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划设计
- 2001年12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对西北地区“西电东送”的调研课题进行评审。评审肯定了电力外送分为三大通道的规划思路。
- 面对“西电东送”新电厂带来的环境压力,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家说:“电厂开工之前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 周大兵说:“课题组提出的电力发展思路和规划安排设想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符合国家西电东送战略要求,也符合四省、区社会经济和一次能源资源的客观实际。”
国务院明确西电东送目标
2000年8月,国务院召开总理办公会,会上明确提出“西电东送”的具体任务:
“十五”期间,“西电东送”向广东送电100亿瓦。
2000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提出建议:
“西电东送”期间,三峡电站向广东送电30亿瓦。
2000年底,国家电力公司根据这一任务和指示精神组织研究了向广东送电的问题,并向国家计委提出了报告,明确了“十五”期间向广东送电100亿瓦的五交流三直流送电方案,另加一回交流将鲤鱼江的电力送到广东韶关,并安排了相应的水电和火电电源的同步建设,达到2005年向广东送电100亿瓦以上。
同时,国家电力公司也部署研究了“西电东送”北部通道、中部通道的“十五”和2010年的规划。
2001年初,国家电力公司又部署开展了2015年、2020年“西电东送”规划调研工作,并在2010年目标网架基础上开展了2015年目标网架的规划工作。
2002年第三季度,这些规划研究工作都陆续完成,国家电力公司组织专家对上述调研报告和网架规划进行了评审。
“西电东送”规划的总体原则是依据全国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确定的,规划同时提出“西电东送”的具体内容:
统一规划东部和西部地区电源和电网,既要满足西部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又要尽可能扩大外送。
“西电东送”规划中要做到两个优先、一个同时,即优先建设电网,使电网适度超前;优先开发水电,加大水电开发力度;同时要加快开发有条件的煤电基地。
“西电东送”要求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规划东部电力时要留出吸收西部电力的市场空间;电力交易要符合市场规律,走法制化轨道。
切实加强送端电网与受端电网规划,“西电东送”的骨干电网规划、全国联网规划及各省区的电网规划相结合,一次输电网系统规划和二次通信系统等规划相结合,输电网规划和配电网规划相结合,确保整个电网安全稳定,使电力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
推进科技进步,实现输变电技术升级,提高输电能力。
重视输变电工程建设及电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采取节约用地,紧凑型输电走廊,减少砍伐等措施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规划最后作出总结,要通过“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促进西部水力资源与大型煤电基地的开发,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全国电力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把我国电网建设成既是“安全、可靠、高效、开放”的电网,又是“结构坚强、潮流合理、技术先进、调度灵活、留有裕度”的电网。
2001年8月30日,国家电力公司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作出决定:
为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防止电力再次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的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工程必须加快进行。
2001年头7个月,全国发电量完成81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全社会用电量完成80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
电力供需总体上继续保持平衡,但是主要电网最高负荷增长较快,京津唐、浙江、上海、广东、深圳等地高峰时期电力供应比较紧张,河北南部已经出现拉闸限电。
国家电力公司领导在会上指出,“十五”期间,电力发展要保持增长6%,才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大力推进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和全国联网,以三峡投产为契机实现全国联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位领导要求,为更好更快地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和全国联网的目标,现正在加紧建设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尽快落实开工一批电源项目,抓紧协调落实电力市场,签定送受电期货合同。
加紧准备一批黄河上游的水电项目,积极规划开发陕北煤电基地,建设更高等级的输电通道,以解决向北京和华北送电问题。加快研究和落实三峡电力、四川电力的消纳和外送问题。在实施“西电东送”的同时,充分考虑南北互供,抓紧进行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全国联网。
专家对规划进行战略环评
2001年11月28日,面对“西电东送”新电厂带来的环境压力,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家说:“电厂开工之前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按照国家“西电东送”规划,在开始后的几年,云贵两省交界的狭长地带要新建10余座火电厂。而国内二氧化硫污染较重的城市安顺、都匀,恰巧就都在那里。
很多人担忧:“如此大规模地集中新建火电厂,会不会给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于是,专家们为“西电东送”所作的环境影响评价,不是针对单个电厂,而是面向整个规划。国际上把这种对政策、规划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称为“战略环评”。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来源于1969年美国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其核心就是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前要分析、评估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并采取能减少环境负面影响的措施。
国际社会认为,“环评”制度是20世纪最成功的“政策创新”之举,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采用了这项制度。
多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将“环评”的对象从传统的单个项目提升到政府的计划、规划和政策中,把这样的“环评”称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但评价的层次多年来还一直停留在单个项目,很少有“战略环评”。
专家想搞清楚:当地的环境还能容纳多少污染物?
