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施行动
- 1990年,寿光召开了一个1200人参加的“千人科技大会”,进行了蔬菜科研大讨论。
- 在海口港码头,每天都能见到一批批载满海南新鲜瓜菜和水果的大货车,源源不断跨过琼州海峡驶往全国170多个大中城市。
- 在旅顺口区土城子村蔬菜基地,菜农指着大棚中间一台仪器说:“人听音乐来精神,没想到给蔬菜听音乐效果也这么好!”
寿光市着力打造蔬菜乡
1990年,寿光县委书记收到一封来信。
写信人是一位农业科技专家,他建议县委注重科技发展,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县委书记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在信上做了批复。
半个月后,寿光召开了一个1200人参加的“千人科技大会”,进行了蔬菜科研大讨论。
在会上,无公害栽培模式也列入了议程中。县委政府还号召所有干部利用一切条件与全省乃至全国的大专院校联系,吸引农业专家来寿光传授科技。
半年后,蔬菜研究所挂牌成立,该所还和全国12所农业大学、13个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有15处乡镇的120多人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53项。
1991年,田马镇殷家村一位在泰安农科院工作的教授被请回村中,用大棚生产技术搞洋香瓜配种试验,当年获得成功。第二年,村里洋香瓜大棚就发展到几十个。经过多年发展,这里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洋香瓜生产基地。
1995年以来,随着全国菜篮子工程的全面实施,各地蔬菜生产迅猛发展,寿光蔬菜产业的优势受到严峻挑战。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优质蔬菜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此,寿光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掀起了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为主要内容的蔬菜产业二次革命,建起大批无公害蔬菜基地,包装礼品菜,发展蔬菜深加工,对外出口,占领国际市场。
据了解,寿光先后聘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全国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46位院士、专家、教授担任蔬菜种植、花卉栽培、水产养殖、园艺管理、生态农业及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技术顾问。
有了人才作保证,寿光蔬菜始终占领着全国蔬菜的制高点。在他们的具体指导下,全市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菜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研究大棚蔬菜种植等农业新技术。总结出了大棚绿豆瓣、大棚密植香椿,大棚油桃、葡萄,大棚蔬菜立体种植等40多项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新技术。出现了年亩产值10万元以上的高效典型和亩产黄瓜3万多公斤的高产典型。这些技术很快被普及推广,产生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科技创新,始终是寿光菜在市场竞争中一路领先的生命源泉。多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先后6次跻身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位居全国第六十七位,农业增加值列全国第十九位,成为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
对科学技术永不满足的需求,来自于寿光人不知疲倦的进取精神,也来自于他们无时不在的忧患意识。作为中国蔬菜产业的一个窗口,寿光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却一直有一块心病:栽培蔬菜品种数百个,八成却是“洋品种”,这些价格不菲的“洋种子”有的甚至比黄金还要贵,寿光菜农们每年要为此付出3亿元成本。
为了寿光,也是为了全国的蔬菜产业,从2005年起,寿光人开始了向育种业的进军。
此后,寿光市先后同全国216所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实施了“名优蔬菜种苗组培快速繁育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等17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2006年,寿光市又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市高科技示范园建立了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种子研究院,对传统蔬菜品种进行改良,全力打造寿光自己的优质蔬菜新品种。
到2007年,寿光冬暖式大棚已经更新到第五代了。5次大棚改进史,就是5次科技发展史。与寿光农民接触,你会深深体会到他们敢冒险、能创新,多年的实践使他们懂得,创新与科技结合就会产生出巨大的生产力。
随着大批优秀专家的到来,大量科研机构的进驻,不仅为寿光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带来了全新的生产理念。
榜样的引导、外来专家的帮扶、信息化时代中无处不在的发现与告知,再加上他们血液中丰富充溢的创造性细胞,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农民专家”的成长和成熟。
寿光的“桃王”刘成德发明创新的“一边倒”树型栽培技术,可以孕育出亩产量5000斤至1万斤的桃树;以葡萄闻名的黄荣名,通过他的“中国荣名葡萄网”把葡萄苗卖到了全国各地;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张砚祥靠着自学成才,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成熟的蔬菜病虫害诊断技术;还有首创“草地杏园”的燕兴华、“金寿”杏发明者肖安华、“蘑菇大王”韩仕禄,他们都用一个个丰满真切的事例,演绎着寿光“创造性的劳动最美”的精神理念……
寿光人不只为寿光蔬菜而骄傲,更为他们自己而骄傲,正是每一个寿光人,塑造了这样一个整体的寿光品牌。
寿光蔬菜的市场开拓之路并非一路凯歌。2006年以来,作为寿光农产品加工出口主要市场的日本、欧盟等地,都大幅提高农产品检测标准,给寿光蔬菜出口设立了更高的门槛;与此同时,随着全国菜篮子工程的推进,其他蔬菜产地的异军突起,也带给了寿光蔬菜不小的冲击。
在发展中,寿光市政府把突破口瞄准了“标准化”生产。在标准化的大旗下,寿光蔬菜的每一步前行都如履薄冰。
2001年8月24日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动员大会”,2003年7月15日的“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2007年初的有奖举报高毒剧毒农药经营等系列措施,使全市蔬菜标准化一直在“刚性”环境中推进。
到2007年,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达到60万亩,认证优质农产品322个,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认证数量在全省均位居前列。
在2007年8月2日召开的蔬菜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寿光市又推出了大棚“准建制”、基地档案化管理,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杜绝高毒剧毒农药在蔬菜主产区经营,进一步强化了田间地头的蔬菜质量监管。
“寿光蔬菜”作为寿光的品牌和资源,为寿光工业和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寿光蔬菜品牌的形成始于产业化。作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寿光在种子培育,大范围种植,统一的格式化管理,集中销售等各个环节,完整地贯彻了产业化技术,为品牌的铸造不断积蓄着势能。
寿光一直站在理念创新的潮头,致力于打造品牌蔬菜。他们将寿光菜整体塑造成全国品牌,作为“母品牌”,又依托“母品牌”催生“子品牌”,让品牌菜向系列化、深加工发展,进一步提高蔬菜的附加值。
从2000年起,寿光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8年的菜博会,使寿光完成了一个从区域性蔬菜产地到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蔬菜产地市场的大跨越。
菜博会吸引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种苗、生产资料、农机具、种植技术和设备、加工机械、深加工产品等方方面面,参观者中有60%是农民,30%是客商,10%是各地政府的农业官员与技术人员。
这些市场信息的大量积聚和沉淀,让寿光这个地域性的名字与蔬菜产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区域品牌。
“子品牌”则是寿光广大菜农的企业化品牌经营。独特的创新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寿光农民不断寻求产品的差别性,也正是这种差别性的寻求使得寿光菜农的企业化品牌经营充满了创新和活力。如今,寿光已有“乐义”蔬菜、“洛城”特菜、“欧亚”蔬菜、“燎原”蔬菜、“圣珠”西红柿、“荣名”葡萄等知名品牌。
寿光市以各类基地、农场为依托,已成功注册了128个种农产品商标,有20多大类100多个蔬菜品种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到2007年,寿光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50家,带动基地40万亩,80%的农户进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
寿光被称为我国的“菜都”,这是寿光的骄傲。但是寿光早已不仅仅作为一个蔬菜生产基地的存在了,对于未来,还有更多的谋划和设想。
种植一亩大棚蔬菜和种植一亩大棚种苗,哪个收益更高,答案不言而喻。种菜、育苗、制种,哪一项效益更高?更是显而易见。随着寿光农业的快速发展,他们把眼光稳稳地投向了制种、育苗产业。
转变的过程取决于当地种子的研发和种苗产业化的进度。2006年,寿光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成立寿光蔬菜研究院,致力于蔬菜产良种的研发。
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的苗锦山博士说:“通过对当地品种的提纯、复种,对国外品种的选化,三至五年时间,寿光会有自己的优良蔬菜品种。那时,国内和国外品种将进入一个竞争加融合的阶段,寿光菜农也可育制出贵过铂金的良种。”
