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圣人出世
在一个美丽如画的秋日,叔梁纥和他妻子颜征在,在邻居曼父娘的陪伴下来到了尼丘山,祈祷山神、皇天保佑早生贵子。
也许是他们的诚心感动了山神。自从尼丘山求神以后,颜征在果然有了身孕。
叔梁纥有三位夫人,第一位夫人施氏生了9个女孩,第二位夫人生的儿子是跛子。为了体面和继承父业,叔梁纥不得不在晚年又取了颜征在为妻。
鲁襄公22年(公元前551年)8月27日,一个小生命降生了。因祷于尼丘山而生,又是老二,因此他父亲便为其取名孔丘,字仲尼。
老来得子,后继有人,叔梁纥就像老牛舐犊一般地爱护他。
刚刚出生的小仲尼,活泼可爱。在父母亲精心的培育下,这株幼苗一天天茁壮成长着。
夫妇俩时常在心中描绘着小仲尼的未来。于是,日子就在期待中一天天过去。但好景不长,在仲尼3岁那年,叔梁纥不幸逝世了,终年72岁。
叔梁纥的去世,对一家人来讲就像是房子折断了大梁。颜征在顿感依靠无人,哭干了泪水,哭碎了心肺,哭哑了嗓子,她们孤儿寡母,往后可怎么过啊!
丧事办理完毕,施氏对征在更加百般虐待,处处挑剔,事事不满。征在实在无法忍受,只得带着3岁的儿子,迁居到曲阜城。
曲阜是鲁国的都城。南北宽5华里,有7条大街,东西长7华里,有11条大街。城里周公庙一带殿宇巍峨,是鲁国的中心。
在曼父娘的帮助下,母子俩在城西北平民区安顿下来。
孔氏母子在曲阜定居后,生活当然是十分艰难的。但是,当时的孔子,虽然物质生活十分贫困,精神生活方面,却有许多新奇的东西令他目不暇接。
鲁国是周公的封国。所以西周的礼乐文献保存得最多,鲁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而鲁国的礼乐文献大多集中在都城曲阜。曲阜是当时仅次于京师洛邑(今河南洛阳)的礼乐文化中心。征在选择鲁国都城曲阜定居下来,其用意,除了这是娘家故乡,更重要的是为了利用这里的文化氛围来教育儿子孔丘。
作为孩童的孔子,自然会得以有机会目睹这些规模浩大,礼仪规范的活动。
孔子除了学习礼仪外,在稍微年长之后,便通过一定的途径,学会了识字并读到了当时的一些典籍,例如《诗》、《书》。
《诗》,又名《诗三百》,是西周以来中国古代诗歌的一部总集。后被称为《诗经》。《书》,是春秋中期以前的中国历史文献汇集,后称《尚书》或《书经》。
《祁》、《乐》也都是孔子最为倾心的书籍,少年时期的他对这两本书爱不释手,不忍丢弃。
生活是艰难的,但是孔母颜征在是坚强的。她把生活艰辛的苦水咽入肚中,忍住丧夫的悲痛,尝试过各种营生。她在门前开垦了一小块荒地,种上五谷杂粮和一些蔬菜,总算勉强维持生计。她还给人家洗洗补补,做些零活。冬天夜长,就在菜油灯下编织草鞋,也可以赚些零花钱用。就这样,征在节衣缩食,苦苦支撑着,惟一的希望和安慰便是她的儿子——孔丘。她一定要把儿子抚育成才,将来光宗耀祖、重振家业、实现丈夫的遗愿。
母亲的坚韧和家境的艰难促使孔子更加发奋读书。儿子孔丘在学习上显示出来的无比聪敏和极为认真的态度,使征在从心里感到满意。与此同时,她也感到了自己学识有限,常常被儿子问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征在决定把他送到外祖父那里接受教育。外祖父颜襄满腹经纶,通今博古。早年曾做过官吏,告老后亦潜心治学。如今颜老虽已须发皆白,老态龙钟,但他精神矍铄身体健康。
颜老平时就非常喜欢孔丘这个小外孙。如今听女儿说外孙越来越聪颖好学,学而不厌,便欣然收下了一生中最后一个弟子。
孔丘师从外祖父苦学3年,在此期间,颜老把几十年积累的学问全部传授给了孔丘。
快乐的学习生活伴着孔丘的成熟,促使孔丘有了很大进步。但不幸又一次降临到仲尼的头上。
