、大批判、大清理和狠抓大案要案,特别是通过宣传贯彻毛主席亲自批示的三个“照办”,全区共揭发各种大小问题41000多个。其中,政治问题2000多个,经济问题39000多个。在39000多个经济问题中,已落实25000多个、29000多人,涉及金额434万元、粮食257万斤、粮票39万斤、布7万尺、布票51万尺。在落实问题的同时,抓紧退赔处理工作。现已退赔现金185万元,粮食111万斤,粮票96000斤,布13000尺,布票34万尺。同时,还收缴了部分非法散存的枪支、弹药。在揭发的41000多个问题中,构成案件的4448起。其中,政治案762起,刑事案207起,经济案3479起。属于大案要案的353起。其中,政治大案168起,刑事大案36起,经济大案149起(涉及金额上万的大案要案24起)。对于揭发出来的大案要案,已侦破207起,占58.6%。其中,政治大案110起,占65.4%;刑事大案29起,占80.5%;经济大案68起,占45.5%。

晋东南地革委核心小组检查落实知识青年工作 5月30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召开电话会议,传达毛主席批示“照办”的国家计委军代表《关于进一步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报告》。会后,立即召集有关部门部署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并抽调机关干部到有插队知青的县进行检查。7月5日,晋东南地革委核心小组向省革委核心小组报告检查情况。报告指出,从1969年1月至1970年5月,北京和天津共有7500多名知识青年来晋东南地区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其中,北京知识青年3400名。从检查情况看,在武乡、潞城、襄垣、沁县、屯留5县207个有插队知识青年的生产大队中,能够做到政治上有人抓,生产上有人教,生活上有人管的有98个大队;只抓知识青年劳动,不注重知识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一般化的有88个大队;不按政策办事,甚至违法乱纪,知识青年管理比较混乱的有21个大队。报告提出,要组织力量,深入到问题严重的社队调查研究,认真处理。武乡、襄垣、潞城、屯留、沁县5个县36个未解决北京知青住房的大队,年底以前要全部加以解决。到1971年底,所有安排有天津插队知识青年的大队要全部解决住房问题。

6月

陵川县革委推广凤凰大队民兵连学哲学经验 6月初,陵川县革命委员会、陵川县人民武装部在夺火公社凤凰大队召开会议,推广凤凰大队民兵连学哲学经验,作出《关于在全县开展活学活用毛主席哲学思想群众运动的决定》。凤凰民兵连是陵川县的老先进,早在1960年2月,全省就在凤凰村召开民兵除山害会议,省军区司令员王荣峰、政委张日清到会讲话。凤凰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李先富1967年曾赴京参加全国“学毛著积极分子大会”。

晋东南地区民兵工作“三落实”现场会在晋城召开 6月上旬,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晋东南军分区在晋城县浪井村召开全区民兵工作“三落实”现场会,总结交流浪井民兵营先进经验,观看浪井民兵军事训练和汇报表演。

全省合作医疗和中草药工作现场会在晋城召开 6月11日至19日,山西省合作医疗和中草药现场会在晋城县召开。会议对晋城县培养“土医生”,大搞“土药材”,推广“土疗法”,改变过去“有钱能看病,无钱丢性命,生产靠集体,看病靠自己”和农村“一无医生二无药”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会议决定,在全省大力推广晋城县“三土”普及和“四自”经验。“三土”普及,即大抓土医生的培养和提高,大抓土药材的采种制造,大抓土疗法的好学易懂、操作简单;“四自”,即自采、自种、自制、自用。

全国九省(市)林业巡回检查团来晋东南检查指导 6月20日至29日,国家林业部军管会组织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江苏、安徽、陕西、山西、北京9省(市)林业巡回检查团来晋东南地区检查指导工作。检查团先后检查了长治县以林移为中心包括司马、柳林、郝家庄、北呈、高河5个公社大面积造林,平顺县西沟大队大面积荒山造林,潞城县侯家庄四旁绿化和沁水县端氏大队蚕桑生产。期间,各省(市)代表交流了各自的做法和经验。

全省增产节约现场会在晋城召开 6月21日至7月1日,山西省增产节约现场会在晋城召开。各地、县(市)革命委员会负责人和所属地方工业厂矿代表,省以上国营厂矿革委会负责人和工人代表,部分公社社办工业厂矿代表共10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晋东南地区革委会、长治市革委会、晋城县革委会关于多快好省发展地方工业的经验介绍;参观了晋城县地方工业展览和部分厂矿、社队企业,以及阳城县南关大队。省军区副司令员李金时作总结报告,省革委领导李顺达、韩英、王庭栋讲话。

晋东南地区开展清仓查库和回收废钢铁运动 6月23日,《新太行报》报道晋东南地区城乡开展清仓查库回收废钢铁的群众运动情况。整个运动分宣传发动、任务部署、召开现场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四个阶段。全区共回收废钢铁22000吨,占全年回收任务的73.3%。清出各种积压物资1万多种,价值2430多万元。清出各种机械设备5960台,通过修复利用,有50%重新投入生产,节约金额360多万元。

晋城遭受特大雹灾洪灾 6月23日至7月9日,晋城县先后3次遭受特大雹灾、洪灾,30个公社610个大队不同程度受灾,重灾面积37.5万亩,倒塌房屋207间,死亡牲畜2024头,冲毁树木29.2万株,冲塌地棱23.7万丈,冲毁河坎170条。晋城县革委紧急发动党员干部群众抗灾救灾。

晋东南地区首次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6月27日,晋东南地区根据中央精神,废除初中、高中升学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1972年,首次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总后勤部派飞机抢救沁水伤员 6月27日和7月17日,位于南坡庙的沁水县炸药厂连续发生两次爆炸事故,死亡3人,重伤3人,造成经济损失3万多元。6月28日,中央军委总后勤部从石家庄机场派直升飞机到沁水,将受伤人员救送到太原医院接受治疗。

阳城组建支援铁路建设兵团到襄垣参加大会战 6月,阳城县组建支援铁路建设兵团。该兵团由3800人组成,编为1个团,下设4个营、8个连,每连3个班。董三喜为团长,田万合、卢道维为副团长,柴小家为政委,张德财为副政委。整个兵团实行军事化管理,从本月起奔赴襄垣县,开展铁路建设大会战。出发时,县城上万名群众夹道欢送。

7月

晋东南地革委召开“五·七”战士首届学代会 7月2日至8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在长治召开全区“五·七”战士首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500多名。雁北、忻县、晋中、临汾、运城地区和太原市革委会代表应邀参加会议。省革委会核心小组成员、革委会副主任李顺达和晋东南地区革委会核心小组、地区革委会、晋东南军分区领导出席会议。会议总结交流学习毛泽东“五·七”指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认真改造世界观以及各级革命委员会、贫下中农在领导和教育知识青年工作方面的经验。8日,全体代表向全省知识青年战士发出《到农村去插队落户干革命倡议书》。

晋东南地区养猪现场会在高平召开 7月3日至7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在高平县召开全区养猪现场会。与会人员重点参观了高平县王报、高良、牛家大队和高平县食品公司饲养场,还到晋城县北义城公社、长子县碾张公社一些大队进行了参观。是年,高平县生猪饲养量达17.55万头,较上年增长46%,户均养猪2.4头,人均养猪0.5头。

晋东南地革委召开第二次全委扩大会议 7月17日至22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会议听取武天明、常三毛、李英奎所作的《晋东南地区形势和今后任务》、《1970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和《第四个五年计划初步设想》的工作报告。通过《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的决议。根据省革委会核心小组指示,会议讨论增补地区革委会委员、常委和副主任。晋东南地区革委会第一次全委会委员为140名,后又增补12名,共152名;因调出、死亡、撤职、调整27名,实有委员125人;本次会议增补委员30名,委员人数达到155名。地区革委会常委原为26名,后增补9名,因调出、撤职8名,实有常委27人;本次会议增补8名,常委人数达到35名。地区革委会原有主任1名,副主任6名,后增补1名副主任。因工作调出、免职、撤职6名。本次会议增补王宏、李世源、赵芝悦3人为地区革委副主任。

晋东南地区广播领导小组成立 7月25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广播领导小组,由7人组成,郭华明任组长。

省城首批下放干部来晋东南插队落户 7月26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晋东南军分区领导和群众深夜到长治车站欢迎首批600多名省城下放干部来晋东南插队落户。地区核心小组组长武天明、副组长常三毛参加欢迎仪式。壶关、长子、阳城、陵川、沁水等县负责人和部分社队干部,也赶到车站迎接插队人员。地区革委会核心小组召开专门会议,成立欢迎省城下放干部领导小组,进行统一部署,统一安排。截止8月12日,省城下放干部来晋东南地区插队落户的共1817名,699户,连同家属人员总计2086人。

8.75mm电影放映在陵川试点 7月至9月,根据中央首长“关于在全国要大力发展8.75mm电影放映设备、到1972年每个公社达到一台”的指示,以及中央、省电影工作会议精神,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决定在陵川县进行8.75mm电影放映试点,然后推广全区。陵川县革委会确定在地区偏僻、居住分散、山高路窄的横水公社试点。此后,近一年时间8.75mm电影放映普及各公社。1972年省文化局在陵川县召开8.75mm电影工作现场会,会后全县有三分之二的公社普及了8.75mm电影,建立了13个社办电影放映队。

8月

部分单位下放到晋东南地区管理 8月1日,省革命委员会通知,晋东南电业局、长治电厂、巴公电厂、晋城电厂、长治皮毛厂、晋城化工学校和晋东南气象局,从即日起下放给晋东南地区革委会领导。从1971年2月1日起,原属省革委领导的晋东南医学专科学校移交晋东南地区革委领导。

晋东南地区首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代会”召开 8月13日,晋东南地区首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代会”在潞城县召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知识青年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代表共480多人参加会议。地区革委会成员和军分区领导以及天津市革委会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慰问团负责人出席大会。会议学习《人民日报》社论《抓好下乡知识青年工作》,贯彻落实全省首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代会”精神,交流知识青年在农村改造世界观的体会以及各地在安置和教育知识青年工作方面的做法。会议通过首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代会”代表向全区知识青年发出的倡议和决心书。《新太行报》为此发表题为《在“三大革命”运动中进一步改造世界观》的社论。

晋东南地区财贸战线“一打三反”经验交流会在高平召开 8月18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在高平县召开全区财贸战线“一打三反”运动经验交流现场会,推广高平县财贸战线“一打三反”经验。号召全区财贸战线加强领导,突出中心,狠抓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把运动搞深搞透搞彻底。

晋东南地区通讯报道流动现场会在沁水等地召开 8月19日至29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晋东南军分区联合召开全区通讯报道工作流动现场会。会议从沁水县潘庄公社开始,到襄垣县结束。由南而北,先后流动观看了沁水县王山,晋城县秦庄、伏堂,高平县王报,长子县张店、东范,长治县南呈、林移,平顺县西沟,潞城县井西,长治钢铁厂,襄垣县夏店等14个单位和农村的通讯广播,听取近百人现场经验介绍。本年1月下旬,长治市电信局和广播站试制成功适合农村需要的广播电讯联用的载波广播机,并投入使用,使全区214个通电的公社实现广播载波化,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广播时不能打电话、打电话不能收听广播的困难。

晋东南地区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 8月25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组织地区机关、长治县、沁县、武乡县、阳城县、襄垣县、黎城县1200多人组成的地、县、社、队四级领导干部,赴昔阳县和大寨大队参观学习。8月29日,晋东南地区革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作出《关于坚决贯彻执行省革委第四次全体会议决议,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决定》,要求全区立即动员起来,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省委第四次全委会高潮,把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推向一个更新更扎实的阶段。要求各级领导班子认真解决学大寨的态度问题,认真解决学大寨学什么的问题,把农业生产抓上去,打好农业翻身仗,尽快改变农业落后面貌。决定全区抽出三分之二机关干部,深入运动第一线,参加生产劳动。力争在三至五年内,使全区粮食产量翻一番,棉花1972年达《纲要》、1975年突破百斤大关。林、牧、副、渔业也要有一个大的发展。阳城县革委作出《学大寨,赶昔阳,大打农业翻身仗》决议,提出“三年坡地变梯田,二年土地普遍深翻一遍,五年实现一人一猪、一人一亩水浇地,一年达《纲要》,三年过‘黄河’,五年跨‘长江’,实现大寨县”目标。口号是“努力多打粮,痛击新沙皇,亩产过千斤,不吃国家供应粮”。

9月

晋东南地革委要求加强对“五·七”大军管理教育工作 9月3日至7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各县(市)“五·七”大军负责人汇报工作会议。地区革委核心小组组长武天明讲话,晋东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田怀宝总结。会议着重汇报讨论充分发挥“五·七”大军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作用,做好“五·七”大军管理教育工作。9月10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批转《晋东南地区“五·七”大军汇报工作会议纪要》。纪要指出,针对下放插队干部、“五·七”干校学员以及插队家属、插队知识青年在内的3万多人“五·七”大军管理问题,地区革委决定成立由15人组成的“五·七”大军办公室,各县(市)也成立由5至7人组成“五·七”大军办公室。会议决定参照江西省经验和本地区实践,把下放干部和知识青年混合编队。为了巩固发展插队成果,杜绝返城和倒流现象发生,省、地、县在农村插队干部,一律由当地或各县负责管理和教育。要求各县普遍检查一次干部返城和倒流情况,除工作需要报请地区革委会批准外,其余一律重新返回原大队插队劳动。今后插队干部抽调权限,一律收回地区革委会。插队干部用的农具,由个人自理。生活特殊困难的,可暂时借用。在原单位领发附加工资的,到农村插队后,一律不再享受。插队干部除带家属和因重病等特殊情况外,一律吃派饭。

晋东南地革委核心小组举办整党建党学习班 9月8日至22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举办全区整党建党学习班。县、社领导干部,插队干部骨干共1332人参加学习。地区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军分区政委武天明在整党建党学习班开学会上作动员报告。核心小组成员、革委会副主任李世源传达中央领导在整党建党座谈会上讲话要点。学习班着重讨论了整党建党和“一打三反”、农业学大寨运动紧密结合的关系问题,安排部署了1970年冬和1971年春的整党建党工作。

晋东南地区开展学习宣传两个《决议》群众运动 9月12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晋东南军分区作出《关于贯彻执行北京军区党委和省军区党委打好今年第三个政治思想战役的指示的决定》。《决定》指出,今年是古田会议决议发表41周年、1960年军委扩大会议决议公布10周年和开展创造“四好连队”10周年。全区要按照北京军区党委和省军区党委决定要求,在全区部队、民兵中立即掀起一个大学习、大宣传、大落实两个《决议》的新高潮。这是全区下半年中心工作,是今年第三个政治思想战役。《决定》还对学习贯彻活动做出具体安排部署。

10月

凤凰山煤矿正式投产 10月1日,晋城矿务局凤凰山煤矿正式投产。凤凰山煤矿筹建于1965年。

晋东南地区各级传达贯彻北方农业会议精神 10月5日至1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召开由各县(市)革委会核心小组负责人参加的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北方十四省农业会议和省革委会核心小组会议精神,并根据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公报精神,回顾总结一年工作情况,讨论分析全区形势,安排部署1970年冬1971年春的工作。会议要求全区军民以九届二中全会公报为动力,以公报提出的各项任务为中心,把“一打三反”、整党建党、农业学大寨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民动员齐上阵,大搞治山治水,打好深翻土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平整、冬春积肥四个“大会战”。会后各县(市)、公社层层进行传达贯彻,掀起深翻土地、积肥和农田水利建设高潮。

晋东南地区掀起生产建设高潮 10月7日,晋东南全区组织5万多民兵,参加詹东铁路五榆段施工大会战,这段铁路于7月20日动工。10月8日,全区有13个县办起小铁厂,有200多个公社、大队和厂矿企业建起土高炉,职工人数达1万多人。10月中旬,陵川化肥厂动工兴建,至1973年初建成投产。10月25日,晋城县掀起深翻土地群众运动,至11月11日,全县参加人数达178000人,普耕和深翻秋地504000亩,占总秋耕地面积的88%。12月17日,晋城县在泊南矿区建年产3000吨聚氯乙烯树脂厂。

晋东南地区学习毛主席哲学思想座谈会在晋城召开 10月14日至18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在晋城县召开学习毛主席哲学思想座谈会。各县(市)政工组组长和重点公社、厂矿工农兵代表130多人参加会议。会上学习了毛泽东有关哲学论述、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公报、中央两报一刊庆祝国庆21周年社论,听取了平顺、陵川、高平、襄垣等县学哲学经验交流,并到晋城县秦庄大队进行了参观。会议要求,全区干部群众要认真学好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5篇哲学著作,在全区营造学哲学、用哲学、讲哲学的浓厚政治空气。此后,全区普遍开展学习毛泽东哲学著作活动。据统计,截至12月21日,全区共办起各种类型学哲学小组76.5万多个,参加学习人数达272万多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79.3%。

晋东南地区党政军一把手同台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召开 10月23日至29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晋东南军分区党委召开全区党、政、军(地、县、社)一把手三级同台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地革委核心小组,军分区党委成员,地革委常委,各县(市)一把手、部分常委,部分公社一把手及“三支两军”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共240名代表参加讲用会。地区革委会主要领导和17个县(市)一把手全部在大会上进行讲用,35名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晋东南地区煤炭化工公司成立 10月25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晋东南地区煤炭公司改为山西省晋东南地区煤炭化工公司,从11月1日起正式办公。晋东南地区工业企业公司管理化工企业的干部和晋东南地区氮肥设备制造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并入晋东南地区煤炭化工公司。晋城巴公氮肥厂同时划归晋东南地区煤炭化工公司领导。各县(市)营化工厂,长治县刘家山磺矿,长治市氮肥厂,襄垣县氮肥厂,高平县氮肥厂,阳城县通义、下西沟、庄河口磺矿等化工企业在业务上也归晋东南地区煤炭化工公司领导。

11月

晋东南地革委要求进一步普及样板戏 11月5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晋东南军分区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普及革命样板戏的意见》,要求地、县剧团普及革命样板戏。

晋东南地革委部署工业支援农业工作 11月15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全区工交战线“抓革命、促生产”会议,对工业支援农业,打好电力、氮肥、农机、钢铁、轻工五个硬仗,加速实现农业“四化”等项工作进行部署。全区工业生产建设取得成效,1至11月完成工业总产值49034万元,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生产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26%,比1966年全年增长49%,比1965年翻了一番多,是晋东南地区工业生产历史上最高的一年。至年底,全区建立化肥厂292个、小高炉164座,8个县搞起土法炼铝,“九二○”农药厂普及到全区城乡。地、县、社、队所有工矿企业,初步形成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小而全”支农修造网。

晋东南地区建立一批气象站 11月26日,经省革委生产组批准,晋东南地区在高平、屯留、长子、壶关、潞城、沁水、长治县建立气象站。

全省林业果树工作会议在晋东南召开 11月28日,山西省林业果树工作会议在晋东南地区礼堂召开。全省林场、苗圃、果树等方面4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中央林业部负责人、省革委会副主任李顺达到会讲话,省军区副司令员曹玉清作动员报告。晋东南军分区副司令员李荣、地区革委会核心小组成员田怀宝出席会议。会议提出全省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林业果树发展的初步意见。与会人员参观了平顺县西沟大队、陵川县第一山林场、长治市老顶山林场和长治县林移、梁家庄大队等单位。

陵川磨河提水工程开工建设 11月,陵川县磨河提水工程动工。工程总投工220万个,投资380多万元。磨河提水工程工期长,难度大,共穿凿18个隧洞,全长5公里;越过5个倒虹,全长2.52公里;架设两座渡槽,全长620米;修筑50公里盘山公路;架通40公里35kv高压输电线路和通讯线路。历时8年,至1978年11月竣工。磨河提水工程把地处东部山区深沟峡谷中的磨河水,提到1331米高程的五谷山顶,总扬程316.79米,流经40公里,倒流入陵川县城,彻底解决了东部山区5个乡(镇)、68个村、24311口人、2410多头大牲畜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12月

晋东南各县恢复成立新县委 12月6日至9日,中共平顺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正式代表403名,列席代表101名。省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成员曹中南,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成员、军分区以及驻军领导出席会议。全区其他16个县(市)均派人参加观摩。中共平顺县委是“文化大革命”以来晋东南地区第一个恢复成立的县委。12月12日,《新太行报》发表《按毛主席建党思想建党路线建立新党委》的社论。12月26日至28日,中共阳城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614名,其中妇女代表102人、工农兵代表439人。选举产生由25名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新一届阳城县委,李维彬当选为县委书记。12月26日至29日,中共晋城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729名,列席代表244名。选举产生由30名委员、6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新一届晋城县委,李德全当选为县委书记。1971年1月22日至24日,中共沁水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542名,列席代表55名。选举产生由23名委员、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新一届沁水县委,王成水当选为县委书记。1971年2月1日至3日,中共陵川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521人,列席代表55人。选举产生由24名委员、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新一届陵川县委,郭玉玺当选为县委书记。1971年3月14日至17日,中共高平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622人,其中女代表101人,列席代表135人。选举产生由25名委员、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新一届高平县委,李马五当选为县委书记。至此,结束了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行使县委职权的历史。

晋东南地区第三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 12月10日至20日,晋东南地区第三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长治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2000多名。省革委会副主任曹中南、李顺达和省军区、省“支左”领导小组领导出席大会。昔阳县大寨大队代表贾承让及全省各地区代表应邀参加大会。地区革委核心小组组长、军分区政委武天明致开幕词。曹中南代表省革委会核心小组和省军区向大会表示祝贺。各地(市)和驻军“支左”部队代表分别向大会宣读贺词、贺电。54名代表介绍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经验。省革委会副主任李顺达在闭幕式上讲话。大会号召全区军民进一步贯彻党的九届二中全会精神,把活学活用毛泽东哲学思想推向高潮,以实际行动实现工业大飞跃,农业达《纲要》。

晋东南地革委成立化肥会战指挥部 12月12日,经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研究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化肥会战指挥部,由12人组成,王定谟任总指挥。全区建立化肥厂292个,产量12085吨。

晋东南地革委核心小组向省革委核心小组报告农业学大寨形势 12月2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向省革委会核心小组呈报《关于全区农业学大寨形势的报告》。《报告》指出,1969年,晋东南地区没有一个县(市)达到《纲要》规定指标。1970年,平顺县、高平县、长治县、晋城县和长治市达到和超过《纲要》。晋城县城关公社、长治市城区公社跨过“长江”。全区达《纲要》、过“黄河”、跨“长江”的生产大队2038个,占全区生产大队总数的37.7%。但与大寨比,与昔阳比,还有很大差距。报告提出,组织150万人上阵,打一场以积肥、兴修水利和建设大寨田为主攻方向的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完成每亩积肥120担(春节前完成80%);扩大水浇地40万亩,连同原有面积,使水浇地达到180万亩;新增大寨田100万亩,连同原有面积,使大寨田达到400万亩,努力争取1971年全区农业上《纲要》。

晋东南地区加强防空工程建设 12月,为适应战备需要,晋东南地区17个县(市)先后成立人民防空领导机构。全区共打地道3512条,总长度125712米。挖防空洞3554个,总长度14702米。全区各城市居民疏散到农村6000多户、27000多人。地区建立东南和西北两个防空根据地:东南根据地,位于平顺县以南羊井底和寺头地区;西北根据地,位于沁源县新章村地区。

晋城学大寨经验被广泛推广 本年,晋城县大力开展外学大寨,内学秦庄运动,组织全县人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农业虽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但粮食亩产仍达到200公斤,全县粮食总产2920万公斤,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晋城县学大寨经验引起全国和省、地各级领导重视。12月28日,由新华社、《山西日报》社记者和省、地、县革委联合组成的调查组,对晋城县“学大寨”经验进行调查研究,写出《关于晋城县大灾之年达〈纲要〉的调查报告》。晋东南地革委转发了这个报告,要求全区像晋城那样,把农业学大寨运动落实到行动上。

1971年

1月

晋东南地区再建改建一批企业 1月2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建立山西省晋东南地区轻工机械修造厂、山西省晋东南地区纺织机械配件厂、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模具厂。5日,将晋东南地区电业局12个生产班组改为修造厂、输变电工程队、中心试验所、用电所4个单位。13日,建立晋东南地区电影电视机械修配站。

高平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1月12日,高平县寺庄公社柏枝庄大队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7人丧生。

