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境内,面积154平方千米,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它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有寺庙26座,其中的八大寺庙,佛事频繁。
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
画中姑娘幻化的峨眉山
从前,在峨眉县城的西门外,有一个西坡寺。有一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画家在寺内留宿,主持和尚自幼喜欢书画,时间一长,就和老画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天,风和日丽,绿柳低垂,画家邀请和尚同游乐山乌尤寺。和尚笑着推辞说:“这里离乐山有几十里路,来回要一天时间,很不方便。”
画家见和尚不去,便独自去了。不到半天工夫他就回来了,还带回来几幅乌尤寺的画送给和尚。
和尚心里十分高兴,但是同时也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画家不到半天就游完乌尤寺回来了?这个谜和尚一直猜不透。
又过了几天,画家来向和尚告别,并付给食宿费用。和尚坚持不收。画家见和尚不愿收钱,猛然想起和尚喜欢画,便拿出笔墨纸砚对和尚说:“你不收钱,那我就画几张画送给你。”和尚听了,满心欢喜。不一会,画家就画好了4幅画,每一幅上都画着是一个美丽的姑娘。第一幅画的是一个身穿绿衣绿裙,头上披一条白色纱中的姑娘;第二幅画的是一个身穿红衣红裙,头上披一条绿色纱中的姑娘;第三幅画的是一个身穿蓝衣蓝裙,头上披一条黄色纱中的姑娘;第四幅画的是一个身穿黄衣黄裙,头上披一条红色纱巾的姑娘。
因为古时候称美丽的姑娘叫娥眉,所以画家把4幅画题名为《娥眉四女图》。画家把画交给和尚,并且嘱咐他:“你把画放在箱子里,等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后再拿出来挂。”
画家走后,和尚想,这样好的画放在箱子里太可惜了,何不挂出来让大家观赏观赏呢?于是就把这4幅画挂在了客堂里。一天,和尚从外面回来,忽然看见有4个姑娘正坐在客堂里说说笑笑。
和尚看着这几个姑娘很面熟、又觉得很奇怪,刚才出去时并没有见到过这几个姑娘呀,就问:“你们几个姑娘是来游庙还是拜佛呀?”
4个姑娘并不答话,只是嘻嘻地笑着往外跑。这时,和尚忽然发现壁上4幅画上的美丽姑娘都不见了,原来跑出去的4个姑娘就是画上的呀!
于是,和尚就在后面追。3个姐姐跑得快点,跑到前面去了,四妹跑得慢,落在后面。姐姐们回头一看,见四妹还在后面,就停下来等她。
这时,和尚已经追上四妹,抓住了她的裙角,要拖她回去。四妹见不得脱身,就喊:“大姐、二姐、三姐,快来救我!”
3个姐姐见四妹被和尚拖住不放,就生气地骂:“这和尚真不害羞!”
四妹因为隔得远,只听到佛、道、武术的交融发展峨眉山原是道家的仙山,春秋战国时期,一批又一批道家人物来到峨眉山,他们有思想、有文化、有精神境界与追求。
东汉时,道教的张陵在峨眉山周围地区设有“六治”,其中的“本竹治”就在峨眉山地区。后来,张陵的孙子张鲁于198年增设“八品游治”,其中的第一治就是“峨眉治”。
至汉代,当东汉王朝通过各种途径与西域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佛教随之传到了乐山地区。
晋代,佛教开始传入峨眉山,这些僧人在峨眉山开始修建寺庙,弘扬佛法,使峨眉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佛道并存的局面,宫观交错其间,僧人、道士竞相入住。
中峰寺创建于西晋,原先是道教的乾明观。至东晋时,观中开始出现了派别纷争,高僧慧持、明果禅师等先后到峨眉山修持。
僧人明果受到菩萨的开示来到峨眉山的宝掌峰,偶尔听说观中有妖孽作怪,并经常残害愚弄百姓,明果就来到乾明观,弄清人们所说的妖孽其实只是蟒患,经过整治,乾明观附近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这件事对山民的影响非常大,观中的道士也对僧人明果十分钦佩。
后来,明果大师剃发游山,回蜀后来峨眉山修住,被乾明观道士迎请为住持,主持观中的各项事务。
明果主事之后便改道观为寺,观中的一部分道士也随之皈依佛门,并更新殿宇,逐步扩大寺庙的规模。因寺后的白岩峰居中,故取名为“中峰寺”。
中峰寺是山中道观改寺的初始,至后来的唐僖宗中和年间,慧通禅师将中峰寺改建后更名为“集云寺”。北宋仁宗时茂真禅师又扩建寺宇,更名为“中峰禅林”或“中峰古刹”。
中峰寺坐南朝北,为四合院式布局,进门右侧兼有跨院,中轴线对称,由前殿普贤殿、后殿大雄宝殿及厢房组成,内外施回廊。
普贤殿和大雄宝殿当心间为抬梁式梁架,其余为穿逗式,重檐滴水,歇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殿前有圆月儿台连接上下踏道,素面台基高4米多,3级平台,前后高差近7米,是峨眉山难得的习静之地。
