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时期的绘画艺术

19世纪英国绘画

英国的绘画艺术在18世纪就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一大批像荷加斯、雷诺兹、庚斯博罗和威尔逊那样具有全欧洲意义的绘画大师,使英国绘画在欧洲画坛上处于仅次于法国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到了19世纪,英国绘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艺术之国的行列。

英国19世纪的绘画艺术,较之同时期法国绘画的多变来说相对稳定和缓,从新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的整个19世纪绘画流派的交替出现在英国是不太明显的。但就其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说,这段时期绘画艺术还是很活跃的。在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出现过伟大的诗人兼画家布莱克;而风景画艺术则在19世纪上半期进入黄金时期,出现了像康斯太勃尔,透纳和波宁顿等那样的优秀的风景画家;随后又出现了所谓理想主义的“拉斐尔前派”和“古典主义”的绘画运动等等。正是这些画家的努力。使19世纪的英国绘画艺术在欧洲画坛上光芒四射,并对欧洲特别是法国的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

英国浪漫主义画家威廉·布莱克

英国浪漫主义绘画在英国美术史中属于历史画的范畴,主要是指以古代神话,圣经故事和文学作品为题材的大型情节性绘画。在英国,文学艺术上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发生在英国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一方面确立了人的价值,另一方面深刻改变了英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艺术家在注重表现感情的同时,也发现了新的审美范畴,梦幻,恐怖,甚至丑陋都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题材。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画派中最重要的人物,同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著名诗人。虽然他在18世纪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不过他的艺术生命却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期,并对19世纪英国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威廉·布莱克(1757年—1827年)出生在伦敦。他的父亲是一个经营袜子和其他针织品的小商人。他从小就显示了在绘画方面的独特才能,布莱克刚刚十岁的时候就被选入一所正式的绘画学校学习绘画。在这所学校里。他学习了四年,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绘画基础和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版画的技法。1771年,当他14岁时,离开了学校,在一位不知名的雕刻家的工作室里学徒。在这里,他度过了整整七年时间,他的兴趣和热情始终贯彻在版画艺术中。1778年,他进入了罗雅尔美术学院,在绘画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对文学也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它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消磨在吟诗作画上。

1787年,布莱克经营雕版印刷工房。两年后出版了他的初期代表诗作《天真之歌》。这期间,他创作了一批诗画集,作品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深受读者欢迎。1789年他出版了《赛尔之书》和《阿贝尔的亡灵》诗画集。1790年至1793年间出版了著名的代表作品《天堂与地狱的结婚》诗画集,1795年出版了《罗斯之歌》和《罗斯之书》诗画集。这些诗画集的出版使布莱克在英国艺坛上成了一位独树一帜的诗人兼画家,并享有一定的声誉。

1799年到1800年这段时间里,布莱克移居到拉贝斯。在拉贝斯期间,布莱克旗帜鲜明地歌颂资产阶级革命,他的作品引起了统治者的不满,曾经为逃避官方的迫害。逃亡到法国。1800年,他经人介绍认识了富裕的诗人维利亚姆·赫依,并为赫依的作品《诗人库巴传》作了插图。随后,他离开伦敦赛库斯州的赫依邸宅的附近移居了三年时间。1804年,他又回到伦敦。这次回到伦敦后,他一方面继续创作诗画集和为别人的作品绘制插图,另一方面也开始了独幅画的创作,其中比较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基督的埋葬》、《引导巨兽的比特精灵》、《雅可布之梦》、《卡达贝尼的巡礼》、《古代的布尼丁人》等等。

布莱克晚年的生活似乎是非常凄惨的,生活上的贫困和事业上的无人支持使他的艺术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虽然他的一些画友常常援助他,但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1821年,布莱克不得不移居佛维登·科多,6年后的1827年8月12日,他在贫困和默默无闻中去世。

综观布莱克一生的艺术创作,主要以书籍插图的创作为主,尽管从事过一些独幅画的创作,也仅仅限于水彩画,而油画从未涉及。在他留下的476幅版画作品中,大多是作为书籍插图出现的。布莱克的艺术有着独特的一面。他常常以深厚的感情去描绘自己幻想中的世界。借助一些寓意和象征的手法,以及奇异、怪诞的构图和形象来表达了一种进步的民主思想。由于他在表现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艺术主张的同时,也带有浓厚的宗教情绪,这使他的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色彩。

