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表现为国防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其特点主要有:它来源于军事实践,又给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接受军事实践的检验;它随着战争和军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和明显的继承性。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是它的集中概括。它的产生约在中国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夏代,其形成则在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后世不断予以丰富和发展。它的一些基本思想是:(1)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许多兵法都贯穿着反对天命论的思想,强调战争胜负决定于人。孙子、吴子等明确提出,战争的胜负决定于政治、将领、治兵、法令及天时、地利等客观条件。孙子提出“以五事校之计而索其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说战争的胜负是可以计算和争取的。同时,揭示了战争中众寡、强弱、虚实、攻守、奇正、主客、刚柔等矛盾的辩证关系。(2)富国强兵的政治主张。凡有作为的军事家,都把军队建设看成关系国家安危的大事。孙子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几乎所有兵法都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认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国家的良好政治制度和措施。(3)从严治军,强调严格的纪律和管理。在号令方面,要求令行禁止,成为“有节制之师”,在赏罚方面主张“有信”和“必诚”,并注意军队平时作风的养成。(4)讲求谋略,运用“兵不厌诈”的指挥艺术。主张奇正并用,虚实结合,使敌难以预测;而用兵的诡诈则以对敌情判断和了解作基础,要求审时度势,临机处置。(5)重视将领的德才和作用。强调选贤任能,要求将领具有智、信、仁、勇、严等品质。但古代军事思想存在着统治阶级的偏见,如抹杀战争的阶级性,宣扬上智下愚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过分夸大将帅的作用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近代的直至现代的军事思想,都从中批判地继承和吸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
《孙子兵法》中的谋略制胜思想
《孙子兵法》中谋略制胜思想主要表现在“庙算”制胜、“诡道”制胜、“不战而屈人之兵”三个方面。
(1)“庙算”制胜。是指靠战前充分周密计划取胜。因古代用兵之前的施谋定策是在祖庙里讨论决定,故称之为“庙算”。它强调战争指导者要“经之以五事,较之以七计”,即以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因素“道、天、地、将、法”为基础,从敌我双方七个方面进行计算比较(称“七计”),全面分析判断各方面的情况,周密充分筹划制胜的有利条件。孙武认为,计划充分周密,胜利条件多,就可以取得胜利;计划不周密不充分,胜利条件少,就不能取得胜利(兵法曰:“多算胜,少算不胜”)。“庙算”制胜是贯彻谋略制胜思想的首要条件,其实质是先求运筹于帷幄之中,然后决胜于千里之外。
(2)“诡道”制胜。是指以诡诈手段胜敌。《孙子兵法》明确指出:“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的原则,认为用兵是一种诡诈行为,打仗是一种诡诈行动,要依靠诡诈多变的战法取胜。兵不厌诈,古今常理,孙武强调示形用谋,欺敌用诈,并列举诡道十二法(即: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这既是诡道的具体内容,也是谋略的具体运用。
(3)“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指不采取直接交战的手段而使敌人屈服,取得胜利。孙武认为,百战百胜,还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因此他主张:“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要求战争指导者用全胜的计谋争夺于天下,不用直接交战而使哉人完全屈服,这样,自己军队不至于受到损失和挫折,又可以取得完全胜利。这实质是谋略制胜思想的最佳结果——不战而胜。
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大革命失败的严重形势,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土地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以游击战争“十六字诀”等为主要内容的红军作战原则,提出了人民军队的基本建军原则和中国革命必须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思想,从而奠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军事论著,系统地阐述了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的理论和原则,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尤其是辽沈、淮海、平津、渡江等大规模战役;并撰写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等著述。这样,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但有了战略防御的系统理论,而且有了关于战略进攻、战略决战和战略追击的系统理论,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了重大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将人民军队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军的历史任务,阐述了在现代条件下进行人民战争的若干新的军事原则,并且领导制定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战略方针。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1)人民军队。坚持把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一支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人民军队。(2)人民战争。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广大民兵相结合,团结和争取一切进步的社会力量,开展以军事斗争为主,并与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斗争形式紧密配合的全民战争。(3)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立足于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灵活机动地打击和消灭敌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就是一切从战争的客观实际出发,着眼于战争的发展和战争的特点,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指导战争。
