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

(1982年9月至1985年6月)

1982年

9月

晋东南地委研究讨论发展专业户重点户问题 9月6日至7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研究讨论发展专业户、重点户问题。会议认为,全区各种专业户、重点户已发展到13万多户,约占总农户的40%。“两户”的大批出现,是农业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是农村摆脱自然经济,促进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一条好的途径。会议针对“两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各级领导重点解决五个方面问题:(一)继续肃清“左”的影响,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力引导扶持“两户”发展。(二)加强对“两户”的科技指导。(三)在资金、物资、场地、优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四)确保“两户”合法经济利益,不准随意废除合同,不准任意加码,更不能得“红眼病”。大造劳动致富光荣的舆论,理直气壮地支持“两户”工作。(五)建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联系“两户”制度,促进“两户”这一新生事物的经营方式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现场会在晋城召开 9月14日至1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现场会在晋城县召开。各省、市、自治区爱卫会主任,全军爱卫会、铁路爱卫会、城乡环境保护部、卫生部防疫司的领导,北京通县、上海嘉定、山东黄县、掖县等12个县代表,山西省各地、市爱卫会主任及部分卫生先进单位代表出席会议。中央、省、地十几个新闻单位采访大会实况。中央爱卫会副主任、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出席会议并讲话。崔月犁指出,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必须适应新形势需要,要把爱国卫生运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来抓;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要搞好规划,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积极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多做贡献。9月16日,崔月犁,中央爱卫会办公室副主任李九如,省文委副主任、卫生厅长李金到地区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和地区中医院视察工作。

晋东南地委作出大力普及小学教育决定 9月17日,晋东南地委作出《关于大力普及小学教育的决定》。地委依据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全国“要在1990年以前以多种形式,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决定全区按公社分三类规划,分期完成普及小学教育任务。总的要求是:第一步,在1985年前,5个一类县的184个公社完成普及小学教育,占全区公社总数55%;第二步,在1987年前,7个二类县的115个公社完成普及小学教育,占全区公社总数43%;第三步,1989年前,剩下4个三类县的37个公社完成普及小学教育,占全区公社总数11%。完成普及小学教育的标准是:7周岁学龄儿童必须按时上学。7至11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应达到98%以上。在校生流动率,一类县不超过1%,二类县不超过2%,三类县不超过3%。小学毕业生各科学业合格率,一类县达到80%以上,二类县达到70%以上,三类县达到60%至70%,其中语文、数学两科合格率达到60%以上。在完成普及小学教育任务的同时,要组织12至15周岁少年文盲返校就读,扫除青少年中的文盲。

晋东南地委行署组织参观壶关晋庄谷子种植管理经验 9月中旬,为落实中央领导同志视察晋东南时要求加强谷子种植管理的指示,晋东南地委、行署组织全区县、社两级书记和农业部门同志,到壶关县晋庄大队参观学习谷地秋耕壮垡和谷子种植管理经验。1981年8月中旬,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视察晋东南时指出:“你们晋东南谷子是有名的”,“我是赞称你们多种谷子的”,“这里有个耕作制度改革问题”。

全省多种经营经验交流会在晋东南召开 9月19日至27日,全省多种经营经验交流会在晋东南地区召开。会议总结全省发展多种经营情况,安排第四季度工作。晋城、沁水、高平、阳城等县分别介绍发展多种经营经验。

卫慧林回阳城探亲 9月25日至28日,旅美华人、民族学家、台湾大学教授卫慧林回阳城县探亲,阳城县委、县革委领导亲切接见。卫慧林是阳城县人,解放前离开阳城,赴美求学。

10月

晋东南地区计划工作会议召开 10月16日,晋东南地区计划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全区第六个五年计划、第七个五年计划以及到2000年工农业年总产值增长速度进行初步预测。会议确定,“六五计划”期间增长3.7%,“七五计划”期间增长7.5%;前十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6%,后十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8%。

沁水县政府向晋东南行署报告救灾工作 10月23日,沁水县政府向晋东南行署报告两个多月来救灾工作情况。报告指出,全县19个工交企业全部受灾。除3个因洪水冲光关停,1个正在施工外,其余15个全部恢复生产。全县工业总产值年计划1900万元,9月底可完成1272万元,占67%;预计到年底可完成1655万元,占87%。产茧95万斤,收入190万元,仍获大丰收,创历史最高纪录。

全国县社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晋东南召开 10月25日,交通部在晋东南地区召开全国县、社公路建设现场会议。交通部、国家经委、农委、农牧渔业部、总后勤部,各省、市、自治区交通部门负责同志,全省各地、市、县负责公路建设同志共2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学习十二大精神和胡耀邦同志指示。交通部副部长郑光迪作题为《加快县、社公路建设步伐,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作出贡献》的讲话。会议听取山西省公路建设先进地、县、社等11个单位经验介绍。与会代表参观平顺、襄垣、屯留、阳城等县社公路建设。

晋东南行署批转行署教育局殴打教师哄抢学校事件情况报告 10月27日,晋东南行署批转地区教育局《关于一些地方殴打教师、哄抢学校事件的情况报告》。报告指出,1981年以来,一些地方连续发生辱骂、殴打教师和哄抢学校、奸污女教师的事件,严重摧残了教师的身心健康,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扰乱了社会治安。报告要求,有关单位和部门要认真负责,查清事实,严肃处理。情节恶劣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坚决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11月

沁水示范牧场选派人员赴新西兰学习 11月24日,国家农牧渔业部致函山西省政府,指示沁水示范牧场选派4名实属人员、1名英语翻译赴新西兰农业咨询公司,学习有关草场改良、绵羊饲养、机械使用及维修、牧场经营管理等现代化畜牧业科学技术。

晋东南地区思想政治工作联校现场会议在陵川召开 11月26日至30日,晋东南地委在陵川县召开全区思想政治工作联校现场会议。会议传达赵紫阳和万里在全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现场会上讲话精神。地委副书记赵锐作题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开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的报告。会议对创办联校方面做出成绩的19个单位给予表彰。与会人员参观陵川县西河底、焦会、吕家河、东谷联合学校和附城公社文化中心站。

12月

晋东南地委行署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查禁鸦片烟毒情况 12月12日,晋东南地委、行署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全区查禁鸦片烟毒工作情况。报告指出,地区禁毒领导组经过几个月查禁,全区未发现私种罂粟现象,但吸毒和滥售滥服毒麻药品问题在部分县不同程度存在,严重的有高平、晋城、平顺、陵川、黎城、潞城6县。据统计,全区共有7000多人吸毒。造成吸毒的主要原因:(一)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有的地方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甚至有的党员干部也在偷吸,造成很坏影响。(二)一些医疗卫生部门对医药毒品管理不严,随意乱销售。加之一些非医疗单位单纯追求利润,到外非法采购,为吸毒人员提供购买便利条件。(三)个别制药厂无限量生产毒麻药品。报告认为,通过地、县两级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和大张旗鼓的禁毒工作,全区吸毒歪风已基本刹住,但形势仍不乐观,一些吸毒者由明转暗,一些虽暂时戒掉毒瘾,但如不继续加强教育,仍有重新复吸可能。报告要求:(一)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地区成立禁毒领导组,各县成立相应机构,具体领导禁毒工作。(二)广泛宣传吸食毒品的危害,提高认识,积极禁毒。(三)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查禁毒品。(四)加强药物管理。

晋东南地委传达省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 12月23日至28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地直单位党员干部会议,传达省委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全区全年工作。会议指出,1982年,是全区建国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随着工作重点转移,全区经济形势出现明显好转。工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工业总产值可达到9.7亿元,比上年增长7.5%,发展速度超过地委提出的保六争七目标。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超过地委提出的增长17%的速度。财政收入超额5%完成全年计划。所有成绩的取得,最基本的一条是地委和各级党委坚定不移地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会议提出开创1983年全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基本工作思路:把农业上行之有效的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厂应用到工业、财贸、科技等部门。财贸口在潞城县、工业口在阳城县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1983年

1月

晋城部分产品获省优质产品 1月上旬,晋城汽车配件厂生产的GA—10B解放汽车球联轴、晋城蛋厂生产的固体山楂饮料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晋东南地区学习贯彻中央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决定 1月18日,晋东南地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知》。通知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党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文件,对于开创农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实质,正确认识农村大好形势,正确认识农业生产责任制,尤其是联产承包制的光明前途,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划清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一些重大界线,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晋东南地委向省委报告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情况 1月31日,晋东南地委向省委呈报《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报告指出,全区共揭露出各种经济犯罪线索386件,其中立案审查的251起,已结案处理的68起,正在处理的107起。在涉案的675人中,有国家机关干部、职工352名,共产党员158人。报告认为,近年来经济领域中犯罪活动确实是严重的,少数不法分子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贪污受贿、投机诈骗、里勾外连盗窃国家和集体财产,肆无忌惮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其非法所得数额之大,手段之恶劣,性质之严重,大大超过“三反”、“五反”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个人非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的案件超过68起,有的投机诈骗和贪污受贿总额达4.5万元,给国家和集体带来巨大损失。

晋东南地区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结束 1月底,晋东南地区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结束。全区有2856人被评为农民技术人员。其中,农民助理农艺师40人,一级农民技术员431人、二级749人、三级655人,一级农民水利技术员194人、二级231人、三级132人,农民林业技术员298人,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26人,初步形成一支农村技术骨干力量。2月1日,《晋东南报》发表题为《建设一支宏大的农民科技队伍》的评论员文章。文章指出,社队农民技术员是联系千家万户、交流科技情报和推广应用科学的桥梁和纽带,在目前国家专业技术人员有限,农业科学技术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的作用尤为重要。

3月

沁水医师樊捷文参加援非医疗队 3月1日,受卫生部调遣,沁水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主治医师樊捷文赴省城集中,参加山西省援助非洲多哥共和国医疗队。在多哥北方卡拉地区中心医院工作期间,樊捷文同另一位中国医生郭福仁合作,成功完成一例断指再植手术,使受伤者离体14小时的断指重新连体,并愈合良好,受到多哥人民高度赞扬。

晋东南地区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召开 3月3日至6日,晋东南地区1982年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长治召开。地委、行署领导白清才、赵锐、赵连胜、王林堂、魏庶民、祁英、扆耀光、胡璠、马槐成、李泉海、阎根锦、石珉、师丕珍、宋志民出席会议,并向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颁发奖状和奖品。白清才主持会议,赵连胜致开幕词,赵锐代表地委行署作工作报告,20位劳模代表介绍经验。