专家们认为,这个容量是一个警戒值,就好比一只能装一升水的桶,非要装两升,多余的一升只能流到地上。环境也一样,有一定的容量,在限值内,大气环境尚可自我调节,一旦超出限值就有可能恶化。
因此,决策者在规划、安排项目的时候,要根据环境容量的警戒值给每个电厂分配排污量,每个电厂不仅要达标排放,还必须被限量排放,因为那里的环境总容量只有那么多。
专家们通过模型计算解释说:
如果对新建火电厂不采取脱硫控制措施,要不了多久,整个西南地区的环境质量将糟到极点。最理想的状况是所有新建电厂都有脱硫装置,而且云、贵两省已有的火电厂都能得到治理。这样,大气环境质量会有明显改善,甚至可以达到空气质量一级标准。
模拟结果摆在面前,决策者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治理和不治理的差距。这就是区域环评专家要向决策者说清的问题。
专家们建议,电厂实现达标排放,一是使用低硫煤发电。二是安装脱硫设施。用低硫煤的成本要比上脱硫设施低得多,但我国低硫煤的储量非常少。
因为投资太大,当时要让新建电厂都装脱硫设施显然很难。这就要在整个区域里平衡,看哪些电厂适合用低硫煤达标,哪些电厂必须上脱硫装置。这样,电厂的选择就不是自己的行为,而要靠整个区域间的协调了。
比如,有一家规模很大的电厂原计划用低硫煤实现达标,但它附近煤矿是高硫煤;另一家电厂规模不大却计划上脱硫设施。环评专家建议那家大厂不要舍近求远拉低硫煤来烧,而应上脱硫装置用高硫煤。把计划用的低硫煤量让给那家小电厂,它就不用上脱硫装置,可省出一笔钱。这样的资源调配正是区域、战略环评的优势。
国家环保总局一位官员指出:过去我国很少对政策、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次“西电东送”区域规划环评可以说是我国政策、规划环评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的尝试。
多年来,由于缺乏“战略环评”,中国曾经吃过不少大亏。因为政策失误引起的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总是若干年后才显现出来。
这位官员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提出“大矿大开,小矿快开,有水快流”的资源开发政策,结果全国大矿小矿一哄而上,无序地乱开乱采,导致一个个矿区被挖得满目疮痍,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
又如其后的国家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十五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小造纸、小制革、小冶炼……都在没有任何治污设施的情况下投产,臭气、黑水肆无忌惮地排入空气和水体。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不得不下令关停“十五小”,重投巨资整治环境。而治理投入的资金远远超过“十五小”创造的利润。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涛感叹说:“历史的教训实在太沉痛了!”
王涛透露,正在拟订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有关部门在制定重大经济政策、规划时必须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除了“西电东送”项目外,我们还建议一些对环境影响大的项目也要做环境影响评价。
王涛说:“4年后,占地23.4平方公里的上海化学工业园区将在上海市西南的杭州湾北部崛起,拜耳、巴斯夫等国际化工界巨商已经准备好投向园区的钞票。”
同月,环境专家给上海化工园区算了一个环境容量警戒值,提示他们要想不恶化那里的环境,整个园区的排污总量不能超过这个警戒值。
有人问:“环境容量警戒值对化工园区意味着什么?”
专家说:“警戒值就是今后企业进入园区的门槛,不是拿着钱来的都可以进入园区。因为排污总容量只有那么多,园区管理者应该依据拟入园企业的生产规模给他们分配排污量,企业必须采用先进治理技术实现达标、限量排放。”
也有人提出疑问:“口袋里揣着钱的投资商会不会被环保门槛吓走?”
