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的情缘

我相信中国的未来,我相信中国人的智慧。——皮尔·卡丹

始于挂毯的中国情

1976年,中国轻工产品博览会在巴黎举行。在宽阔的大厅里,有一幅长宽各4米的巨幅艺术挂毯《万里长城》吸引了众多人的眼光。

挂毯展示出的宏伟的造型,磅礴的气势,使正在参观的皮尔·卡丹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不惜巨资买下了它,并把它陈列在卡丹文化中心,与此同时,不一样的东方文化也进驻到这位西方艺术家的心里。

为了能够进驻中国,让东西方文化在一起融洽交汇,卡丹先生选中了挂毯作者的夫人宋怀佳女士作为他的代表,并常驻中国。

皮尔·卡丹在1978年开始向中国投资时,不少法国朋友甚至嘲笑他:“中国是个文化沙漠,没有时装,只有灰黑一色的男女装,而且中国人不会掏给你一分钱。”

但这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一下子觉得中国市场早晚有一天时装业会非常发达,当卡丹预见到这个文明古国蕴藏的商机时,听说了消息的欧洲同行多是持怀疑的态度观望着他。

在17世纪时,法国的传教士利玛窦,为了促进欧洲与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东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名字也被列入中国史册。

300多年后,皮尔·卡丹这位年过半百的欧洲人再次走进了这块既古老又年轻的土地。皮尔·卡丹是一个喜欢冒险,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皮尔·卡丹来中国之前,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度对他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而当时的中国人对他同样是一无所知。

皮尔·卡丹第一次来中国是因为一个梦。

那是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他梦见自己在中国卖纽扣。那时中国是一个拥有10亿人口的大国,他在梦中数着他们的大衣、裤子、衬衫等所需要的纽扣数量,如果按每人每年需要50颗纽扣来计算的话,那么整个国家一年就需要500亿颗纽扣,这是多么巨大的市场啊!

1978年,中国刚刚开放,外国人还不能自由进出中国,他让自己的公司组织了一个旅游团。就这样,皮尔·卡丹终于得到以游客身份进入中国的许可。

一个老外身穿黑色毛料大衣,脖子上随意搭条围巾,手插在兜里,气宇轩昂地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目光,这就是皮尔·卡丹第一次来中国时的情景。他第一次登上了长城,第一次走进了神秘而宏大的故宫。

他是第一位来到中国的欧洲服装设计师。此时的皮尔·卡丹已两次获得法国时装界最高荣誉奖“金顶针奖”。他设计的时装风靡欧洲,同时完成了从高级时装秀“落地”至普通市民中间的转变;他旗下的产业已增加了家具、灯具、装饰品等类别,法国古董级餐厅马克西姆亦被他巨资吞下。

而这时候的中国满街都是军便装和中山装,甚至不好分辨男女,人们不知时尚为何物。

当那次皮尔·卡丹来中国时,工作人员看到“服装设计师”这个身份一下子就蒙了,不知道应该以什么规格接待。

工作人员经过了解,皮尔·卡丹以往出访各国都有政府要员宴请,左右为难只好去请示领导。领导琢磨半天说:“不就是个裁缝吗,还要红地毯迎接?”

可就是这个“裁缝”,成为了中国时尚界的第一位老师,甚至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中国人的审美。他亲自挑选出了中国第一批模特,又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模特队,还把这些姑娘带到了法国进行表演。

皮尔·卡丹回忆说:“第一次去中国时,我到了许多地方,去看不同的工厂。中国老百姓非常容易相处。跟他们在一起,你可以得到很明确的答案。一杯酒下去就会袒露心声,就成了朋友。我是第一个让中国人了解什么叫时尚的西方人。我很像马可·波罗,因为我们都具有冒险精神。”

1979年4月,皮尔·卡丹受邀再次来到中国,他举办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外品牌的时装展示会。他让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了外国时装设计师的服装表演,从没有过类似经验的中国,以十分慎重的态度应对,入场券被严格控制,只限于外贸与服装界人士“内部观摩”。

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一个临时搭起的T型台上,新中国第一场时装表演上演了。皮尔·卡丹带来的8个法国模特和4个日本模特,在流行音乐的伴奏下走起了猫步,台下的人们穿着蓝灰制服,屏住呼吸观看。

当一位金发女模特在T台中间停下,兴之所至撩起长裙的两襟,露出三角裤时,台下观众竟不约而同地向后仰身。“像在躲避着一种近在咫尺的冲击波。”观看了这场表演的新华社记者李安定这样描述。这次展示的一些衣服肩膀高高耸起,皮尔·卡丹从中国宫殿的挑檐获得了灵感,已经有意识地给服装加入了中国元素。

这一场时装秀,挑战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

这一年,被称为“20世纪最重大事件之一”的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伊始,皮尔·卡丹便来到中国推广时装、举办时装秀。

“不爱红妆爱武装”的中国女性看到金发女模特“衣服穿得极不雅观”,在台下屏住呼吸,非常紧张;而有人看到后台的男女模特在一起换衣服,便自告奋勇要在他们中间拉块“帘子”,结果被皮尔·卡丹阻止,人们惊诧于这位“法国来的裁缝”的大胆。

这一次,皮尔·卡丹带来了不少他珍藏的时装精品,当时接待他的单位是中国服装联合会。为了展示自己的品牌,皮尔·卡丹很想找个模特儿试穿一下自己的“宝贝”。

正好,当时办公室里就有一位迷人的秘书小姐,卡丹请她代为试穿。因为第一次来中国旅游的时候,皮尔·卡丹觉得中国人的身材都很娇小,所以这次带来的衣服尺码都不大。

可眼前的秘书小姐虽说个头不大,身形却较胖。她起初犹豫要不要试,卡丹忙说不要担心,试一下吧,即使不合适,可以在一天之内修改好。可当秘书将外衣脱下来的时候,皮尔·卡丹惊呆了。

女秘书外衣里面居然穿了薄厚不一的8件衣服:红的、黄的、蓝的,各种颜色的,她不穿这么多衣服的话,身材还是很纤细的。当秘书小姐换上皮尔·卡丹拿出来的衣服时,在座的人都被她的美丽惊呆了。

从那之后,皮尔·卡丹在中国参观了纺织厂、丝绸加工厂,还在北京地区做了调研,看是否能够建立工厂。从那时开始,他在中国有了生意上的伙伴。虽然,最初他很难立刻将时尚融入中国社会,但中国的朋友和生意伙伴给了他很多帮助。

卡丹的中国助手

成功进入中国以后,皮尔·卡丹开始和中国纺织协会及北京市进行联络,提出培养中国的模特到法国进行时装展示。

在皮尔·卡丹的回忆中说,当时他所接触的中国人是非常通情达理的,他们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另外中国也需要扩大服装向国外的出口。而让中国的模特走向国际舞台,就是卡丹出的主意。

皮尔·卡丹和有关部门的人员一起,挑选了一些各个方面都比较符合条件的好苗子。皮尔·卡丹把这些女孩带到巴黎,进行了一系列的模特课程的培训。

北京女孩石凯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是皮尔·卡丹精心培养的一位超级模特儿。石凯当时是北京第三十一中学的一名高中学生,身高1.78米,在进大学前,朋友约她进北京饭店玩,被皮尔·卡丹的助手无意间看到,认为她的身材、高度适于在时装的王国里展示与发展,便主动同她打招呼,了解了石凯的一些情况,并将模特行业向她做了一些介绍。

此时的石凯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对时装模特这个职业没有任何概念,只觉得新鲜好玩。

事后,她被选进了一个模特儿训练班。这些还对模特这个行业一知半解的姑娘们,从早走到晚,走来走去,天天如此,大家感到既单调又无聊。

渐渐地,模特们有了些不满和懈怠,但皮尔·卡丹和他请的老师却丝毫不给她们喘息的机会,依然严格地要求她们。

这一切,都是按照皮尔·卡丹的设计与意图进行的。因为他要发动一场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服装革命:在世界时装中心巴黎第一次展示中国的模特,让中国服装走向世界,汇进时代服装的大潮。卡丹的这番用意与创举,在服装和模特界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意义。

培训完成后,来自中国的第一批模特走上了巴黎的T型台。当这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中国模特穿着时装展示后,在巴黎这个时装之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各国的媒体争相报道。世界开始关注中国模特,关注从中国走出来的时尚代言人。

石凯也成了东方的骄傲,26岁时,她已经成为世界高级模特之一,她还是皮尔·卡丹麾下的唯一专属的中国模特儿,被欧美影视界认为是最能突出东方美女形象的代表。

这位从古老的北京走出去的女孩,后来还曾作为助手帮助皮尔·卡丹工作。

那些年,有些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甚至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还带着很强的偏见。身居异国的石凯十分注意保持中国人的尊严。有一次她参加一个模特选拔活动,主持人一打开她的资料便高兴地说:“我很喜欢,台风和服装很搭配。”可他一见石凯的履历表上填的是中国人,转眼就拉长了脸:“哦,你是中国人啊!”

石凯马上回敬过去:“请把资料还给我,这些都是我花钱做的,不想浪费在这里。”

后来石凯以她的品格和台风在异乡赢得了尊重,也成了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郑思禔是让皮尔·卡丹在中国事业如日中天的又一位功臣。

郑思禔是北京人,曾在著名跳高教练郑凤荣的指导下,夺得过中国第五届全运会的跳高冠军。离开跳高队伍,她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体育系,但她酷爱文学、绘画、服装设计等。毕业后曾在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教过书,又转行到杂志社担任编辑记者。

正是她在北京采访皮尔·卡丹时,相互结缘。这位会讲几种外语、聪明伶俐的女记者给皮尔·卡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郑思禔去了德国。由于丈夫在法国执教法国女排,她又从德国申请到了法国工作。

最初,郑思禔在皮尔·卡丹开设的餐馆里服务,一次偶然的机会与皮尔·卡丹相遇,老人家一眼就认出了她。并且被皮尔·卡丹请去管理商场,成了卡丹王国重要的一员。皮尔·卡丹任命她为童装部的经理。皮尔·卡丹品牌进军中国,郑思禔也成了重要的参与者。

后来,郑思禔一次又一次地回到祖国,跑到西安、北京、上海和南京认真地考察,进行紧张的谈判,终于在西安和北京先后组织了两次大规模而又别开生面的儿童时装展览和表演,为卡丹儿童系列打进中国市场铺平了道路。

打破中国市场的宁静

具有战略家和冒险家双重胆识的皮尔·卡丹将自己的品牌在1979年第一次在中国首都北京亮相后,便打破了北京服装市场昔日的宁静。一阵西风吹去了停留在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东方国家上空那种沉闷的空气,无尽的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

当改革的大潮席卷中国大地时,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其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不再穿4个口袋的灰色服装,服装开始向多样化发展。不同层次与不同地位的人,无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与气质,用高档次、高品位的服装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

无数的炎黄子孙也逐渐地认识到,服装式样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份,满足心理的需要,而且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但成功永远也会伴随着不断的挫折。俗话说:“每个成功者的身后,都会留下艰难创业的足迹。”皮尔·卡丹也不例外。

1981年,皮尔·卡丹再次到中国进行服装展示,这次是在北京饭店,首次面向公众,展示服装的主要是中国自己的模特。北京的模特表演队最终挑选出来的一二十人,几乎全部来自基层。有卖蔬菜的、卖水果的、织地毯的,还有纺织女工。

她们每天晚上集中在一起,接受来自巴黎的两位专业教练的指导。很多人对家人和单位隐瞒了真相,用请病、事假的办法保证训练。当时模特队里年龄最小的石凯,后来被称为中国真正的“第一名模”,那时候经常被父亲威胁,“如果敢登台表演就打断你的腿”。

这次展示会刚在北京结束时,一家报纸很快转载了香港报纸的一篇评论,用的是个十分媚俗的名字,叫《外国人的屁香》,说中国劳苦大众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没有搞时装的必要。文章一见报,人们刚刚升起的对时装的热情迅速消解。

按之前的安排,时装队还要在上海进行表演。几天后时装表演队离京飞沪。下机后,皮尔·卡丹等人和队员们就感到气氛不对,前来迎接的人个个拉长着脸,脸上无一丝笑容,像是例行公事,演出场次也被削减。

在上海的两场“内部观摩”也发生了令皮尔·卡丹尴尬的事情:在后台模特更衣处,当地的工作人员挂起了一块大帆布,把房间一分为二,理由是模特有男有女,表演服装又贴身,男女混杂,诸多不便。

