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要因迷信运气而迷失了自我

1.人生的路只有靠自己去走

没有人可以替你走完你自己的人生之路。一个有所创造、有所贡献的人,都是沿着自己开辟的路走向成功的。

人生的路靠自己走,首先,你要自主地选择并坚持自己的生命航向。人生的路不只一条,该走哪条路呢?这就要看你的兴趣所在和选取的目标了。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特别重视自己的位置和处境,特别重视工作的条件和待遇。这样想,就无法直面现实,突破环境与条件的局限。当然,一个人位置不当,处境不佳,只能用其短而不是用其长,那么他就会在长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但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坚持自己精神的独立和顽强的追求,突破环境的局限,把握自己的生命航向,开辟自己的路。如果不是坚持走自己的路,一个人即使在顺境中也会平庸无能,一事无成。所以,一个人的位置和处境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往哪里走,走什么路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在某种境遇中、在某个单位里、在某种职业上,或在某个狭小的圈子里,可能是个失败者,但他一旦跳出这个小圈子,就可能是个成功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机遇的作用,但机遇并不是天意,而总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空间。所谓突破环境与条件的局限,就是努力扩大自己的生活空间,开拓知识领域,勇于尝试新事物,探索新课题,顽强追求自己所认定的目标。不论处境好坏,都要自主地选择自我的生命航向,开辟自己的人生之途路。

“瓦特!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像你这样懒惰的年轻人。”他的祖母曾这样说,“念书去吧,这样你才会有用些。我看你有半个小时一个字也没念了。你这些时间都在干什么?把茶壶盖盖上又拿走、拿走又盖上干什么?用茶盘压住蒸气,还加上汤匙,忙忙碌碌。浪费时间玩这些东西,你不觉得羞耻吗?

幸亏这位老夫人的劝说失败了。全世界都从她的失败中受益不浅。纵观成功者的踪迹,一切有所创造、有所贡献的人,都是沿着自己开辟的路走向成功的,而不是由于他们的环境和条件比一般人优越、特殊。

伽利略是被送去学医的。但当他被迫学习生理学和解剖学的时候,他还藏着欧几里得几何学和阿基米德数学,偷偷地研究复杂的数学课题。当他从比萨教堂的钟摆上发现钟摆原理的时候,他才18岁。

蒸汽机车的发明者史蒂文生有八个兄弟姐妹,小时候家里很穷,全家都挤在一个房间里住。史蒂文生只好去给邻居放牛。但一有时间,他就用粘土和空心树枝作管子,制造蒸汽机模型。他没有机会读书,就做机器的学生。当同龄人在假期游玩、逛酒吧间的时候,他却在拆洗机器,搞研究和实验。当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闻名于世的时候,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又都羡慕他了。

美国著名的废奴主义者布朗,小时候为了到书店买一本书,连夜赶了30公里的路。书店老板盯着这个头发蓬乱、衣衫不整的牧童,很奇怪他干嘛要买书,并和众人嘲笑他。这时进来一位大学教授,他知道布朗的要求后说:“这样吧,如果你能念出这本书的一行诗句,并把它翻译出来,我就把这本书送给你。”人们惊讶地看到,这孩子从容自若地接连念完并译出好几行诗句。于是,他自豪地得到了教授的奖品。原来他是在放牧的时候学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这给他赖以成名的丰富学识打下了基础。

显然,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怕穷,不怕环境不佳条件差,也不怕别人嘲笑看不起,就怕没有志向自信心,就怕没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魄力。

人生的路靠自己走,但一个人走自己的路要靠刻苦和毅力这样两条腿。勤奋就是天才,有志者事竟成,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轻易不肯这样做。原因是害怕失败,或是难以确定努力的目标。这两条原因实际上是一个心理上的误区,就是认为自己的努力会白费。于是,这些人白白浪费许多时间而一事无成。

2.惟有自己才是自身命运的仲裁者

把人生交给了别人的人是悲哀的,因为,只有你自己才是命运的真正主者和仲裁者。

一位离休老干部是第一批走上荧屏的征婚者之一,也是第一个通过“今晚我们相识”节目找到如意伴侣的幸运者。然而,这两个第一的“殊荣”,不是老天开眼,上帝恩赐,而是他不管别人怎么说三道四,不受世俗观念所牵制,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争取来的幸运。请听,在他上荧屏前后的种种流言蜚语就够他受的:

“瞧,找不着老婆,急得他上电视了!”