东晋时期,陆陆续续有高僧来峨眉山结茅修住,讲经布道,对佛教在峨眉山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崇信佛教。相传从印度来的宝掌和尚在梁武帝时来到了峨眉山,在宝掌峰结茅住锡,取名为“宝掌庵”。
之后,又有西域僧人阿罗婆多尊者来峨眉山游历,看到峨眉山山水环合,和西域化城寺的地形极为相似,就决定在此修建道场。因当时山高无瓦,而且易冻裂,所以就用木皮盖殿,称为“木皮殿”。这时,淡然大师也在峨眉山弘传佛法。
至唐代,一些帝王支持并信奉佛教,带动许多下属官员,镇蜀的官吏也开始信佛,在朝廷和官府的双重影响下,四川民间的崇信佛教现象较为普遍,促进了佛教在峨眉山的发展。
这一时期,外地僧人西禅、白水、澄照、正性、灵龛和尚等相继来到峨眉山结茅建寺,传教弘法,牛心寺、华严寺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
牛心寺位于牛心岭下,唐僖宗时,江陵慧通禅师将其改为“卧云寺”。
965年,宋太祖赵匡胤召开封天寿院的僧人继业三藏等去往天竺求取舍利以及《贝叶经》,继业一行从印度带回大量的经卷和佛骨舍利敬奉给朝廷,并令继业选择一座名山将这些圣物修持典藏起来。
继业周游了普天下的名山大川之后,选在峨眉山安身,并新修了一座寺院以供养终身,寺院建成后取名牛心寺。
至1369年,安徽凤阳凤凰山龙兴寺的僧人广济禅师来到峨眉山。相传广济和明太祖朱元璋交往甚密,朱元璋称帝后,广济不愿接受朱元璋的宣诏,便入峨眉山禅隐。
广济禅师根据寺周山水怀抱的天然风貌,又见亭、台、楼、阁与流水潺潺和谐相融,就取晋人左思《招隐诗》中的“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中的“清音”两字,改寺名为“清音阁”。
由于受地形的限制,清音阁只有一个殿堂,堂内供奉华严三圣,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堂前建有“接王亭”。
清音阁是上山朝拜的必经之地,寺庙虽小,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气势逼人,山环水绕,景色优美。整体布局体现了“自然造化,天人合一”的意境,被称为我国佛寺园林建筑的典范。
后来,慧通禅师发现山相属火,于是改华严寺为“归云阁”,改中峰寺为“集云寺”,改牛心寺为“卧云寺”,改普贤寺为“白水寺”,改华藏寺为“黑水寺”,以三云二水压抑火星。经过慧通禅师等高僧大德的苦心经营,为佛教名山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至唐宋交替时期,佛教在峨眉山的发展较快,寺庙增多,高僧辈出,影响很大,帝王也时有敕赐。在这个时期,峨眉山的道教发展昌盛,与佛教旗鼓相当,道教将峨眉山称为“第七洞天”。
至宋代,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都对佛教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伏虎寺位于瑜伽河与虎溪汇流处,是峨眉山最大的比丘尼寺院。
伏虎寺原为一小庙,名为药师殿,由行僧心庵开建。南宋绍兴年间,行僧心庵再建。伏虎寺得名,一说寺院附近山中有虎伤人,僧士性建“尊胜幢”以镇虎患,于是改名伏虎寺;一说因伏虎寺的后山形如伏虎而取名。
清顺治年间,贯之和尚率弟子可闻大师重建寺院,历时20多年,更名为“虎溪禅林”,也称“伏虎寺”,为当时峨眉山最大的寺庙之一。
后来,可闻大师的徒弟寂玩上人在寺周广种杉树、桢楠、柏树,按《法华经》一字一棵,称“布金林”。布金林古木参天,浓荫蔽日,伏虎寺整座寺院均掩映在密林之中,有“密林藏伏虎”之称。
然而,寺院的屋顶上却终年无败叶堆积。于是,清康熙皇帝赐伏虎寺“离垢园”3个字,为佛教圣地远离尘垢之意。
到伏虎寺朝圣,进入寺门便是弥勒殿,殿内供有金身弥勒佛坐像,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坐像。弥勒殿后是韦驮殿,内有韦陀菩萨金身坐像。
普贤殿内供有普贤菩萨金身像,背龛供奉阿弥陀佛圣像。大雄宝殿内正龛上供有“三身佛”,佛像十分庄严。按照佛教的信仰,“三身佛”是释迦牟尼佛的3种不同表征,即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殿内左龛供奉文殊菩萨像,右龛供奉普贤菩萨像,左右两侧是十八罗汉,后龛为观世音渡海像。
伏虎寺内有全山唯一的罗汉堂。罗汉堂高大雄伟,恢弘庄严。殿内供奉的五百阿罗汉均按照佛教传统塑造,造像生动,流金异彩,佛教氛围十分浓郁。
洪椿坪位于宝掌峰下的一片丛林之中。其中,必经90多折共计3200多级台阶的“蛇倒退”长坡才能苦尽甘来,抵达峨眉山中最佳的避暑胜地洪椿坪。
洪椿坪上建有洪椿寺,最初由宋代僧人楚山性一禅师所建,原名千佛禅院,也称“千佛庵”。后来在明代崇祯时期扩建,在清乾隆年间毁于大火,不得不再一次重建。因寺前有3棵洪椿古树,所以重建后的寺庙也因此被叫做“洪椿寺”。
这3棵洪椿,一棵在寺院的南面,在大火中被焚,但枯木屹立百年而不倒;另一棵在高岩边,约在百年前的一次岩崩中掉于山下;最后一棵在寺门左侧的密林中,一直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这棵洪椿的树龄至少有1500年了,被人们称为“长寿树”。洪椿属苦木科落叶乔木,可几人合抱,有10多米高。传说,洪椿树500年开一次花,500年结一次果。
