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foliation 页状剥落(来源于拉丁文 ex—“剥落”,和 folio
—“叶”) 在地质学上是指从花岗岩以及其他由同心圆状薄片构成的块状岩石或由鳞片状、板状、页状或壳状构成的块状岩石的剥离作用。这些块状岩石也许是平坦的或者是弯曲的,厚度从少于 1 厘米到几米,长度从 1 厘米左右到几十米。页状剥落既有大规模也有小规模的。在大规模剥落的类型(片蚀)中,外壳沿着或多或少与地形平行的节理分离,可以达到 100 多米长,
从 30 厘米到 6 米厚。在基岩片理化的地方,片理常常与基岩有一定角度。人们认为这种类型的片理化作用是由于地底深处的岩石在侵蚀作用下暴露地表而产生的。由于这些岩石所受压力减少,它们的体积便膨胀,最后发育成大致与地形平行的节理。大型基岩圆丘就是在地形形态的规模较大的地方形成的。在加利福尼亚州约塞米提国立公园中有一些引人注目的由页状剥落形成圆丘(包括大名鼎鼎的那个半圆丘),在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国立公园中和巴西里约热内卢港内修格洛夫山上,也都有引人注目的由页状剥落作用形成的圆丘。
在小规模的页状剥落中,由节理形成的块状花岗岩和其他块状岩石,由于剥落作用剩下了球形的坚硬石核(球面风化),石核的外面包着一层层风化的外壳。石核的直径从几厘米到几米。外壳一般有几厘米厚,通常在锤击之后可与石核分离。而且风化的外壳的各层彼此也能互相分开。球面风化是地面上小规模的化学页状剥落的一种实例。水和空气进入节理硅酸盐矿物受到水解。水合和氧化作用,促使粘土和其他矿物的形成。这些矿物的形成使体积增加,产生应力,使得作为整体的岩块形成了一层层风化的外壳。由于岩块上的角比棱容易风化,棱又比面容易风化,岩块就逐渐变成球形。
页状剥落
花岗岩内部的膨胀力必然导致岩石从表面向里形成一层层同心层的风化壳和裂隙,加利福尼亚州约塞米提国立公园中的皇家圆丘就是这样形成的。 Exogenic Processes 外力作用 在地面上或接近地面所发生的地质
过程,如风化、物质坡移、流水、地下水、波浪和近岸海流、风以及冰川等作用。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和植物的活动也属于外力作用。(虽然重力在地面或地面附近发生作用,但是重力也在地下很深处发生作用,因而它不被认为是外力作用,而是一种定向力。)外力作用使许多岩石受到侵蚀,搬运以及沉积下来,形成或改变了大多数的地形。在所有外营力,流水的意义最重要,但是各个营力所起的作用因时间,地点而有所不同。例如,风在撒哈拉, 冰川活动在南极却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流水是新英格兰各州最重要的外力作用,但在 15000 年以前冰川却在这里显得更加重要。
太阳是外力作用所需要的能的主要源泉,太阳把海洋和大气烤热,使海洋产生环流,大气进行循环,水分得以蒸发。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是比较次要的能源,它形成潮汐和潮流。所有地质形态除掉陨石形成的形态外,全部都是由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