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
1945 年是令人振奋的 1 年,全世界反法西斯的革命力量已经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都希望世界从此能够安宁。然而,时隔 5 年,战争的硝烟又重新点燃,在朝鲜半岛这块狭窄的土地上,展开了人类史上又一次血与火的决战。
1939 年,德国的希特勒以其强大的陆空军,闪击波兰,二战爆发。英、法相继卷入,遗憾的是,被誉为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部队根本就挡不住曼德林的坦克和戈林的轰炸机,在短短的 1 个月时间内就完蛋了。英国人成了希特勒的眼中钉。丘吉尔运筹帷幄,与希特勒周旋。当目光短浅的希特勒进攻苏联,日本人偷袭珍珠港后,滑头的美国人再也熬不住了,举国投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
从此,美苏英法四强国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在长达 4 年的浴血奋战中, 同盟国互相支持,终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和东条英机,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同盟国结下了深刻的友谊。
然而,“政治舞台上没有长久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携手合作的朋友们,一旦危机消失,矛盾也接踵而来。在战争中, 美国充分发挥了它巨大的经济军事潜力,到战争结束时,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无可争议的经济军事霸主。斯大林的苏联虽然遭受了无比沉重的损失,但军队却愈战愈强,成了唯一能与美国人抗衡的巨人。“一山不容二虎”,两强并立,尤其是美苏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对立的国家并立,其情况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没有照搬前辈威尔逊总统的作法,立即全部把军队撤回本国。由于杜鲁门总统亲眼看到并亲身经历了这场空前的战争, 深深体会到大西洋和太平洋再也不是美国天然的马奇诺防线,他制定了全新的美国安全战略,从此,争夺与遏制成了国际舞台演奏的主旋律。
苏联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主力军,法西斯德国使斯大林的国家损失极其惨重。但 4 年血腥的战争不仅没有击垮斯大林的苏联,相反它越战越强,到
战争结束时,军队人数高达 1000 多万,装备实现了机械化,并进占东欧诸国。
斯大林对 1918 年的干涉记忆犹新,他深信,只有树立了世界霸权,社会主义旗帜才能永不落,为了“保卫”他的国家,他和美国人及其伙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这场争夺早在彻底击败德国以前就开始了。其中有争夺也有合作,有分歧也有妥协。在雅尔塔会议上,病入膏肓的罗斯福有点力不从心,也许是抛长线钓大鱼。苏联获得了很大好处。红军占领的东欧诸国被美国人放弃了, 唯一的条件是要苏联出兵,击毁关东军。斯大林没有食言,他舍得起士兵的生命。在不到 1 个月的时间里,红军彻底击毁了屯居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令美国人哑巴吃黄莲。
接替去世的罗斯福总统的是杜鲁门。他身体健壮,精力充沛,是个桀骜不驯的鹰派人物。他一改前任既斗争又妥协的策略,以针尖对麦芒,毫不退让,他邀请丘吉尔到“自由的土地”上作铁幕演说,联合各路“诸侯”发动全面冷战,遏制苏联及其卫星国。
“马歇尔计划”是遏制战略的重要步骤。经过几年的血战,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被折磨得疲惫不堪。其它西欧各国也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损失。他
们知道要建立强大而稳定的欧洲是符合自己的意愿的。马歇尔计划就这样被推出了。300 亿美元的援助给饱受战争之苦的西欧诸国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欧洲开始复兴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好胜的斯大林也不甘落后,扯起大旗,“援助”东欧诸国。他首先“代表”全体社会主义国家拒绝马歇尔计划。其次,利用苏联的丰富资源和较高的工业水平,帮助各卫星国重建家园。斯大林的“欧洲复兴计划”虽然未能收到马歇尔计划那样的成果,但也使东欧的小兄弟都喘过气来,走上了建设国家的正轨。
