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神圣的反击战挑战已经开始
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春天里,约翰·肯尼迪向全世界发表演说,宣布人类开始了征服月球的挑战。事情仅仅隔了9年,阿波罗11号就载着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可尔·柯林斯中校、埃德温·奥尔德林上校于1969年7月16日发射升空。5天之后的7月21日, 在格林威治标准时间3点56分,阿姆斯特朗从鹰号登月车上走下来,登上了月球:“我当时真正地感觉到,从视觉上感觉到,月球确实是一个球体,而不是一个圆盘。看上去几乎让人感到,月球正在向我们展示它的圆满,展示它与地球相似的形状以示欢迎呢!我当时确信, 她会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主人。它长期以来一直在等待着第一批客人……”
1997年5月18日,另一位美国总统——擅吹萨克斯的克林顿先生同他的前辈总统一样,在巴尔的摩大学发表演说,向艾滋病发起挑战。克林顿反复强调,这是与当年征服月球的挑战一样对人类具有深远意义的挑战!
这次挑战的具体目标是:10年内在美国制造出抗艾滋病的疫苗。
自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次用46行文字向全世界宣告最早发现艾滋
病这种新的传染疾病以来,人类已经与艾滋恶魔抗争了20多年了。20多年里,有成功, 有喜悦,但是更多的却是无休止的烦恼和接踵而至的失败。
在征服艾滋病恶魔的漫漫征途中,我们当然不该忘记极为稀罕极为珍贵的成功与喜悦—
—
1983年:艾滋病病毒分离成功。
艾滋病病毒分离成功是在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两年后完成的。1986年,国际微生物
学会及病毒分类学会将这一病毒统一命名为——HIV。1984年:早期HIV研究有了重大突破。
重大突破之一就是发现HIV首先要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CD4分子相互作用,HIV 的核酸(RNA)才能穿过人体细胞膜进入细胞。后又发现其他一些帮助HIV进入人体细胞的辅助受体。这些基础研究和突破阐明了HIV的致病机制和流行规律,为今后研究免疫重建和阻断手段包括治疗药物和治疗性药物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1985年:第一个艾滋病诊断试剂药盒问世。
我们知道,HIV抗体一般在感染后4周逐渐出现,可延至终身,是人类感染的重要指标。最早用于检测HIV抗体的方法是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 LISA)和免疫印迹法(WB)。这种新型试剂盒的诞生使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上HIV有了依据,尤其在控制HIV/AIDS流行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对献血人员献血前进行筛选,可以保证用血安全。现在,试剂盒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已大为改进。ELISA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其敏感度几乎100%,特异度也在99.7%以上。在方法学上,不但检测血液,也可以检测唾液和尿液,有常规的方法也有快速的方法,可以一滴血一分钟即出现反应。
1986年:第一种艾滋病药物问世。
在认识到逆转录病毒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因以后,研究人员立即着手对终止病毒的复制周期进行研究。在体外研究证明了第一个药物AZT具有抑制逆转录酶作用之后,立即进行临床评价,并证明它能有效地阻止发病。虽然后来发现单独长期使用会导致严重的副反应,也不能延长HIV感染者生存时间和延缓发病时间,容易发生耐药情况,但它为后来大规模研制和评估各种抗病毒药物打开了治疗大门。
1988年:确定世界艾滋病日。
短短6年半时间,艾滋病已蔓延到123个国家和地区,从5例病例发展到6万病例。为了减缓艾滋病流行的速度,推动全球与艾滋病作斗争,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W HO)在伦敦召开了由各国卫生部长参加的世界卫生大会。在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需要确定一个全世界共同行动的日子,以形成全球范围内控制艾滋病的声势,并决定将每一年的1 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并相约在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宣传活动,而每一年的活动都有一个主题,1988年的主题是:全球共讨,征服有期!