有一天,颜襄正在给孔子讲课。讲着讲着,颜老忽然一阵头晕目眩,精神恍惚。他自知不妙,生命已到尽头,恐怕不能支撑多少时候了,便让孔丘扶他在躺椅上休息了一会儿,稍稍缓解以后,艰难而又深情地对孔丘说:“我已经把我的全部学识传授给了你……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时机到来,就要竭尽全力报效国家……要成大器……人生在世,要成就一番事业,让后人景仰和效法……若能做到这一步,不但可以光宗耀祖,老夫我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颜老死去以后,征在失去了娘家经济上的资助,生活更加举步维艰。由于长年的操劳,征在的身体已经越来越瘦弱,有时还通宵达旦咳喘不止,不能安眠。
这一切,都深深刺痛了孔丘的心。他恨自己不能为母亲分担家庭重担,排解心中的忧愁。经过长期的思考,终于作出了决定:他要边学习边赚钱,养活母亲和自己。
于是他开始了打工的生涯。他跟隔壁邻居学会了赶车,他还去农家放过羊。在家里,他也总是帮母亲干一些家务。
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母亲知道了儿子的事。满心盼望着儿子出人头地的征在心如刀割,对这个懂事的孩子又爱又气。
赴宴受辱
一晃孔子19岁了,他奉母命与宋国兀官的女儿结婚了。第二年便有了一个儿子。
此时的孔子,已在鲁国官府里担任着小小的官职。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辛勤地劳作着。
仲尼官职很低,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微不足道。他的职务原来是看管粮食仓库,但这个低贱的工作并没有埋没孔子的才华。他的博学被当时鲁国国君所知,当他喜得贵子之时,国君还送给仲尼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
孔子为了感恩国君,便给儿子命名为“鲤”,字“伯鱼”。
学识渊博的孔子,渐渐地闻名遐迩,于是有很多人主动求上门来请求进入师门,拜孔子为师。
这样,仲尼一边做官,一边教书。后来,由于弟子逐渐增多以至忙不过来,就索性辞去官职,专门搞教学工作。
教书的生活是清苦的,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弟子,他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研究学问。
在治学的同时,他还注重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努力做个“君子”。
长年含辛茹苦,被生活重担压得未老先衰的颜征在终于一病不起,年纪轻轻便匆匆地结束了她的一生。孔丘悲痛欲绝,一头昏倒在母亲身上。
但不能一味地悲痛,怎样入殓?怎样殡葬?这次仲尼可遭遇到了难题,按照古礼,父母死后一定要合葬。但是,他不知道父亲的坟墓在什么地方。
母亲生前只告诉孔子说:父亲葬到了一个叫防山的地方,从没有告诉孔子具体的地址。另外,春秋时期的风俗是墓地不立碑。所以,如果没有参加葬礼的人,很难知道孔父究竟葬在了什么地方。
日影在移动,时光在逝去,看热闹的人不少,就是没有能指点的人。
突然,一位中年妇女来到这里。当她问清了棺木里的人是谁后,放声大哭起来。原来,她就是叔梁纥夫妇的故友——曼父娘。在她的指点下,孔丘找到了父亲的墓地,孔丘终于合葬了父母亲。
把母亲的灵枢安葬好以后,仲尼跪拜了良久才离去。
孔丘殡葬母亲之后,按照母亲平时的教诲,仍旧努力学习,等待时机,施展才能,光宗耀祖,报效国家。一天,老朋友颜路跑来告诉孔丘说:“鲁国大夫季武子季相国要举行招待士的宴会了,你有没有被邀请呢?”
鲁国社会中的士,在当时是贵族的最低一级。但是它的地位虽比其他贵族低下,却是进入上层社会的起点,士的人数众多并接受过系统教育,是政府选拔人才的重要来源。因此,鲁国的执政者利用宴会,招贤纳士,选拔人才。而文人学士则通过宴会,聚在一起,可以演习礼仪,切磋技艺,也可借此接近上层,结识社会名流。
孔子虽未受到邀请,但他希望通过这次机会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他认为自己懂得一些礼仪知识,去参加“士”的宴会是够格的,何况自己在曲阜已小有名气呢!