皮尔·卡丹听说此事,紧皱眉头,于是面对那些工作人员,他一扫平时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表现了少有的固执:“我们一直是男女模特一个房间里换衣服,这没有什么不方便的。作为一个服装设计师,要像外科医生一样,了解我的模特形体。对不起,请把帆布拿掉,这是工作。”皮尔·卡丹一脸的严肃。

接待人员面面相觑但又无可奈何。他们很尊重皮尔·卡丹,所以虽有所不愿,还是将遮挡着的帆布拆了。但对这个固执的年近花甲的老头儿的言行,中方人员内部约定点到为止,谁也不许走漏风声。

尽管遇到了种种挫折,但皮尔·卡丹仍是一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姿态,按着自己的意志,怀着对中国人民深厚的友情和推广服装艺术的决心,信心百倍地开展在中国的事业。

1979年至1981年3年间,皮尔·卡丹的时装展览会连续在中国北京举办。展览会隆重热烈,国人对皮尔·卡丹的认识逐日加深。这段时间被视为中国时装发展的萌芽阶段。这在当时既无时装概念,又少品牌意识的中国人心中,补上了生动的一课,令其蕴藏着的巨大市场潜力在后来的二三十年里迸发出来。

1981年11月22日,香港《文汇报》刊登了一条路透社从北京发出的消息:

法国的高级时装在今天进入了北京市场,但是对象并不是普通的中国人。

著名时装设计家皮尔·卡丹,今天为他的服装及附属品办了一个展览会,随后这些展品便公开发售。在今早的开幕仪式上,皮尔·卡丹兴奋地对记者说:“有人曾经以为这是不可能的,但终于搞成了。”

不过,这些货品都只能以外汇券购买。但是,有一位中国人,却免费获得了皮尔·卡丹的一件外衣。

摄影记者要求卡丹和翻译郭卫安穿起一件展品一同拍照,后来卡丹把那件外衣的标签撕掉,说:“现在它是你的了。”

卡丹的精品位于天坛的一个亭子里。但皮尔·卡丹说,他计划开一间大些的店铺和一间拥有300名工人的工厂,以便在这里生产卡丹的产品。

消息报道的是皮尔·卡丹1981年11月21日在北京开幕的时装展览会。他在这一年第三次获得了法国“金顶针奖”。

那一天,皮尔·卡丹时装北京陈列馆在北京天坛公园斋宫隆重开幕。北京市对外贸易公司副总经理和皮尔·卡丹本人,为开幕式剪了彩。同一天,一场规模空前的皮尔·卡丹时装表演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开办马克西姆餐厅

1982年12月,皮尔·卡丹在北京举行了有官方出席的马克西姆餐厅签字仪式。它标志着皮尔·卡丹迈开了在中国开办实业的第一步。

1983年9月26日,北京一家合资餐厅开业的消息登上了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这家餐厅正是马克西姆。皮尔·卡丹在两年前买下法国巴黎的马克西姆餐厅后,全球第二家分店没有选择伦敦、纽约这样的大都市,而是斥资几百万美元开到了中国。

北京马克西姆餐厅坐落在崇文门西大街2号,它的前身是一家烤鸭店,全部装潢复制了巴黎的马克西姆风格。在当时中国人月收入不过几十元的年代,皮尔·卡丹再次让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行为无异于疯狂。相当长一段时间,很多老百姓只是站在门口悄悄地向里面探头观望。

这种情形可以想见,因为这也是改革开放后,北京乃至全国出现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高档西餐厅。中资方则是当时的北京市第二服务局。在此之前,北京的西餐厅只有俗称为“老莫”的莫斯科餐厅、和平饭店、新侨饭店等寥寥几家,都以经营俄式餐品为主,带着改革开放前浓重的意识形态印痕。

而马克西姆被当时人称为“北京第一家纯资本主义性质的高档餐厅”,餐厅的壁画中有不着寸缕的人体画,中资方曾专门请示北京市文化局和公安局,最后还是一位副总理拍板才决定原样保留。

开业之初,顾客中近70%是外国人。“餐厅承载的社交作用比较明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马克西姆吃饭,几乎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第四任总经理贺广银回忆,“当时这里喝一杯咖啡5块,还要加上10%的服务费。要是吃顿饭,怎么着人均也得一两百块钱,相当于当时两个月的平均工资。”

皮尔·卡丹公司中国首席代表宋怀佳女士兼任北京马克西姆餐饮中心总经理,这是她的正式头衔。

对于宋怀佳女士,皮尔·卡丹常对记者们说:“‘皮尔·卡丹’能够进入和占领中国市场,一是凭她超前的意识;二是深厚的艺术功底;三是强大的经济实力;四是对古老的中国的坚定信念。”

他特别强调地说:“宋女士是我的好助手,皮尔·卡丹在中国的成功是她的功劳。”

在中国普通老百姓还没有分清什么是时装、高级成衣、高级定制之时,马克西姆餐厅已经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小型的时装发布会。第一次将中国模特带上西方舞台的宋怀佳,也把马克西姆作为一个服装展示的小舞台。

而皮尔·卡丹训练的第一批中国模特,也是在马克西姆学会了怎么用刀叉,怎样品尝西餐……有媒体人评价:“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交礼仪和时尚界,都是从马克西姆餐厅萌芽的。”

皮尔·卡丹在带来服装艺术的同时,也带来了法国的文化。在宋怀佳的打理下,马克西姆餐厅逐渐变成一个艺术十足的乐土。这里也成为前卫艺术的阵地。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摇滚乐走向地上之前,马克西姆曾是摇滚青年们的世外桃源。崔健、程琳、何勇、艾敬等人还默默无闻时,宋怀佳就免费请他们来演唱。餐厅中间的地毯掀开就是舞厅,音乐响起,演唱便开始了,崔健说这里的摇滚演出就像是“内部活动”。

在宋怀佳的庇护下,中国摇滚乐发出了最早的声音。歌手姜昕在《长发飞扬的日子》中回忆,马克西姆餐厅与后来的外交人员俱乐部,曾经是中国摇滚乐的两个“圣地”。所以当时有人戏称“摇滚并不接近人民,可摇滚只接近马克西姆。”

有人说,很多中国人就是通过马克西姆,才真正亲身体验到什么是沙龙文化,马克西姆餐厅在中国开了餐饮与文化、艺术直接相连的先河。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种类型的西餐厅在全国遍地开花,时尚与文化也有了多元化的表达,马克西姆不再一枝独秀。

1998年,皮尔·卡丹和中方签署的14年合同到期,马克西姆归还给崇文门饭店管理,但合作继续延续,马克西姆这个名字依然保留。接着,皮尔·卡丹在上海大剧院开了一家分店,又于2008奥运之际进驻北京的蓝色港湾。

后来马克西姆餐厅已在全球8个国家开了10家分店,其中3家落户中国,不难看出皮尔·卡丹对中国格外垂青。

他曾富有诗意地表述:“马克西姆经历了岁月的考验,而成为了一个永恒的生活艺术和法兰西的文化标志。”

受欢迎的洋品牌

1989年,皮尔·卡丹先生以敏锐的眼光开始了在中国异乎寻常的商业活动,开始从单纯的品牌形象的树立到实际商业活动的推进,在这一年,他相继在北京、上海两地开设了以其名字命名的西服专卖店和百货公司店中店。

在向中国消费者灌输名牌意识的过程中,皮尔·卡丹先生选择了以体现男性自身价值和成功标志的高档西服作为其商业活动的起点,可谓慧眼独具。

随着皮尔·卡丹专卖店的建立和业务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名牌服装所体现的人的社会地位,使普通的中国消费者领略到了国际名牌的价值。

自北京开设马克西姆餐厅以后,皮尔·卡丹又推出系列服装,组织大型时装表演,开办服装工厂,遍设时装店,使中国的“皮尔·卡丹”热不断升温,致使北京服装界把1993年称为“皮尔·卡丹”年。显而易见,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时装市场只属皮尔·卡丹。

还有些人说:“能买一套‘皮尔·卡丹’穿在身上,才算对得起自己。”

1989年12月,闻名世界的皮尔·卡丹公司在北京开设的中国第一家皮尔·卡丹品牌系列服装专营店隆重开业,店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每个柜台前都围满了人。

许多人感叹:“皮尔·卡丹,你来得太迟了。”这不光是指漂亮的服饰,也是指他带领的服装文化和一种开放的意识。

一位广东记者,在来京采访报道一个国家级的重要会议前购买了一套“皮尔·卡丹”,放在箱子里没舍得穿,当拿出来看到有褶皱时懊恼万分,次日清晨发现褶皱全无,一扫不快心情,高兴地穿在身上,直赴人民大会堂采访去了。

一位打破亚洲举重纪录的运动员,只因1.5米多的身高,在到处寻访仍难以找到合身的皮尔·卡丹的服装时,心情自然有些失落,当他在北京“皮尔·卡丹”服装店,意外地发现了非常合体的高档西装时,他欣喜万分,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万万没有想到,寻找那么久,却在自己的家门口发现了穿在身上恰到好处的“皮尔·卡丹”,多年的心愿终于得以满足。

皮尔·卡丹服装时刻会展现在你的眼前,在中国只要提起“皮尔·卡丹”这4个字,人们会立即联想到服装,可见皮尔·卡丹时装已经完全被中国公民接受了。

皮尔·卡丹凭自己的艺术征服了人们爱美的心灵,用他的经济实力,领导着世界时装潮流。他的形象及其服装艺术深深地进入了中国人的心里。

1990年秋,北京。

一个体现了全亚洲人团结奋进,令全世界瞩目的亚运会,正在隆重举行。

皮尔·卡丹作为尊贵的客人应邀出席了亚运会的开幕式。皮尔·卡丹成了开幕式上最令人注目的人物之一。

他一出现,立即被各国的记者紧紧地包围了。记者们向他发出了猛烈的“进攻”,采访结束后,他幽默地笑着对记者说:“希望下次见面时,你们也能穿上‘皮尔·卡丹’。”

此时的岭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这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旧的意识在逐渐消失,传统的格局在迅速变革,企业能否站稳脚跟,更重要的在于它能否抓住并运用好经济规律。在这样的气候与环境下,“皮尔·卡丹”进入了羊城广州。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运筹和努力,中国第二家皮尔·卡丹时装专营店广州招商天成时装商场,于1990年9月29日在中国大酒店隆重开业。它的出现,犹如半路冒出的一匹“黑马”,以势如破竹的速度迅速占领市场。

商场开业时,法国及中国香港、北京、华东、西南等地区纷纷派人前来祝贺,国内不少省、市有关领导也放下繁忙的工作,专程赶来参加。那一天,中国大酒店在一只只艳丽的大花篮、一张张醒目的广告牌的映衬下,更加辉煌夺目,电视台的采访,更使它热闹非凡。

法国巴黎电台和电视台也派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记者团并携带大量现代采访器材专程来到广州,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一消息发回巴黎,并向全世界播放。

广州,这座华南最大的城市,中国的南大门,凭借地理上的优势和改革开放的大气候,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服装交易市场。天成时装商场的诞生,无疑为美丽的羊城又增加了绚丽的色彩,广州人从此可以领略“行动中的雕塑”皮尔·卡丹的时尚与魅力。

“皮尔·卡丹”成了高档时装的代名词。

接着,“皮尔·卡丹”专营店接连在沈阳、佛山、天津、哈尔滨、上海、成都等地开业,卡丹帝国的触角在中国越伸越远。

1993年,“’93皮尔·卡丹世界儿童系列服装”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贸中心西楼马克西姆餐厅进行。皮尔·卡丹精神十足,充满自信地向世界发出了信号:皮尔·卡丹系列童装开始进入中国。

卡丹先生倾心于世界儿童服装事业久矣,在有生之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自己设计的童装推向世界,特别是中国,这是他要完成的最后一项大工程。

以下是卡丹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激情澎湃的演讲:

诸位,今天我们相会在北京马克西姆餐厅,通过这里,介绍我的事业。这里不仅代表了文化,而且已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在中国的事业不断发展。18年前,我最初在北京街头只能看到中山装,现在你再看北京人的穿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对中国充满了希望。

你们的人民依靠聪明才智在努力改变着自己,你们的国家已进入了强国的行列。

38年前,我已了解香港、台湾……他们也是中国人,讲中国话,服装业也十分发达。

这次来北京,只用了11个小时,十分方便,如同到巴黎郊区旅行一样,再也不需要像马可·波罗到中国时那样麻烦,说明人类在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将来一定能在服装业方面超过外国人。为此,我才有可能并愿意成为中国人的朋友。

在这里,我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巴黎飞往北京的空中,我如一只快乐的小鸟,希望早一点降临在中国的土地上。

卡丹先生滔滔不绝,看得出他的确十分激动。

然后,记者们开始提问。《中国纺织报》记者问道:“请问卡丹先生,儿童服饰的特点是什么?您有什么看法?”