1989年:开始研究艾滋病疫苗。
随着单个抗病毒药的深入研究——早期多数研究是以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在灵长类动物中进行——十余年来先后对灭活的全病毒疫苗、活载体疫苗和DNA疫苗进行研究。其中GP120蛋白类疫苗在泰国正在进行人体第三期临床试验。迄今,有关研究疫苗的动物模型的评估的方法相继确立,但由于HIV变异性很大,技术难度比以往任何一种疫苗要高,因此,要真正成为人类常规疫苗还需要一段时间。
同年,在我国云南边境瑞丽地区成批吸毒者中检查出HIV感染者,共报告146例, 这标志着我国原以国外传入为主的局面已经改变。
1996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成立。
这一年,全世界都发现,艾滋病流行已经不仅仅是卫生和健康问题,它已经影响到社会
和经济的发展,完全超出了卫生部门的权限,而必须全社会的参与,才能够挑战艾滋病。于是联合国下属的6个国际组织,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共同发起组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这是联合国针对一种疾病以全新合作方式建立的组织。在中国也设立了UNAIDS的办事处。
1998年:人类在与艾滋病作殊死搏斗中应该记住这一年。
北美和西欧、澳大利亚一些国家艾滋病流行势头得到控制,并总结出6条经验,即:要保证安全供血,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高危人群的干预力度,减少人类受毒品的危害,改善性病治疗和护理,大力推广避孕套的宣传、使用及抗病毒药物用作治疗和预防。
同年6月28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2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以核甘类转录酶抑制剂、非核甘类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联合抗病毒疗法为基础的HAART治疗。这种疗法使艾滋病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控制,生命质量提高,寿命延长,还可减少传染性,打破艾滋病是“不治之症”的观念。
正是这一年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上,与会者一致呼吁人们高度注意发展中国家中艾滋病的发展趋势,强调发展中国家要立即采取行动,从加强预防着手,不要坐等药物的治疗;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以制止艾滋病的广泛蔓延。
这届大会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了在发展中国家延缓艾滋病扩散和改善治疗条件的一项计划。这个计划的重点是在世界最贫穷的11个发展中国家实施防止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将病毒传染给胎儿的措施。根据计划,3万名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将得到产前护理、咨询和医疗等一系列服务。在发展中国家,约有25%到30%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时或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胎儿,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只有5%。
1998年6月23日是人类对付艾滋病征途中的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美国首次艾滋病疫苗人体试验开始,30多个城市5000多名志愿者接种了“艾滋瓦克斯疫苗”,这种疫苗是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瓦克斯全生物技术公司研制,当月初获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人体试验许可的。如果这一试验成功,人类将在战胜艾滋病的奋斗中大大前进一步。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进展,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署长彼得·皮奥特说,已经看到了治愈艾滋病的曙光在闪动。
2000年:“打破沉默”。
7月9日至14日,第13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也是在占全球HIV/AIDS人数70%的非洲召开这一会议,说明要控制这个疾病, 应该首先着眼于发展中国家。
大会的主题是“打破沉默”,其目的是希望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艾滋病的蔓延,全世界、全社会、配偶之间、伙伴之间、父母之间以及孩子之间都应该正视并公开讨论艾滋病的危害。
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门槛时,反击艾滋病的号角再一次被嘹亮地吹响。 2001年6月25日至27日,联合国有史以来首次就健康问题举行的特别联大——
关于艾滋病问题的特别联大,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
这次会议在联合国每年举行的3500多次会议中最为沉重,最为撼人心旌,因为这是自人类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联合国举行的最大规模的讨论艾滋病问题的国际会议,因为这次会议将决定未来世纪里人类向何处去。
这样一次触动人类每一根神经的会议,有24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其他150多个联合国成员都派出卫生部长率代表团出席。此外,非政府组织代表、科研专家、企业界人士及艾滋病患者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者举行了分组会议,讨论预防与关怀、艾滋病与人权、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国际筹款与合作等四大问题。
艾滋病感染与传播是无国界的。
反击艾滋病感染与传播也应是无国界的。
地球村中的每一个村民,不管是男是女,也不管是老是少,不管肤色如何,也不管信仰如何,都应该义不容辞地携起手来,投入到面前这场关系整个人类命运的无国界战争中去!
第十九章 神圣的反击战黎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英国作家笛福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最想躲避的坏事,我们最害怕的坏事,往往是我们获得释放的门径,是我们脱离苦恼的惟一门径。”
人类与最害怕的坏事、最想躲避的坏事的抗争与反击中,非常渴望获得释放的门径,梦寐以求盼望找到脱离苦恼的门径。但是付出很多很多,收获很小很小,小到在与艾滋病恶魔抗争的砝码上忽略不计。
何以如此?