晋东南地区整党建党经验交流会召开 1月21日至23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在平顺县召开全区整党建党工作经验交流会。听取平顺县西沟公社、晋城县南村公社等10个单位整党建党经验介绍。会议要求,力争在4月底前,完成全区600多个没有整过党的基层支部整党建党工作。

晋城各县开展整风运动 1月,晋城各县县社两级开展整风运动。此次整风以反骄破满为重点,旨在加强各级领导思想革命化。结合整风,整顿和重建了党的基层组织。

2月

晋东南地区开展整团建团工作 2月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向省革委会核心小组汇报在整党建党同时进行整团建团工作情况。从1968年开始至1971年1月底,全区在整党建党的同时开展整团建团工作。经过3年冬春整顿和建设,全区8060个基层团支部已有5598个团支部得到整顿,占团支部总数的69.5%。经过整顿,清除出团1718人,超龄退团9601人,新吸收团员12681人。地革委核心小组表示,计划先在平顺县西沟公社搞好建立团委试点,创造经验,力争在“五四”前健全基层团委,“七一”前建立县(市)团委。

晋东南地区设计室成立 2月2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研究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设计室。

太行“五七”大学成立 2月5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决定成立太行“五七”大学。5月7日,太行“五七”大学正式挂牌开学,共开设工业、农业、医学、中文四个专业,招收学生500多名。在此前后,晋城各县均成立“五七”大学。

晋东南地区举办县社主要领导干部路线教育学习班 2月10日至26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晋东南军分区党委和驻军“支左”领导小组联合举办各县(市)、公社主要领导干部,“三支两军”负责人,重点厂矿主要干部及地区革委会各大组、各办公室负责人共539人参加的路线教育学习班。学习主要内容是,围绕思想和路线问题,集中揭矛盾、摆问题、“梳辫子”、反骄破满,重点解决各级领导班子的权、线、观问题。

晋东南地革委核心小组改革商业批发业务体制 2月13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决定,将地区百货公司、五交化公司、糖业烟酒公司、药材二级站及晋城国营商业综合分站的三级批发业务,分别移交给长治市、晋城县商业部门。同时,将长治市小商品批发公司代表经营的批发业务收交回地区百货公司和五交化公司经营。

晋东南地区农村业余文艺汇演在长治举行 2月16日,晋东南地区农村业余文艺汇演在长治市举行。各县(市)文化馆(站)和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共500多人参加汇演。汇演采用同台表演、互相观摩、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评比。汇演剧种有京剧、上党梆子、上党落子、晋剧和地方秧歌等。汇演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等“革命样板戏”选段和选场。《新太行报》专门为此发表评论员文章,题为《搞好农村文化工作》,要求全区进一步做好普及革命样板戏工作。

晋东南地革委核心小组举办学习班 2月18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举办由各县(市)革委和各大厂矿负责人参加的常委扩大会议学习班,传达学习毛主席对济南军区政治部《关于学习贯彻毛主席“军队要谨慎”批示的情况报告》的批示,部署在全区各级领导班子中开展反对骄傲自满,提倡谦虚谨慎的自我教育运动。

一四五厂迁建高平 2月,中央财政部报请国务院批准,确定在晋东南地区高平县釜山公社宋家沟大队迁建小三线保密厂——一四五厂,作为北京市国营五四一厂的后方基地。一四五厂经过五年筹建,于1976年2月投产。1975年7月30日,山西省委发出《关于一四五厂党政领导关系的通知》。指出,该厂为县团级单位,实行中央财政部和晋东南地委双重领导,以中央财政部为主。党的关系直属晋东南地委领导,中央财政部和北京印钞厂负责生产、技术、业务等工作的领导。厂级一、二、三把手领导干部的配备调动,地委需和财政部协商,其他干部配备调动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

3月

晋东南地区开展“批陈整风”运动 3月3日至17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召开全区县团级干部“批陈整风”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传达陈伯达反党问题的指示》和毛泽东《我的一点意见》等有关文件指示,开展对陈伯达两面派手法和唯心论“先验论”的批判。在重点“批陈”的基础上,开展以“反骄破满”为中心的自我教育整风运动。采用背靠背、面对面、会上会下相结合的方法,给地区核心小组、军分区党委提出170多条意见。

全省农机配件物资调剂交流工作会议在晋东南召开 3月6日,山西省农机配件物资调剂交流工作会议在晋东南地区召开。全省各地(市)革委会农办,地(市)农机公司、农机大修厂和部分县农机修造厂等单位代表共203人参加会议。会议对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一次广泛的农机配件物资调剂交流,统一平衡市场供需,做到互通有无、相互支援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晋东南地直属机关第四次党代会召开 3月8日至10日,中共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直属机关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田怀宝作《高举“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再前进》的工作报告,大会通过《关于开展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教育运动的决议》,选举产生中共晋东南地区直属机关第四届委员会和出席省、地党代会代表。

晋东南地革委核心小组要求开展创“四好”运动 3月10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转发《地区革委机关党总支关于1970年开展创“四好”运动的总结报告》。地革委核心小组要求各县(市)、公社革委会机关及地直单位都要开展好思想、好经验、好传统、好作风的“四好”运动。

全省山区小型水利水保现场会在阳城召开 3月10日至19日,山西省山区小型水利水保现场会在阳城县召开。各地(市)革委会生产组负责人、65个山区县和50个水利水保先进社队以及支农解放军战士代表共230人参加会议。中央水电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也派人参加会议。昔阳县、平顺县西沟大队和阳城县等20个单位在会上交流开展水利水保工作的具体做法。与会代表参观了阳城县南关、东关、白桑、红卫渠等社队小型水利工程。

晋东南地区公安工作会议召开 3月16日至29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全区公安工作会议。各县(市)公安机关军管组、“支左”办公室、地区公安机关军管会和各办公室、劳改场(厂)负责人以及地区革委会三大组、地直机关党委、国防工办负责保卫工作人员共171人参加会议。会议学习传达《第十五次全国公安会议纪要》和《山西省第十四次公安会议纪要》,提出继续抓紧“一打三反”运动,认真清查“五·—六”反革命阴谋集团工作,继续抓好各项公安保卫工作的具体意见。

中共晋东南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3月21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晋东南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长治召开。出席大会代表831名。会议由地区革委会核心小组成员李英奎主持,地区革委会核心小组成员王宏致开幕词,地区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武天明代表地区革委会核心小组向大会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大会通过《关于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的决议》、《关于进一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的决议》和《关于把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推向新高潮的决议》。大会选出地委委员39名,候补委员4名。26日至28日,中共晋东南地区第一届委员会在平顺县西沟大队和上党战役主战场屯留县老爷山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王宏、王定谟、王林堂、邓斌、田怀宝、阎祥、李英奎、李荣、李世源、武天明、郭华明、侯春泰、常三毛为晋东南地委常委,选举武天明为晋东南地委书记,常三毛、李英奎、王宏为晋东南地委副书记。会议通过晋东南地委《关于加强学习认真读书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解放军的决定》。

晋东南地区下放干部插队知青第二届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 3月28日至4月2日,晋东南地委、地革委在长治召开全区下放干部、插队知识青年第二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参加会议代表共800多名。中央委员、省革委副主任陈永贵、李顺达出席会议并讲话。晋东南地委副书记、军分区政委王宏主持会议,晋东南地委书记、军分区第一政委武天明致开幕词,地委副书记、地革委副主任常三毛传达地区首届党代会精神,地委常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田怀宝传达形势报告,地委常委、地革委副主任王定谟作总结报告。28名代表在会上发言。会议讨论通过全区下放干部、插队知识青年下个阶段工作任务,并向全区下放干部、插队知识青年发出进一步掀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高潮倡议书。

陈永贵李顺达在阳城视察 3月29日,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陈永贵、李顺达到阳城县视察农业学大寨工作,先后参观阳城南关、白桑等大队和获泽河、芦苇河治滩工地。

4月

晋东南地区改变体育领导体制 4月5日,晋东南地委、晋东南军分区党委决定,晋东南体委改称晋东南地区体育局,各县体委均改称体育领导小组。地区体育局、各县体育领导小组实行由地、县革委政工组和晋东南军分区、各县人武部双重领导,并以军事机关领导为主。体育部门党政干部和业务工作主要由军事部门管理。经费开支、地方工作人员调配由各级革委会解决。

省地质队帮助阳城打井 4月,山西地质局水文地质队在阳城县帮助勘查地形打井。省地质队自1970年8月抵达阳城后,7个多月时间跑遍全县24个公社430多个大队,查定井位545处,动工打井338处,到秋末打成水井77眼。

5月

晋东南地区举办“批陈整风”学习班 5月15日至6月上旬,晋东南地委、地革委、晋东南军分区在全区23个县团级以上单位,举办党的基层骨干“批陈整风”学习班。这是县团级干部“批陈整风”第二期学习班,参加这期学习班的基层党员干部6302名。6月下旬,举办第三期学习班,参加学习班的基层党员干部1478名。之后,全区城乡普遍开展对“唯生产力论”、“唯心论”、“先验论”、“资产阶级人性论”大批判,将“批陈整风”运动推向高潮。

晋东南地委地革委设立临时指挥部 5月17日,晋东南地委成立07102国防公路修建指挥部,王国忠任指挥,高吉森任政委。29日,晋东南地革委恢复防汛抗旱指挥部,李荣任总指挥。30日,晋东南地区长沁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指挥部成立,王吉庆任总指挥,李国民、郝四锁、裴友成、郭福德任副总指挥。

全省发展养猪业现场会在高平召开 5月21日至31日,山西省发展养猪业现场会在高平县召开。各地、县(市)革委会生产组和畜牧、食品、农机部门代表,115个养猪先进社、47个先进大队代表共705人参加会议。中央商业部、中国农林科学院派员出席会议。省委书记张平化到会作报告。与会代表参观了长子县、高平县10个生产大队和4个单位发展养猪情况;会议交流了全省各地发展养猪先进经验;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现阶段发展养猪政策,调动群众多养猪、养好猪的积极性,奋力实现省革委四次全委会提出的3至5年内全省农村实现一人一头猪的目标;讨论了发展养猪业政策,推广糖化、青贮饲料和饲料加工机械化、疾病防治及今后养猪业计划和措施等问题;通过了《关于全省发展养猪业高平现场会议的报告》和《倡议书》。

曲堤水轮泵站建成通水 5月25日,沁水县曲堤水轮泵站建成,正式通水发电。

6月

晋东南地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6月3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平顺、阳城、黎城、晋城、长子、壶关、武乡等县“批修整风”经验介绍,要求各级以“批修整风”为纲,促进全区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诞生50周年。

晋东南行政区划调整 6月13日,经省委、省革委批准,晋东南地区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其中,沁水县东峪、十里两个公社划归长子县管辖;固县、柿庄、胡底、樊庄4个公社划归高平县管辖;潘庄、郑村两个公社划归阳城县管辖,端氏公社板掌、野鹿、坡底、桐树庄、申家庄5个大队划属潘庄公社,一并归入阳城县。阳城县东沟公社郭庄、常店两个大队划归沁水县郑村公社管辖。高平县牛庄公社寨上、南庄两个大队划归晋城县鲁村公社管辖。陵川县附城公社双泉、秦庄两个大队归高平县石末公社管辖。地革委要求进行调整的各有关县、社、队,于6月15日前办好交接手续。1972年3月1日后,上述公社、大队大部分又分别回归原县。划归高平县的沁水县4个公社至1978年4月20日后划归原县。

晋东南地委向省委报送县社两级党委选举情况 6月18日,晋东南地委向省委报送《关于建立公社新党委的情况报告》。报告指出:全区348个公社,从1970年11月至1971年4月,先后分三批建立了新党委,选举产生党委委员2727名,平均年龄37岁左右。同日,地委向省委报送《关于建立县(市)委情况的总结报告》。报告指出:全区17个县(市)除长治县外,已有16个县(市)建立了新县委,选举产生县委委员425名。其中,解放军委员118名,干部委员204名,群众委员103名;从年龄看,老干部28名,中年干部348名,青年干部49名,基本实现了军、干、群和老、中、青两个“三结合”,平均年龄39.9岁。在建立县委过程中,重点抓了对常委和一、二把手的选配。16个县(市)委125个常委中,有59个军队干部,64个地方干部,两个工农代表。常委平均年龄44.1岁。县委书记由部队干部担任的12名,地方干部担任的4名;32个县委副书记由部队干部担任的15名,地方干部担任的17名。至6月底,全区半年来共举办各类路线教育学习班245000多期,98%的基层党组织经过整顿建立了新党支部,99%的公社建立了新党委,17个县(市)全部建立了新县(市)委。

全省地方工业经验交流会在晋东南召开 6月20日,山西省发展地方工业经验交流会在晋东南地区召开。省、地、县(市)革委会生产组负责人,国防工业厂矿和部分社、队代表共700多人参加会议。省革委会工业、交通、基本建设领导组副组长李西恒出席会议并讲话。晋城县委、县革委,阳城县委、县革委,晋城县南村农机社、西关大队,汾阳县贾家庄大队分别介绍经验。阳城县的经验是“举旗抓纲不忘线,围绕农业办工业”。6月24日,《新太行报》为此发表社论,题为《虚心学习,乘胜前进》。

晋东南地区开展向大寨民兵连学习活动 6月24日,晋东南地委、晋东南军分区党委就贯彻执行省委、省军区党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向大寨民兵连学习的决定》作出指示,要求各级党委认真学习推广大寨狠抓民兵领导班子革命化和坚持劳武结合的经验,紧密结合“斗、批、改”运动,把民兵组织整顿好。全区除继续抓好平顺县西沟、晋城县浪井、襄垣县返头、黎城县西井、长治县南呈等老典型外,每个县、每个公社、每个厂矿都要有自己的新典型,真正做到领导、计划、措施三落实。

晋东南地委地革委实行开门整风 6月24日至25日,晋东南地委、地革委、晋东南军分区党委实行开门整风,发动机关干部给地委、地革委提意见。共提出在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执行政策、纪律作风、集体领导、不正之风等方面意见316条。

晋东南地区棉花生产现场会在阳城召开 本月,晋东南地区棉花生产现场会在阳城县润城公社大安头大队召开。地区生产组、各县、有关大队负责人参加会议。

7月

晋东南地委要求进一步做好知青工作 7月3日,晋东南地委批转地区革委政工组“五·七”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插队知识青年工作的报告》。报告指出,有些县(市)和社、队领导,把知识青年单纯当劳力使用,在管理教育方面采取不愿管、不敢管和不去管的消极态度,造成高平、武乡连续发生两起京、津插队知识青年自杀事件,给插队知识青年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各县(市)委要从这两件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做好插队知识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和照顾好他们的生活,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晋东南地委成立地革委业务组 7月15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常委会议,根据省革委会体制变动情况,为便于工作和与省革委机关对口,决定撤销晋东南地区革委会生产组,成立晋东南地区革委会业务组。地委副书记常三毛兼任业务组组长,地委常委李荣、李世源、王定谟、王林堂兼任副组长。业务组下设计划、工交建(工业交通建设)、农林水卫(农业林业水利卫生)、财贸四个领导小组。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地区计划委员会、科技局、物资局的工作,王林堂任组长;工交建领导小组负责地区基本建设委员会、重工业局、轻工业局、电业局、电信局、交通局、邮政局、煤化局、地方铁路局的工作,王定谟任组长;农林水卫领导小组负责地区农林水利局、气象局、引沁入丹指挥部、卫生局的工作,李荣任组长;财贸领导小组负责地区财政局、商业局、粮食局、银行的工作,李世源任组长。地区革委会业务组及下设各领导小组,均为地区革委会内部办事机构,不作为一级行政机构,不对外行文。研究决定问题后,由地区革委会和各委、局对外行文。18日,晋东南地委又决定,地区革委会业务组增设二委七局,即计划委员会、建设委员会、科技局、物资局、农林水利局、卫生局、商业局、财政局、粮食局,同时撤销晋东南地区革委会计划办公室、农业办公室、基建办公室、综合办公室、政工办公室、财贸办公室、卫生办公室、财税(财务税收)组。

晋东南地区推广晋城工业生产经验 7月23日,晋东南地委转发《中共晋城县委关于发展地方工业的情况报告》,推广晋城县工业生产经验。地委指出,晋城县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坚持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用人的思想革命化,领导和统帅地方工业生产;坚持工业为农业服务的正确方向;坚持自力更生办工业的方针,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持走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坚持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晋城县委贯彻执行毛主席《鞍钢宪法》的精神,发展地方工业,是全区“工业学大庆”的一面红旗。

8月

晋东南地区农业学大寨再掀高潮 8月5日至17日,晋东南地区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在黎城县召开,地、县、社、队四级干部共1100多人参加会议。中共中央委员、省委常委李顺达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集中分析、检查、总结、交流一年来农业学大寨的工作和经验。会议认为,学大寨、赶昔阳,现在已经不是学不学、赶不赶的问题,而是如何紧急学、赶快学的问题。农业生产的面貌已经不是要不要改变的问题,而是如何尽快改变的问题。会议结束后,全区队、社、县层层制订学大寨、赶昔阳,尽快达《纲要》、跨“黄河”、过“长江”的新规划。之前,阳城县已被确定承办9月召开的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由于阳城县发生严重旱情,省委决定在太原召开,会上阳城县作《举旗抓纲拼命干,三年迈进大寨县》表态发言。

晋东南地委军分区党委作出向程松枝等学习决定 8月14日,晋东南地委、晋东南军分区党委作出《关于向程松枝、张建平、王建富、耿迈程、张建廷同志学习的决定》。程松枝是沁水县柿庄公社枣元大队白土街生产队队长,当队长17年如一日,1971年2月5日,在一次垫滩造地施工中,为抢救集体财产英勇牺牲。张建平、王建富、耿迈程、张建廷是平顺县中五井公社北头大队民兵,7月25日,在抗洪救灾中英勇牺牲,中共平顺县委根据生前表现,追认他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9月

晋东南地区农业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9月6日至9日,晋东南地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在长治召开。会议总结推广壶关县、晋城县、阳城县工业学大庆经验。石圪节煤矿、长治灯泡厂、长治市棉织厂、长治卫星化工厂等单位介绍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先进经验。

晋东南地区传达中央关于林彪叛党叛国出逃通知 9月13日,林彪乘飞机叛党叛国外逃,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晋东南地委根据中央通知精神,按照内外有别、有步骤地传达的原则,决定分两批传达。11月3日至5日,在地区和各县(市)机关、部队、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城镇街道、公社所在地大队共3841个基层单位进行传达。其中,地委和军分区直属单位86个、县团级直属单位1091个、公社一级单位2150个、大队482个,听传达人数667709人,其中党员60627人。11月14日至16日,在全区农村普遍进行传达。12月11日,又相继传达中央转发中央专案组整理的《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之一、材料之二和材料之三。此后,全区各级掀起声讨和批判林彪、陈伯达反党集团的群众运动高潮。

晋东南地革委召集妇女代表座谈 9月16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召集全区妇女代表进行座谈,回顾近几年妇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交流经验,讨论妇女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有关问题,安排部署妇女工作任务。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在广大妇女中开展战备、勤俭节约、计划用粮和提倡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等教育。号召全区广大妇女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积极投身到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去。

晋东南地委地革委增设办事机构 9月16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晋东南地区荣军疗养院改建为晋东南荣复军人精神病医院,该院位于高平县箭头村北。23日,地委和军分区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无线电管理委员会。29日,经省革委批准,晋东南地区在长治市西郊,高平县城关,晋城县巴公,沁源县郭道、李元,沁水县端氏增设公安派出所。同时,成立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外事办公室。

各县(市)贯彻省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精神 9月下旬,晋东南地区各县(市)相继召开县(市)委扩大会议、三级干部会议或四级干部会议,贯彻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各县(市)按照会议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四五”计划发展目标和三年迈进大寨县规划。晋东南地委根据各县(市)规划和目标,提出1972年5个县粮食生产过“黄河”,6个县达《纲要》,6个县实现人均千斤粮,实现全区粮食、棉花上《纲要》,人均粮食900斤和在“四五”计划期间全区粮食、棉花亩产过“黄河”的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

10月

晋东南地县成立国防战备机构 10月5日,晋东南地委、晋东南军分区党委研究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国防工业领导小组,成员由13人组成,武天明任组长,常三毛、李英奎、王宏、隋克荣任副组长。6日,晋东南地革委、晋东南军分区联合发出通知,成立晋东南地区交通战备联合运输指挥部,贺明华任组长。各县亦成立相应机构。28日,为搞好国防战备工作,晋东南地委和军分区党委发出通知,要求全区军民认真学好唱好《国际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首革命歌曲。

沁水县委为大将翻船抢险者庆功 10月15日,沁水县委、县革委、县人武部在苏庄公社大将村召开大会,为在大将村翻船事故抢险中的单位和个人庆功,分别授予参加抢险的解放军驻沁水552部队勤务一连,解放军总字435部队,大将村党支部、革委会、民兵营等10个单位锦旗和奖品。8月26日,大将村沁河渡口一艘满载客人的渡船遇险,经过抢救,除船工冯学武当场牺牲外,其余均脱险。

晋东南地委作出开展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指示 10月27日,晋东南地委作出《关于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示》。指示要求,全区要自上而下地开展一场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斗争;要对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进行一次普遍检查,对违犯中央规定继续铺张浪费的,要查清事实,严肃处理;一切国家机关、厂矿和企事业单位,非经批准,不得以任何借口新建、扩建和改建楼、堂、馆、所、办公室,不准拆迁房屋,不准兴建高标准城市建设工程。

11月

晋东南地区保卫组制定贯彻省委“11·3”通知六条措施 11月7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保卫组出台《关于认真贯彻省委“11·3”紧急通知的措施》。主要内容:(一)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情况,掌握阶级斗争新动向,给党委当好参谋;(二)加强侦察破案,狠狠打击阶级敌人的现行破坏活动;(三)在对敌斗争中,一定要注意掌握政策和策略,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四)加强对领导机关、要害部门和领导同志的安全保卫工作;(五)狠抓基层治保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治保组织在对敌斗争中的作用;(六)加强联系,互通情报,重大问题一事一报。

谢振华到阳城视察 11月上旬,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司令员谢振华到阳城县视察。谢振华作出7点指示,主要内容是要求阳城县千方百计搞好粮棉生产。

晋东南地区交通安全领导小组成立 11月22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交通安全领导小组,侯春泰任组长。

12月

晋东南地委对干部工作作出规定 12月2日,晋东南地委责成地区革委政工组,根据省委指示拟订《关于当前干部工作方面几项任务的报告》。报告对下放干部的选拔分配和在职干部分批下放劳动以及对下放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和解决退休干部住房困难、选拔新生力量充实干部队伍,所必须坚持的原则及工资待遇等问题均作出具体规定。9日,晋东南地委转发《关于当前干部工作方面几项任务的报告》及《关于地委管理干部权限的暂行规定》。要求各县(市)委、地区革委四大组及各局、委、室、国防工办、厂矿、企事业单位参照执行。

晋东南地委要求学习中央两报一刊重要社论 12月4日,晋东南地委、晋东南军分区党委联合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和落实中央两报一刊〈总结加强党的领导经验〉重要社论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党委组织和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工农兵群众认真学好社论,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以“三条原则”为准则,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的团结。要把学习和落实社论精神,与学、唱《国际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紧密结合起来,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晋东南地委作出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决定 12月8日至13日,晋东南地委、地区革委召开全区农业机械化会议,传达全国全省农业机械化会议精神,研究讨论全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会议作出《关于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大搞群众运动,大力发展和巩固地方“五小”工业,加强农机管理工作,由上而下作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5年和10年规划,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从根本上改变全区农业生产落后面貌。

晋东南地委批转地革委保卫组“一打三反”运动安排意见 12月10日,晋东南地委批转地区革委会保卫组提出的《关于今冬明春“一打三反”运动的安排意见》。要求各县(市)委认真贯彻执行《安排意见》,发动和依靠群众,继续开展打击阶级敌人的现行破坏活动和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运动,着重把20%左右的三类队和“老大难”单位“一打三反”运动抓紧抓好。要统一组织力量进驻三类队和“老大难”单位,对混入党内的坏人彻底揭露,坚决斗争。对于有错误的党员,要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