当时的鲁国,国君是鲁昭公,但他只是名义上的国君,不掌实权。真正的大权落在了三家大夫的手里,他们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
其中季孙氏实力最强,权力最大。他担任了鲁国首席执政官,那时称为相国。人们又以冢宰相称。鲁国的读书人要想争得一官半职,当然得通过季孙氏这一关了。
在孔子的期盼之中,宴会终于举行了。一大清早,身高9尺6寸的孔丘就穿戴整齐了。一件青色衣衫,一顶“章甫”帽,孔丘正在服丧期,腰间扎一条白麻带子。他潇洒英俊,文质彬彬,兴冲冲地朝相国府走去。
相国府高墙大院,森严雄伟。那一天,大门洞开,门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孔丘随着众人一脚跨进门去。哪里料想到,恰巧在这个时候,门内闪出一个人来,一把拉住了他。
“且慢!”一声吼,把孔丘吓了一大跳,孔丘抬头一看,这个人不是季孙大夫家的家臣阳虎吗?
其实,这个人的本名叫阳货,就因为他凶猛像老虎,所以人称阳虎。这个人的长相和孔丘颇有几分相似,只是阴险而又诡计多端,因此是一脸的凶相。眼下阳虎正在走红。当时的鲁国,季孙氏控制了鲁国国君鲁昭公,而阳虎控制了相国大夫季孙氏。这是人所共知的。
阳虎凶狠狠地问:“孔丘,你到这里来干嘛?”
孔丘答:“季孙大夫宴请鲁国的文人学士,我来赴宴。”
“季冢宰设宴招待士人,士是贵族,可您没有被邀请啊!”阳虎满脸讥讽地说。
“我是贵族之后……”孔丘面带怒色,声音发抖。
“什么贵族?是放牛贵族还是吹唢呐的贵族?哈哈……哈哈……”
孔丘拂袖转身而去,心情懊丧、万般无奈地回到了家中。
这是孔丘想进入贵族社会时遭遇到的当头一棒啊!
面对难堪的羞辱和打击,孔丘只好默默承受这一切,把苦涩吞进了肚里。但这一番挫折并没有使他灰心丧气。
在年轻的孔丘的心灵深处,对贵族的等级制度并没有任何的抵触和反抗,他是以一种膜拜的敬畏之心,由衷地顺从和接受了。
通过这一次受辱,他更深深地认识到像他这样的年轻子弟想挤进贵族的行列,挤身仕途,靠的只有知识、学识和本领,还有精通六艺。从此,他更加不知疲倦地发奋学习。他一面钻研礼乐书教,一面练习射和御。
功夫不负有心人,孔丘的努力再加上天生的智慧使他的学识越来越广博,越来越多的人都来拜他为师。
发奋苦读
春秋时期,凡是上流社会的贵族,都必须学会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称之为“六艺”的基本功。因此,六艺是孔子学习的主要内容,他学习的方法是刻苦地自学和虚心地向别人请教。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次偶然的机会,孔子听说郯子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他十分钦佩,真是天赐良机,千万不能失去这次学习的机会。
一大清早,孔子就穿戴整齐毕恭毕敬地守候在郯子下榻的馆舍门前,恳求郯子赐教。可是,没想到郯子出去赴宴了。
炎炎烈日下,孔子站在馆舍前,自觉头昏眼花,眼冒金星。真是熬煞人也,但这并没有改变孔子的求教决心。
宴会结束后,郯子乘车回到馆舍,郯子望着眼前这个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青年人,不觉心生喜爱之情。再看看那经烈日熏晒而汗流浃背湿透的衣衫,又不觉心生怜惜之情。
恰巧这时候,陪送郯子一起回馆舍的鲁国仲孙大夫走下车来,见是孔子,便向郯子引荐,于是孔子随一行人来到馆舍里面,分宾主而坐。
孔子开门见山,提出了他的问题,说:“孔丘听说贵国特别重鸟,以鸟作官名,不知是什么原因,冒昧求教,不知能赏脸否?”
