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 大夫称王

春秋初年,由于晋公族(公室的家族)的嫡系和旁支的斗争,晋献公大批屠杀近亲,使公族嫡系没有竞争对手。献公死后,他的四个儿子互相争夺君位,晋国大乱,直到晋文公即位后才结束。晋国接受公族子弟借权势乱国的教训,立下规矩,不给公族子弟以一定的土地和职位,这样晋国便没有了公族。旧贵族栾氏、郤氏等也失去了权势。因此,政权渐渐被新兴的异支和卿大夫所控制。

晋文公即位后,当年随他出逃的赵氏、魏氏日益显贵,继而辅佐他称霸的中行氏、知氏也先后被重用,再加上后来的范氏、韩氏,晋国便出现了赵、魏、中行、知、范、韩氏六大新兴家族,即所谓的“六卿”。后来,六家日益强大,同晋公室及旧贵族展开了激烈斗争。旧贵族失势后,六大新兴家族内部又发生了纷争。经过二百多年错综复杂的斗争,在原来晋国的土地上, 出现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于是,晋国灭亡。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有名的五霸之一。文公死后,晋襄公依靠文公旧臣的辅助,算是保住了晋国的霸业,但已显出衰弱迹象。卿大夫渐强,公室一天比一天弱。后来晋悼公复霸只不过是回光返照,此后晋国的霸业也就结束了。

晋国国君权力的衰落,始于赵盾执政的时代。赵盾针对晋国的弊病,进行了一番整顿和改革,为新兴家族参政开辟了道路,但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晋襄公死后,赵氏被迫拥立灵公。

晋灵公长大后荒淫残暴。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修建了许多豪华宫殿供自己享乐。他还经常坐在宫中的高台上,用弹弓弹射路人取乐。有一次,灵公要吃熊掌,只因为做得不合口味,便派人把厨师杀掉,让宫女把尸体装在畚箕里拉出朝堂扔掉。这时,赵盾、范会还没有离开朝堂,仿佛看见畚箕里露出一只手,便把宫女叫过来寻问原委。看到国君如此残忍,两人都深为国事担忧,决定冒风险向灵公提出忠告。范会在殿前三进三拜,灵公只是装作没有看见。后来一看躲不过去了,灵公便先发制人:“我知错了,今后改掉就是了。”灵公只是应付范会,随口说了一句,事后依然我行我素。赵盾又多次劝谏灵公,也都碰了钉子。

灵公既嫌赵盾老是啰嗦,又怕他煽动大臣反对自己,便蓄意杀掉赵盾。灵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有一天,他在宫中摆好了酒席,预先埋伏下众多甲士。一切安排就绪之后,灵公便派人去召赵盾来侍宴,伺机行动。酒方三巡,赵盾的卫士提弥明觉察到不妙,便快步闯入堂中对赵盾说:“臣下参加国君举行的宴会,若饮酒超过三杯,便不合礼法!”说完扶着赵盾便往外走。灵公一看计谋已被识破,放出恶狗去扑赵盾。提弥明与狗搏斗,杀掉了恶狗。紧接着埋伏的甲士一齐围攻赵盾。提弥明护卫着主人,且战且退,眼看就要脱险了,提弥明却被甲士杀死。正在千钧一发之际,甲士中有一大汉挺身而出,掉转长戟抵御甲士的进攻,保护着赵盾逃走。原来赵盾以前救过这个甲士一命。

赵盾脱险后逃出都城去避难,他的叔伯兄弟害怕灵公继续对赵盾下毒手,于是率领家兵把晋灵公杀了。这时,赵盾还没有逃越国境。他得知灵公已死,就返回都城继续主持朝政,拥立晋成公。

晋国本来早已废掉了公族,晋成公即位后,为了报答赵氏等新兴家族拥立之功,对大臣们进行封赏。对自居卿位的各家族的嫡长子,拜官赐田,称

为公族大夫。嫡长子以外的各嫡子,则选用为官,称为余子。对那些庶出之子,则让他们在公室的军队中任职,称为公行。于是晋国便出现了异姓公族。晋成公还对赵氏格外施恩,立赵盾的异母弟赵括为公族大夫。这样卿大夫的势力壮大了。