金钱是吃不了人的,也挡不住被人吃。美国人决定建立一个军事政治同盟来保障自身和欧洲的安全。各西欧国家也纷纷表示同意。北极熊咄咄逼人的攻势令西欧诸小国不寒而栗,有山姆大叔的保护伞会安全得多,也好,既然别人找上门来,就来个顺水推舟,落个皆大欢喜。1949 年 4 月,杜鲁门总统的美国和 13 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这个曾经签署了维护和平的《联合国宪章》的城市现在又通过了争霸组织的纲领《北大西洋公约》, 这是历史的嘲讽?“慷慨”的美国人一口包揽了欧洲诸国的防务与安全。
后来,斯大林也效仿美国同行,与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签署了一个《华沙条约》,以对抗《北大西洋公约》。
除了这种对抗外,美、苏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激烈的直接争夺,争夺的焦点是德国。战争末期,朱可夫率领的红军,横扫东普鲁士,最后攻占希特勒的老巢柏林。按照“合同”,斯大林将柏林的一半划给盟国占领,谓之为西柏林。曾经饱受德国之苦的俄罗斯人不希望在自己身边重新出现一个强大而不驯的德国。因此,他们在狠打落水狗,并在那片“罪恶的”土地上建立温驯的红色政权。曾经是美国军事领袖的国务卿马歇尔深知,势力均衡是维护和平的关键。一个软弱而左倾的德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柏林的情况成了美苏关系的晴雨表。
1948 年 6 月,苏联的驻德将领索科洛夫斯基元帅下令封锁西柏林,其借口是防止西德马克流入东德市场。实际上,斯大林的目的是赶走美国人及其小伙计。美国这一次没有丝毫犹豫,命令空军派运输机空运物资。250 万德国平民和 10 余万盟国军队就靠空中走廊来维持生计。幸运的是美国人的大飞机挺好使,杜鲁门先生也有决心,西柏林的民众和军队过得很安逸。具有战略眼光的斯大林也意识到和美国人刀兵相见,他现在还没这个力量和决心。于是 1 年以后,斯大林放弃了对西柏林的封锁,危机暂时消除。
在各条战线上,拥用庞大经济军事实力的美国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好胜的斯大林不甘心落后,朝思暮想挽回颓势,经过反复推敲,他将目光从欧洲和近东转向了朝鲜半岛。
自从 1910 年被日本吞并以后,朝鲜就处在无情的专制统治下,一战期间,著名的独立运动领导人李承晚展开宣传活动,并成立朝鲜临时政府。后来,在苏联的鼓励下,金日成将军领导的共产党也展开了抗日独立运动。德黑兰会议上,“一个自由和独立的朝鲜”被列入盟国的作战目标。
1945 年苏联对日宣战后,红军的装甲部队短时间内横扫中国东北三省, 并涌向朝鲜。2 名美国上校参谋军官奉命为美国在朝鲜的占领区划一条线, 他们选中了北纬 38°线,这一次斯大林慷慨的拍板同意。朝鲜处于以北纬 38
°线分界的苏美两国的军队控制之下的局面。
苏联人一到朝鲜北部,就着手建立红色政权,金日成将军成了红色朝鲜的领袖,他是一个勇敢的爱国者,二战时期,他率领红色游击队反对侵略者,
奇袭普天堡是他军事生涯的光荣记录。建立政权后,他在苏联的支持下,着手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苏联老大哥对手中的坦克和大炮是毫不吝惜的。幸运的金日成得到了斯大林的热情支持。斯大林送给他二战中的勇士 T34 中型坦克,各型大炮和 100 架作战飞机。数千名军事顾问为他训练军队。刚成立的新中国将成千上万名朝鲜斗士送回国,他们曾为新中国的诞生浴血奋战, 现在要为祖国的统一出力了。金日成将军的军队变得逐渐强大起来。
在对待朝鲜问题上,美国人的态度是不坚决的,一方面,朝鲜半岛毗连苏联国土,红军装甲部队一两天就可以扫遍这个小小的半岛。而美国军队最近的基地离这个地方也达 1000 多英里,以军事眼光来看,留在朝鲜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因此,美军联合参谋部和国务院都将朝鲜划在环太平洋战略圈之外。但是另一方面,马歇尔将军认为,一旦美军撤出半岛,整个朝鲜就有被共产党接管的危险。在左右为难的情况下,美国人试图实现一项两全齐美的政策:撤出美国占领军,武装训练南朝鲜军队,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自己也给陷了进去。