晋东南地区召开文明礼貌月流动现场会 3月8日至10日,晋东南地委、行署召开第二个文明礼貌月流动现场会,总结推广晋城、襄垣等县经验。

晋东南地区工交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现场会在阳城召开 3月15日至19日,晋东南专署在阳城县召开全区工交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现场会。会议指出,1982年11月,地委在借鉴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工交、财贸战线试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并在阳城县进行试点。经3个月试点,全区工交企业承包责任制基本推开。截止2月底,全区185个地、县营企业,有182个企业对地、县财政实行承包,占地、县营企业总数的98.4%;企业内部已落实包干指标的126个,占68%。承包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搞层层包干制,二是改革工资制,三是实行各种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办法。会议指出,工交企业承包是经济领域里的一项重要改革,但由于时间较短经验不足,还存在不少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的领导,不断总结和完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晋东南地委座谈商讨发展专业户重点户问题 3月21日至24日,晋东南地委召集晋城、壶关、长治、沁源、长子、沁县有关负责人座谈,商讨发展专业户、重点户问题。会议提出,1983年在发展“两户”工作中,应着重解决好五个方面问题:(一)在指导思想上,要进一步明确发展“两户”必须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不能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要根据生产需要,因势利导地发展,不能凭主观想象发展;要搞多渠道,少环节,开展竞争,不搞独家经营、层层设卡;在衡量经济效果与收入上,要着眼于群众收入和企业收入全面算账,不能只考虑企业收入不顾群众利益。(二)提高“两户”发展水平,要在农副产品加工上下气力、做文章,变出售原材料为出售成品或半成品,走加工增值新路。(三)加强产前供应、产后服务工作。(四)用推广建立各种服务中心、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形式,提高“两户”科学技术水平。(五)进一步加强对“两户”的领导,帮助农民消除顾虑,鼓励放开手脚大胆劳动致富。

晋东南地区建起各类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3月26日,《晋东南报》报道,截止3月初,全区建起各类农业技术服务中心386个。其中,农业服务中心70个,水利水保服务中心33个,畜禽养殖服务中心及基层服务站253个,农机服务中心11个,林业服务中心19个。参加服务中心的农业技术人员1638人,其中,国家农业技术人员800多人。服务中心同农民签订联产承包合同72700份,承包土地面积55万亩,畜禽养殖82万头(只),提供其他服务11800多项。服务中心还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74万多次,印发技术资料50多种31万多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普遍建立,为全区农林牧副发展增添了后劲。

晋东南地委表彰计划生育先进集体模范个人 3月26日至28日,晋东南地委召开计划生育“双优”表彰会,表彰1982年度计划生育工作中涌现出的97个先进集体和150名模范个人。1982年,全区人口出生率15.78‰,比1981年下降0.44‰。人口自然增长率6.98‰,比全省低5.03‰。一胎率提高67.3%,全区育龄妇女三项节育率提高87%,晚婚、晚育、优生工作也取得较好成绩,居全省首位。

晋东南行署提出改革科技工作十条意见 3月底,晋东南行署提出改革科技工作十条意见:(一)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照农村自然区划设立科技组织机构;(二)彻底打破“铁饭碗”,推行浮动工资和效益工资制;(三)允许科技人员自由组织不同形式的技术服务组织;(四)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服务;(五)推行科研经费由承包人支配办法;(六)实行科研成果有偿转让制;(七)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八)按“四化”标准配好领导班子;(九)在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同时,组织科技人员轮训进修;(十)成立地、县科技攻关小组。

4月

马国瑞在晋东南视察 4月3日,中纪委副书记马国瑞在晋东南视察工作。马国瑞在听取地委代书记祁英、地区纪检委书记胡墦汇报后,就发挥晋东南优势,加大智力投资,加强纪检等工作作出指示。

王克文在晋东南视察 4月7日,省委副书记王克文在晋东南地区视察工作。王克文在听取地区经委负责人关于推行经济责任制汇报后,要求加强比较经济研究,重点研究在执行中央政策方面有什么发明创造或存在什么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发扬和改进。

杨钟视察晋东南林业工作 4月18日至21日,林业部部长杨钟在省林业厅厅长刘清泉陪同下,视察晋东南地区林业工作。21日,杨钟出席晋东南地委在沁县召开的全区县委书记、林业局长会议,并作题为《目前林业生产的形势及任务》的报告。杨钟指出,林业的进步、发展、振兴,寄托于千家万户。而制约这一进步和发展的主要阻力来自“左”的错误路线影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彻底摆脱“左”的束缚,突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框框,突破“大锅饭”和自然经济的格局,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尤其是对荒山造林要放宽政策,做到“一放”、“二包”、“三落实”。

民革晋东南支部成立 4月25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晋东南地区全体成员召开会议,成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晋东南地区支部委员会,选出支部领导成员。

晋东南党政机关建立岗位责任制 4月,各县按照晋东南行署3月发出的《关于学习推广长子县建立机关岗位责任制经验的通知》,分别在党务、行政机关实行“三定、四考、一评比”岗位责任制。据统计,全区1255个党政机关,已有1168个建立不同形式岗位责任制,占机关总数93.1%。

5月

晋东南行署推广武乡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经验 5月18日至21日,晋东南行署在武乡县召开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经验交流会,推广武乡县治理小流域经验。与会人员参观武乡县东良公社庄里大队、涌泉公社浦池大队等6个点以户承包小流域治理工作先进单位。5月28日《晋东南报》发表题为《小流域治理也要落实一个“包”字》的评论员文章,称武乡县以户承包治埋小流域工作是实行责任制后农民的又一创举。1982年初,武乡县委、县政府在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尝试,将全县4100多条小流域承包给2093户农民治理,并规定承包者有使用权、经营管理权、受益权和子女继承权。这一做法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治理千沟万壑的积极性。

晋东南地委批转地妇联贯彻中办20号文件报告 5月19日,晋东南地委批转地区妇联《关于传达贯彻中央办公厅20号文件的情况报告》。报告指出,中央办公厅下发[1982]20号文件后,全区各级党委进行认真学习贯彻,并结合具体情况在打击危害妇女儿童犯罪活动,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妇女遭受歧视、打骂、迫害、污辱、蹂躏、玩弄、遗弃、拐卖和女婴被抛弃、残害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包办买卖婚姻、第三者插足、破坏他人婚姻家庭情况还很严重。这些丑恶现象,摧残了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败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社会治安,是社会主义制度绝不允许的,必须引起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报告要求,各县委、各部门党委要在重新学习中办20号文件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妇女工作的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党委议事日程,确保妇女儿童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

沁水计生工作获省级金杯奖 5月25日,在省政府召开的山西省计划生育先进代表会议上,沁水县介绍搞好计划生育工作经验,并获得金杯奖。此前,3月25日,晋东南地区计划生育先进代表会议奖励沁水县6个先进集体、8个先进个人。

阳城高平实现无亏损企业 5月,晋东南地区扭亏增盈领导组通报,阳城、高平、黎城、沁县、沁源5县,成为实现无亏损企业县。

6月

《人民日报》刊登王殿文致全国县委书记一封信 6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沁水县委书记王殿文就实现党风根本好转,写给全国县委书记的一封信,并为此加了编者按。按语指出,新任山西省沁水县委书记王殿文同志,为实现党风根本好转,从自我做起,提出7条“章法”并公诸于众。他这种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严以律己的精神是很宝贵的。6月7日,晋东南地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向王殿文那样,立章法、明军令、挂牌子,公开接受群众监督。6月30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县委书记、县长会议,围绕王殿文的一封信,研讨如何端正党风、纠正不正之风问题。地委、行署主要领导祁英、赵锐、扆耀光、赵连胜、王林堂、魏庶民率先在《晋东南报》上公布约束自己的5条章法,各县县委书记、县长也都主动立章法、挂牌子,受到广大群众普遍欢迎。

晋东南地委为离休干部颁发荣誉证书 6月7日,晋东南地委、行署在地区礼堂召开大会,给地直单位121位离退休干部颁发荣誉证书。有关方面1200多人参加会议。

李立功在晋东南视察 6月7日至11日,省委书记李立功在晋东南地区视察。李立功先后到沁水、阳城、晋城、高平、长治、陵川等县,与农村部分专业户、重点户面对面交流座谈。11日,李立功听取地委书记祁英汇报后,就如何发展晋东南山区经济提出指导性意见。

7月

晋东南地区专业户重点户现场会在高平召开 7月16日至22日,晋东南地区在高平县召开专业户、重点户现场会。会议着重交流推广高平县委、县农行、拥万公社党委、寺庄公社贸易货栈及晋城、长子、沁源等13个单位在发展和提高专业户、重点户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和体会。地委副书记王林堂出席会议并讲话。王林堂回顾总结全区“两户”发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对当前“两户”发展作出具体指示。

晋城陵川沁水产品获省地奖励 7月26日,晋东南行署召开全区科技成果奖励大会。晋城县大面积推广环秀大队小麦高产经验,晋城汽车配件厂试制的解放牌汽车顶置式进气门空气压缩机受到奖励。8月6日,在山西省社队企业管理局召开的全省优质产品评比会上,晋城啤酒厂生产的啤酒、晋城陈沟公社罐头厂生产的山楂酒、陵川县城关公社综合食品加工厂生产的桃罐头、沁水县辛家河大队罐头厂生产的梨罐头被评为全省第一。

武警部队晋东南支队成立 7月,根据中共中央中发[1982]30号文件精神,由晋东南军分区担任内勤任务的独立一营、二营和公安系统所属武警中队,合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晋东南支队,由山西省武装警察总队和晋东南地委实行双重领导。支队为团级,下设司、政、后等工作机构,下辖2个大队、11个直属中队、14个县中队。主要工作职能是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执行公安保卫任务。

8月

晋东南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陵川召开 8月2日至6日,晋东南地委在陵川召开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会议研究如何按照十二大精神,加强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为实现今后二十年宏伟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地委第一副书记赵锐作全区党的建设的形势与任务的讲话,地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桂增作题为《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的总结报告,陵川县委等30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交流经验。

省委调整晋东南地委班子成员 8月3日,经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中共晋东南地委领导班子成员由祁英、扆耀光、崔光祖、刘桂增、成葆德、李玉臻、于耀文7人组成。祁英任地委书记,扆耀光、崔光祖任地委副书记。班子成员由过去的常委制改为委员制。地委组织部长刘桂增、地委宣传部长成葆德、中级法院院长李玉臻、军分区司令于耀文任地委委员。调整后的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由原来的60.6岁下降到48.1岁,职数由原来的11人减少到7人。

晋东南地区公路状况改善 8月23日,晋东南地区新建、改建公路600多公里,新增通班车的公社35个,新增通汽车的大队140个。全区所有地方社队煤矿都通了汽车。

晋东南地区开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斗争 8月17日至12月10日,遵照中共中央关于从重从严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指示和省委统一部署,晋东南地区成立严打斗争指挥部,调整警力向各类犯罪分子发起第一战役第一次行动。截止12月10日,全区共抓捕刑事犯罪分子2913名,打掉犯罪团伙259个,抓获团伙犯罪分子1429名,收缴各种枪支47支,子弹2252发,雷管14000多个,手榴弹21枚,炸药746公斤,导火索731米,匕首、刮刀、钢鞭等凶器657件。其它赃物折款367000多元。之后,全区又相继开展若干次打击行动,社会秩序明显好转。