洪椿坪建有殿宇三重,气势巍峨,蔚为壮观。廊庑简洁,宏阔宽敞。洪椿寺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千佛楼、林森小院和禅堂、僧舍等。
大雄宝殿中供普贤像,左右为十八罗汉像,雕塑俱佳。藏经楼内中存有一件宝物,那就是悬挂于楼内的一盏七方千佛莲灯,紫檀木雕琢精工彩饰。千佛莲灯高近两米,直径一米,七方翘角,上下刻有几百尊佛像。
七方角柱上有九龙盘柱,上面还刻有云龙怪兽以及神话故事图案,八面玲珑,数百尊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组成一幅幅神话故事图景,是罕有的艺术珍宝。
灯上造像佛教、道教和平共处,也不多见。七方千佛莲灯设计巧妙、工艺精湛,令人称颂,是寺内珍藏的艺术珍品之一。
洪椿坪上的观音殿右前方有一泓清泉,人称“锡杖泉”。
相传,明代时的洪椿坪香火旺盛,僧众云集,寺僧人数多时可高达千人以上。但寺庙里却极为缺水,寺院住持德心禅师持杖祈祷,用锡杖凿岩引水,感动了天池的仙女,就给这里送来了一股清泉。锡杖泉四季不枯,甘甜清冽。
与此同时,峨眉山的道教也有很大的发展。许多道观,如东岳庙、玉皇观、雷神祠、关帝庙等都兴建起来。许多地名如“龙门洞”、“仙皇台”、“九老洞”、“三霄洞”、“女娲洞”、“伏羲洞”等都是以道家经典而取名。当时的著名道人陈抟曾从华山来此修行,并自号“峨眉真人”。
北宋后期,由于宋朝皇帝不遗余力地提倡佛教,在朝廷的扶持下,峨眉山开始成为“普贤道场”。
在道教兴盛发展的时候,峨眉山的佛教出现了许多宗派,但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其他宗派都逐渐消失,唯有临济和曹洞两派流传下来。
所谓的“峨眉临济气功”是南宋末年峨眉山佛教林済宗白云禅师所创立,一直在临济宗内部流行,不得外传,故称“临济气功”。
据说,白云禅师原来为道家,后转入佛门,并且对医学颇有研究。他集医、道、释、武术精华于一身,融养生、医疗、技击为一体,创造出一套独具特色的临济气功。
古代有关峨眉武术的文字记载很少,在后来明代抗倭名将唐顺之所著的《荆川先生文集》中有诗一首,题为《峨眉道人拳歌》。全诗共30行,每行七言,对峨眉拳术进行了非常生动形象的描述。
例如,诗中写道:
忽然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沙走。来去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
是写峨眉山道人的个人表演,他起势蹬足,石破砂飞,足见得力量之大,接着道人行走往来如穿梭,身段玲珑,翠袖翻卷,姿势十分优美。
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犹言技痒试贾勇,低蹲更作狮子吼。
这4句是写道人武功精深,软若无骨,伸缩、开合、变化自如;行动敏捷,臂肘之快如全身是手。
余奇未竟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道人变化固不测,跳上蒲团如木偶。
这4句写道人掌握的技能很多,表演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余奇未竟”,怀想不绝。接着写道人跳上蒲团,立即入静,由大动转入大静,安详自然,没有过硬的功夫是绝对办不到的。
全诗记述了峨眉拳从起式至收式的整个表演过程,同时也描述了峨眉拳的身法、击法、呼吸、节奏等各个环节。
有文字记载的峨眉武术,始于南宋时代。南宋时期,峨眉山有个法号德源的和尚,他原是一个游方僧,武艺高强,因其眉毛为白色,世人称之为“白眉道人”。
德源和尚创编了一套拳术,称为“白眉拳”,主要流行于四川、广东、香港、澳门一带。此拳的特点是模仿山中的白猿,在草地上跳跃翻滚,舞手动脚,敏捷异常。
德源法师不仅武功非凡,而且文才出众。他收集峨眉僧道武术之长,结合自身经验,编写了《峨眉拳术》一书,是有关峨眉武术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从此以后,峨眉山佛教才有了较为系统的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武林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风格。
仙峰寺面向华严顶,背靠危崖,由洪椿坪上行约八九千米可以到达。仙峰寺原名慈延寺,始建于元代,初为一小庵。
明代初,寺中建有专门存放明神宗御赐大藏经的藏经楼,后来经本炯禅师扩建为大寺,名“仙峰禅林”。后来毁于大火之后再度重建,建成之后改名为“仙峰寺”。
仙峰寺的第一殿原为财神殿,后改供弥勒菩萨,称弥勒殿,最后有改回财神殿。殿上悬有匾额“仙峰禅林”,两边有联语:
问九老何处飞来,一片碧云天影静;悟三乘遥空望去,四山明月佛光多。
殿堂内左壁悬挂有4扇木屏,简述了仙峰寺沿革及九老洞的传说。
九老洞位于九老峰下,相传是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辅、天冲、天芮、天莲9位老人栖息之所。洞口高踞在仙峰岩,下临黑龙潭,有陡直的天然磴道通向洞中。
