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谜题

从远古开始,地球上的灾害就与人类相伴相生,地震、火山及其他地质灾害一直威胁着人类,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神秘的、未知的灾难也与人类如影相随,这些灾害的发生和消失都万分诡异,人类至今也尚未破解这些难题。

神秘的百慕大三角

恐怖的海域

百慕大三角是世界闻名的神秘海域,它地处北美佛罗里达半岛东南部。具体是指由百慕大群岛、迈阿密(美国)和圣胡安(波多黎各)三点连线形成的一个三角地带。几百年来,这里频繁出现离奇的海难事故和其他一些神奇的事件。人们把这个恐怖的海域称为“魔鬼三角”或“死亡三角”。

轮船的灾难地

1963年2月2日,美国“玛林·凯恩号”油船例行出航。这艘船上装配着现代化的导航仪器及先进的通讯设备。

在出航的第二天,船上的船员还向海港报告说:“油船已正常地航行到北纬26度、西经73度的海面上。”然而谁也想不到,这却是“玛林·凯恩号”油船发出的最后一份报告。此后,这艘油船竟无声无息地失踪了,好像掉进了深洞里。事后派船去搜寻,海面上就连一滴油也未见到。

海底金字塔

1979年,美、法科学家有了新的发现:在这个海区发现了一座金字塔,它高200米,底边长300米,塔尖与海面相距100米。塔身有两个巨洞,水流汹涌而过。

有些科学家说,建造金字塔的原料可能是含铁的巨石。由于海浪冲击及地球磁场的长期作用,金字塔被不断磁化,成了一块巨大的永久磁铁。当轮船经过这个海区时,仪表失常,而且可能会被吸入海底。

飞机的坟场

令人恐惧的是飞机在这个海区上空飞行时,也常常遭到莫名其妙的飞来横祸。在这里失事的飞机,有的直至最后几分钟,还同机场保持着正常的联系,它们几乎是在一瞬间消失的。有的飞机则在失事前发出了奇怪的报告:例如,仪表突然失灵、天空发黄、晴天起雾、海上变得异常等。

可是谁也没来得及提供更详细具体的情况,就杳无踪迹。有人统计,从1840年至现在,飞机在百慕大三角区神秘失踪的事件达100余起。

中尺度旋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利用先进技术对百慕大三角区进行一系列大规模调查。发现该海域有许多旋涡,其半径20千米至40千米。旋涡方向有顺时针,有逆时针;中心温度有冷有暖,中心海面有低有高。旋转速度从每秒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它们时隐时现,出没无常,寿命可达几个月。

这就是所谓的“中尺度旋涡”。当海洋中出现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中尺度旋涡时,海水将从四周向中心辐聚。使旋涡中心海面高于四周,形成高出海面几百米的巨大的移动性“水山”。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大水山,能吞噬所有航船。当海洋中出现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中尺度旋涡时,海水将向四周辐射。使旋涡中心海面低于四周,形成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将光线反射在主轴焦点上。

一个半径为500千米的凹面镜,当太阳光入射角为60度至70度时,其聚光点直径在1米左右,焦点处的温度可达几万度。不难设想,飞机一旦进入焦点附近上空,顷刻之间就会被烧成灰烬。凹面镜聚光需要光源,光源越强,聚光效果越好,焦点温度也越高。这就是为什么飞机失踪常发生在万里晴空、海平如镜、风力不大的时候,因为这些正是凹面镜反光、聚焦的良好条件。

中国魔鬼三角

在南海有片神秘莫测、令世人恐惧的海域。这片海域西起香港,东至台湾,南至菲律宾吕宋岛,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

自1979年以来,不断出现航船失踪事件。令人百思不解的是,这些航船失踪后,竟未发现任何碎片、油迹或尸体。人们惊奇地发现,这片海域的位置,恰好与举世闻名的大西洋百慕大魔鬼三角的位置遥遥相对。于是,我国南海“魔鬼三角”的称谓不胫而走。

近年来,随着海洋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在大洋中发现了中尺度旋涡。南海岛屿众多,沿岸流、南海暖流、南海环流以及黑潮的汇聚,都为旋涡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我还想知道