晋东南地区文教工作会议召开 12月20日至27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文教工作会议。会议着重讨论普及中小学教育、扫除文盲、加强党对教育革命的领导等问题。会议提出1972年的工作重点是:在没有学校的自然村,力争铺开五年制教育。全区七年制学校要由现在的1412所发展到2000所。要进一步办好民校、政治夜校,组织青壮年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有条件的农村学校都要附设幼儿班。厂矿企业要办好职工业余学校,大厂矿要根据生产需要和可能条件,举办业余中专和工人大学,培养技术人才。

晋东南地委总结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 12月23日,晋东南地委就1971年全区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和各项工作作出总结。地委指出,一年来全区加强党的领导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搞好革命团结,团结起来贯彻落实毛泽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和政策。地委强调,1972年要继续狠抓落实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增强革命团结,全面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把晋东南的形势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1972年

1月

晋东南地委军分区号召向马生任金玉学习 1月18日,晋东南地委、晋东南军分区党委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宣传学习好队长、拥军模范马生和好青年、好民兵任金玉模范事迹的活动。马生是高平县马村公社马村大队第八生产队队长。1971年9月30日,马生看见一匹脱缰惊骡拖着驾车的解放军战士在公路上疾弛,随时可能发生车翻人亡的惨剧。马生奋不顾身,向惊骡猛扑,用尽全身力气拦住惊骡,解放军战士小向脱险,而他自己却光荣牺牲。1971年11月4日,高平县委作出《向“拥军模范”马生学习的决定》,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授予“拥军模范”称号。省政府批准马生为革命烈士。任金玉是高平县云泉公社东南庄大队羊工。1971年6月7日,任金玉发现有羊在铁道上惊跑,马上威胁到疾驶而来的894次列车安全。任金玉奋不顾身,挥舞鞭铲将羊赶出路轨。集体羊群得救了,列车安全了,而任金玉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任金玉牺牲后,共青团高平县委追认他为共青团员。11月19日,高平县委作出《向优秀青年任金玉同志学习的决定》。

东沟公社化工厂试制成功“西玛津除草剂” 1月25日,晋城县东沟公社化工厂试制成“西玛津除草剂”。据有关单位化学分析,其有效成分在90%以上,符合规定标准。

晋东南地委召开一届二次全会 1月29日至2月6日,晋东南地委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地区礼堂召开。地委委员、候补委员,各县(市)、各公社、地区革委机关、军分区机关、地区国防工办、地直各单位、各大厂矿负责人共712人出席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分配问题的指示》和山西省委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关于农村经济政策问题的讨论纪要》。地委书记武天明代表地委作题为《坚定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为夺取1972年的更大胜利奋勇前进》的报告。会议认为,全区在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在集体积累和社员分配上,有的社员存在着分光吃光的思想,不搞集体积累,不搞粮食储备,拖欠国家农业税,应完成的征购任务没有完成;有的是积累过多,非生产用工和开支过大,集体增产社员不增收。(二)在劳动计酬上,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不是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合理评记工分。有些执行大队核算的单位,在分配上不承认队与队之间的差别,不论增产还是减产,人均生产粮食多少,对国家贡献大小,在分配上实行“一拉平”,挫伤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三)超支欠款户多,使分配不能兑现。(四)在农业生产的两个布局上,绝大多数地方存在着狠抓粮食生产,忽视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倾向。(五)一些社队对社员正当的家庭副业,管得过严、卡得过死。会议指出,在一些单位、部门和人员中,存在着严重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特别在粮食产量上,有的打少报多,不说老实话。有的单位为获得户均万斤粮的称号,甚至采用减少户数的办法来扩大成绩,自欺欺人。针对以上问题,会议制定出《贯彻执行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意见》,分别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克服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分配兑现;勤俭办社,加强财务管理问题;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等六个方面作了比较具体和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定。这次会议,对于纠正多年来在农业生产方面推行的极左做法,起到一定遏制作用。

2月

晋东南地革委成立大专院校招生领导小组 2月5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大专院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14人组成,王丕显任组长。6月,晋东南地区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首次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晋东南地委解决农林水技术人员转业改行问题 2月5日,晋东南地委转发农林水利局党委《关于农林水利系统技术人员大批转业改行的情况报告》。报告指出,全区地、县两级中技以上农林水利技术人员,“文革”前有952人;“文革”以来调离农林水利系统321人,其中,除下放插队197人外,调到党政机关54人、工业交通系统47人、文教卫生系统14人、财贸系统9人。报告提出,为完成1972年全区粮食、棉花上《纲要》,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任务,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的管理、使用和考核工作。对调去其他部门的农林技术人员,原则上应归队。组织部门在安排农林学校毕业学生的工作中,应按所学专业分配,重点充实县、社两级。对下放插队的农林水利技术人员,可分期分批分配到农林水利技术单位工作。地委要求各县(市)委按照农林水利局党委《报告》精神,采取措施,解决类似问题。

晋东南地区再次掀起揭批林彪陈伯达反党集团高潮 2月7日,晋东南地委、晋东南军分区党委联合举办地直单位干部学习班,传达中共中央转发中央专案组整理的《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之二和林彪反党集团炮制的反革命纲领《“571”工程纪要》。地革委、军分区机关全体干部及所属单位和连队骨干参加学习。2月中旬,全区分别以地直和县(市)为单位,举办13900多人参加的骨干学习班,集中培训宣讲人员。随后,通过组织宣讲,将中央文件精神传达至全区,再掀揭批林彪、陈伯达反党集团反革命罪行的高潮。

晋东南地区农业学大寨表彰会议召开 2月8日至14日,晋东南地委在平顺县西沟大队召开全区农业学大寨表彰会议。各县、公社党委负责人及农业战线劳动模范、先进单位代表、先进工作者共1000多人参加会议。地委副书记常三毛主持会议。地委副书记李英奎作题为《以路线为纲,进一步加快农业学大寨、赶昔阳的步伐》的报告,地委常委、地革委副主任李荣作题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为夺取农业新丰收而奋斗》的报告,地委书记武天明以《认清大好形势,搞好批修整风,加强农业生产》为题进行总结。会议对全区今后农业生产和学大寨运动提出新要求:一要把批林整风作为头等大事继续抓紧抓好;二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尽快改变生产条件;三要大搞科学种田;四要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五是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坚决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各行各业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支援。平顺县西沟大队在大会上交流了学大寨经验。晋东南地委、地革委对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及全区132名劳模和2362个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

阳城缫丝厂归属地方领导 2月24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业务组下发文件,将地区直属阳城缫丝厂下放归阳城县领导。

十里河水电站投产发电 2月26日,陵川县十里河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陵川东部山区6个公社全部通电。

晋东南地区安置老弱病残干部退休退职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 2月29日至3月3日,晋东南地委在阳城县召开全区安置老弱病残干部退休退职工作经验交流会。地委副书记李英奎作动员报告,阳城、陵川、长子、黎城、武乡等县交流安置老弱病残干部退休退职工作经验。会议研究讨论1972年安置老弱病残干部退休退职工作,并制定安置工作具体措施。

3月

晋东南地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3月1日,根据省革委批复,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其中:前划归阳城县的端氏、潘庄、郑村3个公社,仍划回沁水县管辖;前划归沁水县的羊泉、芹池、寺头3个公社,仍划回阳城县管辖。1978年4月15日至20日,根据省、地委指示精神,原属沁水管辖,后划归高平县的柿庄、固县、樊庄、胡底4个公社(55个生产大队,379个自然村)重新划归沁水县,高平县由辖27个人民公社变为辖23个人民公社。

晋东南地革委提出彻底解决人畜吃水问题意见 3月17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提出彻底解决全区人畜吃水问题的意见。意见指出,全区近300万人口,缺水吃的就有70多万人,占总人口四分之一以上。最严重的是位于石灰岩山区的平顺、壶关、陵川等县,每遇干旱之年,就有80%以上的人口闹水荒。意见要求,把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当成主要任务去抓,做到工程优先安排、物资优先供应、技术优先指导,采取兴建引水、提水工程,打旱井、修水池等措施,2至3年内彻底解决人畜吃水问题。1972年,先解决缺水比较严重的250个大队、10万人口、14000头大牲畜、75000头猪羊的吃水问题。1973年,再解决250个大队、10万人的吃水问题。剩余216个大队、7万多人的吃水问题,力争在1974年全部解决。

晋东南地区军管会错误公判程首创 3月18日,晋东南地区军管会在长治八一广场召开公判大会,以所谓“叛徒、特务、现行反革命分子”罪,将原晋东南地区革委会主任程首创逮捕。程首创是山西省黎城县程家山人,“文革”初任中共晋东南地委常委、专署副专员;1967年1月25日,被造反派夺权;3月7日,任晋东南地区核心小组组长;4月17日,任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主任;1968年2月初被错误关押,从7月7日开始被多次轮番批斗,受尽摧残;1978年5月26日被平反释放。中共山西省委在《关于对程首创一案复查报告的批复》中指出:程首创原属错捕,应平反释放,恢复党籍,补发工资,另行分配工作。同年,程首创任山西省储备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1984年底离休。

巴公化肥厂用新法造出碳酸氢铵 3月18日,晋城县巴公化肥厂进行技术革新,用煤矸石造出碳酸氢铵。经检测,氨水含氮量达到90%以上。

全国治理磺烟现场会在阳城召开 3月,全国治理磺烟现场会在阳城县召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阳城县社队炼磺业采用“单炉双烟道”、“多炉一塔”等办法,治理磺烟污染的经验。

4月

晋东南地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4月10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地委副书记常三毛传达省委领导谢振华、曹中南在省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地委书记、晋东南军分区政委武天明作中国共产党成立50年来党内“十次路线斗争”的报告。会议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讨论了晋东南地区从建国初期到人民公社化,从三年调整时期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到1972年不同时期所谓“两条路线斗争”,并对开展“路线斗争”进行研究部署。

全省农村教育现场会在西沟召开 4月12日至16日,山西省农村教育现场会在平顺县西沟大队召开。全省各地、县(市)文教工作负责人,贫下中农代表和模范教师代表共180多人参加会议。国务院科教组派人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省政工组负责人关于全省教育工作报告和平顺县委、西沟公社党委、西沟大队党总支关于普及小学教育、搞好业余教育典型经验介绍,讨论了进一步推动全省农村普及小学教育和大力扫除文盲工作的具体措施。

晋东南地区杂技团恢复并移交长治市 4月14日,晋东南地区杂技团恢复并移交长治市。该团于1955年初建于高平县,当时叫“新声杂技团”。1958年转为晋东南专区杂技团,1966年撤销。1972年恢复,更名为“长治市杂技团”。

晋东南地革委总结清仓清产工作 4月22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对全区从1971年开展的清仓挖潜和清产核资工作进行总结。据统计,共清出多余积压物资3000多种,价值2515万元。其中,钢材620吨,机床131台,电动机294台,变压器51台,轴承17000多套。此后,这些物资被作为调剂资源,陆续支援部分地方“五小”工业生产。

5月

晋东南地区体育部门改归地方领导 5月10日,根据上级指示,晋东南地委决定,将原调归晋东南军分区、县人武部领导的体育部门,改由各级革命委员会领导。5月20日,晋东南地区在长治市举行首届青年田径运动会。

晋东南医专举行开学典礼 5月10日,晋东南医学专科学校举行开学典礼。晋东南地委、地革委、晋东南军分区主要领导和驻军首长以及工农兵代表出席开学典礼。晋东南医学专科学校是当时全国16所医学专科学校之一,20多年共培养出6000多名医务人员。

晋东南地区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工作座谈会召开 5月22日至25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业务组召开全区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农村人民公社有关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交流各地落实政策的典型经验,研究社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合理计酬等问题。会议认为,地委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后,各级经营管理组织机构正在建立与健全,各级党委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之风正在形成,粮食征购任务一定五年的政策已落实到基层。有三分之二的核算单位,分配上做到了全部兑现;三分之一兑现了一半以上。以大队核算的单位,在1971年分配中90%承认和照顾了生产上的差别。经营管理特别是劳动管理,大多数生产队有了改善。会议还提出《关于做好1972年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工作的意见》。

晋东南地区开展向浪井民兵营学习活动 5月24日,晋东南地委、晋东南军分区党委发出《关于开展向浪井民兵营学习的号召》。号召全区民兵立即掀起一个向晋城县浪井民兵营学习,进一步搞好民兵工作“三落实”的高潮。6月上旬,晋东南地委在晋城县浪井村召开全区民兵工作“三落实”现场会,听取浪井民兵营经验介绍,并实地参观浪井大队生产建设和民兵营军事训练汇报。

6月

太行“五七”大学党委成立 6月4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并批准成立中共太行“五七”大学委员会。党委成员由于志纯、王震、王世盛、任之强、李遇春、李天仁、林基忠、范国贺、杨风林、杨映泉、赵成科、贾青连等13人组成。李遇春任党委书记,杨风林任党委副书记。

晋东南地革委发出重视经济工作指示 6月6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晋东南军分区联合发出《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中央军委第37号文件,狠抓产品质量和配套问题的指示》。6月19日,地革委转发地区银行《关于为保障农业急需,支持粮棉双上“纲”,立即开展一个大力筹集资金的群众运动的报告》和红星机械厂革委《关于发动职工做好归还社队欠款和储蓄工作的报告》。6月21日,地革委发出《关于以路线斗争为纲,夺取1973年小麦、油菜大丰收的初步意见》。这一系列指示旨在加强经济工作。

晋东南地县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 6月24日至26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各县(市)分管副书记、副主任和各大厂矿及地直各单位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周恩来总理“6·13”批示和省委指示。各县(市)于27日至28日,相继召开公社分管副书记、副主任会议,对地委会议精神及时传达。30日传达到基层。通过传达贯彻,地区和县(市)都加强了对信访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了信访部门的力量。全区地县两级应配备信访干部56人,原配备36人,这次新配备23人,达到59人,并建立健全了一些规章制度,处理了一批常年没有解决的积压案件。

太印试制出新产品 6月29日,太行印刷机器厂试制成功T(20)型自动对开—回转平台印刷机,填补了国内空白。

7月

晋东南地委向省委报告1972年上半年形势 7月13日,晋东南地委向省委呈报《关于全区1972年上半年形势的报告》。报告指出:截至7月统计,全区地管以上干部“解放”了98.8%,并安排了适当工作。其中,71%的干部担任领导工作。全区工程技术人员85%以上返回原技术工作岗位,有10000多名老工人分别担任厂级、科室、车间、工段和班组领导。在整党建党复查补课工作中,对“吐故”党员进行复查,“吐故”党员占党员总数1.15%。在“一打三反”和“清理阶级队伍”工作中,复查11300人的问题,新挖出“九种人”250多人。经济退赔占到应退总数的72.7%,已定案处理的案件总数达到83.2%。全区农村有189个大队调整为生产队核算,有500个大队的自留地由集体代耕改为社员自种。在保证粮食增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与1971年同期相比,全区养猪增加12.9%,大牲畜增加0.7%,羊群增加3.6%。春季造林30万亩,育苗5.6万亩,植树5830万株。全区新搞大小蓄水工程1308处,劈山引水修渠207条,建设旱水池264个,打旱井17049眼。新增水浇地22.2万亩,加上原有水浇地,水浇地共达170万亩。水利化的公社由去年的18个增加到25个,水利化的大队由569个增加到629个。全区有61个公社810个大队耕作、排灌、加工、运输等都用上机械化作业,60%的大队农副产品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在上党和泽州两盆地,较普遍地实现二年三作、一年两作、一年三收、两年五收。全区工矿企业,较普遍地以建立“七项制度”为重点进行整顿,加强企业管理。到6月底,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31600万元,较1971年同期增长12%。钢产量增加30.7%,钢材增加29.5%,发电量增加26.9%。外贸出口比1971年同期增长26.1%。

晋东南地区插队知青管理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7月15日至20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在潞城县召开全区插队知识青年管理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听取潞城、沁水、壶关、沁县等11个单位经验介绍,组织参观潞城县台东、五里后、北庄、侯家庄等4个插队知识青年工作单位,研究讨论认真落实政策、发挥插队知识青年作用问题。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加强领导,配齐配强“五·七”办公室人员,加强对知识青年、农村干部和群众进行法纪教育、政策教育、安全教育和革命人生观教育。会议还修改了对下放干部、插队知识青年管理教育工作有关规定。

晋东南地区召开纪念大会庆祝毛主席畅游长江六周年 7月16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驻军部队在漳泽水库举行纪念大会,热烈庆祝毛主席畅游长江六周年。1864部队和地直民兵师、地区游泳代表队游泳健儿,分别进行武装泅渡和游泳表演。

晋东南地区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召开 7月17日至21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议,传达贯彻全省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精神。会议听取地委向大会作的《以路线为纲,深入批修整风,进一步把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推向新高潮》的报告。报告指出,上半年,全区工业总产值比1971年同期增长18%,列入国家计划的50多种主要新产品大部分超额完成上半年计划指标。当前,要结合“批修整风”运动,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和企业各项经济政策,调动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搞好企业立章建制工作,加强企业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生产能力,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各县(市)要进一步组织学习推广晋城县“围绕农业办工业”的经验,继续抓好工业的转轨定向,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积极支援农业生产。地方工业和社、队举办的小型工业,必须树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思想,端正经营方向,千方百计为农业生产服务,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与会人员还听取了省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报告团经验介绍。

晋东南地委集中进行批林整风 7月22日至8月11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议精神,集中进行批林整风运动。县级以上党委常委和驻军团以上党委委员、地区革委会和军分区机关科室以上负责人以及部队团以上离休干部共589人参加会议。

晋东南地委作出落实《山西省干部工作座谈会议纪要》意见 7月24日,晋东南地委作出贯彻执行省委批转《山西省干部工作座谈会议纪要》的五点意见。主要内容:(一)加强对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思想和路线方面的教育。(二)全面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全区省、地管干部已“解放”98.8%,其中,参加“三结合”的干部占已“解放”干部的79.5%。但少数单位因受极左思潮干扰,仍存在着“少数几个干部解放不解放无关大局”的错误思想,对未“解放”干部的问题不积极查证落实。有的问题已查清,应该“解放”而不“解放”,或名义上“解放”了,实际上没有“解放”。要以《纪要》中提出的七条为依据,对未“解放”的干部,一个一个研究,应该“解放”的一定要“解放”,正确使用起来。对有政治历史问题未做出结论的,要逐个进行查证落实,做出正确结论。省下放干部中正副厅局级以上,按《纪要》规定执行。地区下放干部属地管干部的,由原单位审查作出结论报地委审批。(三)认真落实党对知识分子和各种专业技术干部政策。全区坚持在技术岗位的技术干部,占各种技术干部总数的82.5%。但在“精神万能论”、“唯成分论”和“专家治厂”等错误思潮影响下,存在着不重视使用、不敢放胆使用和不能正确使用等问题。要按照《纪要》精神,对使用不当的加以调整,没有使用的逐步调整到技术岗位上。已经改行的,根据本人技术能力和专长逐步归口使用。(四)坚定地走“五·七”道路,办好“五·七”干校,培养好干部队伍。要认真组织在职干部下放劳动。下放期间,根据条件可兼任副职。1970年的下放干部,根据充实基层、加强基层的原则,除有重大政治历史问题未查证落实者外,可逐步推荐分配到公社和“五小”工业单位工作。(五)稳步妥善地安置好老弱病残干部,积极慎重地做好选拔新生力量的工作。

晋城师范学校恢复筹建 7月25日,晋东南地委决定:恢复筹建晋城师范学校,明年春季招生开学。

8月

晋东南地委提出加强劳动力管理意见 8月2日,晋东南地委批转地区计划委员会《关于1972年各县私增人员情况的调查报告》。要求各县(市)委、各大厂矿党委采取得力措施,务求落实。对于违反党的政策,随意动用农村劳动力,私招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的问题,要追查责任,坚决纠正。据地区计委不完全统计,1至6月,全区有99个单位私自招收2109人。其中,固定工1027人、合同工647人、临时工435人。针对这一问题,地区计委提出加强劳动力管理的四条意见:(一)各级领导要带头增强政策观念,严格执行党的政策。(二)各单位的职工人数,以1971年年末统计部门人数为基础,未经地区革委会计划劳动部门批准,一律不准增加。凡在1971年11月30日以后招收的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立即全部辞退。对1971年已停招的招工指标,在1972年3月20日后录用进厂的,一律不予承认,全部退回。(三)各级革委会必须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外流,未经省革委批准,一律不准随便动用。非法从农村招收的固定工,要查清原因,动员返回农村。将民工转为工人者,无论是什么原因,都应无条件辞退。(四)各县(市)革委会计委、军管会、粮食、银行等部门要认真负责,互相配合,做好审查监督工作。对私自招收的职工,不论哪个单位和部门,公安、粮食、银行等部门有权拒办粮食、户口手续和拒付工资。

晋东南地区遭受特大旱灾 8月10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晋东南军分区联合批转地区气象局关于《晋东南地区预报冰雹和人工清雹经验交流会议纪要》。《纪要》指出,全区l至7月初,南部降雨量只有44.3毫米,比1971年同期的235.5毫米减少191.2毫米;中部降雨量为74毫米,比1971年同期的275.4毫米减少201.4毫米;北部降雨量为36.6毫米,比1971年同期的313.9毫米减少277.3毫米。全区受灾面积达430万亩,占旱地面积的68%。有85个公社258个大队人畜吃水遭到严重困难。特别是阳城县更为严重,从3月20日至7月5日105天中,仅降雨39.4毫米,比1971年同期的270.8毫米减少231.4毫米,全县127条河流,除沁河还有少量水流外,其余全部断流。2904眼水井,干枯1789眼。近期全区又遭到冰雹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困难。

美国友人来晋东南考察访问 8月15日,美国友人韩丁及其夫人雷州安、女儿卡玛,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在外交部张颖、邢泽等陪同下,到长治市张庄村进行考察。期间,韩丁在地区礼堂向地直单位干部介绍美国情况。25日,韩丁一行离开长治。10月,美国友人寒春、阳早到长治市张庄参观访问。11月9日至20日,美国青年访华团威廉·欣顿夫人一行29人先后到长治市张庄和市针织厂、锻压厂、灯泡厂等企业参观。

晋东南发掘三座战国时期墓葬 8月,晋东南地区文物工作者经过3个多月工作,连续在长治市分水岭发掘出三座战国时期古墓葬,挖掘出保存比较完整的随葬器物500多件,对研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增添了实物资料,对研究上党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文化、手工业生产、冶炼等方面情况,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9月

晋东南地区工业技术学校复学 9月5日,晋东南地区工业技术学校举行复校开学典礼。学校开设化工、机电两个班,学制两年。

全国谷子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晋东南召开 9月10日至19日,全国谷子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晋东南地区召开。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负责农业科技工作的领导以及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民代表共82人参加会议。中国农林科学院负责人致开幕词。中共中央委员、山西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李顺达,山西省农林局主任范履端,晋东南军分区副司令员李荣分别代表省委、地委讲话。大会主要内容是贯彻全国农林科技座谈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和推广谷子生产先进经验和科技成果。会议听取13个单位典型经验介绍,并组织与会人员到平顺县西沟、川底大队,壶关县晋庄、固店、北皇大队,长治县南呈、林移大队以及地区农科所等单位进行参观指导。

晋东南地区开展向傅春华学习活动 9月15日,晋东南地委、晋东南军分区党委联合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向傅春华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全区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山西日报》关于傅春华模范事迹介绍和省军区政委刘世洪在北京部队给傅春华追记一等功庆功大会上的讲话,掀起学习傅春华活动高潮。傅春华是1650部队副营长、太原市手工业管理局革委会副主任,是太原市“三支两军”优秀代表。

晋东南地区国防工办委员会成立 9月26日,经省委常委会议讨论研究,同意成立晋东南地区国防工办委员会。正式委员16人,王常、田福昌、陈书银、周立学、郑志勋、姜振忠、潘彦亭任常委。周立学任书记,郑志勋、王常任副书记。

晋东南地区在高平开展破除买卖婚姻试点 9月,晋东南地区妇女工作办公室工作组到高平县秦城、冯村、康营3个大队进行破除买卖婚姻试点工作。经调查摸底,从1969年到1972年9月男女青年订婚、结婚共426对,真正自由订婚、结婚的仅48对,占11.2%;父母包办和买卖婚姻378对,占88.8%。3个大队包办和买卖婚姻十分普遍。买卖婚姻的价格,平均为360元现款、150斤细粮;高的竟达760元、500斤细粮,如连同女方婚前所要衣物和结婚时开支,娶一个媳妇要花千元左右。同时,早婚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地方男16岁、女14岁就普遍订婚。这种买卖婚姻和早婚泛滥给群众生活造成极大危害、精神带来巨大压力。针对以上现象,地区妇女工作办公室组织150多人的宣传队,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场合宣传《婚姻法》,并举办党员、团员、干部、青年、妇女等各种类型学习班,加强《婚姻法》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对个别包办买卖婚姻、勒索大量钱财和职业媒人,采取由群众进行批评教育、经济上酌情部分没收或全部没收等办法,使包办和买卖婚姻得到有效遏制。10月30日,晋东南地委批转地区妇女工作办公室《关于破除买卖婚姻试点工作报告》,要求各级党委对买卖婚姻引起足够重视,在今冬明春开展的“批修整风”运动中,结合路线教育,狠抓破除买卖婚姻陋习,切实抓出成效。