晋成公死后,景公继位。晋景公对赵氏把持朝政,推行改革都极为不满, 同大夫屠岸贾密谋消灭赵氏。这时赵氏是赵盾子赵朔继任爵位。晋景公利用赵氏兄弟之间的矛盾,借口灵公为赵氏所杀,声称赵氏阴谋叛逆,栾氏和郤氏均可作证,要对赵氏采取措施。这时,与赵氏关系密切的韩氏,急忙通知赵朔逃难。赵朔不肯走,对韩氏说:“您决不要使我赵家断绝后代,那样我也就死而无憾了。”后来,屠岸贾领兵杀死了赵氏兄弟,并灭其家族,把赵氏的田产赏给了旧贵族。

赵氏遇难之时,赵朔的妻子即晋景公的姐姐赵庄姬已身怀有孕,躲入宫中避难。赵朔门下有两个心腹,一个叫公孙杵臼,一个叫程婴。赵氏避难后, 公孙问程婴:“你为什么不与主人一起殉难?”程婴回答:“主人有个遗腹子,如果是个男孩,我就把他抚养成人。如果是个女孩,我再去死也不晚。”

不久,赵庄姬生下个男孩。屠岸贾得知后带人到宫中搜索,赵庄姬把儿子藏在裤裆中,并祷告说:“如果是赵氏该绝后,你就哭;如果不该灭,你就别出声。”等到屠岸贾搜查时,小孩居然一声不吭,未被发现。

程婴和公孙杵臼担心屠岸贾再去搜查,就从民家找来一个婴儿,给他穿上锦绣衣服,伪装成赵氏孤儿,公孙抱着他藏在山中。程婴则装作害怕株连, 贪图赏赐的样子,向屠岸贾告发赵氏孤儿的下落。屠岸贾带兵到山中找到了公孙和婴儿,一齐杀死。正当屠岸贾离开都城时,程婴带看真正的赵氏孤儿, 隐居到深山老林去了,一直把他抚养到 15 岁,取名赵武。

后来景公生了病,占卜说是赵氏祖先作祟。景公召来韩氏问赵氏还有后人没有,韩氏讲了实情。于是景公召回赵武、程婴,让赵武袭爵。赵武在新兴家族韩氏等的支持下,灭了屠岸氏和他的家庭,赵氏家族复兴了。

晋景公死后,厉公即位。厉公看到异姓公族势力太强,便笼络了一批亲近公室的旧贵族,想依靠这些力量,扫除六卿在朝中的势力,巩固晋公室的统治。

当时和赵氏关系密切的郤氏,同厉公的宠臣矛盾很深。在宠臣的怂恿下, 厉公深信郤氏心怀叛逆,决心诛灭郤氏。一次,厉公带领大臣们去打猎。当厨师把猎物烹调好了之后,厉公与宠妾们先吃喝起来,把大臣们抛在了一旁。厉公又命令大臣们进献猎物。郤氏去献一只野猪,不料半路被厉公的亲信侍从孟张夺走。郤氏大怒,一箭射死了孟张。厉公认为打狗还得看主人呢,杀死孟张这不明明没有把我这个国君放在眼里嘛!于是,厉公便和胥氏商量办法结果郤氏。郤氏得知消息,便商议对策。有人主张发兵打厉公,郤氏不同意,议而不决。

正当郤氏犹豫不决的时候,胥童、夷阳五等人早已聚集甲士八百人,准备攻打郤氏。长鱼矫估计郤氏族大兵多,强攻未必能取胜,主张用计谋灭掉郤氏。他得到郤氏家族正在讲武堂议事,便同厉公蓄养的力士各带兵器,装作打架斗殴前来告状的样子,闯进讲武堂。郤氏不知是计,正要问官司。这时长鱼矫等二人突然奔向前来,把郤氏三人杀死。晋厉公把三郤血淋淋的尸体放在朝堂上示众,威胁和公室作对的家族。

胥童、长鱼矫认为只杀了三郤还不行,还必须把中行氏等也除掉。厉公

不允许。不久,厉公出去巡游,栾氏、中行氏率家兵把厉公捕禁,后来派人把他杀了,拥立晋悼公。

晋悼公即位后,把厉公的宠臣赶出晋国,任用魏氏等新兴家族,对朝政进行了整顿,国内出现了兴盛局面。晋国由于内政整肃,北方无事,国力强盛,便专力经营中原。秦、楚各国都不是晋国的对手,一时间晋国又称霸中原。但这不过是昙花一现,以后晋国的国君一代不如一代,晋国公室又衰落下去了。