事实上,随着种苗产业发展迅速,以前只属于科研机构和规模化基地的工厂化育苗室,现在已经出现在各乡镇的田野里,个体资金纷纷进入种苗培育产业,并呈现出势不可当之势。
这还只是寿光谋略中的一步棋。
“一提农业,就以为是种粮、种菜、养鸡、养猪。”副市长王教法说,“其实,寿光农业资源丰富,蔬菜产业基础厚重,完全可以衍生出多篇好文章。”
休闲农业,已经起步。三元朱村、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弥河生态农业观光园、林海博览园……都是寿光休闲农业的资源,这将为寿光观光农业带来无限风光。
农业文化,正在发掘。从《齐民要术》算起,直到现在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寿光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对农业文化挖掘、整合和利用,定使寿光现代农业焕发新的光彩。
生物能源,逐步推广。户用沼气在寿光有了一定发展。另外,全市每天产生10万公斤的蔬菜垃圾,如何转化为生物能源,也是寿光的下一步课题……
在不断挑战对手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寿光的魅力必会发射得更广、更远、更灿烂。
平顶山市建设示范园区
2004年4月9日上午,在河南平顶山市区体南农贸市场,蔬菜摊位上不仅有带着刺儿的黄瓜、泛着红光的番茄,连以前市场上根本见不到的娃娃菜、迷你黄瓜、球茎茴香、七彩辣椒等洋菜、南方菜也争先恐后挤上了摊位;各具特色的食品琳琅满目。
经过多年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河南平顶山市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据市蔬菜办负责人介绍,全市的“菜篮子”产品供求矛盾已得到有效解决,并基本上实现了总量有余、供求相对平衡的良好发展态势。
据统计,2003年全市蔬菜总产153.76万吨,肉类总产32.31万吨,禽蛋总产12.1万吨,水产品总产8150吨,鲜奶总产7306吨,都较好地满足了市场供应。
蔬菜、肉类等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有部分产品远销江西、武汉、上海、广东等地,并进入了国际市场。
“菜篮子”产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003年种菜、养殖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首选项目。
“菜篮子”产品科技含量全面提升,生产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平顶山市通过各级“菜篮子”生产管理部门、科研及科技推广人员的共同努力,一大批优良品种,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新型农药、肥料、兽药、饲料添加剂得到了推广应用。
特别是示范园区建设及温棚蔬菜配套技术如嫁接育苗、气体施肥、无土栽培、滴灌等先进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有效地提高了蔬菜生产的管理水平,提升了“菜篮子”产品的科技含量。
2003年,全市共有日光温室、塑料大中小棚7.18万座,各类保护地面积近10万亩,生产蔬菜80万吨。
市场建设步伐加快,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平顶山市随着“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的发展,各地以基地为依托,建立和完善了一批不同类型的交易市场,涌现出一大批运销和中介服务组织。
为方便蔬菜购销和近郊菜农进城卖菜,平顶山市开通了“菜篮子”绿色通道,加快了融入国内外大市场、大流通的步伐,促进了产品的快速有序流通,还采取措施鼓励“菜篮子”产品进入超市。
产品供应品种增多,质量卫生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平顶山市蔬菜和畜禽等新品种的引进,生产管理技术的进步,产品贮运、加工水平的提高以及流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菜篮子”产品的花色品种不断增多,以前看不到的洋菜、南方菜、反季节蔬菜和各具特色的肉类熟食制品都上了普通市民的餐桌。
与此同时,各相关部门鼓励农民积极发展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建立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和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天津新建改造菜市场
2006年1月,天津市河西区已经通过多种渠道,新建改造菜市场,并加强对建成后的市场严格规范管理,使一大批新建市场从硬件到服务都上了一个档次。
到2006年1月,河西区已累计投资达1.24亿元,新建和改造提升了30个菜市场,建筑面积近9.6万平方米。
新年伊始,继地处柳林地区的博疆菜市场建成开业后,河西区多渠道引入资金、由美国蕃麦士天津商贸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改造提升的小海地秀峰里菜市场又即将开业。
河西区为满足居民群众“菜篮子”的生活需求,多年来将菜市场建设作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来抓,千方百计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针对新建菜市场选址难的问题,河西区采取了挖、调、扩、改、征5种途径:
即在开发商开发项目中的规划预留用地上做挖潜文章,“挖”出有关的菜市场用地;通过调整闲置煤场,采取置换地块的方式,“调”出菜市场的地址;在改造提升原有农贸市场时通过接层等方式,“扩”出菜市场建筑面积;通过协商,调动城区中的集体所有土地使用者的积极性改变土地业态,“改”建菜市场;最后是从政府及所属部门设施用地中“征”一部分。例如,为解决梅江地区居民买菜难的问题,区有关部门与开发商积极协调,挤出地块建成了梅江菜市场,深受居民欢迎。
为确保良好的购物环境,河西区出台了《菜市场建设管理实施意见》,同时,实施了市场考核细化标准“十个必须做到”和规范管理的“四个统一”。
“四个统一”即统一将“十个必须”上墙公示;统一按300平方米设一名保洁人员;统一实行管理和保洁人员佩带胸卡上岗;统一市场商户着装经营。要求菜市场建设与管理资金投入到位、规范与监督制度到位,做到商品经营有序,摊位整齐不外溢,市场整洁天天达标,有严格的卫生保证措施。
同时,该区积极创新,在体院北、梅江、博疆等一批菜市场建设中,引进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和经济实力的公司和连锁企业投资组建经营公司,提升了菜市场经营水平,其中体院北菜市场还成为本市唯一利用地下设施成功开办并经营较好的地下菜市场。
河西区为满足广大居民的生活需求,还将新建改造5个标准化的菜市场,并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方便百姓生活,确保居民购物放心满意。
扬州市实施标志管理
2006年4月1日开始,扬州市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实行标志管理,扬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正式实施。
这标志着农产品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这一切都得益于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关注民生,关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充分行使人大职权,连续3年倾心打造让群众满意、放心的“菜篮子”工程的举措。
2003年1月18日,扬州市人大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食品安全问题成了代表们重点关注的热点。
怀着对民意民声的高度关注,朱克昌等11位代表、彭兰等10位代表、陶诚等10位代表分别提出了《推进新阶段“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建设》、《加强无公害蔬菜和肉制品质检力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等3件议案,呼吁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让人民拎上放心的“菜篮子”。
还有为数众多的代表同时也提出了相关内容的代表建议。
代表的急切呼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菜篮子”安全的殷切期望。
大会主席团对此高度重视,决定将这3件议案列入大会议程交代表审议。
1月23日,出席会议的412名人大代表,齐刷刷举手通过了《关于推进新阶段“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决议》。
“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决议明确提出了新阶段的任务:以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为核心,市区3年左右、县、市4年左右基本实现主要“菜篮子”产品,即蔬菜、畜禽及水产品、水果产品无害化生产、加工、流通,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放心肉”。
“菜篮子”一头来自四面八方,一头通向千家万户。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大,影响深远。
市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决议的贯彻实施,调整了“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14个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
同时,市政府及时下发了《关于落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推进新阶段“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决议〉的意见》,明确了近几年“菜篮子”工程建设目标、发展方向和各年度的工作重点,提出了5条措施,对组织领导、部门职责、营销体制和投入机制作了具体规定。
各成员单位也据此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和详尽的实施方案。在一片紧锣密鼓声中,寄托着代表和广大群众厚望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启动了。
豆制品是扬州百姓餐桌上的传统佳肴。但是,扬州豆制品质量和市场情况并不容乐观,充斥市场的小作坊、黑作坊豆制品质量卫生状况极差,老百姓要求加强管理的呼声很大。
为此,常委会决定将豆制品问题作为推进2004年度“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点进行督查。
为了掌握豆制品生产的真实情况,常委会决定先组织一次暗访。
6月18日晚,常委会分管主任召集市人大相关工委和市政府办及相关部门及新闻媒体,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冒雨检查了城郊结合部的4个豆制品作坊。