10月

晋东南地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 10月4日至6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会议重点分析全区工农业生产形势,讨论和部署1972年第四季度和1973年第一季度主要工作。会议要求做好七方面工作:(一)从11月开始到12月初,在全区公社一级党委用15天至20天时间,普遍进行一次整顿,重点解决公社级党委在执行党的路线、政策和思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公社一级整顿的基础上,下决心抓好后进队和大村大队的整顿工作,整顿重点是加强领导班子团结,端正社会主义经营方向。(二)进一步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对“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等历次政治运动中处理的问题,要组织力量继续进行复查,按政策作适当处理;对农村和工厂的经济政策,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条逐项加以落实。对农村社员自留地、核算单位问题、林业政策、养猪政策等,等待省里开会后,按省会议精神办理。要坚决纠正和克服平均主义、一平二调的倾向,切实搞好秋收分配。在分配上,要承认差别。社员的劳动报酬,按劳动数量和质量评工记分。凡适宜搞定额的农活,可实行按定额记工。财务制度不健全的社、队,要迅速健全财务管理。工分、账目和物资不清的社队,要发动群众清工分、清账目、清物资,要清理拖欠和解决超支户问题,保证分配兑现。(三)厂矿企业也要克服平均主义倾向,承认勤快和懒散、熟练和非熟练之间的差别,逐步建立健全劳动考核奖励制度。要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兼顾的原则,坚决执行粮食征购任务一定五年不变的基本政策,按时按质完成粮食征购任务。征购任务不能层层加码,不能缩小征购,不能把减产队的征购任务加派给增产队。口粮在300斤以下的不派征购任务。因减产完不成征购任务,但口粮在300斤以上的队,除300斤口粮外,实行购八留二或购九留一。(四)努力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健全各县农机局和公社农机站机构,坚持土洋结合“两条腿走路”,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改良农具并举。从1972年冬到1973春,全区要有半数以上大队安装起烘炉,在一、二年内实现队队有烘炉,队队有“四机一化”(玉米脱粒机、高梁脱壳机、扬场机、青饲料打浆机和糖化饲料)。(五)搞好以平田整地和兴修水利为主攻方向的农田水利建设,全区要建设大寨田80万亩,高标准园田化50万亩。(六)加强民兵工作和征兵工作。(七)坚持“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的原则,坚决克服和纠正分散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无纪律行为,坚决克服和纠正各种歪风,狠抓不要党的领导的极左思潮,总结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经验,正确处理纲和目、局部和整体以及党委内部的关系。

晋东南地委对县(市)和地直单位所提意见提出整改措施 10月8日,晋东南地委针对各县(市)和地直单位在传达贯彻中央批林整风会议中,给地委常委、地委机关各部门所提意见,提出九条整改措施:(一)坚持必要的学习制度,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提高各级领导读书的自觉性。(二)把继续开展批判林彪反党集团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细、抓好。(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对干部进行全面考核;对在“清理阶级队伍”等运动中处理干部情况有出入的,要按党的政策予以纠正;对老干部和技术干部,要合理安排。(四)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不断提高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自觉性,开展好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五)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对“文化大革命”以来处理的案件,要继续复查;对严重违法乱纪的,要进行典型处理;对政策界限不明确的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处理意见,报上级批示。(六)加强军政之间、军地之间、军民之间、上下之间、新老之间的团结,特别要注意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七)改进领导作风、思想作风、机关作风,对机关不断进行整顿。(八)各级党委要把民兵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民兵工作的领导。(九)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集体领导下的委员分工负责制。

晋东南地区调整部分机构 10月8日,晋东南地委常委会议决定:地区革委农林水利局分设为农林局、水利局;地区革委办事组行政办公室改为地区革委办事组办公室;地区革委办事组战备疏散办公室并入地区革委办事组民政办公室。

11月

晋东南地委推广沁水建立党课教育网经验 11月1日,晋东南地委批转省委政治部、地区革委会政工组联合调查组《关于沁水县进行党课教育的调查报告》。地委批语指出,坚持“一课三会”制度,建立党课教育网,深入开展党课教育,不仅是加强党的经常性建设的有效措施,而且是路线教育的好形式。各县(市)委、公社党委要参照沁水县经验,在引深路线教育过程中,加强党对基层党支部经常性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一课三会”制度,以毛泽东提出的“三个基本原则”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党课教育,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基层党支部战斗力。

晋东南地革委向省革委报告安全卫生综合利用会议情况 11月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向省革命委员会呈报《关于召开全区安全、卫生、综合利用会议的情况报告》。报告称,这次会议提出了全区“战三废、除三害”初步规划和主要任务。

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到阳城考察 11月12日,国际工业合作社运动发起人,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二次到阳城考察。路易·艾黎在阳城期间,由晋东南军分区领导和阳城县委领导陪同,分别参观了获泽河、芦苇河、种子山等处学大寨工程。

晋东南地区案件复查现场会议召开 11月22日至27日,晋东南地委在黎城县召开全区案件复查现场会议。各县(市)分管案件复查的常委、各大厂矿和地直单位副书记共118人参加会议。会议学习省委关于案件复查的有关指示,分析全区案件复查形势,听取黎城县复查工作经验介绍,研究全区下一步案件复查工作任务和措施。会议指出,半年来,全区共复查案件1205起,占案件总数的40.7%,还有59.3%的案件没有复查。就是已复查的案件也还不彻底。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一部分领导政策观念不强,对案件复查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力。会议要求各级党委站在路线斗争的高度对待党的政策的落实,必须做到认真仔细,即使是一个人的问题,也要认真落实,即使是人死了也要落实。同时,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无限上纲。在春节前,要对“清队”、“一打三反”以来处理的案件,不论有申诉的还是没有申诉的,不论活着的还是死了的,要一人不漏地进行一次认真复查。

晋东南地委提出保证粮食供应意见 11月30日至12月4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粮食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区粮食工作形势进行分析。针对全区出现的“三个增加”(从1970年到1972年,非农业人口增加8万多人、工资总额增加2374万元、城镇粮食销量每年递增2000万斤左右),以及部分单位随意提高工种定量、虚报冒领、贪污盗窃、铺张浪费、霉烂和失火烧毁粮食等问题,提出控制非农业人口增加的具体措施和压缩不合理的粮食销售的具体办法,并和各县(市)落实购销指标。会议决定,在地委统一领导下,由地区计委、粮食、公安部门负责人参加,成立地区户口、粮食整顿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从12月10日开始办公。各县(市)也要在县(市)委统一领导下,成立相应机构,负责这一工作。

12月

晋东南地委常委会在高平召开 12月6日至7日,晋东南地委第44次常委会议在高平县召开。地委书记武天明主持会议,地委常委常三毛、李英奎、隋克荣、温藏宝、李荣、王景生、郭华明、王丕贤、侯春泰等参加会议,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石珉列席会议。会议传达讨论12月1日省委紧急会议精神,并就如何深入贯彻省委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进行安排部署。会议指出,当前极左思潮是妨害全区落实政策工作的主要障碍,要在引深批林整风中,重点从路线斗争的高度认识,彻底批判极左思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

晋东南地区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召开 12月上旬,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全区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精神,研究讨论晋东南地委《关于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决定》和《全区农业机械化的规划》,并就地方“五小”工业规划布局和工业、财贸等部门进一步为农业机械化服务等工作进行部署。晋城等县根据地区安排,相继作出《继续加快地方工业发展,加快工业支援农业步伐的决定》。

晋东南地区文教工作会议召开 12月20日至27日,晋东南地委、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全区文教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开展教育革命的经验和体会,讨论全区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会议提出,1973年在没有学校的自然村,力争铺开五年制学校;七年制学校由现在的1412所发展到2000所;七年制以上学校要从工人和贫下中农社员中,选拔1至2人配备为专职教师,并逐步改变或改善教师成份。

共青团晋东南地区首次代表大会召开 12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晋东南地区首次代表大会在地区礼堂召开。出席会议团员代表900名,红卫兵列席代表96名,特邀代表8名。大会听取王天池所作的《永远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革命航向胜利前进》的工作报告,讨论通过《关于以路线为纲,进一步加强共青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决议》,西沟、河底、太行锯条厂等团工作先进单位及段宝菊、胡励耘等16名先进个人在大会上发言,特邀代表、老民兵英雄药炎民和老工人韩仲仁作传统教育报告,地委副书记李英奎讲话。会议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晋东南地区首届委员会,团地委委员39名,候补委员2名。28日,在第一次团地委全委会议上,选举团地委常委9名,王天池任共青团晋东南地委书记,谢贵荣、张海梅、张登魁为副书记。

晋东南地区保卫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 12月,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全区保卫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开展打击“现行反革命分子”、侦察破案、狠抓群众性治安防范工作、引深“一打三反”运动和对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查处等工作情况,安排1973年工作。据会议资料统计,全区1至12月,共破获政治、刑事案件2379起,破获率65.2%。其中,政治案件发生75起,破获66起,破获率88%;刑事案件发生2304起,破获1485起,破获率64.5%。重大政治、刑事案件全区共发生84起,破获64起,破获率76%。在开展“一打三反”运动中,全区共派出2040名宣传队员,狠抓765个“老大难”单位。在对68个城镇进行“清队”中,新揭露出各种有问题的人3985名,构成案件1428起,其中大要案48起。在复查“清队”和“一打三反”运动以来,定案处理21004人中,通过复查平反250人,纠正处理偏严、偏宽1087人,维持原结论18897人,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为敌我矛盾7人,敌我矛盾降为人民内部矛盾763人,有739人在定案处理运动中自杀。

京津党政领导到知青插队点慰问 本年底,北京、天津两地党政领导来到晋东南各县,在县、社领导陪同下,到知青插队点对上万名插队落户知识青年进行慰问,并对当地干部群众克服困难、尽量照顾知青生活和学习表示感激。

《上党文艺》创刊 本年,《上党文艺》创刊。《上党文艺》为综合性文艺刊物,是全省创办较早的文艺刊物之一,先后由晋东南文化工作站、晋东南文化局创作组、晋东南文联主办。1985年1月改名为《热流》(双月刊),全国公开发行。

1973年

1月

晋东南地区牧坡规划管理委员会成立 1月3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牧坡规划管理委员会,陈国宝任主任。

华北地区电池专业经验交流会在长治召开 1月5日至11日,华北地区电池专业经验交流会在长治召开。来自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北、山西5个省(市、自治区)31个电池生产厂家和经营管理部门领导、技术人员、工人代表共80多人参加会议。西安电池厂和哈尔滨电池厂代表应邀出席会议。会议传达华北地区电池协作会议精神,交流电池生产专业技术经验,并就电池质量上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关键问题深入进行探讨。

晋东南地区举办插队安置干部路线教育学习班 1月10日至25日,晋东南地区举办插队、安置干部路线教育学习班,总结两年来走“五·七”道路的体会和经验,要求插队干部树立全局观念,服从党的分配。学习班分两级举办。省插队干部中原副处长以上干部(包括行政13级以上)和地区插队干部中原属地管干部(包括行政17级以上),由地委集中举办;其余干部由所在县(市)举办。地委学习班由地委副书记李英奎具体负责,各县(市)委学习班由一名常委具体负责。这次学习班,有1983名插队干部参加学习,占应参加学习干部总数的74.9%。其中,省插队干部852名,内有副处以上和13级以上干部92人,地区插队干部578名。

晋东南地县赴省汇报“批林整风”进展情况 1月11日至30日,晋东南地委领导和晋城等县县委书记赴太原就“批林整风”进展情况向省委汇报。省委要求地、县委按照毛泽东关于“首先是批林,其次才是整风”的指示,“牢牢掌握斗争大方向”,在批林整风中,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和其他各项政策。

晋东南地区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在长治召开 1月19日至25日,晋东南地委在长治召开全区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全区工业、交通、基本建设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共700多人参加会议。地委副书记李英奎向大会作形势报告,地区革委会副主任温藏宝作题为《以路线为纲,认真总结经验,把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进一步推向新高潮》的工作报告。96个先进单位和34个先进个人交流经验。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在全区工交战线开展增产节约竞赛活动的倡议书》,对239个先进单位和134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树立23个模范企业(车间、班组)和24名先进工作者榜样。

2月

晋东南地区清理与林彪有关书籍画像题词 2月7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常委会议,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部署在全区开展清理与林彪有关书籍、画像、题词工作。地委专门成立清理领导小组,地委书记武天明亲自负责,地委常委、保卫组组长侯春泰任领导小组组长,地委常委、政工组长王丕贤任副组长,下设清理办公室。3月3日,地区清理小组召开清理工作会议,进一步从组织上落实对清理工作的领导,安排部署全区清理工作任务,并从各县(市)汇报中,掌握了林彪反党集团在晋东南地区活动的6条线索、疑点和有关情况。

晋东南地区农业劳模大会召开 2月8日至14日,晋东南地委在平顺县西沟大队召开全区农业劳模大会。先进单位,劳动模范,各县(市)、公社领导共1000多人出席会议。地委副书记常三毛致开幕词,地委副书记李英奎作题为《以路线为纲,进一步加快农业学大寨赶昔阳的步伐》的形势报告,地委常委、地区革委会副主任李荣作题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为夺取1973年农业生产新丰收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提出1973年全区粮食产量奋斗目标是:比1972年增产一至二成,力争亩产达“纲要”。32名代表介绍学大寨经验。大会表彰2922个先进集体、178个先进个人。其中,劳动模范132名、先进工作者8名、技术能手38名。大会除荣誉奖励外,还适当搞了“文革”以来中断的物质奖励。共奖励化肥934吨、小平车795辆、拖拉机23台、其它农业机具164件。与会代表发出《夺取1973年农业生产新胜利的倡议书》。地委书记武天明作题为《认清大好形势,搞好“批修整风”,加强农业生产》的总结报告,要求把“批修整风”这个头等大事继续抓紧抓好;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尽快改变生产条件;大搞科学种田,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各行各业大力支持农业。

晋东南地革委组织拥军慰问团外出慰问 2月23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组织带领晋东南歌舞闭、地方戏曲剧团、长治市杂技团组成拥军慰问团,分三路到河南许昌、河北石家庄和本省太原、大同等地,对曾在晋东南地区“支左”的部队进行慰问演出。

晋东南地区中学生运动会召开 2月下旬至4月初,全区中学生运动会在襄垣县召开。来自全区各中等学校男女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共900多人参加运动会。这次运动会共分篮球、足球、排球和田径4个比赛大项。长治市运动员张晓东以38.51米的优秀成绩打破全省少年铁饼最高纪录,24名男女运动员打破18项地区少年田径运动最高纪录。地委书记武天明、地委副书记李英奎、军分区代司令员隋克荣参加闭幕式,并给运动员颁奖。李英奎代表地委讲话。

3月

晋东南地区护林防火指挥部成立 3月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护林防火指挥部,由10人组成,地委常委、地区革委副主任李荣任总指挥。

晋东南地委发出筹建县(市)妇联通知 3月10日,晋东南地委发出《关于筹建县(市)妇女联合会的通知》。通知指出,1971年8月以来,全区生产大队和大部分企事业厂矿单位都整顿建立了妇女组织,349个公社有341个建立了妇联会,17个县(市)也都建立了妇女工作机构。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各县(市)要进一步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积极筹备召开妇女代表会议,选举建立县(市)妇女联合会。通知还对选举代表的年龄、人数、妇女工作机构等问题作详细规定。

各县(市)传达贯彻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精神 3月上旬至中旬,晋东南地区17个县(市)相继召开三级或四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精神,并通过对照检查找差距。晋城各县为落实“关键在于建设强有力领导班子”问题,从3月以后陆续派出2500多名生产队长以上干部到大寨、昔阳参观学习,并就地举办学习班。

晋东南地委决定恢复整顿工会组织 3月13日,晋东南地委发出《关于恢复整顿工会的通知》。通知指出,地区已成立工会筹备小组,着手建立地区总工会组织。各级各部门也要尽快把工会组织恢复起来。4月5日,晋东南地委召开整顿健全工会组织座谈会,着重讨论和研究整顿健全各级工会组织及召开地区工会首次代表大会问题。

晋东南地区小氮肥生产建设会议召开 3月30日至4月6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全区小氮肥生产建设会议,讨论进一步发展小氮肥生产的措施。与会代表还到全国先进单位——河南省辉县水冶化肥厂进行参观学习。

5月

晋东南地区排灌机械配套会和地委工作会在晋城召开 5月10日至14日,晋东南地委在晋城县召开全区排灌机械配套会议和地委工作会议。地委常委,各县(市)委书记和地、县(市)革委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地区革委副主任王林堂传达全省计划会议精神,地区农口负责人郭春华传达在延安召开的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精神,地区革委副主任王景生作关于支援农业的讲话,地委书记武天明作题为《引深“批林整风”,再鼓革命干劲,为我区粮食“双上纲”而奋斗》的总结报告。会议认为,全区在农业学大寨方面仍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个是学大寨、赶昔阳,回答“三年行不行”,仍有少数单位缺乏充分准备,步子迈得不大,措施不力;一个是对大自然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气候反常认识不足,对抓水抗旱比较重视,对防洪排涝缺乏思想和物质准备。会议还就全区粮食、棉花达“纲要”及下一阶段任务作进一步安排部署。

晋东南地区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整顿企业领导组成立 5月15日,晋东南地委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整顿企业领导组。常三毛任组长,王林堂、王景生、王丕贤任副组长。17日,地委成立建造离职休养干部住房领导组,王丕显任副组长。

晋东南地委发出撤销“五·七”干校恢复地委党校通知 5月17日,晋东南地委下发《关于撤销晋东南地区“五·七”干校,恢复中国共产党晋东南地区委员会党校的通知》。7月25日,根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又将地委党校改为“五·七”干校。

晋东南地区夏季生产收购会议在晋城召开 5月17日至23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在晋城县召开全区夏季生产、收购会议。会议提出完成160万亩夏播、多种经营总收入达到人均60元等任务。

李顺达出席阳城烈军属转交军人代表会 5月中旬,中共中央委员、省委常委、省革委副主任李顺达在晋东南地委书记武天明陪同下莅临阳城,出席阳城县革命委员会召开的烈军属转交军人代表大会,并作指示。

晋东南地区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5月21日至24日,晋东南地区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长治市召开。出席会议代表655人,其中妇女代表占四分之一。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李顺达,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筹备组组长王体出席会议并表示祝贺。晋东南地委书记武天明、地委副书记李英奎和地区革委会、晋东南军分区、驻军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地委常委、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王景生作题为《以“批修整风”为纲,把工业学大庆的运动推向新高潮》的报告,会议讨论通过《发扬太行工人阶级的光荣革命传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决议》,研究讨论工会工作方针任务,选举产生晋东南地区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和出席省总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号召全区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人,认清工人阶级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三大革命斗争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至此,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夺权停止工作7年之久的地区总工会重新恢复建立。

晋东南地委地革委表彰教育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5月26日至30日,晋东南地委、地区革委会召开表彰教育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会议。地区教育局领导作题为《以“批林整风”为纲,把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的报告。报告指出,根据毛主席指示,工人阶级进驻城市和乡镇中小学校,农村中小学校普遍由贫下中农管理,“结束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当前,深入开展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一场极其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斗争的焦点是搞什么主义,办什么学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会议就进一步加强对全区教育战线工作的领导,坚持开门办学,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全面开展业余教育,大力扫除文盲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对平顺县、壶关县等53个先进单位和武乡县西岭背学校教师郭巨福等67名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省委常委、省革委副主任李顺达到会讲话。

6月

晋东南地区烈军属复转军人暨优抚工作先进代表会召开 6月3日至6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全区烈军属、光荣退役复转军人暨优抚工作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会议对在优抚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沁水县革委会、平顺县西沟公社西沟大队、长治县北呈公社北呈大队、长治市运输公司、长治市大辛庄公社等15个先进单位和襄垣县天仓大队老红军战士张朝府、平顺县羊井底大队烈属武侯梨、潞城县东山大队烈属傅春香、高平县秋枝大队军属饲养员马保娥、黎城县东阳关大队退伍军人宋黄毛及特等残废军人姬海东、一等残废军人张三保等35个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会后,张朝府、傅春香、姬海东、张三保等应邀到学校、机关、厂矿、驻军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

晋东南军分区党委召开三届十七次全会 6月4日至11日,晋东南军分区党委召开三届十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出席会议委员10名,列席代表44名。地委书记武天明、副书记常三毛等地委领导出席会议。会议重点讨论全区战备、作战任务和落实措施等工作,并对1973年部队、民兵军事训练和管理教育工作作出安排。会议要求全区驻军部队和民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形势和战备教育,牢固树立常备不懈的战备观念。加强部队和民兵建设,重点抓好专职武装干部、民兵干部、民兵独立团、基干民兵的射击、打坦克、爆破、投弹、防空专业技术训练。会议强调,加强省委确定的晋东南地区11个重点保卫目标和地委确定的8个重点保卫目标的保护工作,组织民兵搞好对铁路、公路的保护,有计划地加强“五小”工业,做到平时为工农业生产服务,战时转入军工生产。为加强对战备工作的领导,还成立晋东南地区战备领导组。武天明任组长,常三毛、隋克荣任副组长。

晋东南地革委要求加强煤炭资源保护严禁乱开小煤窑 6月9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煤炭资源保护,严禁乱开小煤窑〉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级革委会对所属范围的私开煤矿,要立即采取措施,令其停止生产,封闭井口,不得再有乱开乱采现象。对私开小煤窑造成人员死亡的单位,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对于批准开采的小煤窑,要加强安全设施,搞好安全生产。

晋东南地区大专院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6月10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大专院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17人组成,常三毛任组长。

晋东南地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 6月16日至19日,晋东南地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在长治召开。出席会议代表814名。晋东南地委、地区革委会、军分区和驻军首长出席会议。地委副书记李英奎、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王景生和李荣到会讲话。大会听取并讨论张爱武代表地区首次妇女代表大会筹备组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通过《全区妇女团结起来,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前进》的决议,选举产生晋东南地区妇女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和出席山西省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地区妇联第一届委员会正式委员48名、候补委员2名。会后,在长治县南呈大队召开地区妇联首届一次全委会,选出晋东南地区妇女联合会常委10名。张爱武任主任,侯瑞英、段苗霞、郭翠香任副主任。

晋东南地区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召开 6月17日至21日,晋东南地委、地区革委会召开全区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地委常委、革委政工组组长王丕贤在开幕式上讲话;地委常委、地区革委办事组组长郭华明作形势报告;地区革委卫生局局长李培明作题为《鼓足干劲,继续前进,为加速全区卫生事业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75个单位和个人介绍加强公社卫生院建设、巩固发展合作医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中西医结合、计划生育、防治地方病、工业卫生、医院“斗、批、改”方面的经验;会议表彰204个先进集体和92名先进工作者。会议指出,在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指引下,全区各级医疗卫生部门把人力、物力、财力重点逐步转向农村。从1972年以来,各县(市)先后为公社卫生院培养医务人员达600多名。全区卫生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逐年增加,1972年国家下拨给全区卫生事业经费508万元,其中,用于农村305万元,占60%以上。各县(市)还采取县(市)里补助部分经费,其余完全由公社集体解决的办法,为公社卫生院新盖房屋400多间。全区350个公社卫生院,约五分之一有X光机,三分之一有显微镜,215个卫生院能开展计划生育“四术”。全区5431个生产大队,已实行合作医疗的有4731个,占大队总数87%。通过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狠抓两个管理(管水、管粪)、五项改造(改造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工作,1972年全区总发病率与1971年同期相比下降33.16%。通过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62年的22.7‰,下降为1972年的19‰左右。此外,在开展中西医结合,加强工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面也取得进展。

