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1]第四

里仁为美

子曰:“里[2][3]为美。择不处[4]仁,焉得知[5]?”

【注释】

[1]里仁篇:本篇集中记述了孔子所强调的一种道德精神,即所谓“仁”。

[2]里:动词,居住。

[3]仁:仁德。

[4]处:居住。

[5]知:同“智”。

【心得】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故事链接】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传说他很小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十分贫穷,但他的母亲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他的教育。小孟子的家最初住在郊外,经常有人在他家屋后的山坡上出殡。孟子觉得好玩极了,每次都跑去看热闹。

回到家后,小孟子就和几个小伙伴学着别人出殡的样子玩了起来。

母亲看了很担心,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她决心要为儿子换换环境。不久,母亲就把家搬到了集市边。她想,这下好了,孩子终于离开了那个葬人的地方。

不巧的是,这次孟子家的邻居是个屠夫。屠夫经常在院子里杀猪。刚开始,猪的尖叫让小孟子很害怕,可没多久,小孟子就不怕了,又开始整天学着屠夫杀猪的样子玩,嘴里还高声地模仿商贩的叫卖:“快来买呀!新鲜的猪肉……”

母亲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这次把家搬到了一个小学堂附近。听到学堂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小孟子每天都跑到学堂的窗下去听讲,于是,母亲和小孟子就在此长期定居下来,慢慢地,小孟子变了,他不但变得十分爱读书,还懂得了许多礼节。孟母三迁的故事,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以其道得之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6]其道[7]得之,不处[8]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9]也。君子去[10]仁,恶乎[11]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12][13]仁,造次[14]必于是,颠沛[15]必于是。”

【注释】

[6]以:用。

[7]道:途径,方法。

[8]处:接受。

[9]去:摆脱。

[10]去:离开。

[11]恶乎:怎样,如何。

[12]终食之间:一顿饭的时间。

[13]违:离开。

[14]造次:匆忙,仓促。

[15]颠沛:穷困,颠沛流离。

【心得】

孔子说:“发财和显贵是人们所盼望的,假如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得到它,君子是不会接受的。穷困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假如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抛弃它们,君子是不会抛弃的。君子离开了仁,怎么样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即使是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违背仁德,仓促、勿忙的时候坚守仁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会坚守仁德。”

【故事链接】

春秋时,宋国有个小官叫子罕,他一向坚守道义,廉洁奉公,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有一天,一个衣着朴素的人登门拜访,那人从怀中掏出一块半清半白的璞玉,放在子罕面前说:“大人为官清正,百姓受惠多多。小人在山上采石,发现这块璞玉,特意献给大人,以表敬意。”子罕婉言谢道:“我不需要它,你得之不易还是带回去吧!”说完把璞玉推到那人面前。

那人以为子罕不懂得璞玉的价值,又说道:“大人,我让玉石工看过,说它是价值千金的宝贝,所以我才敢献给您。”

子罕严肃地说:“我一向把不贪当做宝物,你把玉石当做宝物,如果把它给了我,岂不是你我都丢掉了自己的宝物吗?”

献玉人见子罕有如此高尚的品德,他深深地施了一个礼,说出了自己献玉的原因:“小人是个普通百姓,偶然得到了这样的宝玉,如藏在家中,反会遭强盗杀害,因此把它献给大人,望大人收下!”

子罕明白了那人的苦衷,就让玉石工把玉拿去打磨,然后把这块玉卖了一大笔钱。子罕把钱全部给了献玉人,并且告诉他乡里的里正会保证他的安全。

献玉人看到子罕替自己考虑得如此周到,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叩头致谢,拿着金子回家去了。

好仁恶不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16]之;恶不仁者,其为[17]仁矣[18],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善[19]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

[16]尚:动词,超过,再好不过。

[17]为:对待。

[18]矣:用法用“也”,表示语气的停顿。

[19]盖:副词,带疑问语气,大概、或许之意。

【心得】

孔子说:“我未曾见过爱好仁的人,也未曾见过憎恶不仁的人。爱好仁的人,那是没有再好的了;憎恶不仁的人,他对待仁,只是不使不仁的东西加在自己的身上。有能在一天把力量致力于仁的人吗?我未曾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样的人还是有的,但我没有见过罢了。”

【故事链接】

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参,他不但十分勤奋好学,还特别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

随着学问、品德的不断进步,曾参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了,可是慢慢地曾参发现,不管自己怎么努力,有时还是会做错事,他想让自己更少地犯错误。于是,他就想了个办法,每天晚上睡觉前,对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进行仔细的反思:我今天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吗?有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该学的东西都掌握了吗?