卡丹先生显然有备而来,他说:“中国人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所以孩子在中国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父母又缺乏服装方面的科学知识,往往影响了儿童的成长。因此,我想把自己设计的服装在中国全面推出,让中国儿童得到享受,让中国的父母得到满足和欢乐。”

《经济日报》记者问道:“卡丹先生,请讲一讲您对中国人穿着变化有何感受?中国市场是否有能力接受外国名牌?”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市场潜力极大。服装业能解决许多问题。穿衣是当今人们第一号问题,吃饭已降为第三号问题。服装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为了装饰。

“服装业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有无数人为其工作和劳动,有许许多多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他们把原材料经无数道工序变为服装,设想要是没有此行业,会有数不清的人要失业。如果无服装业,美国纽约一半以上的商店要关门,人类的文明也就没有了。”

皮尔·卡丹越说越起劲,手里拿着一支绿色的圆珠笔,不停地在空中挥动。年过七旬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锐,眼睛炯炯有神。

“现在是文明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就越需要高档次高质量的服装。中国经济发展令人吃惊,对名牌的需要会日趋强烈,不仅大人,儿童也照样崇尚名牌,有人跟踪调查了10000名儿童,不少已开始用大人的名牌。

“我已经把儿童服装的总代理权给了广州招商公司,这不是我在中国的第一个合同,但是我最愉快的一个合同,因为儿童是中国的未来。”

皮尔·卡丹的助理郑思禔小姐在接受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采访时,通过电波又一次向中国人民表明,皮尔·卡丹对在中国发展儿童服装充满信心:

“政府规定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所以大家都极为重视优生、优育、优教。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孩子要求摘星星、摸月亮,父母也愿意去干。

“20世纪60年代,皮尔·卡丹的男装、女装已开始占领了欧洲市场,应该生孩子了,于是就产生了卡丹童装,否则,便不能称其为卡丹族了。卡丹的男装与女装,是一对亲密的夫妇,既然这对夫妇已在中国落户,那么就要生下自己的孩子——皮尔·卡丹儿童服装系列。”

把皮尔·卡丹品牌的儿童服装推向全世界,让更多儿童穿上科学、美观的服装,生活得快乐幸福,这是皮尔·卡丹最终的愿望。

1993年5月的北京,“’93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正在隆重举行。除国内数百家厂商参展外,日本、英国、奥地利、德国、法国、美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与200余家厂商都应邀前来参展。

11000多平方米的大厅里共设有430多个展位。世界七大时装王国的重要服装企业也在此亮相,世界著名的设计大师瓦伦蒂诺、皮尔·卡丹和费雷同时光临本届盛会。

整个博览会可说是熠熠生辉:皮尔·卡丹的超前新颖;伊夫·圣洛朗的别致、独到;华伦天奴的洒脱、飘逸;君岛一郎的端庄、大方;森英惠的华丽、艳美,那种梦幻般摇曳多姿的色彩着实给每一位参观者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

在展厅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法国皮尔·卡丹招牌格外引人注目,它展出的是各式各样的皮尔·卡丹儿童服装系列。

有一位新华社女记者,想为宝贝女儿买几套卡丹儿童服装,可惜展出的服装全为非卖品,年轻的妈妈只好领着女儿失望而归。

一位哈尔滨的皮尔·卡丹的崇拜者,问卡丹童装何时能在东北上市,他说自己是十分推崇卡丹服装的。

两位胸前佩戴“山东艺术学院”校徽的淳朴的男学生说,皮尔·卡丹是他们一代艺术院校学生崇拜的偶像,想请皮尔·卡丹签个字。

无数顾客的热情让皮尔·卡丹先生感动不已,他深情地发出祝愿:“我祝愿伟大中国的孩子们在21世纪取得辉煌的成就!”

终于圆了中国梦

皮尔·卡丹以敏锐的眼光开始了在中国的商业活动后,开始从单纯的品牌形象树立到实际商业活动推进,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最大最具购买力的城市建立起地区总经销制度。

当然在进军中国市场时,他主要考虑的是用什么样的定价策略来打开市场并扩大市场占有率。长期以来,皮尔·卡丹先生倡导非贵族化、大众化的品牌思想,使其在企业发展上取得了成功。

在中国市场上他采取的具体价格策略主要是:先要市场份额,后要市场利润,通过与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同步增长的方式使价格水平逐渐接近国际价格水平。

例如,皮尔·卡丹西服在投放中国市场之初采取了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以保持强劲的竞争能力,事实证明了这一价格策略符合中国的国情,因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能占领市场的品牌不仅要靠优质的产品,如何把产品高效有序地分配到零售商手中,最终为所购买者消费是营销中一个关键的问题。皮尔·卡丹公司在中国选择了重点城市突破的营销策略,即在北京、上海、广州3个最大、最具购买力的城市建立地区总经销策略,由此产生了辐射效应,取得了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效果。

皮尔·卡丹产品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采取了在不同地区选择不同销售渠道,让市场来选择的方式。在北京和广州组建了符合皮尔·卡丹国际标准的专卖店,在上海选择了上海中百一店,以便进行比较,选择适宜的销售渠道。

经过两年多的实际销售,得出为保持皮尔·卡丹商店的服务标准和统一的国际形象,主要采取专卖店的形式。随着精品商场、百货公司和中外合资百货公司的涌现,及时进行了渠道的调整,实行专卖店和百货公司与中外合资店相结合的经营渠道策略,取得了更大的收益。

1993年5月,这一年,是皮尔·卡丹第十八次来中国。

皮尔·卡丹是个性情中人,在友好的气氛中,他说着说着便激动起来:

你们都参观了这次博览会,大家都看见了,不少外国的著名设计师都来到了中国,然而20世纪70年代有谁来了呢?我第一个进入了中国,那时的困难你们尽可想象。困难我不怕,关键是花去了我许多时间。

有一点我要讲明白,我不是为盈利而来,否则,我不会来第二次。这些年,我在中国投资不少,我并未想到把这些钱都收回去。我投的不仅是钱,同时还有一些想法,一些信息。

从56岁至72岁,他在中国开办了好几十家“皮尔·卡丹”产品专卖店,建了两家工厂,两家餐厅,并计划在5年内扩展为400余家商店,此外“皮尔·卡丹”牌皮衣、香水、化妆品、鞋帽、皮具也在中国生产和上市。

因此,在1993年北京国际服装博览会上,面对着无数崇拜他的顾客,面对着记者和众多中国朋友,这位容易动情的服装大师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我实现了一场梦。”

72岁的皮尔·卡丹先生丝毫不显老迈,仍与50年前那样奔波奋进,年龄对他而言似乎从来不是可以举足不前的理由。

每次到中国,他给人的印象都是那样充满朝气和信心,体现着对中国人民深厚的友爱精神,而且对每个拜访者都是那样和蔼,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也不管是新朋友还是老朋友,皮尔·卡丹先生都有着一颗不同凡人的博大的胸怀。

现在,你只要走进一个比较庄重的场合,几乎是清一色的西装。不论大小城市的街道,流动着的也多为西装的形象与影子。西装,已经完全被中国人民接受了。

中国人穿上了西装,这里边有卡丹的功劳。

卡丹先生在中国的大宗生意是在他首次访华10年后,即1988年从西装开始的。在此之前,他同意大利的著名服装生产厂家GFT集团合作,在天津开设了西服生产厂,生产皮尔·卡丹品牌的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服装,面向中国市场。

皮尔·卡丹西服在中国曾被认为是最好的西服,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的标准装束。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越是详尽规划,企图尽快收回投资,结果却往往未必如意。但是如果你像卡丹先生那样,不以盈利为第一目的,而是首先以友谊、交流和互助了解为重,你的生意就很可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俗话说,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皮尔·卡丹先生在中国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卡丹对中国具有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感情。他说:“我一直相信中国,从进入中国起从未改变当初的观点。目前中国发展快速极了,这里有着一份海外华人的功劳,尤其是港台地区的华人,他们在内地投下了重金。”

据统计,1994年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皮尔·卡丹服装服饰类产品,销售额约为6亿元人民币。直接从事皮尔·卡丹服装生产的企业共有300多家,其中专卖店100多家,百货公司的店中店或专柜200多家。

皮尔·卡丹在中国先后投资了上亿法郎,折合2000万美元,他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皮尔·卡丹品牌的知名度也是与日俱增,这却是多少钱都难以买到的!

皮尔·卡丹开拓中国市场,当时有人说他是疯子,把钱往水里扔。他们并不知道,远见卓识,长线投资,正是卡丹成功的一个秘诀。

卡丹先生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几乎每年都要来中国一次。

很多中国人把巴黎称作时装之都,皮尔·卡丹先生则说,巴黎不仅是巴黎人的舞台,也是世界天才设计师展示才华的舞台,他希望,在百姓着装已很国际化的中国,不久的将来,也能有世界一流的设计师在巴黎展示中国的顶级服饰。

中西方的文化使者

1994年4月26日,皮尔·卡丹第二十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下午1时,皮尔·卡丹一行乘坐中国民航的飞机从巴黎飞抵北京。前去迎接的是法国皮尔·卡丹公司中国首席代表宋怀佳女士和先行到达的童装部经理郑思禔小姐等数人。当然,还有更多知情的人士希望到机场去欢迎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誉大使,但他们未能如愿。

皮尔·卡丹从海关走了出来,虽然经历了长距离的空中飞行,依然神采奕奕,一双智慧的眼睛还是炯炯有神,步履依旧那么轻捷。他以前曾说过,每次飞中国,如同一只归巢的小鸟。

世界上很少有哪位伟人、名人20次来中国的,唯有皮尔·卡丹。然而这并不是终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只不过是另一个层次上的起点,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又多次来到这块深情的土地。皮尔·卡丹的中国情结,足以写进未来的历史。

700多年前,他的意大利前辈同乡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在元朝担任官职7年,并游历中国各地;当今的皮尔·卡丹几十次来华,同样会被传为佳话。历史不会重演,但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相距700多年的两位意大利人都出生在水乡威尼斯。这种历史的巧合,让人怀疑皮尔·卡丹莫非就是马可·波罗的再生?