检查发现的问题,特别是生产环境脏乱、安全问题严重的程度,令人触目惊心,也给了检查组成员极大震撼。
大家连夜讨论,全面排查突出问题和管理漏洞,相关部门作了自我批评,市工商、卫生监督部门连夜处理问题。
一天后,一份《市区豆制品质量安全问题亟待解决》的调查报告,并配以现场拍摄的9幅照片,摆上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的案头。
市长迅速批示:
豆制品等食品工业事关人民生命安全,务必引起重视。要加大整治力度和监管力度,让市民吃上安全、放心、优质的豆制品等食品。
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新闻媒体连续对豆制品质量安全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后续采访和追踪报道。
在其后的3个多月时间里,市人大常委会连续组织多次专项执法检查、暗访和代表视察,督促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豆制品的生产和市场整顿。
在初步解决生产环节问题的基础上,又针对豆制品在运输和销售环节上二次污染严重的情况,要求市有关职能部门大力规范运输和销售行为,减少二次污染的发生,确保豆制品安全卫生。
豆制品的“百日整治”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效:市区豆制品生产企业投入150多万元资金改造生产厂房3020平方米,企业面貌焕然一新;168家豆制品生产作坊进行了整治;市区40家农贸市场的180个豆制品经营户实行生产厂家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马路非法交易市场被取缔;总投资800万元,专门生产放心豆制品的“富扬”食品公司在不久之后诞生。
2005年,是市区完成“菜篮子”工程建设任务的收获之年。
常委会坚持突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检查蔬菜基地和农贸市场建设情况,夜查生猪屠宰检验检疫情况,就“菜篮子”工程建设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并委托审计局对2004年度“菜篮子”工程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了“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扬州市市区新建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新建道路46公里、渠道43公里、泵站15座、各类大棚2300座、防虫网面积580亩、喷滴灌面积1750亩。
豆制品加工企业和经营场所的卫生状况大为改观。扬州市新建“放心豆制品”专卖店30个,“维扬”、“富扬”两个放心豆制品品牌,已覆盖市场的70%左右,确保了豆制品市场供应的质量和安全。
农产品质量建设的组织体系、监督监测体系、产品认定体系日趋完善。
扬州市建立了市农业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投入500多万元建成市农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蔬菜产品实现农药残留的强制性准入检测;204个农贸市场开展了以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准入。
“三品”基地建设和“三品”申报认定工作稳步推进。
扬州市全市通过省级认定的“三品”基地面积330万亩,获得“三品”品牌333个,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4个。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扬州市无公害基地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及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质量安全档案记录,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
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关注民生,关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充分行使人大职权,使扬州市打造出了的让群众满意、放心的“菜篮子”工程。
大连引导发展蔬菜经济
2007年12月,在大连市旅顺口区土城子村,菜农蒋英杰家的温室大棚里,满眼郁郁葱葱,鲜嫩滴翠的黄瓜缀满瓜藤。
蒋英杰正领着人在摘黄瓜,她家今年40多栋蔬菜大棚的收入将达60多万元。
在旅顺农村像蒋英杰家一样连片开发的温室大棚随处可见,一年四季,满载新鲜蔬菜的货车从这里出发,驶向大连市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
以棚菜生产为主的设施农业不仅成为旅顺现代农业的一大亮点,而且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至2007年,旅顺口区设施农业总面积已达到2万亩,年蔬菜总产值3亿多元。旅顺口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设施农业功不可没。
旅顺口区委、区政府针对旅顺濒临大连中心城区,以及耕地面积少,耕地零散分布的实际,经过多方调研,反复论证,从2006年起,提出举全区之力发展设施农业,巩固并加强大连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地位,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的产出,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认可,旅顺口区委、区政府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农村对保护地生产和建设进行调研,并进行现场指导,与农民交流。为增强说服力,一些涉农街道还组织农民参观设施农业大户,由尝到甜头的大户现身说法。
眼见为实,不少农民看到设施农业每亩可以获得近万元的收益,便坚定了建温室、建大棚的决心,开始从事设施农业生产。
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优惠的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仅两年时间,旅顺就新增保护地面积8000亩,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七分之一。全区已形成许家窑村、周家村等28个村级百亩保护地以及三涧堡街道、铁山街道、长城街道3个千亩保护地生产基地。
“人听音乐来精神,没想到给蔬菜听音乐效果也这么好!”在旅顺口区土城子村蔬菜基地,菜农蒋再鑫指着大棚中间一台仪器说:“这就是声波助长仪,用上政府无偿赠送的这种仪器后,黄瓜、芹菜等蔬菜不仅长势好,而且抗病能力强,与没使用时相比蔬菜增产三成以上。”
在大力发展保护地过程中,旅顺口区特别注重增加科技含量,鼓励农民运用农业新科技,引进农业新品种,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全区专门成立技术服务小分队,开通科技“120”热线,采取科技人员“包棚”、“挂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服务活动,为农户提供精心指导、优质服务,解除了农民生产中的后顾之忧。据了解,到2007年,旅顺正在使用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商标11个,品种达30多个,年增加经济效益上亿元。
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是激发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性的关键。在这方面,旅顺口区除采取龙头企业带动、品牌促销战略以外,还建立各类产销合作组织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其中,大连绿晨果蔬合作社是旅顺最大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社员1000多名,覆盖洪家、曹家、周家、沙包等60多个村。合作社将广大农户与市场之间,农民生产与市民消费之间的各个环节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完整的、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链条。
到2007年,旅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4家,共有4万农民进入产业链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平均为每户入社农民每年增加收入5000元以上。
大连市旅顺口区做强做大“菜篮子”工程,引导农民发展蔬菜经济,使设施农业为实现农民增收立了大功。
彭州实现菜篮子一体化
2007年3月22日,清晨5时,彭州龙门庆丰农贸有限公司经理胡世荣,准时出现在彭州蔬菜批发市场门口。
他不停地接打手机,了解全国五大蔬菜市场的价格走势,并接受客户的订货。
他还要面对从彭州各地赶来的菜农。他需要对当天的收购价做出准确的判断,他要以高于市场价每公斤0.1元的保护价,收购这些被他预订的蔬菜。公司人员还会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抽检蔬菜。
6时,以彭州市“龙门山牌”无公害蔬菜的名义,每天上百吨鲜菜由胡世荣的物流车队送往全国各地,40小时内南下到达广州,4天内北上到达乌鲁木齐。
10时,这批蔬菜的一部分会鲜活地出现在成都家乐福或好又多等超市里。
1980年,胡世荣就在彭州饮食蔬菜公司做业务员,如今身兼彭州蔬菜产销协会会长,他就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彭州这块土地。
彭州作为全国五大蔬菜生产基地之一,2005年蔬菜产量16亿公斤,外销量超过12亿公斤。比如在乌鲁木齐和重庆,彭州蔬菜占据了其外调蔬菜的半壁江山。胡世荣的龙门庆丰农贸有限公司,每年经销蔬菜5万吨,其中向成都市场供应近万吨。以如此规模的公司,也只是彭州市180户营销大户之一。
基于悠久的种植传统,多年来南菜北运的口碑,优质的土壤、水源及空气条件,彭州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暨蔬菜生产示范市、县”,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其蔬菜基地无公害蔬菜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8.5%以上。
彭州供应了成都城区三分之一的蔬菜消费市场,彭州的蔬菜安全直接关系到成都人的食品安全。
在2003年,彭州市建起全省首个县级蔬菜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2004年,又在三界、濛阳、九尺、升平等产菜重镇和蔬菜批发市场设立了8个蔬菜质量检测站,随时掌控蔬菜农药残留状况。
但是,如何让农产品供应链上的所有参与者齐心协力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并自我约束?