由于,赵盾的族人杀死灵公而未受惩罚,后来栾氏杀了厉公也没有受到制裁,因此,君主权力一步步衰落。晋国国君为保卫自已的权力,同卿大夫明里暗里展开着激烈的斗争。晋灵公差一点把赵氏子孙杀绝,晋厉公杀掉有三卿五大夫的郤氏家族,这些都是国君打击强族、加强君权的斗争。但是, 君权终于抵不过经济力量雄厚的掌握实权的卿大夫。卿大夫专政的局面得以在晋国形成。晋悼公即位后驱逐七臣,好像想惩治一下不听国君命令的大臣, 但是杀死厉公的栾氏仍身居高位。平公、昭公以后,君主完全为大臣所左右, 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晋国公室衰落的情况,从春秋时人们对晋国状况的议论中看得很清楚。

公元前 544 年,吴公子季札周游列国,到了晋国。面对晋国的政局,他对赵氏、韩氏、魏氏说,晋国要归你们三家所有了啊!又对叔向说:“我的好朋友,你可要注意啊!大夫聚敛钱财,权力在私家手中。你这个正直的人, 一定要使自己免于纷争。”几年后,晏婴出使晋国,他先向叔向讲了齐国将要被田氏代替的情况,接着叔向谈了他对晋国情况的看法。他说:“现在我们的公室已经衰败了,兵马组织瘫痪,卿也不过问军事。公室的车马无人管理,士兵没有长官,人们流离失所,饿死的成堆。可是那些贵妇却很富丽妖娆,宫室造得多而且很华丽。老百姓逃避公室的差事就像躲避盗贼、敌人一样。一些姬姓的世家大族已降为奴隶,政治由私人决定,百姓不知道靠谁作主。面对这一情况,国家不省悟,而且也不改。唉!公室地位的低下,没有比现在更惨的了!”他还对晏婴说“晋国的公族快要被消灭完了。我听说公室将被消灭,就像树要死,它的枝叶先掉一样。公族先灭亡,接着公室也就会完。我的同室有十一个族,现在只剩我这一族,可我连儿子也没有。公室昏乱没有一点法度,我能有个善终就不错了,哪能奢望有后代!”叔向的这番话,很形象地描述了晋国公室的破败情景,强大的卿大夫取代公室已成定局了。

栾氏是晋国的一支显贵家族,世代居于卿位,亲属和党羽在朝里做官的很多,在国内有很大势力。栾氏非常专横跋扈,到栾书的儿子栾黡时,更是变本加厉,引起新兴家族的不满和反对。

有一次,晋国为了报仇,联合鲁、郑等国进攻秦国。中军元帅中行偃下命令:“鸡鸣时出发,填井平灶,唯我的马首是瞻”。下军元帅栾黡不愿服从中行偃的指挥,擅自带领下军后撤。栾黡的弟弟耻于不战而退,便与范鞅相约各率兵马进攻秦军。结果,栾黡的弟弟战死,范鞅败回。栾黡认为弟弟的死全是范鞅造成的,便将范鞅赶走,范鞅逃到了秦国。后来经过秦国说情, 范鞅才返回晋国。

栾黡死后,他的儿子栾盈不忘前仇,又忌恨范鞅之父专权,阴谋消灭范氏家族。范鞅之父得知消息,决定先发制人。他用调虎离山之计,派栾盈去负责修建著城,乘栾盈离开都城的机会,对栾氏同党大加杀戮。栾盈在著城

听到这一突变,不敢继续留在国内,连夜逃到楚国,后来又逃到齐国。

齐庄公为了削弱晋国,暗中支持栾盈。当时晋悼公的儿子平公在位,平公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吴王。齐庄公派人赴晋送给平公女儿以陪嫁的奴仆, 暗中把栾盈及武士装在车中带回晋国。大夫胥午召集原栾氏党人聚会,使他人与栾盈相见,党人都表示愿为栾氏效力。于是,栾氏重整旗鼓,率领守曲沃的军队进攻晋都。