“离休老干部,这不是没事找事儿吗!”

“这么大年纪还好冒尖儿,出这风头干啥!”

“高干选美女,也算正常。”

“听说他还要找个年轻漂亮的,不能超过30岁。”

“哼!什么思想意识!哪像个老干部!”

一个好事者还特意给他打来电话:“喂,有人送你四句话:不顾身份,抛头露面,广选美女,不知羞耻。”还有个不知名者嘲弄他说:“选上没有?给你介绍一个,25岁,比陈冲还漂亮。你能给多少钱?……”面对如此纷扰,这位老人也有过悲哀和忧思,但他没有惧怕,没有顾虑和后悔。可喜的是,他上荧屏征婚后,有将近400名大多为知识女性给他来信。死缠的他看不上,没缠的只见了一面便相中了。有些人又发出惊呼:“怎么?选了半天就看上了这么一位?怎么没找个妙龄女郎,怕人说?”

这位老将军照样一笑,不屑辩白,任凭风吹浪打,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他相中的经济师梅某是个很值得他爱的女性。他们只想按着自己的心愿去开创新生活,他们终于如愿以偿。

从这个生动的例子中,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示:所谓“人言可畏”,只是你惧怕别人说三道四;如果你不惧怕,“人言”还有什么“可畏”之处呢?由此可见,我们所面临的威胁和危险,看似是别人发出的明枪暗箭,实际上问题出在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上:是自己威胁自己!自己吓唬自己,所以我们要征服内在的危险,昂首挺胸,堂堂正正地做个人!

也许有人会说,类似张某这种情况好办,他只要不在乎,自己有主意,别人再怎么说三道四也奈何他不得。可是像刘某那样的处境可就难了,你不听别人的,尤其是不听从领导的旨意和要求,那你就会被另眼相看,打入另册了。不错,很可能会这样。但这又有什么可怕呢?不就是离开“光荣榜”,调级受影响吗?不就是有那么几个人看你不顺眼,爱挑你的毛病吗?可应该好好想想,是你自己活得痛快、充实、自在、有滋有味重要,还是要让别人对你都满意,凡事都能跟着上、落不下更重要呢?前者可能会在某一两个方面不如意,但后者却是整个的可怜巴巴,那才是貌似聪明的呆傻。傻就是傻在你在自己的事情上搞不清谁是最高的仲裁者。活了一辈子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而生活,而是为了让别人看着满意、看着顺眼而生活,甚至是为了某种教条而生活,这不是呆傻、平庸、可怜巴巴的生活方式又是什么呢?

请记住,别人不一定是“先知先觉”,不一定比你高明正确,而且所谓的“别人”,一般都有更多的问题正等着他自己应付呢!比如,某一对新婚夫妇,第一次发生了争吵,闹得很不愉快。这时他们往往很怕别人知道自己连家庭问题都处理不好,害怕所谓“家丑”外扬。可是,一旦这对夫妇了解到这些“别人”经常发生无谓的口角争执,而且有些人表现得比他们更加粗俗,他们一定会感到惊奇了。早知如此,何必只相信别人,而不相信自己,总怕自己不如别人呢?