庆丰公司这样“龙头企业+农民协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类型被认为有效也是受欢迎的,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有关课题组在彭州考察后的结论。
早在2000年,胡世荣就牵头成立了彭州市蔬菜产销协会,“为领导反映问题,为老百姓处理问题”。成员包括蔬菜种植户、加工户、销售大户。
入会成员必须是规模经营者:种植者的蔬菜种植面积在30亩以上;蔬菜加工业者雇佣的从业人员在30人以上,或者年蔬菜销售量在1万吨以上。
到2007年,协会成员有1300人,其中加工企业12户,营销、运输户597户,种植户669户。每人每年交纳会费100元。农民则只交30元。协会的主要工作是培训农民、监管生产、推广新品、统一注册商标争取绿色认证、帮助销售、决定市场价格。
协会首先是实践农业产业化、土地规模经营的先行者。协会于2003年建基地3400亩,其中直接租田种植1200亩,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的订单方法2200亩。更与3万农户建立长期供求合作关系,涉及土地12万亩。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成果是,蔬菜产销协会于2002年5月正式注册了“龙门山”牌无公害蔬菜商标,并在协会会员内广泛应用,但协会有权检查蔬菜品质、商标印刷、产地确认,并交由政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2005年,“龙门山”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三绿工程”全国10大蔬菜畅销品牌并向全国公开推荐。“龙门山”品牌含金量高,在乌鲁木齐的销售价格可以比市价高出每斤0.1元,而在扬州,可以高出市价每斤0.2元。
彭州的“龙门山”牌蔬菜,都有耕种卡和产地标签,要求明确标注种植者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
彭州市天彭镇壁山村村民高文英是庆丰公司的忠实合作者之一。2005年,她接受公司订单推荐,种植了一种新品日本菠菜。合同上写明收购保底价每斤0.3元,如市价超出就随行就市按市价收购。这种菠菜被证明比传统菠菜生产周期短、产量更高、售价更高。她的一亩日本菠菜最后以每斤0.92元的价格由公司收购,获得了4000元的收入。2006年,她坚定地扩大了与庆丰公司的合作,将家里的另一亩地用来种香芋和油麦菜。壁山村像她这样的订单农户有二三百户。
高文英2006年种植的冬季菠菜20天后就可以上市了。像这样的无公害菠菜在彭州种植面积达5万亩。菠菜生产严格按无公害标准,由庆丰公司向订单农户提供种子,配送或建议购买符合无公害标准的化肥、农药,种植户还被要求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并填写田间档案:种植面积、播种时间、施用化肥、农药品种、次数及用量、采收时间等。并接受市县两级农药残留度检测中心的随机抽检。
高文英说,签了订单的农户都有一本叫“耕种卡”的小册子,村民都能按要求填写。胡世荣说,按收购时回收的记录来看,按时填写生产档案的订单农户2006年达到了80%。
在这条“龙头企业+农民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上,有一条“无公害”的安全生产链条贯穿始终。按彭州市农村发展局经济作物科科长杨红宣的说法,这就是彭州无公害蔬菜“质量监控与追溯系统”。
2006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施行。法律中规定农产品生产记录及产地标识,旨在建立对农产品安全供应链的全程监控和事后问责制度。从这两点看来,彭州自2004年就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投入品档案”,并明示产地与生产者身份,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头。
这样的农产品安全供应链,前提是建立在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之上。规模化生产不仅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也是保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基础。
彭州属于大成都第三圈层的农产品基地。人口77万,耕地66万亩,人均不足一亩地。63.4万农村人口中,现有劳动力38.4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人数达25.09万人。一方面土地产出效益增长有限,而进城务工需要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项目又有成片种植、追求规模经营效益的需要,因此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近年来成为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共同选择。
土地规模经营建立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上。在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上,彭州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第一种形式:租赁土地,由单一业主大规模经营。第二种形式:农民以地入股,建立合作经济组织。第三种形式:在企业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农民各自在自己的土地上,统一按照科学的技术和种植方法种植同一种产品,形成地理上的规模经营。所有形式的规模经营最终指向产业化经营、提升规模经营效益,通过企业统一检验,统一销售。
像胡世荣这样的营销大户往往涉猎多种规模经营形式。除了与3000户农民签订单,让农民按合同种植蔬菜外,为确保货源和质量,直接租地经营建立自己的基地是他的工作重心。
2006年,彭州市天彭镇白庙村的200亩良田,由胡世荣从镇土地托管中心租下,成为公司直管农场,村民是胡世荣的基地工人。
“股田制”是规模经营的另一种形式。在升平镇昌衡村,来自紫坪铺水库的移民万安玉、梁仕林等17家农户也将50亩地托付给了胡世荣。以往在汶川种植粮食油菜的移民们并不擅长蔬菜种植,便组建了蔬菜产销合作社,推举胡世荣为社长,以50亩土地经营权折股入社。
2004年,彭州全市蔬菜种植面积65万亩,其中产销协会就占总数80%。协会通过建设专业化蔬菜基地,带动“一乡一品”,实现了规模经营。协会下设八个蔬菜专业委员会,包括三界镇莴笋专委会,形成了以三界镇为中心的12万亩莴笋生产基地;以敖平镇为中心的4.5亩川芎生产基地,以及万亩花菜、万亩胡萝卜基地等。
敖平镇兴泉村选择了成立“川芎合作社”的规模经营方式。彭州是全国知名的中药材川芎的主产地。中药材的重金属与农药残留长期以来让消费者疑虑重重。四川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租地1000亩建成川芎农业规范基地之外,并与兴泉村和凤泉村两村的539户农民共同成立川芎合作社。
兴泉村村民谢卫光把家里的3亩地入了合作社,与昌衡村的合作社不同的是,川芎仍然由各家各户自行种植。但要严格按照绿色药业公司的要求选种、施肥,按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并填写农户管理卡。待到成熟季节,由绿色药业公司统一收购,基本能保证农户每亩地收入2000元。
谢卫光说,川芎的市场波动很大,前两年卖价不到5元,倒是2006年价钱涨到了10元以上,自家的3亩地卖了一万多元。至于为什么2006年他仍然将承包地入了合作社,他说,川芎行情暴涨暴跌,交给公司收购,风险小一些。
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态度,与当地地理位置及产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据彭州市蔬菜办科长谌敦华介绍,坝区土壤好,种植蔬菜效益也较好;而丘区则相反,只适于种植果树及中药材,因此丘区的农民相对来说更愿意将土地使用权流转出来。
到2007年,彭州全市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土地约1.5万亩。
彭州的无公害蔬菜只是成都启动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一部分,也是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3年多来持续稳妥地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成都农产品的安全供应体系已渐成形。
据农业部200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成都市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率,从2003年的23%下降到10.4%;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按标准检测合格率更高达100%。
彭州市作为成都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以及农业产业化探索,初步建立起在市场上富有竞争力的安全食品供应体系,并形成产业化和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之路,为解决城市食品安全供应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河北省发展林下经济
2001年,在衡水市饶阳县里满乡小堤村,村民们开始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的树林下,发展林下经济。
在河北,衡水的饶阳,沧州的肃宁,以及廊坊、邯郸、保定、沧州等平原区林下养殖业都有不小的规模。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开发推广的“林下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把速丰林基地当做生产车间,把棉籽壳加工制成菌棒移入郁闭的林中,上罩遮阳网,每亩为农民增收一万多元。
在平原区,河北省新发展了速丰林700多万亩,或种植或养殖,多种模式探索发展林下经济,逐步把这些林地变成“菜篮子”。
河北省林业局林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赵英辰说:“我们目前总结了一批比较成功的模式,有林禽、林畜模式,还有林农、林草、林药、林菌等模式。这些模式在全省试点示范后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搞林下经济会不会破坏生态成果?在一线的林农和林业工作者给出了否定回答。
河北慕农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彦滨说:“林下发展食用菌每天要雾化喷灌,这同时也给林木浇了水。种菇的林子比同期栽种的林子年均胸径增加了两三厘米,且叶片肥厚,落叶晚,病虫害也少。”
河北省林业局产业办高级工程师李华西说:“发展林下产业,把林下闲置的土地高效利用起来,有效缓解了林农矛盾,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同时可以建立良好的循环生物链:林下野草和昆虫成为禽畜食物,减少了林木虫源和防治投资;林下枯枝落叶可作为食用菌营养源,禽畜粪便和食用废料又成为林木生长的肥料。据测算,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分,林木生长量比一般林地平均高15%至20%。”
发展林下经济,以短养长,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提高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和保护森林资源的主动性。衡水市林业局局长肖振华说,据初步调查,林下特种经济开发每亩每年可收入千元以上,高者上万元。
河北林下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是观念转变、机制灵活和政策支撑。
速丰林是邯郸邱县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年均造林5万多亩。如何让几十万亩速丰林发挥更大效益,让群众在“绿色银行”中“存储”利益?