磴道两侧有的石桩护栏。进洞130米,洞道平均高、宽约5米,宽适易行,洞内有如乌鸦的大蹄蝠和金丝燕,成群结队。前行有石床、龙泉、仙桥等,传说是仙人所造。
主洞道尽头有一石龛,供着一尊神像。这尊石像是8世纪中叶的隋代眉州太守赵仲明,因治理岷江大渡河水患造福一方,被老百姓拥戴为川主之神,仙居其中,所以建造神像进行供奉。再前行,则为大小不同纵横错落的67个岔洞,蜿蜒曲折。
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芽等,或如万剑悬垂,雨后春笋。或如巨型盆景,微型石林。或如琪花蕙草,异兽珍禽。或如仙女下凡,和尚念经。俨然是一座古朴而新奇、典雅而森严的艺术宫殿。
仙峰寺的第二殿是大雄殿,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两旁为十八罗汉,背面供奉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全部为脱纱佛像。
殿内悬挂有一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峰头外布些慈云,常庇琉璃世界;愿人出孽海迷津,名场利薮,洞口前撑来宝筏,普度亿万生灵。
第三殿是舍利殿,供奉汉白玉雕刻的药师佛像。有舍利铜塔,六方七层,高3.6米,通体敷金,金光闪闪。
之后,上海龙华寺的僧人清福曾3次从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锡兰取回佛骨舍利、贝叶经和玉佛,并将舍利3枚、贝叶经两卷留赠在仙峰寺内,并建造舍利殿进行存放。
寺前有九莲池,四周石栏上有许多文字题刻。
仙峰寺周围生长着许多珙桐树,花呈白色,形如鸽翼,微风吹拂,翩翩起舞,是极为稀少的一种植物,被人们称为“鸽子树”。
至明代,峨眉山的道教日趋衰败,而佛教却继续兴盛发展。明太祖朱元璋曾为皇觉寺的僧人,对佛教本身就有好感,曾敕封宝昙和尚为国师,并于洪武年间派遣国师来峨眉山重建铁瓦殿。国师留蜀10年,道化大行。圆寂后,太祖赐诗两首,以昭其德。
1466年,普光殿毁于火灾,住持了鉴和尚募化,蜀王朱怀园捐资重修,历经3年修建完成。
1534年的嘉靖甲午年,慧宗别传禅师来峨眉山,在峰顶饰新铁瓦殿,创建了新殿,并铸普贤铜像一尊、铜佛65尊于金顶。
铸普贤三身铜像供奉在白水寺的毗卢殿内,在白龙洞外按《法华经》,以字计棵,广植楠柏,名为“功德林”。并铸铜钟3口,分置白水寺、永延寺、圣积寺。圣积寺铜钟最大,计1250千克,神宗朱翊钧特赐号为“洪济禅师”。
1568年,通天明彻大师来礼普贤礼佛,后在千佛顶结茅驻锡。
1573年在天门石下建一海会禅林,安住众僧,持戒10年,道望益隆,声闻朝廷。他的弟子无穷大师,秉承师志,于万历年间云游楚蜀,募铸高12米千手千眼观世音铜像一尊,迎回峨眉。
后来赴京奏请慈宫,太后赐金敕建大佛寺,安奉大士铜像。并于万年寺侧建慈圣庵,供太后像及珍藏朝廷赏赐的经卷、袈裟、法器等物。
1601年,慈禧太后赐金,敕令在白水普贤寺修建宫殿,覆罩普贤愿王铜像。神宗朱翊钧御题“圣寿万年寺”额,为太后祝禧之意,白水普贤寺由此更名为“圣寿万年寺”。
华藏寺全称为“永明华藏寺”,位于峨眉山金顶主峰。金殿是华藏寺的其中一殿,所处位置最高,与华藏寺合二为一,统称“华藏寺”,俗称“金顶”。
明洪武年间,国师宝昙奉旨来山重修寺院,因山高风大,云南总兵祁三升捐资,将殿顶覆为铁瓦,俗称铁瓦殿,按察赵良壁增修。
1601年,山西五台山的妙峰和尚和唯密禅师来峨礼行普贤,发愿铸三大士鎏金像以铜殿放在几大名山,即募西蜀藩王潞安沈王朱模携得黄金数千两,送往湖北荆州监制。
历经数载,先后铸造铜殿3处:一在峨眉山;二在五台山;三在普陀山。后又奉慈禧太后旨意“赐尚方金钱,置葺梵修常住若干,命方僧端洁者主之。”
四方檀越也慷慨捐助,共襄胜举,后来神宗朱翊钧还敕赐峨眉山永延寺藏经一部。
1615年秋天,在大峨山铁瓦殿后的最高处做成了普贤愿王铜殿,铜殿通高8米多,宽4米多。
铜殿上部为重檐雕甍,环以绣棂琐窗,殿中祀大士铜像,傍绕万佛,门枋空处雕画,云栈剑阁之险,顶部通体敷金,巍峨浩漾,迢耀天地,故称“金殿”或“金顶”,明神宗朱翊钧御题横额称“永明华藏寺”。
1890年正月,铜殿毁于一炬,寺里的僧人心启、月照和尚新建约180平方米的砖木构造的殿堂,铜碑、铜门等法器放置其中,殿脊之上置以鎏金的宝顶,仍不失金顶的庄严华贵。
金顶华藏寺依山势而建,中轴线上由低到高分布着三重殿堂。
第一殿是弥勒殿。殿门上悬挂着“华藏寺”金匾,寺内供奉铜铸弥勒佛像,背后是韦驮铜像。殿内还有三足铜鼎和明万历年间的铜碑等文物。
第二殿是大雄宝殿。殿中供奉着铜质金身的三身佛,坐高3米。殿内还有铜磐、铜钟等法器以及铜铸像、铜普贤像等佛教文物。
第三殿是普贤殿,即金殿、金顶,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门的匾额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海”、“华藏庄严”等。
殿内供奉普贤骑象铜像,普贤端坐在莲花台上,手执如意,莲台置象背上,白象脚踏4朵莲花。整个造像通体铜铸,通高4.5米,殿内还有铜鼎等物。
洗象池位于峨眉山海拔2千米的钻天坡上,明代时仅为一亭,称“初喜亭”,后改建为庵,名“初喜庵”。