曾参不但每天自己反省,还留心观察别人做事,处处总结经验教训。有人见他那么刻苦,就劝他说:“曾参,何必那么认真呢?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是人就会犯错误嘛!”

可曾参回答说:“可能我没法达到完美,可要努力做了,总会让自己不断进步呀!”

勤勉、努力的曾参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

朝闻夕死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心得】

孔子说:“早晨得知理解了道理,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故事链接】

汉宣帝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想标榜一下自己的功绩,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要为自己立庙宇。大部分臣子虽然心里不同意这样做,但又害怕触怒皇上,就没说什么。

只有正直的夏侯胜和黄霸表示反对。他们说皇上不该做这样劳民伤财的事,只要多关心百姓,治理好国家,自然会被大家赞颂。结果他俩都被汉宣帝关进了监狱。

夏侯胜很沮丧,黄霸却很坦然。在狱中,黄霸向夏侯胜求教,学习《尚书》。可夏侯胜说:“我们坐在牢里等死,还学《尚书》有什么用啊?”

黄霸回答道:“孔子不是说过嘛,‘朝闻道,夕死可矣’。抓紧时间学点知识,就是死了,也心情愉快呀!”夏侯胜被黄霸的求学精神感动了,就认真地给黄霸讲课,并向黄霸请教一些自己不懂的东西。从此两个人一吃完饭就有说有笑地探讨起学问来,狱中的日子变得快乐起来。

他们俩在狱中三年,互教互学,共同讨论。后来两人被赦免,出狱的时候,学问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士志于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心得】

孔子说:“有些人立志于真理,但又以自己穿破旧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议论的。”

【故事链接】

宋朝,有个很有名的清官包拯,世称“包青天”,官至高位后,生活依然像做官前那样俭朴。家里人的衣服,用的东西,都与他布衣时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变化。

包拯的长子包绶平时常与父亲同僚的子弟交往,目睹这些人披金戴银、锦衣玉食,渐渐地产生羡慕之心。

有一天,包拯见包绶闷闷不乐,便问:“绶儿,为父以前回家,总见你眉飞色舞、兴高采烈,今日却为何郁闷?”包绶哭丧着脸说:“父亲虽身居显位,但衣食往往皆混同于普通百姓,致使孩儿难以立足于官宦子弟之中。孩儿今日参加一位同窗好友的生日宴会,因衣着寒酸而遭到别人的奚落!”

包拯听后,十分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言传身教多年的长子,竟挡不住官场奢靡风气的侵蚀。不过,他既没有发怒,也没有反驳,而是把自己手抄的一本古圣贤言录交给包绶,令儿子认真阅读。

包绶急不可待地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录有孔子的话:“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包绶毕竟是包拯之子,自幼受父亲高风亮节的熏陶,一直以俭为荣,以奢为耻,他听过孔子的话,便能猛然醒悟。羞惭满面,急忙跪在包拯面前认错。

包拯见包绶知错必改,心中大喜。为使包绶不再反复,当即挥笔写下了“戒奢以俭,戒贪以廉”八个大字,命包绶装裱之后,悬挂在醒目处,以便朝夕相伴,永志于心。

义与之比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20]也,无适[21]也,无莫[22]也,义与之比[23]。”

【注释】

[20]天下:天下的事情。

[21]适:意为亲近、厚待。

[22]莫:疏远、冷淡。

[23]比:挨近,靠拢。

【心得】

孔子说:“君子对天下的事情,没规定可以干什么,也没规定不可以干什么,只是按照义来办事。”

【故事链接】

陆象先是唐朝时的官吏。武则天当皇帝时,他的父亲陆元方曾担任过宰相。唐玄宗时,陆象先任益州(今四川省)大都督府长史兼剑南道按察使。陆象先为官主张以宽仁为政,反对滥用酷刑。

有一次,司马韦劝他说:“你应当适当地使用杖罚,给自己树立威名,否则,下面的人办事就会怠慢,无所惧怕。”

陆象先却说:“当官的治理政事,依靠理就可以管理得很好了,为什么要靠严酷的刑罚给自己树立威望呢?干那种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的事,绝不是仁义、宽恕之道啊!”

君子怀德

子曰:“君子怀[24]德,小人怀土[25],君子怀刑[26],小人怀惠。”

【注释】

[24]怀:关怀,思念。

[25]土:乡土,安乐的地方。

[26]刑:法制。

【心得】

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道德教化,小人关心的是乡土田宅;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恩惠。”

【故事链接】

华歆、邴原和管宁是东汉灵帝时人,三人一起读书,一起吃住,成了好朋友,华歆与管宁在学堂还是同桌,更是不分彼此,感情很好。

有一天,老师要他们两人开辟校园中的荒地,两人各执一把锄头,用力挖地松土,汗流满面。忽然管宁的锄底下好像碰到了一块硬硬的东西,但他毫无所觉,仍然用力向前挖去。华歆发现了刚才的情况,便问:“管宁,你锄到了一块什么?”