这里所说的不要顾虑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主要是指一些本该由个人做主的事情,如恋爱、婚姻、职业选择、社会交往、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等。通常情况下,思想开明、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不大喜欢过问或干涉别人的事情,而那些热衷于窥视动静、说三道四的人,大都不会有什么真知灼见。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种种提醒、忠告、批评和责怪;凡事都会有几个不需要支付工资的“顾问”、“高参”、甚至是有职衔的“权威”来指导你做出大小事情的决定。但是,当你认真听取某一个“指导者”的劝告之前,应当先想一想,他的所思所谈是不是值得你那样用心去听,而又必须服从呢?一个人总觉得自己的脑袋没有别人聪明,遇到难题也不去找确实有真才实学而又见解新颖的专家学者请教,反倒对那些不仅仅知道事情的一点皮毛而又观念守旧、见解平庸的人物“言听计从”,或是害怕这些“顾问”、“指导者”对自己不满意而不得不“削足适履”,这实在是人生中的一件可悲的现象。

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别人说的是不是对,而在于这种顾虑“别人会怎么说”的貌似合乎情理的想法,是一种自我囚禁的思想牢笼,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心理状态。它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你一旦不敢主宰自己,就会陷入走投无路的误区。即使你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也会感到随之而来的不是喜悦而是苦恼,甚至是灾难。

一个仅有17岁的女孩子写了一支歌《烛光里的妈妈》,录制传播了;她又写了一个电影剧本《眼镜里的海》,真的拍成了电影。如此才华出众的女孩子,在同龄人当中能有几个?然而,一般的女孩子都有很强的自尊心,而又掺杂着虚荣心和自卑感,这就使她们不断地审视自己,比较别人,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因而,这个有才华的女孩子的成功却让许多同龄伙伴的心不得安宁。尽管她尽量埋藏自己的兴奋和喜悦;尽管她在同伴面前不敢提及自己的成绩和荣耀,可是,她还是感到她和同伴之间产生了隔阂,拉开了距离。这使她的心头涌起一种孤寂、失落的感觉。

一天夜晚,她和同伴们在一起。广播里传来那支动听的歌儿《烛光里的妈妈》。她激动极了,因为那是从她心里流淌出来的,倾注着她的感情的歌。她对着一个女伴——收录机的主人欣喜地喊道:“快录下来,这是我的歌!”而周围的女孩们只顾做自己的事,表情漠然,好像这支歌与她们毫不相干。收录机的主人轻轻地摇了摇头,说没有磁带,收录机里的磁带是做别的用的。她知道,这是推托,那盘磁带本来就是录歌用的。她意识到,她本不该如此激动。同伴们并不想和她分享属于她的欢乐。说不定正嫉妒她,正想挑她的毛病呢!

显然,成功对她来说是另外一种苦难。她说:“成功后,我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惟恐被别人误解,惟恐刺伤什么人的自尊,惟恐引起别人的种种议论……”这一连串的“惟恐”,就是内在的危险,无形的牢笼,会使一个人谨小慎微地缩进了自设的误区,给自我世界上了“锁”。然而,这样做,这个女孩子还会展示才华,出头冒尖吗?这一群女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坦诚相见、真心友爱了吗?只有摒弃“别人会怎么样”的顾虑,才能树立自信,升华自我;而每个“自我”都走出心理的误区,征服内在的危险,才能形成和发展坦诚相爱的人际关系。

3.不相信好运气,也不在乎坏运气

运气从来都不只是为你一个人准备的,不论结果是好是坏。不相信命运,敢向厄运抗争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

古往今来,各种各样的逆境和磨难,不知造就了多少成功者。

著名科学家、电磁理论的创立者法拉第出身贫寒,从小居住在伦敦街角的一个马厩里。他当过报童、印刷工人和书店里的杂务工。谁会想到,这个贫困和不走运的孩子,会成为皇家学院的教授,会成为知名的科学家呢?