布莱克的绘画艺术影响了他的同时代画家和后辈画家。受其影响比较大的画家有亨利·弗赛里和让·马丁以及卡尔弗特等。

亨利·弗赛里(1741年—1825年)是布莱克同时代的画家,他的艺术作品带有丰寓的想像力和神秘主义色彩。他出生在苏黎世,父亲是一个画家兼艺术史家。他曾受过神学和艺术方面的教育。因政治问题于1764年离开瑞士到英国伦敦定居。他是布莱克从年轻时候起的友人,虽然他比布莱克年长16岁。但却出于对布莱克艺术的崇拜,对他十分尊敬,他自称“是从布莱克那里盗取了艺术的灵感”。弗赛里作为布莱克艺术的尊崇者。吸收了布莱克式的幻想性和象征性手法,但是他在造型上尽力避免怪异形象的出现,以致观众容易理解他的作品。他的代表作品有《梦魇》,《提泰尼亚从梦中醒来》等。

让·马丁(1789年—1854年)也是受布莱克艺术影响的画家之一。他常常喜欢用幻想的,怪异的构围和手法描绘想像中的风景。布莱克艺术的忠实崇拜者还有卡尔弗特(1799年—1883年),撇米埃尔·巴玛(1805年—1881年)和乔治·尼契莫顿(1809年—1896年)。卡尔弗特是布莱克艺术的积极鼓吹者,它继承了布莱克的神秘主义色彩。代表作有木版画《新娘》和《回家》、石版画《洪水》等。巴玛是卡尔弗特的好友,也是布莱克艺术的尊崇者,他几乎终生定居在伦敦。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想像力,饱含着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无比激情,代表作有《收获期的满月》等。

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的风景画艺术

英国的风景绘画经过了上一个世纪的努力,在19世纪上半期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对于英国来说,风景画不仅是油画,而且包括极其繁荣的水彩画。许多杰出的风景画家既用油画也运用水彩画画风景。当时最重要的水彩风景画家首推理查·派克·波宁顿。

波宁顿(1802年—1828年)在水彩画上表现出特殊的才能,他不仅在英国美术史上,而且在法国美术史上也占有显著地位。他虽然出生在英国,但他短暂的艺术生涯却是在法国度过的。他是一个杰出的水彩画家。1824年,他的作品曾与康斯太勃尔的《干草车》等一起在法国巴黎沙龙展出,获得很高的声誉。1828年他最后一次访问英格兰时,创作了著名的水彩画《悬崖下》,这幅作品,笔触精巧,色彩明丽,格调清新。德拉克罗瓦曾盛赞他的水彩画:“运用水彩之精妙,令人叫绝。”就这样一个天才的画家,当他画完他的那幅《悬崖下》不久,就死于肺病,年仅26岁。

19世纪英国风景画经过一段探索之路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摆脱了一切因袭法规和意大利、荷兰、法国等绘画的影响,走上了独立的道路。而使英国风景绘画走向顶峰的,是透纳和康斯太勃尔(1776年—1837年)。

透纳(1775年—1851年)是英国美术史上史富上创新精神的风景画家之一,他是伦敦一个理发师的儿子,早期师从风土地形水彩画家托马斯·马尔顿学画。14岁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不久就开始展出水彩画。这时他因接触到上一世纪英国著名水彩画家科仁斯用泼彩法画的水彩画,很受启发。1796年他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水彩画和油画,他的一些别出心裁的作品引起人们的注意。1802年他就成为皇家美术学院的正式院士。1804年自设陈列室,不断展出新作。

透纳热爱旅行,每年夏季,他都要去英国各岛屿旅行写生。为第二年的画展收集素材。1802年他首次到法国巴黎和瑞士旅行,得画稿400多幅。这时他开始注意绘画中的光和气氛。1819年至1828年他多次游历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国,艺术视野不断扩大,从而为他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条件。

透纳风景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总体的光色效果和画面气氛的表现。他不用明暗色调,而用冷暖色的相互衬托。以得到对比的效果,光亮和阴影部分同样富于色彩。1838年创作的《战舰归航》就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描写一艘过去曾屡建战功的帆船战舰“特美霄尔号”正被一艘使用蒸汽机的轮船拖回码头拆卸。这两艘大帆船和小火轮,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当时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趋势。当然,这不是画家所要表现的主要目的,画家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是夕阳西下时海上迷人的光色变化。画家对大自然的光色变化观察研究和熟练的绘画技巧,把欧洲的油画艺术从古典的格式中解放了出来,并极大地提高了油画艺术语言——色彩的表现力。