联合国卫生考察团在东四义考察 8月19日,联合国卫生考察团在晋城县东四义村考察。同月6日,国务院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乡村建设局委托山东农村电影制片厂,在东四义村拍摄彩色科技片《农民的心愿》。

太焦电气化铁路配套晋城变电站获准建设 8月,水电部批复“太焦铁路长治至月山段电气供电工程计划任务书”,同意建设漳泽电厂至长治变电站22万伏线路(双回)及变电站至晋城22万伏线路(单回),长约135公里。建设晋城22万伏变电站,安装两台12万千伏安变压器。

9月

晋东南地区公路建设流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召开 9月3日至7日,晋东南地委、行署在高平、晋城召开全区公路建设流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国家交通部和省交通厅领导参加会议并进行现场参观指导。高平县副县长张近智汇报全县去冬以来公路建设情况。去冬以来,高平县掀起群众性修建公路热潮。9个月新修改建县、社公路58条,全长315公里。铺装砂砾路面165公里,修建大中小型桥梁30座,总投工189万个,动用土石方206万立方米。新增大型客车9部、货车47部、各种拖拉机413台。客流量由600人次增加到2000人次。

王森浩为丹河大桥通车剪彩 9月5日,丹河大桥建成通车,省长王森浩为丹河大桥建成通车剪彩。丹河大桥桥长175米,是华北地区最大跨径的石拱桥。

晋城更名为省辖县级市 9月9日,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晋城县更名为晋城市:原中共晋城县委易名中共晋城市委,晋城县人民政府易名晋城市人民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也同时易名。8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原属晋东南地区管辖的长治、潞城两县划归长治市管辖,撤销晋城县,设立晋城市,为省辖(县级)市。

晋东南地区压缩基建规模 9月17日,晋东南行署召开各县县长会议,传达省政府召开的专员、市长会议精神。会议提出本年晋东南地区将扣除计划外项目占用的162万元资金,各县要严格把关,坚决压缩基本建设规模。

晋东南境内部分公社更名 9月17日,为实现地名标准化,省政府批准晋东南地区18个公社更名。其中:陵川县横水公社更名为横水河公社,陵川县西南仓公社更名为马武寨公社,阳城县西沟公社更名为西河公社,晋城市河西公社更名为南河西公社,晋城市白洋泉公社更名为东下村公社,晋城市东沟公社更名为大东沟公社。

10月

晋东南出席全总十次代表会代表赴京 10月13日,晋东南地区工会举行座谈会,欢送晋东南地区出席全国总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他们是:晋城矿务局申林正、阳城缫丝厂买春范、长治汽车运输公司李连启、长子中学教师张杰远。

晋东南地委调整部分机构 10月17日,晋东南地委通知,晋东南行署重工业局、轻工业局、煤炭工业局、化学工业局,合并为晋东南行署工业局。晋东南煤炭工业公司、丝绸工业公司、化肥工业公司归工业局领导,同时成立晋东南行署煤炭运销公司。晋东南行署农业局、畜牧站、农机服务中心,合并为晋东南行署农牧局。全区14个县(市)全部成立个体劳动者协会。

晋东南地直党委召开党代会选举出席省党代表 10月27日,晋东南地直机关党委召开党员代表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法,选举祁英、崔光祖等六人为出席省五次党代会代表,王廷发为候补代表。

晋东南地区选配县级主要领导干部 10月下旬,晋东南地区县级主要领导干部选配工作基本结束。选配后,县级主要领导同调整前相比:一是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1.44岁下降为44.32岁。二是文化程度提高,调整前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4人,调整后增至14人。三是体现新老干部合作交替和领导干部交流的精神。全区除7人继续在原地留任外,凡在所在县任职时间较长的都易地交流。

11月

晋东南地委部署清除精神污染工作 11月3日,晋东南地委下发《关于建设精神文明,清除精神污染》的通知,要求进行十个方面大清理:(一)清理报刊、杂志、文章、作品;(二)清理戏曲剧目,音乐歌曲;(三)清理黄色、淫秽书画图片、手抄本、录相、录音等;(四)清理各种封建迷信糟泊,教育群众相信科学,坚决禁止神婆、神汉、风水先生的迷信活动;(五)清理聚众赌博、吸毒贩毒等社会恶习;(六)清理婚丧嫁娶中迷信仪式,反对大操大办;(七)清理明娼暗妓、拐卖妇女、诲淫诲盗等丑恶现象;(八)清理有害商品;(九)清理“一切向钱看”的商品化倾向;(十)清理所有机关单位,使之成为建设精神文明的样板。

晋东南地委制定稳定完善土地承包意见 11月5日,晋东南地委制定《关于稳定完善土地承包鼓励农民加工建设土地的意见》。《意见》主要内容:(一)变土地短期承包为长期承包,承包期限一般可延长到10年左右或更长一些时间。(二)实行“四不变、三允许、两调整、一维护”。《意见》既可以鼓励农民投资加工建设土地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使一些农户逐步向多种经营或粮食生产专业化转化,能在稳定中保持一定灵活性。其中,“四不变”,即在承包期内,农民投资加工建设土地,承包使用权不变;产量提高了,原定包产指标不变;收益增加了,原定提留金额不变;国家征购基数不变时,原定征购任务不变。“三允许”,即经生产队批准,允许承包户之间自愿调换土地;允许转包土地;允许向集体退回承包土地。“两调整”,即计划内一般性人口增长,调整提留粮指标,动粮不动地,增人则减少相当于口粮的提留指标,减人则增加相当于口粮的提留指标;对于个别人口劳力猛增的户,从集体所留机动田内解决。机动田和提留粮数量,由大队根据10年内人口劳力变化预测统筹安排。“一维护”,就是维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管理权。

全省食盐会议在晋东南召开 11月6日,全省食盐加碘、战备盐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经验交流表彰大会在晋东南地区召开。会议提倡为防治地方病,在民用食盐中加碘。

陵川破获“圣人道”复辟案件 11月7日,陵川县党政组织和政法公安部门紧密配合,破获一起重大的反动“圣人道”复辟案。

晋东南地委贯彻中央十二届二中全会精神 11月10日至16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整党决定和邓小平、陈云重要讲话精神。地委书记祁英作总结讲话。会议指出,中央整党《决定》对党的状况的分析,完全符合晋东南地区实际。就全区来看,党的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党组织中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严重情况也绝不可低估。尤其是“文革”期间,山西发生六次大的折腾,晋东南是折腾次数最多的。由于种种原因,全区的“三种人”至今还没有得到认真严肃的清理。在未开始整党前,全区应齐心协力抓好清理“三种人”、清除精神污染、纠正不正之风、学习整党文件四项工作。

全国农田水利基层科技队伍建设座谈会在高平召开 11月上旬,水电部农水公司在高平县召开农田水利基层科技队伍建设座谈会。广东、四川、江苏、安徽、吉林、陕西、河南、山西等9省水利工作者代表3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交流各地农田水利基层科技队伍建设经验,讨论修改《关于建立区、乡(社)水利、水保技术人员(职称)技术考评暂行规定》(草案)。与会人员参观考察高平县改革基层水利机构,创办水利服务公司,建设基层水利科技队伍,发展农田水利事业等情况。

晋东南地委作出合理提留和取消对农民不合理摊派意见 11月15日,晋东南地委作出《关于合理提留和取消对农民不合理摊派的意见》。《意见》指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各项生产发展很快,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民负担虽比吃“大锅饭”时有所减少,却比“双包”前加重了,且有继续加重之势。据对陵川、壶关县6个大队调查,农村实行包干后实际收入比包干前增长33.3%,但农民负担总额却增长56.3%。甚至有的队集体提留超过农民承受能力,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巩固和稳定。《意见》要求:(一)立“章法”,实行“实项限额”提留;(二)精简干部,实行“定员定额”补贴;(三)改进负担办法,实行分项提留;(四)建立健全提留制度,保证管好用好提留;(五)各方配合,扎住“口子”;(六)加强领导,不断解决新问题。《意见》强调,各级党委要组织干部认真学习,统一思想,通过调查研究,对乱摊派问题逐个进行清理。一定要在今冬明春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责任制过程中,把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而且要抓出成效来。

晋东南地区普及初等教育现场会在高平召开 11月22日至26日,晋东南地区普及初等教育现场会议在高平县召开。各县教育局长、教研室主任、联合校长及部分社队领导干部共计7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集中讨论和研究全区普及初等教育问题。高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天智汇报全县普及初等教育工作做法。与会人员参观高平北诗公社等一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示范小学。

晋东南地委下放企业管理权 11月23日,晋东南地委决定:晋城钢铁厂、太行印刷机器厂、晋城皮革厂下放给晋城市管理;高平造纸厂、高平链条厂、高平变压器厂下放给高平县管理;工程机械配件厂、无线电厂、拖拉机配件厂、制药厂下放给长治市管理。下放后,这些厂待遇规格不变。

晋东南部分地直机关机构调整 11月24日,晋东南地委、行署决定对地直机关部分单位进行调整:撤销晋东南行署经委、财委、计委、农委,成立晋东南行署计划经济委员会;晋东南行署农委改为地委农工部;晋东南行署文教委合并到地委宣传部,成立教育科;撤销晋东南行署建委,成立晋东南行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4年4月,地委对行署经委、计委机构再次进行调整:行署工业局改为行署经济委员会,原工业局正副局长改任经委主任、副主任。行署计划经济委员会改为行署计划委员会。增设晋东南行署财贸办公室。

晋东南地区安置待业青年3584名 11月下旬,据晋东南地区劳动部门统计,全区已安置待业青年3584名,占全年安置总数的82.2%。

12月

晋东南地委部署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工作 12月3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各县(市)委书记、纪检委书记,地直机关各部、委、局主要负责人会议,部署春节前集中纠正党内存在的拖欠公款、分房建房、招工转户、行贿受贿、搞特殊化五股不正之风工作。地委领导祁英、扆耀光、崔光祖、刘桂增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改变软弱涣散状态,振作精神,挺起腰杆,坚定信心,敢于碰硬,使全区党风基本好转。

晋东南地区党建经验交流会在高平召开 12月7日至9日,晋东南地委在高平县召开党的建设经验交流会议。各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出席会议,高平县各公社、县直各单位分管组织、宣传工作负责人和各条战线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共217人参加会议。高平县委书记杨增杰、县长王天智汇报全县贯彻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精神的做法以及开展党建工作的经验。会议表彰一批在党建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与会人员实地参观高平县7个公社、大队党员教育展览。会后,晋东南地委发文在全区推广高平县在党建活动中开展“一课三会”、“党员联户”和“创先争优”等先进经验。

全省村镇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晋城召开 12月8日,全省村镇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晋城召开。会议交流晋城等六(市)县村镇建设经验,参观晋城县东四义、来村等村容村貌,并讨论制定明年村镇建设规划。