爱因斯坦早年命运不佳,他在专利局工作,只能偷偷地研究他的相对论;巴斯德的实验室设在一个老鼠横行、又脏又破的小阁楼上;塞万提斯的名著《唐·吉诃德》是在楼梯边上的一张破桌子上写成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杰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是在阴暗潮湿的单人牢房里写成的;欧·亨利蒙冤入狱,被监禁三年,他以犯人们讲述的故事作为素材,写了12篇短篇小说,居然一举成名,以致后来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作家。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17世纪初叶因建立天体运动三大定律而闻名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终生被病魔纠缠。他是早产儿,母亲只怀了他七个月便生下了他;4岁时出天花,险些死去;接着又患猩红热,高烧持续不退,结果眼睛被烧坏,成了高度近视眼。中年以后,一生命运多舛的开普勒更是贫病交加,常常身无分文,在死亡线上挣扎。

然而,开普勒从不自甘沉沦。他顽强地完成了大学学业。他对数学非常感兴趣,后来又迷上了天文学。除了有两年时间同他的老师丹麦天文学家布拉赫在一起外,开普勒一直在病魔的阴影下,单枪匹马地研究和探索行星运行的规律。

开普勒是在逆境中顽强抗争的典型。几十年的抗争终于有了结果,他成功地探索到了宇宙和星辰的一个个秘密,建立了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不仅实现了他青年时代的宏愿,而且也为人类的天文学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古人说:“多难兴邦”。在多灾多难的逆境中崛起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甘心听任命运的摆布,敢于同命运挑战。

贝多芬一生都是在贫困、疾病、孤独和痛苦中度过的。他26岁那年,听觉开始衰退。这巨大的打击差点使他精神崩溃。他曾经有好几年回避社交活动,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向命运挑战。

在开始耳聋的最初五年里,他创作了包括《第一交响曲》在内的几十首乐曲。以后耳聋加剧,却反而使他的音乐创作进入了全盛时期。为了创作音乐,他甚至不得不用牙齿咬着金属棒,将金属棒的另一端插进钢琴的共鸣箱内借以“听音”。

“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定不能把我完全压倒。”

贝多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创作的《命运交响曲》更成了千古绝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为战胜命运去顽强地拼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的一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

贫困、病残、灾难、失败、挫折、失恋、丧偶都会给人带来莫大的痛苦,甚至带来精神上的创伤。如果你为厄运所压倒,自甘沉沦,终将一事无成。而古往今来的成功者,却总能冷静地面对现实,将磨难化作自强不息的动力。

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是这样一个强者:

华罗庚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初中毕业后就没有再升学,而是在家乡江苏金坛的一家小店里找了一份工作,替父亲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后来,他的老师王维克当上了金坛中学校长,介绍他回母校当了一名事务员,让他边工作边学习。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华罗庚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病,在病床上整整躺了半年。他虽然逃脱了死神的魔掌,挣扎着站起来了,然而,左腿却终生残废,再也伸不直了。

华罗庚没有被厄运压倒,他冷静地面对现实,为自己的生活之路苦苦思索。最后选择了自学的道路,希望从数学中寻找出路。

他从学识渊博、家里有许多藏书的王维克老师那里借来了代数书、几何书和微积分书,每天晚上坐在油灯下苦苦研读。眼前没有黑板,没有老师,也没有与同学们一起商讨的机会,只能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去解开数学的奥秘。

有一次,他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是谈代数的五次方程的解法的。文章作者是一位名叫苏家驹的教授。华罗庚经过仔细地运算,结果完全相反,原来是这位教授错了。于是,他立即写了一篇文章《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寄给上海的《科学》杂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向大名鼎鼎的数学教授挑战了。他那缜密、明快而别具一格的数学论文,第一次公之于世便受到了好评。

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熊庆来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去同他见面。从此,华罗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才开始有了转机。

后来,在熊庆来教授的帮助下,华罗庚获得了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的机会。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他终于一步步地登上了数学大师的宝座。

4.不要做一个没有自己的主见的人

成功的人生路上,走得最多的还是独立自主的人。一个毫无主见、以别人的意志为主宰的人,是怎样也无法跻身成功者的行列中的。

没有主见的人,通常显得腼腆和胆小。他们毫无主见,对自己估计太低。做事优柔寡断,迟疑不决。因为他们怕担风险,习惯于因循守旧。这种类型的人常常吃亏,因为他们需要按照别人的意志行事,非常神经过敏,也很容易受到心理上的伤害,不幸的是,在受到别人伤害时,往往使他们“吞下”所受的委屈,极力克制自己的不满情绪。他们极容易感到内疚,通常总是表现出一种相当强烈的自我克制倾向。

当我们注意观察无主见人的行为方式时,会发现下面一些主要的特征:

情绪压抑,不稳定;

极需要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肯定,感情脆弱;

内疚之心太重,喜欢自己否定自己。

让我们来看看珍妮的故事吧!