十六字诀
十六字诀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简称。是中国工农红军游击战争作战指导原则。它是对中国工农红军初期作战经验的理论概括。其实质是,要求弱小的红军在强敌面前,充分利用农村的政治、经济和地理等有利条件,趋利避害,灵活机动,以便最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它是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在作战指导上最早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并且成为以后中国革命战争各个时期开展游击战争的作战指导原则。中国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体系,基本上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劝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军队建设及有关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论体系有三个突出的特征: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邓小平理论与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在军事领域的展开和延伸。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理论来源于实践。邓小平同志作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又作为人民军队的统帅,直接领导了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伟大实践,具体回答和解决了军队在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实践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他的许多重要思想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对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以邓小平为杰出代表的全党全军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不仅仅指邓小平本人,而是指以邓小平为代表、为核心的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是在实践中集中了全党、全军集体智慧后形成的。集体的智慧能够成为宝贵的结晶,有赖于邓小平同志的科学归纳和总结。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党我军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其独特的勇气、胆识、地位、作用和贡献是任何人都不能比拟的。因此,全党、全军在探索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光辉的军事思想,冠以邓小平的名字,又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海权论
海权论是主张凭借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控制海洋,以实现战略目的的军事理论。这一理论是美国人A.T.马汉(1840~1914)于19世纪末期创立的。他认为以贸易(指商品输出)立国的国家,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是国家强盛的主要因素。要夺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具有占优势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舰队和商船以及发达的基地网。夺取制海权的方法是通过战略决战。集中兵力是作战的基本原则和贯彻海军战略的主要手段。他主张美国应建立强大的远洋舰队,首先控制加勒比海地区和中美洲地峡,尔后进一步控制其他海洋。它是当时美国政府制定海洋政策和发展海军的理论依据,并对其他海军强国的海洋战略发生重大影响。
空中战争论
空中战争论是论述空军在军事行动中起主导作用并能单独决定战争结局的理论。又称“空军制胜论”。第一个系统阐述这种理论的是意大利的G.杜黑(1896~1930)。他主张建立强大的独立的空军,认为空军在未来战争中将起决定作用;依靠空中进攻,对敌国政治、经济中心及重要军事目标进行战略轰炸,即可迫使敌国投降,赢得战争胜利。一些大国受这种理论影响,曾一度大力发展轰炸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进行过大规模的战略轰炸,但任何一方都未能单独依靠空军赢得战争胜利。战争实践证明,这种理论是片面的。
机械化战争论
机械化战争论是主张陆军实行机械化和依靠机械化军队取胜的军事理论。又称“坦克制胜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坦克军参谋长J.P.C.富勒(1878~1966年)创立了这一理论。他认为坦克出现后,陆军机械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战争将是一种纯粹的机械化活动,战争胜负“百分之九十九在于武器”,战场上坦克数量最多的一方,胜利的机会亦多。他认为,骑兵将退出战场,步兵降为辅助兵种,炮兵则需要提高机动能力;主张作战时,首先以坦克出敌不意地突向敌人纵深,摧毁其首脑机关,同时以飞机轰炸其交通枢纽和补给系统,接着使用摩托化步兵和炮兵扩大战果,一次会战即可夺取战争的胜利。这种理论,虽然指出了军队建设和作战方法发展的某些趋向,但过分夸大了坦克的作用。
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使用有组织的武装力量进行的斗争。通常是用于区别政治、经济、文化等斗争形式。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所进行的武装斗争,是推翻反动统治、争取解放的主要手段,是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毛泽东认为,进行武装斗争必须依靠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武装斗争必须与其他斗争形式相结合。它和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主要是武装斗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