1699年,由行能禅师改建为寺。乾隆年间由月正和尚整修寺前的钻天坡和寺后的罗汉坡道路,并将寺前小池改建为六方,池畔放一石象,以应普贤菩萨洗象之说。
相传普贤菩萨骑象经过时,白象曾在水池中沐浴,故改名洗象池,又称天花禅院,建有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藏经楼等。
寺门外不远处竖有两碑,一刻“鹤迹余古雪,猿声出绿萝”字样。一刻“菩萨曾来池涌玉泉堪洗象,众生向上坡连云路好钻天”。
洗象池的第一殿为弥勒殿,殿内供奉弥勒佛像高两米,殿后为金身护法韦驮菩萨像。
第二殿是大雄宝殿,殿额是遍能大和尚所书写的。殿内供奉普贤菩萨骑象金身,两旁为十八罗汉。殿后供奉西方三圣,金身站立莲台之上,高约3米。殿内有一口铜钟,高1米,直径1米。
第三殿为观音殿。供奉观世音菩萨,两壁悬挂20幅观世音菩萨像,每幅高1.2米,宽0.8米。
洗象池的寺藏文物比较丰富,藏经楼上供有一瓷制观世音菩萨像,带座高约尺余,制作精良。同时,还有其他珍贵的文物。
洗象池原名“初喜亭”,意为到此以为快到顶了,心里欢喜。实际上,此处离金顶尚有15千米。此处属高寒地带,雨雪多,故而其殿矮小,并用铁皮盖房。
洗象池风景很美,寺周冷杉枝繁叶茂,每当云收雾敛,碧空万里,月朗中天,月光透过冷杉林,映入池中,水天一色,宛若置身云霄,令人气爽神怡。
明代中晚期和清初,由于朝廷和地方官吏支持佛教,峨眉山修建寺庙很多,全山无峰不寺。
从报国寺至峨眉县城,沿途也有山上各寺院修建的脚庙,如圆通寺、保宁寺、菩提庵、圆觉寺等,这些虽是附属小庙,但也有属于自己的庙名,并各为一寺。
而在同时,道教却在峨眉山趋于衰落,许多道观改为佛寺,出现了与佛教合流的趋势。
明万历年间修建的纯阳殿,是当时最大的道观,观内供奉吕祖、三霄之像。但是至清代的乾隆年间,观内已无道士居住,被僧人所占,峨眉山开始成为清一色的佛教天下,是佛教在峨眉山的鼎盛时期。
清代顺治时期,贯之和尚率弟子可闻等在伏虎寺旧址重建“虎溪精舍”。后来,川省大僚捐资重建伏虎寺,历时20多年完成,殿宇十三重,宽敞辉煌,冠于全山。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曾亲笔御题“离垢园”3个字悬于寺内,寓意佛门圣地远离尘垢。
1702年,康熙钦派一等侍卫海青等到峨眉山降香。康熙帝赐给峨眉山大批经卷及匾额、楹联、诗文。赐降龙院“普贤愿王法宝”玉印一枚和“善觉寺”额,并赐住持元亨诗一首,以示褒奖。元亨即改降龙院为“善觉寺”,并在院内建亭供奉玄烨像,以报国主恩。
1745年,乾隆皇帝为千佛禅院洪椿坪御书“性海总涵功德水,福林长涌吉祥云”的联语。清代中晚期以后,峨眉山佛教逐渐衰落,许多僧人赴外缘佛事,为施主转咒、拜忏、放焰口等,从事应教活动。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到,宋代以前,峨眉山佛道共存。但至明代,佛教在峨眉山呈蓬勃发展势头,几乎无峰不寺,信徒日众。相比之下,道教则受到冷落,道士只好下山。在峨眉山释道关系中,曾出现两次将二教融为一体的尝试,具有典型意义。
然而出现二教融合的尝试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以后,释、道、儒三教经长期交流,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尽管如此,各教所据经典毕竟大有不同,所以“融为一体”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江西龙虎山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坐落于江西省贵溪县西南部,是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千米,以“九十九峰”、“二十四岩”、“一百零八景”著称。
它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因此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我国宝贵的自然遗产之一。
龙虎山是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的祖庭,是我国道教发祥地。其山的形状若龙盘,似虎踞,风景秀美,集天地灵气,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我国道教第一仙境。
张道陵炼神丹而龙虎显现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教派,兴于东汉末年,源于传统文化,因此影响颇为深远。自古名山僧占多,道士也不落下风。那是公元61年左右,道教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为了寻找修道宝地,他带着弟子王长云游各地,无意间踏入了位于现今江西省贵溪县西南部的云锦山。张道陵是今江苏省丰县人,他曾是太学的学生,学识渊博,声名远播,在当时吴越一带,有学生千余人,可是他在仕途上却不得志。转眼间,张道陵已经年过半百了,而且经常身体不适,他不由仰天长叹道:“想我一世饱学,竟然对自己的身体和年寿,却没有半点益处,还不如学些延年益寿的本领啊!”
