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的通信

现代化的人类通信活动中,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是两支并肩作战的大军,它们广泛应用了 20 世纪的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成果。100 年来, 通信技术经历了从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进一步又到 ISDN 这样两次大的飞跃。下一个世纪将要出现的另一个飞跃将是实现通信个人化。那么,什么是通信个人化呢?

我们知道,今天的通信网络已经遍布全球,即使你在深山老林,利用通信卫星,你也能很快和外界取得联系。移动通信的出现更使你可以在飞奔的车辆、船只中和外界通话。

但是,有的时候还是很不方便。假如你要找一个朋友,但是家里,办公室里都不见他,怎么办?你首先考虑,这个时候他最可能到什么地方去了,然后给那个地方打电话。如果不巧,他刚刚离开,你可以询问他的行踪,再往下一个地方打电话。这种通信方式是很麻烦的,而且浪费了线路, 因为在你占用线路的时间里,主要是在拨号,询问,而没有传达有用的信息。当然,“大哥大”可以解决问题,不过总是随身抱着个“大哥大”也不是件轻松的事。也可用 BP 机寻呼,但是你的朋友听到呼叫,再找电话给你回电,也要费点周拆。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大哥大”和 BP 机只有在基地台的无线电覆盖区内才能工作,在远离大城市的地方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我们通常的电话机都是“一机一号”,也就是说,如果某部电话机的号码是 35094,当你拨了 35094 时,这部电话机一定会响铃,而不管坐在它旁边的是谁。现在,一个大胆的想法是,我们能不能不给话机编号,而给每一个人编号。例如,你朋友的号码是 24587,如果你拨 24587,那么,不管他在哪里,他身边最近一部电话响铃,和你通话的一定就是你的朋友。如果真能这样的话,那就太方便了。

这种通信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通信个人化”,或者叫做“个人通信”。这已经不是梦想,在不太遥远的将来就能实现。那时候我们就不必记忆某人家中电话是多少号,办公室电话是多少号,他的 BP 机是多少号,“大哥大”是多少号⋯⋯你只要记住一个号码就行了,不管他在哪里,只要拨这个号就能找到他。到那个时候,“电话号码”就属于个人,而不再属于电话机。

实现个人对个人的通信以后,无论在家或外出,无论你在汽车、火车里还是在飞机中,也无论你的电话是在普通电话网中,还是在传真网、数据网或 ISDN 网中,都可以同样方便地找到你。你用的通信工具可能是简单的寻呼机或普通有线电话,也可能是随身携带的计算机终端,这都没有关系。你手中的话机可能是自己的,也可能是别人的,只要你通过话机的按键输入你的个人号码进行网内位置登记,就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别人拨来的电话了。个人通信是按个人号码计费的,不管你在什么地方,使用谁的话机,电信公司都会把帐记在你的名下,一定不会找话机主人收费的。

个人通信网是智能型的,他能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通信。过去,拨电话给你的人总是处于主动地位,而接电话的人只有在拿起听筒之后才能知道来电话的是谁,这时候如果不想说话也来不及了。但是在个人通信中, 你可以事先做出安排,只接某类电话,至于其它来电,由录音机记录,事

后处理,或者自动转到别人那里。假设你要到法国巴黎出差几天,尽管给你打电话的人不知道这件事,但是,拨了你的个人号码后,电话就会自动接到巴黎。不过,由于你身在国外,有些事情无法处理,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对智能型个人通信网进行预先设置,凡是与北京总部有关的业务电话, 就会自动转到总部办公室,由你的副手处理了。

还有一种有趣的“语音邮箱”系统,它能分辨来电人的嗓音。你在工作的时候可能很忙,不愿意接电话,但是,你有一位好朋友,他的电话无论什么时候来都要接。这时,你可以把他的语音输入语音邮箱,让邮箱记住他的嗓音特色,他的电话一来,不管你在工作或在熟睡,电话铃声都会响起来。如果语音邮箱判断不是你这位朋友的声音,它会有礼貌地请对方讲话,并忠实地记录下来,等你有空的时候再去处理。

要实现个人通信,还有许多课题等待研究和探讨。例如,跟踪交换、位置登记、网络管理、微区结构、终端微型化和网络数字化等问题都有待我们去解决。

少年朋友们,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而信息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以现代化的通信技术作为坚强的基础。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未来的通信必然朝着综合化、数字化和微型化发展。虽然我们无法准确预见未来,然而我们却可以断言,到 20 世纪末,移动通信技术将在数字技术基础上,与 ISDN 和蜂房电话、无绳电话技术相结合,促使通信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让我们用智慧和双手去创造未来吧,一个理想的个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