就在美国人手忙脚乱地调整政策时,苏联人却正在有条不紊地执行既定方针。到 1950 年战争爆发前,他们帮助金日成将军武装训练了一支强大的苏联红军式的军队。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在南方,由于美国立场的相对软弱,与这支军队对抗的是一支组织涣散,缺乏训练的保安部队,双方力量悬殊。
朝鲜是斯大林手中的一颗有力量的棋子,他要好好地用来对付美国,一旦时机成熟,他就会出奇兵,让骄傲的美国佬尝尝苏联人的厉害。
1950 年 6 月 25 日拂晓,金日成将军发起了进攻——红色政权统一全国的进攻。这是一个雨水淅沥的夏日之晨。朝鲜人民军的远程大炮怒吼起来, T34 式坦克隆隆开进,步兵一遇到抵抗就迅速展开战斗队形。在猛烈的攻击面前,南朝鲜军队惊慌失措,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第三天凌晨,朝鲜人民军进入汉城,全部有效的抵抗活动均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当从世界的另一边传来“不幸”消息的时候,杜鲁门没有犹豫,他立刻授予美国太平洋战争的英雄麦克阿瑟将军“使用其所属地面部队”的权力。以沃尔顿·沃克中将率领的第八集团军被迅速调往朝鲜,沃克将军是二
战的老兵,曾是一代名将巴顿手下的一名军团司令。他一到战区,就组织有限的兵力,建立了自己的最后防线。
就在美国第八集团军被调往朝鲜之前,6 月 25 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7 票赞成 4 票弃权通过了英法提案,就是由联合国成员国派出支援南朝鲜的军队——联合国军,同时任命美国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为总司令。美国聚集了英国、法国、南非联帮等 17 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进驻朝鲜。苏联老大哥从“道义”上对朝鲜人民军予以支持。但是当安理会投票表决时,不知为什么,老大哥却一声未吱,它是有权使之成为废案的。然而,老大哥这次脸上少了些傲气,少了些骄横。
朝鲜人民军向美军发动一次又一次猛烈的攻击,沃克将军苦苦支撑着, 胆大妄为的麦克阿瑟在严峻的形势下没准备后退,他要胜利,完全彻底的胜利。仁川登陆作战即“铬铁行动”就是他的铁拳。麦克阿瑟将军这一冒险的谛造者是两栖作战的专家,太平洋战争中他因此名扬天下,这一次,他又要故伎重演,力挽狂澜于既倒。9 月 5 日拂晓战斗打响了,麦克阿瑟将军站在旗舰“麦金利”号上,看着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准确地飞向人民军阵地,
勇猛的海军陆战队战士向海滩猛冲,他的脸上浮上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 这是骄傲的笑,自信的笑。第二天,海军陆战队就夺取了汉城的金浦机场, 随后美军向汉城发动总攻。朝鲜人民军奋勇抵抗,经过 1 个多星期的血战, 汉城失陷。
仁川登陆从构思的大胆,制定特种作战计划的才干及实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胆识和艺术,在军事史上都是很突出的。麦克阿瑟的军事生涯达到了顶峰。占领汉城后,朝鲜人民军后勤被切断,被迫后撤。沃克将军趁势发动反攻,与仁川登陆的第十军南北夹击。朝鲜人民军除一部分顺利地撤回北部外,大部分被俘或被卡在南方,形势极为严峻。
此时,麦克阿瑟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没有让第十军散开,作为包围朝鲜人民军的口袋的系绳,反而命令第十军乘船到半岛西海岸的元山, 试图再来一次“铬铁行动”。令他失望的是元山不仅没有成仁川第二,反倒让大量朝鲜人民军得以撤至北方。
刚愎自用的麦帅没有听从属下的意见,命令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军各自向北挺进。两支军队成两只拳头直砸鸭绿江,并声称“圣诞节结束战争”,这个英勇善战的麦帅失算了,两只拳头虽硬,但两拳中央的胸膛却让彭大将军狠捅了一刀。
新中国对于要和美国人兵戎相见事先是没有意识到的。极具战略眼光的毛泽东知道,共和国政权刚刚诞生,可谓百废待举,受了几十年战火苦役的中国老百姓厌恶战争。再说西藏问题有待解决,各地土匪和蒋介石的残部还大肆活动,败而弥坚的“蒋公”正退守孤岛,毛泽东正要“宜将剩勇追穷寇” 解放整个中国。然而,心高气傲的杜鲁门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直接威胁刚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他居然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挡解放大军解放台湾,“是可忍,孰不可忍”。