管宁回答:“管它哩,这是挖土,又不是掘财宝。”

华歆突然兴奋起来说:“财宝,说不定……”华歆伏在地上拨土,忽然高声大叫:“哦!金子。喏!好大一块黄金。”

“那是你的财气。”管宁仍然毫不在意地说。

从此以后,华歆有了黄金,再也不好好读书了。管宁经常警告华歆,他也不听。

过了一段时间,一个官员坐着轿子从学堂门前经过,华歆忍不住拉管宁一块去看,管宁仍然专心读书没理会。华歆出去看后,回来向管宁说话时充满了对当官的羡慕。通过这两件事,管宁决定不再与华歆为友,他果断地割断了两个人同坐的席子。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管宁割席”的故事,管宁的这种行为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不患无位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27]。不患莫[28]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

[27]立:立身的才学。

[28]莫:没有人。

【心得】

孔子说:“不担忧没有职位,只担忧没有能够任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就能使别人了解自己的本领了。”

【故事链接】

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奉命去楚国求援,想与楚联合抗秦。

平原君打算从食客中挑出20个有智有勇的人,随他前往楚国。挑出19个人后,还有一个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了。

有个名叫毛遂的食客,向平原君自我推荐道:“听说您要带20人前往楚国,现在尚缺一人,那就请我随相国一起去吧。”

平原君不熟悉毛遂,问他道:“先生到我门下有几年了?”

“已有三年了。”

“一个有本事的人在世上,好比一把锥子装进口袋,马上可以看到锥尖戳破袋子钻出来。你来这里三年,我从未听别人有称赞你的话。”

“今天,我就请您把我当做锥子放进口袋。如果早放进口袋,那么不仅是锥尖钻出口袋,恐怕整个锥子会像禾穗那样挺出来呢。”毛遂回答说。

于是,平原君同意他随同前往。途中,同行的人在与他交谈过程中,逐渐发现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都很钦佩他。

他们到达楚国后,楚王不愿联合抗秦,平原君也说服不了他。毛遂代表其他19位义士去说服楚王。楚王听说毛遂是平原君门下的食客,怒气冲冲地要他滚出去。毛遂一手提剑,一手拉住楚王的衣袖,慷慨陈词,层层推进,一再说明联合抗秦的重要性。

楚王被毛遂勇敢的举动惊呆了。接着,毛遂又向楚王分析说,共同抗秦对赵、楚双方都有好处,道理是如此清楚、明白,没有理由反对。

毛遂的一席话,使楚王佩服得五体投地,楚王决定和平原君联合抗秦,很快解了围。从此,毛遂也成了平原君家中的贵客了。

吾道一以贯之

子曰:“参[29]乎!吾道[30]一以贯[31]之。”曾子曰:“唯[32]。”子出,门人[33]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34]而已矣。”

【注释】

[29]参:指曾参。

[30]道:学说。

[31]贯:贯穿,贯彻。

[32]唯:应答词,相当于“是”。

[33]门人:孔子其他的学生。

[34]忠恕:忠,办事尽心竭力。恕,仁爱。

【心得】

孔子说:“参呀!我讲的学说是有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

孔子出去以后,别的学生问曾子说:“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他老人家的学说,就是忠恕罢了。”

【故事链接】

镇江府(今江苏镇江)的监狱里,关着一个叫毕资伦的囚犯,他本是金泗州城守将,宋军攻泗州,他跳城自杀,可没有死,只摔断了双腿,被宋军俘虏。

宋朝廷想招降他,可他誓死不降。每隔几天,他就被提审一次,而且问着同样的话:“毕资伦,你还是降了我大宋吧,保你高官厚禄,享不尽的荣华。”开始他还破口大骂,后来干脆就不吱声了。

这次他又被带到堂上,有所不同的是,这次狱官改了说辞,对毕资伦说:“毕大人如此忠心为国,想必对金国的消息一定感兴趣。”毕资伦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道:“有话快说。”狱官说:“你们大金已经亡国了,皇上都上吊自杀了,你还硬撑着什么?”毕资伦一听,犹如五雷轰顶,呆立半晌,对狱官说:“我愿归降,可要容我去江边拜祭。”这下可乐坏了狱官,他赶紧上报去了。

等到毕资伦到江边拜祭完之后,他就跳入了江中慷慨殉国了。

君子喻于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心得】

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

【故事链接】

抗清名将何可刚为官清廉,坚守道义,忠于朝廷。有一年朝廷筑修大凌河,何可刚和祖大寿奉命负责看守筑墙用的夹板。可没想到就在这时,清兵以数十万兵众来攻打他们。

面对强大的敌人,何可刚毫不畏惧。他率领将士退进城内奋力抵抗。清兵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都被何可刚他们顽强地打退了。

可是没过多久,城里的粮食吃完了,清军放出口风说,只要何可刚开城投降,就饶了他们的性命。贪生怕死的祖大寿听说后,就劝何可刚说:“现在城里没有粮食了,朝廷的援军也不来,再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咱们干脆打开城门投降吧!”