百慕大三角又称魔鬼三角或丧命地狱,有时又称百慕大三角洲。但此区域并不是三角洲地形,据称经常发生超自然现象及违反物理定律的事件,面积约390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水库与瀑布

最大的水库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第一大盆地。南有高耸的青藏高原,西有帕米尔高原,北有天山山脉。夏季风很难到达封闭的盆地,这里极度干旱,平均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然而,奇迹出现了。塔里木盆地的地下,居然有巨大的天然水库。仅盆地西部的地下水库,每年就可提供60亿立方米的优质水,相当于黄河1/8的流量。

这个发现对盆地石油开发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喜讯。

巨大水库的形成

塔里木盆地的巨大水库是如何形成的?

地下水主要是大气降水下渗积聚形成的。这就是说,从塔里木地区丰富的地下水可以推论,这里曾经有过一段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的时期。

据考察,塔里木地区地下水库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里形成的。在30万年前,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都是一片海洋。后来这里的地壳被抬升成为陆地,但还是个降水比较丰富、草原和沼泽密布的湿润地带。

塔里木地区在数万年的潮湿期里积聚了大量地下水。

尼亚加拉瀑布

构成了部分加拿大与美国的边境线,将纽约州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分开的尼亚加拉河,从伊利湖向北流向安大略湖,全长将近48千米。这条河被草莓岛和格兰德岛劈开分成3段,头8000米只有一条河道。在格兰德岛后两个河道又合并到一起,再流过4800米就到了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本身也被哥特岛分成两个部分。马蹄形瀑布高度接近48米,顶部宽度将近1000米。这个瀑布有700米宽度的部分在加拿大境内,而另外300米位于美国一侧。

大瀑布的成因

大瀑布的形成在于不寻常的地质构造。

在尼亚加拉峡谷中,岩石层是接近水平面的,每英里仅下降6米至7米。非常坚硬的尼亚加拉大理石构成了岩石的顶层。松软的地质层很容易被水力所侵蚀,它位于岩石层之下。

激流之所以从瀑布顶部的悬崖边缘笔直地飞泻而下,正是由于松软地层上的那层坚硬的大理石地质所起的作用。

更新世时期,当巨大的大陆冰川后撤,大理石层暴露出来,被从伊里湖流来的洪流淹没,就形成了如今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通过推算冰川后撤的速度,瀑布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最早则有可能在25000年前形成。

我还想知道

在地质时期,形成沙漠化过程的地质背景是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使得青藏地块大幅度隆起,由此大范围地改变了青藏高原本身的气候特点和塔里木盆地的大气环流格局。

神农架鬼市之谜

史料记载

“鬼市”又叫山市、山中蜃景。清代的《兴山县志》对神农架的鬼市有生动的记载:

神农山为房县、兴山县、巴东县界山,一名神农架。高塞,为三邑最幽深险阻,多猛兽,产白药。

1884年3月,兴山县远望神农积雪,询之,土人云:山上常8月雨雪,至明年6月始清;又常6月飞霜。久雨初霁,峰峦隐现,有如城郭村落,相传为山市;每岁元宵、中秋夜、除夕,时闻爆竹鼓角声;又常见大人迹。

在这段话里,“神农山”即神农架的最高峰,海拔3105.4米的神农顶峰;“大人迹”即传说中的野人的巨大足迹。《兴山县志》中描述的诡谲奇异的山市,甚至在神农顶“时闻爆竹鼓角声”,则给后世人留下了不解之谜。

何谓山市呢

《辞海》、《辞源》中都未收录其名。在《汉语大词典》中,“山市”被诠释为“山中蜃景”,未予以详细说明;不过,在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山市》中,却有这样的记载:

奂山山市,邑人景之地也。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上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

可见,古人早已目睹过神农架鬼市的神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神农架以它扑朔迷离的野人、奇幻神秘的怪光蜚声海内外。成群结队的游客带着美丽的幻想踏进这片奇异的土地,更多的人们有幸目睹神农架鬼市的奇观。