晋东南战备人防领导小组成立 6月18日,晋东南地委(扩大)会议讨论决定,成立晋东南战备人防领导小组,由17人组成。武天明任组长,常三毛、隋克荣、王宏任副组长。

晋东南地区开展向石兰峰学习活动 6月26日,晋东南地委发出《关于响应省委号召,开展向人民的好医生石兰峰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迅速在全区掀起学习石兰峰活动的高潮,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尽快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

晋东南地委作出贯彻中央21号文件意见 6月28日,晋东南地委作出《关于认真贯彻中央21号文件的意见》。《意见》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对知识青年工作认识不足以及随意克扣知识青年口粮等问题,提出四条要求:(一)各县(市)要对知识青年工作普遍进行一次认真检查,迅速采取得力措施,对存在问题切实加以解决。(二)进一步加强对知识青年工作的领导,各县(市)要有一名副书记亲自抓这项工作。(三)对于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人和事,要坚决打击。(四)坚决杜绝知识青年招工、招生中“走后门”的不正之风,知识青年招生、招工名额,不准挪用、减少,不准冒名顶替。

晋东南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领导小组成立 6月30日,为加强对知识青年工作的领导,晋东南地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领导小组,由11人组成。地委常委、地区革委会副主任、晋东南军分区副司令员李荣任组长;地委常委、地区革委会政工组组长王丕贤,地区革委会业务组农林水领导小组副组长郭春华任副组长。

晋东南地区纺织厂建成投产 6月,晋东南地区纺织厂建成投产。晋东南地区纺织厂1969年5月动工兴建,设计规模为纱锭18300枚,织布机544台。1970年10月主厂房建成,大部分设备基本安装就绪,开始试车。1971年进行小规模试产。

7月

阳城遭受暴雨袭击 7月6日,阳城县暴雨成灾,半小时降雨量达180毫米。山洪暴发,辽河水库大坝决口,冲走30多人和39万多斤粮食,冲毁粮田2万多亩。

晋东南地区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 7月6日,晋东南地委决定,将地区体育局改为体育运动委员会,由16人组成,王丕显任主任。

晋东南地区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在沁水召开 7月11日至16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政工组在沁水县召开全区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各县(市)、厂矿、地直单位政治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先进社队代表共180多人参加会议。地委书记武天明、地委副书记常三毛出席会议并讲话,地委常委邓斌主持会议并作动员报告。会议学习了马列和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批判了林彪破坏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罪行和谬论,分析了全区政治工作形势,总结了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参观了沁水县苏庄、南郎、端氏等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讨论研究进一步加强政治工作的措施。会议要求,各级党委以“三个原则”为指针,进一步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经常开展“一课三会”活动,大力培养基层青年干部,加强对新党员的教育,抓好农村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落实党的政策,对于暂时挂起的党员抓紧落实问题,对开除的党员继续进行复查,开除面一定要控制在1%以内。

晋东南地区传达贯彻中央工作会议和省委三届四次全委会精神 7月23日至30日,晋东南地区25个县(团)以上单位,先后用5天左右时间,传达贯彻中央工作会议和省委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参加传达贯彻的有地、县(市)委、革委会机关,军分区、县(市)人武部机关,直属单位正副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大队支部书记和在县城退休退职党员干部共16621人。传达采取集中传达、以组讨论、分段进行的方式,围绕筹备召开中共十大、“批林整风”、国民经济计划三项内容,着重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十大代表的产生的决定》、《党章》修改(草案)和省委扩大会议选出的山西省出席党的十大24名代表,并对深入开展“批林整风”,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奖励劳动政策,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和工业学大庆运动进行安排部署。

全省多种经营工作现场会召开 7月29日至8月8日,山西省多种经营工作现场会议在晋东南地区黎城县召开。黎城县委书记李旺先介绍黎城县以粮为纲,发展多种经营的经验。会议组织参观了黎城县部分公社、大队和勇进渠、漳南渠,平顺县西沟,长治县南呈、林移、上村,长治市秋村养鸡场、老顶山林场等单位;讨论和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全省多种经营发展规划;安排了当年“小秋收”和下一段多种经营生产任务。会议强调,农业要大干快上,只抓粮食生产,不抓多种经营是不行的。要划清以粮为纲、多种经营与“经济挂帅、以副伤农”,正当家庭副业与资本主义倾向,按劳付酬与“工分挂帅、物质刺激”三个界限,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为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积累资金,促进农业高速发展。

8月

晋东南地区部署战备防空 8月21日,晋东南地区战备人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传达中央军委“严防苏修突然袭击”的指示以及省军区战备会议纪要和省战备人防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精神,听取全区战备人防工作情况报告,分析全区战备工作形势,对全区反空降和重点目标保卫、人防工程、根据地和战斗村建设、战时通信建设和战备物资储备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晋东南地区恢复公检法机构 8月27日,晋东南地委向省委、省公检法领导组作出《关于撤销对地区公检法机关军事管制的请示报告》。《报告》指出,1968年3月,晋东南军分区响应毛泽东“三支两军”的号召,遵照中央[1967]379号文件精神,对晋东南地区公检法机关实行军事管制。在军管五年期间,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破坏活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为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起到一定作用。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在传达贯彻第十六次全国公安会议和第十五次省公安会议期间,从思想上组织上做了撤销军管的准备工作。同时,积极培养选拔和配备公安、法院领导班子,现在条件已经成熟。经地委研究,决定撤销对地区公检法机关的军事管制,同时恢复公安、法院机构建制。

晋东南地区中西医结合工作座谈会在高平召开 8月29日,晋东南地区卫生局在高平县召开全区中西医结合工作座谈会,地、县(市)医院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老中医、西医共49名代表参加会议。

9月

五省二市石油供应及节约用油会议在长治召开 9月5日至12日,华北五省二市石油供应及节约用油会议在长治召开。河北、内蒙、山西、河南、山东、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240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着重讨论石油需求及节约用油、建设土油池和油库管理等问题。各省(市、自治区)广泛交流节约用油经验,研究制定节约用油具体措施,参观并听取沁源、沁县、高平县节约用油、建设土油池和油库管理工作情况介绍。

晋东南地委批转李修业打井配套和排灌管理意见 9月7日,晋东南地委批转地区革委会配套办公室干部李修业《关于打井配套和排灌管理的几点意见》。地委批转意见指出,李修业积极向领导反映情况,敢于揭露矛盾,提出建议,这种对事业认真负责的精神很好,值得提倡。各级党委要把李修业意见向广大党员和职工宣读,认真组织讨论,彻底纠正一切不正之风,把排灌配套、管理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做好。8月28日,李修业针对全区在打井配套和排灌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打井只注意数量,不强调质量;只看完成任务,不重视管理和维修;土地不平整,渠系配套太差,渗漏严重等问题,向地委提出《关于打井配套和排灌管理的几点意见》。《意见》建议,地委应重新整顿地区打井配套机构,加强机电排灌管理工作。农机局应把机电排灌与拖拉机管理分开,加强领导,搞好维修和管理工作。把新井和改造旧井很好地结合起来,排灌机械生产要因地制宜。

晋东南地区冶金工业现场会议在阳城召开 9月7日至11日,晋东南地委在阳城县召开全区冶金工业学大庆现场会议。16个县(市)工业局、26个冶金企业负责人以及老工人代表和技术人员共82人参加会议。地委常委、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王景生主持会议并讲话,地区革委会工交建领导组副组长武文斌、阎志先在会上发言。会议分析全区小钢铁发展形势,总结交流阳城县应朝铁厂和阳城县委领导小钢铁的做法和经验。会议认为,目前,全区钢铁工业生产水平与工农业发展形势很不适应。全区一年钢材需求量为12万吨,但生产能力只有9万吨,其中长治钢铁厂占90%以上,地营以下小钢铁企业生产只有几千吨,农业机械化进程受到影响。会议要求,认真推广应朝铁厂和阳城县委经验,制定一个1974年至1975年和1975年至1980年小钢铁发展规划,使全区钢铁工业和“五小”工业在7年内有一个较大提高和发展。

晋东南地委提出搞好收益分配工作意见 9月15日,晋东南地委提出《关于搞好1973年收益分配工作的意见》。地委要求各级党委认真落实党的政策,继续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分配问题的指示》和省委“十五条”政策纪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正确处理集体积累和社员分配的关系,正确处理集体和集体的关系,搞好“清工、清财、清欠、清粮食”工作,狠抓分配兑现。各级党委要将收益分配工作列入党委工作重要议程,各县(市)委要确定一名副书记分管此项工作,真正做到政策兑现、分配兑现,至少也要做到90%以上核算单位全部兑现。

晋东南地县传达贯彻党的十大和省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9月17日至25日,晋东南地委和各县(市)委分别召开全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省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地委和县(市)委委员、地直和县(市)直机关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大队党支部书记,地县革委会机关、人武部机关党员干部,独立团排以上干部共16540人参加会议。会后,全区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大精神热潮。

晋东南地区高校和中专招生工作结束 9月中旬,晋东南地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结束。经过“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四个阶段,全区共为56所高等学校选送“工农兵学员”570多名,为30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选送1590多名新生。在所选送学员中,工人、贫下中农家庭出身占65%,党团员占64%,复转军人占4%,插队知青占8%,女学员占4l%。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长治师范、晋城师范、沁县师范、长治工业技术学校、长治技工学校、晋东南鲍店农机学校、长治农校、晋东南卫生学校、省艺校晋东南分校等中等专业学校相继开学。

晋东南地区大办民兵师经验交流会召开 9月23日至28日,晋东南地区大办民兵师15周年经验交流会在平顺县西沟大队召开。各县(市)、公社、厂矿干部和民兵连代表、驻军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会议。地委书记、军分区第一政委武天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军分区司令员隋克荣作《关于大办民兵师十五周年总结报告》。会议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破坏民兵建设罪行,听取33名代表发言,组织观看西沟大队民兵营军事演习和文艺演出,对平顺县西沟大队、长治县南呈大队、晋城县浪井大队、襄垣县返头大队、黎城县西井大队、陵川县凤凰大队、长治市北石槽大队、沁源县郭道大队、壶关县五里沟大队、潞城县侯家庄大队、长子县庆丰大队、阳城县白桑大队、高平县北王庄大队、沁水县端氏大队、武乡县李峪大队、屯留县西贾大队、沁县新店大队、长钢焦化车间、地直民兵师等民兵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晋东南地委组织农业劳模到河北参观学习 9月下旬,晋东南地委组织全区160多名农业劳动模范到河北省成安县何横城大队参观学习。何横城大队是河北省农业学大寨一面红旗,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80%以上耕地由一年一熟分别实现一年两熟、三熟,持续稳定夺得粮棉双高产。

10月

全省武术运动会在长治举行 10月1日至6日,山西省武术运动会在长治举行。6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其中80%是少年运动员。山西省武术队到会进行表演和辅导。

省委调整晋东南地区领导班子 10月10日,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常三毛任中共晋东南地委第一副书记,李维彬任中共晋东南地委副书记,李振华任中共晋东南地委常委、地区革委会副主任,李旺先任中共晋东南地委常委兼地区革委会办事组组长,王天池、张爱武任中共晋东南地委常委,郭春华任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地区革委常委。

晋东南地革委检查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10月10日至11月5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和各县(市)革委会抽调人员共同组成检查组,对全区农村合作医疗进行大检查。检查结果为,全区实行农村合作医疗的大队占生产大队总数80.7%,其中办得好的和比较好的占35%。

晋东南地区磷肥生产会议在晋城召开 10月27日,晋东南地区磷肥生产会议在晋城县召开。晋城、阳城、高平等7个县磷肥厂在会上介绍经验,与会人员还到晋城县周村、金村、巴公、南村、钟家庄等5个社办磷肥厂参观学习生产管理和技术工艺。

11月

晋城被树立为全省工业学大庆典型 11月3日至15日,省委召开全省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议。会议认为晋东南地区经验值得推广,并把长治市石圪节煤矿和晋城县树为全省工业学大庆先进典型,发出“远学大庆,近学石圪节和晋城”的号召,要求全省大中型企业都要像石圪节那样学大庆,“五小”工业都要像晋城县那样学大庆。

晋东南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召开 11月25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各县(市)分管知青工作的县(市)委常委、“五·七”办公室负责人和知青带队干部共420人参加会议。地委常委、地区革委会副主任李世源致开幕词,地委副书记王宏作题为《贯彻“十大”精神,认真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的报告。会议学习毛泽东给李庆霖复信和中共中央文件,分析全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形势,讨论和制定进一步做好知识青年工作具体措施。13个知识青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交流在实践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造世界观的经验体会。晋城县委、潞城县委、长治市委和襄垣县西周大队党支部介绍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管理工作经验。会议组织参观长治县林移、南呈等学大寨先进单位。山西省榆社县杜家山插队落户知识青年蔡立坚、郝广杰和平陆县毛家凹知识青年先进集体代表应邀到会并介绍经验。会议对5个先进集体、13个先进个人和14个知识青年管理教育先进单位进行表彰。29日,会议通过给全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社队干部和贫下中农的倡议书,地委常委、团地委书记王天池致闭幕词。据统计,几年来,全区先后有8100多名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其中1267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352人被选进生产队以上各级领导班子。

阳城白桑“一滴水”经验在全国广泛宣传 11月25日,阳城县白桑大队“一滴水”水利工程经验被《人民日报》登载。1974年2月,国务院办公室[1974]2号《参阅文件》转发水利电力部《关于北方八省、市、自治区山区打井经验现场交流会议情况的报告》,对白桑大队“一滴水”精神给予赞扬和肯定。同年12月28日,全国性专业刊物《水利动态》增刊第106期以《利用山区小泉小水大有可为》为题,介绍白桑村利用“一滴水”、风门村开挖“胜天渠”等利用小泉小水抗旱,解决人畜吃水困难的做法和经验。1974年至1975年,阳城县发扬白桑“一滴水”精神办水利的事迹在全国水利展览馆连续两年展出。

共青团晋东南地委作出整团建团意见 11月26日,共青团晋东南地委作出《关于今冬明春进行整团建团的意见》。《意见》针对各级团组织班子不健全、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胸无大志,搞宗派、闹派性、争权夺利不团结以及利用职权搞特殊化、走后门,工作长期处于落后瘫痪状态的局面,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普遍进行一次整顿。在整顿中,要认真落实党的政策,着重抓好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切实解决存在问题。12月3日,晋东南地委转发团地委《关于今冬明春进行整团建团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切实加强对整团建团工作的领导,通过整团建团,充分发挥广大团员青年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的生力军作用。

12月

晋东南地革委批转地区农林局植树规划 12月1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批转地区农林局《关于召开全区种植经济林座谈会的报告》。报告提出到1975年,全区人均植树100株,其中人均种植经济树50株。

北方山区打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阳城召开 12月4日,北方八省(市、自治区)山区打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阳城县召开。与会150多名代表参观了阳城县南关、白桑、风门、北村等大队及北留水轮泵站。

晋东南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冬小麦管理广播誓师大会召开 12月7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冬季小麦管理广播誓师大会。地委领导和农村工作干部1300多人参加会议。地委书记武天明作题为《明年要大上,今冬明春要大干,誓夺明年粮食过“黄河”,棉花、养猪双上“纲要”的奋斗目标》的讲话。会议号召全区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紧急动员起来,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冬季小麦管理新高潮。各行各业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上,大力支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晋东南地委批转地革委政工组在职干部下放劳动锻炼意见 12月13日,晋东南地委批转地区革委政工组《关于组织在职干部分批下放劳动锻炼的意见》,要求各县(市)切实把组织在职干部分批下放劳动锻炼工作继续抓紧抓好,抓得更有成效。地区革委政工组《意见》指出,“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以来,全区先后分四批组织11000多名在职干部到工厂农村劳动锻炼,占在职干部总数三分之一。现仍有3400多名干部住“五·七”干校、在农村插队和蹲点包住生产队。根据省委、地委关于在三至五年内,在职干部普遍轮流下放锻炼一年的要求,全区尚有2万多名在职干部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分期分批轮流下放劳动。《意见》拟定,从现在起,全区每年每期轮流下放劳动锻炼5000名在职干部。并要求各县(市)和地直单位都要作出规划,定期轮换。

晋东南地区组队赴沪参观学习 12月14日,晋东南地区有关单位组织的赴上海参观学习小组归来。在上海期间,参观学习小组先后深入上海火车站、中国第一百货商店、西郊公园、中国纺织机械厂、上钢十厂、东海化工厂、杨浦公安分局、普陀街正红里民兵小分队等13个单位参观学习。

各级党委传达贯彻中央粮食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12月上旬至中旬,晋东南地委和各县(市)委用8至9天时间,分别召开三级或四级农村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粮食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参加会议人员共计27500多人。会议研究总结自1970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以来,晋东南地区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经验教训。会议认为,晋东南地区农业发展不快的根本问题是“路线问题”。最主要的是“没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甚至面对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倾向有所抬头状况熟视无睹,助长了农村单干风、四旧复活风、干部不正之风的自发势力”。会议提出,采取得力措施,继续学习贯彻党的“十大”精神,抓好“批林整风”,搞好上层建筑领域包括各个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以此推动农业学大寨的深入发展,力争在一二年内实现全区粮食亩产过“黄河”,棉花、养猪两项达“纲要”。会议要求,全区山区地方要向平顺西沟学习,推广他们艰苦奋斗,战天斗地,建设山区的经验;人少地多地方,要学习屯留县秦家庄,推广他们为革命种田,多打粮,多贡献的经验;人多地少地方,要向南呈、林移、晋庄、小宋学习,推广他们不断提高农业“四化”程度,大搞科学种田,扩大复播面积提高产量的经验。同时,全区要继续推广晋城县大力发展“五小”工业,大力支援农业和黎城县自力更生,大干苦干,大搞水利基本建设的经验。

晋东南地委批转地革委政工组培养年轻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意见 12月18日,晋东南地委批转地区革委会政工组《关于按照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积极选拔培养年轻干部,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意见》针对干部队伍存在的对年轻干部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基层较好、地直较差,行政部门较好、企事业单位较差和有的班子不够精干等问题,提出争取用一年左右时间,按照老中青三结合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积极慎重、严格条件、分期分批选拔配备各级领导班子。各级领导班子内年轻干部,公社配备二分之一,县委常委班子配备三分之一,地委常委班子配备四分之一,并要有1至2名妇女干部参加各级领导班子。地区革委会机关局、委、办、室领导干部中也要配备四分之一年轻干部。在选拔配备干部中,要坚持立党为公,搞五湖四海,执行任人唯贤干部路线。为防止班子臃肿,《意见》按照大、中、小县,确定了常委名额:30万人口以上为大县,设13至16名常委;20万人口以上为中等县,设11至13名常委;20万人口以下为小县,设9至11名常委。

晋东南地委作出工业学大庆五项决定 12月20日,为了更好地贯彻全省工业学大庆经验会议精神,发展晋东南地区工业生产,经地委讨论研究作出五项决定:(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批林批孔”。(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大搞群众运动,广泛开展以路线为纲,以优质、高产、低消耗、多品种、安全生产为内容的比、学、赶、帮、超和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多快好省发展工业生产。(三)加强企业管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确实把管理制度、技术经济指标落实到车间、班组,搞好岗位责任制和定额管理,加强生产、技术、材料等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四)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坚持工业为农业服务的正确方向。各县(市)、各厂矿企业都要制定1974年至1975年两年和至1980年发展“五小”工业、支援农业规划,把工业支援农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五)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搞好“班子”建设。

晋东南地区整顿基层党组织经验汇报交流会召开 12月24日至28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整顿基层党组织经验汇报交流会。各县(市)委、厂矿、地直机关党委、国防工办,各厂矿党委分管政工常委、组织办公室负责人,以及部分整党宣传队和整党先进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会上11个县(市)、两个厂矿交流经验,会议对下一阶段整顿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会议认为,全区11月中旬开展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以来,通过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使广大党员分清路线是非。并按照老中青三结合原则,将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整顿的中心环节来抓,取得成效。在整顿过程中,全区以县或公社集中举办450期学习班,57600多人参加支部成员学习班(有的以会带训),70%以上单位已进入整顿第二阶段,全区8390个一二类支部,已有6950个开始全面整顿。

晋东南地区初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 12月29日,据统计:晋东南地区6850多所小学,已有6370多所建立红小兵组织,389500多名少年儿童加入。选配校内、外铺导员11850多名,初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

晋东南地区清产核资成效显著 12月31日,晋东南地区清产核资办公室向地区革委报告全区清产核资情况。报告指出,从1971年下半年开始至1973年底,全区应进行清仓查库的884个单位,已有863个单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清查,共清出多余积压物资总值为59457100元,占1970年全区定额资产总额24.8%,其中固定资产清出20193700元,占1970年固定资产总值14.3%。清出的主要物资有钢材、有色金属、机电设备等,这些物质直接支援了工农业生产建设。

1974年

1月

晋东南地区文教战线“批林整风”经验交流会议召开 1月12日至16日,晋东南地区革委政工组组织召开全区文教战线“批林整风”经验交流会议。各县(市)文教办主任、工宣队、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和部分中小学、剧团、文化馆负责人以及群众文化典型单位代表共15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着重总结交流1973年1月以来全区文教战线抓大事、抓路线,开展“批林批孔”的做法。1月26日,地委批转地区革委政工组《关于召开全区文教战线“批林整风”经验交流会议的报告》。地委要求各级领导切实加强对文教战线的领导,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认真搞好“斗批改”,打击阶级敌人的诬蔑和攻击,反击黑线回潮,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成果,把教育革命、文艺革命进行到底。

晋东南地区民兵整组经验交流会召开 1月15日,晋东南军分区在长子县召开全区民兵整组经验交流会议。各县(市)武装部负责民兵工作的领导、政工科和动员科长共135人参加会议。会议分析全区民兵整组工作形势,听取长子县庆丰大队、晋城县浪井大队、襄垣县返头大队等13个单位经验介绍,组织观看庆丰大队民兵营军事表演。

晋东南地委成立政策落实领导小组 1月15日,经晋东南地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中共晋东南地委政策落实领导小组。由8人组成,王宏任组长,侯春泰、李旺先、郭春华、连一民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政工组、业务组、计委、文教、信访、公安局、法院等单位抽人组成,办公地点设在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从1月15日起开始办公。

晋东南地区贫下中农农业劳模暨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1月29日,晋东南地区贫下中农、农业劳动模范暨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平顺县西沟大队召开。省委副书记王庭栋,省委常委、省革委副主任李顺达,省妇联主任申纪兰和省革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地委书记武天明主持大会,地委常委、地区革委副主任李荣致开幕词,地委副书记李维彬作题为《认真贯彻十大精神,把全区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推向新高潮》的报告。会议要求,继续贯彻党的十大精神,深入开展“批林批孔”斗争,抓大事,抓路线,抓政治思想工作,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反骄破满鼓干劲,大打工农业翻身仗,誓夺1974年农业大丰收。

2月

晋东南地区掀起“批林批孔”运动高潮 2月2日,晋东南地委发出《关于认真传达贯彻中共中央1号、2号、3号文件,迅速掀起深入“批林批孔”运动高潮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党委要把“批林批孔”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大学习、大宣传、大发动、大批判,迅速掀起“批林批孔”运动高潮。地委、军分区党委、各县(市)委和各厂矿党委,要书记挂帅、常委坐镇,搞好试点,抓好典型。地委由武天明、常三毛、李维彬率领工作组分别在平顺县西沟大队、石圪节煤矿和晋东南医学专科学校进行试点。各县(市)委要办大队干部学习班,大厂矿要办车间班组学习班,公社要办生产队学习班。12日,地区总工会先后在地区礼堂、红旗剧场、工人俱乐部等地召开全区职工“批林批孔”大会。此后,“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区迅速掀起高潮。

晋东南地革委下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实施方案 2月6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正式下发《关于1974年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全区动员2400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月31日至2月5日,地委召开全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对《实施方案》进行讨论修改。

省委调整晋东南地区领导 2月8日,省委批准:李顺达任中共晋东南地委第二书记,常三毛任晋东南地区革委会主任。免去武天明晋东南地区革委会主任职务,免去王宏中共晋东南地委副书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职务。

晋东南地区批判晋剧《三上桃峰》 2月12日,晋东南地委根据省委指示发出通知,要求全区立即发动群众,开展批判所谓“为刘少奇翻案”、“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回潮的典型”、“大毒草”晋剧《三上桃峰》。3月2日,地委召开批判《三上桃峰》大会。之后,地委召开各县(市)领导会议,传达江青在接见山西晋剧演员时对《三上桃峰》的攻击性讲话和“炮轰谢振华”的指示,在全区掀起批判晋剧《三上桃峰》和“炮轰谢振华”的高潮。