珍妮居然在镇上一所最著名的律师事务所找到了一份秘书工作,真是大喜过望,这是她万万没想到的。

有一天,所里的汤普森先生碰上了一件十分难办的案子,他非常恼火。他的属下都知道,凡是碰到这种情况,他总爱拿下级来出气。果然,他责难珍妮小姐把一份重要的文件弄丢了。珍妮小姐是一位很细心的人,她知道这份文件不在她的抽屉里,她查找了一下登记簿,查到这份文件三周前已送到汤普森先生的办公室。但她却一直不对他提及这事。一声不吭,忍气吞声,任凭汤普森先生指责她“马大哈”,“是所有雇员中最没能力的女秘书”。在他的横眉怒目之下,她把卷宗一件一件地放在桌子上,好像自己真的错了一样,对自己心中的怨气感到内疚,不管怎么说,汤普森先生毕竟聘任了她,她有什么权力对他发火呢?一会儿,一个可怕的想法从珍妮的脑子里浮现出来。假如文件真的找不到,她会不会丢了这份工作呢?好在汤普森先生最后在他的卷宗里发现了那份文件,并且发现自己完全错怪了珍妮小姐。可是,可怜的珍妮小姐以后还是要经常忍受汤普森先生的大发雷霆。

如果你像珍妮小姐一样是个性格无主见的人,请记住,你就是对别人的无理行为缺乏抵抗力的人。

5.努力培养自救的能力

能够自救的人,永无失败可言。圣经中有一句经典之言:上帝只救自救之人。

这世上的每个人,只有当他感到所有外部的帮助都已被切断之后,他才会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坚忍不拔的毅力去奋斗,因为主宰命运沉浮的只能是他自己的努力,他必须学会自救,否则生命之舟就会沉没。

被迫完全依靠自己、绝没有任何外部援助的处境是最有意义的,它能激发出一个人身上最重要的东西,让人全力以赴,就像十万火急的关头,一场火灾或别的什么灾难会激发出当事人做梦都没想到过的一股力量。危急关头,不知从哪儿来的力量为他解了围。他觉得自己成了个巨人,他完成了危机出现之前根本无力做成的事情。当他的生命危在旦夕,当他被困在出了事故、随时都会着火的车子里,当他乘坐的船即将沉没时,他必须当机立断,采取措施,渡过难关,脱离险境。

当人类不必为满足自身需要去努力自救时,人往往就退化为动物了。贫困一直是人类前进的驱动器,而需要则是鞭策人类从野蛮状态进入高级文明的真正动力。

自救完全能够取代朋友、影响力、金钱和门第带来的帮助。它比别的人性品质能战胜更多的障碍,克服更多的困难,成就更多的事业,完成更多的发明。

敢于自救、不惧困难、在障碍面前毫不犹豫,对自己的办事能力有足够信心的人——就是一个会获得成功的人。

很多人一生无所建树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害怕做事、缺乏信心。他们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不敢争取主动。他们总是谨小慎微,不与别人发生冲突。他们在发表意见之前总是要先弄清楚别人的立场,看别人是否赞同他们,所以这样一来,他们的观点就仅仅是别人观点的修订版而已。