邱县引导农民发展新型高效种养项目,推行“农林复合经济”、“树下经济”等种植模式。到2007年,全县发展林药、林菌等林下产业面积3万多亩,每亩年收益1000多元,走出了一条“以地生财,以林养林,长短结合滚动发展”的平原高效林业发展摸式。
从2003年以来,衡水阜城县共退耕还林14.5万亩,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该县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工程后续产业开发的突破口,引导和带领各乡镇发展林粮、林药间作等模式。
为鼓励发展林下经济,河北省林业局也专门出台了林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在重点林业工程区主抓了一批不同类型的林下产业示范园区,培育出了一批典型企业和大户。
对规模大、效益好、管理规范的特色基地、示范园区,予以命名和挂牌认定,并给予重点扶持。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林下经济前期发展面积58万亩,经济效益突破10亿元。
林下种植蔬菜或养殖家禽,基本上是在一种野生、半野生的状态进行的,与纯粹的人工种植、养殖相比,林下蔬菜、家禽等发生病虫害的几率小,长势更好,是无污染的高效的绿色食品。在人们日益崇尚绿色的情况下,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我国林地面积广阔,发展林下经济空间巨大,只要发展好了这个天然的“菜篮子”,林下种植不与粮争地,还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和林分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林农收入的增加,可谓一举多得,是典型的循环发展模式。
泽州建立产品标准体系
2007年,在山西省泽州县质量技监局的指导下,泽州县金村蔬菜、南岭酥梨、卧龙山甜糯玉米、高都小杂粮、柳中中药材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卖得红红火火,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泽州县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全过程监管,通过产业化经营,努力织就农产品安全防护网。
从2005年开始,县财政局先后拿出1000万元支持以实施农业标准化为主体内容的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
县质量技监局联合农业等相关部门,着力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陆续批准发布农业地方标准、规范34项,建立健全了由176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组成的叶菜类、干果类、猪、牛等10种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
到2007年,泽州县先后建成两个国家级和两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0多个,以及水东、霍秀等2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优质小麦、小杂粮、奶牛、酥梨等10个农产品专业生产基地。
“公司+基地+标准化”成为最常见、最安全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
在这些生产基地,几乎每个地块、每种产品从土壤、大气、浇水、施肥、用药到采收、加工、包装等全过程都是按标准组织生产的。
泽州县还建立健全了包括政府质量检测体系、安全监管体系、企业自检体系在内的3大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
在泽州,投资300余万元的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备了高效液相、气相色谱仪和原子吸收光谱仪以及农药残毒等先进检测设备和P2级生物实验室,达到了省内一流实验室的标准,常年为广大农民开通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绿色检测通道。
在质监、农业部门,从源头到田间,全过程封杀剧毒农药,确保农户用的都是高效、低残留类农药和生物有机肥,而且还定期指导农民安全使用各类农药和化肥。
同时,各企业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检测实验室。
在泽州,一些食品企业斥资500多万元引进各种检测设备。
仅泽州双丰公司就一次性投资40万元完善检测手段。
到2007年,全县16个主要特色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3240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7.5%。取得QS食品市场准入证的企业60家,占全县食品企业的63%,占全市获证企业的47.6%。
巴公双丰、晋大奶业、泽州原种场、卧龙山食品、民乐面业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卧龙山的无公害甜糯玉米,促进农民每亩地增收近1000元;民乐面业日产小麦粉140吨,年转化当地优质小麦总产量的37%。
龙头企业综合实力的明显提升,为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泽州县也成为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省级瘦肉型养殖基地和市级“菜篮子”基地。
海南省打造特色农业
2008年,在海口港码头,每天都能见到一批批载满海南新鲜瓜菜和水果的大货车,源源不断跨过琼州海峡驶往全国170多个大中城市。热带气候与反季节生产优势,使海南当仁不让地成为全国的“菜篮子”、“果盘子”。
然而,建省之前的海南,热带农业却一直得不到开发与利用,延续上千年的传统农业框框很难突破,用良田种其他作物无疑是一种奢望。就是在建省初期,海南农业依旧以粮食生产为主。
1990年,全省粮食作物产值4.92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52%。结果显示,海南并没有种粮食作物的优势,亩产量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许多。专家分析认为,海南粮食单产低主要是耕作制度不合理,早稻种得太早,扬花期受清明风影响,晚稻种得太晚,抽穗期受寒露风和台风影响。
海南农业随即做出调整,先是把改革耕作制度作为提高粮食产量突破口,实施四改一:改革植期、改革品种、改革栽培技术、改革各种作物结构。早稻播种推迟20天,晚稻播种延后20天,不仅避开清明风、寒露风和台风对水稻生产影响,而且腾出4个月时间,使冬季农业能够发展壮大。
海南冬季农业开发由此起步。
1990年,全省冬季瓜果种植面积137万亩,到1996年时已增长至200万亩,出岛量更是呈倍数增长,从一年不到10万吨,猛增到80万吨。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当年海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22%,创下历史新纪录。
海南冬季农业的高效,不仅激发了本地农民的种植热情,而且吸引了大量岛外农民的目光,山东、江西、浙江、湖南等地农民也纷纷赶到海南租地种起瓜菜来。
这一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制定推出了具有划时代的“一省两地”发展战略,“一省”指“新兴工业省”,“两地”是“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热带海岛休闲度假旅游基地”。从此,正式确定把海南建成中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
2002年,海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充分肯定“一省两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四大发展战略”,其中优势产业、科技兴琼和可持续发展3个战略都与海南农业密切相关。
海南省立足海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出口出岛为导向组织农业生产,大力推进绿色农业,订单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农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海南农业增加值平均递增8.3%,瓜果蔬菜出岛量年均递增13.5%,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广州至哈尔滨,无论纵与横、还是寒与暑,境内大部分城市均能吃到海南的新鲜蔬菜和热带水果。海南已成为全国人民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海南的瓜果蔬菜还远销至日本、俄罗斯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正向海南敞开大门。
2006年12月,胡锦涛在与海南省委负责人谈话时,明确要求:
海南是全国最大的,也是唯一全省性的经济特区,一定要突出“特”字。在经济方面要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要坚持改革开放,大胆创新,创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总之,要突出特色,创出自己的特点,在发展新型工业,热带高效农业和旅游业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海南明确回答了“未来如何发展”这个问题:突出经济特区的“特”字,努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坚持生态立省,开放强省,产业富省,实干兴省的战略,实现海南又好又快发展。
从此,海南热带高效农业是一部可圈可点的农业科学探索发展史。首先,热带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框框,扭转了上千年海南农业发展方向,走上热带高效农业之路。海南在全国第一个提出“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为中心”组织农业生产;第一个在农业部门增设“市场信息处”;开全国先河,在冬季举办农产品交易会;突破落后的科技支农模式,创出享誉全国的农业科技服务110……这一系列的创新,构建了更具活力的农业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着热带高效农业迅猛发展。
海南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把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龙头企业近30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
另外,海南各地的农产品协会组织十分活跃,像文昌的“西瓜协会”,三亚的“哈密瓜协会”,澄迈的“木瓜协会”,儋州的“荔枝协会”,昌江的“芒果协会”,乐东的“香蕉协会”等都办得有声有色,在技术栽培与市场营销等方面都信息共享利益共存。
到2008年,海南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会350多家,网点遍布全岛,基本上解决了农业小型分散问题,提高了农民的产业标准化程度。
在运用科技手段保障农产品质量方面,海南全省已确定了11个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市县和16个流动服务站,每年为20万农户提供服务,并将筹措1.2亿元建设全省农产品检验检测预警防控技术中心、区域分中心和流动服务站,构建立体检测网络,严守海南农产品出口出岛质量关。
海南农信社在推动海南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海南本地的经营机构与农民自己的银行,在积极推行小额贷款,扶持种养专业户之际,还创新与广大运销商密切合作,为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稳定发展提供长期经营支持。在2008年,当部分瓜菜运销商车辆被堵在冰冻雨雪之中时,省农信社迅速制订信贷支持方案,拿出总额一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瓜菜运销周转。
三亚是中国最南端的海滨城市,也是享有声誉并已具规模的国际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兴旺也带动了农业的繁荣。三亚的设施农业是海南农业的又一亮点,除了满足本市的需求,大批的瓜菜被运销岛外。
在2007年,三亚市政府就拿出过5000万元扶持设施农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另外,许多农场乡镇也争先恐后地大力扶持设施农业,纷纷组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效益非常可观。设施农业是利用较差的土地生产,故能产生良好的效益回报。
海口作为大特区的省会城市,都市农业发展也是蒸蒸日上。通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急速转身,海口已培育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17家,帮带和引领2.9万户农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领域。
海口农业已形成了以反季节瓜菜产销为拳头的外向型无公害瓜菜产业;以香蕉、荔枝等优质水果为主打的热带水果产业;以出口加工和田头加工为代表的农业加工产业等几大特色产业。优质农产品出岛、出口、进宾馆、进超市量逐年增加,品质日臻完善。
海南农垦也是海南农业不得不提的一张名片。海南垦区基层农场布局全岛,土地资源与生产产业优势明显,因此,支撑海南农业的半壁江山。橡胶仍是农垦的主打产品,但自营经济潜力大后劲足。像三亚的南田、南滨,儋州的八一、西联,澄迈的西达、红光等都不是以橡胶为主的大型农场,其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得如火如荼、又好又快。
海南农产品与内地农产品不同的是,大都与旅游产品在一起。在海南的商场超市、旅游商品专卖店、旅游产品街,处处都能见到热带特色农产品。树上摘的、地里种的、山上采的等,无论是加工好的,还是新鲜上市的,都包装得精致漂亮,摆放得错落有致。
海南热带特色农产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椰子、芒果、荔枝、龙眼、香蕉、西瓜、菠萝蜜、火龙果、哈密瓜、大枣、杨桃、莲雾、绿橙、胡椒、腰果等产品,既有本土的也有引种的。五花八门,眼花缭乱。大凡来岛观光旅游的客人,很少有不大饱眼福与口福的,临走之际,或多或少总要捎带一些热带特产返乡,让亲朋好友们分享一下。
据了解,光游客每年从海南口岸捎走的热带特产总量就相当可观。随着来海南旅游的人数年年递增,捎带特产也成了海南农业又一特色,也成为最捷的宣传与最实的广告。
海口是海南热带农产品外销的主要窗口和通道。
2007年,海口经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产品基地已达49个,面积10.5万亩,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37个。实现了荔枝、香蕉等农产品出口欧美。2008年,国家抽检海口市农产品总体合格率在96%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三亚在热带农产品销售方面同样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当地自产产品,如田独哈密瓜、南田芒果、崖城荔枝等产品就富有特色而深得当地市民和外地顾客的青睐。三亚市分管农业的负责人说,每当国外游轮停靠凤凰岛补足给养时,瓜果蔬菜总是一车车往上装,热带特产是一箱箱朝上搬。三亚农产品之丰富令老外们大开眼界,啧啧称奇。海南省农业厅厅长肖杰说:
除了冬季瓜菜和水果,海南农业还有两大特色:南繁基地成为全国优良农作物种子的摇篮,海南还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每年冬天有28个省区市的5000多名育种专家来海南选育,生产农作物种子,全国繁育农作物新品种5000多个,其中4000多个经过南繁选育。现在的海南省农业已形成为全国重要的“菜篮子”基地,繁育种基地,天然橡胶基地,热带特色水果基地和水产品、畜产品出口基地。
六埠村建成蔬菜基地
2008年2月26日,农历正月十五下午,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村民张义建正在自己的大棚里忙着采收,身边几个菜筐里满是鲜嫩水灵的油麦菜。
用不了多久,它们将走进村头的六埠蔬菜批发市场,经过检验、分装后,穿着无公害衣服进入天津、北京以及东北等地的超市、饭店。
因为菜价好,不愁销,种了6年大棚菜的张义建对村里扶持无公害蔬菜种植的做法十分满意。张义建非常自豪:“我们的蔬菜都有承诺,绝对无公害。”
张义建所说的“承诺”,就是第六埠村种植户与村委会签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第六埠村有耕地面积1.2万亩,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4500亩,是天津市菜篮子工程基地。
为了保证六埠基地生产的蔬菜真正达到无公害标准,在市、区两级无公害农产品办公室的监督指导下,六埠村村委会与全村蔬菜种植户都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村委会专门成立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对整个基地的蔬菜从产前、产中和产后进行全程监控管理。
产前管理主要抓投入品。对全村6户农资经营专卖店,除了进行定期培训外,村委会还与他们签订协议,实行追溯制度,凡出售违禁农药的,立即取消其销售资格;对产地农户,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整治活动,一旦发现禁止使用的农药,除追溯农药来源外,对农户罚款200元,第二次发现使用违禁农药,或在抽检中发现不合格的,就要罚款500元并向全村公布,形成农户之间自我约束、互相监督的机制。
在生产过程中,第六埠村从3个环节入手,把住无公害蔬菜质量关。一是搞好农田环境质量关,随时清除污染源;二是指导农户“依标”生产,推广无公害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以及无公害蔬菜栽培、育苗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三是在基地推广田间档案制度,逐年增加田间档案示范户,做到“管理制度上墙,操作规范上墙”。
在产后管理上,六埠基地加大了对上市蔬菜的检测力度。基地设有检测室,专门配备检测人员每月搞一次质量抽查,每茬蔬菜搞两次检测,确保基地蔬菜真正达到无公害质量标准。凡是基地生产的蔬菜,必须经过基地自检,区级检测中心定期抽检和市级权威部门复检全部合格后,方能上市交易。