4月末的北京万物复苏,美景如画。以往,这个季节多风,而且夹有沙土黄尘,吹得路上的行人睁不开眼睛,脚踏车改为手推,女人的头上还要包一层纱巾。而这一年,气候偏暖,虽然早晚有凉风吹过,但这是春天的尾巴,它会带来夏季万物的繁荣。

长安街两边,白杨树鲜嫩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好像在对来来往往的游人致意;王府井大街,人们熙熙攘攘,朴实的北方槐树也吐出了一身稀疏的圆圆的嫩叶,似有羞涩,想早日成为浓郁的树冠,为进京的外地人遮荫。

在这明媚的春光里,从皮尔·卡丹下榻的北京国际饭店16楼望出去,一块不大的绿草坪上,一位老爷爷与一位刚刚学会走路的幼童在踢足球,这老少一对,竟玩得那么协调开心。古老的、现代的、年老的、年幼的,在蓝天下的春风里,找到了共同的交流点。

4月26日下午15时,皮尔·卡丹走进了“’94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他步履匆匆,从国贸大厦西楼的马克西姆餐厅走到展览大厅时不到5分钟。只有这短暂的时间,他才获得了一点清静,没有记者与崇拜者们的包围,只有宋女士一人陪同,而且各迈其步,并未交谈。

遇如此良机,他本该放慢步伐,尽量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但他天生就是一个急性人,什么事都讲求速度,使得宋女士都快跟不上了。半小时后等他从展览厅出来,形势剧变,既然已亮相,观众们便跟了出来,形成一个包围圈,他走一步,圈子便向前移动一点,而且圈子越来越大,同样的一段过道与走廊,回程却是步步艰难,竟用了几十分钟。

在1993年的博览会上,大会邀请了西方3位服装设计大师赴京,除皮尔·卡丹外,还有瓦伦蒂诺夫妇和费雷,他们3人同时受到江泽民的接见。不知是什么原因,1994年只邀请了皮尔·卡丹一人,因此便形成了一花独放的局面。当然也有不少设计师云集北京,但有此殊荣的,并不太多。

每届服装博览会,皮尔·卡丹总要带来一个时装队,进行一场时装表演。

1993年名人多,场次多,崇拜者得到的机会多。而这一次,皮尔·卡丹却只安排一场。时间定在28日上午10时30分至11时30分,地点在国贸大厦会议大厅。

为了接受记者采访,皮尔·卡丹提前半小时入场,正对T台而坐,与观众握手、言谈、合影。几百个入场的幸运儿几乎全部站了起来,不看时装模特,而是看这位年逾古稀的灰发老人。

皮尔·卡丹一直对宝岛台湾情有独钟。他在台北市天母西路也开设了一家精品店。此店地处大都市的黄金口岸,内部装饰既朴实又典雅高贵。每天店里的顾客都络绎不绝,生意非常好。

天母西路精品店林立,是台北市服饰的天堂,各种款式、各种风格的世界品牌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整条街并不太长,只有短短的1000米,但却令消费者在时装流行尖端、在最新的流行时装中徜徉,惊讶喜悦而无法抑制。

由于这里是世界著名品牌的必争之地,为了克敌制胜,天母西路的名店大都独树一帜,各具风格。在此开设时装店的品牌来自法国、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品质绝对一流,款式绝对新潮,因而吸引了大批的顾客,许多顾客常常驱车或漫步前来选购。

由于品牌集中,若竞争能力不够,很快就会被淘汰。皮尔·卡丹专卖店设立于此地,更使竞争趋于白热化。PC品牌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台北的顾客。每日销售量总是高于其他名店,名列前茅,令各种竞争者羡慕得要死。

皮尔·卡丹不单纯是在台湾开店赚钱,对于海峡两岸的关系,他也有深刻的见地。皮尔·卡丹曾说过:“对我来说,内地人、台湾人、香港人都是中国人,但内地将会走得更快,因为有许多内地以外的中国人都帮着发展,包括过去离开内地的人,今日也争着把资金向内地投送。此外,内地制作技术学得快,劳动力、原材料便宜,这就容易超过香港和台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此番言谈对于一个西方人来说,实在不容易,没有深刻的理解和充分的信任,是不会讲到这个程度上的。皮尔·卡丹大方、直率、真实,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这确是难能可贵的。对于有些别有用心的西方记者对中国的非难,他说:“我向中国投资,开办实业,由此带给了不少中国人工作的机会,仅天津一家工厂便有上千名雇员。”

皮尔·卡丹还向来访的记者表达了真挚的祝愿,他衷心希望内地和台湾海峡两岸早日统一。无论在台湾设店,还是在内地设店,均源于他的那颗“中国时装心”,想让更多的中国人领略他的时装风采。

他那解不开的中国情结,深深地影响着他在五洲的商业活动。如今,内地和台湾地区已成了他手里的两张王牌“执照”。

服装界的东方霸主

1994年5月“94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再一次证明了皮尔·卡丹服装的强劲实力。

有13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海外企业展位300多个。其中,中国香港地区独占78家。意大利以70家参展身居其后。在意大利举行的“’94米兰秋冬季时装展”,以其新颖独特的设计和超大型的规模,再次向世界显示了这个欧洲时装大国的实力。

排在中国香港、意大利后面的依次为日本、法国、美国、韩国、西班牙、中国澳门、菲律宾、德国、奥地利等12个国家或地区的182家公司。

通常意义上,一名成功的服装设计师应具备以下3个条件:有知名度;有具体经济收益;有设计能力。皮尔·卡丹可说是三项具备而且实力超人。在这届大会上他独树一帜,先入为主,充分发挥了在中国多家公司的优势,气势恢宏的“卡丹村”的设立,为其在中国发展庞大“霸业”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盛会推出了“中国94—95秋冬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综合了欧洲流行情报,同时又分析中国国情,归纳出“欧洲联想”、“超前阶层”和“东土神界”3个主题。

那修长经典的造型,高贵雅致的风貌,显示出以往欧洲时装的影子以及岁月流动的印迹,让你禁不住心驰神往。自然轻便的外观,粗犷超越的风貌,现代城市新便装的活力,含蓄、素雅的观感,东方独具的色调,表现出特有的新鲜感和现代精神,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会产生一种物我合一的情怀。

在“欧洲联想”中,那古老的宫殿引发出人们怀旧的思维,岁月流逝,但雅致的风貌犹存,欧洲风格永远像一位成熟深沉的老者,虽历经沧桑却永远给人以启迪。

“超前阶层”更多展出了一种现代情怀。带有朴实感的风格,使工装和便装在朴素中透发着现代的美。不事雕琢的自然外观,加上随意表现任意组合的搭配手法,显得自然而轻松。

“东土神界”的灵感来源于黄瓦的皇宫及中国传统服饰的局部特色,整个氛围透出含蓄、素雅的意境,天坛又表现着东方的神秘,含蓄深奥,华而不艳,既朴素又不失高贵。

当今世界服装大潮,表现“大自然”是主流和主旋律。时装晚会又往往是表现这种主旋律的“重头戏”。1994年在天坛表演的“世纪风”时装晚会就曾令所有参观者为之倾倒。皮尔·卡丹当场就盛赞它为“一场梦”。

1995年,“风从东方来”时装晚会顺应时代大潮,使那场华丽的“时装之梦”得以重现并且预示了东方时装巨龙将领导未来世界的服饰风尚,正如世界服装设计大师费雷先生讲过的:“中国将在下个10年独领风骚。”

“皮尔·卡丹”品牌在盛会上进行了专场表演,展出了多种皮尔·卡丹设计的服装。皮尔·卡丹此次的设计以“平民化”为主,注重朴实而实用。本届大会皮尔·卡丹的作品,写意与写实风格并重,既有未来派作品,又同时是中国人实际需要的衣着。

他一如既往支持中国服装业的改革开放,中国服装未来的发展似乎与皮尔·卡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在中国举行的每年一次的国际服装盛会上,他是从不缺席的。如不来,人们的感情上不能接受,所以,他又来了。

此次盛会,皮尔·卡丹的设计更加老练成熟,他还将再次掀起一股撩人的服装旋风,而且,会一直刮进21世纪。作为艺术家与企业家合二为一的皮尔·卡丹,还得继续走在开放的中国大地上。

皮尔·卡丹是个随和好客的人,随着他在中国的时装业务不断扩大,他在中国结识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他的朋友中有名流精英,也有普通百姓。

他热爱中国这片古老的沃土,他也喜欢结交不同阶层的中国人,了解他们,和他们共同度过在中国的美好时光。为感谢在华的各位代理,皮尔·卡丹在北京国贸西楼的“马克西姆”餐厅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晚宴。

当年,也是在这间客厅,皮尔·卡丹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向中外几十名记者宣布“皮尔·卡丹”童装从此进入了中国。现在皮尔·卡丹在华的代理商纷纷收到了一份印刷精美的邀请函。他要在此宴请持有PC商标的代理人,“马克西姆”这间洋溢着欧洲风味的餐厅,成了皮尔·卡丹与中国人交往的最佳地点。

宴会桌摆成了马蹄形,皮尔·卡丹座位正对着一个小舞台,上面摆着一架钢琴。中间的三四十平方米空地,用来进行小型节目演出。正座背后,以屏风相隔,坐着几十位皮尔·卡丹特意请来的名人和艺术家。代理商们被安排在马蹄形拐角处内侧坐定,与皮尔·卡丹斜对面。

20时,皮尔·卡丹起身为大家致辞:“我们都在为‘皮尔·卡丹’工作,包括我自己,这是在座诸位共同的责任与使命。当年我在欧洲开创这块牌子的时候,曾经历过千辛万苦,后来,我成功了。几十年后的今天,你们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职位上为此工作,当然,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我想,你只要想干、肯干,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中国人民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闻名世界,祝诸位成功。”

这简短精练的致辞,表达出皮尔·卡丹的殷切希望及热情鼓舞。当然,同皮尔·卡丹一样,在座的人都盼望有后来者,谁也不愿后继无人。

皮尔·卡丹的那双大眼睛充满智慧的活力,一头银发显示着他的阅历与非凡。身穿深色西装,内配小格衬衫,黑底暗白花的领带,整个人显得活力充沛,决无一点老气。

皮尔·卡丹的话刚完,一场精彩的表演开始了。

一位中等身材、五官端正、大脸盘、看上去有点温文尔雅的青年提着一把小提琴走上舞台,他的技艺无比娴熟,十分优雅地为大家演奏了一支曾在国际大赛中获金奖的曲子。

大家听得出了神,整个大厅除了如泣如诉或激昂跳动的琴声外,再也听不到其他的声音。从众人的表情中可以判断,琴声征服和带走了人们的心。演奏者已停许久,大家才回过神,随之报以尤为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中央芭蕾舞团的一位著名演员的一段即兴独舞,以其精湛高超的表演,令人大饱眼福。来自欧洲的皮尔·卡丹,面对眼前如此美妙的舞蹈,也不由得陶醉了。

因为次日清晨皮尔·卡丹将去四川,所以在贵宾中有两位四川朋友,一位是作家,并有专著问世,数次获省级文学奖;另一位是藏族同胞,来自世界级风景区九寨沟附近的黄龙寺。

这位藏族同胞首先出场。他的表情是从容的,只见他两手托着一条长长的洁白的哈达,到了马蹄形宴会桌中间,首先向卡丹先生深施一个藏礼,随后说了句藏语:“扎西德勒!”

然后,他挥舞起哈达,旋即跳起藏舞,宴会的气氛也随之变得欢快起来。

皮尔·卡丹带头站立鼓掌。藏族同胞走上前,把自己心爱的哈达献给了皮尔·卡丹,并挂在这位艺术大师的脖子上。

皮尔·卡丹非常高兴,整个晚上都把那条哈达披在自己的肩上。他不仅仅是喜欢这条哈达,也是对生活在世界屋脊的100多万藏族同胞的一片心意。

难忘的蓉城之恋

1994年4月,广袤的川西平原春意盎然。

中国大西南的中心城市成都,一个消息遍及蓉城的大街小巷,72岁的时装大师皮尔·卡丹将第二十次访华,并将带队伍亲临成都,举办世界级水平的时装展示会,同时进行一次重要的经贸活动。

皮尔·卡丹,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个勇往直前而又平易近人的世界服装英雄。他的到来,无疑会使整个蓉城披上一层绚丽多姿的色彩。

皮尔·卡丹要到四川的消息一传开,国内凡是与PC业务有关的人们无不感到诧异,专门生产PC西装的津达厂销售及市场负责人也提出这样的疑问:“他为什么要到成都去,而不到广州、大连或哈尔滨?那里不是比这里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吗?”

按原来的计划,皮尔·卡丹在30日下午和晚上举行两场时装表演。至28日晚,在马克西姆餐厅举行的晚会上,皮尔·卡丹与郑思禔临时决定在时装表演中增加童装表演。

这可难办了,郑思禔又把组织这一项目的任务全落在皮尔·卡丹在广州的负责人李存修先生身上。卡丹是个怪老头,他的坏脾气往往就表现在他是说一不二的。然而时间只剩了一天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组织一个儿童时装模特队,还要进行一番上台前的快速特殊训练,谈何容易!