晋东南地委批转医专党委关于范荣华退学申请请示报告 2月12日,晋东南地委批转晋东南医学专科学校党委《关于范荣华同学退学申请的请示报告》。范荣华是晋东南医学专科学校新招的“工农兵学员”,他在看了《人民日报》报道南京大学钟志民因“走后门”而申请退学的事迹后,认为自己也是“走后门”上大学,应该让优秀的工农兵代表进入学校,便向校党委提交退学申请。地委对范荣华的行为进行了充分肯定。

晋东南地区举办农业学大寨成果展 2月28日,晋东南地区农业学大寨成果展览在长治市莲花池展览厅正式展出。展览共分“综合”、“以总路线精神改变生产条件”、“大搞科学实验促进农业大变化”、“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四个部分,全面介绍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1973年全区粮食总产达306015万斤,亩产达411斤,棉花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以及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成果。

晋东南地区推广长子发展养猪事业经验 2月28日,晋东南地委批转长子县委《关于大力发展养猪业的报告》。地委要求全区各级党委学习长子县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广发展养猪业,努力实现1974年全区养猪达“纲要”和在三至五年内达到“一人一头猪”的奋斗目标。

3月

晋东南地革委批转地区商业局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意见报告 3月24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批转地区商业局《关于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意见的报告》。

晋东南地区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3月27日至31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召开全区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县(市)委、各人民公社党委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每个社队都要制订远景规划和当年生产计划,组建基本建设专业队,发动群众大打基本建设的人民战争。在经营管理方面,要端正方向,划清集体经营和个体经营界限,只允许个体经营自留地和家庭副业。

4月

晋东南地委传达贯彻中央解决山西问题指示 4月8日,晋东南地委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政治局关于解决山西问题指示和中共山西省第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对谢振华、曹中南所谓“方向路线错误”进行揭发批判。26日,晋东南地革委机关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传达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解决山西问题的“3·18”、“2·24”指示。地委副书记李维彬代表地委作动员报告。会后,全区逐级展开揭发批判谢振华、曹中南“方向路线错误”活动。

5月

千余名外宾到武乡八路军总部参观 5月6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就外国宾客到武乡县参观八路军总部人数进行统计。从1964年至1974年10年间,先后有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美洲五大洲69个国家1600多名外宾到武乡县王家峪、砖壁八路军总部旧址参观访问。

晋东南地区抓革命促生产座谈会议召开 5月14日至20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抓革命促生产座谈会议。各县(市)委主管工业负责人和计委、工交部门负责人,地营以上厂矿党委书记和部分工人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中央领导在十五个省(市)抓革命促生产座谈会议上重要指示和中央政治局领导关于解决山西问题指示,学习京、津、沪、辽抓革命促生产经验,传达省委书记王谦在全省抓革命促生产座谈会上讲话。会议中心议题是解决以革命“统帅和促进”生产的思想认识问题。会议联系山西省和晋东南地区工交战线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实际,揭发批判了谢振华、曹中南所谓“方向路线错误”。针对部分单位因搞运动工作陷入停顿状态、纪律松弛、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无人过问,导致全区四月份以来生产持续下降,五个月只完成年计划33.6%的严峻形势,会议要求各级党委以“批林批孔”为纲,联系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实际,在揭露和批判“谢曹路线”的同时,排除一切于扰,把生产搞上去,把前五个月亏欠的任务补回来。

晋东南地区举办第五届运动会 5月至6月,晋东南地区第五届运动会在长治举行,2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长治市、晋城县、潞城县、长治县、沁县、高平县代表队获男子团体总分前六名,长治市、晋城县、潞城县、高平县、长子县、长治县代表队获女子团体总分前六名。在5月初先期举行的第五届运动会篮球比赛中,长治市、晋城县、高平县、陵川县、武乡县、阳城县男队和晋城县、长治市、沁源县、高平县、壶关县、沁县女队分别获得比赛前六名。

6月

全省公路田径自行车运动会在长治举行 6月16日至20日,山西省公路、田径和自行车运动会在晋东南地区体育场举行。晋东南地委常委、地区革委副主任、大会组委会主任王定谟致开幕词。来自全省8个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共200多人参加运动会。经过五天比赛,晋中、太原、晋东南地区男、女代表队分别获前三名。

晋东南地委作出批林批孔抓革命促生产意见 6月24日,晋东南地委作出《关于对当前批林批孔、抓革命、促生产的几点意见》。《意见》要求各级党委认真学习中央12号、17号文件,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解决山西问题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强对“批林批孔”运动的领导,加深对这场斗争意义的理解,站在运动前头,带头揭批,不要顾虑重重,反复动摇。要教育群众不要成立“战斗队”一类群众性组织,不搞跨行业跨地区串联。要加强马列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发现、组织和培养不脱产工农兵理论队伍。要认真加强社会治安工作,严厉打击现行反革命分子和杀人、放火、抢劫、盗窃等重大刑事犯罪活动,保证“批林批孔”运动和工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意见》指出,全区1至5月份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分别比1973年同期下降3.5%和13.4%。对此,各级领导要敢于负责,把革命、生产两大重担挑起来。地县两级要组织干部到农村、厂矿,带领群众坚守生产工作岗位,坚持八小时工作制,坚持业余闹革命,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对坚守生产工作岗位的职工、干部,要大力表扬;对擅离职守,不参加生产劳动,不坚守工作岗位的职工和干部,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屡教不改的要批评教育。以实际行动,促进全区工农业生产,把前五个月亏欠的任务补回来。

7月

晋东南地区推广石圪节矿民主理财和巴公化肥厂扭亏增盈经验 7月11日至13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召开地区所属国营企业及县(市)所属国营亏损企业财务工作座谈会,推广潞安矿务局石圪节矿民主理财经验和巴公化肥厂扭亏增盈经验。会议认为,有些重点企业产品数量和质量上不去,交通运输紧张,产品积压过多,加上企业管理偏松,利润拖欠严重,是造成亏损户不断增加,亏损额不断增大的重要原因。会议要求,大力推广潞安矿务局石圪节矿民主理财经验和巴公化肥厂扭亏增盈经验,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并对所欠利润,逐厂逐户进行清理入库,努力扭转全区企业亏损的不利局面。

全省生物防治经验交流现场会议在阳城等地召开 7月17日至23日,省革委农林局和省农科院分别在阳城、沁水、夏县召开全省生物防治经验交流现场会议。与会代表对阳城县生物防治工作进行参观、检查、指导,给予较高评价。1974年,阳城县有7个公社、10个大队开展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工作,试验面积200多亩。其中,利用瓢虫治蚜虫61亩,利用青虫菌防治菜青虫、棉铃虫58亩,繁殖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玉米螟85亩。通过布点试验,均获得良好效果。

晋东南地区工交战线抓革命促生产会议召开 7月20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工交战线抓革命、促生产会议。会议表彰石圪节煤矿、晋城县、阳城县、潞安矿务局、巴公电厂、晋东南纺织厂、永明机械厂、阳城缫丝厂、高平造纸厂、高平链条厂、地区无线电器材厂等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8月

晋东南地区老红军座谈会召开 8月1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召开全区老红军座谈会。退伍、转业、退休老红军共200多人参加会议。襄垣县退休老红军张朝府、长子县范庄大队老红军程先礼、高平县老红军金贵富、沁水县老红军贾培政、黎城县老红军黄国强、晋城城关老红军宁文保等人畅谈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和发扬红军优良传统,为革命继续做出新贡献的体会。会议期间,地委、地区革委、军分区和驻军部队主要领导,多次到会看望老红军,并组织参观平顺县西沟大队、长治县南呈大队和林移大队等全区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

晋东南地委作出做好“支左”人员调回部队意见 8月10日,晋东南地委作出《关于认真做好“支左”人员调回部队的几点意见》。《意见》指出,根据省委《关于“支左”人员调回部队的通知》精神,晋东南地委和晋东南军分区于8月7日召集各县(市)委、人武部、各大厂矿主要负责人和“三支两军”人员传达学习《通知》。同时,地委成立由武天明直接负责的“支左”人员调回部队领导小组。截至1974年8月,全区共有“支左”人员141名,分布在全区55个单位,其中在各县(市)革委会54名,地区革委机关和地(市)厂矿企业87名。遵照省委通知,拟定8月至10月,分三批调回部队,第一批30%,第二批50%,第三批20%。地方党委和部队党委对于“支左”人员的走与留,要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对于工作需要留在地方工作的军队干部,要征得部队和本人同意,报请任免机关批准后执行。《意见》还就做好“支左”人员家属工作、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支左”人员调回部队、增强军政军民团结、排除资产阶级派性干扰、做好善后工作和稳定全区形势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晋东南地区检查知青工作落实情况 8月10日,晋东南地委召开电话会议,部署检查落实中共中央[1973]21号、30号文件情况。会后,地委组织702人对有插队知识青年的203个公社552个生产大队进行为期20天的全面检查。截至1974年,全区共接受、安置插队知识青年13000多名。几年来,除招生、招工、外迁、征兵外,还有插队知识青年7661名。其中,北京知青1001名,天津知青1368名。在插队知青中,有1873人加入共青团组织或党组织,有772人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有2054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有5244人担任辅导员、技术员、赤脚医生、民办教师等。

晋东南地区战备人防领导小组作出六项决定 8月12日,晋东南地区战备人防领导小组在地区战备人防办公室召开第二次会议。地委第一书记、地区战备人防领导小组组长武天明主持会议,隋克荣、王宏、钱生辉等地委、地革委、军分区领导和地区战备人防领导小组成员共19人出席会议,地区有关部门及人防办公室全体人员列席会议。会议听取军分区参谋长冯宝山对全区一年来贯彻落实战备思想教育、地县社三级战备人防值班、城市人民防空、以长治机场为中心的反空降作战方案落实、全区战备粮库大检查、地县两级战备人防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会议经过分析研究,作出六项决定:(一)各级领导要认真抓好战备形势教育,抓好城市防空常识教育,不断增强敌情观念,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做好反侵略战争的思想准备。(二)加速做好长治市和晋城县人防工作,认真执行1971—1980年度规划,保质保量完成每年规定的人防工程建设,落实临战紧急疏散计划。要加强人防指挥通讯、警报系统建设,保证战时指挥联络顺畅。(三)加强部队、民兵建设,搞好兵员动员和干部配备计划。(四)加强地、县(市)两级后方基地建设,保管好战备粮、油、马草和其它物资储备。(五)搞好后勤保障和民兵武器制造、改制工作。(六)战备人防工作必须在地方党委一元化领导下,根据任务明确分工负责。属于地方战备工作范围的,以地方有关部门为主负责贯彻落实,军事部门积极协助。属于军队战备工作范围的,以军事部门为主负责贯彻落实,地方有关部门大力协助。会议还对战备人防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时间、各县(市)人防办公室人员编制作出具体规定。

赵俊英出席全国针刺麻醉研究工作会议 8月20日,高平县米东大队赤脚医生赵俊英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针刺麻醉研究工作会议。赵俊英是米山镇米东村人,高平农村赤脚医生先进代表。她刻苦学习,掌握了针麻一般规律,能和手术配合,在针麻不留针的情况下做腹部、妇产、五官、四肢、骨科等大中小型手术20多种,有效率达90%以上,曾在太原、北京、上海等地进行手术表演。1973年5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她的专著《坚持实践第一,摸索针麻规律》。

晋东南地革委下发进一步巩固发展合作医疗通知 8月28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巩固发展合作医疗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区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要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医”方针,积极开展“三土”(土医、土药、土法)、“四自”(自采、自种、自制、自养)活动,进一步巩固发展合作医疗。

9月

晋东南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召开 9月3日至8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在黎城县召开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会议总结全区各县(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经验,讨论安排1975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会议要求,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领导,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认真贯彻以“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方针,自力更生办水利。要深入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迅速掀起更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高潮,努力实现全区新增水地40万亩、新建大寨田40万亩、园田化面积40万亩、四旁植树达《纲要》、荒山绿化50万亩、育苗8万亩,大打旱井,全部解决人畜吃水问题的奋斗目标。

晋东南地区工宣队贫管会领导组成立并召开会议 9月17日,晋东南地委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工宣队、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领导组,负责管理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地委第一副书记、革委主任常三毛分管领导组工作。地委常委王定谟任领导组组长。此后,各县(市)相继成立工宣队、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领导组。9月21日至25日,地区工宣队、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领导组召开工作会议,分析全区教育战线形势,部署工宣队、贫管会工作任务。各县(市)派出工宣队厂矿党委、县(市)委政工组、教育办公室负责人和部分工宣队、贫管会代表,地直单位大中小学校代表共328人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全区许多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建立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新体制;有600多名工人组成工宣队,进驻城镇学校;农村中小学普遍建立贫管会。会议要求,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工宣队、贫管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批林批孔”和教育革命中的战斗作用,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彻底批判反动没落的孔孟之道,把教育革命搞得生气勃勃。

晋东南地委批转全区公社经营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报告 9月25日,晋东南地区农林局、中国人民银行晋东南中心支行向晋东南地委上报《关于全区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的报告》。《报告》就进一步改善公社经营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狠抓经营管理上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二)认真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教育社员树立为革命种田的思想,充分发挥社员社会主义积极性,不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三)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勤俭办社”方针,认真落实党的分配政策,抓好分配兑现和清欠工作,力争在1974年拿下清欠任务60%以上。据统计,全区集体欠社员款2000万元,社员欠集体款4100万元,集体欠国家贷款3100万元,超支拖欠既影响了分配兑现,又占用了国家贷款。(五)认真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政策,搞好劳动管理,大力推广大寨评工计分办法。(六)坚持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为农业服务、为社员生活服务、为工业服务、为出口服务的方针,认真加强社办企业管理,发展社办企业。10月2日,晋东南地委批转了这一报告,要求各县(市)、公社党委参照执行。8月下旬,全区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议在陵川县召开。

10月

晋东南地革委就农业受灾和农业税减免问题向省革委请示 10月9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就农业受灾和农业税减免照顾问题向省革委作请示。地革委指出,入春以来,全区早象十分严重。1至6月份降雨量比去年同期减少40%到80%以上,受灾面积达400多万亩。尤以晋城、高平、陵川、黎城、长子、沁水、阳城等县最为严重。入夏以来,壶关、陵川、沁县、武乡、沁水、沁源、阳城等县又遭到风、雹、洪等自然灾害连续袭击,程度较大的有七次,为历年所罕见。据统计,全区共计冲毁耕地14万多亩,冲毁水库水池11个、土石坝3054条、小型水利工程10处,冲塌房屋390间、窑洞100孔,刮倒冲走成林树木10300株、粮食68万斤,致死大牲畜107头、羊1430只、猪853头,死亡人数7名、伤50多人。地革委提出,为照顾这些遭灾较重的社队,解决山区人民实际困难,请批准照顾减免农业税3000万元。

晋东南地区发展养猪广播动员大会召开 10月30日,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全区发展养猪广播动员大会。地区革委农业局、商业局、粮食局、农机局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屯留、长子、沁水县以及长子县岚水公社、关村大队妇女养猪场代表出席会议。养猪先进县和养猪先进社队代表在会上介绍经验。会议指出,全区生猪饲养量已经超过170万头,户均达到2头,比1959年增长3倍多。先后涌现出长子县、长治县、屯留县、沁水县、高平县、潞城县和长治市7个养猪指标达《纲要》的县(市),有9个公社、213个大队实现“一人一猪”或“一亩一猪”目标。会议号召全区人民进一步贯彻落实毛泽东关于发展养猪的重要指示,把发展养猪提高到路线、方向、道路问题的高度来抓,为实现全区养猪达《纲要》目标而奋斗。

11月

全省针麻工作会议在高平召开 11月1日,山西省针麻工作会议在高平县召开。高平县委介绍全县普及针麻工作经验。高平县针麻工作在1958年和1964年搞过两次,但没有坚持下来。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医院第一巡回医疗队到高平帮助开展针麻工作,得到县委大力支持,使得针麻工作又开展起来。1973年和1974年全县针麻工作有很大发展,县级医疗单位和27个公社卫生院普遍运用针麻技术,不少大队赤脚医生也都掌握针麻技术。针麻已逐步运用到妇产、腹部、五官、骨科、四肢等78种手术上,全县共做针麻手术9900例,占总手术的80%。在普及基础上,针麻技术也不断提高,由用群针发展到少留针,由用辅助药品发展到一般不用辅助药品,由留针发展到不留针。针麻有效率达90%以上,优良率达78.6%。12月31日,《光明日报》发表《坚持卫生革命,大搞中西医结合——高平县普及针麻成效显著》的专题报道。

晋东南地区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召开 11月4日,晋东南地区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在平顺县西沟大队召开。全区农业劳动模范、农业学大寨先进代表和支农先进单位代表共1450人参加这次会议。会议听取地委《认真总结农业学大寨经验,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报告,对南呈、秦庄、林移、小宋等1974年农业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支农先进单位、模范蹲点干部进行表彰。会议指出,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农业学大寨”号召10年来,全区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有了较大改变。1974年同1964年相比,粮食亩产增长77%,总产增长67%,林、牧、副、渔等生产也有一定发展。1974年,全区粮食亩产第一次达到《纲要》规定指标,也是全省唯一粮食达《纲要》地区。会议要求,学大寨必须抓根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加强各级领导班子革命化建设,带领群众不断批判资本主义、批判修正主义,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由于会议不顾客观实际,极力推行“左”的做法,弄虚作假,会后全区推广大寨“左”的一套做法和层层欺上瞒下、虚报浮夸之风进一步加剧。

晋东南地区落实政策工作会议召开 11月7日至11日,晋东南地委落实政策领导小组在平顺县召开全区落实政策工作会议。地委书记武天明作工作报告,省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李顺达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省委落实政策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和省委书记王谦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指出,全区17县(市)共有未定案处理、未重新复查和复查后本人不服案件5680起。此前已复查1458起,占25.67%;还有74.33%的案件没有复查。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克服怕这怕那的错误思想,去掉“怕”字,换上“敢”字,认真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针对在落实干部政策上存在的“定性不准、处理不当、错捕、错判和趁落实政策进行翻案”等四个方面问题,会议要求各级党委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全错的案件要全部平反,对部分错的案件部分平反,对搞对了的案件决不能翻案。既要反对有错不纠,也要防止“一风吹”,真正做到有反必肃、有错必纠,全面加快落实政策步伐。

晋东南地区民兵代表会议在长治召开 11月10日至16日,晋东南地区民兵代表会议在长治召开。全区各个系统1000多名民兵代表和特邀代表参加会议。省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李顺达,省军区副司令员张一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地委第一副书记、地区革委主任常三毛致开幕词,地委副书记李维彬致闭幕词。会议传达全省学习大寨民兵连现场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全区加强民兵建设的经验,分析当前工作形势,讨论今后任务,通过给全区民兵的倡议书,并向民兵“三落实”先进单位颁奖。

晋东南地革委提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目标 11月20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召开全区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晚、稀、少”的原则,控制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晚,即提倡城镇男28岁、女25岁,农村男25岁、女23岁结婚。少,即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稀,即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要求1975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4.5‰以下。

晋城各县加快农业学大寨步伐 11月20日至12月6日,省委在昔阳县召开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期间,晋城各县分别召开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一方面通过参观先进社队典型、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推动学大寨运动开展;另一方面,以大寨、昔阳为榜样,联系本县实际,系统地学习中央有关“批林批孔”指示和文件,宣讲儒法斗争史,并对林彪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展开大批判。12月下旬,晋城各县又相继召开四级干部农业学大寨会议,重点对全省会议精神进行传达,检查总结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以来各县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情况,并提出普及大寨社、队问题。纷纷表示在今后学大寨运动中,要想新的,干大的,大树雄心壮志,大鼓革命干劲,大搞群众运动,大打学大寨总体战。这样,就进一步使大寨、昔阳一套“左”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区蔓延开来。

晋东南地委举办农村青年党支部书记学习班 11月26日至12月7日,晋东南地委在平顺县西沟大队举办农村25岁以下党支部书记学习班,参加学习班的学员共183人,其中女支部书记11人,支部教员17人。学习班分学习动员、现场参观、交流经验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学习,提高农村基层青年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党性原则,克服“党不管党”的现象。第二阶段,通过参观西沟党支部成立地址“革命岩”、西沟互助组开垦出来的“三分创业田”和西沟大队学大寨变化,请老党员、老贫农现身说法,使学员认识到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性。第三阶段,通过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当好支部书记的能力。

晋东南地委批转平顺县委普及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11月30日,晋东南地委批转中共平顺县委《关于普及小学五年制教育的调查报告》及“三个附件”。地委批语指出,平顺县除有生理缺陷失去学习条件者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在校学生巩固率99.7%,小学五年制教育普及率99%。平顺县在经济条件落后、自然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能办到的事,全区都应该能够办到。全区各级党委要像平顺县那样,对普及小学教育进行一次普查,采取针对性措施,完成《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的争取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普及农村小学五年制教育的任务。1975年1月17日,省委转发平顺县委《关于普及小学五年制教育的调查报告》。

12月

晋东南地区培养妇女理论队伍暨“三养”经验交流现场会召开 12月6日至13日,晋东南地区妇联会在沁水县召开全区培养妇女理论队伍暨“三养”经验交流现场会议,就全区广大妇女读马列和毛主席的书、批林批孔、积极投入“三养”活动等问题交流经验,要求认真推广长子县岚水公社发展养猪、武乡县阳峪大队发展养鸡、潞城县发展养兔的经验,完成地委交给的在1975年全区妇女办1500个猪场的任务。“三养”,即养猪、养兔、养鸡。

晋东南地委解决农业学大寨过程中问题 12月10日至24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地直单位机关干部会议,解决在农业学大寨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的讲话,省委书记王谦的报告和大寨大队、昔阳县典型经验。会议根据全国农田基本建设座谈会指示精神,对全区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要在“批林批孔”中重新认识大寨经验的问题。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向地委提出整改意见1280条,其中属于方向、路线、政策方面的903条,占总数四分之三。意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地委领导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思想路线不够端正,不是把大寨当成“三大革命”的典型,不是狠抓现实的阶级斗争,狠批资本主义倾向。(二)不是大讲党的基本路线,以政治统帅生产,而是单纯任务观点,就生产抓生产,单纯追求产量指标,以小农经济思想指导社会主义大农业。(三)在指导思想上犯有严重的“唯生产力论”错误,致使农村资本主义倾向自由泛滥,城市不正之风盛行,干部之间严重不团结。地委领导成员中,有的常委上找靠山,下拉山头,争权夺利闹分裂。地委书记武天明代表地委在大会上对提出的问题深入进行解剖,对存在的错误和意见作了自我批评。

晋东南地革委就沁河灌区工程调配劳力和施工问题下发通知 12月28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下发《关于沁河灌区工程调配劳力和施工中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经省委批准,沁河灌区工程将于1975年动工兴建。当年主要任务是,进行导流泄洪洞、干渠渠道和隧道开挖工程,输电、通讯线路探测和架设工程,沁水县郑庄至灌区工地公路改造及部分临时性建筑工程。劳力主要由晋城、阳城、高平、沁水四县共同承担。

晋东南地委召集县委书记研究讨论今冬明春工作 12月,晋东南地委召集各县县委书记研究讨论今冬明春工作,决定用一个月时间对公社级党委普遍进行一次整顿,重点解决公社级党委在执行党的路线、政策及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整顿公社级党委的同时,下决心抓好后进队和重点大队整顿工作,重点解决领导班子团结问题,端正社会主义生产经营方向。

1975年

1月

晋东南地委提出整党整风意见 1月3日,晋东南地委提出《关于整党整风的意见》。地委决定1975年对全区各级党组织普遍进行一次集中整党整风,主要解决四方面问题:(一)从县委到公社党委、基层党支部,紧密结合实际,重新认识大寨和大寨精神,用大寨这面镜子进行对照检查,端正思想路线,进一步解决学大寨的方向道路问题。(二)深入进行《党章》教育,批判林彪分裂党、分裂革命队伍的罪行。坚决反对和纠正不服从党的领导、不执行党的纪律、争功推过、居功自傲、老子天下第一、不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等不良倾向,进一步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一元化领导。(三)深入开展对骄傲自满、形而上学、右倾保守和懒汉懦夫世界观的批判,解决好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右倾保守、怕苦怕累、贪图安逸、不想大干、不愿大干的问题。(四)各级党委要提高对培养接班人的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充实和健全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1975年,每个基层支部要配备1至2名25岁以下青年委员,并有1名妇女委员,每个公社要有3至5名青年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抓好“吐故纳新”工作,迅速处理好“挂”起来的党员、预备党员和“四清”中缓登记党员的问题,不要久拖不决。