此外,六埠村还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减少农户无公害种植的风险,帮助农户扩大市场,增加效益。组建了无公害蔬菜产销协会和蔬菜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标准化种植;组建了产地批发市场,为农户销售蔬菜提供了方便;设立了无公害蔬菜销售中心,对订单产品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结算。
2008年,六埠基地已经与家乐福等30多家超市、饭店及天津理工大学等20多家大专院校、机关企业食堂等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关系。
经过几年建设,六埠村已经建成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获得产地认定证书,有黄瓜、芹菜等28个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注册了“六埠”牌蔬菜商标。2007年,该村共销售无公害蔬菜4000万公斤,净菜加工、包装配送500万公斤,年销售额达到4500万元。
经过多年连续投入建设,六埠村不仅成为天津市菜篮子工程基地,而且是全国绿化千佳村,市级文明生态村,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被称为“京津蔬菜第一村”。
湖南蓝山蔬菜畅销湘粤
2009年6月8日清晨,满载着新鲜蔬菜的货车,一辆辆从蓝山县城、大麻等乡镇开出,驶上永连公路开往广东,在10时左右,就可以进入广东市场销售。
蓝山县每年销往广东的蔬菜达20多万吨,年创产值4亿多元。时鲜蔬菜深受广东居民喜爱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蓝山县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山地田土面积宽,无重工业污染,环境优美。同时,毗邻广东,随着永连公路的全面改造,过境的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到广东可以朝发夕归。
大批返乡农民工又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自然资源、交通区位、人力资源等优势集中,给蔬菜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优越的蔬菜产业发展条件,省政府把这里定为“全省南销蔬菜生产基地县”来建设。为此,该县抓住难得的机遇,决定实施“菜篮子工程”,走出一条全新的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之路。县里根据本地实际,出台了《蓝山县蔬菜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蓝山县创建全省南销蔬菜生产基地县实施方案》。
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模式,以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为目标,引进新品种、改良老品种,结合传统蔬菜生产情况,对全县蔬菜生产进行重新布局。
在毛俊、塔峰两大镇,建设两万亩香芋生产基地;在祠堂圩乡、楠市镇建设两万亩紫茄生产基地;在新圩镇和早禾、田心两办事处,建设一万亩辣椒生产基地;在竹市镇和总市、火市两办事处,建设一万亩“蓝山大白苦瓜”生产基地;在与广东仅有一山之隔的所城镇、大麻办事处、大桥、紫良等瑶族乡,建设两万亩南瓜、甜玉米、菜心,5000亩高山蔬菜生产基地。
为了加快蔬菜生产,确保质量,县里采取一系列的扶持举措。聘请省蔬菜研究所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对蔬菜产业进行系统规划和指导。免费对基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下派技术员驻村指导。
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对种苗、加工、基地建设等进行补贴。每个基地创办一个300亩的示范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与广州江南蔬菜批发市场签订产销合同,建立销售网络,确保蔬菜销路畅通。成立“蔬菜开发公司”,申报有机蔬菜基地和产品“三品”认证,打出品牌,使蓝山县蔬菜产业得到规范快速发展。
北京形成农民超市对接
2009年6月5日清晨6时,在山东青州口埠镇进潘村,农民裴德元在自家大棚里,摘下还挂着露珠的尖椒。
6月6日一早,家住新街口西里的北京退休教师刘锦昭到物美新街口大卖场赶早市,他从货架上拿起个尖椒轻轻掰了一下,“咔吧”一声脆响,“新鲜!”刘锦昭满意地把尖椒装进了菜篮子。
北京市民菜篮子里能装进新鲜到发脆的青椒,得益于一种新型菜篮子供应链条“农超对接”。“农”就是农民,“超”是超市,因为农超对接,省去中间商层层转运转销,才可能实现农田里采收的新鲜蔬菜,24小时之内就摆上了北京超市的货架。
与之前大型超市多从批发市场购菜的做法相比,在农超对接这种新型供应链条模式下,蔬菜从采收运输到销售的高效率是怎么实现的?蔬菜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消费者、超市和农民这3方又会各自从中获得什么收益?
6月17日凌晨2时,驻扎山东省青州的物美集团山东基地蔬果小组宿舍里,闹铃大作。
揉揉惺忪的睡眼,5名年轻人翻身而起,匆匆抄起冷水洗把脸,发动两辆汽车疾驰而去。他们直奔种植着茄子、黄瓜、苦瓜的田间地头。目标很明确:赶早收菜,发往北京。
每天,北京总部会把需要的蔬菜品种、数量报给蔬果小组,小组成员拿着任务单直接到农民种菜的大棚前,挑选蔬果,议价收货。
这一天,蔬果小组吴桐接到的任务是苦瓜,他需要在8小时内到20多个蔬菜集货点走一遍,行程超过100公里。
打亮了大灯的货车在黑黢黢的乡间道路上疾驰,路边的大棚里,有零星的闪烁光点。“那都是农民正在采摘。”吴桐说,多数大棚里没有安灯,农民们都是戴着矿工帽,靠头灯的光亮采收蔬菜。
吴桐的货车停到一块地头,10来筐新鲜的苦瓜已经堆到路边,吴桐和同事们熟门熟路地验货,定价,分拣,包装,称重,付款。
没多久,新鲜翠绿的苦瓜被整齐地装进泡沫运输箱。为了保证新鲜,箱底密密地铺上了一层冰块。端起箱子装车,一股凉意透箱而出。
10时,两辆车在口埠蔬菜市场“碰头”,他们手脚麻利地将收购到的蔬菜,装上一辆核载10吨的东风大货车。
“今天13时以前,所有往北京运蔬菜的车辆都会发送完毕,总送货量超过30吨。”物美蔬果小组组长说。
这些大货车将在今晚22时前抵达北京物美果蔬配送中心,新鲜蔬菜随即会被二次抽验,然后是分拣装车,与其他产地运到的水果和蔬菜一起,通过物美的物流系统连夜配送到遍布全市的各店,6月18日早晨店铺一开门,它们就将接受北京消费者的挑选了。
“每天都跟打仗似的,”吴桐说,“紧张得很。”
同样,每天都在为新鲜蔬菜“紧张”和“打仗”的,还有“立志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南立志。
与物美集团每天由蔬果小组跑遍村镇收菜的方式不同,由内蒙古宁城县269户农户组成的“立志果蔬专业合作社”与北京家乐福建立了农超对接的合作机制,他们每天要为北京家乐福“直供”10吨左右的新鲜蔬菜。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宁城县,这里平均海拔1400米,天空湛蓝,光照充足,还有蓄水量充足的水库,加之没有什么工业,非常适合绿色农业的生产。
6月8日夜里,宁城县突然下起大雨,雨势直到9日凌晨仍不见减弱。此时,三座店镇格日勒图村村民宫秀发一家3口,不到4时就爬起身,披着雨披摸进自家蔬菜大棚,他们一进棚就紧忙活,有的把从排气孔灌进大棚的雨水排出去,有的戴上纱线手套开始采摘长茄。
这一天,合作社跟他们预订了800斤茄子。“我们这个钟点开始摘菜算不得很早啦,800斤得摘到快10点呢。”宫秀发说着,手上一直没停活,就着大棚里的灯光,一手按住茄子把,利落地一掰,再轻轻把茄子码到框里。“茄子这东西古怪,用手摘,手指甲在茄子上划一下,这新鲜油光就没了,还留印。”老宫说戴上手套摘茄子,就是为了保证茄子的原样。
大棚足足占了近两亩地。老宫一家3口在大棚里从漆黑一片忙活到天色大亮,估摸着800斤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老宫喊上了几位邻居,大家把各自采摘的茄子、西红柿“拼”装上一辆小型农用车,气也不歇地向合作社赶去。
南立志早已在合作社的院子里翘首企盼了。
11时,十里八乡的农用车纷至沓来,成筐的西红柿、长茄、尖椒从农用车上搬下,跟车过来的农民随即熟练地扎堆挑选、整理,把菜分类装进大纸箱。
15时,所有蔬菜都装上了卡车,忙了大半天的南立志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这批蔬菜现在出发,不到24时就能到达北京。”南立志说。
“这批菜今天夜里送到北京,在物流基地就会直接从大车分流到各台小型货车上,然后直接送往北京的各个家乐福店。”特地到宁城县来查看的家乐福北方区采购经理赵霞说,北京的各个店在第二天凌晨,就能收到这些新鲜蔬菜。这样,早晨去家乐福买菜的市民就能直接把它们拣进菜篮子。
24小时之内,新鲜蔬菜从大棚跳上货架!之前,这是北京各大超市“不敢想”的速度。
如果省略掉拣选蔬菜的环节,从宁城县送到家乐福的菜还可以提前3个多小时到达。但这个环节不可能被省略,它已经被一五一十地写进了双方的合作协议中。
青椒断了裂了皮皱了,不能要;西红柿太小了有裂纹,不能要;茄子有划痕有压印,不能要……在立志果蔬专业合作社的验收现场,农民们手脚麻利地将不合格的蔬菜拣出来堆在一旁,将符合质量规定的蔬菜打包装箱。
就是形状长得不“顺溜”,都算不合格。南立志顺手捡起一根被淘汰出局的青椒,这青椒青翠鲜亮,一掰脆得咔吧咔吧响。但它卷曲瘦小,看上去像个问号。“这样的青椒都不能要。”南立志说,蔬菜拣选的淘汰率大约在10%左右,不合格的蔬菜全由合作社食堂“消化”了。
现场挑拣毕竟只能看到蔬菜的表面情况,打药、施肥这些消费者看不到的流程,如何保证环保健康?