何可刚坚决不答应。为了保命,祖大寿命令部下逮捕了何可刚,并打开城门投降了。

当何可刚含笑走上刑场时,对众人说:“我忠于皇上和国家,今天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死而无憾!”

这个故事中,何可刚与祖大寿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君子,一个是小人啊!

见贤思齐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心得】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故事链接】

东晋时,有兄弟俩,一个叫孙潜,一个叫孙放。他们都机智过人,并且勤奋好学。

虽然他们俩都很有学问,但是一点也不骄傲,每当看到别人的长处就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学习。

古代的人除了“名”以外还有“字”。孙潜字齐由,孙放字齐庄。他们两个人的字都还有一定的由来呢。

古代有一个叫许由的贤士,尧帝看中了他的才能,打算把自己的帝位传让给他,可许由非常谦虚,觉得自己才浅德薄,还不够做帝王的资格,就坚决不接受。孙潜觉得做学问的人就应该向许由这种谦虚精神看齐,所以给自己取字齐由。

我们知道古代有位著名的思想家叫庄子,他的思想豪迈奔放,博大精深。孙放很喜欢庄子的文章,觉得庄子的学问和品德是自己的榜样,想激励自己做一个像庄子那样的人,便给自己取字齐庄。

他们兄弟二人见贤思齐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事父母几谏

子曰:“事父母几[35]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36]而不怨。”

【注释】

[35]几:轻微,婉转。

[36]劳:忧愁。

【心得】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婉转地劝说他们。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得到听从,依然恭敬而不冒犯他们,虽然忧愁但却不埋怨。”

【故事链接】

春秋战国时有个孩子叫孙之觉,他非常孝顺,总是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还很关心八十多岁的爷爷。

可是孙之觉的父亲却对爷爷很不孝顺。他总是说爷爷年纪大了,光吃不能做事,并且还拖累了全家。

一天傍晚,孙之觉发现父亲把爷爷扶上一辆小车悄悄地向山里走去。孙之觉明白了父亲要做什么,他一边在后面追一边喊:“父亲,快停下,不能把爷爷扔掉呀!”可是父亲却生气地赶孙之觉回家,孙之觉悄悄地跟在后面。他看到父亲把爷爷推进一个山沟,转身就走。

孙之觉等父亲走远后,抱着可怜的爷爷哭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说:“爷爷,您等着,我让父亲来接您!”说完,他推着那辆空车就往回跑。父亲看他推着空车向自己跑来就说:“这车已经很旧了,扔掉不要了。”孙之觉却说:“不能扔啊!等你老了我好用它把你推到山沟里呀!”父亲听了很生气,孙之觉却理直气壮地说:“我这是跟您学的啊!”

父亲听后,知道做得不对了,他赶快把爷爷接了回来,从此百般孝顺,使老人安度晚年。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心得】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故事链接】

西汉时的韩伯愈对父母很孝顺,历来被人称道。三国时的曹植曾在《灵芝篇》中写道:“伯愈年七十,彩衣以娱亲。”

韩伯愈小时候非常调皮,不是逃学就是和邻居的小朋友打架。每当韩伯愈做错了事,母亲为了让他记住教训,改正错误,便拿起竹鞭,吓唬吓唬他,并轻轻地打他几下。在母亲严厉的管教下,韩伯愈越来越懂事了。

后来他长大了,母亲也老了。想起母亲辛辛苦苦地把自己养大非常不容易,韩伯愈对母亲非常孝顺。为了养活母亲,韩伯愈做起了大生意,这天他因为要进一批货,向邻居借了一笔钱。过后的几天生意很忙,韩伯愈忘了按时还钱,结果邻居找上门来。

母亲很生气,认为不按时还钱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就像以前一样拿起竹鞭打儿子。

刚打了几下,韩伯愈忽然流下眼泪来。母亲很惊讶,停住手问:“我打得很痛吗?”韩伯愈抽泣着说:“以前您打我时,感到疼痛,今天您打我,我却一点也不痛,猛然想到母亲年老力衰了,便伤心起来。”

母亲听了也流着泪说:“傻孩子,我只是为了让你记住教训,改正错误,哪儿舍得真打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