鬼市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神农架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受大气环流控制,气温偏凉并且多雨,并随海拔的升高逐渐形成低山、中山、亚高山三个气候带,立体气候十分明显。

“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林区气候的真实写照。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我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度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

这里拥有当今世界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境内森林覆盖率88%,保护区内达96%。

神农有许多神奇的地质奇观。例如,在红花乡境内有一条潮水河,河水一日三涌,早中晚各涨潮一次,每次持续半小时。涨潮时,水色因季节而不同,干旱之季,水色混浊,梅雨之季,水色碧青。

宋洛乡里有一处水洞,只要洞外自然温度在28度以上时,洞内就开始结冰,山缝里的水沿洞壁渗出形成晶莹的冰帘,向下延伸可达10余米,滴在洞底的水则结成冰柱,形态多样,顶端一般呈蘑菇状,而且为空心。进入深秋时节,冰就开始融化,到了冬季,洞内温度就要高于洞外温度。

正如红花乡、宋洛乡的奇观一样,鬼市既不是所谓蛟龙、大蛤蜊之类的怪物喷云吐气而形成的,更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故意制造的,而是一种奇特罕见的光学现象,它是大自然的杰作。

当自然界的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时,在空中或地面上便会显示出周围的景物。这样,人站在远处,便能看到各种奇异的幻景。

此外,科学家们还按照不同影像的形态,将蜃景分为上现蜃景,即正像、下现蜃景,即倒像、侧像蜃景,即斜像等多种;又根据海拔高低或地域的不同,将蜃景分为山市即鬼市、海市即海市蜃楼等。

值得一提的是,海市多发生在海洋、海滨或沙漠之上,而山市则见于高山,尤其是在名山之上,它比海市更复杂并且变化多端。在高耸云天的峭壁或者峰峦绵延的山顶上,人影幢幢,喧声鼎腾,来去无踪的山市让人疑神疑鬼,所以在民间人们称山市为鬼市。

根据对现有资料的分析,科学家指出:神农架是我国从古至今发现鬼市的海拔最高区,也是鬼市的多发区。

为什么大自然独独偏爱神农架,将那么多罕见的自然景观都赋予了它?

当我们自然而然地将鬼市与神农架的野人、“麒麟”、怪光以及奇洞异穴联系起来,我们便会越发被它无穷的魅力所吸引。

只是,按照物理学原理,蜃景应当有形无声。然而,神农架的鬼市奇就奇在让人有“时间爆竹鼓角声”的听闻。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也曾亲耳听到过蜃景中传来的“车马人畜之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对这种有声的蜃景,什么时候才能解释清楚?我们期待早日能够解开这一自然之谜。

我还想知道

古代人都传说是蛟龙、大蛤蜊之类的怪物喷云吐雾形成了“鬼市蜃景”,可现代科学相信这是一种光学原理,是光线在不同空气层发生折射,投射到了空中或地面的景物里发生的特殊景象。

地下森林的奥秘

地下森林的位置

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和镜泊湖区1200多平方千米的面积,共同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镜泊湖西北约50千米处,坐落在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内,海拔1000米左右。

地下森林的资源概况

地下森林中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有红松、黄花落叶松、紫椴、水曲柳、黄菠萝等名贵木材;有人参、黄芪、三七、五味子等名贵药材;有木耳、榛蘑、蕨菜等名贵山珍。地下森林也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据科学家考察得知,这里不仅有小动物出没,而且有马鹿、野猪、黑熊等大动物出没,甚至还有世所罕见的国家保护动物青羊出没,堪称“地下动物园”。

一路拾阶而上,路旁长满了各类珍稀的树林植物,红松、白松、黄花柳、鱼鳞松、落叶松,还有名贵的紫椴、黄菠萝、水曲柳、胡桃楸等。这些树木的生长全部在百年以上,多则五六百年,树一般的都有40多米高,最高的达100米,火山口的木材蓄积量很大,相当的珍贵。