于是,张道陵决定离家远游,追寻长生之道。在临行前,他向众弟子告辞,其中一个名叫王长的弟子,愿意随他同去。张道陵便遣散其他学生,带着王长离开了家乡。
师徒两人游遍名山大川,先在河南省洛阳的北邙山等处修道。后来,张道陵带领弟子王长从淮河到达江西的鄱阳湖,在两只仙鹤引导下,不知不觉来到了贵溪的云锦山。只见云锦山犹如99条龙在此集结,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他大喜,视为修道福地,于是在此设坛修炼。
传说他们住在云锦山时,张道陵在山岩上发现了一本异书,他照着书中的指点,开始修炼九天神丹。
当炼到一年的时候,红光满室。当炼到第二年时,有五色云彩,覆盖在鼎上。当炼到第三年时,神丹终于炼成,有一条青龙和一只白虎同时出现在空中护卫着他,于是他把神丹取名为“龙虎神丹”,也把云锦山改称为龙虎山。
张道陵吃了神丹,从此成了神仙真人,开创了“正一道”。后来他便开始云游四海,讲道布教,当时人们称他为张天师。
张道陵的孙子张鲁投降曹操后,张鲁和他的教徒都被迁移到今河南省洛阳和邺城一带。到了张鲁儿子张盛时,他拒绝曹操的封赏,便带着张道陵传下来的剑和印,按照张天师遗训,再次回到了龙虎山。
从此,张天师的子孙便长期定居在了龙虎山,在此创建坛宇招徒传教,也同时开启了龙虎山道教文化的历史。
截止到现在,正一道世袭道统63代,历时1800余年,每代天师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先后在龙虎山建有10座道宫,81座道观,36座道院,其规模都十分壮丽豪华。
大上清宫中的百神传说
在龙虎山诸多的道观之中,大上清宫是最早建成的道观,于唐武宗在841年至846年间所建。大上清宫坐落于龙虎山脚下的上清镇东边,古代这里称为仙源乡招宾里。这里溪山环拱,传说有9条龙在这里,是神仙和灵兽聚集的地方。这9条龙指的就是上清宫周围的天门山、台山、乌剑山、狮子山、冲天峰、应天山、西华山、乌龟山和圣井山。
大上清宫源于道教祖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时居住的“天师草堂”。大约在215年至220年期间,第四代天师张盛从陕南汉中迁回江西龙虎山承启道教,在此建造了“传箓坛”。
龙虎山道教历史上的第一个道观便建成了。真仙观建成之后,又多次更名。
在北宋时期,符箓科教道法特别兴盛。1008年至1016年间,宋真宗召见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吏部授篆,敕改“真仙观”为“上清观”。
1113年,宋徽宗召见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设法坛做法事,在朝堂上,张继先给宋徽宗呈奏时,张继先说宋徽宗显露出了“赤马红羊之兆”,便请求皇上修德。宋徽宗便把“上清观”升格为“上清正一宫”。
1310年,元武宗再次把“上清正一宫”更名为“大上清正一万寿宫”。
直至1687年,康熙为了弘扬正一道,为上清宫御书宫额,更名为“大上清宫”。
据清代《留侯天师世家宗谱》记载:“檐际悬圣祖仁皇帝御书‘大上清宫’额。”由此“大上清宫”这个名字便一直延续至今。
大上清宫是天师张道陵及历代正一道天师祈祷、打醮、拜神和举行重大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他们也在这里隐居练道、修真养性和静心练丹,这里是道教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的地方。
大上清宫整个建筑以三清殿和玉皇殿为中心,另外还建有紫微殿、后士殿和东隐院等。据1740年妙正真人娄近垣所编纂的《龙虎山志大上清宫新制》里记载,当时大上清宫中的殿宇多达二三十座。
在这些宫殿里塑有天神、地祇、南星北斗、三十六天将、二十八宿星和六十甲子等神像数百尊,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神灵世界最高领导机构,故有“神仙所都”和“百神受职之所”的美誉。
大上清宫之所以具有这么大的影响,还因为我国古典名著《水浒》里有大上清宫的故事。
《水浒》里讲,当年洪太尉受大宋仁宗之命,到龙虎山宣请张天师进京祈禳瘟疫,不料在上清宫伏魔殿误放了老祖大唐洞玄国师在镇妖井内镇锁着的“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共108个魔君。魔君出世后,便成了后来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将”,所以,人们说龙虎山是梁山好汉的出生地。
但据传说,当年洪太尉放走的是118个魔君,这些魔君直冲上天后,在空中散作100多道金光。
此时张天师在京城做法事时已经感知群魔出来了,就迅速念咒擒拿,而其中10个魔王拼力抵挡天师法力,让其他108个魔君逃走了。
而抵挡天师法力的10个魔王终究敌不过张天师的法力,被张天师一一降伏了,最后被点化成龙虎山的“十不得”。因此,当地流传一句民谣:“龙虎山中十不得,若有一得天下了得。”
在大上清宫中不仅流传着很多神话传说,还有绚丽豪华的宫观建筑,但后来都因战火破坏或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筑已经倒塌或损毁。存留下来的伏魔殿、东隐院、善恶分界井、梦床、神树和传说中的镇妖井等古迹,仍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天师府的神道合居盛景