28日清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1405航班,B-2532号波音客机早在等候。航班表上的起飞时间是8时50分。此次成都之行共50余人,分3个航班,乘第一班的有皮尔·卡丹、宋女士等数十人。

皮尔·卡丹等人因故晚去机场。上帝保佑,飞机一直在那里等着。为了这10多个人,飞机推迟了20分钟起飞。应该说,皮尔·卡丹一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

随行人员有:法语翻译赵民华、宋怀佳及助手刘德山、与卡丹合作了40年的日籍高田美女士、圣·布里斯先生等12人。

北京至成都空中距离为1680千米,飞行时间为两小时。

飞机终于起飞了,一切顺利。宋怀佳女士心上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下来。她靠在座椅上开始了对往日的回忆。

皮尔·卡丹先生是位真正的奇才,他是位艺术家,所追求的主要还是艺术。他把北京的马克西姆餐厅全盘交与她管理经营,赔或赚,老先生从不过问也不计较。

宋怀佳女士为皮尔·卡丹对她的信任充满了感激之情。此时,老先生当日下午在成都的活动日程,都在她脑子里安排好了。

飞机沿着航道从成都双流机场的上空飞过,然后掉转机头,从南向北下滑,稳稳当当地停在了成都双流机场。皮尔·卡丹一行最后走下飞机,他一下飞机,就看到“欢迎皮尔·卡丹先生”的横幅,卡丹先生脸上露出了宽慰的笑容。

可是没想到,一入成都便遇上了麻烦。

从巴黎带来的几百套高级演出时装,虽同机到达双流机场,人走之后,行李却在海关卡住了。幸好北京海关还专门跟来了两位官员,要不,还不知这些时装要滞留多久。

皮尔·卡丹也心急如焚,随行人员劝他先到餐厅用餐,老头儿却来了犟脾气,就是不进餐厅,一定要等到全部服装到齐后,待他换好衣服,才肯去。但过了好久,行李还是未被“释放”。皮尔·卡丹的第一批人员已到两小时,第二批人员也到了,大家聚集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

就在这时,又有消息传来:运行李的卡车被截在城外,成都的交管人员认真负责,忠于职守,不让卡车白天入城。后来是宾馆派出车,在城外换了车,行李才终于得以进城。焦急等待的人们这才放下心来。日程被迫推迟两小时。

他们去的东府幼儿园地处深巷。古旧的平房,幽静的院落,一路古蓉城的淳朴民风。在一条窄巷边,4位赤膊老人手里摇着大扇子,喝着天府特有的盖碗茶,正在聚精会神地下棋,旁边还站有数人观阵。布里斯和玛丽丝叫停车,上去拍了几张照,对弈者并未发现。

走进东府幼儿园深深的门洞,立即有20位小朋友像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蹦跳而来,齐声冲着皮尔·卡丹一行人喊:“皮尔·卡丹爷爷好!”

那天天气很好,是多雾的蓉城难得的一个大晴天,大家都站在四周的避荫里,只剩皮尔·卡丹和一群孩子们站在中间,他脸上已开始流汗,但又不能躲在一边的阴凉处。因为这个慈祥的老人不想让孩子们扫兴。

阿姨叫20位小朋友围着卡丹走路、跑步、跳舞。好让皮尔·卡丹选择8位小朋友次日上台演出,皮尔·卡丹认真观察,然后伸出大手,从中指出了8位,阿姨一一做了记录。世界大师进幼儿园点兵,无疑为这些小朋友增加了童年时代的光彩。

小朋友们清一色白鞋白袜红脸蛋,跳跳闹闹,无比可爱。皮尔·卡丹摸摸这个小脑袋瓜,看看那个身上穿的童装衣料,连他自己也兴奋得像个孩子了。

离开东府幼儿园,皮尔·卡丹一行便驶向成都友谊广场,此地原为友谊商店,如今改建为现代化的商场贸易大楼,改为友谊广场,里面有一间新开张的“皮尔·卡丹”专营店。

PC入川已有3年多的时间,最早是1993年3月,在人民南路的花园商场二楼,中国大西南的首家PC专营店正式开业,这是继北京、广州、沈阳、佛山之后,中国开设的第五家PC专营店。

1994年4月,成都饭店又开了一处,这一次就在皮尔·卡丹先生抵达的当日,第三家专营店开门营业,以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位老人的欢迎。

这是一家崭新的专营店。为迎接皮尔·卡丹,他们几乎忙碌了一个通夜。货物架上的薄料PC西装,是上午刚从机场拉回,匆忙挂上去的。那些板架、衣橱所散发出的木质的清香,让人置身其间,就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皮尔·卡丹独自在这家约60平方米的专营店里巡视一周,脸上流露出十分满意的神色。

店主人还别出心裁,将皮尔·卡丹自己挺得意的一张灯箱广告片挂在正对门的墙上,一方面作为一种醒目显眼的招牌;一方面也给人一种亲切感。老头子站在那里自我端详了好一会儿,不住地点头。

他是个有板有眼的人,一见店中间的玻璃货柜中空了一个位置,便立即指着空处问:“这是怎么回事?”

店主人解释:“原订的货未能按时到成都,货到之后随时补上。”卡丹先生微微点头。

PC专营店遍布世界各地,皮尔·卡丹先生也几欲成为“世界公民”,并且为众多PC崇拜者顶礼膜拜。而皮尔·卡丹本人,则更像是一位辛苦劳作的园丁,他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呵护着他心爱的PC园地。

1994年4月30日下午16时许,成都锦江宾馆南九楼国际会议厅内的记者见面会上,皮尔·卡丹面对记者,发表激情澎湃的演说。

现在世界上,直接与间接为服装业工作的有10亿人,这是一个多么可观的数字。缩小或减少服装业就意味着失业。

时装,是一种文化现象。如果让一个人赤身裸体站在沙漠里,你从他身上什么也看不出来;通过服装,便可清楚地了解他的时代、国家和地区。依靠服装还可以表现电影中各种人物的背景、职业、个性。时装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表现,是对一个人心灵的透视。

时装为艺术家提供了充分的创作机会与园地,如果人类是清一色的牛仔裤,那是对艺术的扼杀。

平等是好的,但如果完全平等,也就扼杀了人的价值。

每年,我围着地球转两至三圈,传递和散布着一个信念:人类在饱腹之后,则就是对服装的需求。

我为皮尔·卡丹这个名字,辛辛苦苦花了45年心血。有名的香烟与无名的香烟,即便质量完全一样,价格也绝不会一样。

比如茶叶,无论你标上美国花茶或欧洲花茶,都比不上中国花茶值钱。如果无“可口可乐”这个商标,我看不会有人掏钱出来买着喝。

我的名字,一年两次被确认。

关于开拓与发展,第一步应先站稳脚,然后才能赢得和占领市场。亚洲的纺织服装业已发展起来,除日本外,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的产品也行销全世界。

如果你们能参观一次国际时装展示会,可以发现,我是为未来设计的。服装业与朝代,是变化与延续的关系,以至到永远的时代。

每一位搞艺术的,如果只跟别人走,那不是创造家,而只算是位模仿家。只有被别人抄袭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我本人对色彩有偏好,有好感,但又不是一成不变,时代变了,一切都会变。我为的是要保持皮尔·卡丹的特色。

世界上搞服装的,不止我一人,比较有名气的就有30多个,你搞你的,我搞我的,虽不排除相互影响和交流,但各有各的风格。

中国的服装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还正在变化之中。以前全为中式制服,消费者也只能多买一件换洗的衣服,现在越来越趋向多样化。我刚到这里才几小时,见姑娘小伙穿的与北京差不多,仍缺乏创新。诸位记者,从你们的服饰,我很难看出你们的爱好、性格和背景。

中国与印度加起来有世界人口一半,在这里服装业有着广泛前途与巨大市场,但拯救服装业的灵丹妙药却是艺术创作。如果服装业停了,说不定将有半数人口要失业。

我初次来四川,受到你们如此热烈的欢迎,我不想让大家失望。我讲的只是一种设想和构思,独家之言,并不代表其他的服装设计师和所有的欧美人。

我与中国,包括香港与台湾,一共签了27项代理合同。有男装、女装、领带、针织品、皮具、裘皮、童装、儿童用品等。中国人可充分利用丰富的原材料及自身的聪明才智,在时装领域里将大有作为,并逐步占领国际市场。

四川是个很有名的地方,这里的人有着独特的性格与习惯,能在这样的地方展示我的时装,我感到满意和高兴。

有记者问:“皮尔·卡丹先生,您进中国已有18个年头,请问您到过中国什么地方?”

他微微一笑,轻轻耸一耸肩,说:“讲起来我惭愧,中国人民把我称作老朋友,其实我只到过北京、天津、上海、桂林四地,成都是我到的第一省会。”

“您来到四川有什么想法?”

“邓小平先生的故乡就是四川,昨晚他的女儿又来参加我的晚宴。这次省长特意邀请我来,当然很高兴。”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风趣地说:“听说四川人都很能吃辣子,说话都带辣味,这和法国人相似,我非常喜欢,它说明我和四川有缘,这也预示着‘皮尔·卡丹’会在四川成功。”

他的话一停,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四川作为中国的一个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中国第一档次的风景名胜点四川省足足占了1/5。

九寨沟、峨眉山、乐山大佛透出大气与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杜甫草堂、武侯祠和王建墓体现出四川浓郁的人文特质,可是,皮尔·卡丹只有半天的旅游时间,他们一行参观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青城山与都江堰。

车先开往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千米,海拔1600米,在国内享有“青城天下幽”之誉。山中峰峦叠嶂,古树参天,到处是奇花异草。青城山,即使盛夏,树林间也是清凉幽静,全无暑气之威。极顶处,可观日出、云海及圣灯,又可远看东方万顷平原、滚滚长江,为西蜀游览避暑胜地。

皮尔·卡丹虽已年过七旬,但依然精力充沛,腿脚利落地爬山,连随行的年轻人也自叹弗如。

路边,有当地人出卖大花瓶形状的盆景,一米多高。乍一看,跟真的一样。皮尔·卡丹停住了脚步,凑过去细看究竟,一再点头,惊叹民间艺术的精妙,还遗憾地说:“要不是太大,我一定带一盆回巴黎,放在自己家中。”

皮尔·卡丹越游兴致越浓,渐渐地和随行人员拉开了距离,等皮尔·卡丹从山上下来,脸上透出越发兴奋的神情,随行人员发现老头的胸前增加了两件饰物,近前一看,原来是用野草编的蚱蜢和蝈蝈,形象逼真,小巧可爱。两只小东西则跳来蹦去,老头也高兴地笑着,像个孩子。

卡丹从来穿着简洁,上面很少点缀饰物。这次来青城山,他却为自己戴上如此特别的饰物,可见老先生的心永远是年轻的。

有单位打过招呼:卡丹已搞过新闻发布会,其余时间记者就不要采访了,免得影响老人家的正常工作。所以,虽然四川电视台跟来了3位记者,也只能拍点外景、远景。

记者聪明,直接采访不行,就采取迂回战术。他们通过随行中国代理拦住了两位巴黎来的男模特。两位法国洋小伙好奇,买了两顶黑瓜皮帽戴在头上,帽后还挂一条辫子,引得旁边所有的游客都停下来看热闹。

电视机镜头直对着他们俩,随行的中国代理也被迫进入镜头,临时充当了翻译。节目主持手拿话筒在青城山的石径上讲起了开场白:“观众同志们,你们好!我们是四川电视台黄金十频道专题节目组,跟着皮尔·卡丹先生上了青城山,站在我身旁的是卡丹公司的两位世界超级模特儿。”

“请问您今年多大?”

“24岁。”

“你是否喜欢时装模特儿这种职业?”

“非常喜欢。”

“你初来四川有何印象?”

两人异口同声答道:“四川姑娘很漂亮。”

“你有无女朋友?”

两人愣了,直摇头。随行翻译把话解释了一遍。

“在中国还是在法国?什么样的女朋友?”

“你未婚妻似的女朋友。”

“还没有,还没有。”

这样的小型采访竟也成了这次拍摄的小插曲。这次旅游的重点还是都江堰水利工程。

四川之所以被称为“天府之国”,就是因为有都江堰;川西平原几千年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富足状况,也是因为有了都江堰。这个都江堰为何有如此神力?