其根本点在于人类在寻找一种理想的治疗艾滋病的方法的同时,艾滋病病毒也在磨刀霍霍,它的快速变异能力总会给HIV留下余地使之逃出药力所及的范围。
为了尽快地让人类走出黑暗,逃离艾滋病的威胁,医学家和药剂师们已经制定出两种策略对付这潜在的灾难。第一种方法是以各种方式扰乱病毒的繁殖过程,在各种不受病毒过剩变异影响的层次上进行。其构思精妙处在于使HIV永远不能完成抗药性变异。第二种似乎更近一些,更简捷一些,那就是包括在几个层次上同时用几种药物攻击病毒,八面埋伏,仅求一逞。
设想很好,但在实践中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最大的麻烦在于两种方法都有激发抗药性病毒从未完成的HIV副本的碎片中出现的风险,这种风险和HIV一样可怕!
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原地。
正当全世界医学家、药物学家走投无路时,旅居美国的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鸡尾酒” 疗法,一下子耀亮了许多僵直的目光。
“鸡尾酒”疗法是在新思路指导之下的联合用药,被誉为艾滋病治疗中的一个里程碑, 目前它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治疗艾滋病的最好方案。《南方周末》记者李虎军引用北京地坛医院张福杰教授的介绍说,1995—1997年,由于普遍实施这一疗法,美国的艾滋病死亡率下降了44%。
但是“鸡尾酒”疗法既无法彻底治愈艾滋病,又会产生副作用,比如强烈的消化道反应, 有人甚至因为无法忍受而拒绝服药;非但如此,它还能产生抗药性的隐患等。
不过,“鸡尾酒”疗法的最大障碍还在于其药价昂贵,严重地超过了普通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因为用这种方法治疗,一年花费当在10万元以上!
其他的一些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其费用也是高得惊人,例如一种目前使用有一定效果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AZT的年人均治疗费用约为2200~6000美元,比1987 年时的年均8000美元已有所下降。供不能服用AZT的患者使用的第二种抗艾滋病的药物DDI,估计它的年治疗费用约为850~2300美元。显然,对这么高的费用,发展中国家是负担不起的,因为有些发展中国家每年人均保健费用往往不超过5美元。联合国的材料表明,美国联邦政府每年为治疗艾滋病的支出总额超过20亿美元,每个美国艾滋病患者一生的治疗费用约为5~6万美元。再以美国的旧金山市为例,过去10年花在艾滋病防治上的费用高达2.886亿美元。在1982—1983年,只花了18万美元在艾滋病的防治上,但到了1991—1992年度用了7330万美元,增加了400倍还多。旧金山市政府所花的每一元钱中,有三角半是用在艾滋病上面。在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多、防治
费用越来越增加的情况下,许多国家实在是不堪负担的。
一边是贫穷,一边是死亡,两军对垒,各不相让。今天,如何降低艾滋病治疗药物的价格,不仅是各国政府相关部门考虑的迫切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世界争端。
2001年11月在多哈结束的WTO第四届部长会议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花了整整6天时间来讨论这个议题。以印度、巴西为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要求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允许各成员国在发生大众健康危机时采取特殊措施,比如允许本国企业仿制外国专利药。而美国和欧盟则担心类似的特殊措施被滥用,从而影响本国制药业的利润和研发积极性。
正当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相持不下时,另一个怪物闯入了美国人的生活之中,这怪物就是炭疽热,炭疽热帮了发展中国家一个忙。当炭疽热神秘地袭击美国本土时,美国感到了十二万分恐惧。美国人发出威胁,如果德国拜耳公司不愿廉价提供对付炭疽热的药品的话,美国将推翻拜耳公司的专利。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各方同意,发展中国家在执行TRIPS规则时有15年的宽限期。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利用时间差合理地仿制一些艾滋病治疗药物,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提供给本国患者。
在上个世纪末发生在艾滋病重灾区肯尼亚的怪事似乎又给人们带来了彻底解决艾滋病的曙光。
这一年,世界各国的艾滋病研究专家们在内罗毕城贫民窟中找到40多名以卖淫为生的职业娼妓作载体进行检测实验。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这些职业卖淫者似乎天生对艾滋病有一种免疫力,她们连续多年暴露在HIV之下,但仍没有被HIV击倒,甚至连HIV的一点儿灰尘也没有沾上。实验显示,在她们的血液中,既没有病毒也没有任何抗体的踪迹!