大上清宫是历代天师讲道布教之所,而天师府则是他们生活起居和掌管天下道事的总署。建筑雄伟,有“南国第一家”的美称。天师府是在1105年,由宋徽宗始建于龙虎山脚下的上清镇关口,全称为“嗣汉天师府”,它是道教最早的发祥地,并被尊为道教的第三十二福地。
天师府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它依山傍水、气势非凡。由于道教大多是兴起于山泽草莽之间,并且道士们都追求超凡脱俗和清静无为的境界,所以天师府内种植了很多奇花名木,也是暗寓此地为仙境。
天师府整个建筑工艺群是由府门、仪门、玄坛殿,提举署、法篆局、万法宗坛、大堂、三省堂、观星台、灵芝园和厢房廊屋等组成,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道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
天师府的外观具有浓厚的神秘氛围,红墙深院,彤壁朱扉,给人以神道合居的气势,并且以八卦铺地,显示了浓厚的道教底蕴。
天师府坐北朝南,高大宽阔、面河而立、气势雄伟。门前庭院正中镶嵌着太极八卦图。八卦在道教里是代表宇宙间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而太极图则是显示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和动态平衡的道教哲理内蕴。天师府府门上有一对抱柱楹联:
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
这副对联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手笔,它形象地表达了龙虎山正一道天师既是“神仙”又是“宰相”的双重显赫地位,同时也阐明了正一道与历代皇权的密切关系,以及人们对追求成仙的渴望。
在院门后,有一条100余米的鹅卵石铺成的宽阔甬道直通二门。二门前东为玄坛殿,西为法篆局和提举署,但后来都被毁了。二门门联写的是: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这副对联不仅表明了历代天师道高德重,使龙虎也服伏、鬼神也钦佩的历史事实,同时也表明了道教要求信徒必须修道养德的教理教规。
过了二门是一个大院,院中间是天师府的主建筑“玉皇殿”。殿门的外面两侧矗立着两个雕龙石柱,殿门的下面是雕龙石阶,石阶下就是有名的灵泉井。
相传,这口井是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奉正一道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法旨所凿。它的泉水清澈甘甜,所以取名为“灵泉井”。历代天师做道场前敬天官、地官和水官都用这口井里的水,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法水井”。
还传说这口井有9米深,并与四海相通。当时挖凿的时候,曾惊动了龙王。
龙王问:“为何要挖得那么深?”
天师说:“我要借四海之源,用来演法炼丹。”
所以人们又称它为“丹井”。穿过甬道便可到达玉皇殿。玉皇殿是历代天师实施道政的地方。玉皇殿前距二门九九八十一步,此殿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殿内供奉着身高9.9米的玉皇大帝像。在玉皇大帝旁,有金童、玉女和20个天君配祀两边,并且有8条金龙飞舞楹柱之间,使整个玉皇殿显示出天廷的庄严之感。
在玉皇殿后面便是私第了。私第是历代天师的住宅,也称为“天师殿”。这一部分是天师府的主体,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前、中、后大厅组成。
在天师殿院门前的隐壁上画有“鹤鹿蜂猴”的一幅巨画,象征着高官厚禄和宰相门第。院门前上书白底蓝字对联一副:“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这不仅体现了当时天师府建筑的豪华是举世无双的,同时也告诉了人们当时道教文化的兴盛程度。
进入殿门,前厅为客厅。在客厅里有一块浑圆的翠绿色盘石,名叫“迎送石”。这是历代天师迎送客人到此留步的地方。在堂壁上挂有“墨龙穿云图”和“祖天师像”,在东西四壁上都题写着名诗,描绘着古画。
再往里走就是中厅。中厅为会客厅,有“狐仙堂”的美称。在中央供奉着3尊神像,中间是在刀剑斧戟和龙虎旌旗的拥簇下正襟危坐的道祖天师张道陵,侍立在张道陵两边的则是他的两位高徒王长和赵升。张道陵身旁悬有歌颂他道尊德贵的对联一副:
有仪可象焉,管教妖魔丧胆。无门不入也,谁知道法通天。
在前厅和中厅搭接处,在左右两旁开辟有“金光”和“紫气”两个门,中间还有一个门,上刻“道自清虚”4字,这是为了提醒世代天师要依道传教。
再往里走就是后厅,后厅也叫“上房”,是张天师食宿生活之处。后厅的中堂原是天师用餐的地方,清代的时候里面有几把太师椅,四壁上也有很多书画。中堂后壁悬挂着祖天师张道陵的画像。香案上有屏风、净瓶、时钟、灯台和香炉供器等,非常古朴典雅。