2250年前,秦国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主持修成了这座既具民族特色,又有划时代意义的水利工程。包括以“分鱼嘴”、“飞沙堰”、“宝瓶口”有机组成的渠首工程和庞大的渠系工程。灌溉面积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00万亩,发展到今天的1003万亩。

1994年4月5日,历史上最隆重古老神秘的放水仪式,在四川省政府与水利部的主持下在此举行,10多位身着古装的砍缆工斧落绳断,岷江水咆哮奔腾狂泻而下,向川西平原的千里沃野流去。

配有英语解说的科教片《都江堰》,让几位欧洲客人对这座水利工程有了全面的了解。走出电影放映室,随行的李存修不无感慨地对皮尔·卡丹说:“今天的皮尔·卡丹先生来参观李冰建造的水利工程,可惜2000年前的郡守李冰不能穿到您设计的服装了。”

卡丹突然停下脚步,若有所思,他说:“这就是历史,我们都会变成历史人物,不过,李冰是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在那时,人们最重要的是吃饭和生活保障。”

现在,原来的平台上建起了一座高大的古式建筑,分两层,名为“秦观楼”。

秦观楼内,视野开阔,凉风阵阵,令游人也不觉神清气爽,看脚下岷江流水,观远处都江堰工程雄姿,皮尔·卡丹不禁思绪万千,大发感慨:“我早就从中国飞檐翘壁的古建筑艺术中受到过启迪,产生过灵感,并使这种灵感进入了我的时装设计。

“都江堰,又给了我一种新的感悟:这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同时又是一件高超的水利艺术作品。你们看,它自然、流畅、无造作,一切顺其自然,利用大自然自身的规律,完成了这部历史大作,李冰真是位了不起的东方艺术家。”

后人对李冰的评价很多。皮尔·卡丹将其视为艺术家,这在以前倒是绝无仅有的。

离开风景如画的青城山,离开带给卡丹先生无限灵感的都江堰,皮尔·卡丹一行又来到了位于成都北郊昭觉寺旁的大熊猫繁殖的驯养基地,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人工繁殖场所,虽短短几年,但已成功地人工培育出数只大熊猫。

皮尔·卡丹参观后赞不绝口,他高兴地向陪同人员说:“大熊猫在地球上不会灭绝了。”

巴蜀的美景令皮尔·卡丹心旷神怡,而他在巴蜀首府成都举行的皮尔·卡丹时装展示更令蓉城观众惊慕不已。

更值得一提的是,皮尔·卡丹这个马克西姆品牌的持有人、世界著名时装设计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誉大师,还与四川省经济贸易发展中心合作,建立了四川—巴黎马克西姆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全力开拓中国市场,并在中国地区独家开发及销售世界名牌——马克西姆系列产品。

在服装节上打假

2001年8月末,第三届江苏国际服装节在南京开幕,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欧洲老人——皮尔·卡丹应邀而来。

8月28日,已79岁高龄、享誉世界的皮尔·卡丹先生,满面春风地出现在南京丁山香格里拉酒店。刚下飞机的卡丹先生,未及到宾馆休息,就先一步来到了服装节开幕前的记者见面会现场,与记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南京之行已是卡丹先生第二十七次到中国。多年来许多次的中国之行不仅让他看到了中国的古老文化,更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成长与活力,也为他提供了后半生最大的商机。

他初到中国时,中国人都统一穿着蓝制服,对时装几乎没有概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服装从设计,到生产、宣传、销售、消费,每天都在发生巨大变化。

卡丹先生认为如今中国普通人的穿着已非常国际化,他还风趣地现场举例:“就说你们,与我见面的记者,如果你不说中国话,我很可能就以为你们是来自于世界上的某一个其他国家的华裔。这种穿着兴趣表现在极具个性的款式上,而且还反映在着装人的精神面貌上,看上去人人都那么自信,就是服饰与人的感觉的最好的融合。”

对此,卡丹先生自己的评价是:就像你们记者写稿子,稿子发表后,你是希望仅有一小群人欣赏还是希望得到更多大众的认可?显然,掌声多多益善。做服装也一样。

“我年轻时的理想就是让很多人能够接受自己的服装,为百姓服务,服装的平民化正是我的追求。”他说,他从意大利独闯巴黎取得成功后,曾一度为服装的过于时装化苦恼过,就是考虑到了大多数人的需求,它才有了更广阔的舞台与市场。

他说,他这次为江苏服装节带来的120套服装,依然体现了时装平民化的理念,希望南京观众能喜欢。在结束与记者的交流前,卡丹先生欣然提笔,为《扬子晚报》读者题词“表达我的忠实友谊”。

皮尔·卡丹此次中国行也遇到了令他不愉快的事情,在8月30日的服装大会上,世界著名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发怒了。他在江苏国际服装节交易会展厅看到一间展位竟然公然销售假冒的皮尔·卡丹男裤,他当场“拆穿西洋镜”。

8月30日上午服装节开幕式后,皮尔·卡丹在其中国首席代表宋怀佳女士的陪同下,正饶有兴趣地参观展馆中琳琅满目的展品。突然,宋女士发现不远处一家名为意大利皮尔·卡丹(香港)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广州皮尔世家发展有限公司的展台正销售皮尔·卡丹男裤。

“假货!”宋女士一声惊叫,皮尔·卡丹先生也迅即跟了过去。卡丹指着该公司的展板郑重确认:“他们没有经过我们的授权!”然后扔下制作粗糙的卖品拂袖而去。

露出马脚的卖主辩称,广州皮尔世家与“皮尔·卡丹”不是一回事:“我们的商标的‘P’字和他们商标的‘P’字的字体样式有区别。”他好像还一肚子委屈。

而皮尔·卡丹的翻译则说,他们早知道这家所谓的意大利皮尔·卡丹(香港)国际有限公司先在香港注册,后在内地开工生产,并在内地设个总经销,销售“皮尔世家”的产品。

“皮尔·卡丹”公司很快对香港这家公司提起诉讼,这家公司却利用此类诉讼周期较长的空当,到处销售假货。为此,卡丹先生特意求助于《扬子晚报》编辑部。

8月30日中午11时,皮尔·卡丹这位享誉世界的老人在去机场的路上临时决定,离开南京前专门拜访江苏发行量最大的媒体,表达他对南京的美好感觉,同时请《扬子晚报》支持他打击假冒产品。

皮尔·卡丹先生一见到《扬子晚报》总编辑朱铭佐先生,就拉着朱总编的手说,他十分感谢《扬子晚报》,在他来南京的第二天就在《扬子晚报》上向读者转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非常及时,非常好,他要将《扬子晚报》带回去好好珍藏。

他说,他是第二十七次来中国,第一次来南京,南京姑娘有娇美的容颜与自然的披肩长发,非常美,把他的服装展示得很好。他说,南京的服装节水平之高出乎他意料,波司登、雅鹿等企业展台布置得非常现代,这些企业的服装完全有实力叫响国际市场。

随后,卡丹先生话锋一转,对朱铭佐恳切地说,他希望《扬子晚报》支持他打击假冒产品。

他了解到,销售假货的公司是在香港注册的,叫“意大利皮尔·卡丹国际有限公司”。卡丹先生的高级顾问赵先生说,皮尔·卡丹这个品牌倾注了卡丹先生50多年的心血与情感,现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生产和销售,拥有400多个商标代理合同,都由卡丹先生直接策划指挥,以保证品质。假冒产品的侵权行为,损害了皮尔·卡丹的形象。他说,南京之行使卡丹先生有着许多感受,临行前,卡丹先生特意请组委会安排,到享有盛誉的《扬子晚报》一吐心声。

为了让这位远方的来客放心,总编辑朱铭佐说,中国将要“入世”,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是政府和全社会都十分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具有广泛影响的《扬子晚报》,有义务公正客观地报道事实真相,保护名牌产品不受侵害,《扬子晚报》将发挥强势媒体的作用,支持卡丹先生打假。朱总编还特别感谢卡丹先生对增进各国文化交流与友谊所作的努力与贡献,感谢他对本报的信任与青睐。

掀起浪漫冲击波

“模特”,当今的中国人对这个时髦而富有魅力的字眼是绝不陌生的,相信有不少人听到这两个字,还可以列出陈娟红、叶继红、彭莉、瞿颖、刘莉、石凯等名模的芳名。模特表演以更加强劲的冲击波,掀起一场接一场的霓裳风景。

中国模特如今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崎岖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20世纪70年代的最后一个春天,皮尔·卡丹的金发碧眼女模让中国人首次领略了时装的魅力,而当时回敬皮尔·卡丹的却是一个“内部观摩”的“冷板凳”。

1979年3月,东北大地乍暖还寒,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不久,放眼中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一片“蓝海洋”,不论男女老少,灰黑蓝成为主流色彩,衣服样式也并无多少变化。

然而,细心的中国人不难发现,爱美的姑娘们的粉红色纱巾或灰蓝色罩衣下不时露出的花布内袄,向世界昭示着中国时装的春天就要来临了。

这个春天的信息向皮尔·卡丹预示了古老大地的新生。皮尔·卡丹一向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他看好中国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于是才在中国的古都北京举办一系列时装作品展示会。

他要借助中国给他带来的“春风”,让PC品牌这枝春花在神州大地上开得鲜艳而长久,而“模特表演”,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不啻是“天外来客”。

“时装模特”这一舶来语,开始进入中国人的思维。然而,传统的力量是巨大的,并非一场模特表演所能融化。皮尔·卡丹的“中国时装心”遭到冷遇。

这位在世界建起闻名遐迩的“卡丹帝国”,可点石成金的时装大师,并没因在中国遇到“寒流”而退缩。

“万事开头难。”皮尔·卡丹深谙这句中国古语的深意。他认准了的事,就绝不会因一时的艰难而轻易放弃。在他举办过时装表演会后,他就感受到了他的影响力所带来的成果。

1981年2月9日,黄浦江畔。

中国模特史上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上海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诞生了。远在巴黎的皮尔·卡丹闻讯后,发来了贺电。然而,伴随着第一代时装演员的是接踵而至的磨难,是老卡丹万万没有料到的,此时还正在巴黎为中国的模特儿们祝福呢!

这天傍晚,中国模特史上第一场由中国人自己组织、训练、提供服装,全部由中国模特登台的时装表演在上海友谊电影院拉开了帷幕。

年轻活泼的模特徐萍将要表演一件露手臂的礼服。没想到,临上台,她的父母前来阻拦,他们的态度十分坚决,“我女儿才20岁呀,刚刚开始走向社会,这一步得迈得正,要是走错了路,不是误了孩子的终身?这件衣服要露肩,太不像样。我们做家长的坚决不同意!”

主办方无奈,最后只好采取折中的办法。把那根长长的飘带缠在手臂上,把胳膊遮住。然而,这根飘带正好是设计师刻意表现服装造型的神来之笔,是“诗眼”。这样一来,作品的个性荡然无存。

场铃拉响了,7位姑娘身穿背心、套裙,伴随着音乐节奏,轻快地走上舞台。依照当时的世俗眼光,模特是女流氓,是“花瓶”,是不务正业的坏女人。而这7位勇敢的姑娘以蓬勃向上的朝气向人们展示出青春的活力,她们的勇敢战服了世俗观点,也为中国的服装开辟出新的天地。

70分钟的表演十分成功,全场掌声雷动。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那么让人觉得振奋鼓舞了。首先是徐萍哭哭啼啼来告知她要退出表演。徐萍的父母不愿自己的女儿抛头露面,也不愿她在台上出风头,当“供人欣赏的花瓶”。

公演第二天,女演员张毅敏惊慌未定地说:她回家时,弄堂里突然窜出一个流氓,把她吓坏了。说她也不想再来了。

皮尔·卡丹对此迷惑不解。虽然如此,古老东方依然对他有着顽强的吸引力。皮尔·卡丹仍一如既往地向往着中国。他是固执的,他要彻底解开中国这个谜。

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美术学院开办中国第一个服装设计进修班,皮尔·卡丹亲临授课。

1981年,皮尔·卡丹请出定居法国而又谙熟中国传统文化渊源的宋怀佳加入他的“帝国”,继而邀请中国“模特之母”培训的学员做模特,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时装表演。这也是他来华举办的第三次时装展示会。

这次时装展示会引起了强烈轰动,美联社记者对此作了报道:

皮尔·卡丹是在11月21日,星期六,掀开了第一次使用中国模特儿的时装展示会。中国模特儿穿上金色高跟鞋,走动时步履摇摆不稳,尴尬而为难地掩盖着袒露的肩膀。有一名模特儿在台上因害羞而脸色绯红,步履蹒跚,畏缩不前。

法国时装设计企业家卡丹说:“是的,她们有点尴尬。不过,这是极为奇妙的事。她们都是美丽的姑娘,今天破天荒第一次穿上这些服装。”

展示会在北京饭店华丽的舞厅举行。

中国乐队敲响了锣鼓,奏起前奏曲之后,卡丹的一个在巴黎司空见惯,不会掀起半点涟漪的时装展示会就在这里开始了。但是,在这里,中国观众看到许多展出的服装,如花瓣边的裙子、金银线织成的蝴蝶结领带,以及橙色和黄色的男装睡衣等,却禁不住目瞪口呆,咧嘴而笑。