科学家们感觉到,这些女人似乎继承了某种能在病毒造成任何破坏前杀死它们的细胞。其中两个研究对象是一对姐妹,她们有5个女儿。7名妇女都从事卖淫活动,但都对HIV 呈阴性!
来自英国、北美和肯尼亚各大学的研究者们画出了这些妇女的基因图,试图发现是什么让她们免于传染,希望最后能从她们的发现中设计出一种疫苗,彻底将人类从艾滋病的阴影下解放出来。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探索没有成功,谜还是谜。一丝黎明前的曙光又被黎明前的黑暗所遮掩。 谜何时揭开?夜究竟有多长?人们期待着。
第十九章 神圣的反击战防与治:反击艾滋病的双刃剑
当治愈艾滋病的探索还是一头雾水时,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们想到了东方中国一句古老的哲言:防患于未然。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12月“全球艾滋病流行汇总报告” 中指出:“艾滋病仍然处于低流行水平的国家应当防止流行的潜在传播,而不应当满足于目前的低感染率。在艾滋病的流行尚没有对更广泛的人群造成威胁、感染率较低的地方,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使那些易感染人群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和注射吸毒行为,阻断艾滋病在这些人群之间的传播,并争取时间让更广泛的人群具备保护自己、避免感染的能力。”
这份“汇总报告”还指出,艾滋病流行以来20年已经过去,数百万计的年轻人对艾滋病仍然知之甚少。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料,数十个国家中50%以上的年轻人(15
—24岁)从未听说过艾滋病或对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式存在严重的误解。
中国的情况亦不容乐观,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潘绥铭教授的一项遍及全国60多
个城乡的调查显示,中国人对艾滋病的无知达到了可怜的程度!
在潘教授的调查中,只有3.8%的人知道HIV的3种传播途径,80%的人不知道HIV是不会通过空气与呼吸系统传播的,他们认为打喷嚏、用AIDS患者的碗筷都会被传染。
泰国是艾滋病高发国家之一,但近几年泰国在艾滋病预防方面却走到了世界前列。泰国如果没有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积极开展艾滋病的干预项目,那么今天总人口的10%~ 15%都会被感染上HIV!在过去的10年中,至少有500万泰国人在艾滋病的阴影中幸免于难,这主要归功于泰国社会各界对预防艾滋病系统工程的积极响应。
泰国参议员、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特使莫猜先生在《我们怎样反击艾滋病》的文章中写道:“……艾滋病是一场战争。当战争发生的时候,全国人民都会共同对敌,艾滋病是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在艾滋病之战中,我们不仅会失去人,而且会失去战争中会失去的一切。”
莫猜说,有人认为艾滋病只是健康问题,是健康方面的灾难,但我认为它不是健康问题, 而是行为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得艾滋病?是因为我们的行为,吸毒、性爱的行为。所以我们必须清楚,艾滋病是行为问题、社会问题、发展问题。
要改变人民的行为,必须有各种力量的参与,比如宗教人士、老师,甚至加油站。我们建议每一个加油站都准备一些安全套,然后向你们的消费者进行宣传。
泰国及时地开展了全国性的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推广使用避孕套,每年免费发放700 0万只,不用不行,有时是强制性使用。在泰国,正是使用避孕套运动和其他的教育项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艾滋病在这个国家的流行势头得到了遏制。淋病和梅毒的发病率在15岁至49岁的年龄组分别从1990年的0.24%和0.11%降至1993年的0.03
%和0.02%。男性全部性病的总发病率在1993年比1987年下降了80%以上。在年轻士兵中,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也从1992年的7.5%下降到1994年的3.4
%。可以说,泰国为迅速行动抵制艾滋病的袭击提供了一个好的榜样。
莫猜认为要解决艾滋病问题,必须有每一个人的参与,比如法官、农业官员和警察。在泰国我们有一个除夕夜计划,就是请警察在除夕夜一见到小偷就发个安全套给他们而不是抓他们,因为在新年夜,比较起来,可能引起艾滋病的行为比偷东西更危险。
莫猜还说,在艾滋病问题上,只要你肯打开思路,就能想到好的办法,而且教育宜早不宜迟。泰国从小孩子四五岁就开始把正确的艾滋病信息传授给他们了,而不是八九岁。艾滋病和腐败问题没有区别,莫猜认为社会在腐败问题上的教育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都太迟了, 在艾滋病方面不该再迟了。
在预防艾滋病侵袭的战争中,泰国政府和人民无疑是胜利者。失败的例子很多,最为典型的就是博茨瓦纳。
博茨瓦纳是世界上HIV感染率最高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感染了HIV,5岁以下的死亡儿童中有64%死于艾滋病。面对国家与民族目前所处的危境, 博茨瓦纳总统莫加不得不仰天长叹:我们的国家正受到整个民族灭绝的威胁!
