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

汉代,我国使用风帆的技术已经成熟。秦汉时期,我国早已能凭借季风进行大规模航海。没有成熟的风帆使用技术这是不可能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辟(譬)若伣[qiàn 欠]之见风也,无须臾之间定矣。”东汉许慎注说,“綄[huǎn 缓],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伣是古代测风、观察风向的一种设备,后来,有人也叫它为五两。“伣”这种测风仪商朝就有了。汉代沿用下来。这实际是一条为了测风而绑在杆顶上的丝绸带子(或羽毛)。有风的时候又随风而摆动,据它摆动的方向可知风向。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两只相风(观察风向)的铜凤凰。古地理书《三辅黄图》说:“铜凤高五尺,饰黄金,栖屋上,下有转枢,向风若翔。”东汉张衡作过相风铜鸟。当然,这都是很堂皇的了。为什么又叫“五两”呢?因重量必须在五两以上,八两以下,太重难以吹起,太轻则易于旋转,就不好掌握风向了。这种测风仪,由于结构简单实用,航海中又很需要就很容易移到船上去使用。唐代诗人李白《送崔氏昆弟之金陵》诗中有“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句,说明了这一问题。后代还有在船桅顶端悬挂“鲤鱼旗”的,它就是从“伣”美化发展而来的,也是一种测风仪。

风帆的结构和驭风技术最晚在东汉已经完备了。帆有一类是用丝织物或布做的,叫“布帆”;另一类用竹蔑或其他植物纤维做的,叫“蓆帆”。从结构上看,一类是软帆,如布帆、蒲草帆,没有横向的帆竹支撑,只能在正顺风时用人字桅悬挂,不能斜移,也不能转动。另一类是硬帆,是用与帆横面等长的若干根竹竿等矩支撑在帆的一面,或是交错穿插在帆的两面上,这种横竹竿叫帆竹,它可以支撑帆面使之平整,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风力。硬帆可以挂在单独的桅杆上,又可以围绕杆来转动,形成平衡纵帆。

东汉丹阳太守万震著《南州异物志》,叙述了当时南海航海者的风帆驭风技术。书中说明了帆面悬挂的位置在驭风中的作用及帆面悬挂的样式与受风的关系:“其四帆,不正前向,皆使斜移,相聚以取风吹。风后者激而相射,亦并得风力。若急,则随宜增减之。斜张相取风气,而无高危之虑,故

行不避迅风激波,所以能疾。”这使我们了解到汉代海船的风帆使用技术。海船在驶风航行时,随风向的顺逆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帆位布置。这种方法现代木帆船还在使用。船工有“船驶八面风”的说法。也就是帆船要利用各种风向来驭风航行。八面风指相对于海船航向的八种风向,即顺风、逆风、左、右侧风(即左右横风)。左、右斜顺风,左右斜逆风。各种风吹来,都与船体纵中线形成一个夹角。当正顺风时,风向与船体纵中线一致形成 0°角, 正横风时形成 90°角,正逆风时形成 180°角。海船的航向与风向在 0°— 180°间,这样,由于风向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夹角,这种夹角叫“风角”。当风角成 0°时,海船航向与风向一致,船帆全面正迎风吹,是利用风力的最佳位置。这时的帆面与船体纵中线便形成一个 90°夹角,这夹角叫“帆角”,在一般情况下,风角与帆角成反比。实际上,海船常常是在各种横风与斜风中航行,正顺风的 0°风角与 90°帆角的情况是非常少的。不论风向怎样,船工们是会随着风向的变化把帆面调整到最好的位置,形成最有利的帆角。总是斜移帆面以迎风。在多帆的船上,斜移的帆面各自迎风,后帆就不会挡住前帆的受风了。这也都是早在汉代就已形成的利用风帆驾船的成熟经验。东汉马融于元初二年(公元 115 年)所作《广成颂》一文对风帆作了生动的描述:“然后方余皇,连舼舟,张云帆,施霓帱[chóu 绸],陵迅流, 发棹歌,从水讴,滛鱼出,蓍[shī诗]蔡(蓍草茎,古人筮用,“蓍蔡”即蓍龟、蓍草和龟甲,都用以卜吉凶)浮,湘灵(神名,虞舜妃,即湘夫人) 下,汉女游。”(《后汉书·马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