科学家的解释

沿着山路上行,登上火山顶时,眼前会突然出现一个个硕大的火山口。这些火山口由东北向西南分布,在长40000米、宽5000米的狭长形地带上,共有10个。它们的直径在400米至550米之间,深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其中以3号火山口为最大,直径达550米,深达200米。据科学家考察得知,经千万年沧桑变化,大约10000年前的火山爆发,形成了低陷的奇特罕见的“地下森林”,故称“火山口原始森林”。

我还想知道

火山口的内壁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剥蚀,早与火山灰等物质一起变为肥沃的土壤。而衔着各种植物种子飞越火山口的群鸟,则成为天然播种者。如此天长地久,火山口的内壁上,终于长满了树。

幸存者再现之谜

“泰坦尼克号”事件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最大、最豪华的客轮,遗憾的是1912年4月15日,在它的第一次航行中就因触撞冰山而沉没了。

我们暂且不去追究它沉没的原因和经过,我们只要知道,“泰坦尼克号”沉没大海已成为铁的事实,船上的2201人中除了被救活的711人之外,其余的全都随着船而葬身大海。

幸存者再现

100多年过去了,正当人们对这场旷世罕见的海难渐渐淡忘的时候,报纸却又报道出了惊煞世人的新闻。

首先是美国的《太阳报》于1993年8月上旬,公开刊出一则“史密斯船长再现两周年秘闻”的消息。接着,大报小报争相对失踪者神秘出现的异象奇闻做了大量报道。

报道说,1990年和1991年,分别在大西洋的冰岛附近,发现并救起了“泰坦尼克号”沉船时失踪的两名幸存者。其中一名是名叫文妮·考特的女乘客,另一名则是“泰坦尼克号”游轮上的船长史密斯先生,虽然那次曾轰动世界的海难事件距今已有100多年,但这两位百岁以上的老人没有衰老的迹象,健康状况良好。

幸存者发现过程

1990年9月24日,“福斯哈根号”拖网船正在北大西洋上航行,在离冰岛西南约360千米时,船长卡乐.乔根哈斯突然发现附近一座反射着阳光的冰山上有一个人影,他立即举起望远镜对准人影,发现冰山上有一位妇女用手势向“福斯哈根号”发出求救信号。

当乔根哈斯和水手们将这位穿着本世纪初的英式服装、全身湿透的妇女救上船,并问她因何落海漂泊到冰山上等问题时,她竟然回答是:“我是‘泰坦尼克号’上的一名乘客,叫文妮.考特,今年29岁。刚才船沉没时,被一阵巨浪推到了冰山上,幸亏你们的船赶到救了我。”

“福斯哈根号”上的所有船员都被她的回答弄糊涂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她是因为发高烧而导致神经错乱,在说胡话吗?

考特太太被送往医院检查时,发现她除了在精神上因落难而痛苦外,健康状况均良好,丝毫没有神经错乱的迹象。血液和头发化验也表明她确系30岁左右的年轻人。

这就出现了一个惊人的疑问,难道她从1912年失踪至现在,已经有100多年时间过去,竟会没有一点衰老的迹象?

1991年8月9日,欧洲的一个海洋科学考察小组用一艘海军搜索船正在冰岛西南387千米的地方考察时,意外地发现并救起了一名60岁的男子,他自我介绍是“泰坦尼克号”的船长。这次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惊疑。

科学家的困惑

这两人在失踪了100年后再现,已经很令人惊异了。但是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竟然没有一点变化,这就更难以让人相信了。难道他们真的进入了相对于地球时间静止的“时空隧道”了吗?

于是,数年来,热衷于“神秘再现”探索的学者们,对凡涉及失踪后又再现的事件进行了深程度的挖掘,对目前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并从物理性质、光学现象、时序体系和空间原理等方面作出解释,但还没有一位学者能够跳出“时空隧道”的困惑。

我还想知道

1912年4月15日凌晨,“泰坦尼克号”在驶往北美洲的处女航中不幸撞到冰山,很快沉没在冰冷的北大西洋中,致使近2000名乘客和船员葬身鱼腹。这次沉船事件,震惊了世界。