什么原因?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一份报告指出,HIV之所以会在博茨瓦纳等国家蔓延,是因为他们被AIDS侵袭得最早。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人们对HIV的来源、漫长的无症状期以及传播方式都没有充分认识。直到传入境内很多年以后,这些国家政府才开始实行行为干预。到了这个时候,艾滋病已经在整个人口中广泛传播,AIDS患者的人数上升到令人吃惊的地步。
博茨瓦纳的前车之鉴是深刻的,也是血淋淋的。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曾对全球103个国家政府行为干预政策介入时间进行调查,结果是,在首个AIDS患者发现于1980年至1984年间的国家,政府大约在第5年开始实行全国性的预防。而首个AIDS病例发现于1985年至1986年间的国家,37%
的政府从18个月后开始实行预防。
中国在政府行为干预介入方面是位姗姗来迟者。
中国首例AIDS患者发现在1985年,直到13年后的1998年7月,国家卫生部才成立了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根据当时的报道说,卫生部艾滋病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全方位的推进开始。
在此之前,有关部门也进行过干预,但其力度几乎为零。
有资料显示,1996—1997年,中国政府用于艾滋病防治的预算是275万美元。根据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研究员吴尊友计算,单在全国400万妓女和600万吸毒人群中开展最简单的宣传和行为干预,一年最低的预算是60亿人民币。
干预的滞后,经费的缺乏,已经使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捉襟见肘。但其影响最大的还是观念等问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被人们誉为“艾滋病博士”的吴尊友先生认为,所谓干预,就是深入那些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中,改变这些人能够导致艾滋病的传染传播的行为,从源头上阻断艾滋病。他还说,国际上公认的、东南亚国家有惨痛教训的易导致艾滋病传播的行为,一个是性乱,一个是吸毒。
吴先生所在的部门被称为“行为干预室”,即在感染HIV危险性最高的人群中进行宣传, 改变他们容易导致感染HIV的行为。然而,在吸毒人群中宣传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在卖淫者中免费发放安全套,做安全套广告,这些已被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最为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不但有违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而且与中国现行法律相悖。
《南方周末》记者甄茜曾经与相熟识的警察交流过关于注射器宣传与安全套发放的问题, 那些警察朋友认为,公安部门正在努力打击卖淫嫖娼与贩毒吸毒行为,这才是最好的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向吸毒者宣传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与向卖淫者免费发放安全套,无疑是在鼓励吸毒与嫖娼卖淫。
认识问题的差距竟有天壤之别,不得不让人深感惊讶!
到底向吸毒人员宣传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是属于鼓励吸毒还是属于预防艾滋病?到底向卖淫者发放安全套是属于鼓励她们卖淫还是属于鼓励安全性行为?安全套广告能不能做?记者甄茜曾就这些问题分别致电公安部、国家工商局,得到的答案是,这些问题太敏感了,他们只是执法部门。
在国外,似乎这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但在中国,这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反击艾滋病的双刃剑已经失去了一刃,另外一刃我们还能让它缺损和鲁钝么?
第十九章 神圣的反击战中国,向何处去?
“大约二百年前,拿破仑曾预言:中国一旦觉醒,全世界会为之震撼。两百年后的今天, 令人担心的艾滋病一旦在中国蔓延,不仅中国自己感到震惊,整个人类都将为之震撼!”
