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数收”农业技术和新作物的引进

“一岁数收”耕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这一阶段农业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它是人们在对农作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基础上,综合运用各项生产要素,通过间作、套作、混作、轮作等技术措施,合理安排种植,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使一年内的收获次数由一次增加到二次、三次乃至更多次。清代,关中地区一般是二年三收,运用了套种技术后, 有的地方一年可达到“三收”。轮作倒茬,合理安排前后农作物也能提高产量,《甘薯疏》说:“若高仰之地,平时种蓝,种豆者,易种薯, 有数倍之获。”为实现“一岁数收”,除了要重视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和加强田间管理外,特别要求土地肥熟,那就是要深耕、多耕和多施肥料。

“一岁数收”需要多施肥,这也就促进了肥料的蓄积和施肥技术的发展。肥料的蓄积,这时除就地取材以扩充肥源外,还强调肥料的“酿造”。肥料种类已扩大为人粪、牲畜粪、草粪、火粪、泥粪、骨蛤粪、苗粪、渣粪、黑豆粪、皮毛粪 10 大类。同时,讲究提高肥效,重视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地使用。由于“一岁数收”带来了较多的病虫害,这也给人们提出了除虫灭病的新课题。

玉米、甘薯和烟草等都是起源于美洲的农作物。15 世纪末,哥伦布开辟了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航路之后,这些作物很快传播到了欧洲,并逐渐遍及全世界。我国引进这些新作物是从 16 世纪初、明代中叶开始的。最先引进的美洲农作物是玉米。玉米在我国明代的许多地方志中已

有记载。最早见于安徽《颖州志》(正德六年,1511 年),玉米很可能是在 16 世纪初经由海路传入我国沿海和各省的。

甘薯是万历年间引进的。福建人陈振龙从事海外贸易,在吕宋学会甘薯栽培技术,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回国时设法带回薯藤,并且试种成功。甘薯是高产作物,一般沙质土壤都宜种植,成为当时救荒的主要粮食,很受欢迎;不久传到浙江、山东、河南等省,逐渐提高栽培技术,在华北较为寒冷的冬季也能留种了。明、清之际,为推广甘薯而编写的著作有徐光启的《甘薯疏》、陈世元的《甘薯传习录》和陆耀的《甘

薯录》等。

烟草的原产地大概是美洲墨西哥,后来传至菲律宾。明中叶以后, 自菲律宾传入我国时音译为“淡巴菰”。崇祯年间,已有不少人以吸烟为乐,一些种植粮食的农田也改种烟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