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南方水田耕作技术

我国南方是指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古代南方的水稻种植,主要以育秧移栽的方式进行,土壤耕作要求大田平整、田土糊烂,以便插秧。这和北方旱地耕作有明显不同。

南方水田的耕作技术,逐步形成了水旱轮作,水耕与旱耕结合的技术体系,水田耕作形成耕耙耖三位于一体;旱作采用“开沦作沟”,整地排水的技术,提高了垄作与平作的耕作技术。

秦汉时期,我国南方还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生产落后,多采用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技术。

火耕水耨,简单来说就是烧去杂草,灌水种稻。这在很多史籍中都有记载。

《平淮书》引汉武帝处置山东灾民诏令道:“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

过了七八百年,《隋书·地理志》记载江南水田耕作方式时,仍然说是“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与渔猎为业”。

从上述记载来看,从汉至隋,言及江南耕作方式的《盐铁论·通有篇》、《汉书·武帝纪》、《汉书·地理志》以及诸多的六朝诗文中,都用“火耕水耨”来概括这一时期的南方水田耕作。

至唐初依然有人称江南“吴风浇竟,火耕水耨”。这种耕作方式,80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一以贯之,未有任何变动。

古代先民烧荒,这是很普遍的,故无论种粟植稻,都要先烧草作为肥料。水稻又得“水耨”,除去杂草,沤于水中,既作肥料,又保证水稻生长。

江汉平原,古代农业历来先进,屈家岭、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均有稻壳出土,可见楚人占据江汉平原后,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进一步得到发展,耕作水平也逐步提高。

火耕烧田的作用,一般认为是除草和施肥。但是杂草大都以种子和根茎繁殖,种子秋季成熟后已落入土中,根茎也深埋于地下,烧田只能烧掉妨碍耕翻播种的枯草,并不能真正起到除草的作用。

烧田取肥是早期农业中增加耕地肥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六朝时期,南方地区已经较普遍地使用粪肥、厩肥,并能轮种苕草作绿肥,稻田施肥不再完全依赖烧取草木灰,但这并不排除施肥的可能性。

南方水田耕作技术的成熟阶段形成于唐代。唐代在“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并将北方的先进工具传到南方,这样便促进了南方耕作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耕、耙、耖相结合的水田作业。

耙由于在破碎土块,打混泥浆,平整田面方面的作用还不够理想,所以到宋代又加以改进,创造出耖。

耖为木制,圆柱脊,平排9个直列尖齿,两端1至2齿间,插木条系畜力挽用牛轭,二齿和三齿之间安横柄扶手,是用畜力挽行疏通田泥的农具。

耖更主要的作用在于把泥浆荡起混匀,再使其沉积成平软的泥层,以利于插秧的进行。用这种农具操作,在南宋时已成为水田耕作重要的一环,从此便形成了南方水田耕耙耖相结合的耕作技术体系。

宋元时期,南方稻田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冬闲田,一种是冬作田。这两种田的耕作是不一样的。

冬闲田的耕作,大致有3种方法,即干耕晒垡、干耕冻垡和冻垡与晒垡相结合。

对于干耕晒垡,陈旉《农书》记载:

山川原隰多寒,经冬深耕,放水干涸,霜雪冻冱,土壤苏碎。当始春,又遍布朽薙腐草败叶,以烧治之,则土暖而苗易发作,寒泉虽冽,不能害也。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土性阴冷的地区或山区,借以利用晒垡和熏土来提高土温。对于干耕冻垡,陈旉《农书》说,通过深耕泡水,沤烂残根败叶,可以消灭杂草和培肥田土。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平川地区。至于冻垡和晒垡相结合,王祯《农书》说道:

下田熟晚,十月收刈既毕,即乘天晴无水而耕之,节其水之浅深,常令块拨半出水面,日暴雪冻,土乃酥碎,仲春土膏脉起,即再耕治。

这是通过既晒又冻,上晒下冻的办法来促进土壤的进一步熟化。

据元代王祯《农书》记载,开沟作疄的方法是:田块四周修有田埂,田埂中间形成排水沟,利于排除田中积水和降低土壤含水量,从而利于小麦旱作。接着种水稻时,再平整田埂,蓄水深耕。

宋元时代创造的稻田耕作技术,至今在南方的土地耕作中,仍广泛使用,并成为当地夺取农业丰收的一个技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