晋东南地委明确清除精神污染界限和原则 12月中旬,晋东南地委召开各县宣传部长会议。会前,地委抽调人员对全区正在开展的“清除精神污染月”活动进行调研。调研发现,许多地方因政策界限不清,存在种种不正确认识。甚至有人误认为清除精神污染是第二次“文化大革命”,是又一次“破四旧”运动。还有个别大队仿效“文革”做法,错误地成立“清除精神污染战斗队”。针对以上问题,会议指出,在开展清除精神污染活动中,各级党委必须正确引导群众划清八个界限、坚持七个不准。八个界限是:划清优秀文化遗产与封建糟粕的界限;国外进步思想文化与资产阶级庸俗低级的东西的界限;基本倾向是好的但有毛病的作品与坏作品的界限;一般性的错误观点和有毛病的表演与黄色、淫秽、低级、庸俗的界限;体制改革中不成功的甚至是失败的东西与精神污染的界限;正当收入、按劳分配与“一切向钱看”的界限;一般性的传看与有意传播精神污染的界限;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与“左”的做法的界限。七个不准是:不准四面出击,层层加码,“横扫一切”;不准影响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不准干预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准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不准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无限上纲;不准整人,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不准搞政治运动,人为制造声势。

张劲夫在晋东南视察 12月20日,国务委员、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在晋东南地区视察工作。张劲夫听取地区有关负责同志工作汇报,并作重要指示。

晋东南地区查处干部多占住房工作基本结束 12月24日,《晋东南报》报道,晋东南地区查处干部多占住房工作基本结束。查处工作从5月初开始,共查出多占住房人员1158人,其中,县团以上干部162人。已清退393人,退出多占住房面积10337平方米,有688人按规定加收了房租,占清退人数的93%。

晋东南地区开展纪念毛泽东诞辰九十周年活动 11月24日,晋东南地直单位1000多名干部职工隆重集会,纪念毛泽东诞辰九十周年。地委书记祁英主持报告会,地委副书记崔光祖作题为《以实际行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开创新局面,振兴晋东南,冲出娘子关》的报告。地属企业、厂矿和各县均召开报告会、座谈会,举办图片展,表达老区人民对毛泽东的怀念之情。

晋东南地区开展清除精神污染活动取得实效 12月,晋东南地区开展“清除精神污染月”活动。截止12月27日统计,全区共缴黄色录音、录像12003盒,手抄本19种61本,拆除未经批准修建的小庙156座,举办巫婆、神汉、赌徒、吸毒者和失足青年学习班350多期,社会风气得到进一步净化。

陵川图书馆被省文化厅定为“县级图书馆业务标准图书馆” 12月,省文化厅在大同市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业务研讨会上,把陵川县图书馆定为“县级图书馆业务标准图书馆”。

阳城外贸收购超千万元受外贸部奖励 本年,阳城县外贸公司经过一年努力,收购超过1000万元,创下史无前例的佳绩。在全国经济贸易会上,受到国家外贸部奖励。

1984年

1月

晋东南地区进行为期三个月财务大检查 1月10日,晋东南地区为期3个月的财务大检查结束。这次共检查12603个单位,发现有问题的单位8220个,占被检查单位的65.2%,查出违纪金额1453.6万元。

太印一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1月12日,《晋东南报》报道:山西太行印刷机器厂和沈阳市印刷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LYBQ4230型标签印刷联动机,填补国内一项空白。

晋东南地区开展计划生育第二个宣传月活动 1月初,晋东南地委、行署批转地委宣传部、行署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计划生育第二个宣传月活动的意见》。《意见》对宣传内容、方法、步骤做出安排部署。《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宣传月活动,对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进行一次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宣传教育,推动全区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节育措施,使全区再结扎20000例,上环17000例,计划外怀孕流、引产4700例。

2月

《晋东南报》发表社论宣传中央1号文件精神 2月3日,《晋东南报》设立专版,重点进行宣传中共中央[1984]1号文件精神。除转载《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一些重要文章外,还连续发表五篇社论。分别是:《在稳定和完善上做文章》、《要正确对待先富起来的农民》、《树立坚定的商品生产观念》、《注意发挥供销社的特殊作用》、《把视野开阔些再开阔些》。这些文章,对进一步推动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区农村改革起了重要作用。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下发《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

晋东南地委行署研究加快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改革供销流通渠道 2月10日至11日,晋东南地委、行署召开各县(市)委书记、县(市)长、农工部长、供销社主任会议。会议围绕加快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改革供销流通渠道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会议认为,发展商品生产,既要有长期打算,又要有近期想法。长远打算是继续念好“矿、山、水、田、路、加(工)、服(务)、教(育)”八字经。近期想法主要是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继续放宽经管政策,允许农民按照个人意愿自行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不下达指令性计划。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对土地适当进行调整,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二)积极开发煤炭资源,把全区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进而转变成全面经济优势。(三)大力支持专业户、重点户,把各方面“能人”都动员起来,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促进商品生产发展。(四)大胆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引进技术。(五)继续搞好农村商业体制改革。会前,地委、行署组织与会人员赴河南省武陟县进行为期4天的参观学习。

晋东南地委行署表彰文明村镇和个人 2月23日至25日,晋东南地委、行署召开全区文明村(镇)表彰大会,表彰1982年、1983年两年间全区涌现出的133个先进集体和24名劳模个人。地委书记祁英出席会议并讲话,地委副书记崔光祖作题为《为把晋东南老区建设成为文明地区而奋斗》的报告。

3月

晋东南行署统一城镇建设用人制度 3月15日,晋东南行署发出《关于城镇使用农村建筑、运输等副业队统一归地、县(市)劳动服务公司管理的通知》。

晋东南地委部署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第一战役第三仗 3月19日,晋东南地委批转地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我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第一战役第三仗的部署意见》。《意见》指出,遵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全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第一战役已经胜利地打了两仗。期间,全区先后搞了三次统一行动。截止2月底,共抓捕反革命分子和各类刑事犯罪分子3671名,打掉各类刑事犯罪团伙332个,抓获犯罪成员1580名。通过集中搜捕和内审外查,共破获反革命案件和刑事案件3659起,其中破获重特大刑事案件383起;收缴赃款赃物总价值达40多万元,收缴各种枪支47支、子弹2352发、雷管16768枚、作案凶器696件。通过三次统一行动和零星抓捕,基本上扫清浮在面上的犯罪分子,摧毁了公开横行的犯罪团伙,沉重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扭转了好人怕坏人的被动局面,社会治安出现明显好转势头。《意见》提出第一战役第三仗主要任务是:(一)下决心,花大气力,深挖隐藏深、危害大的犯罪分子;(二)抓住大好时机,大力推动综合治理;(三)坚持把集中打击和经常性的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基层工作和公安业务建设;(四)继续实行联合办公制度,抓紧对此前抓捕对象的案件审理;(五)在斗争中加强政法公安队伍建设。

李家元获全国优秀班主任金质奖章 3月21日,阳城县城关镇石板庄小学教师李家元被《人民日报》等七家媒体授予“全国优秀班主任金质奖章”,这是建国以来阳城县小学教师获得的第一个全国性大奖。

晋东南地区延长土地承包期进展顺利 3月,据统计,晋东南地区签定延长土地承包期合同72.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9.8%;涉及土地497.3万亩,占承包土地的86.5%。结合延长土地承包期,本着“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全区共调整土地61.8万亩,占承包面积的10.8%,占责任田面积的24.1%,共涉及农户23.3万户。通过调整,土地相对向种田能手集中,有10万劳力从土地中分离出来,有近25万人“离土不离乡”,转向经营其它专业和开发性生产,初步改变农村产业结构,使工农结合型取代单一农业型。

4月

晋东南地区组织人事工作会议召开 4月4日至9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组织人事工作会议,部署在机关尽快建立岗位责任制问题。地委组织部、行署人事局提出有关建立岗位责任制、整顿“以工代干”、建立第三梯队等方面意见。会议听取长子县、襄垣县在党政机关中实行岗位责任制和整顿“以工代干”试点工作经验介绍。地委书记祁英出席会议并讲话。祁英指出,长子县在机关推行岗位责任制的经验很值得在全区迅速推行,党政机关要普遍实行浮动工资制、职务升降制,有条件的县(市)也可在财政中提取一部分奖金,用于奖励积极肯干的人。

晋东南地区首次面向全国招聘高中教师 4月10日,晋东南行署在《人民日报》刊登招聘250名高中教师的公告。截止4月底,28个省市3000多名知识分子递交应聘信。其中,“文革”前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占90%以上,还有副教授、讲师多人。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人才,在晋东南地区是首次。10月底,招聘工作结束,来自全国21个省市162名教师走上教学岗位。这批招聘教师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142名,自学成才20名。

晋东南地区供销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4月13日,晋东南行署召开各县(市)联社、基层供销社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行署专员扆耀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供销社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要由全民所有制的“官办”改为民办。只有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供销社才有活力,才能真正得到农民的拥护,才能真正成为国家联系农民的纽带。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重点应抓好财务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分配方式、经管范围、服务领域以及商品价格等方面一系列改革工作。

晋东南地区开展“我为翻番作贡献”活动 4月20日,为实现年初提出的198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在1978年基础上翻番的奋斗目标,晋东南地委作出《关于在全区开展“我为翻番作贡献”活动的意见》。《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围绕这一活动,提出明确目标,制定具体措施。《意见》指出,“我为翻番作贡献”活动,既是经济活动,又是政治活动,也是整顿组织纪律、转变作风、推动改革的活动。各单位、各部门也可根据各自不同工作性质和任务,开展各种不同类型活动,如“营造浊漳河防护林带”、“把科技送上门”、“为您服务”、“为农民办一件好事”、“为专业户提供一条信息”等活动,以此推动全区“我为翻番作贡献”活动广泛开展。

晋城市委公开为姚海林平反 4月26日,晋城市委、市政府在北石店镇七岭店村召开大会,为曾因运销煤炭而以投机倒把罪判刑八年的七岭店村社员姚海林彻底平反。

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为晋城供销社荣记特等功 4月下旬,晋城市供销合作社被评为全省供销系统10面红旗之首,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为该社荣记特等功。

省转发推广《杨村乡人民政府工作条例》 4月,陵川县杨村公社在撤社建乡、撤队建村试点中,制定的《杨村乡人民政府工作条例》,被省里转发推广。

5月

武警晋东南支队举行阅兵式 5月1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晋东南支队在长治市体育场举行阅兵式和军事表演,纪念武警晋东南支队成立一周年。地委、行署和晋东南军分区领导及干部群众3万多人到场观看。

晋东南地区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5月8日,晋东南地委决定:晋东南地区丝绸工业公司改为地区轻工纺织工业公司,地区化肥工业公司改为地区化学工业公司,保留地区煤炭工业公司,增设地区冶金机电工业公司。各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行业管理,对地营企业实行产、供、销,人、财、物,党、工、团九统一或产、供、销,人、财、物六统一;对县、市营企业进行技术业务指导,抓好行业规划、调整、改组、改造;并对二轻、公社企业的归口产品进行管理。