透纳一生创作了近两万幅作品,其中著名的代表作品。除上面提到的《战舰归航》外,还有《雨、蒸汽和速度》、《暴风雪》、《奴隶船》、《国会大厦失火》等。

透纳的艺术对英国甚至整个欧洲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对光与色的研究直接给后来的法国印象主义绘画以启示。一位法国印象主义画家曾经在一封信中说“不能忘记伟大的英国绘画大师、杰出的透纳在这条道路上所作出的先导。”

康斯太勃尔(1776年—1837年)比透纳只小一岁,在世界美术史上。他与透纳一样享有盛名。康斯太勃尔的家乡是萨福克。他的父亲是一个小村的磨坊主。家乡的优美风景,对他以后从事风景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早年由于父亲反对他画画,主要是靠自学。23岁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勤奋地临摹了不少古代画家特别是荷兰风景画家的作品。以后又到山区和湖区写生,逐渐掌握了真实地表现英国农村风景的方法。

1809年—1816年间是他的艺术风格形成的时期。使他奠定了在世界美术史上重要地位的,则是1817年以后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如《斯托河畔的弗拉特福特磨坊》、《白马》、《干草车》、《斯托尔小景》、《水闸》、《跳马》等。

康斯太勃尔的作品多是反映童年生活的风景画。虽然都是平凡的农村景色,但是却具有十分强烈的生活气息,并以其绚烂而浑厚的色彩打破了传统风景画单调的棕色调子,画面对阳光和空气都刻意加以表现,使风景油画技法提高了一大步,在英国画家中,他是最能完整地领会油画造型语言的大师之一。

《干草车》是康斯太勃尔的一幅优秀代表作品,1829年在法国巴黎沙龙展出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曾鼓舞了德拉克罗瓦重新修改他创作的《希阿岛的屠杀》。这是一幅足以代表画家艺术风格的作品,它以绚烂而浑厚的色彩、抒情诗般的情调和真实的描写而博得了人们的赞赏,画面充满了阳光和生活气息。

康斯太勃尔在19世纪,使得英国风景画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最为重要的具有英国特色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在当时并不为英国美术界所看重,直到1829年他才被选入皇家美术协会,但他的风景画在法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德拉克罗瓦把他誉为现代风景画之父。

拉斐尔前派

在布莱克之后,英国历史画陷入低潮。到19世纪40年代,皇家美术学院的一批学生为了反对当时皇家美术学院陈陈相因、缺乏创造的陈腐画风,要求复兴英国历史画传统,以拉斐尔以前的早期文艺复兴艺术为榜样,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念,忠实于自然,发挥艺术的社会道德作用。1848年皇家美术学院的三个学生组成了绘画团体,称为拉斐尔前派。这三个学生是亨特、罗赛蒂和米莱斯。应邀加入这个团体的画家还有几个画家、雕塑家和评论家。

拉斐尔前派的作品大多具有画风严谨,笔法精细,用色清新,光线明亮,风格鲜明的特点。在创作题材上多半选择有关道德或宗教方面的内容。

亨特(1827年—1910年)善于用对比强烈的色彩,色调明亮,光感强,细节处理柔和细致。代表作品有描写耶鲜敲开人的心灵之门的《世界之光》。

罗赛蒂(1828年—1882年)不仅是画家而且是著名诗人。他主张把诗、画和社会理想主义三者结合起来,推崇理想化了的中世纪艺术。所以他的作品多取材于但丁的诗歌和圣经故事。代表作品有《但丁之梦》、《普鲁赛比娜》,画风精细,色彩明丽。充满神秘主义气息。

米莱斯(1829年—1896年)的作品多取材于圣经故事,注重宣传人道主义思想,画风细腻,色调清新,其代表作《盲女》表现了画家对不幸人们的深切同情之心。

拉斐尔前派停止活动不久。又有一批青年画家效法拉斐尔前派,形成“新拉斐尔前派”。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琼斯(1833年—1898年),莫里斯(1834年—1896年),休斯(1830年—1915年)等。其中莫里斯还是著名的诗人,美术设计家和社会主义先驱者。他们发起了志在革新的“工艺美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