范氏在都城也积极进行准备。范氏利用自已在朝中执政的有利地位,利用多数大夫与栾氏的矛盾,接受了乐王鲋的建议,把晋平公控制到自己手中。

乐王鲋巧妙地利用晋平公夫人是杞国人,而当时又正好杞寿公去世这件事,借口平公有外家之丧,让范氏内穿铠甲,身藏兵器,外着丧服,头蒙黑纱,扮作吊丧的妇人,乘车进入平公宫中,挟持平公,一起进入固宫,作为防御的准备。

接着,范氏又让其子范鞅打着晋平公的名义,去招与栾氏有旧交而不愿同栾氏决裂的魏氏。这时,魏氏已将车兵列在门外,自己全副武装站在兵车上,接应栾氏军队到来。范氏赶到后上前对魏氏说:“栾氏阴谋叛逆,国君同大臣们已经齐集固宫,现在派我来召你进宫。”说罢,不等魏氏开口,范鞅一跃跳上魏氏的兵车,右手把剑,左手抓住魏氏的腰带,喝令车夫把车开往固宫。到了固宫,范氏早已恭候在门外,拉住魏氏的手抚慰一番,并许诺平定栾氏之后将曲沃赐给魏氏。魏氏便脱离栾氏,站到了范氏一边。这样, 范、赵、韩、魏、知、中行氏六大家族联成一气,共同抗击栾氏的进攻。

栾氏兵到,攻打固宫。栾氏手下有个力大勇猛的将士叫督戎,在固宫前耀武扬威,六卿一方无人敢出战。一个名叫斐豹的兵士,自告奋勇地对范氏说:“如果能取消我的奴籍,我就去杀掉督戎。”范氏高兴地说:“你能杀掉督戎,我就解除你的奴籍,我对天发誓!”于是,斐豹冲出宫门,迎战督戎。交手数合,斐豹伪装败走,越过一堵短墙,藏在墙根下面。督戎持勇追赶,被斐豹从后面击杀。

范氏见斐豹取胜,立即指挥勇士杀出,一鼓作气,将栾氏军队杀得大败。栾盈收拾残兵败将,逃回曲沃。六卿跟踪追击,攻克了曲沃,杀死栾盈,灭掉了其家族及同党。经过这次打击,晋国旧贵族的势力一蹶不振。

后来,新兴家族和旧贵族继续进行斗争。在韩氏、魏氏相继执政时,又乘旧贵族祁氏家族内部有矛盾的机会,一举灭掉了祁氏及其同党羊舌氏,并将祁氏、羊舌氏的封地改设为县,派官治理。自从祁氏、羊舌氏被消灭以后, 旧贵族的势力已被诛灭殆尽,晋国的政权完全落在了六卿手中。

旧贵族被消灭以后,六卿内部的矛盾便突出起来。赵氏势力的不断膨胀, 同范氏、中行氏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赵鞅曾经攻打卫国,卫国向他进贡 500 家奴。赵鞅把这 500 家奴临时放

置在他的旁支宗族赵午的封地邯郸。后来,赵鞅向赵午索要这 500 家奴,准

备把他们移放到晋阳(今山西太原)。赵午认为有这 500 家奴留在邯郸,那么邯郸就可以和卫国搞好关系,所以他极力反对迁往晋阳。赵鞅很恼怒,下令将赵午囚禁于晋阳,并令其随从不得佩剑。赵午的心腹怕赵午发生不测, 坚持佩剑。赵鞅便杀掉了赵午。赵午的儿子赵稷立即据守邯郸进行反叛,赵鞅派兵包围了邯郸。

被杀的赵午是荀寅(中行寅)的外甥,荀寅又和范吉射有姻亲关系。于是,范氏、中行氏不仅违抗赵鞅派他们去包围邯郸的命令,还要进攻赵鞅。

当时,赵鞅的谋士董安于探知这一秘密,要赵鞅先作准备。赵鞅坚持认为: “晋国法令规定,先发动内争的要被处死,要后发制人才行。”董安于见赵鞅处境危险,便说:“为了你,我宁愿受先发难的罪名而被处死。要是追究起来,你就说是我的主意好了。”赵鞅拒不同意。随后,范氏、中行氏向赵鞅发动进攻,赵鞅虽逃回晋阳,但还是受到包围。

