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德国绘画

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流派

19世纪前半叶的德国绘画艺术中,浪漫主义流派占主导地位。其主要表现课题是风景画。在风景画中,他们把自然界的历史、人类的历史熔为一炉,成为自然界的象征。

早期浪漫主义在风景画上的代表是弗里德里希。卡斯帕尔·大卫德·弗里德里希(1774年—1840年),他与英国著名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透纳一起成为风景画的新道路开拓者,他描绘的风景绝不是面对大自然景物的单纯模仿,而是将自然的真实写照与艺术家的内心的主观感受融为一体,有时甚至赋予描绘对象以一种抽象的寓意与象征意义。其著名的代表作是《台岑祭坛画》,这一作品的展出引起保守派的指责,由此掀起了一场保守派与坚持浪漫主义创作原则的革新派之间的论争,最后以弗里德里希获得胜利告终。

早期浪漫主义的另一个代表是菲利普·奥托·龙格(1777年—1810年)他追求一个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与当代的需要相适应的现代艺术。他画的风景画蕴藏着新的生命力。另外他还画了亲属的肖像。

那撒勒浪漫画派与早期浪漫主义的绘画艺术有所不同,他们对历史的进程采取厚古薄今的态度。他们的纲领是回到中世纪和回到天主教教义中去,作品多以宗教故事、神话为题材,复古倾向明显。这一画派的代表画家是弗里德里西·奥韦尔贝克(1789年—1869年)、威廉·沙多夫(1788年—1862年)等人。

门采尔的现实主义绘画道路

19世纪30年代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伴之而来的是德国现实主义艺术兴起,它开始于40年代,50至70年代经历了繁荣期,产生了不少颇有影响的画家。以阿道夫·冯·门采尔(1815年—1905年)最为著名。

门采尔出生在东德布莱斯劳的一个石印工场主的家庭,他从小就为需要印刷的菜单、请帖等画插图、搞设计。后来进入柏林美术学院绘画班学习,仅六个月后即因不满学院派的教学而辍学,从此便开始了独自的艺术创作活动。

门采尔的早期作品多为石版画。他的《腓特烈大帝的历史》的插图,是他初期创作的优秀作品。门采尔的绘画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跨出决定性的一步是他为1848年3月革命所画的《三月死难烈士的葬礼》,这一作品客观地记录了1848年的革命事件。革命后到50年代中期,门采尔是以一个优秀的历史画家的面貌出现的,他创作了12幅著名的腓特烈组画,并称为是“在历史画中运用现实主义方法的第一个画家”。随后在整个50年代末和60年代中,他都在致力于风俗画的创作,他的风俗画代表作有《巴黎的生活》、《在秋依尔的午后》和《回忆卢森堡花园》。

进入70年代以后,是画家的创作盛期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于1875年创作了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品《轧铁工厂》。这幅作品第一次用油画形式反映了现代工业生产的场景,深刻地表现了工人生活与工业生产。是门采尔的艺术作品中的不朽之作。

80年代至90年代是门采尔艺术创作的晚期。在这个时期,他大多从事肖像画创作,其中以老年人形象为主。这些作品给后人留下了那个时代的一些值得回忆的和骄傲的形象。

门采尔是德国19世纪成就最大的现实主义画家,1905年他死后,德国皇宫为他举行了只有将帅才能享有的盛大葬礼。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梅林也发表了《纪念门采尔逝世》的文章。可见,这位自文艺复兴以来德国最伟大的画家是受到何等的重视。

19世纪下半期的德国画家

1948年革命前后,德国画坛十分活跃,各个地方画派纷纷兴起,除了像门采尔那样的现实主义大师外,还有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为繁荣德国的美术事业做出了贡献。值得提到的画家有威廉·莱布尔、克林格尔和里贝曼以及象征主义画家勃克林等。

威廉·莱布尔(1844年—1901年)是慕尼黑画派的著名画家,1869年到巴黎留学9个月,受到库尔贝的影响。回到慕尼黑后,他成了画家中的核心人物。不久,他离开了巴伐利亚州的首府,隐居在农村,创作肖像画和农民肖像。他像法国米勒一样,过着与农民一样的生活。他的代表作有《读报的女农民》、《酒店谈心》、《猎人》、《农村政治家》、《教堂中的农妇》等,这些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马克思·克林格尔是19世纪末期德国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画家。他把自己的人生观和对不平等现象的愤懑统统倾注在他的艺术作品之中,其代表作是由《需要和金钱》、《舞女》、《结局——街巷之夜》等组成的《生活》组画。

里贝曼(1847年—1935年)主要从事风俗画创作,他以一种同情的心理和朴实无华的手法,创作了一大批表现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风俗画作品。许多重要作品都以织工、农妇、鞋匠、罐头工、刺绣工人等劳动者为主人公,相当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的社会现实。