晋东南地区纪检委作出保护专业户联合体决定 5月初,晋东南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作出《关于保护专业户、联合体的决定》。《决定》要求,各级纪委对贯彻中央[1984]1号文件持消极态度的少数党员干部要进行批评教育,对反对、抵制贯彻中央[1984]1号文件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以权谋私的社队干部要严肃查处。尤其是要重点查处那些巧立名目,加重群众负担,横行霸道,强行入股,敲诈勒索专业户财物和不达目的便打击报复,刁难专业户、联合体发展商品生产的人和事。用党的纪律保证专业户、联合体的发展。

晋东南地委组团赴外地学习 5月19至21日,晋东南地委书记祁英,副书记、行署专员扆耀光率领各县(市)党、政领导和地直各部、委、局负责同志相继到雁北、忻州、大同,参观学习农村改革经验。

晋东南地委行署转发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5月22日,晋东南地委、行署转发《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纪要》提出,1984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区教育工作的重点和任务是:改善办学条件,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和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实现“一无两有”,加快普及初等教育工作步伐。“一无两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

晋东南地委向省委报告发展商品生产情况 5月23日,晋东南地委向省委呈报《关于全区贯彻1号文件,发展商品生产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央[1984]1号文件宣传贯彻之后,全区在政治思想和经济工作方面出现显著变化。在政治思想方面:(一)各级干部冲破“左”的束缚,开始跳出“三级所有”的老框框,敢于把个体经济同国有集体经济相提并论,同等对待;(二)各级干部开始跳出“农”字的老框框,自觉总揽经济全局,逐步在综合发展上作文章;(三)各级领导开始跳出单纯抓生产的老框框,由过去直接领导经济工作,逐步转移到了为农民提供社会服务上来。在经济工作方面:(一)在调整作物布局,挖掘现有耕地潜力,发展具有生产优势的经济作物上有了新突破。(二)在因地制宜开发煤炭、炼铁、硫磺、建材等自然资源上有了新突破。全区仅社队和户办小煤窑一项已达860个,比上年增加160多个,预计煤炭总产量1984年可达120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0%。(三)在建立农村工业体系,特别是发展家庭企业上有了新突破。据不完全统计,社队企业已发展到21000多个,比上年增长31%。更可喜的是,农民家庭企业,包括独户经营或多户联办的企业,已成为农村工业一支“劲旅”,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祁英致信鼓励农村劳动致富大户 5月24日,《晋东南报》刊登晋东南地委书记祁英《给农村劳动致富大户的一封信》。信中赞扬劳动致富大户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广大农民勤劳致富奔向小康展示了广阔前景。鼓励劳动致富大户要坚信党的富民政策,放手发展生产,富了再富。

晋城各县召开政协会议 5月25日至30日,政协高平县第六届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出席会议政协委员59人,选举阎德新为高平县第六届政协委员会主席。5月27日至31日,政协沁水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出席会议政协委员58人。选举马孝荣为沁水县第一届政协委员会主席。6月6日至11日,政协晋城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延续晋城县届次)召开,出席会议政协委员93名。选举李湖生为晋城市第八届政协委员会主席。5月26日至6月1日,政协阳城县委员会召开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张凯为阳城县第六届政协委员会主席。5月22日至5月27日,政协陵川县委员会召开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出席会议政协委员53名。选举董小苏为陵川县第一届政协委员会主席。

晋城各县召开人代会 5月26日至29日,高平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31人,会议选举焦民甦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天智为县长。5月28日,沁水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66人,会议选举秦奇文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崔建中为县长。6月8日至11日,晋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延续晋城县届次)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00人。会议选举王贤文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才旺为市长。5月27日至6月1日,阳城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常守谦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国发为县长;5月23日至28日,陵川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郭新太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居太为县长。

张维庆在高平视察 5月下旬,副省长张维庆及省教育厅、省妇联等单位领导在晋东南地委、行署和高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陪同下,视察高平一中、高平二中、东方红小学等学校教育改革情况,听取高平县政府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汇报。张维庆对高平教育改革和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一无两有三配套”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如何发展教育事业作出重要指示。视察结束后,张维庆一行在泫氏街栽种6棵松柏树。

晋东南地区首个彩电村在高平出现 5月,高平县小河西大队为家家户户购买一台14英寸彩色电视机,成为晋东南地区第一个百户以上的彩电村。

6月

晋东南地委批准六名机关干部留职停薪自办企业 6月初,晋东南地委批准省农机公司长治分公司王海旺等6名机关干部留职停薪自办企业的请求,并责成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他们在创办企业中所遇到的困难。9日,《晋东南报》为此发表题为《改得彻底、改得痛快》的评论员文章。

晋东南行署乡镇企业管理局成立 6月15日,晋东南地委决定,晋东南地区社队企业公司改名为行署乡镇企业管理局,并由计委口改归经委口。

晋东南地区乡镇政府相继成立 6月15日,晋东南地区实行政社分开,相继成立乡、镇人民政府。全区共建乡政府227个、镇政府73个。这项工作始于1984年3月初,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精神而进行的。

晋东南地委行署作出进一步放宽政策搞活工商企业若干规定 6月16日,晋东南地委、行署作出《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搞活工商企业的若干规定》。主要内容:(一)国家和集体工商企业,凡有条件的,都可以实行招标承包。不论干部、职工、合同工、临时工以及社会上的能人,都可以参加投标。投标人只要懂业务、会管理、勇于改革、措施得力、群众拥护,主管部门就可以批准,并赋予其相应权力。(二)国营和集体工商企业,在工业产品单位成本工资含量和商业百元销售额费用中工资含量不增加的前提下,有权使用临时工、合同工、轮换工。(三)国营和集体工商企业,在不改变所有制形式、不改变隶属关系、不改变财政体制的情况下,都可以参与或组织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经营。也可以向企业内外干部、职工、集体、个人吸收资金,收益按股份分红。(四)服装、修理、饮食、理发、浴室、旅店等小型国营或集体工商企业,可以实行租赁或有偿转让的办法,交由集体或个人经营。(五)凡从事商业零售、饮食、服务及运输的个体户,工商税由3%减为1.5%征收。

晋东南地区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6月17日至21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改革工作会议。各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乡镇党委书记,地、县两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地直各大企业经理(厂长)参加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森浩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出台《关于对各(市)委正副书记、政府正副县(市)长实行经济奖惩的办法》、《关于放宽组织人事制度管理权限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搞活工商企业的若干规定》等文件,邀请忻州、原平、大同5名代表介绍改革经验。会议认为,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来,改革的浪潮就在全区逐步兴起。先是长子县创办农业、水利、畜牧等技术服务中心,进而在长子、武乡、晋城、高平等县(市)出现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社。尤其是1984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有关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撤关撤卡,推动了全面改革的进行。会议就进一步推动全区改革提出六条措施:(一)在农村进一步完善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自由转让承包土地,允许自由发展商品生产,不得干涉和限制。荒山全部承包给群众,子孙有继承权。农民进城镇兴办企业,有关方面要在占地、信贷、税收等方面提供方便。(二)在企业,要进一步下放人事管理权、生产计划权、产品销售权、资金发放权、工资改革权、价格浮动权。(三)在行政单位,要废除一切不合时宜的“小红头文件”和过时规定,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以兴办经济实体。同时,鼓励干部留职停薪,经商办企业,允许干部职工入股投资。城镇建设一律实行投资包干和招标承包。(四)发挥优势,开发煤炭资源。凡在本世纪末国营厂矿不开采的地方,允许农民开采。无煤炭资源的县、乡可以到有煤的县、乡开采。乡镇煤矿可以自找销路。(五)放手引进生产项目、人才、技术、资金,并给予优惠待遇。在生产形式上,可以采取补偿贸易的方式,搞合资联办,也允许外地人员在本区自办企业。

阳城农民创办全省首家音像开发公司 6月中旬,阳城县山头村五户农民创办全省第一家农民“音像开发公司”。

权威媒体刊载高平农村党建工作经验 6月24日、28日,《山西日报》、《中国农民报》分别以《成功的尝试》和《他们是怎样站在农村改革前列的》为题,发表晋东南地委副书记崔光祖对高平农村党员教育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是年,《红旗》杂志第5期又以《农村党的建设要适应新的形势》为题介绍高平县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的工作经验。

阳城二轻局试行聘请干部 6月26日,《晋东南报》报道:阳城县二轻局邀请12名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人进局当干部,其中4名担任股室领导职务。

7月

晋东南地区首个个体客运专业户开业 7月1日,晋东南地区第一个客运专业户——阳城县润城乡庄村曹炳胜的私人客车在阳城县汽车站开业剪彩。

晋城青莲寺发现北宋文物 7月上旬,在晋城市硖石青莲寺内,发现北宋政和八年《罗汉碑记》碑刻一块。其中五百罗汉名号的记载,在中国现存资料中时间最早。

晋东南地区“三引进”活动成效显著 7月12日,《晋东南报》报道,晋东南地区开展“三引进”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到7月初,全区共引进资金4000多万元,仅小炼铁一项就引进1200多万元;引进各种技术项目600多项;引进和启用各种能人600多名;同时还同全国近20个省、市上百个单位建立长期友好经济协作关系。

沁水成为全省首个“基本实现无盲县” 7月13日,鉴于沁水县工农业余教育和扫盲工作成绩显著,晋东南地委在全区工农业余教育暨扫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授予沁水县“基本实现无盲县”锦旗一面。沁水县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晋东南地区第一个实现基本无文盲的县。1985年1月29日,高平县扫盲工作验收合格,晋东南行署向高平县政府颁发“基本实现无盲县”锦旗一面。

阳城外贸公司利润全省领先 7月17日,《晋东南报》报道:截至6月底,阳城县外贸公司实现利润14.9万元,超过全年利润计划的6%,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多,在全省外贸系统中名列第一。

陵川建成大理石板材厂 7月20日,陵川县大理石板材厂建成投产,为全区首家投产的大理石板材厂。

晋东南地区扶贫工作会议召开 7月27日至30日,晋东南行署在壶关县召开全区扶贫工作会议。行署副专员阎根锦出席会议并讲话。阎根锦指出,要全面领会党的富民政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坚持扶志扶本,加快扶贫速度,提高扶贫效果;要全党重视,加强领导,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8月

晋东南地区人大工作联络组成立 8月7日,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人大工作联络组,为省人大常委会派出机构,负责指导晋东南地区所属各县(市)人大常委会工作。

阳城连续遭受暴风雨袭击 8月11日至12日,阳城县连续遭受暴风雨和冰雹袭击,风力达8至9级,有15.8万亩秋作物受灾,刮倒、拔起树木11万多株,刮断电杆89根。

阳城县蚕茧产量居北方第一 8月18日,《晋东南报》报道:阳城县蚕茧产量连续五年名列北方第一,被全国蚕茧生产会议誉为北方地区蚕茧生产一颗明星。

晋东南地委贯彻中央指示和省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 8月21日至24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各县(市)和地直单位县处以上党政干部负责人会议,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对山西工作的指示和省委四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地委书记祁英,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扆耀光,地委副书记崔光祖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对全区即将开展的整党工作以及下半年的经济工作进行部署。会议认为,中央对山西工作的指示,完全符合本区实际,为全区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团结,巩固和发展改革的大好形势提供了思想武器。会议提出学习贯彻中央指示和省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要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深入进行顾全大局教育,坚持以大局为重,不翻旧账,团结一致向前看,珍惜和发展晋东南地区的大好形势。(二)各级党组织要把教育广大党员彻底否定“文革”,消除派性,增强党性,作为思想政治上拨乱反正的大事来抓。(三)对过去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一些遗留问题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着缓解矛盾,解疙瘩,求团结的精神妥善解决。