园区负责人说:“上海化工园区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化工基地,既然要做全球化工界的老大,就不仅产品质量要过硬,环保也必须是一流的。所以,选择投资伙伴,必然拿环保做硬指标衡量。国外很多企业的环保技术很发达,他们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必须带来先进的治污技术。真正一流的投资商不会被环保门槛吓走的。”
电网公司规划送电通道
2001年12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对西北地区“西电东送”的调研课题进行评审。评审肯定了电力外送分为三大通道的规划思路。
同时,国家电网公司也肯定了西北采用“交直流混送,水火电打捆外送”向华北、山东送电的原则:
黄河上游水电与宁夏火电采用750千伏输电方式送电至西北电网的送端,再以直流方式外送到山东或京津唐电网。
陕北火电基地的神木、府谷火电厂以交流方式送电到华北。
陕北火电基地以直流方式送电到山东电网,这3个通道的送电规模至2015年约为120亿瓦,至2020年约为200亿瓦。
北部通道的“西电东送”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山西、内蒙西部向京津唐、河北南网及山东送电,这基本属于华北电网区域内的问题,重点为山西、内蒙西部电源点的外送,规划全部以500千伏交流接入华北电网,到2020年向外送电达200亿瓦。
另一部分为西北送电至华北与山东电网。
重点规划中提出,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落实750千伏公伯峡至兰州东示范工程,并力争2005年能投运,这是实现西北水火打捆外送战略的基础。
北通道交流送出约有27至30回500千伏交流线,提高单通道的送电容量、减少送电回路以尽可能减少通道占地问题,针对如此复杂的电网结构如何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问题,需要组织专题研究。
抓紧陕北大型煤电基地的起步,使之在“十五”期末就能向华北电网送电,为北通道以火电基地开发外送为主这一规划目标的实现走出关键的一步。
2001年12月,国家电力公司对委托电力规划总院组织的中部通道“西电东送”方案评审。
2002年9月,电规总院又对专家组承担的中部“西电东送”规划调研课题报告进行了评审。
通过评审研究,得出了结论性意见:
明确了四川水电开发方针及开发规模,即为“统筹规划,大型为主,大中小并举,龙头优先”的开发方针和2020年发电420亿瓦、水电资源开发率达到50%左右的开发规模。
四川外送电力规划:2005年向外送电15亿瓦左右,并通过3万线的三峡通道,2015年送电达50亿瓦,2020年送电达200亿瓦以上。
川电外送方案为交直流混送,送电华东为纯直流方案,送电华中则以现有500千伏交流为基础,还有待进一步论证是采用直流500千伏还是交流500千伏或750千伏交流输电方式。
中部通道的外送电力规划:2010年三峡加川电外送可达200亿瓦左右,2020年达400亿瓦左右。
国家电力公司指出,在中部通道的“西电东送”开发中,要高度重视两个方面问题:
四川自身电力供应问题。为了确保四川自身电力的安全、可靠、充足的供应,一方面要加快具有调节性能的瀑布沟等水电的开发。另一方面要加强四川自身电网建设,并安排与西北的联网工程建设,实现与西北电网水火调剂及西北火电送电四川的目标。
四川大型水电开发如溪落渡、向家坝外送华中的交、直流方案的论证。建议对交流750千伏送电方案予以充分重视,对川渝电网与华中电网联合形成的纯交流强联系的电网结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论证研究。
2002年10月28日和11月21日,国家电力公司分别对南部通道的2015年目标网架规划及2015年、2020年“西电东送”规划的专家调研课题进行了评审,提出几个方面的主要意见。
首先是关于负荷水平预测。负荷水平预测是“西电东送”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西部能有多少电力输出和东部能接受多少电力的重要依据。
评审意见认为:
从前一阶段调研情况看,预测基本符合于历史发展的情况,且从历史外推所得出的结论来看也基本是合适的。但从2001年和2002年实际发展的势头和电力增长速度,及“十六大”提出的今后20年要翻两番的目标和城市化发展要有较高要求等情况来看,原预测的增长速度是偏低的,其他通道也有类似的情况。经分析认为,需将电力增长速度适当调高一到两个百分点。
此外,当时预测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统调负荷的统计数据,而社会全口径的负荷数据则不完整、不准确。因此需要将社会全口径的负荷统计数据指标建立起来,以便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全社会的电力需求。
根据国务院的规定,2005年“西电东送”的南部通道向广东送电达到70亿瓦左右,另有30亿瓦来自中通道的三峡,2015年将达200亿瓦,2020年将达到250亿瓦左右。其中,向广西送电则达到300亿瓦左右,届时红水河、乌江及澜沧江中下河段基本已开发。同时,开始规划金沙江中游段200亿瓦的乌东德、白鹤滩等向南方电网输电的前期开发工作,为2020年及以后南方通道继续增加“西电东送”规模做好准备。
当时,南方电网的“西电东送”已形成交直流并送的格局,国家电力公司计划,2020年将形成6条500千伏直流和4个500千伏交流通道,向东输电将近300亿瓦。至于贵州盘南火电是采取直流输电方式还是交流输电方式,这一问题尚需进一步从多方面进行论证,包括广东电网结构及强直流多落点对电网的影响等。但从南方电网的能源资源特点和能源流向的分析情况及火电基地开发外送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看,盘南火电基地采用交流方式分期分批实施外送,可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方案。