里贝曼的早期作品以自然主义为原则描绘景物,代表作有《拔鹅毛的女工们》、《制罐女工》、《挖甜菜》、《姊妹俩》等。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在描绘自然中逐步掌握了油画的外光技巧。1874年,里贝曼去了荷兰。1878年回国,开始了独立创作的道路,艺术创作开始进入成熟期。他的成熟期的代表作品有《晒衣裳》、《阿姆斯特丹的弧女们》、《补网女工》、《荷兰的村街》、《织麻女工》等。

19世纪80至90年代,德国美术中出现了象征主义思潮,用象征、寓意手段表现黑夜、死亡、梦境,追求神秘、怪诞和恐怖,表现了世纪末知识分子没有出路的内心痛苦。以画家勃克林为代表。

阿诺尔德·勃克林(Amold Bocklm,1827年一1905年)生于瑞士的巴塞尔市,18岁时进入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校学习,随后去巴黎继续深造。他的绘画艺术与德国艺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艺术是象征性的,同时也是装饰性的。勃克林早期的作品大多是色彩艳丽、气氛浓烈的风景画,以后又创作了不少神话题材的作品和肖像画。最后20年的作品常常描绘神话中的动物,或具有神秘寓意的题目。最著名的代表作是1880年创作的名作《死岛》。这幅作品画的是希腊科学岛的风景,表现出了卓越的绘画技巧。整个画面的色调阴暗深沉,充满感伤抑郁的情调。巍然耸立的岩石和老树,以及船头的死神,则使人感到一种强烈的恐怖感。

勃克林的象征主义绘画对后来西方现代派美术中的超现实主义画派影响很大。

德国最伟大的女画家,为工农大众而创作的画家——珂勒惠支

凯绥·柯勒惠支(1867年—1945年)是一位自觉地把自己的艺术和社会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伟大的女画家,她在现代西方艺术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并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柯勒惠支出生在东普鲁士哥尼斯堡的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她的祖父是德国自由宗教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她的父亲是一个同情革命的泥水匠师,她的哥哥则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她在13岁时,开始在家乡哥尼斯堡学习素描和版画,1885年,随她的哥哥去了柏林,继续深造。1891年,她与她哥哥幼年时的朋友卡尔·柯勒惠支结婚,他是一个有社会主义思想的医生。

柯勒惠支用油画、木刻、铜版、石版和雕塑等形式,表现德国社会的贫困、战争的创伤和工人悲惨遭遇,以及被压迫者的奋起反抗。柯勒惠支的成名作是1898年创作的《织工暴动》铜版组画,作品表现的是1844年西里西亚的织工起义。这是一套由三幅石版画和三幅铜版画构成的组画作品,它表现的是由愤怒、反抗到悲剧结局的戏剧性情节。她在这里企图更进一步地阐明这场起义的社会和阶级根源,意欲唤起工人阶级对光荣历史的回顾和不断地进行新的斗争。作品1898年在“大柏林艺术展览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高龄的门采尔曾提议授予金质奖章,虽未被皇帝采纳,但翌年在德累斯顿展出时还是获得金质奖章。

1903年—1908年间,柯勒惠支创作了《农民战争》组画,这一题材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家倍倍尔的理论影响下,经过对历史的认真研究后产生的。它取材于1525年德国的农民起义,这一作品和她的《织工暴动》组画分别表现了旧时代两个受压迫的伟大阶级——工人和农民。《农民战争》组画由七幅凹雕版画组成,其顺序是《犁》、《蹂躏》、《磨镰刀》、《爆发》,《城堡武器库的战斗》、《战斗之后》和《囚徒们》。作品略带夸张的形象处理含深沉、悲愤的情绪刻画,有着很强的慑人魂魄的力量。作品出版后即获马克思·克林格尔捐赠的“罗马别墅奖金”,获奖者可以在佛罗伦萨的罗马别墅里免费居住一年。于是,柯勒惠支又在意大利受到了丰富的古典文化的影响。

20—30年代,柯勒惠支完成了她的《战争》和《死亡》组画,这些组画都是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艺术作品。《死亡》是画家创作的最后一组伟大的版画,这一组画实际上是包括了各种传说中的“死神的行列”和“死神的舞蹈”——关于死神的狂暴和安静的种种幻象,其观念的崇高性更胜于悲伤。组画的是后一幅是《死神的召唤》是一个幻象,是一个面对死神而没有丝毫恐怖和悲哀的人物,这可以算是画家本人对待死神的坚强写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她不得不几经转移,1945年4月22日在离德累斯顿不远的摩里兹堡逝世。

柯勒惠支对人类艺术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版画艺术30年代由鲁迅等人介绍到中国,对中国的新兴木刻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