晋东南地区化肥生产工作会议召开 1月3日至5日,晋东南地委在晋城巴公化肥厂召开全区化肥生产工作会议,总结1974年化肥生产工作,分析全区化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全区化肥工业战线迅速掀起一个学习石圪节煤矿、赶超巴公化肥厂的群众运动。

晋东南地区交流“批林批孔”经验 1月5日至10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批林批孔经验交流会议,总结1974年6月以来全区宣讲“儒法斗争史”、发动群众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情况,对进一步开展批判“右倾”思想和“右倾”势力代表人物进行安排部署。据统计,全区共组织“评法批儒”斗争史宣讲团455个,47000多人参加宣讲。建起一支有14万多人参加的马列主义理论队伍,各级单位共举办不同类型“批林批孔”学习班25000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3000多次,共写批判文章27万多篇,召开各种批判会23000多次,办各种大批判专栏36000多个。

晋东南地区人民防空和战斗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1月6日至10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人民防空和战斗村建设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衡阳会议和全省城防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长治市人民防空工程、长治县南呈大队战斗村地道工程,听取和观看襄垣县虒亭公社重点目标保卫、公社级战备值班组织、民兵护路经验介绍和军事表演。

晋东南地区开展学习移植“革命样板戏”会演 1月8日,晋东南地区学习移植“革命样板戏”会演结束。20个专业剧团分别用上党梆子、上党落子、上党二簧、蒲剧、晋剧、豫剧等地方剧种,演出《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杜鹃山》、《龙江颂》、《平原作战》和《红色娘子军》九个“样板戏”。还用上党梆子学习移植交响音乐《沙家浜》。赴华北地区文艺调演剧目《快马加鞭》也参加会演。

晋东南地委要求各县(市)开展访贫问寒活动 1月23日,晋东南地委批转平顺县委《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访贫问寒活动的情况报告》。地委要求春节之前,各县(市)委都要像平顺县委那样,组织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深入到社、队和山庄、窝铺,普遍进行一次访贫问寒送温暖活动。

晋东南地革委组织养猪能手到外地参观学习 1月26日至2月3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组织全区养猪能手参观学习团一行41人,到河北省景县魁星庄大队、武邑县高庄大队和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公社、双桥公社沈家坟大队,平谷县西沥津大队、岳各庄大队、南营大队等单位参观学习。

2月

晋东南地革委要求推广朝阳农学院办学经验 2月8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邀请全区教育界能手举行“教育革命经验”座谈会,学习朝阳农学院“分散办学,社来社去”经验,要求全区学校结合实际进行推广。

水电部在巴公电厂召开节约点火用油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 2月上旬,水利电力部在巴公电厂召开火力发电厂节约点火用油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总结巴公、北山等电厂节约点火用油技术革新经验,制定火力发电厂节约点火用油规划与措施。

晋东南地革委批准建立界牌岭坑木林基地 2月23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批示:同意沁水县革委会、晋城矿务局革委会在沁水县界牌岭建立坑木林基地。

3月

晋东南地区棉油麻生产会议召开 3月2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召开全区棉花、油料、麻皮生产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棉油糖麻烟生产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全区棉油麻生产经验,讨论落实1975年“全区棉花上《纲要》,油料、麻皮大发展”计划和措施,部署棉油麻生产备耕工作。会议要求全区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坚决按照国家计划,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种足种好棉花、油料、麻皮等经济作物,做到保面积、保全苗、保丰收。

沁河灌区建设工程破土动工 3月11日,沁河灌区正式破土动工。晋城、高平、阳城、沁水四县万余名民工各自组成建设兵团投入奋战。沁河灌区是当时晋东南地区最大的水利设施,它把沁河水提到山上,引到沁水、阳城、高平、晋城四县,灌溉农田。沁河灌区主要工程:一是枢纽大坝,在沁水县王必大队张峰水库兴建一条蓄水量可达5亿多立方米的拦河大坝;二是修建总干渠,从张峰水库至晋城大阳大队,全长77公里,并修建四条干渠,流量为30个秒立方米,可浇地128万亩;三是在晋城、阳城之间的磨滩建一座电站,以供整个提水工程用电。沁河灌区工程建成竣工,将惠及沁水、阳城、高平、晋城四县子孙后代。到1976年底,沁河灌区完成“三通一建”,即公路通、电力通、通讯通,临建工程完工。据1976年10月中旬统计,沁河灌区工程开工以来,已投工1673000多个,投资7146000元,完成土石方1135000立方,输电线路、公路、住房等工程已接近完成。1976年12月上旬,沁河灌区党委在大坝工地举行第一期工程施工誓师大会,晋、高、阳、沁兵团,山西水利工程队五中队近万名指战员参加誓师大会。后因种种原因,沁河灌区工程未能进行到底。

晋东南地区总工会首届四次全委会召开 3月14日至18日,晋东南地区总工会召开首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地区总工会全体委员,各县(市)、各大厂矿工会负责人,基层工会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共240人参加会议。地委第一副书记常三毛、省总工会常委康根成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1974年全区工会工作,交流基层工会工作经验,表彰154个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讨论和制订1975年工作计划。会议提出1975年争取在全区厂矿普及“两队、一校、一室、一舍”(文艺宣传队、体育运动队,政治夜校,图书室,红宿舍)规划。

晋东南地委召开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动员报告大会 3月15日,晋东南地委在长治市红旗剧场召开地直机关干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动员报告大会。地区革委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军分区、地直单位领导干部、理论骨干、职工代表和全区17个县(市)、各大厂矿领导参加会议。地委常委、地区革委副主任李振华主持大会,地委第一副书记、地区革委主任常三毛作《关于贯彻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动员报告》。会议要求,各级干部要从理论上弄懂弄通为什么对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什么,怎样为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等问题。各级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严肃对待,纠正那种对理论学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倾向,在全区迅速掀起一个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3月24日,晋东南地委作出《关于认真学习毛主席对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的意见》。主要内容:(一)各级党委要立即动员起来,认真学习和广泛宣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学懂弄通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极端重要性。(二)认真坚持毛主席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刻苦攻读原著,加强调查研究,力求真正从理论同实践的结合上,把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专政的问题搞清楚。(三)各级党委都要把落实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以此推动全区各项工作。

晋东南地区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高平召开 3月23日至28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在高平县召开全区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总结档案工作先进经验,分析档案工作存在问题,讨论制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表彰和奖励62个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和17名档案工作先进个人。

晋东南地委安排部署工农业生产 3月25日至29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工作会议,就关于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关于贯彻安定团结方针和掀起工农业生产高潮,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等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会议提出:在工业生产方面,一要克服片面观点,在抓好农业工作的同时也要管好工业,抓好工业不能一条腿走路。二要对重点部门特别是电力、运输和化肥生产等单位,下决心抓出成效来,对工作搞得不好的单位要限期扭转。三要抓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加强企业管理,对厂矿企业中无故旷工、出工不出活和不按规程办事,随意浪费国家原材料等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对因工作失职造成生产设备严重损坏的要严肃处理。在农业生产方面,一要认真实行计划种植,妥善安排粮食生产以及棉花、油料、麻皮、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坚决完成国家种植计划。二要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抓好小型水利和打井配套工作。三要自己更生,解决肥料问题,大力发展养猪,大力生产腐殖酸氨肥料和5406菌肥。四要抓好春季植树造林和春季育苗工作,确保全区9万亩育苗任务完成。五要抓好锄草、追肥、浇水,加强小麦、油菜管理,夺取夏季丰收。会议同时提出,要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制度,搞好安全生产和计划生育工作,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把人口出生率降下来。

晋东南地区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议在长治召开 3月28日至4月5日,全区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议在长治召开。各县(市)委、各厂矿领导,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和部分县办厂矿和社队工业代表共900多人参加会议。晋东南地委、晋东南地区革委会主要领导出席会议。晋东南地委第二书记李顺达作动员报告。会议听取地委关于《抓好理论学习,深入“批林批孔”,进一步把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推向新高潮》的报告,交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批林批孔”、抓革命促生产、开展工业学大庆经验,研究讨论全区工业生产任务。会议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进一步增强革命团结,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区1975年国民经济计划。会议对阳城缫丝厂、巴公发电厂、巴公化肥厂等247个先进集体和262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通过致全区工业、交通、基建战线职工倡议书。

华罗庚在晋东南地区指导“优选法”推广工作 3月29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应地区革委会邀请,来晋东南地区指导“优选法”推广工作。之前,3月13日,华罗庚推广应用“优选法”小分队一行18人,在队长计雷和葛细柳带领下,先期来晋东南地区进行传授、推广“优选法”工作。同小分队一起前来的还有山西大学50名师生。17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专门组织举办推广应用“优选法”报告会。华罗庚来晋东南地区指导工作之后,普及应用“优选法”工作在全区迅速推广。据半个月时间不完全统计,已取得4622项成果,其中重大项目604项,共为国家增产节约资金1644万元。之后,“优选法”的推广对厂矿、企业和对发掘煤炭、电力、机械、化工、冶金、交通、运输等方面潜力,起到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果。1977年3月9日,全国四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推优”办公室负责人潘纯带领中国科学院“推优”小分队,再次来晋东南地区指导优选法和统筹法推广工作。

晋东南地区提出计划生育新指标 3月31日至4月5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计划生育领导组在长治县召开计划生育汇报会议。会议听取各县(市)计划生育工作汇报,分析总结几年来全区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经验和教训,提出1975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下降2.5‰至3‰,1976年平均继续下降2‰以上的规划指标,并要求人口增长率在20‰以上的陵川、潞城、壶关、平顺、长治等县在1975年降低到18‰左右;人口增长率在18‰以上的沁源、长子、屯留、长治市降到16‰左右;人口增长率在15‰以上的襄垣、武乡、黎城、高平、阳城等县降到15‰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4‰的沁县以后继续巩固,保证不回升。为实现以上指标,会议要求必须做好五项工作:(一)继续提高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加强党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二)排除旧的习惯势力和旧的传统观念影响,打击造谣、破坏和干扰计划生育以及晚婚晚育的言论和封建残余思想。(三)做好避孕药具供应工作,坚持送药上门,严格按照晚婚规定,做好晚婚登记工作。(四)抓好农村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公社和大队都要建立相应领导机构,由党委和支部书记亲自抓。大力提倡男方到女方落户的社会风尚。对实行节育手术者,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和鼓励,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五)县以上医疗单位要抽出20%左右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和计划生育宣传队,上山下乡,深入基层,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和培训基层计划生育人员,加强技术指导,提高手术质量。争取在1975年内做到上避孕环不出队、做节育“四术”不出社。

4月

晋东南地委发出通知贯彻中央加强铁路工作决定 4月18日,晋东南地委发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的通知。《通知》要求:(一)进一步开展宣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精神,充分认识加强铁路工作的重要性,抓住和解决阻碍铁路运输的关键性问题,维护铁路治安秩序,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二)地委成立整顿铁路秩序领导组,地委常委王景生任组长,军分区参谋长冯宝山、地区公安局副局长陈二憨、新乡铁路分局长北机务段党委书记芮鸿顺任副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人员从长治车站、地区公安局、军分区、商业局、民政局抽调组成,办公地点设在长北机务段。(三)在整顿铁路治安秩序的同时,紧密联系实际,抓好对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单位的整顿,加强铁路系统集中统一领导,恢复和健全各项必要规章制度,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正点。此后,全区对铁路系统和铁路治安秩序进行整顿,“文革”以来长期处于混乱状态的铁路运输形势改观明显。

晋东南地委作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决定 4月21日至25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听取平顺西沟、石圪节煤矿等13个单位经验介绍,集中解决各级党委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认识问题。会议认为,由于有的党组织放松马列主义学习,放松对党员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使党组织被资产阶级派性所操纵,以派性代替党性。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目无党纪国法,搞宗派,闹分裂,充当资产阶级在党内代理人,使党组织形不成坚强领导核心。会议要求,各级党委要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切实搞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对于那些搞派性闹不团结的散班子、不敢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软班子、右倾保守的懒班子,要下决心一个一个加以解决。各级领导班子要实行老中青三结合,在干部使用上要“任人唯贤”,不要“任人唯亲”;要搞好“吐故纳新”,不要搞“吐疏纳亲”。同时,要注意培养青年干部和妇女干部,不断为党增添新鲜血液,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会议制定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决定》。晋城各县随即进行传达贯彻,各县以落实政策为重点,提出“学理论,抓路线,落实政策,安定团结,就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本着“有反必肃,有错必纠”的原则,对“清队”、“一打三反”、整党建党等运动以来所立案件,全部进行复查和处理,并相继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决定》。主要内容:(一)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一个普遍学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运动;(二)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要体现老中青三结合原则,要按照毛主席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和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五个条件严格要求自己;(三)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贫下中农中选拔优秀分子,积极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四)加强党性和党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五)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

5月

晋东南地委召开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座谈会 5月11日至19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地委常委、各县(市)委书记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座谈会,学习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重要指示,围绕加强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主题,就贯彻落实中央解决山西问题一系列指示,加强安定团结,解决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当前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6月

晋东南地区养猪工作会议在长治召开 6月14日至20日,晋东南地区养猪工作会议在长治召开。会议提出全面正确地落实“积极发展集体养猪,继续鼓励社员养猪”的方针,大搞饲料革命。

晋东南地区冶炼业取得成效 6月16日,晋东南地区第一座13立方球式热风炉在潞城县店上铁厂投产。试产结果:质量合格,生产正常,日产铁20吨左右。6月17日,陵川县附城铁厂受到中央冶金部钢铁公司贺信表扬。

晋东南地委加快落实政策工作 6月24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常委会议,贯彻省委落实政策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要求,按照省委会议精神,坚决做好政策落实工作,做到一快捷、二仔细、三彻底,让领导、群众和被落实对象三满意。26日至7月1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落实政策工作会议。各县(市)委、地直各单位党委分管政策落实工作的副书记和常委、落实政策办公室主任、公安局长、法院院长参加会议。地委第二书记李顺达就贯彻省委落实政策工作会议精神讲话,重申地委对落实政策工作的态度。地区革委副主任李振华传达省委领导韩英、刘开基在省委落实政策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会议认为,全区各级党委在落实政策工作中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思想政治路线不端正,特别是一些领导班子内存在的严重资产阶级派性,是当前落实政策工作的最大干扰和阻力。(二)一些主要领导怕字当头、怕得罪人、怕陷入进去、怕说三道四、怕大字报轰,不敢坚持党的原则,不敢斗争,一退二让步,使落实政策工作进展缓慢。(三)一些领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推、拖、压、磨、顶资产阶级恶劣习气和极坏作风。(四)松劲、厌战和畏难情绪作怪,认为落实政策工作差不多了,产生等一等、停一停和松口气思想。针对以上问题,会议要求各级党委进一步端正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态度,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派性干扰,加快政策落实工作步伐。

晋东南地革委对社办林场提出具体要求 6月24日至30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在平顺县召开全区社办林场及护林防火会议,就社办林场计划和林场人员配备等问题提出五点要求:(一)山区半山区,凡有一定宜林面积的都必须在当年办起林场,全区林场要达到250个;(二)林场负责人由一名公社党委委员兼任,副场长由当地大队干部担任;(三)林场要实行集体领导,建立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四)有条件的林场要建立党团组织和民兵组织;(五)林场人员要相对稳定,不准随意调换,如需调换,须经公社批准。

晋东南地区兴办业余大学 6月底,晋东南地区执行毛主席“七·二一”指示,办起工人、农民业余大学137所。

7月

共青团晋东南地委首届三次全委会召开 7月10日至17日,共青团晋东南地委在潞城县召开首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25名团地委委员和各县(市)团委书记以及部分社、队、厂矿团干部和先进个人共111人出席会议。会议号召全区各级团组织向大寨团支部学习,在全区深入开展学理论、抓路线、反腐蚀、作贡献活动,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每个基层团组织。

八县遭受雹洪灾害袭击 7月13日至14日,沁县、晋城、武乡、高平、平顺、沁水、阳城、屯留八县先后遭受程度不同的雹、洪灾害袭击。受灾公社45个、大队361个,面积345000亩。11月1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就全区遭受严重灾害情况,向省革委提出减免税收请示。请求省革委减免八县农业税(小米)1500万斤。

晋普山煤矿建成投产 7月15日,晋普山煤矿建成投产。晋普山煤矿位于晋城县境内,隶属山西省司法厅劳改局领导,是担负改造罪犯和煤炭生产双重任务的特殊企业。

晋东南地区推广西沟煤矿以煤气代替柴油发电做法 7月28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批转地区计委《关于推广阳城县西沟煤矿用煤气代替柴油发电的报告》。地委批转意见指出,阳城县西沟煤矿针对发电机组柴油不足问题,试验成功用煤气和柴油混合使用开动柴油机发电的方法,大大降低成本,一台90马力柴油机发电机组,一年可节约柴油40多吨,节省资金约2万元。这一做法应在全区大力推广。

晋东南地委对农村小学教育进行普查 7月,晋东南地委组织地、县、社三级干部、贫管会成员和教师2万多人,对全区农村小学教育进行普查。结果显示:截止7月底,全区7岁至11岁学龄儿童479009名,在校生473344名,入学率98.8%,巩固入学率98.9%,普及率97.3%。1966年前,全区仅有农村小学7895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停留在70%左右。1966年后,农村小学增长21%,在校生增长30%,学龄儿童入学率增长29%。全区现有农村小学教师36141名,其中民办教师17325名,占45.2%。聘请工农兼职教师23142名。普查结束后,8月10日,地委向省委上报《关于普及农村小学五年教育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在这次大规模调查中,通过对1971年入学学生留级情况调查,发现留级面过大,一般在20%左右,有些地方竟高达40%以上。留级现象严重存在,实际上延长了学制,这与毛泽东提倡的“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相违背。针对这一问题,全区各级党委要深入开展教育革命运动,深入批判“智育第一”,控制留级面,巩固入学率。

8月

晋东南地革委通报批评乱砍公路两旁树木事件 8月10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对潞城县微子镇公社、高平县唐庄公社瓦窑头大队等单位私自乱伐公路两旁树木事件进行通报批评,责成潞城县、高平县革委会对这些单位乱砍乱伐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责令其把国省道通过本县地段公路两旁被私伐私砍树木补栽起来,保浇保活,连管3年。

晋东南地委常委在太原集体向省委汇报 8月22日至9月9日,晋东南地委在太原召开常委汇报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省委直接参与和领导下进行的。地委常委李顺达主持会议,地委常委常三毛、李世源、王林堂、王景生、石珉、李振华、隋克荣、王宏、王天池、张爱武等参加会议。省委领导王谦、韩英、王大任、王庭栋、徐守恒、张纯德、刘开基、王文章等多次到会听取发言并作出指示。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负责人关于解决山西问题讲话要点和李先念、陈锡联、纪登奎、陈永贵等同山西领导谈话纪要,进一步认识谢振华的“错误观点”及其对晋东南地区的影响,解决省委三届七次扩大会议后一年多来晋东南地委常委在思想政治路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晋东南地委存在的资产阶级派性和解决对待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态度问题。这次会议给晋东南地区造成严重后果。

晋东南地区发生细菌性痢疾流行 8月31日,晋东南地区爱卫会、卫生局就全区细菌性痢疾流行情况向地区革委会报告。报告指出,入夏以来,细菌性痢疾在全区由局部发展到大面积暴发。据不完全统计,全区16个县已有207个公社1032个大队发生菌痢流行,发病人数11966例,死亡270多人。

9月

省委调整晋东南地委领导班子 9月4日,经省委常委会讨论决定:李顺达任中共晋东南地委书记、地区革委会主任,免去其中共晋东南地委第二书记职务;李维彬、王景生、李振华、邢德勇任中共晋东南地委副书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王林堂、石珉、王培法任中共晋东南地委常委、地区革委会副主任;隋克荣、王宏、张爱武任中共晋东南地委常委;李世源调任中共大同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副主任,免去其中共晋东南地委常委、地区革委会副主任职务;李旺先调任中共晋中地委常委,免去其中共晋东南地委常委职务;王天池调任中共运城地委常委,免去其中共晋东南地委常委、共青团晋东南地委书记职务;常三毛调任省农林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免去其中共晋东南地委第一副书记、地委常委、地区革委会主任职务;免去武天明中共晋东南地委书记、地委常委职务。

晋东南地区开展评论古典小说《水浒》运动 9月12日,晋东南地委下发《关于认真学习毛主席指示,深入开展对〈水浒〉的评论的通知》。《通知》下发后,晋东南报社、地区转播台转载转播上级报刊、电台评论《水浒》的大量文章和节目。全区还通过政治夜校、专题学习班和不同类型讨论会、评论会、座谈会等形式,对《水浒》展开评论,并掀起批判否定“文化大革命”和所谓“投降派”的高潮。

晋东南地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9月14日至10月17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中央负责人在国防工业重点企业会议上讲话、邓小平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讲话和中央解决山西问题指示,传达和讨论地委常委太原汇报会议总结和省委关于集中解决晋东南地委存在的“方向路线方面”指示。会议提出,重点解决六个方面问题:(一)解决对待中央关于解决山西问题指示的态度和认识问题。(二)解决原省委书记谢振华在晋东南地区的“严重错误影响”问题。(三)解决晋东南地委领导班子内严重的资产阶级派性问题。(四)解决晋东南地委和一些部门抵制和干扰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问题。(五)解决晋东南地区长期坚持的“一派站对了队,一派站错了队”的错误观点和利用派性错误整人问题。(六)解决晋东南地委和一些单位利用派性突击提拔干部、突击发展党员,造成干部队伍和党组织严重不纯问题。

晋东南地区代表参加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9月15日至10月19日,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先后在山西省昔阳县和北京市举行。中心议题是,总结交流农业学大寨,特别是建设大寨县经验,研究普及大寨县问题。华国锋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大会作题为《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报告。晋东南地委主要领导、各县县委书记及代表出席本次会议。

10月

晋城矿务局划归为省直辖企业 10月6日,省委通知晋东南地委,将晋东南地委管辖的晋城矿务局收归为省直辖企业,实行省、地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体制改变后,厂矿有关生产、计划、财务等方面工作由省煤管局领导,党的工作、政治运动由晋东南地委领导。企业主要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任免调动,以省煤管局为主与地委协商,由省煤管局任免调动。

晋东南电子工业局成立 10月13日,省委下发《关于成立晋东南电子工业局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1974]42号文件《关于调整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的决定》精神,国家四机部在山西直属的10厂1库下放本省,由省国防工办移交山西省电子工业局管理。其中9厂1库都在晋东南地区,加上山西省电子工业局直属的沁源县郭道6个小三线厂,共16个单位。为加强管理,决定在原晋东南地区国防工办基础上成立晋东南电子工业局,并成立党委,总编制40人。主要任务是,领导和管理16个企业党政工作、干部工作,并对企业生产、基建等各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晋东南电子工业局实行山西省电子工业局和晋东南地委双重领导。企业党的工作、政治运动由晋东南地委领导,企业各项业务工作由省电子工业局管理。企业主要领导干部及工程技术人员任免调动,由省电子工业局和晋东南地委共同协商后,省电子工业局任免调动。

晋东南地委地革委会发出开展农田基本建设通知 10月中旬,晋东南地委、地区革委会发出《全党动手,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大打一场农田基本建设的人民战争》的通知。要求全区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职工、革命干部,积极响应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提出的“全党动手,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号召,以大寨、昔阳为榜样,奋战三五年,重新规划晋东南地区建设蓝图,彻底改变靠天吃饭局面。要求从11月开始,大干5个月,在改土治水上大打两个硬仗:一是在现有水地基础上下硬功,打硬仗,平整土地,建设高标准园田,同时发展新水浇地。二是在山区丘陵区现有三类田、低产田上下硬功,打硬仗,大搞平地改土,建设大寨田。同时坚决完成普遍耕地和深翻土地任务。各县、社一、二、三把手,要亲自带领机关干部深入工地,要抽三分之二干部下农村去,参加农田基本建设,为普及大寨县贡献力量。