高平沁水被评为省级爱国卫生红旗县城 8月20日,在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的全省县城卫生工作评比中,高平县、沁水县城被评为山西省爱国卫生红旗县城。

托维夫妇在陵川人民医院考察 8月21日,英国贝森顿医院胃肠病专家托维医师夫妇在陵川县人民医院进行考察。这是陵川卫生系统开展的第一次医疗技术对外交流。

蒿峪铁厂生产成本全国最低 8月25日,《晋东南报》报道:阳城县蒿峪铁厂以生铁成本最低连续5年蝉联全国中小冶金行业第一。

林雄次郎在晋东南传经送宝 8月27日,应晋东南地区蚕桑丰产示范研究协作组邀请,日本养蚕专家林雄次郎到达晋东南区,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技术指导工作。林雄次郎先后赴沁县、沁水、阳城等蚕区,采取现场考察、座谈交流、技术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传授桑树栽培、桑园管理、养蚕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向晋东南地区蚕桑科技人员和养蚕专业户介绍日本蚕桑生产现状,传授现代养蚕知识。

9月

晋东南地委党校分期培训干部 9月1日,晋东南地委党校首届干部培训班开学,第一期招收学员68名,培训时间一个月。之后,地委党校分期对干部进行培训。

《太行日报》正式创刊 9月1日,经晋东南地委研究决定和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晋东南地委机关报《晋东南报》更名改刊为《太行日报》。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题写报名。

晋东南地区开展彻底否定“文革”教育 9月5日,晋东南地委下发《关于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中认真进行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教育的通知》,决定从9月10日至12月20日,集中40天时间,对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即将面临整党的地直各部、委、局机关党员干部,普遍深入地进行一次彻底否定“文化大产命”的教育。《通知》要求,在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教育中,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既不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必须彻底否定。(二)“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进步和社会进步,必须彻底否定。(三)“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影响,仍然是正确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主要思想障碍,必须彻底清除。《通知》提出,进行彻底否定“文革”教育,要和清理“三种人”、选拔培养“第三梯队”结合起来,和查处大要案结合起来,和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和当前城乡正在进行的改革结合起来。通过教育,推动各项工作,为整党打下良好思想基础。

晋东南地区基本建成广播网 9月15日,《太行日报》报道,晋东南地区已经基本建成一个以县广播站为中心、乡(镇)广播站为基础,以专线传输为主,并与多种传输手段相结合,联结村村户户、质量高、效果好的广播网。

全省家庭林场工作会议在沁水召开 9月21日至23日,山西省家庭林场工作会议在沁水县召开。全省7个地区3个市15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省林业厅厅长刘清泉主持会议。沁水县委书记王殿文介绍沁水县扶持发展家庭林场的做法与体会。会议表彰奖励沁水县7个家庭林场。会议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家庭林场,开创林业生产新局面。

晋东南地区开展利税测算工作 9月,晋东南地区从基层企业开始、自上而下逐户逐级开展利改税测算工作,并从10月1日起全部按第二步利改税办法开征各税。

晋东南地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检查验收 9月,晋东南地委、行署组织精神文明建设检查验收团,对14个县(市)、厂矿、地直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决定授予陵川、沁水、阳城、高平等六个县为文明县城,晋城市为文明城市。

10月

胡励耘参加日本青年来华联欢接待工作 10月1日至3日,3000多名日本青年应胡耀邦总书记邀请,来中国友好联欢。团地委副书记胡励耘参加接待工作。

晋东南地委部署“经济工作百日竞赛”活动 10月7日至8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各县(市)委书记、分管经济工作的副县(市)长以及地直机关各部门负责人会议,总结前9个月工作,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百日竞赛”活动。地委书记祁英作动员报告。会议指出,截止9月底,全区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6%,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5.4%。取得这些成绩的基本经验:一是用中央[1984]1号文件统一全区干部群众思想,真正做到工作重点上的转移;二是坚决清除“左”的错误影响,严肃处理数起“抢富”事件,公开纠正几起打击专业户的错误行为,撤除一批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关卡,扶持发展一批经营大户;三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推进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化。会议就开展“经济工作百日大竞赛”活动的方法、措施、内容、步骤进行安排部署。

马烽孙谦出席全区文艺工作会议并到高平视察 10月11日至13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全区文艺工作会议。省委宣传部长温幸,地委副书记崔光祖,著名作家、山西省文联主席马烽,著名作家、省文联副主席孙谦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决定,将晋东南地区文联主办的《上党文艺》改名为《热流》,并于翌年初公开发行。中顾委常委、原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为《热流》题写刊名。会后,马烽、孙谦到高平视察并参加高平县文联专门举办的业余作者座谈会。马烽、孙谦就深入生活、提炼主题、广交朋友、注重读书等问题发表讲话,还参观了野川木森联营铁厂、米山上冯庄食品加工厂、开化寺。

崔光祖带队赴江浙考察 10月16日,晋东南地委组织经济技术考察团,由地委副书记崔光祖带队,赴经济发达地区江苏、浙江两省考察。

林业部提出太行山区县级林业区划规划 10月18日至25日,国家林业部在壶关县召开太行山区县级林业区划规划工作现场会议。会议提出太行山区县级林业区划规划要抓好几个基本环节:(一)要搞好林业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林业专题调查;(二)必须把自然条件调查、发展方向和技术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三)在搞好林业区划论证的同时,解决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规划不切实际,年年订年年改的问题;(四)必须建立一支专业林业调查设计队伍,以保证林业区规划工作切实搞好,尽快完成。

晋东南地区在陵川举行文明县城命名大会 10月19日,晋东南地委、晋东南行署在陵川县举行文明县城命名大会。陵川县在晋东南地区14个县(市)建设文明县城检查验收中,名列第一。

陵川“山楂雪花膏”获全省乡镇企业优秀产品 8月20日,山西陵川果品一厂生产的“山楂雪花膏”获得“山西省乡镇企业优秀产品”称号。

晋东南地委行署表彰“严打”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10月25日至28日,晋东南地委、行署召开全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双先”表彰大会,表彰在严打斗争中各条战线涌现出的63个先进集体和192名先进个人。会议指出,全区从1983年8月揭开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第一、二战役序幕以来,共破获各种刑事案件5700多起,其中重特大案件520多起。打掉犯罪团伙373个,共缴获赃款赃物折价77万多元,一大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受到惩罚,摧毁了一大批流氓犯罪集团,沉重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促进了“三个根本好转”。据初步统计,1至9月全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分别同比下降43.4%和20%。

纪录片《晋城》与观众见面 10月,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晋城》与广大观众见面。该片介绍晋城所处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藏资源、土特产品、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山水名胜,特别是解放后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市、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晋东南地区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10月,据统计,晋东南地区引进其他人才3747名,引进资金6000多万元,引进生产项目600多项,同外地联办企业180多个。本年,据统计,在春、秋省政府召开的国际国内洽谈会上,全区有30多个项目成交,并签定合同和意向书。全区从外省、市引进资金一亿多元,引进技术人才5000多名。

全省计划生育基层工作会议高平作经验介绍 10月,全省计划生育基层工作会议召开,高平县作典型经验介绍。

全省基层畜牧兽医站体制改革现场会在陵川召开 10月,山西省基层畜牧兽医站体制改革现场会在陵川县召开。与此同时,以往的畜禽看槽保健制度被取消,以畜禽保险制度代之。

11月

晋东南地委行署重奖改革人员 11月2日,晋东南地委、行署作出决定,给在全区两个文明建设中,立志改革,勇于创新,成绩显著的52名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各晋升一级工资。

晋东南地区“两先两优”座谈会在高平召开 11月初,晋东南地委组织部在高平召开全区“两先两优”座谈会。高平县委组织部“两先两优”活动经验,得到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两先两优”活动,即在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小组,优秀党员、优秀党员干部活动。

陵川首批农民考察团赴外地考察 11月10日,陵川县附城镇首批农民考察团一行14人,前往浙江、江苏、广东等省进行为期一个月参观考察。重点学习化工、造纸、开采、冶炼、建材、食品等六个行业生产技术。

晋东南地区文艺工作会议召开 11月11日,晋东南地委召开文艺工作会议。各县(市)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和创作骨干参加会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温幸,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马烽,地委副书记崔光祖出席会议。会议传达学习胡耀邦同志关于文艺工作要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的指示精神,并就文艺工作克服“左”的影响,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晋东南地直机关开始整党 11月20日,晋东南地委整党领导组成立,地区副书记崔光祖任组长。26日,地委召开整党动员大会,地直机关和壶关县直机关作为全区首批整党单位开始整党。根据地委安排,地直机关整党分学习文件、提高认识,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改,党员登记四个阶段进行。主要解决四个方面问题:(一)进一步解决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问题;(二)教育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三)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真正从思想上消除派性,增强党性,加强团结;(四)清理”三种人”。地直机关整党工作1985年4月结束,有68个单位、1543名党员参加。

晋东南地区首条二级公路在高平修建 11月25日,晋东南地区第一条二级公路修建筹备会在高平县召开。会议决定,沁辉公路高平唐安至桥北二级油路,于1985年1月破土动工,年底修成。此段公路全长16.227公里,路基宽12米,总投资300万元。

北岩煤矿资金周转全国领先 11月27日,据晋东南地区银行资金效益分析会议统计,1984年北岩煤矿资金周转天数为52天,比全国周转速度最快的上海地区的58天快6天。

晋东南地区首批县级广播电台开播 11月28日至30日,晋东南地区首批县级广播电台——黎城、阳城、高平人民广播电台,相继正式开播。

武士敏将军遗骨安放仪式在长治举行 11月29日,省政府在长治太行太岳烈士陵园举行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武士敏将军遗骨安放仪式。省政协副主席、省民革主委潘瑞征主持仪式,省长王森浩致悼词,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沙里、民革中央常委胡景通、河北省政协副主席马新云参加遗骨安放仪式并讲话。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敬送花圈。同年5月19日,武士敏将军遗骨经近8个月查寻,在长治市区西南城角发现。武士敏,1892年出生于河北省怀安县,早年加入同盟会,投身民主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国共两党合作一致抗日的正确主张,率领国民党98军与朱德、彭德怀领导的八路军积极配合,在山西境内英勇抗击日军。1941年9月下旬,率部在沁水东西峪一带同日军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50岁。