这时,范氏内部又发生矛盾。范氏族人范夷皋得不到范吉射的重用,想乘机反叛他。荀跞喜欢梁婴父,想让他作卿宫而代替荀寅。韩简子同范吉射是仇敌,魏襄子与范吉射关系也很坏。这样,范夷皋、梁婴父、荀砾、魏襄子等人结合在一起,策划驱逐荀寅由梁婴父代替他,赶走范吉射而由范夷皋取代他。荀砾对晋君说:“晋国有明文规定,首先挑起内争的要处以死刑。现在三个大臣闹内乱,赶走赵鞅,显然不公平,不如将他们都赶走”。这一意见得到晋定公的同意。于是,荀砾、韩简子、魏襄子打着定公的旗号,对范氏、中行氏进行讨伐,但没能打胜。范氏、中行氏反对晋定公,国人都帮助君主,范氏、中行氏终于被打败,逃到朝歌(今河南淇县)去。韩、魏两家在晋定公面前替赵氏求情、赵鞅才回到国部。

范氏、中行氏逃到朝歌后,晋国军队包围了朝歌。齐景公、鲁定公、卫灵公在牵地相会,齐景公还和宋景公会于曹的洮邑,商议援救范氏、中行氏。范氏、中行氏的余党析成鲋、小王桃甲统率狄人军队袭击晋国,攻入都城, 后来被打败,析成鲋跑到周王处,小王桃甲逃到朝歌。

公元前 483 年,齐国输送粮食给范氏,郑国派人帮着护送。范吉射去接受粮食,赵鞅则去争夺这批粮食,两军在戚地相遇。由鲁国逃到晋国的阳虎对赵鞅说,我们的兵车少,要先列好队,伪装成兵车多,使郑国军队产生畏战思想,然后再向他们进攻,一定会打胜仗。赵鞅听从了他的计策。

战前,赵鞅召集军队举行誓师,向士兵宣布范氏、中行氏的反叛罪行, 并设重赏来争取各种身份的人支持。同时,还为自己与范氏、中行氏的兵争辩解。两军对垒时,与儿子争位失败避难于晋国的卫太子蒯月贵为赵鞅车右, 同赵鞅登上铁丘(今河南濮阳北),看到郑国军队众多,被吓得从车上摔下来,替赵鞅架车的王良把他救起来,骂他像女人一样懦弱无能。临战时,赵鞅巡视军队说,毕万本是一介平民,在七次战争中都能抓到俘虏,后来成为家中百乘兵车的大夫,还得到善终。你们努力作战,也会有高官厚禄的。这大大鼓舞了士气,士兵个个跃跃欲试。

战斗一开始,郑国军队的利器击中赵鞅肩膀,他倒在车里。郑国军队又抢走了他的帅旗,在危急关头,卫太子却奋发了精神,举戈杀敌,救起赵鞅。虽然主帅受伤,帅旗也被夺走,但晋兵争着立功,个个奋勇当先,郑军开始后撤。卫太子紧逼郑军,郑军大败,晋军得到齐国的粮食一千车。赵鞅感到很高兴,说:“可以了。”他的下属傅搜说:“对郑国的战斗虽然取得胜利, 但还有知氏在,不能高兴太早。”范氏收田税的官公孙龙,曾被赵氏捉住, 并要杀掉,赵鞅说公孙龙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的主人,没有罪,把他放了。在这次战斗中,公孙龙也带领私兵 500 人在夜里攻击郑军,夺回了赵鞅失去的帅旗,献给赵鞅,说:“请报主德”。

在铁丘之战的第二年,赵鞅统率军队围攻朝歌,重点进攻外城的南门。荀寅派军队从外郭进攻赵鞅的后路,又派他的徒众从北门声东击西,自己乘乱突围,逃到邯郸。在晋国的苦苦追击之下,齐国派出军队帮助荀寅,范吉射逃到齐国,晋国这场内战才算结束。这样,范氏、中行氏和赵氏的矛盾,

也就成为晋齐两国的矛盾。由于范氏、中行氏得到齐、鲁、宋、卫、郑等国的支持,战争持续了七年之久。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内争,而且形成了中原列国的两大阵营的对峙,可以说是晋国新兴力量与各国的保守势力的初次较量。

