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棉:大众消费大众爱
1912年,法国的吉拉尔首先发明了人造棉,人造棉很快成为代替天然棉纱用于纺织业和服装业的原材料。从此,这种价格低廉、色彩鲜艳的布料成为大众化商品,但在崇尚自然的今天,它的销路日渐寥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棉花十分缺乏。德国政府下决心研究人造棉、毛。开始时,他们试验把人造丝切成和棉花、羊毛一样的长度,然后加工试用,但效果不理想。1912年,法国的吉拉尔把使用粘胶法生产人造丝过程中所产生的凝固物剥下,在圆筒内加工卷曲,切断成为短纤维,然后再把这种短纤维纺成线,生产出棉纺和毛线的代用品,这就是人造棉。
当时生产出的人造棉纱的强度比真丝和羊毛都差,但是价格低廉,易于生产。有人改进了吉拉尔的方法,直接制成短纤维。与此同时,又有人发明了使用醋酸纤维素生产人造棉。从此,人造棉产量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德国,不仅满足了本国纺纱业的需要,而且还出口日本等国。日本由于侵略中国东北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国外难以买到棉纱和羊毛,原来的人造丝工厂纷纷转产人造棉,使人造棉的产量剧增,一跃而居世界第三位。
从此,这种价格低廉、色彩鲜艳的布料成为大众化商品,但在崇尚自然的今天,人造棉的销路日渐寥落,真丝、天然羊毛、全棉等等天然织品备受现代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