晋东南地区举办政府机关招待所优质服务活动 11月29日,晋东南地区政府机关招待所优质服务流动红旗竞赛活动结束。全区16个地、县(市)招待所参加比赛,通过对19个竞赛项目进行百分考核评定,黎城、襄垣、阳城分别以95分以上的成绩获得第一、二、三名,并荣获晋东南行署授予的“流动红旗”。其余地、县招待所均达到70分以上。

12月

新加坡客人赴陵川考察大理石开发 12月3日至6日,新加坡东风机械有限公司经理宁志清、工程学士宁志德对陵川大理石进行考察,并就合资开发陵川大理石事宜进行洽谈,双方签署“备忘录”。

晋东南地区乡镇煤矿有大发展 12月下旬,据统计:晋东南地区共有乡镇煤矿952个(含无证矿207个),占全区煤矿总数的94.2%。其中,乡(镇)办矿146个,村办矿392个,乡(镇)村联办矿186个,户办矿21个。乡镇煤矿固定资产净值3774万元,占全区煤矿固定资产总额的19.8%;乡镇煤矿从业人数36930人,占全区煤矿从业人数的63.2%。

陵川被确定为全省“无芒雀麦生产基地县” 12月,陵川县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无芒雀麦生产基地县”。陵川县无芒雀麦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年产草籽15万公斤,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地。

陵川信用社改“官办”为“民办” 12月,根据国务院105号文件关于批转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精神,陵川县信用社改“官办”为“民办”,恢复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对新增信用社职工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同年,西河底信用社主任王发库被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授予“全国金融劳动模范”称号。

晋东南地区1981—2000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 12月,晋东南地区1981—2000年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共500多个版面、8万多文字说明,由行署计划委员会同地直主管部门,从全区实际出发,以改革精神,经过深入调查、认真分析、综合平衡、反复论证而制定。

晋东南地区在广东作爱国卫生运动典型发言 12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经验交流会在广东省召开,晋东南地区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晋东南地区经济建设创五个历史最高纪录 1984年,晋东南地区在经济建设方面,创造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粮食总产量、地方财政总收入五个历史最高纪录。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5.278亿元,比上年增长29.5%;粮食总产量达到27.4亿斤,比丰收年的1983年增长9.8%;农业总收入达到17.8亿元,较上年增长45.9%;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35元,比上年增长55.8%;财政总收入完成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区集市贸易成交额9956万元,较上年增长50.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3594万元,比上年增长26.3%。

晋东南地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984年,晋东南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区建立各级各类科技服务中心及科技推广组织804个,比上年增加152个;完成53项科研和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年经济效益达2000万元。集资5845万元,新建、扩建、搬迁校舍855814平方米,增添课桌凳208470套。学龄儿童入学率98.96%,毕业率93.2%。经省验收,高平、晋城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其它各县也有83个乡镇基本达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要求。全区300个乡镇全部建立文化站,有100个集镇建起文化中心。全区14个县(市)城,在“五化”(绿化、净化、硬化、美化、香化)“三无”(无蝇、无鼠、无蚊)“二提高”(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方面都取得新进展。经省验收,晋城、襄垣、高平、沁水、阳城五县(市)被评为省卫生红旗县城,黎城、壶关两县被评为全省卫生先进县城。农村“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造厕所、水井、炉灶、畜圈、环境)发展很快,14个县(市)城和1392个村庄安上自来水,受益人数122.5万人,占全区总人数的34.5%。全区涌现出文明卫生村1591个,文明卫生单位2523个,文明户21.7万个。

晋东南地区商业试行改革 1984年,全区商业开始试行改革。地营以下工商企业层层实行经济承包责任或门店独立核算制,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改革工商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在工业企业实行计件工资、浮动工资、岗位工资。在商业企业实行浮动工资制、销售工资含量制、以销计酬制、日工资制、职务津贴等多种形式工资制度,初步克服职工吃企业“大锅饭”弊病。

晋东南地区农业总产值实现翻番 1984年底,晋东南地区实现年初地委提出的全区农业总产值在1978年基础上翻番的奋斗目标。据统计,198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4.5亿元,比上年的9.3亿元增长55.5%,分别比1978年的6.2亿元和1980年的7.4亿元增长134%和96%。农业总收入达到15.2亿元,比上年的9.2亿元增长65%,分别比1978年的5.3亿元和1980年的6.3亿元增长187%和1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5元,比上年的215元净增120元,分别比1978年的91.9元和1980年的120.5元增长260%和177%。出现了4.5万个人均生产性纯收入1000元以上的户,34个人均生产性纯收入500元以上的乡镇和50多个人均生产性纯收入1000元以上的村。

1985年

1月

晋东南地委提出加快经济发展十条意见 1月4日,晋东南地委召开各县(市)负责人和地直机关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听取地委书记祁英《关于赴江苏、广东进行经济考察的报告》,提出加快全区经济发展十条意见:(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左”的框框,打破传统观念,真正从思想政治上实现工作重点转移;(二)因地制宜,发挥煤炭、矿产诸方面优势,积极开发晋东南;(三)在税收、物价、银行立户、刻公章、发营业执照和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农民进城等方面进一步放宽政策,撤除一切不合理关卡;(四)面向全国,多方挂钩,建立窗口,把晋东南地区同各地联系起来;(五)起用人才,让思路广、胆子大的开拓型干部走上企业领导岗位;(六)在企业内部坚决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改固定工为合同工,改固定工资为浮动工资,改干部任命制为聘用制;(七)各县(市)可以考虑与外地建立友好关系,长期合作、互助互利;(八)随着经济发展,在农村建设新式住宅和新的福利设施;(九)大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十)组建一些必要的企业型公司,为振兴经济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社会服务。

晋东南地区查处不正之风工作成效显著 1月上旬,晋东南地区30000多名干部职工长期拖欠670多万元公款,有93%已收回;5100多名干部违章盖私房问题得到处理,收回补偿费270多万元;违犯政策搞“农转非”问题,已有400多人被清退;在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中,已查清330多起经济案件,追回脏款330多万元。

晋东南地区物资局检查验收系统企业 1月上旬,晋东南地区物资局对全区物资系统验收工作结束,4个企业经验收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其中地区金属材料公司和晋城物资供应公司并列第一。

晋东南地区食品工业会议召开 1月15日,晋东南行署召开全区食品工业会议,研究制定食品工业长远发展规划和技术改造规划,成立全区食品工业协会。

沁水教育局受省表彰 1月19日,在全省教育系统表彰大会上,沁水县教育局被表彰为“全省录音教学先进单位”。奖励录音机1台、磁带50盒。

杨村党支部被树为全省党员教育先进典型 1月中旬,在省委召开的全省政治工作会议上,陵川县杨村村党支部被树为全省党员教育30个先进典型之一。

晋东南地区落实统战政策工作基本结束 1月28日,晋东南地委向省委报送《关于落实统战政策的报告》。报告指出:晋东南地区落实统战政策工作始于1978年。全区共有统战工作对象43500多人,应落实政策的4424人。截止1984年底,已有4416人落实政策,占应落实政策人数的99%。各项政策具体落实情况为:全区原划定为右派的有1274人,其中属于错划并已经予以纠正的1260人;共有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821人,应落实政策的301人,有297人的问题已经落实处理;原有工商业者1142人,区别出“三小”1125人,占98%;共有非党知识分子12805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立案审查的1321人,其中816人属冤假错案,已全部纠正;共有无党派和知名人士235人,需要落实政策的55人,已全部落实处理;全区民革、民盟、九三、民建和民进五个民主党派,共有成员67人,应落实政策的26人,已全部落实处理;全区有回、满、蒙、藏等20多个民族5400多人,需要落实政策的18人,现已全部落实;全区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共有教徒13000多人,“文革”中被戴帽受到错误处理的民族宗教人士4人,现已平反纠正,被查抄没收的财物已清理发还。至此,全区落实统战政策工作基本结束。

晋东南地区部分单位和个人受中国科协表彰 1月下旬,在中国科协召开的全国农民科普工作表彰大会上,长子县科协、平顺县科协获集体奖,晋城市城关办事处党委书记成育庭、高平县科协主席李智华、黎城县科协主席许发家、沁水县科协副主席丁永帧、陵川县潞城乡科协干事王怀锁获个人奖。

全省普及文化工作站工作会议在阳城召开 1月,山西省普及文化工作站工作会议在阳城县召开。阳城县有关领导介绍全县普及文化事业工作经验,与会代表实地参观阳城县几处文化站。

2月

晋东南行署实行财政管理新办法 2月9日,晋东南行署根据省政府关于“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一定五年不变”的财政管理新体制,决定对晋城、高平、屯留、陵川、长子、壶关、平顺、武乡、沁县、沁源、襄垣、沁水12个县(市),按规定的税种实行“核定收支,总额分成或定额补助”的财政管理办法;对阳城县试行“完成考核任务,执行递增包干,不达考核任务,仍按比例上交”的财政管理办法;对黎城县实行“定补逐年递减”的办法。不论以上那种办法,完成考核任务的超收部分全部留县支配。

晋东南地区群英大会召开 2月9日至10日,晋东南地区群英大会在地区礼堂召开,230个先进集体和339个模范个人受到表彰。

《太行日报》公布年纯收入十万元以上私营致富大户名单 2月10日,《太行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公布1984年晋东南地区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私营致富大户名单。分别是:壶关县末登村村民宋忠则、晋城市三沟村村民杨保太、晋城市幸壁村村民张忠替、襄垣县南关村村民唐招旦、晋城市贺坡村村民徐世庆、高平县常家沟村村民常木森、晋城市巴公二村村民周腊成、晋城市来村村民李顺才、晋城市西关村村民杨文彬、晋城市段村村民陈树昌、屯留县西街村民赵春生。公开在报刊公布私营户收入情况,在晋东南地区还属首次。这对于消除广大农民想富不敢富的思想顾虑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3月

《红旗》杂志刊登崔光祖文章 3月1日,《红旗》杂志第5期刊登晋东南地委副书记崔光祖撰写的《农村党支部建设要适应新形势》一文,并加注编者按。编者按指出,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是广大农村工作者正在探索的一个问题。

晋东南地区纪检委要求狠刹新的不正之风 3月2日,晋东南地区纪检委下发通知,要求刹住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违犯政策乱涨物价,随意提高工资,乱发财物,办不健康小报等新的不正之风。

《人民日报》宣传沁水家庭林场 3月5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发表沁水县委书记王殿文撰写的《兴办家庭林场,加速发展林业》一文。文章详细介绍沁水县家庭林场发展情况,指出其优越性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加快造林速度,二是提高造林质量,三是节省造林投资,四是增加经济收益。《人民日报》配发题为《“家庭林场”好》的短评。