晋东南地委要求各县成立公社工业局 10月24日,为搞好工业战线整顿,加快地方工业战线发展步伐,晋东南地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尽快成立公社工业局,以加强当地工业规划和生产。

省委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抵境开展工作 10月24日至11月2日,在省委召开的省地县三级干部会议上,省委决定用3年时间,结合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认真进行整党整风。会后,省委组织5700多名干部组成农村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分赴全省7个地区和一些县,投入到普及大寨县“战斗中”,其中包括晋城县和高平县。

晋东南地区化肥生产会议召开 10月28日至30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召开全区化肥生产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认真贯彻执行《工业七十条》等方针政策,抓好企业整顿,配备好企业领导班子,建立能独立工作的强有力的生产管理指挥系统,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先进技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抓好企业整顿,克服软、懒、散,保证全年生产计划完成。同时要关心广大职工生活。这次会议是对工业生产中长期以来推行“左”的错误的纠正,在全区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

11月

省委调整晋东南地县主要领导 11月2日,经省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王绣锦任中共晋东南地委书记、地区革委会主任。免去李顺达中共晋东南地委书记、地区革委会主任职务。同时任命杨俊峰为中共晋东南地委常委、晋城县委书记,吉维善为中共陵川县委书记,贾培宏为中共高平县委书记。12月13日,省委又任命王仲青为晋东南地委常委、地委组织部部长;胡僠任为地委常委、地委宣传部部长;刘光任地委常委。

马庆保等向全区知青发出倡议 11月3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农业学大寨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知青马庆保等15人向全区知识青年发出《铁心务农,为大寨县贡献青春》的倡议。

晋东南地区财贸和外贸工作会议召开 11月17日至18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召开全区财贸工作和外贸工作会议,分析研究财贸和外贸工作形势任务,讨论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安排。会议指出,全区财政收入到10月底完成6522万元,占全年计划78.8%;财政支出到10月底执行8098万元,占年度预算84%;外贸收购截止11月上旬完成1905万元,占全年计划79%,比去年同期提高33.9%。

晋东南地区国防工业局成立 11月26日,根据省委指示精神,晋东南地委研究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国防工业局,并设立党委。地区国防工业局主要任务是,领导和管理永明电器厂、卫华仪器厂、东方红机械厂、金阳器材厂、华阳器材厂、建山机器厂、东声器材厂、春光电工厂、北非机械厂、805库、长虹机械厂、沁河机械厂、人民器材厂、开源线材厂、东升器材厂、晋东南器材厂、晋东南无线电器厂17个省地营企业党的工作、干部工作和政治运动。

12月

晋东南地革委就铁路运输问题向国家计委铁道部紧急请示 12月1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就全区工业生产加快,原材料和产品运输增多,导致铁路运输紧张问题,向国家计委铁道部提出紧急请示。

晋东南地直路线教育工作队赴农村开展宣讲活动 12月2日,晋东南地直单位400多名干部组成农村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到平顺、屯留、晋城三县开展工作。地委要求工作队员除身带马列、毛泽东著作和农业学大寨有关文件外,每人还要带一张锹、一把镢,到农村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和广大贫下中农一起“一学二批三大干”,共同搞好农村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整党整风工作,坚决打胜全区大办农业、普及大寨县的硬仗。

晋东南地委农村政治部对襄垣县农活包工到户开展调查 12月7日,晋东南地委农村政治部向地委报送《关于襄垣县南邯公社董家岭大队农活包工到户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董家岭大队从1972年以来,连续4年实行把农活一部分按劳力,一部分按人头分开,凡是在农村吃口粮的人人分一份,定地块、定报酬、定时间、定质量,要求各自作业,限期完成,质量差的返工,到期完成不了的扣工分,秋后统一算账。20日,地委批转这一调查报告。批转意见指出:“包工到户的做法,从根本上背离了组织起来,发展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滑向了走回头路、搞变相单干的资本主义邪路,和大寨道路是完全背道而驰的。这是旧事物的复辟,是修正主义路线回潮的反映,是倒退行为。各级党委要组织群众进行彻底的批判,并迅速地纠正过来。”

晋东南地区调整面粉供应比例 12月30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下发《关于调整面粉供应比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晋东南地区几年来小麦连续增产,小麦收购较好的情况,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规定,决定从1976年1月1日起对面粉供应进行调整:县营以上国营煤矿(包括地方国营煤矿)坑下职工和干部的面粉供应比例,每人每月由现在实行的50%调整为63%;经国家投资兴办的公路、水利等工程民工的面粉供应比例(包括自带粮),每人每月由现在实行的10%调整为15%;县委机关招待所面粉供应比例由现在实行的50%调整为60%;县所属单位招待所的面粉供应比例,由现在实行的35%调整为50%;食品糕点生产行业的面粉供应比例,由现在实行的90%调整为全部供应面粉。

晋东南地区会计学校正式招生 本年,晋东南地区会计学校正式招生。晋东南地区会计学校始建于1974年。

1976年

1月

晋东南地直机关机构调整 1月1日,晋东南地委根据山西省委指示精神,对地直机关机构设置进行调整:(一)撤销地区革委会办事组、政工组、业务组。(二)设立晋东南地委、晋东南地区革委秘书处。秘书处下设地委办公室、地区革委会办公室。原民政办公室改为民政局,归口地区革委会秘书处。(三)设地委组织部,原直属政治办公室改为地委直属机关总支委员会,归口地委组织部。(四)设地委宣传部,原文化办公室改为地区文化局,同原地区广播事业局归口地委宣传部。(五)设地委文教部,原教育办公室改为地区教育局,同卫生局、体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工宣队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归口地委文教部。(六)设地委统一战线工作部。(七)设地委农村政治部、地区革委会农业办公室,将地区农林局、水利局、农机局、气象局归口地委农村政治部、地区革委会农业办公室。(八)设地委工交建政治部、地区革委会工交建办公室。原地区煤化局分设为地区煤炭工业管理局和化学工业局,连同地区重工业局、轻工业局、手工业管理局、交通局、邮电局、电力工业局、基本建设委员会归口地委工交建政治部、地区革委工交建办公室。同时,增设电子工业局。(九)设地委财贸政治部、地区革委会财贸办公室。原地区商业局分设为商业局、对外贸易局、供销合作社,连同地区财政局、粮食局归口地委财贸政治部、地区革委会财贸办公室。(十)设地区劳动局、统计局、科技局、物资局、社队企业管理局,归口地区计划委员会。1月4日,省委任命了晋东南地委、地区革委主要工作机构负责人:王仲青任晋东南地委常委、地委组织部部长;胡璠任晋东南地委常委,地委宣传部部长;刘光任晋东南地委常委,地委工交建政治部部长、地区革委会工交建办公室主任;张王成任晋东南地委文教部部长;师丕珍任晋东南地委统战部部长;郭绍文任晋东南地委农村政治部部长、地区革委会农业办公室主任;阎根锦任晋东南地委、地区革委会秘书长;马槐成任晋东南地区计划委员会主任。

《情况反映》公布晋东南地区1975年九件大事 1月5日,晋东南地委办公室主办的《情况反映》公布全区1975年九件大事实施情况:(一)1967年到1975年,全区发行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1567万册,开办各种政治夜校5410个,创建图书室3939个,增加安装广播喇叭5万多只,对全区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起到推动作用。(二)各县委、县革委领导班子实现老中青三结合。各县委、县革委领导班子成员181名,老、中、青比例分别为8.2%、76.9%、14.9%。(三)全区共有19个专职剧团,移植排演革命样板戏14个,自编自演现代革命文艺节目8个,促进了样板戏普及。(四)1971年至1976年,从工人、农民中选拔2430名“工农兵学员”上大学。各级各类学校办起校办工厂966个、校办农场7394个、校办林厂3424个。中学开设专业班的有84所学校、130个班、5580名学生,并取得一些成果。(五)全区有4831个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占生产大队总数90.5%。全区培养赤脚医生9629名、不脱产卫生员22216名。(六)全区开办“五·七”干校17所,举办培训班900多期,培训人数约63000人。有8355名干部下放到农村插队落户。(七)全区有15835名知识青年参加上山下乡。其中,京津两市知识青年6844名,全区城镇知识青年8991名。在这些知识青年中,有123名加入党组织,3915名加入团组织,5016名出席公社以上积极分子代表会,3449名担任理论学习辅导员和学习骨干,61名成为拖拉机能手,1472名成为其他人才。在现有7654名坚持在乡村的知识青年中,有545名参加各级领导班子。(八)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进驻学校,开展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和对学校的管理,全区有工宣队员375名,贫管会成员37301名。(九)全区有186138人参加理论队伍,46531人成为理论骨干,大大推动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宣传。

晋东南地革委计生组办公室作出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意见 1月5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计划生育领导组办公室作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意见》指出,1975年9月底,全区422976对有生育能力的夫妇,已有308856对做了节育措施,占到71.5%。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65年的24.4‰降到1974年的18.8‰,10年下降5.6‰。但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很高,比国家“四五”人口规划的15.39‰高出2.41‰,比全国的17.6‰高出1.2‰,比全省的18.1‰高出0.7‰,而且1974年有11个县又有回升现象。《意见》规定:(一)加强党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定期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检查。党团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宣传计划生育,带头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带头落实节育措施和晚婚计划,带头动员亲友按照晚、稀、少原则,处理好婚姻和生育问题。(二)坚决批判“男尊女卑”、“多子多福”等旧的传统观念和错误思想,真正做到男女都一样,提倡和支持男方到女方家落户,形成计划生育光荣的新风尚。(三)各级党委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办公室、指导站,把人员配齐配强,尽快改变计划生育办事机构不健全的现状。(四)采取组织进修、办短期训练班和开小型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农村赤脚医生、接生员、卫生员等基层工作人员的培养,提高节育手术质量,确保手术者安全和健康。(五)建议民政部门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新年突击结婚现象出现,特别要杜绝结婚“走后门”不正之风。要组织人员,把避孕药具送上门。同时,要认真做好人口统计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2月24日,晋东南地委召开计划生育工作电话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按照地区革委计划生育领导组办公室《意见》要求,把计划生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第一把手要亲自抓。

晋东南地区各界干部群众沉痛悼念周恩来总理 1月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因病在北京逝世。晋东南地区各界干部和群众举行各种悼念活动。15日,晋东南地委、各县(市)委召开追悼会,沉痛悼念周恩来总理。4月上旬,各界群众自发组织开展悼念周恩来总理活动。清明节前后,许多干部群众纷纷前往太行太岳烈士陵园和各县烈士陵园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张贴标语、书写诗词,深切悼念周恩来总理。4月7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总理活动被定性为“反革命事件”,邓小平被再一次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5月15日,地委、军分区党委在地区体育场联合召开党员大会,传达省委、省军分区党委党员大会精神,部署在全区范围内追查与天安门“反革命事件”有关的人和事,以及所谓“反革命政治谣言、诗词、传单”等工作。1978年11月24日,地委作出决定,对1976年清明节前后参加悼念周恩来总理活动和传抄悼念周总理诗词而被当作反革命分子追查责任或受到迫害的干部和群众,一律给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晋东南地区化学工业研究所成立 1月15日,晋东南地委常委会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化学工业研究所,以加强化工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地区化学工业研究所归口地区化工局直接领导,地址暂设在晋城县东沟化工厂。

晋东南地区农村社队企业会议召开 1月16日至19日,晋东南地委、地区革委会召开全区农村社队企业会议,学习党中央关于社队企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14个单位交流办社队企业经验,讨论制定“五五”计划期间晋东南地区社队企业发展规划。

晋东南地区“七·二一”工人大学工作会议召开 1月17日至21日,晋东南地委在壶关县召开全区“七·二一”工人大学工作会议。各县(市)委文教部、工交政治部、总工会、教育局负责人,地区工业局、地营以上厂矿以及部分职工教育搞得好的县、社厂矿负责人共250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七·二一”工人大学会议精神,听取壶关县清流瓷厂“七·二一”工人大学、晋城县钟家庄公社农机厂、省建一分公司等12个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经验介绍,总结交流全区创办工人大学具体做法。据统计,全区1975年6月以前只有16所“七·二一”工人大学,到1975年12月底,已经增加到49所,学员由800名增加到2300名。

长春电影制片厂在阳城拍摄科技片 1月,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科技片《山区群众找水》,其中大部分镜头选取自阳城县。主要有:白桑一滴水、南次营人工湖、谭村愚公泉、北宜截潜流、驾岭温沟引水工程、驾岭护驾的断层井、河北铁贯沟干石山区的向斜构造井、胡洼沟植物法找水定井的典型,还有南关深井、阳纺自流井、河北南掌洼差潜水、石窑引水等。

3月

晋东南地区绿化广播动员大会召开 3月1日,晋东南地委、地区革委会召开全区绿化广播动员大会。地委、地区革委负责人出席会议。地委副书记邢德勇作动员讲话。会议号召全区人民认真落实毛主席“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立即掀起一个比以往任何一年规模更大、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绿化新高潮。

晋东南地革委变更县区财政管理体制 3月4日,晋东南地区革委会根据中央和省计划会议关于改进财政体制有关指示精神,决定从1976年开始,将县区现行财政收支不挂钩的管理办法改为“定收定支、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多收多分、少收紧缩开支、自求平衡。地区和县区财政收入任务分成比例确定为: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按10%比例分成;1000万元以下500万元以上的按1.2%比例分成;500万元以下的按1.5%比例分成。超收部分,县区财政上缴地区财政70%,30%归县支配。紧缩开支部分,各县也应按比例进行紧缩分摊。

4月

晋东南地区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4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天安门广场说明了什么》的社论,点名攻击邓小平为“死不悔改的走资派”,号召全国开展“批邓”和“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之后,晋东南地区开展“批邓”和“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一方面,许多单位和学校组织人员上街张贴大字报、写大标语;另一方面,上挂下联,以“反击右倾翻案风”和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为名,对一部分领导干部和群众进行批斗,全区再度陷入混乱之中。

晋东南地区农业学大寨题材专题调演在长治举行 4月中旬,晋东南地区农业学大寨题材专题调演在长治举行。来自全区16个县的300名演员用上党梆子、上党落子、襄垣秧歌、话剧等形式,演出反映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农业学大寨为主题的《朝阳岭》、《山花》、《战前风波》、《清河浪花》、《枣岭金秋》、《炉火红》、《云岭红小兵》等8个剧目。

5月

晋东南地区卫生工作会议在阳城召开 5月6日至11日,晋东南地区卫生局在阳城县召开全区卫生工作会议,总结交流1975年卫生工作,安排部署1976年工作任务。会议提出,1976年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一)紧密联系卫生战线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实际,把批判“城市老爷卫生部”斗争进行到底。(二)充分发动群众,扫除“四害”,大讲卫生,切实搞好“两管五改”(即管水、管粪,改良厕所、水井、畜圈、炉灶、环境)。“两管五改”,平顺、屯留、晋城、阳城争取达到80%以上,襄垣、黎城、潞城、长治、长子、高平、沁水、陵川争取达到50%,其余县也要积极行动,年内争取达到40%。(三)巩固发展合作医疗,壮大赤脚医生队伍。全区91.5%的生产大队已实行合作医疗,要继续巩固提高;未实行的要在10月份前全部举办起来。大力加强对赤脚医生的培训,不断提高政治、业务和技术水平。(四)积极预防传染病,重点抓好痢疾、流脑、乙脑防治工作。对基本控制和发病率较低的麻疹、百日咳、白喉、伤寒等传染病,要加强防治,进一步降低发病率。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甲状腺肿大、大骨节、疟疾等地方病防治工作。(五)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做好妇幼卫生工作。1976年,各县新法接生率要达到95%以上。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要降至1%以下。同时,要搞好计划生育指导,提高手术质量,抓好计划生育措施落实,降低人口出生率。(六)各县要建立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站,配备足够人员。采取逐级培训办法,不断提高防疫、妇幼卫生工作质量。

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五·七指示》 5月7日,据统计:晋东南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为贯彻落实《五·七指示》,办小工厂966个、小农场8435个、小林场3857个、小饲养场1902个,勤工俭学总收入431万多元,为农业学大寨培育优种463万多斤,制作菌肥、化肥3700多吨,修理农机具32000多件(台)。

晋东南地区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在长治召开 5月23日至26日,晋东南地委在长治市召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农业学大寨积极分子代表会议,总结交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经验,部署安排今后工作任务,制定具体措施方案。会上一致通过致毛泽东主席一封信,表示安心一辈子在农村,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贡献一生。受其影响,这一年,各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再次掀起高潮,成为知青上山下乡人数最多的一年。

晋东南地区理论学习讨论会召开 5月31日,晋东南地委在平顺县西沟大队召开全区理论学习讨论会。会期10天。地、县委主要领导,重点厂矿、社队单位代表及理论骨干在会上介绍学习体会。

6月

晋东南地委成立改造右派工作领导组 6月1日,晋东南地委发出《关于成立地委改造右派工作领导组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加强改造右派工作的领导,经地委常委会议2月16日讨论决定,成立地委改造右派工作领导组。王仲青任组长,师丕珍任副组长,张王成、栗荣周、张贵成为领导组成员。

晋东南地委向省委报告“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情况 6月4日,晋东南地委向省委报送《关于当前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的情况简报》。《简报》称,在“批邓”和“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地、县两级召开规模较大的理论学习班14次,办学习班844期;全区工农理论骨干队伍增加到18.6万多人,基层单位也纷纷举办学习班,召开讨论会、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在追查和打击现行反革命破坏活动运动中,全区查出一批“反革命政治谣言和反动诗词”以及抄、印件的重要线索,查清政治谣言240起,侦破各种重大“反革命政治案件”15起。

晋东南地委工宣队贫管会向地委报告工作情况 6月15日,晋东南地委工宣队、贫管会向地委上报《关于全区工宣队贫管会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1974年9月地委召开工宣队、贫管会工作会议后,大部分县委认真贯彻会议纪要精神,成立领导组,设立办公室,重新选派工人和贫下中农进驻学校。至1976年6月,全区有333名工宣队员进驻长治医学专科学校和10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66所中小学。贫管会成员34764名,管理中小学8815所。工宣队和贫管会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全面贯彻《五·七》指示和《七·二一》指示精神,学习朝阳农学院经验,走“抗大”道路,坚持开门办学,初步建立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教学新体制。6月18日,晋东南地委批转这一报告,要求各县、地直有关单位党委参照执行。

晋东南地委转发省委农村不变动阶级成份通知 6月22日,晋东南地委转发省委《关于目前农村一律不变动阶级成份的通知》。《通知》指出,省委曾于5月19日通知有关单位停止在农村复议阶级成份工作。为集中精力搞好建设工作,省委再次通知各地,凡是在1975年搞过复议阶级成份工作的大队,要向群众宣布,目前一律不变动阶级成份,仍按土地改革时划定的阶级成份执行。有关复议阶级成份的材料,可作为调查资料,由各县县委统一收回保存。

7月

晋东南地区各界沉痛悼念朱德委员长 7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在北京逝世。晋东南地区各界干部群众开展各种悼念活动;地委领导带着320万老区人民的无限深情,前往北京参加吊唁,并参加在京举行的追悼大会。11日,晋东南地区党政机关和工农兵群众在长治八一广场举行隆重追悼大会。各县均举行隆重悼念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带领八路军总部长期在境内工作和战斗,同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结下深厚感情。

晋东南地区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召开 7月8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学习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在全国学大寨会议上总结报告,分析全区农业学大寨新形势,总结交流各地学大寨运动开展情况及经验,讨论制定下半年工作计划和措施。据统计,全区在1975年冬至1976年6月,铺开改土治水工程14000多处,已完成11000多处,比1975年同期增加3倍;平整土地143万亩,比1975年同期增加一倍;新建水利园田37万亩,比1975年同期增加50%;改造三类田90万亩,比1975年同期增加2倍。县、社、队三级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已发展到4800多个、188000多人,专业队人数占劳动力总数15%。会后,与会代表参观平顺西沟变化情况,并到大寨、昔阳进行参观学习。

晋东南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 7月9日至12日,晋东南地区连续遭受雹灾、洪灾、风灾袭击。其中,武乡、黎城、陵川、沁县、襄垣、壶关、平顺、长治八县特别严重。受灾面积34.58万亩,25.3万亩严重缺苗,8.1万亩需要全部重新栽种,3100亩被冲毁、掩埋。雹灾还造成3人死亡,150人受伤;造成6600多只羊、338头猪死亡;损坏树木35000株,冲毁房屋、窑洞565间(孔),冲走粮食29万多斤。

晋东南地区组织医疗队赴唐山抗震救灾 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地区发生7.8级地震。晋东南地区革委会根据上级指示,从地县各医院、晋东南医专、地区卫校、地区防疫站等单位抽调70人组成医疗队,前往天津、唐山参加抗震救灾工作。8月,有360名伤员从唐山护送到长治各医院抢救。期间,除1名不治身亡外,其余均分批治愈出院。10月15日,河北省抗震救灾慰问团到长治,向支援唐山、丰南抗震救灾的晋东南军民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表示感谢。地区革委在地区礼堂举行欢迎大会。

8月

晋东南地区学习推广西沟大队办学“新体制” 8月3日至9日,晋东南地委在平顺县西沟大队召开全区教育革命学大寨现场会。西沟大队介绍开展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经验。西沟经验主要是:(一)在领导体制上,改变“文人治校”旧体制,实行队、校合一新体制,在大队党总支领导下,政治上统一领导,工作上统一安排,经济上统一管理。(二)在教学体系上,破除旧教育体制“三脱离”、教学“三中心”,实行以“阶级斗争”为主课的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把劳动实践作为基础,纳入教学工作全过程。通过开展学工、学农活动,转变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在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在教育组织上,破除“教育即学校”的观念,建立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的社会主义教育网,使学校和大队融为一体,学校就是生产队,生产队也是学校。学生以学为主,又劳又学;教师以教学为主,亦劳亦教。人人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脑力劳动。会议认为,西沟大队实行队、校一体的做法,有利于加强党对教育革命的领导和贫下中农对学校的管理,有利于把学校纳入农业学大寨的轨道,有利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三大差别,实现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会议决定,地区要筹办农学院,每个县都要办好一所“五·七”大学,每个公社都要办好一所“五·七”农校,每个大队都要学习推广队、校一体的新体制。会后,这种所谓的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新体制在全区得到推广。

沁阳后寨水电站工程指挥部暴力阻止晋城两圪坨水电站建设 8月25日至26日,河南省沁阳县后寨水电站工程指挥部,调动四、五百民工,挑起阻止晋城县两圪坨水电站建设事件,打伤晋城县民工8人,砸毁晋城县两圪坨水电站工程指挥部住处。

李小揪参加党的十一大 8月28日,阳城县白桑公社白桑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小揪,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阳城县党代表首次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李小揪带领白桑大队社员,建成全国闻名的“一滴水”工程,使白桑大队社员人均一亩水浇地,解决了旱涝保收问题。

9月

晋东南地区沉痛悼念毛泽东主席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晋东南地区各级机关、部队、企业、商店、人民公社、学校、街道、生产队,普遍设置庄严肃穆的灵堂,举行各种吊唁活动,深切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18日,长治市10万军民冒雨在八一广场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全区各县、公社、大队也都举行隆重追悼会。各界人民群众举行的悼念活动持续10多天时间。

沁水潘庄渡口发生翻船事件 9月16日上午10点,沁水县潘庄渡口发生翻船事件,乘坐该船到公社悼念毛主席逝世的13名学生丧生。

华北地区半细毛羊育种协作会议在陵川召开 9月10日至16日,华北地区半细毛羊育种协作会议在陵川县召开。中国农林科学院、京津冀内蒙等省(市、自治区)150多名代表应邀参加。1983年12月,经过30年培育的陵川半细毛羊经全国专家鉴定为“陵川半细毛羊新群类”,载入《山西省家禽品种志和图谱》,此项成果获省政府二等奖。

晋东南地委召开电话会议 9月26日,晋东南地委召开有地、县、社三级干部参加的电话会议,传达贯彻省委9月23日电话会议精神。会议根据中央文件和省委指示精神,对全区各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会议号召,全区人民要响应党中央号召,化悲痛为力量,把对毛主席的深切怀念变为实际行动,掀起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农业学大寨的高潮。会后,全区三分之二机关干部下到基层,参加劳动生产。在机关留守的干部,也于每周六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部分县遭受雹灾袭击 9月27日至10月1日,阳城、高平、沁水、沁县、武乡、黎城、长子7县30个公社、239个大队遭受雹灾袭击,受灾面积157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