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化学和生物技术
阵地上的魔鬼雾团
化学武器——禁而不止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从狭义上讲,化学武器指的是在战争中使用的有毒的化学物质,即毒剂;从广义上讲,它还包括装填有毒剂或毒剂的组分(能生成毒剂的毒剂中间体)的化学弹药及投射工具。如装有毒剂的炮弹、航弹、火箭炮弹、导弹等,统称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一词虽始于近代,但在战争中使用有毒物质,却可溯到公元前5~6世纪。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人曾使用硫磺燃烧产生的毒烟,使敌人中毒。在我国,公元前559年,晋、鲁、齐、宋等13国,联合讨伐秦国。秦国在泾河上游施毒,污染了水源,致使晋、鲁等国军队因饮用河水而造成伤亡。
在古代,以有毒物质作为武器是非常原始的,不仅使用方法简单,而且杀伤作用也极其有限。因此,化学武器作为作战的一种手段,在过去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有毒的化学物质真正作为一种武器被大规模地使用于战场,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4年10月12日,德军攻占了比利时的伊普雷(Ypern)的里尔,并集中了大量兵力向伊普雷东南发动攻势。由于遭到英、法联军的顽强抵抗,德军未能取得突破。最后,交战双方掘壕据守,进入了相持阶段,时间长达数月之久。德军为改变这种对峙态势,突破对方防御,最高统帅部采纳了著名的化学家哈伯(Haber)的建议:以工厂中大量库存的液态氯气作为武器,对敌实施化学攻击。担任这次攻击任务的是德军工兵第35联队。1915年4月5日,德军开始在阵地前沿布设装满液态氯气的钢瓶。4月22日下午,出现了有利的风向,德军打开钢瓶,开始向英、法军阵地施放氯气。一人多高的黄绿色烟云被每秒2~3米的微风吹向英、法联军阵地。面对突如其来的氯气云团和扑面而来的难以忍受的强烈刺激性怪味,英、法守军惊慌失措,顿时,阵地内一片混乱。跟在烟云后的德军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就突破了英、法联军的阵地。这次攻击,使英、法军队共15000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德军本身因防护较差、占领阵地又较快,也有数千人中毒。
毒气攻击的显赫战果,引起了交战各国的极大重视。于是,交战各国也纷纷开始使用毒剂。从此,有毒的化学物质,便作为一种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被广泛地应用于战争。同时,施放毒剂的方法,寻找毒性更高的新毒剂和有效的防护措施的研究也开始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化学武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仅使用毒剂的方法得到了改进,新的毒性更高、性能更好的含磷毒剂也被研制出来了。1939年,德国首先研制出了新毒剂沙林,1944年,德国又合成出了毒性更高的梭曼毒剂。1953年,英国在研究农业杀虫剂时,发现维类(V类)毒剂并在1954年将其正式确定为军用毒剂。沙林、梭曼、维埃克斯(VX)等统称神经性毒剂。这类毒剂毒性高、稳定性好、易造成良好的战斗状态,是到目前为止较为理想的军用毒剂,也是世界各化学武器拥有国装备的主要战剂。
在军用毒剂发展的同时,使用毒剂的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有毒剂炮弹、炸弹,和用于从飞机上布毒的布撒器,而且有用于近战的毒烟罐和毒剂手榴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研制出可发射氢氰酸毒剂弹的著名的“卡秋莎”多管火箭炮,美国研制了M—34型沙林集束弹。50年代末,美国又研制出了“下士”和“诚实约翰”导弹的化学弹头。
当今,一种新型化学武器——二元弹已得到迅速发展,它之所以发展很快,是因它仿生于南美洲的一种小甲虫,具有独到的长处。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一位美国科学家在一次野外考察中,偶然发现有一种小甲虫,当它向“敌人”发动进攻或进行自卫时,就像能发射炮弹一样发射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落在人的皮肤上有灼痛感。科学家对这种小甲虫进行了解剖分析,发现小甲虫的胃里有三个小室。一个小室储有二元酚的水溶液,另一个小室储有双氧水溶液。当两者沿着细小的导管流到第三个小室里时,同第三室里的能立刻氧化的一种酶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因而能射出温度高达100℃的液体,并具有恶臭和刺激性。美国军事专家在这种小甲虫的启迪下,运用仿生学原理,研究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化学武器——二元化学武器。现代二元化学武器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能产生毒剂的化学物质(也叫毒剂中间体或组分),分别装填在隔开的容器里,弹药发射后,隔膜破裂使中间体在弹体飞行的短暂时间内进行混合而起化学反应,在到达目标的瞬间生成毒剂杀伤人员。二元化学武器与非二元化学武器比较,一是化学毒剂易于生产;二是不易变质失效,适合大量长期储存,而且运输时比较安全;三是使一些以往因为化学性质不稳定而无法在常规化学弹药中使用的化合物,也有了战场使用的可能性。从发展看,二元化学武器有逐渐取代现有非二元化学武器的趋势。
更为可怕的是,有人正在研制“洲际化学武器”,该武器是一种用于喷洒化学毒气的重返大气层飞行器。它具有洲际弹道导弹一样的射程,可以把装载的各种化学毒剂带到遥远的目标上空,然后翻滚着把毒剂喷洒出来,在一阵霏霏“毒雨”中,暴露在地表面上的人将全部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