浙江农民王振铨到沁水从事林业开发 3月6日,浙江省龙游县灵山乡共产党员王振铨看到《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兴办家庭林场,加速发展林业》及短评《“家庭林场”好》后,萌生到山西沁水县办家庭林场的想法。7日,王振铨联络几位老乡,联名写信给王殿文。王殿文复信表示欢迎,并向他们诚恳介绍沁水县农村的艰苦环境条件。8月12日,王振铨等五人启程赴沁水。县委、县政府把他们安排到十里乡庄坡村圪良沟宜林地带创业。经过一段时间艰苦磨练,四个同伴相继离去。王振铨独自一人留在圪良沟承包荒山。1987年,王振铨从浙江接来三个子女。父子四人栽植速生丰产杨树3万株、红果树1300株,并从浙江带来优种花生,在庄坡一带几个村无偿传授栽培技术,亩产量达到100公斤以上,还在当地成功试种一些茶树和中药材白术。

晋东南地区发展商品生产妇女夺魁竞赛表彰大会召开 3月8日,晋东南地区妇联召开全区发展商品生产妇女夺魁竞赛表彰大会,表彰在发展经济中成绩突出的妇女代表。据统计,全区涌现出千元女能手22629人,5000元女标兵1233人,万元以上女状元207人。

晋东南地区蚕桑工作会议在阳城召开 3月12日,晋东南地区蚕桑工作会议在阳城县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全区桑蚕生产,对1984年蚕桑生产搞得好的15个乡(镇)、69个村、35个专业户给予表彰。

沁水被列为省级贫困县 3月15日,晋发[1985]13号文件印发省委、省政府《关于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的实施方案》。方案指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一些偏远山区至今还没有摆脱贫困状况。这些贫困地区分布在吕梁山区的有20个县,分布在太行山区的有沁水等11个县,共31个县。省委决定从1985年起,对这31个县进一步放宽政策,给予减轻负担、休养生息的优惠照顾和扶持帮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商品生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教育,加快培养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使之摆脱贫困,‘七五’期间赶上全省经济发展步伐,人均收入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晋东南地委作出大量发展优秀知识分子入党意见 3月20日,晋东南地委作出《关于大量发展优秀知识分子入党的意见》。《意见》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党组织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的数量逐年增加,党员队伍文化程度有所改善。6年来,全区先后发展党员10863名,其中知识分子党员3178名,占29.2%。但总的来看,党员队伍仍不能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党员队伍严重老化,青年党员少。全区46岁以上党员占党员总数的一半以上。56岁以上党员39405名,占23.6%。青年党员4517名,仅占党员总数的2.7%;二是文化程度偏低。全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9316名,只占党员总数的11.7%;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党员92603名,占党员总数的56%;具有大专学历党员人数更少。这种状况同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很不适应。《意见》提出,从1985年起到1990年,每年争取发展三到四千名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入党,逐步改善党员队伍知识结构。各级党组织要把发展优秀知识分子入党工作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截止4月22日统计,全区有625名优秀知识分子入党,占同期发展党员总数的73%。意见下发前的3月18日至19日,地委在高平县召开为期两天的组织工作会议,对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晋东南地区18名科学致富模范受省表彰 3月下旬,在太原召开的全省农村百业科学致富经验交流会上,晋东南地区18名科学致富模范受到表彰。分别是:唐招旦、石富云、李全保、李生财、王兴民、张承德、宋忠则、高风岐、郭菊英、杨富生、牛雪岭、赵春生、常木森、李保发、郭岭岭、李启昌、王书明、郭拴喜。

4月

晋东南地区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召开 4月3日至5日,晋东南地委、行署在襄垣县召开全区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各县(市)委副书记、副县(市)长、计生委主任、指导站站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共220人参加会议。省计生委副主任肖育英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回顾总结全区1984年计生工作,提出1985年全区计生工作主要任务。会议提出,1985年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6‰以下,计划生育率提高到90%,节育率稳定在95%以上,一孩领证率保持在85%左右,晚婚率保持在75%左右,奖惩兑现率达到95%,力争全区基本实现无多胎生育、无大月份引产。

孙永福就太焦复线工程建设问题到晋东南现场办公 4月6日,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一行到晋东南,就国家重点工程太焦复线及电气化工程供电、电讯和长治站、长治北站改造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孙永福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积极协商解决存在问题,加快工程进度。在9月底以前,完成输变电工程和增设两对电信设备,确保太焦复线工程于11月通车使用。12月,太焦复线正式通车使用。

晋东南地区农行向行署报告工作 4月8日,晋东南地区农业银行向行署报告工作。报告指出,1984年,全区行、社发放农业贷款5.6亿元,到年底农贷余额5.4亿元,全区人均142元。这对支持农村发展商品生产起了重大作用。但出现的问题是贷款沉淀严重,截止1985年一季度,到期未收回贷款累计1.3亿多元。

晋东南地区林化厂产品获奖 4月9日,晋东南地区林化厂生产的7472—1号木条折椅和7727号木条折凳,被英国最大的家具进口商VVEI家具集团授于“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奖牌。中国工艺品出口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特发给地区林化厂奖金800元。

晋东南地区建立县村乡三级信访网 4月9日,据《晋东南情况》载:全区14个县(市)普遍建立县、乡、村三级信访网。1984年,全区地、县两级信访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3322件,首次实现上级交办无积案。

晋东南地区家庭牧场发展迅速 4月10日,据畜牧部门统计:晋东南地区家庭牧场发展到4600多个,畜牧专业户发展到8164户,重点户发展到14000户。

晋东南地区劳动局长会议召开 4月上旬,晋东南行署召开全区劳动局长会议。会议提出,普遍推行劳动合同制,认真搞好矿山农民轮换工试行工作;搞好企业工资制度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由就业型向经营型转变;抓好就业前培训和在职职工技术培训;进一步简化工人调配手续,搞好技术工人交流;劳动工作由过去的直接指挥执行型转移到综合指导服务型的轨道上来。

晋东南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成立 4月13日,晋东南地委、行署决定,成立晋东南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是专门指导全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机构。委员会由23人组成,扆耀光任主任,阎根锦、杨月生、赵连胜任副主任。

《阳城民兵》出版发行 4月13日,由阳城县人民武装部编写的《阳城民兵》出版发行。《阳城民兵》记述了阳城县民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展壮大的全过程,以及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阶革命家在阳城活动情况。

沁水示范牧场初具规模 4月中旬,新西兰农业咨询公司董事斯帝花先生访问中国北方沁水示范牧场。斯帝花说:沁水示范牧场已初具规模,今后将发展成为中国北方山地牧坡改良、草场经营管理的技术推广中心和“考力代”纯种羊繁育基地。沁水示范牧场是1980年国家主席李先念出访新西兰时与新西兰政府领导人商定的合作项目,由中国投资,新西兰方面提供技术。截至1985年4月,沁水牧场已改良人工草场7800多亩,存栏羊(以“考力代”半细毛羊为主)1000多只。

晋东南地区妇幼工作会议在陵川召开 4月22日,晋东南地区在陵川县召开妇幼工作会议,要求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妇幼所活动。

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和总工会为晋城供销社记特等功 4月29日,在全省劳模表彰大会上,晋东南地区有194个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受到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和省总工会记功表彰。其中,晋城市供销社荣记特等功。晋城市供销社是全省供销社系统十面红旗之首。

国务院批准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试点 4月30日,国务院批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试点的请示》,同意撤销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原晋东南地区的襄垣、屯留、平顺、黎城、壶关、长子、武乡、沁县、沁源9县划归长治市管辖。晋城市升格为地级市,并设立城区和郊区,原晋东南地区的沁水、阳城、高平、陵川4县划归晋城市管辖。

5月

晋东南地区物价工作会议召开 5月4日,晋东南行署在长子县召开全区物价工作会议,提出猪、蛋放开后全区的指导性价格,拟定有关区分价格放开与乱涨价、变相涨价的政策界限。

晋东南地区改革农村中小学管理体制 5月9日,晋东南地区经过在高平等县进行调查研究和试点的基础上,对现行农村中小学领导体制进行大胆改革,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具体分工是:地区办大专、中专和重点中学;县级办完全中学,高中、重点初中、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和实验小学;乡(镇)办初中、中心小学;村办小学和幼儿园。

打田勇考察陵川大理石 5月11日至12日,日本花甲协会大理石专家打田勇在陵川县对大理石进行考察。陵川县县长张居太陪同考察,并代表县政府赠送打田勇先生一尊大理石佛雕、大理石样品及一套大理石“文房四宝”。

陵川供销社扶贫工作受商业部民政部表彰 5月上旬,商业部、民政部联合发出通知,表彰陵川县供销社扶助贫困户发展生产、治穷致富的事迹,要求全国推广陵川县供销社经验。陵川县供销社近年来共扶助贫困户2083户,先后有1291户摆脱贫困,437户成立专业户。他们的经验是帮助贫困户寻找致富门路,根据贫困户特点,发展不同产业,在资金、物资、信息、技术上向贫困户倾斜。

钟家庄李寨两学校受团中央表彰 5月中旬,共青团中央授旗表彰晋城市钟家庄学校和李寨中学农机小组分别为“活跃的中学生活”先进学校和“活跃的中学生活”先进小组,对他们开辟多种渠道培养人才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联合国计划署在晋城进行手动泵试验 5月中旬,为争取1990年实现“人人享有安全饮水与卫生”的全球性目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在晋城市进行手动泵现场试验。送达晋城市手动泵77台,使巴公、北义城等7个乡镇20个自然村吃上安全卫生自来水。

省委工作组到晋东南开展市管县体制试点工作 5月20日至26日,根据国务院4月30日批复精神,以省委常委、副省长白清才为组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卢功勋,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玉明为副组长的省委撤销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工作组抵达长治,26日,省委工作组在地区礼堂召开晋东南地区、长治市县团级单位负责人会议。白清才就实行市管县体制的重要意义讲话。他说,在晋东南地区实行试点是有依据的。目前这种管理体制,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它的弊病越来越明显,它不利于城乡交流,造成建设重复、机构重叠、人员浪费以及在经济建设上互相扯皮、互相制约,对统筹规划和安排生产建设,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有很大影响。从地理条件上看,晋东南地区以丹河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南五县以沁河、丹河构成晋城盆地,北面十一个县以清浊漳河构成长治盆地。在南北两段上,不管土质、矿产资源、气候条件、农作物种植等,都有所不同。从经济上看,形成了现在具有相当经济基础的长治和晋城这样的中心城市。从长远看,实行市管县可以推动两个市以及周围县两个文明建设,搞好和加快我省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会议宣读国务院《关于山西省人民政府在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试点的请示》的批复,宣布省委关于崔光祖任中共晋城市委书记,薛荣哲任晋城市代市长;武玉铭任中共长治市委书记,张泽宇任长治市代市长的任命;宣布省委关于两个市的干部来源、班子配备、编制、新的国民经济计划、财政收支、基本建设以及原晋东南地区财产分配、两市新的市委班子当前应抓的几项主要工作。至此,晋东南地区正式撤销。实行市管县体制后,晋城市下辖城区、郊区、沁水县、阳城县、高平县、陵川县6个县区,总面积9422平方公里,人口182万。长治市下辖城区、郊区、长治县、潞城县、襄垣县、屯留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13个县区,总面积为13693平方公里,人口2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