范氏、中行氏败逃后,赵氏据有邯郸,其他地方为晋公室所有。后来, 知氏、韩氏、魏氏、赵氏四家联合起来,要分占原来属于范氏、中行氏的故地,晋出公不答应,他们就赶跑了晋出公。晋出公仓惶出逃,在路上死去。知氏另立晋哀公,自己控制了朝政,又占领范氏、中行氏原来的地方,韩、赵、魏、知四家成为晋国最强的势力。

四卿专政后,一面继续削弱公室,一面在内部展开激烈争斗,韩、赵、魏三个家族同知氏的矛盾更为尖锐。在范氏、中行氏被赶出晋国之后,晋国有势力的卿族还剩韩、赵、魏、知四家,其中知氏势力最强。开始的时候, 知氏家族族长知申,指定儿子知瑶作他的继承人。族人知果表示异议,说: “知瑶不如你的另一个儿子知宵。知瑶有五项超人的优点,只有一项缺点。这五项优点是:一表人才、精于骑射、通晓各种技能、文章流利、坚决果断。一项缺点是:胸怀狭窄而缺乏恩惠之心。五种能力加上毫无容人之量,谁能和他和平共处?如果知瑶作继承人的话,知家一定会覆灭。”知申不理会这项建议。赵鞅逝世以后知瑶掌握晋国大权。知氏势力最大,想独吞晋国,先打算削弱其余三家。他以奉晋君之命,准备练兵伐越,恢复霸主地位为借口, 要每家割地给公家,其实,公家就是知家。

知瑶先派人向韩氏要求割地,韩康子想不给他。他的臣下劝他说:“我们都知道知氏的为人,他来要地,我们不给他,他肯定会发动战争。如果我们割地给他,他必然骄傲,又会向其他国家要地,其他国家不给,知氏便会发动战争。这样,我们可以免于战争,等待日后的时机到来。”韩康子觉得有道理,便送给了知氏一个万家的县。

182 知氏乐不可支,又派人向魏氏要求割让领土。魏宣子起初不想给他, 觉得欺人太甚,但又一考虑,韩氏已给了土地,觉得自己不给他的话,必然会得罪知瑶。知瑶便会对魏发动战争,不如割地给他。魏宣子也给了知氏一个万家的县。

知瑶对自己谋略的高明和判断的正确十分满意,踌躇满志。于是,他又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向赵氏索要蔡和臬狼两地。这一次他碰到了钉子,遭到赵氏严辞拒绝。这对习惯于胜利的知瑶,确是一个难以忍受的打击。知氏受挫,便胁迫魏、韩两家出兵,一起攻打赵氏。

赵氏准备离开晋国都城,考虑投奔何地,一个侍从建议:“长子(今山西长子县)最近,而且城堡刚修建好。”赵氏说:“人民刚刚完成巨大工程, 已经精疲力竭,再要他们卖命守城,他们会肯吗?”另一个侍从建议道:“邯郸仓库充足,也是好地方。”赵氏说:“地方官已剥削了人民的财富,如今我再去剥夺人民的性命,谁肯帮我?只有投奔晋阳。晋阳是我们赵家的老根据地,我待人民宽厚,人民必然归附我们。”于是,赵氏便立即退保晋阳。

晋阳是一座古老的城堡,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赵鞅在世时, 曾先后派能干的家臣董安于和尹铎治理晋阳。据说董安于在修建宫室的时候,墙壁里面树立了一丈多高的密密麻麻的荆条,作为支撑。室中的廊柱则用青铜铸成。荆条是造箭杆的材料,青铜是制造武器的原料。实际上已暗中作了应急的准备。

继董安于之后,尹铎又去经营晋阳。临行之前,尹铎深有用意地请示赵鞅:“您让我去治理晋阳,是为了多收赋税呢,还是为了把它建成赵氏的堡垒?”赵鞅回答说:“当然是要把它建成我家的堡垒啊!”赵鞅还一再叮嘱尹铎,到了晋阳之后,把当年范氏、中行氏围攻晋阳时所筑的工事拆掉,免得日后见到心中不快。