- 月 8 日,中共中央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及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出了
《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志原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并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 月 13 日,彭德怀到朝鲜会见了金日成,并亲临朝鲜前线视察。10 月 19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 18 个师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隐蔽地开过了鸭绿江到达朝鲜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英勇顽强地抗击美国侵略者。彭大将军率部入朝后,就立即对准麦克阿瑟薄弱的胸部,避开两拳,狠
狠地捅了一刀,装备低劣但斗志昂扬的志愿军以“短促突击”向美国侵略军发动袭击。麦帅的部下措手不及。云山战斗就消灭了美军近千人。初胜的志愿军毫不恋战,自动后撤。狂妄的麦帅以为中国人支持不住了,命令主力部队继续前进,他非得饮马鸭绿江而后快,这一次他失策了。
主动后撤的志愿军得到了预备队的增援,实力大增,就要反攻了。 11
月 25 日黄昏,西线美军第八集团军向前推进了 10 多公里,右翼完全暴露。当天夜里,一轮圆月挂在天空,宛如白昼。志愿军战士此时没有欣赏这美丽的夜景,他们兵分两路,4 个军的主力正面向沃克将军发起进攻,2 个军向敌人右翼迂回,包抄敌人退路。正面的夜攻进展不大,美军猛烈的炮火,士兵优良的专业技能都成了志愿军前进的巨大障碍。但是南朝鲜军队可就差远了,德川一战,南朝鲜第二军被全歼。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发扬连续作战的优
良传统,乘胜猛进,于 11 月 28 日插到了三所里。清川江北的美军被包围了。沃克将军着急了,他命令第二师挡住勇敢的志愿军战士,自己率领主力
向南突围。第三十八军受到突围的第八集团军和北上的美军王牌骑一师的夹击。处于绝对劣势的志愿军战士以无比顽强的精神英勇奋战,始终屹立在三所里。松骨峰战斗就是三十八军勇士的光辉业绩。《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产生在这里,“三十八军万岁”就是彭总为这次战斗的欢呼。遗憾的是久经沙场的美国人凭借其高度机械化和猛烈的火力,避实击虚,从别的地段突破了合围,接着且战且退,缓缓后撤。12 月 5 日,沃克将军被迫放弃平壤,继续南撤,志愿军战士随即进入平壤,沦陷达 49 天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得到了光复。
清川江战役,是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打败美军的光辉战例。它粉碎了麦克阿瑟的“圣诞节攻势”,扭转了整个朝鲜战争的局势。
就在进行清川江战役的同时,志愿军还在东线发动了进攻,对手是曾在爪达尔卡纳尔岛上名扬天下的美国陆军第一师和第七师。志愿军冒着猛烈空袭,在大量冻伤的情况下奋战。美国人在受到重大损失后,在阿尔蒙德将军的率领下从东南乘船南撤。
清川江战役结束后,出于战争需要,中朝军队实现了统一指挥,成立了联合司令部。恰好,美国人也进行了人事变动,沃克将军因车祸身亡,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中将继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官。为了表示对他的信任,麦克阿瑟将第十军的指挥权转给了他。李奇微将军是一名出色的军人,欧战中他指挥一个军直插波罗的海,孤军深入,切断德国海军的退路,立下了赫赫战功, 此次前来他要厉兵秣马,重振美军雄风。
李奇微将军一上任,就雷厉风行地整顿军纪,提高士气,一方面要求军队作好进攻与反攻的准备,另一方面又在三七线以南修筑环釜山的防线,这样可攻可守,的确是万全之策。看来麦帅没有看错人。