爱真实的东西是人的天性。同样,人的天性也爱那些有主见并敢于发表主见、有信仰并敢于实践信仰、有信心并敢于依靠信心的人。

我们鄙视畏首畏尾、不敢表达自己观点的那些人。他们总是担心会与别人的观点相左,总是担心冒犯了别人。我们尊敬并愿意效仿的人应该志存高远、目光远大、勇于挺身而出、不畏人言、有强烈的责任心。他不会因为不被人理解而心灰意冷,因为他知道,只有目光远大的人才能看见他的目标,而他周围的大多数人都目光短浅,对他的目标视而不见。

要相信你到这个世界上来是有目的的,是为了造就自己,是为了帮助别人,是扮演一个别人替代不了的角色,因为每个人在这场盛大的人生戏剧中都扮演着自救的角色。如果你不扮演这个角色,这出戏就有缺陷了。

记住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只救自救的人。

6.避免被人欺负,只有靠自己

被人欺负,是因为自己有可被人欺负之处。“打铁还须自身硬”,只有自身“硬”起来,别人才会“软”下去。

出门在外,难免有时会受到别人的欺负,使你受气,甚至敢怒不敢言,有时真是痛苦万分。想想,怎样才能被人尊重而不受人欺负?不用“咬碎门牙往下咽”。

这时,逃避是没有意义的,越是逃避,人家就越会欺负你,因为“柿子专捡软的捏”。

怎样才能避免被人欺负,你知道从何处着手吗?

据说,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特别之处,惟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了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这是一个自然景观,但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后来,有一对夫妻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他们来到山谷的时候,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些、密些,东坡的雪松承受着落雪,当承受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将落雪抖落下去,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是别的树,因为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而西坡由于雪小,总是有些树能挺过来,所以,西坡除了雪松以外,还有柏、女贞等其他树。

能屈能伸,是一种生存艺术。

避免被人欺负的办法有这样几条:

一是要想别人尊重你,从心底里先尊重自己。人和人是平等的。尤其在人格上,即使国家主席与清洁工人也是平等的。如果你自认自己就是低贱的,那么谁也没有办法让你受到尊重,于是受人欺负就正常了,你也没有必要在意谁又没把你当人。从内心里尊重自己的人格,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连你自己都不尊重自己,谁又能尊重你。无论你面对的是谁,记住,抬起你的头来,保持一种正常的生活姿态,从抬头开始,从克服脸红开始,从勇敢地说出你想说的话开始。

二是要有骨气。我们有时会认为,骨气就是坚强不屈,就是宁死不弯,这在民族气节上是对的,但在生活中真正的骨气不只是刚性,而是像雪松那样的韧性,人老了为什么牙齿会脱落,而舌头却完好无损,难道舌头就没有骨气,真正的骨气应当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能保存实力,进退和曲伸都是骨气。

三是努力超过你的对手。避免被人欺负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卧薪尝胆”,在实力上努力超过对手。越王勾践愿意去尝吴王夫差的粪便,目的是给自己留出超过对手的时间,在自己尝粪便的时候,越国正加紧招兵买马,训练部队,伺机东山再起。勾践后来成功了。

四是学会趋利避害。我们经常说“有勇无谋”这四个字,这是一个贬义的评价。在人们的理解之中,这里的“勇”就是一时的意气,一时的“无畏”,不管死活不管胜败不管前景,不设置退路;而“谋”则是趋利避害,权衡利弊权衡实力的差距权衡可能性,寻找合适的进攻路线。趋利避害不是软弱,恰恰是另一种坚强,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这个原因。

7.用拼命的精神征服繁重的工作

陷入人生的困境而自救,仅有勇气是不够的。没有拼命的精神,缺少顽强的信念,我们是无法征服困难的。

从很多成功的人生经历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自立自强的积极信念,这种信念在帮助他们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和不利条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些信念中,敢于拼搏就是一条非常有价值的观念。

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开赛时,中央电视台派出了一支精干的电视转播队伍。宋世雄后来回忆这次转播时说:“这次到香港,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一次真正的攻坚战役,我从事体育转播工作二十多年,第一次遭遇这样艰苦而棘手的任务。”