恐龙木乃伊现身

发现恐龙木乃伊

美国古生物学家在蒙大拿州一座山上,成功挖掘出了一具有史以来最完美的木乃伊恐龙。

和以前发掘的众多恐龙化石不同,该具木乃伊恐龙的化石骨骼上面,完整地覆盖着各种软组织,医学上指肌肉、韧带等。包括皮肤、鳞片、肌肉、脚趾,甚至连恐龙死前的最后一顿晚餐,都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胃里。

恐龙研究由此大飞跃

科学家们给该具嘴巴形似鸭嘴龙的木乃伊恐龙,起了个绰号叫“莱昂纳多”。莱昂纳多死时已经三四岁,接近于成年恐龙。

这具生活在7700万年前的恐龙木乃伊的发现,给考古学家们带来了意外而巨大的惊喜。

美国蒙大拿州菲利普斯博物馆古生物馆长耐特·莫菲道:“对古生物学家来说,如果能发现一个史前动物的完整标本,那种幸运不亚于赢得一笔巨额六合彩。发现这样一个完整的恐龙木乃伊,对古生物研究领域来说,无异于从马车时代转化到了蒸汽机车时代,这在恐龙研究史上必将带来一次巨大的飞跃。”

它看上去就像在沉睡

科学家认为,“莱昂纳多”死时,已经长成了7米长的青年恐龙,体重在1.5吨至2吨之间。当考古学家们发现它时,它的身上完整地覆盖着各种软组织,包括皮肤、鳞片、肌肉、脚趾等,甚至连死前最后一顿晚餐都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胃里。

而在此前所有的恐龙化石发掘中,能够发现恐龙鳞片和部分软组织的几率不到千分之一。尤其是它的皮肤,尽管时光已过去了7700万年,“莱昂纳多”的皮肤看上去仍旧完好无损。它看上去就像仍然在沉睡。

胃中有叶余种及史前花粉

“莱昂纳多”最后的晚餐内容可真是丰富,科学家们从它的胃中发现了大量的蕨类食物:一些针叶树的叶子、一些古玉兰类的植物,此外科学家们还在它胃中发现了至少40多种早已灭绝的史前植物的花粉。

恐龙如何成了木乃伊

考古专家对于木乃伊恐龙的形成过程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专家认为“莱昂纳多”在变成化石之前,全身已经先被风干成为天然的标本,从而避免了尸体腐化过程。

然而朱迪思河恐龙研究协会和美国菲利普斯博物馆的专家却不这么认为。

他们声称:“我们认为“莱昂纳多”7700万年前被埋在了潮湿的河沙底下,是当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水分中的化学物质,避免了“莱昂纳多”尸体的腐烂,直至它随着时光流逝变成完美的木乃伊化石。恐龙胃中的植物花粉,也证明了当时尸体周围的环境并不干燥。”

我还想知道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个子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恐龙有温驯的素食者、光吃植物的恐龙和凶暴的肉食者。

神秘的鬼城

发现鬼城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非洲西部有一座被人们称为“鬼城”的地方,以其特有的鬼气,吸引了大批考古学家。鬼城的发现是偶然的。

1975年,刚刚毕业于考古学专业的罗德力克·麦金托斯,在非洲西部的马里共和国的金纳城,听说在离金纳城30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座荒无人烟的鬼城。

当地人说这座鬼城是古代金纳人的居住地,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城里的人都神秘地失踪了。信奉鬼怪的金纳人认为,是魔鬼带走了他们。所以附近的居民从来不议论这座城池,更不敢轻易地踏进这块土地。

科学相关考察

1977年1月30日,在马里共和国的支持下,罗德力克·麦金托斯和一些考古学家进驻鬼城,开始了对鬼城的考察。

从已发现的房屋、地基、围墙的遗址中,可以看出当年有数千人曾在这里居住。但从挖掘出的各种器具上,看不出这里住的是什么人,在这里住了多少年。

随着挖掘工作的一天天深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东西越来越多:谷壳、动物的骨头、不完整的陶器、陶俑等。所有证据都表明了,这座古城在当时那个时代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相当高的文明程度。