中朝军队又进攻了,李奇微率军且战且退,撤离汉城,继续南撤,一直到三七线。中朝军队乘势全部抵达三七线,与敌军对峙。中国和朝鲜都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军队的后勤补给形式单一,供应线脆弱。美国人却恰好相反, 在朝鲜他们没有庞大的陆军,但却拥有强大的空海军。美国人利用这一优势, 派出近千架飞机,轰炸铁路和公路,中朝军队供给时常中断,弹药缺乏,军队战斗力受到很大影响。李奇微将军抓住时间,率领军队从防御区出发,发起进攻,进攻代号为“屠夫行动”。为了抵抗美国人的进攻,志愿军的援兵源源南下,但这解决不了问题,粮食和弹药的缺乏使庞大的兵力成了累赘。在美军猛烈的炮轰和航空轰炸下,中朝军队一边抵抗,一边有秩序地后撤,3 月份,中朝军队顺利北渡汉江。至此,美军转入第二阶段的进攻“撕裂者行动”,目的是夺回汉城,打回三八线。李奇微的目的达到了,撤至三八线的中朝军队以空间换取了时间,运输线缩短意味着补给状况的好转,两军暂时保持沉默。在这次进攻战役中,麦克阿瑟被免职。他太骄狂了,根本不顾及美国的全球战略,多次违背白宫的指令,擅自发表好战公报,杜鲁门忍无可忍,终于下决心解除了他的职务,于是李奇微荣升“联合国军”总司令。
1951 年 7 月,朝鲜战场上的拉锯争夺战终于告终,随之出现了为时两年之久的边打边谈的局面。双方所以愿意进行无休止的单调乏味的谈判,主要是由于经过运动战的交锋,双方都已摸清对方的底牌。中国人从地面部队来看,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战斗力都明显具有优势;而美国在海空军方面,则握
有绝对制空制海权。双方军力基本势均力敌,美国凭已有兵力无力继续北进, 即使能冲到鸭绿江边,但中国人随时可以渡过鸭绿江和图门江,狠狠打击美国军队,而中国人则因装备和后勤供应能力的限制,也无力将敌人赶下太平洋。双方都是识时务的。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谈判因此开始。
每一个真正的军人都懂得:战场上的胜利是谈判桌上的最有力的筹码。李奇微将军无疑是一名出色的职业军人。就在谈判正式进行的时候,李奇微发起了秋季攻势。接替李奇微担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官的是范弗里特将军。他奉命具体指挥秋季攻势,以便取得谈判主动权。在这一次战役中,美国人充分发挥了他们熟练的专业技能和精良的装备,步、炮、坦、机协同作战,配合默契。在美国人猛烈的攻势面前,志愿军拼命抵抗,阵地丢失后又组织反突击夺回来,同时,援兵也不断开往前线,双方陷入了僵持。
就在发动秋季攻势的同时,他们还进行了“空中绞杀战”。千余架飞机不分昼夜轰炸中朝军队的运输线、仓库、兵站和基地。刚开始,空中绞杀战几乎从空中扼断了志愿军的咽喉,但通过积极的空防,抢修铁路,增强警戒, “空中绞杀战”不久也破产了。
谈判在艰难地进行着。双方都互相指责对方缺乏诚意,以退出谈判相要挟。但实际上,谈判符合双方利益,任何一方都没有理由离开谈判桌。随着战场上的瞬息变化,两方都不断变更己方条款,这是一场智慧的较量,这也是一场武力的角逐。
1952 年 4 月 28 日,李奇微下台,由美军上将克拉克接替。
克拉克上台后,为了挽回败局和迫使我方接受其无理的谈判要求,10 月又发动了一年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攻势。美国集中优势兵力,采取中间突破、分割包围战术,企图先夺取我方金化以北的上甘岭阵地,然后拿下五圣山, 压逼我方后退。从 10 月 14 日开始,美国军队先后投入了 6 万多人的兵力,
出动 3000 多架飞机和 170 多辆坦克,动用 18 个炮兵营,进攻我方当时只有
两个连把守而面积不到 3.7 平方公里的狭小阵地——上甘岭。战斗空前残酷
激烈,在 44 天的争夺战中,美军共向这块阵地倾泻了近 200 万发炮弹和 5000
枚炸弹,把上甘岭的山头削平了两公尺,发动了 900 多次冲锋。但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英勇顽强固守阵地屹立不动。创造了朝鲜战争的“凡尔登”。在上甘岭,涌现了像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这样的军魂。在解放军的军史上谱写了光辉的诗篇。
1953 年初,艾森豪威尔继任总统,这个欧战的统帅深知,欧洲才是美国的重点,苏联才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在朝鲜同中国进行一场持久的战争,不符合美国的安全战略,他一上台就推动谈判,寻求结束战争的途径,但是, 李承晚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反对停战。为了迫使“联合国”军,尤其是南朝鲜早日签定停战协定,志愿军“以战促和”,发动夏季反击战役。这次战役几乎击溃了半数南朝鲜军队,美军也受到一定损失。志愿军由于指挥协同作战能力差,技术兵种素质不高,很快就被迫停止进攻。夏季反击战虽然从战术角度来看双方互有得失,但是却达到了战略意图:促使停战。