只经过两小时的训练,20名英俊美貌的中国青年男女,就穿上锦缎晚礼服、用金属小圆片装饰的轻飘美观的服装,以及裙衩高至大腿以及高至腰部的裙子,生硬地在T台上走动:所有的模特儿,都穿上黑色紧身内衣。

展示会结束之后,中国模特在后台一致表示,她们穿起露肩膀时装时感到尴尬和害羞。一个少女说:“我们事前不知道要穿这些服装。”

多数模特儿说,她们喜欢飘开高衩的女服装,这种设计的女服装,使人联想起中国传统的虽紧身,然而显现体态线条美的旗袍。

皮尔·卡丹在中国大展他事业的宏图时,也不忘指导和培养中国模特儿。

1987年秋,规模宏大的第二届国际时装节在特罗卡特公园举行。世界“时装之都”巴黎,迎来了1500名各种肤色的专业模特儿。上海时装表演队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国际时装大赛,引人瞩目。

比赛按照非洲、亚洲、美洲、欧洲的秩序进行。当10位身着红黑礼服和10位红白便服的中国模特款款地走上T型台时,整个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在万里长城、丝绸之路、飞天、梅花、修竹等图案变幻的天幕下,姑娘们优雅的姿态、舒畅的表演博得世人的公认。

《法兰西晚报》以“来自毛泽东领导的国家的时装”的醒目标题,用头版整版刊登了中国8名女模特表演红黑礼服的照片。

1988年夏天,北京时装表演队的彭莉在世界T型台上创下了一个奇迹,在意大利举行的“1988年国际今日新模特大赛”上掀起了一场“中国热”。

在赛场上,彭莉自信、沉着,以典雅、清丽、俊逸的气质击败了来自美国、西班牙、苏联等26个国家的上千名对手,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时装表演的第一枚金牌。

此时,皮尔·卡丹的两眼湿润了,他的“中国时装心”正变得更加火热。皮尔·卡丹20世纪50年代率先闯进日本,并一举获得成功。他相信,作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外国服装设计师,他也将获得同样的回报。

1989年12月,广州花园大酒店。

中国模特史上再次实现“零的突破”——中国人自己组织的比赛拉开了帷幕,这一飞跃得益于纺织部长的开明。作为中国人的朋友,皮尔·卡丹先生对这次比赛同样投入了关注的目光。

首届中国时装模特表演艺术大赛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看台上坐着两位地位很高的女政治家——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和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

这次大赛规模空前,各路精英济济一堂。中国十大名模的桂冠被青年模特叶继红摘取,亚军是柏青,季军是姚佩芳。张雅风、卢娜莎、许以群、黎小燕、张锦秋、李斌和刘琐获“十佳”称号。

叶继红是一个综合素养极高的模特,她摘取模特桂冠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台上,她会加入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时装的美感;台下,她的举手投足处处显示出中国女性的娴静高雅。

叶继红获奖后,特别看重自己的名誉,她不会为了金钱不顾名声,她甚至连一般娱乐性的走穴也谢绝了。叶继红去过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但她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模特儿。

有一次,新加坡某公司邀请她演出,到达后发现演出地点是一个格调低下的酒吧。叶继红拒绝演出,对方以拒付回程机票相要挟,叶继红以国家荣誉为重,二话不说毅然自己掏钱买票回国。

叶继红也因此成为皮尔·卡丹最欣赏、最看重的中国模特儿之一。卡丹先生很遗憾叶继红未在自己的麾下工作,而叶继红也同样十分敬重这位时装大师。

1994年4月,阳光明媚,春意盎然。72岁的皮尔·卡丹第二十次访华,并首次飞抵中国大西南的中心城市——成都,举办世界水平的时装展示会,同时进行一系列重要的经贸活动。

此次,皮尔·卡丹一行以强大的阵容,强劲的实力再次为中国的时装界带来强烈的冲击。除了卡丹公司的几位主要管理人员外,还有中法两国20位超级名模和一帮目前中国舞台上的顶尖演员,共50多人。

皮尔·卡丹此次带来的20位中外名模,中国16名,法国4名。中方名模包括:世界超级模特,第二届中国最佳时装模特艺术表演大赛冠军陈娟红;首次大连中华模特大奖赛冠军李华;第一届中华广告模特广告大赛冠军初蕾;第三届全国最佳时装模特艺术表演大赛冠军周军,等等。

皮尔·卡丹与中国结缘,时装模特儿功不可没。这种100多年前产生于欧洲的事物,这个曾经被中国人嗤之以鼻的行业,如今已在中国生根发芽,专业队伍已有200余个,时装模特们对宣传中国、加强中外交流、促进中国的对外开放等,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皮尔·卡丹为中国培养出了第一位世界名模石凯,随后的数十年里一代又一代新的名模也随之茁壮成长起来,她们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华民族带来了荣誉和骄傲。

出售商标使用权

2009年夏,温州卡丹路集团代表孙小飞只身前往巴黎,他此行的目的是找那个久闻其名却素不相识的卡丹帝国的缔造者皮尔·卡丹,和他洽谈购买皮尔·卡丹中国大区部分产品的商标使用权事宜。

与卡丹路集团的想法一样的不止一家企业,在竞购之前,孙小飞只是低调的温州人中的一个,和他来自永嘉桥头镇的同伴一样,他们多半在他乡发迹,但一直默默无名。

但低调背后隐藏着一张漂亮得令人咋舌的成绩单,孙小飞是意大利都彭服饰商标持有人,鳄鱼恤、皮鞋、皮具的国内总代理。这次准备和孙小飞一起入股参与收购皮尔·卡丹的陈小飞,也是鳄鱼的中国代理商。

皮尔·卡丹在中国市场做了很多授权,很多服装都是单独授权的,在皮尔·卡丹专卖店里你会发现这些商品的产地分门别类来自于不同的城市。2003年,虽然鳄鱼品牌在国内代理商之间纠纷不断,两人又是商业上的对手,但在扩大代理品牌影响力上,两人还是成了很好的朋友。

此外,除了是多个国际品牌代理外,孙小飞还与老乡叶立新联手收购了广州著名服装市场天马大厦50%的股权。孙小飞的实力和大手笔可从中看出一二。

尽管如此,他和同伴依旧觉得做起生意来有种没有“根”的感觉。在多年以前,一个温州商人与“卓凡尼·华伦天奴”签订“3+2”的代理合同,做了两年后,这个品牌被人收购了,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温州人在品牌上没有实现过巨大突破,多年辛苦的累积随时都可能变成“为他人做嫁衣裳”。在华伦天奴的事件里,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件事情在温州人圈内影响很大,而且这并不是偶然故事,同样的事情还发生过不止一次。

这种事成了辛苦打拼的中国商人的软肋,许多温州商人从代理商开始转型。

“一开始是从工厂做起的,然后开始做代理,后来觉得做代理限制太多,就想收购品牌。”孙小飞告诉记者,“做代理的时间长了,就想去收购品牌,这样的发展空间更大。”他想以入股形式在卡丹帝国获得一个“永久性职位”,而不只是代理商。

孙小飞开始了他的收购之旅,他一直都在试图寻求突破,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进行这种收购国外品牌的动作了。

1992年,孙小飞只是意大利服饰品牌卡丹路的湖北总代理。“做一个省级代理的利润有限,而且不确定因素很多。”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孙小飞迅速完成了首次“三级跳”,从湖北总代理迅速升级成中国区总代理,后来更是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将整个卡丹路品牌鲸吞下来。

孙小飞是广州温州商会副会长,也是广东商界中的主要活跃分子。“我们几个会长、副会长平时关系非常好,大家都是温州永嘉桥头镇人,还一起成立广东浙商投资集团。这次去收购皮尔·卡丹也是一起‘抱团作战’。”此次参与入股的另一位温州人洪建巧表示,大家来自同一个镇,平时经常在一起接触,投资上有许多交叉点,4个最要好的朋友一直想找一个共同的投资项目。

2009年初,机会很快来了。在听说皮尔·卡丹有意出售的消息后,他们怀揣着不安和梦想,开始托法国的朋友进行联系。

关于收购的消息,业内人士认为,皮尔·卡丹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大师,已是87岁高龄,一定会希望不断延续他所创下的品牌,所以他一定会希望出售给可以在未来让皮尔·卡丹这个品牌可持续发展的人,所以科学地可持续发展收购后的品牌至关重要。

“收购皮尔·卡丹品牌的人,肯定是喜欢这个品牌、认定皮尔·卡丹品牌价值的人,肯定是对现在、未来对这个品牌所具有的价值非常认同的人。”

皮尔·卡丹先生身上有一种不一般的魔力,这个凭借自己的梦想和精明头脑建构了一个比梦想还大的时装王国的老人,深深吸引了这群靠代理发家的温州人,他们试图和皮尔·卡丹的梦想寻找一个契合点。

20天后,孙小飞用他的诚意和事业心打动了皮尔·卡丹老人。他们前后一共去了3次,4月份签订了一个意向协议,随后又签订了一个合作协议。

“在漫长的从商生涯中,温州人一直在做代理商。在历史的长河里,这是一个必须被颠覆的路径。卡丹品牌是一个开始,入股皮尔·卡丹是继续,未来可能还会有很多。”温州本土一位经济学者这样说。

有趣的是,皮尔·卡丹先生的公司没有董事会,他也不召集部下开会,有事就找有关职员直接布置。他的公司甚至不是家族企业,他是企业百分之百的主人。但今后入股的温州人可能要经常出现在他的办公室甚至饭桌上。

这次卡丹路集团入股的形式是永久性接手皮尔·卡丹中国大区的部分产品的经营和管理权,同时,卡丹路集团将利用合同规定的优先权,在不久的将来加入皮尔·卡丹其他业务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营。

在2002年孙小飞就曾大胆设想,把在广州经营的这些国际品牌引回家乡,建一个“品牌总部”。他还向温州市领导递交有关“创建国际品牌建设工业园区若干建议”的报告。

皮尔·卡丹和孙小飞有许多共同点。皮尔·卡丹最开始在一个裁缝店当学徒,从无到有,一点点奠定自己的王国。而孙小飞1999年离开温州到了广东,他开始在做一个品牌服饰销售,他每天骑一辆摩托车辛辛苦苦看市场,一年时间就跑了广州和周边城市的700多家工厂。

这次,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这些或许是皮尔·卡丹先生选中他们的其中一个理由。

“我们在谈对这个品牌的梦想,提出了在欧洲设立统一的研发和品牌运营中心,并希望制定区域标准化的管理机制。”孙小飞说,他们想每年在巴黎举办营销博览会和经销商论坛,把更多订单带到中国来生产,希望可以长远合作下去,让这个品牌长久存活下去。这些话最终打动了皮尔·卡丹先生。

“购买者收购皮尔·卡丹这个品牌肯定要付出代价,将来要通过创新、延续、发展这个品牌来回收目前收购所付出的金钱,要让这个品牌的美誉度、关注度持续发展,增加品牌的附加值,通过产品创意的提升让整个品牌变得更有价值,这种价值就体现在市场、来自于市场,不管是收购者还是消费者都将是受益者。”作为中国一名著名服装设计师,武学凯对皮尔·卡丹收购的前景,持有很客观的看法。

关于中国人买皮尔·卡丹值不值的问题已经有了很多讨论,各界的观点也有所不同。这个问题在法国人眼里,似乎也不好回答。因为法国人认为,中国人看中卡丹本人的声望可能要远高于这个品牌的价值。

一位法国网友在博客中说道,皮尔·卡丹品牌在欧洲卖得并不好,法国人也只承认皮尔·卡丹的个人名望,忽视其品牌价值,它与大品牌比较,并不占优势。

关于中国人斥巨资买下皮尔·卡丹部分品牌是否物有所值,这位法国朋友说得很实在,这要看中国朋友自己,法国人有句话:继承和革新最需要的是耐心。

他指出,一个创业品牌,细致做,耐心做,眼光远,坚持做好,仍有光明一刻;假如一个世界大牌,你索取多投入少,很快就会败落。中国人买下皮尔·卡丹后,到底做得怎样,做成怎样,要看他们自己的决策态度:是准备借鸡下蛋,还是杀鸡取卵。