当时的情况可用时间紧、任务重和难度大三个词来概括。1981年,宋世雄为转播好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他准备了一年时间,而此次要转播数十场比赛却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宋世雄要独自承担19个专辑节目的解说,每天还要转播一两场整场实况。而更为棘手的是,他对参赛的24个队的近600名运动员不熟悉,要现场直播谈何容易!而且,此次转播,宋世雄是带病前来,他因食物中毒而非常虚弱的身体尚未完全康复。

面对这些困难,宋世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拼啦。”他说:“是的,到了考验我的意志和毅力的关键时刻了,不拼怎么行?我全身心投入工作,对每一场转播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我想的是不能辜负祖国和人民对我的期望,要为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让广大观众满意。”

工作是超强度的,而且夜间工作居多,每天要解说三整场的比赛,这样连轴转上一个月,已是向人的生理极限挑战。宋世雄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真不知道这些天是怎么熬过来的。我的体力消耗很大,我们几个人完全是靠毅力在支撑着,在拼搏着……”。

紧张、劳累、困倦紧紧缠绕着宋世雄,但他咬紧牙关,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解说好比赛。

每天早晨,宋世雄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倒开水烫嗓子,好让嗓子眼张开,发出声音。天天如此,如果没有顽强的信念,是很难支撑下去的。

另外,长期盯着电视屏幕作解说,对宋世雄的眼睛也造成了伤害。他常常觉得恶心,眼昏脑胀。足球在旋转,绿茵场在旋转,整个世界都在旋转。他眼冒金星,眩晕迷糊,随时都可能倒下。

但是宋世雄硬是挺了过来,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宋世雄,这一回是英雄是狗熊就看你自己了!”

靠着顽强信念的支撑,宋世雄与同事们一道,终于圆满完成了解说任务。超负荷的通宵达旦的工作,使每个人的体重都减轻了十多斤。宋世雄则最为可怜,1.80米的个儿只有不到60公斤的体重,真可谓是“骨瘦如柴”。

宋世雄事实上用他的行动阐述了一个信念,这一信念就是他的制胜法宝,他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勇于拼搏才能取胜。

8.换个途径再努力一次

人生是一次次失败的累积,也是一次次努力的回报。即使前面千难万险,自信者总会再努力一次、从头再来。

谁都知道凡尔纳是一位世界闻名的法国科幻小说作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凡尔纳为了发表他的第一部作品,曾经遭受过多么大的挫折!

这里记录的,就是凡尔纳当时的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1863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凡尔纳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到邮局去,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凡尔纳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邮政工人。工人把一包鼓囊囊的邮件递到了凡尔纳的手里。一看到这样的邮件,凡尔纳就预感到不妙。自从他几个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乘气球五周记》寄到各出版社后,收到这样的邮件已经有过14次了。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拆开一看,上面写道:“凡尔纳先生:尊稿经我们审读后,不拟刊用,特此奉还。××出版社。”每看到这样一封封退稿信,凡尔纳都是心里一阵绞痛。这次是第15次了,还是未被采用。

凡尔纳此时已深知,那些出版社的“老爷”们是如何看不起无名作者。他愤怒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了。他拿起手稿向壁炉走去,准备把这些稿子付之一炬。凡尔纳的妻子赶过来,一把抢过手稿紧紧抱在胸前。此时的凡尔纳余怒未息,说什么也要把稿子烧掉。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满怀关切的感情安慰丈夫:“亲爱的,不要灰心,再试一次吧,也许这次能交上好运的。”听了这句话以后,凡尔纳抢夺手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接受了妻子的劝告,又抱起这一大包手稿到第16家出版社去碰运气。

这次没有落空,读完手稿后,这家出版社立即决定了出版此书。并与凡尔纳签订了20年的出书合同。

没有他妻子的疏导,没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气,我们也许根本无法读到凡尔纳笔下那些脍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类就会失去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9.永远不要放弃最后的努力