除此之外,天师府内还有灵芝园、敕书阁和观星台等,宫楼阁宇多得数不胜数。
但是,如此豪华的天师府,后被洪水冲毁。后来虽然重建,但又因战争惨遭焚毁。后来,经过历史创伤后的嗣汉天师府,在政府的扶植和海内外信徒的赞助下,逐年得到了修复。
在保持明清建筑的基础上,以府门、二门和私第为中轴线,又修建了玉皇殿、天师殿、玄坛殿、法箓局、提举署和万法宗坛等,从而把宫观与王府建筑合为了一体,再现了这个蕴含着巨大道教文化内涵的府邸。
龙虎山道教文化的兴盛之路
自从宋徽宗建造了天师府之后,张道陵的后嗣也逐步受到了朝廷重视,龙虎山的正一道便开始兴盛起来。在宋代期间,宋王朝在龙虎山建造了大量宫观。一是旧有几座宫观得到了扩建和赐额;二是新建了大批宫观,宋代新建的宫、观、庵和院近20座。
其中,有建于1056年至1063年间的凝真观。1102年至1106年间的静应观和祈真观。1107年至1110年间的灵宝观。1119年至1125年宣和年间的逍遥观。1208年至1224年间的金仙观等。
另外,宋代还建有云锦观、仙隐观、归隐庵、蒙谷庵和天乐道院等。
在这个时期,龙虎山正一道掌教的是张道陵的第二十四代至第三十五代后嗣。从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开始,每代天师都曾被诏面圣,并被赐予“先生”称号。
其中,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和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最得朝廷恩宠。
在1104年,宋徽宗召见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张继先与宋徽宗相谈甚欢,于是宋徽宗赐号张继先为“虚靖先生”。
第二年的12月,张继先回到了龙虎山。这次面圣,张继先的父亲和兄长全都被赐予了爵位。而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先后被封为“正应先生”和“仁静先生”。这些都表现出当时宋王朝对龙虎山道教的支持和重视。
正是因为宋王朝的支持,在宋代初期龙虎山便成为与江苏茅山和江西阁皂山并立的三山符箓之一。
后来经过200年至元代,龙虎山的正一道便跃居成为了三山符箓之首。此时,龙虎山正一道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龙虎山正一道的鼎盛时期,掌教的是张道陵第三十六代至第四十一代后嗣。
从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起,每代天师均被元王朝封为天师或真人,让他们主领江南道教。至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时,朝廷更封他为正一教主,让他主领三山符箓。也正是因此,龙虎山道教成为了诸符箓派之首。
在这期间,龙虎山出现了大批著名道士。这些德高望重的道士一部分被输送到了大都燕京,由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的弟子张留孙组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龙虎山道教支派玄教,用来主领江南广大地区的道教事务。
例如,张留孙,又称张宗师,是张宗演弟子,被元世祖忽必烈授以江南诸路的道教都提点之职。剩下的道士则留在了龙虎山,管理山上的道教事务。其中也不乏杰出的道士。李宗老,达观院道士,是著名玄教道士吴全节的老师。在1264年至1294年间被授江东道教都提点,主持本山上清宫。吴元初,龙虎山高士,就学于道教学者雷思齐,所著诗文集为《元元赘稿》,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为之作叙说:
元初服黄冠以自隐,无所营于时,故无所争于人,交游天下名士,诗文往来,皆一时之盛。其言温而肆,清而容,杂而不厌,几于道者之乎?
张彦辅,龙虎山道士,精绘事,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曾为其所作《江南秋思图》赋诗。另外,在此时期,元王朝还对龙虎山道教宫观进行了修正。它除了对龙虎山原有宫观进行了修葺以外,又新建了大批的道教宫观。
据元代散文家元明善和清代正一道道士娄近垣所写的两本《龙虎山志》中的不完全统计,新建的宫、观、庵和院多达37座。这些道教宫观大部分都是由元世祖忽必烈建于1264年至1294年间,有文惠观、乾元观、会真道院、望仙道院、八卦庵、止止庵、太极庵、西华道院、东山道院、云山道院和瑶峰道院等。
在宋元两代,龙虎山道教发展极为迅速,其中大部分道观都是在这两个时期建立起来的。但是这些建筑后来因为遭到了天灾兵火,大多被毁,后存留下来的仅有天师府一座,上清宫、正一观等宫观都是后来重修的。
但是,从那些被毁的道教宫观遗址上,可以看出当时道教文化的繁荣和昌盛。
龙虎山之所以成为“道教第一仙境”,也是有其必然性的。龙虎山在风水学上,堪称是独一无二的经典。风水最看重的就是理想环境的选择,而风水的理想环境主要由山和水构成,其中尤以水为生气之源。
石为山之骨,水为山之血脉,两者本身就是有机融合的,更何况龙虎山的山水暗合了道教太极阴阳教理,所以龙虎山成为道教祖庭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