上面一段话,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以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十家单位联合撰写的《中国艾滋病防治需求报告》的扉页上。
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沈洁在2001年11月中国第一届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结束时对记者说:“如果控制不力,到2010年,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将超过1000万!”
1000万人感染了HIV是个什么概念?我们不寒而栗! 如果控制得力又是多少?最乐观的估计也是150万!
截至2001年底,我们对未来即将出现的两个数字1000万和150万都持观望态度。
不是我们不乐观,而是客观事实不容我们乐观。
中国的HIV感染者的数字呈几何级数的增长,目前HIV感染者总人数排在亚洲第4 位,全世界第17位。中国已经进入艾滋病大流行期,其增长速度超过了非洲!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长齐小秋在2001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 01年上半年艾滋病感染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7.4%!2001年前三季度共报告HI V感染者5616人,已经大大超过了2000年全年!
专家已经发出警告:中国艾滋病流行形势非常严峻。如不加控制,如控制不力,它将影响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政府感受到严峻形势的空前压力,义无反顾地率领着自己的人民投入到反击艾滋病的世纪之战中去。
回首历史的足迹,或许我们能够感受到人民的力量和政府的信心。
作为对1985年中国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的反应,国家于1986年成立了国家AI DS委员会。
1987年,国家AIDS委员会制订了国家AIDS预防和控制规则。 199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了AIDS预防和控制中期规划,该规划
既符合艾滋病全球控制策略,又在此基础上作了适合中国特点的修改。这项规划分为一个国家总体计划和13个省级计划。
199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支持了艾滋病预防控制相关政策和相应措施研究项目,研究项目通过卫生部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合作实施。
1994年12月,在世界艾滋病首脑会议上,中国政府签署了艾滋病控制的“巴黎宣言”,在政治上作出了承诺,支持全球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
1995年,经国务院同意,由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加强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预防HIV/AIDS的几项关键性措施,列出了今后AIDS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建议中提出成立由国务院领导的新的国家AIDS控制委员会,代替原国家AIDS委员会; 在预防医学科学院创建全国AIDS控制中心;增加国家艾滋病项目管理经费的投入。
1996年10月,新的国家艾滋病委员会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来自33个部委、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有关部委和组织在AIDS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的职责分工。
1998年1月,国务委员彭癿云在国务院第二次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上明确指出: “目前仍有不少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同志,对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形势及艾滋病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如果我们不能把握住为时不长的防治艾滋病的有利时机,则很难逃脱像非洲国家及我们一些邻国所遭受的灾难。”
1998年11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 年—2010年),“规划”提出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总目标。其长期目标是:到201 0年,把我国艾滋病感染者的人数控制在150万。到2002年,要遏制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要基本阻断经采供血的传播途径。
2001年,中国政府加大防治艾滋病的投入,由每年1500万元猛增到1亿元。据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沈洁说:“这一个亿,只能作为补助经费使用,不可能全国所有的艾滋病防治都用这一个亿,那是肯定不够的。地方财政现在也加大了投入,比如河南, 一年1000万。此外,国家计委也从国债里拿出12.5亿,今后5年专门做血液安全项目。”
有科学家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就反击艾滋病这场战争总的战况看,人类是失败者,仅在局部领域反败为胜。
不用隐讳,中国在过去16年的战斗中战绩不佳。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现状使我们有机会打赢这场战争。在这场反击艾滋病的世纪大战、世界大战中,政府和人民心心相印,人民和政府同仇敌忾。
只要我们携起手来,艾滋病一定会被征服,恶魔一定会被消灭。人类必胜。
鸣谢
在《中国艾滋病调查报告》一稿的采访、资料搜集和写作过程中,得到过卫生部有关部门,北京、河南、四川、云南等省有关防疫部门,江油市卫生防疫站以及张大奎、甄茜、李玉霄、居杨、刘世平、寿蓓蓓、吴晨光,刘慧、柳达、邓梅芳等人的大力支持,他们提供的大量信息和资料,对写作本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采访中也得到过署名或不署名的H IV携带者和AIDS患者的支持,这里一并致谢。为了我们的共同目标,大家携起手来, 挑战艾滋病。
作者谨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