当成功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时,放弃就是失败,而坚持就是成功。因此,人生自立者决不能放弃最后的努力。

每一次成功都来之不易,每一项成就都要付出艰辛。对于志在成功的人而言,不论面对怎样的困境,多大的打击,他都不会放弃最后的努力,因为,“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实业家哈默踏上了利比亚的土地。利比亚国王伊德里斯一世在王宫的宴会上对哈默说:“真主派您来到利比亚。”这话表示了这位胡子全白的国王对哈默这位世界出名的人物的尊重与敬佩。

哈默到了利比亚才发觉,除了美国为维持其轰炸机基地而支付的费用外,利比亚几乎无其他外来财政资助。在早年意大利占领期间,墨索里尼为寻找石油花费了千万美元而一无所获。埃索石油公司也花费了数百万美元,打了好几口井仍不出一点油,只好打道回府。另外还有壳牌公司,耗资5 000万美元打出的全是废井,法国公司也只好不到那里去。

只是当埃索公司准备撤离时却打出了一口油井。于是许多人又重新对利比亚这块土地产生了兴趣,认为说不定这里是一块聚宝盆。

哈默到达利比亚时,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出租地大多是原先某些公司所放弃的地域。根据利比亚法律,各国的石油公司应尽快开发其租得的地域,如开不出油,就须将部分租借地归还利比亚政府。

谈判开始后,来自九个国家的四十多个公司参加了投标。这些公司大致分为三类公司:一类是财大气粗的国际性大石油公司,像埃索、美孚、壳牌等公司;第二类是像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这样的二梯队。它们的规模较小,但具有行业经验,利比亚也希望其参与竞争;第三类是一些投机性的转包公司,希望得标后再转手卖出,以从中渔利。

尽管哈默同伊德里斯国王建立了私人良好关系,但公司的势力还是很有限的。哈默与匆匆赶来的董事们分析了第二轮谈判的形势,在四块租借地上投了标。等到开标时,哈默得到了其中的两块。一块是被壳牌等几家组成的“沙漠绿洲”财团认为无望出油而放弃的地块;另一块是莫尔比石油公司耗资百万美元探出尽是干井而匆匆撤走的地块。

哈默对得标的两块地并不很满意。但他还是下了大本钱,立即开始打井。刚开始,公司在第一块租借地打的头三口井滴油不见。西方石油公司第二大股东里德坚持要撤出利比亚,说:“这里不是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应该走的地方,已扔了500万美元,还能扔得起多少?”

这是一番经验之谈。小公司不可能花大本钱开采这种没有几分把握的地块。但是哈默的第六感觉却促使他坚持在这里打下去。他认为应该不放弃最后的努力。

几周后,一台西方石油公司的钻机在几家优柔寡断的大石油公司所放弃的地块下面钻出了油,接着又打出了八口油井。而且这是一种异乎寻常的高级原油,含硫量极低,每天可产10万桶原油。

更重要的是,这个奥吉拉油田在苏伊士运河以西,产出的石油通过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不到10天就可以运抵石油奇缺的欧洲国家。而当苏伊士运河不通时,大量的阿拉伯石油只有被迫绕道好望角历时两个月才能运抵欧洲。

与此同时,哈默的好运气又在第二块租借地上出现了。西方石油公司利用新的地震勘探技术,仅耗资100万美元就打到了一口珊瑚礁油藏,不用油泵,石油也会无休止地喷涌而出。不久又打出了第二个日产7.3万桶原油的珊瑚礁油藏。

至此为止,哈默这个规模不大的西方石油公司竟成了利比亚最大油田的主人。他得到了比奇特尔公司的支持,着手进行一项耗资达1.5亿美元的油田开发计划。要铺设一条耗资巨大的输油管道,全长130英里,日输送原油100万桶,是利比亚境内最大的输油管。

哈默这种“追求目标,不放弃最后的努力”的执著精神,是我们每个创业者必须学习的。浅尝辄止,遇难就退,是创业的大忌,也是人生失败的致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