2009年9月,孙小飞等人以新注册成立的温州诚隆股份有限公司为收购主体,正式取得皮尔·卡丹大中国区皮具、针织服装、皮鞋等部分商标的使用权。

诚隆股份有限公司将成为中国区的皮尔·卡丹全球采购研发中心,并且利用皮尔·卡丹的全球渠道推销中国和温州的产品,伴随着此次收购,还将有一个庞大的皮尔·卡丹发展规划。

孙小飞表示,之所以皮尔·卡丹能把大中国区的部分业务交给他,一方面是相信他和他的团队,以及温州商人在全国乃至全球建立的由200多万人组成的营销网络,另一方面是温州人在品牌代理与品牌运作方面的经验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些都是卡丹先生看好孙小飞等人的重要原因。

不过,时至今日,皮尔·卡丹已退出了高档市场,这与缔造者皮尔·卡丹的品牌经营理念有关系。“他想让普通人都能使用得起这一品牌。”孙小飞说,“尽管,目前皮尔·卡丹的品牌有些老化,但它还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这给品牌注入了长远的动力。”

皮尔·卡丹在全球市场的衰落不可否认,但华人区特别是中国市场,才是孙小飞最为看重的。

依旧中国不了情

从进入21世纪以来,皮尔·卡丹以他80多岁的高龄,依然游走于中法之间,为中国人民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美不胜收的服装盛宴。

2007年10月20日,“皮尔·卡丹’08春夏时装发布会”在敦煌鸣沙山的无垠大漠精彩上演,时尚巨匠皮尔·卡丹让自己30年前由法国成功引入中国的高级时装来到丝绸之路。回想700多年前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使者马可·波罗,卡丹先生的这一非凡创意仿佛暗示着这是一条欧洲人被这遥远东方国度接纳的必经之路。

这次时装发布会并未采用任何繁复、奢华的搭建,模特在视线中一点一点从沙丘的另一端走出,又在人们的仰视中沿着蜿蜒优美的沙丘缓缓走过280米长的“丝路”,夕阳西下,漫天的红霞就是“舞台”的背景……仿佛一队远道而来的商旅,恰巧与历史长河中的某个真实瞬间擦身而过。

“皮尔·卡丹08春夏时装发布会”正是以马可·波罗为主题,与以往一样,这一季所展示的时装也按照“威尼斯”、“丝绸之路”、“人间仙境”分为三组不同的创意。

皮尔·卡丹亲临敦煌并携跟随其多年的“皮尔·卡丹”公司首席设计师塞尔吉奥及其监督设计的近200套时装在大漠展现。不同风格的舞蹈,并巧妙地设计了体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习俗的道具将整场发布会串联起来,超凡的创造力和古今结合的美感博得了人们毫不吝惜的掌声与喝彩。

2011年5月初的天津滨海航母码头,海风习习,皮尔·卡丹以停靠在这里的“基辅号”航空母舰为载体,发布了其2011年最新系列产品。铿锵的音乐、艳丽的色彩,让滨海航母码头的海风中弥漫着时尚的味道。

发布会主题取名“和平方舟”。皮尔·卡丹希望这样一场以和平为主题的时尚活动,能够唤醒世界上那些暂时不太安定的区域,给那里的居民带来哪怕是片刻的安宁。

巧合的是和平方舟的英文缩写PC恰好与“皮尔·卡丹”品牌的缩写首字母相同。而皮尔·卡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誉大使,“皮尔·卡丹”品牌似乎与和平有着奇妙之缘。

发布会以一系列具有太空感的服装开场,银色光亮的面料营造了未来感的氛围,漆皮面料被多次采用。这个系列紧紧围绕“士兵”这个元素展开,从音乐到道具,士兵与时尚的结合体现了刚柔相济的设计思路。

同时,酷的元素无处不在,黑色系的搭配、未来感的道具以及一些略带街头朋克风格的元素的融合,让开场系列给人带来硬朗之美。这个系列的亮点是那些带有汽车元素的小配饰,比如轮胎造型的项链,赛车方向盘元素在服装上的应用等。

第二系列中,着重展示具有皮尔·卡丹元素的成衣作品,设计简洁、用色大胆的成衣,构成了第二部分的展示。这个系列也是整场发布的重点。

在百余套服装的展示中,应用典型皮尔·卡丹圆形元素设计的小礼服、外套、长裙、马甲、男士西装等作品,同时在用色上也保持了皮尔·卡丹风格的浓艳与纯净。

虽然在整场发布中男装所占比例不超过4成,但是在第二部分的成衣展示中,男装亮点频出。

首先是大地色系突出了2011男装流行的色彩,休闲的款式与纯天然面料质地,都强调了皮尔·卡丹品牌2011男装流行的亮点。除此之外,男装流行的另外一个核心元素就是肥腿裤,无论是西裤还是休闲裤,设计师都比以往增加了裤腿的宽度,男裤在视觉上更加具有悬垂的效果,强调了舒适的功能性。

此次占相当比例的女装,要突出的流行关键词则是雪纺、印花、飘逸、悬垂。这些元素完全契合了当季的国际流行趋势。大印花图案的雪纺长裙,搭配小牛仔上装、平底凉鞋或者是运动鞋都是不错的选择。鲜艳的花色让夏日分外生动,轻柔飘逸的效果让穿着者更加活泼。

在最后一个系列礼服展示中,飘逸和悬垂效果的礼服裙大量出现,迎着徐徐海风,长裙摇曳的美景在“基辅号”上出现。音乐也随之变得轻柔和欢快,让整场发布的节奏逐渐走向祥和而愉悦。

为了此次中国发布会,卡丹先生亲自设计缝制了20余套礼服。其中,在结尾处有6套婚纱表达了他对世界和平的美好祝愿,用婚礼与白色的祥和之美,来传递他衷心的祝福。

当一架直升机降落在T台背景区的众多飞机之中时,一位身着红色礼服的模特惊艳亮相,她径直走来与坐在T台口的皮尔·卡丹先生共同谢幕,完成了这次在“基辅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以飞机跑道为T型台,以各种战斗机为背景的“和平方舟”时尚之旅。

160套服装,百余名模特,皮尔·卡丹品牌再一次用精彩的演出让我们领略了皮尔·卡丹所具有的大家风范。

在具有梦幻感的中国北京水立方里做时装展示,成为国际时装设计大师们理想的东方梦幻之旅。

2012年4月1日,皮尔·卡丹先生在水立方举办了一次主题为“光之城”的时装发布,他亲自操刀为这次的表演设计包括60套男装和120套女装的全部服装,并亲临现场和90余名模特,还有现场观众一起感受“光之城”。

有人说,皮尔·卡丹的每一次时装发布都如同一场环球旅行,带着人们到世界不同的角落,徜徉风景、描摹情愫;还有人说,皮尔·卡丹的每一个秀场都如同一次饕餮盛宴,带着人们到多彩艺术的海洋,品啖传奇、咀嚼创意。

许多人还记得,皮尔·卡丹曾经以近89岁的高龄登上天津滨海码头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那场被誉为2011时装盛宴的海滨服装秀尚未在时尚人脑海中抹去之时,以梦幻炫彩为特色的北京水立方,又与皮尔·卡丹相约,向东方展开一幅光芒四射的奇幻城市图——“光之城”。

“光之城”这座神话般的城市,是即将在意大利威尼斯落成的一座集酒店、公寓、商场、娱乐、别墅于一体的综合性楼宇,整座楼宇大量配以太阳能系统,在节约能源、低碳环保的生态房屋建设上做了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和普及,也使得它更像是一座“绿色小城市”。而这座漂亮得如梦如幻的艺术建筑,其创意设计正是出自已经90岁高龄的国际时装大师皮尔·卡丹之手。

献给中国观众一次视觉盛宴也似乎在表达这位国际大师的深切愿望——不久的未来,希望有同样的“光之城”矗立在中国的大地上。

发布会开场特别放映了一场炫目的“3D电影”,通过女主角美人鱼与男主角“光”的情感交流,既令观众有亲临“光之城”之感,又强烈表达着此次发布会的精神宗旨——全新的生活方式是将生活与自然交融于情感之间,并为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境界。

在原本就充盈梦幻的水立方的秀台上,“光”成为全场最为亮丽的主角,让全场观众沉浸并陶醉于光的世界里。

发布会以“光”作为开场,皮尔·卡丹在服装上设计出五彩光束,灯光全部熄灭之后,模特身着“光之裳”走上T台,观众看到的却只是五彩光在移动,五彩光在不同的时装上勾勒出附着创意的花样图案,美轮美奂,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五彩世界所震撼。

梦从这一刻开始,一束光冲破了海面,释放被囚禁的美人鱼公主,光化身成精灵牵手公主,在众多被气泡包裹着的皮尔·卡丹服饰间穿梭。在水面上,一座被气泡包裹着的“光之城”,精灵和公主在其间游弋;概念性设计的家具、后现代感的灯具、精巧别致的香水……亦真亦幻,让所有人迷醉其中,和光之城融于一体。

紧接着是“皮尔·卡丹经典风格”的日装系列,花样翻新的几何图案是皮尔·卡丹自创立以来始终不变的风格符号,在此次日装秀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延续和体现。

在“日装”系列中,皮尔·卡丹几何图形的经典被很好地延续了下来,但经典并不意味着刻意,看似简单却暗藏奥妙的设计让世界上的很多设计者成为皮尔·卡丹的信徒,这其中想必有玄机。

即使是经典,也会让大家觉得皮尔·卡丹依然走在时间的前面。与一般大家提起经典时觉得略显保守和老气不同,皮尔·卡丹“日装”系列伴随非常快节奏的音乐,展现了一种生活理念,让人们觉得自己已经身临其中,皮尔·卡丹用一种轻快摹写下每个人的不同生活轨迹。

后两个系列为小礼服和晚装系列,皮尔·卡丹大量吸取“光之城”建筑艺术灵感,在面料的开发和设计上施以很独到的创新,尤其突出表现裙装的雕塑立体感。

为了进一步彰显立体效果,皮尔·卡丹大胆将建筑材料应用于时装体系,采集室内装修常用的保温海绵沿用到裙摆上,与弹性面料相配合设计,随着模特走动的旋律,呈现出一种既有雕塑形态又带几分动感的立体效果,成为此次时装秀最为抢眼的亮点之一。

小礼服的裙摆也被设计为多层次立体结构,每层裙摆的设计也相当抢眼,采用夸张式的裙撑将裙摆撑起,形成极具立体效果的建筑艺术美感,晚礼服的设计同样运用了裙摆的设计,大尺度的裙摆环绕于拖地礼裙的裙摆上,走上舞台,俨然一座座后现代风格的小建筑群在空中飘动,充盈着奇幻的视觉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会上绝大多数服装,色彩丰富、饱满而艳丽,多彩色系与灯光搭配产生出极强的炫目效果,服装采用饱和度非常高的色系,配合大量的莱卡面料,更能反衬出光体效果,无论是在日装、小礼服和晚礼装上,都让观众深切体会到时装对于“色”与“光”的诠释与展现,可以达到超乎想象的视觉效果。

压轴时装则更为炫目,两套晚礼装的色彩为饱和的金色和饱和的银色,瞬间便将整个秀场映得通亮,模特从肩部“散发”出来的光环,像两位天使下凡人间,将光明与美好通过光之城洒向世间。

紧接着,一位女神般的模特,身着长长的多彩纱裙从远空越过观众席飘飘而来,在被设计为“光之城”的舞台上翩翩飞舞……

本次发布会舞台的设计,巧妙截取了光之城之墙体设计,透亮的银白色墙体竖立于舞台两侧,俊美的男模特们倚着银白墙上精致而古典的阳台,和墙体边的蘑菇形“别墅群”旁穿着拖地长裙的女模特们,在“女神”的召唤下,向观众谢幕,一座美丽的“光之城”以最梦幻的方式将祝福与爱留给了现场每一位观众。

此次秀场中3D电影技术的运用、概念性建筑感的舞台布景、独具匠心的音乐配合,使得此次发布会已经不仅仅是一次秀,它的精妙构思完全是在为大家编织一段梦的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传统时装发布的节奏感很强的音乐,而是采用了一段洗涤情绪、沉淀心灵的歌,让人觉得似乎置身小雨之中,又仿佛躺在草地仰望星辰。

主办方表示,以“光”的语言讲述现代生活理念,诠释更高雅更节能的现代生活方式,90高龄的皮尔·卡丹的社会责任感深深感染着人们,同时,将建筑、雕塑与时尚完美结合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也会让此次发布会带给时尚界以启迪,为世人所铭记。

但此时此刻冷静的皮尔·卡丹的头脑中只有一句话: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裁缝,一根针,一条线,一支笔,伴随着我的艰难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