南方各省区电网的结构各有特点,其功能也各不相同。广东电网重点在于要使其结构能够适应接受交直流并送、强直流多落点大潮流的西电,这对电网结构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现规划方案建议广东电网采用500千伏双环网结构,并要加快内环改造与外环的形成。
广西电网是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的中枢通道,要求其既能通过西电,又能在电压上起到中间支撑作用。广西是中国水电资源的富集区,境内水电可开发容量约为1863万千瓦。加快广西电源建设,不仅是满足广西自身负荷发展的需要,也是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的电源补充。为此,必须努力打造广西电网强大的电源补充基地。
贵州、云南电网是坚强的送端电网,贵州电网以“网对网”送电为主,而云南电网则以“点对网”送电为主。
贵州电网要建成“日字型”环网,“五交两直”的黔电送粤大通道,超高压电网建设要走在了前列。
云南电网要形成“五交四直”云电外送通道,即罗天单回、罗百双回、砚崇双回5回500千伏交流通道和云广、糯扎渡、溪洛渡、茶树坪4个直流通道。同时,省内电网形成覆盖全省自北向南、自西向东的“五横四纵”500千伏输电网络。
专家组在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规划中,重点提出几个方面的问题:
广东受端电网建设问题。整个南方电网将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电网,输送潮流大,广东电网要接受5回30亿瓦直流、一回18亿瓦直流、8至9回500千伏交流,2020年又有约200亿瓦潮流的涌入。
如何保证这种大容量、强直流、多落点、交直流并联电网结构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因此尚需进一步深入开展电网结构、直流多落点和交直流相互影响、无功配置和动态电压稳定性等问题的研究。
做好火电电源点的落实工作,同步实施煤、电、运、环境等环节。
做好水电前期规划工作,抓紧后续水电开发的前期规划工作,特别要注意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
中长期送电规划形成
2002年11月21日,国家电力公司在北京召开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后续规划调研课题评审会,讨论有关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后续规划的基本内容。
11月27日国家电力公司以国电规[2002]879号文印发了《关于印发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后续规划调研课题报告评审意见的通知》,供国电公司系统各单位工作时参照,同时供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决策时参考,供其他电力公司和发电公司规划和进行投资决策时参考。
这标志着全国范围的“西电东送”中长期发展规划基本形成。
全国人大常委姚振炎、国家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周大兵出席了评审会。
早在2001年3月,国家电力公司为落实“十五”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和国家“十五”计划纲要精神,就开始了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后续规划调研课题。
规划调研课题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提出南方电网在“十一五”及以后电力开发及“西电东送”规划方案和电力市场交易模式。
2002年5月,课题组对“南方电网电力需求、资源分析及电力开发思路、电力开发及后续“西电东送”方案、“西电东送”方案经济分析,以及南方电力市场交易模式等5个方面重大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课题组认为:
南方四省、区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一次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以及用电特性的显著互补,决定了南方电网实施“西电东送”和发挥联网效益是必然选择。
为满足南方电网和“西电东送”需要,该地区“十一五”投产规模要达到2384万千瓦,开工规模达到1886万千瓦;“十二五”投产规模要达到2886万千瓦,开工规模达到2956万千瓦;相应建设若干新的“西电东送”输变电工程。
在评审会上,周大兵对课题组提出的规划方案给予积极评价。他说:
课题组提出的电力发展思路和规划安排设想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符合国家“西电东送”战略要求,也符合四省、区社会经济和一次能源资源的客观实际。
周大兵希望有关方面紧紧围绕建立南方电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电力市场来进行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打破局限在本省、区选择电源点的市场壁垒,优先建设“西电东送”输送电网,加快水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坑口电厂骨干煤矿开发规划。
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后续规划的提出,加上早先完成的“西电东送”中部通道、北部通道规划,标志着国家电力公司对全国“西电东送”的中长期规划形成了初步框架,提出了清晰的规划设想,这对推动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