放弃这样一座古城确实有些遗憾。考古学家通过对这些文物的测定,确认这座古城建造于公元前400年,大约在1300年前后被城里的人放弃。

科学家的困惑

学术界始终认为,9世纪北非阿拉伯人进入撒哈拉沙漠并开始进行贸易后,都市化的概念才传到西非。按这一时间表推算,所有西非地区的古城,应该最早不能超过13世纪。

然而,这座古城的出土不仅震惊了学术界,更把西非文明诞生的时间大大地向前推进了。至于这座古城到底是何人兴建,城内的人都从事什么行业,他们靠使用什么工具,把这里建筑得规模如此巨大,这些都是令考古学家迷惑不解的问题。

为了尽快找到答案,1981年,罗德力克·麦金托斯再一次带领考古学家,对古城进行了第二次挖掘。

首先,发现了一个与现代金纳人家庭结构比较相似的古金纳人家庭的旧址。随后,又发现了一些铁制品和石制的手镯,以及金制的耳环、鱼钩、铁叉、铁刀和陶器。

这时,考古学家对古城又作出新的判断,他们认为古城连同周围的小城人口最多时,差不多达到20000人。他们中有从事铁器、陶器、金器制造业的,有从事贸易的。

但是,令考古学家们困惑的是:是由什么人来组织贸易的呢?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如果知道是什么人,那么就能推断出是谁先到的北非,教古金纳人盖城堡,然后又神秘地令古金纳人消失的。

考古界先后否定了罗马人、埃及人和拜占庭人,这就等于否定了地球上的人类。于是有人提出也许真有天外来客在这里居住。附近的人叫这里鬼城,可能与这些人出现的方式有关。

我还想知道

我国丰都“鬼城”,景点独特,内涵丰富,冠绝宇内。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长江三峡景区名胜古迹名山,有国内最大的鬼神动态人文景观鬼国神宫等。

怒吼的喀拉喀托火山

1883年的火山爆发

喀拉喀托火山在1883年的大爆发,震动了世界。其强大的爆炸力,相当于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100万倍。爆发产生的轰鸣声,远在3000千米以外的澳大利亚都能听到。

这次大爆炸使原喀拉喀托火山在水上的45平方千米土地,约有2/3陷落到了水下。这次爆发引起了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激起的狂浪高达20米至40米,超过10层楼高。致使海水侵入到爪哇和苏门答腊岛内地,摧毁了295个村镇,夺去了约50000人的生命。

地震和海啸引起的狂浪冲出海峡,冲毁了印度加尔各答和澳大利亚帕斯等大海港,甚至冲到了南非好望角等地以及西欧海岸。据说狂浪从喀拉喀托冲出,到达西欧海岸时,全程只用了32小时,在此期间,汹涌的狂浪共沉没了各种船舰约6500艘。这次大爆发历时99天。在火山爆发期间,其喷发物散落到半径约为237千米的范围内,在喀拉喀托周围74千米至93千米距离内的岛屿,均遭到了灼热喷发物的侵袭。有人形容这次大爆发是“声震一万里,灰撒三大洋”。

喀拉喀托火山状况

喀拉喀托火山位于沿着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会合处,即一条频繁的火山和地震活动带。在过去百万年以内的某个时候,这座火山是一座由火山岩流构成的圆锥形山体,火山锥从其底部在海平面以下300米耸起,突出于海面之上约1800米。

416年,山体顶部遭毁,形成直径约6000米的火山口或碗形凹地。火山口的一部分突出水面形成4座小岛,分别是位于西北的塞尔通岛、东北的朗岛和波利什哈特岛、南面的拉卡塔岛。多年以后,又形成3个新火山锥,并逐渐合成一座岛。这3个火山锥中最高的上升到海平面813米。

我还想知道

1930年8月,喀拉喀托之子终于成为永久岛屿,自那以后一直是火山学家研究火山岛形成的对象。自1950年开始,该火山岛处于以每星期约0.13米的速率持续增高中。

猛烈爆发的埃特纳火山

爆发频繁的埃特纳火山

据文献记载,埃特纳火山已有500多次爆发历史,被称为世界上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它第一次已知的爆发是在公元前475年,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最猛烈的爆发则是在1669年,持续了4个月之久。