南立志说,合作社专门设立了质量监测部门,农资、化肥、农药都是统购统销,这样不仅农民省钱,还把住了用肥用药的源头关口。此外,蔬菜该喷药的时候,合作社还会派出技术员现场指导,合作社本身平时也会到田间地头流动检查农药残留等指标。
吴桐曾是物美超市的蔬菜课长,在农超对接之前,他都是到大型批发市场采购蔬菜,“到批发市场你就得接受‘卡筐’的潜规则。就是你买菜一买就得把整筐端走,而卡筐的菜最上面一层肯定是样子货,压在下面的往往都是歪瓜裂枣。比如一筐土豆,最上面一层如果有拳头大,下面的还不如鸡蛋大。现在农超对接的菜都是我们到田间地头一棵棵挑选的,质量肯定提高了一大块。”
青州市口埠供销社有个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物美集团蔬果经营规划小组组长几乎每天都会来一趟,虽然眼前总是熟悉的场景,工作人员把送检的胡萝卜、青椒、苦瓜切出一厘米见方的切片,放入农药残毒仪器检测。检验中心每天必出“农产品农残检测记录表”,上面详细记录农产品名称、样品量、酶抑制率、检测结果及时间等信息……
“除了这种检测之外,我们供销社还购置了一辆农药残留检查车,平时会去各户农民的大棚做抽检。”口埠镇农产品经营公司副经理李奎广说,农药残留等检测,最快20分钟就能出结果,一旦检出问题,菜就会被整批退回,绝不允许流入市场。
除了后期检测,青州市供销社系统也在源头上实现了对农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据透露,目前青州市各个供销社都对农资、农药、化肥和种子实施统购统销,在喷洒农药、施化肥等关键环节上,供销社会派专人到农户大棚里进行技术指导,这样确保农户送到市场上的蔬菜健康、环保。
“每天要向北京物美的上百万顾客供应几百吨的蔬菜水果,仅仅靠几个示范农场、几个种植基地是远远不够的,要保证这么多菜的品质,采后检测只是事后控制,必须要进行种植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周树华说,物美选择山东省供销社体系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已经建立了300多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业合作社,从生产资料到种植过程都能够纳入管理。
在物美负责人看来,农超对接给超市带来的直接效益,恰恰是物美卖的蔬菜能“找着主”了。“物美跟青州市口埠镇供销社直接合作,供销社对农资农药统购统销,还有一整套的质量监督检测机制,供应链简单明了。物美购买的就是跟供销社直接对应的农民的蔬菜。现在物美敢跟消费者打保票,菜的质量没问题。”
农超对接,省略大量的中间环节,拉低了蔬菜的采购成本,超市里的菜便宜了。
“以前的中间环节每过一遍手,每斤菜至少加价一角钱。”家乐福北方区采购经理表示,“相比我们到批发市场采购,农超对接直供一吨菜,采购价格要便宜15%到20%。”宁城县从去年9月至今,一共销售给北京家乐福900多吨蔬菜,如果按照每公斤蔬菜5角钱的均价来计算,节约的进货成本在40万元以上。
采购成本下降让出来的利润,其中大部分都体现在超市的价签上,实惠落在消费者的菜篮子里了。
而农民的收入呢,是增加了还是下降了?
宁城县农委相关负责人是这样介绍的,以前农民卖菜形不成市场,只能靠小商小贩到地头上收菜。“蔬菜不耐储存,不卖给菜贩子,菜就会烂到地里。农民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菜贩子的压价。”宁城县农民种菜的收入一度很低,仅仅保本,甚至是亏本。直到立志果蔬专业合作社与家乐福签下合作协议,建立“农超对接”,农民种菜才刚刚开始算得上有收入了。
因为直购直销,物美的收购小组对农民开出的价码比菜贩子高,可他们刚走进田间时根本收不到菜。很多农民担心将菜卖给物美会影响自己跟菜贩子的生意,“要是物美收两天就走了,那时我不还得靠菜贩子?”
不过,一两个月后,农民的顾虑消除了。农民逐渐熟悉了农超对接模式,现如今,物美采购小组的车刚开进地头,就已经有农户拿着刚摘的菜等他们。“卖给物美挺好的,他们专门有人到地头收菜,价格也比以前高了。”青州市口埠镇农民孙永成乐呵呵地说。
消费者买菜便宜20%,农民卖菜增收20%,超市呢?负责人说,过去物美全北京的门店每天蔬菜销售量也就在15吨左右。而今年物美创下了平均日销售126吨,最高单日进货量295吨的纪录。
农超对接,开始于京郊的净菜市场。
大兴区长子营镇留民营生态农场,下午16时有机菜开始采收,之后送往加工车间拣选摘净,清洗,过秤,套保鲜膜……有机净菜会在当晚22时完成包装;转天凌晨4时前,这些净菜将全部送达门店,仅需12个小时。
这样的农超合作,自2002年起已经持续了7年。不过,京郊的蔬菜产量毕竟有限,能让更多市民吃上真正物美价廉的新鲜蔬菜,就要与北京周边省区蔬菜种植区直接交易。
2008年12月,市商务局、农委组织5家供应北京奥运会的即食即用蔬菜切配企业与物美集团、京客隆股份公司等20余家连锁超市企业对接洽谈,5家连锁超市与蔬菜切配企业当场达成初步供货意向。这一举措,被认为是政府牵线,农商密切合作机制的开山之举。
此后,连锁超市主动联络周边蔬菜种植区,建立农超对接。家乐福集团负责人表示,家乐福“农超对接”采购的农作物包括西红柿、黄瓜、卷心菜、茄子、萝卜、花椒、西兰花、叶菜等。
据市商务委提供的数据,目前北京连锁超市企业采取基地采购、订单生产方式或直接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农超对接。如家乐福在大兴区留民营、京客隆在大兴区礼贤和河北固安建立了蔬菜生产基地。大型连锁超市企业农超对接直采农产品的比例占超市销售果蔬等农产品总量的比重已达到50%左右。
2009年6月18日,商务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通知,在15个省市开展“农超对接”试点,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发展农产品从基地到超市的“直接流通”方式。
对于农超对接的流通方式,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洪涛认为:
作为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模式创新,“农超对接”对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以及减少农民市场风险均具有重要作用。
但应该对农超对接模式有冷静的认识,它并不是完全取代农贸批发市场以及菜贩子下地收菜。农产品流通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个模式不可能一刀切。
农超对接最终应当建立在科技和现代化管理上,农产品销售要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合约关系。而只有连锁企业强大,销售蔬菜的总量多,农超对接的蛋糕才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