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存影音的奥妙

说到摄影,从发明胶片到成像,也不过几百年的时间,如果说远在距今2200年前的汉朝就有“摄影”技术,您一定会不以为然,但这又是千真万确。

河南省商丘地区永城县的芒砀山上,有一块“斩蛇碑”。相传当年汉高祖刘邦在这里斩过一条大蛇。由于此碑的奇特景象,被称为“华夏一绝”,并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有一天夜晚,一位赶路的汽车司机行到斩蛇碑前,无意中打开汽车前灯,蓦然间在石碑上见到一幅景象:一个威风凛凛的古代武士,手持宝剑,双目圆睁,一袭古装行头,正指向前方。另一侧,则是一位双手抱儿的妇女,模样是发髻高盘,长裙拖地,神态安详的形象。司机惊魂之余,把这一景象向有关部门作了汇报。闻讯而来的人们众口纷纭,说是汉高祖显灵。听老一辈或老几辈的人讲,刘邦曾在此斩过蛇,而那位怀抱小儿的妇女就是吕后,神灵感其威武,故存此图像在此云云。

有关专家经过实地考证,对此提出了两类成像原因:一,光学原理说认为,石匠在刻碑时,留下的点点印痕经光一照,明暗反差而成人像。二,信息残留说。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几位“气功师”。他们认为,汉高祖刘邦和吕后都是不可一世的大人物,他们生物场的信息特别强,远胜于一般平头百姓。当年他们在芒砀山活动时,其生物信息场残留在山岩上,在适当的时候又显露出来了。这些解释看似有理,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那么,其成像的原理究竟何在呢?

无独有偶,在汉刘邦之后1800年的清朝,也出现了一次没有“菲林”的成像术。

清代嘉庆道光之际官员汪某乘马车到一处河堤上,忽遇大雨,雷鸣电闪之际,只好到一棵大柳树下避雨。雨过天晴后,他下车方便,猛地看见车窗玻璃内有几个人影,掀开窗帘一看,车厢空无一人,原来是人影“附”在了玻璃上。回家后,他把窗玻璃取下供奉在厅堂上,以为神灵。

二十几年后,汪家的儿童不小心打碎了玻璃,奇怪的是,每块碎玻璃上都有一幅完整的影像。汪某的外甥、翰林院侍读张亮基得到一块碎片,拿给他的好友姚元之看。姚元之把他看到的情况记录下来,收入他所写的《竹叶亭杂记》一书中。书中记载,玻璃放平了看,仅只是块残缺的玻璃片,但斜向阳光看去,就有一个“仙人”坐在里面,此人仪容端庄,面色微红,双目炯炯,胸前飘着长长的白须,头戴红色道冠,着紫色长袍,右手执一柄羽毛扇,身旁还侍应一个童子。姚元之把这一奇异现象解释为一位避劫的仙人在雷雨之时附精灵仙气于玻璃之上而成。

一个是现存的石碑,一个是仅有文字的记载,它们只有一点是共同的:两个未解开的谜。

循着这两个怪异的谜面,我们来探索它们目前还未知的谜底,是否可以诱发我们对天文学、光学、材料学以及生命科学的多角度探索,作者认为,这种探索无疑会对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产生有益的效果。

就在本文杀青之时,江苏省出版的《扬子晚报》刊发了另一则与本文异曲同工的消息:据海丰县莲花山镇铺仔峒布格村一带的村民最近(2000年下半年)反映,近几年来,每当雷电交加风雨来临之际,在大东门、小东门峡谷附近放牧或劳作时,常会听到山谷内突然枪声大作,夹杂着一阵阵激战的呐喊声、军号声以及哀号声。这些令人恐怖的声音,使人听后毛骨悚然,心情紧张。

一些专家分析:这里过去曾经是战场,可能是当年战斗激烈进行时,恰逢雷电交加,在光电综合作用下,回荡在峡谷的各种声响,被岩层中有录音功能的特殊物质记录储存下来。每当雷电交加风雨来临之际,岩层就会将储存的各种声音能量释放出来。大东门、小东门是两处幽僻、深邃的峡谷,据史料记载,这里是北宋时期杨文广平南征服越族土著部落的古战场。30年代,海丰又是全国12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

这些貌似不可思议的现象未必有不可思议的原因,它们的出现却正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破译,也希望一切有志于此的科技工作者来揭开这个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