尹铎到达晋阳后,有意在统计人口时,减少了这个地区的户口数,从而减轻了当地人民的赋税负担,以此为赵氏买好于民。尹铎在加高城墙时,把当年范氏、中行氏在城外筑的工事也一并加高。后来,赵鞅来晋阳视察尹铎的治绩,发现尹铎没有按自己的旨意办事,十分生气,非要把尹铎处死不可。尹铎不慌不忙地对赵鞅说:“想起乐事就高兴,想到灾难就害怕,这是人之常情。增高范氏、中行氏所筑工事,可以使我们常常想起过去的灾难,引以为戒,这样赵氏才能长治久安”。听完了话,赵鞅明白了尹铎教他居安思危的深远用意,便转怒为喜,对尹铎大加奖赏。赵鞅还对儿子说:“日后晋国如果出现动乱,我们赵家受到危胁的话,你一定要以晋阳为根据地,保守家业。”

赵氏退保晋阳之后,知氏率知、韩、魏三家军队,把晋阳团团围住,密不透风。一连攻打了三个月,也未攻下。又围困了一年多,晋阳还是顽强抵抗。于是,知氏想出一条毒计,开渠引冰灌晋阳。这一着果然厉害,几天以后晋阳城外一片汪洋,水位不断升高,离城头只差五六尺高了。

一天,知氏约韩氏、魏氏一同乘车在城外高地上巡视。知氏坐在主位, 魏氏驾车,韩氏陪乘。看到洪水滚滚,波浪滔天,晋阳城像一叶孤荷,眼看就要被淹没。知氏指手划脚,洋洋得意地对韩氏、魏氏二人说:“哈哈!今天我才知道用水可以灭掉他人的国家。”韩、魏二人听了此话,心中掠过一阵冷意。他们立即想到,引汾水可以灌安邑(魏都),引绛水可以灌平阳(韩都)。韩氏不禁用胳膊肘碰了碰坐在身旁的魏氏,魏氏也用脚踩了踩韩氏的脚面。两人口中不说,心中会意。

晋阳城由于长期水浸潮湿,许多房屋倒塌,锅灶也都淹没了。居民和士卒只得到高台上、树木上搭起窝棚居住,悬起锅灶做饭。城中缺粮,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状。士卒病饿交加,身体十分虚弱。水势还在不断上涨,形势万分危急。

赵氏为了打破围困,死里求生,在一天夜里派臣下张孟谈坐筏子偷偷出城,来到敌营,私下会见韩氏、魏氏。张孟谈讲了一番唇亡则齿寒的道理, 指出赵氏覆灭之日,也就是韩、魏大难临头之时。与其联知灭赵取祸,不如联赵破知求安。韩氏、魏氏也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只不过担心谋反不成反被知氏知道、遭来杀身之祸。张孟谈劝慰他们说:“你们两人定下计谋,只有我知道,别的没人知道。”于是,三人秘密议定韩、赵、魏三家联合,共击知氏。这时,知氏还蒙在鼓里,妄想指日就可城破。

到了约定的日子,魏氏、韩氏乘夜间派兵杀死了守堤士卒,将堤坝掘开, 大水直灌知氏营寨。知氏军队从睡梦中惊醒,乱作一团。韩、魏两家军队乘机两翼夹击。赵氏军队也从城内杀出。知氏军队三面受敌,溃败逃散。知氏被捉,枭首示众。接着,韩、赵、魏三家又灭掉知氏家族,瓜分了知氏的领地。

知氏灭亡以后,韩、赵、魏三家分掌朝政,号称“三晋”。三家势均力敌,虽然各有打算,但谁也不能吃掉其他两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家继

续蚕食公室土地。到了晋幽公时,晋君所掌握的只有国都和曲沃两城。晋幽公不但不能号令三家,反而得去朝拜他们,降到了从属卿大夫的地位。韩、赵、魏三家实际上升到了诸侯地位。

公元前 403 年,周威烈王正式任命韩、魏、赵为诸侯,承认了三家分晋

的事实。公元前 376 年,三家最后废掉晋君,将晋室仅有的一点土地也予以瓜分,春秋大邦的晋国便在历史上消失。

春秋战国之际,我国正处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大变动时期。三家分晋是战国时期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此后,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的局面,历史进入了由封建割据的各诸侯国通过兼并战争走向全国大一统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