1953 年 7 月 27 日,哈里逊将军和南日大将分别代表“联合国军”和中
朝军队,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定,至此,为时 3 年零 1 个月的朝鲜战争结束了。
朝鲜战争是美国人在全球范围内与苏联实行冷战的同时进行的一场局部战争。本来,美国在与苏联的一系列争夺中都稍占优势,尽管也出了几桩麻
烦事:完全失去中国,丢掉了核武器垄断地位,诸如此类。1950 年,偏执、顽强的斯大林发起朝鲜战争。苏联红军的精良装备和严格训练使金日成将军的队伍迅速取胜,这一点出乎斯大林意料之外,更令美国人目瞪口呆。为了“维护自由世界”领袖的尊严,杜鲁门接受了挑战。
战争的发展出乎了每一个人的意料之外。战争延续了 3 年之久,美国人三易主帅,屡次增兵;毛泽东毅然出兵,两军在狭窄的半岛上展开了角逐,3 年苦战换来的是维持战前态势。
作为一场有限的战争,朝鲜战争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人在二战后又卷入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成千上万名刚刚品尝和平的军人被迫重返战场,军事开支剧增,一切可以抽调的军队都被派到朝鲜战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场战争或多或少地削弱了美国。一方面美国要在欧洲与苏联保持均衡,另一方面又要尽力打赢一场大规模的现代战争,任何一个强国都会为此感到劳累的,美国也不例外。
中国人在刚结束长达数 10 年的国内外战争后,被迫卷入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这并不是领导者们的愿望。成百万的中国士兵被派往新的战场。2 年之久的援朝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损失。数十万将士的伤亡和上百亿元的军费,令新生的共和国几乎精疲力尽。当然,能够迫使美国人在没有打赢的战争中签定停战协议,奠定了中国世界军事强国的基础。但同时,战争又使中国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被资本主义世界所封锁,这些战争给中国带来了重大影响。
莫斯科和华盛顿都扩充军备,试验更先进的核武器。苏联努力扩大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忙于解决共产党在东欧的稳定以及它和中国的关系;美国也致力于协调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行动,专心发展本国经济。两国尽量避免直接对抗。40 余年的冷战使东西方互相隔绝,互相对抗,给世界文明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朝鲜战争的另外一个影响就是日本和德国的复苏。朝鲜半岛上的苦战迫使美国重新武装和发展日本与德国。朝鲜战争给了德国和日本一个重新腾飞的机会。现在,德国和日本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巨人。它们将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冷战的影响固然重大,但也不过是战争前国际形势的继续。而德、日的腾飞却将改变原有的世界格局。也许,朝鲜战争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德国和日本的复苏。
总之,由于中国的参战,朝鲜战争将永载史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士们在刚刚走出内战的硝烟后,又被迫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决一雌雄。他们以小米加步枪与飞机大炮相对抗,最后迫使“联合国军”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无论如何,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有理由为志愿军战士的武功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