18世纪以来,火山爆发更加频繁。本世纪已喷发10余次。1950年至1951年间,火山连续喷射了372天,喷出熔岩100万立方米,又摧毁了附近几座城镇。

1979年起,埃特纳火山的喷发活动持续了3年。其中1981年3月17日的喷发,是近几十年来最猛烈的一次。从海拔2500米的东北部火山口,喷出的熔岩夹杂着岩块、沙石、火山灰等,以每小时约1000米的速度向下倾泻,掩埋了数十公顷的树林和众多葡萄园,数百间房屋被摧毁。

2007年9月4日,位于意大利南端西西里岛的著名火山埃特纳火山再次爆发,炽热的岩浆和浓黑的烟雾在夜晚非常耀眼。而山脚下就是当地的居民区和旅游景点。

2011年5月12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埃特纳火山又一次喷发了。

在喷发活动最剧烈的时间段内,距离火山数千米外的村镇,都能感受到房屋门窗的晃动。埃特纳火山锅型火山口内岩浆夹杂着火山灰冲天而起,引发的巨响在邻近的一些村镇也清晰可闻。

与此同时,四处弥漫的火山灰,则飘落到了邻近的诸多区域。埃特纳火山所在的卡塔尼亚市的机场,就因为火山灰飘落到跑道上面而临时关闭。

埃特纳火山情况

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位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东岸,南距卡塔尼亚29千米。其周长约160千米,喷发物质覆盖面积达1165平方千米。主要喷火口海拔达3323米,直径达500米;常年积雪。

其周围有200多个较小的火山锥,在剧烈活动期间,常流出大量熔岩。海拔1300米以上有林带与灌丛,500米以下栽有葡萄和柑橘等果树。山麓堆积有火山灰与熔岩,有集约化的农业。

埃特纳火山位于地中海火山带,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火山周围是西西里岛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地质构造下层为古老的砂岩和石灰岩,上层为海成泥炭岩和黏土。

埃特纳火山下部是一个巨大的盾形火山,上部为300米高的火山渣锥,说明在其活动历史上喷发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于埃特纳火山处在几组断裂的交汇部位,一直活动频繁,是有史记载以来喷发历史最为悠久的火山。

近年来埃特纳火山一直处于活动状态,距火山几千米远,就能看到火山上不断喷出的气体呈黄色和白色的烟雾状,并伴有蒸汽喷发的爆炸声。

埃特纳火山的价值

埃特纳火山虽然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威胁,但居民们仍然不愿离开故土。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面固然有故土难离的原因,但其深层的因素是火山虽然可怕,可其喷吐出来的火山灰铺积而成的肥沃土壤,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当地海拔900米以下的地区,多已被垦殖,广布着葡萄园、橄榄林、柑橘种植园和栽培樱桃、苹果、榛树的果园。由当地出产的葡萄酿成的葡萄酒远近闻名,使该地区成为人口稠密、经济兴旺的地区。

而在埃特纳火山海拔900米至1980米的地区为森林带,有栗树、山毛榉、栎树、松树、桦树等,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木材。海拔1980米以上的地区,则遍布着火山堆积物,只有稀疏的灌木。山顶还常有积雪。由于埃特纳火山是活火山,就是在停止喷发的休止期间,内部也处在持续的沸腾状态,火山口则始终冒着浓烟,因此,每次火山爆发时,来自欧洲各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难以计数。

活火山的喷射奇景加上积雪的山峰、山坡的林带和山麓的果园、葡萄园和橘子林,给当地的旅游业增添了活力,使其从事旅游业的劳动力达到30万人。

为了便于游览,当地于20世纪60年代就在火山上建立起盘山公路和缆车,其中长4000米左右的缆车终点距主要火山口很近,能够极大地满足游客的需要。

我还想知道

正在喷发和预期可能再次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那些最后一次喷发距今已很久远,并被证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发生喷发的火山,称为熄灭的火山或死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