郯子见孔子如此虚心好学,很受感动,不顾疲劳,娓娓谈了起来:“从前黄帝用云纪事,故百官都用云来命名,炎帝以火纪事,故百官都用火来命名,共工氏以水纪事,故百官都用水来命名,大吴氏以龙纪事,吾郯国祖先少障氏立国时,有凤凰立于梧桐树上,先祖以为是吉祥之兆,所以用鸟来命名百官,以鸟命宫的制度就这样确立了。”
孔子感谢郯子的认真赐教,又询问了一些别的问题,郯子也都一一回答,孔子再三道谢,告辞而去。
孔子有着超群的音乐天赋。各种乐器到他那里,一练便会,无师自通。但是,他知道自己好多地方都未能得其要领,更谈不上登堂入室,所以决心求名师指点。
春天,孔子整理好简单的行装,出门远行。他要到晋国去拜师襄子为师,讨教音乐方面的问题。
在那里,孔子虚心请教,从不满足,领悟到了音乐的真缔。
转眼间,孔子已经来到这1个多月了。在此期间,孔子和师襄子终日论琴谈曲,成了知音。在两人即将离别之际,孔子深情地对师襄子说:“全仰仗夫子教导!要我如在黑暗中遇到了光明。我不虚此行啊!”孔子再三道谢,方恋恋不舍地告别离开。
鲁国的太庙是学习、了解西周历史、鲁国历史以及各种礼仪制度的理想场所。勤学好问、学而不厌的孔子,怎能放过这样的学习条件呢?
孔子在太庙里所见到的,有的是他熟悉的,他从小便在郊祭活动中见识过,自己还仿效着演练过,还有很多是陌生的,要深究起来,他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懂就问,这是孔子的性格。于是等祭礼完毕,参加祭礼的人大多散去后,孔子便向赞礼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请问什么情况可以用八佾舞?什么情况用六佾舞?”
“祭周公的祭典上能奏《韶》乐吗?”
赞礼官是一个50多岁、知道得很多的长者,他对孔子提出的问题,耐心地一一作了回答,并且以赞许的口吻对孔子说:“先生很虚心好学啊!”
孔子上前作揖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晚辈在这里谢谢您了。”
孔子沿着勤学好问的自学道路不厌不倦地学习,他的礼乐知识达到了博大精深的程度。他的射、御、书、数这四门技艺也样样精通。
没过多久,孔子的名气便传开了,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慕名前来拜师学艺。
京师洛邑是春秋时期全国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周天子所在的地方,收藏着全国最丰富的文物典籍,保存着最完备最典型的国家礼仪制度。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展开,孔子觉得有必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所以,他决定去京师洛阳求学。
马蹄声声,车轮滚滚,装饰一新的马车,在阳光照射下,放射出欢乐的光亮,车上坐着孔子、南宫敬叔以及御者三人,从鲁国曲阜出发,向西南奔驰而去。
当时正是暮春时节,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出了城门,顿时觉得天也宽了,地也广了,蓝天白云,万里晴空。路旁有杨柳轻摆腰肢,好像在跟过往的行人打招呼。各色野花一点点、一簇簇,像天上的星星在眨着眼睛。
望着眼前的美景,孔子不禁想起含辛茹苦的母亲,慈祥而博学的外公。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历历在目。孔子心里默念着:
“妈妈、外公,丘儿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要继续完善自己,不断磨练自己,好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你们在天上保佑我吧。”
孔子这一次到京师去,可以说是他走向社会以来最愉快的时期:兴办学堂的成功,鲁国贵族的赏识,鲁昭公的支持,都使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希望更加丰富君臣礼仪方面的知识,以备有朝一日进入上层社会。
坐在他身旁的南宫敬叔还未满20岁,英俊潇洒、风华正茂、谦虚谨慎、聪明而热情。对于这个新入门的弟子,孔子很是赞许。他夫子长夫子短地问这问那,对什么都感兴趣。孔子对这位朝气蓬勃的年轻弟子所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滔滔不绝,恨不能把自己的所知、所学一下子都倾注给他。
经过几天的奔波劳碌,孔子终于到达了洛阳。
到底还是京师啊!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大大小小的店铺,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敬叔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么大的城市,对什么都觉得好奇,兴奋不已。此时的孔子也满怀喜悦,笑语盈盈。
孔子师徒二人最先参观的是明堂和太庙。
明堂是周天子议事和宣政的地方,所有朝令、庆赏、选士等大典都在这里进行。明堂从外面远远望去,是一群布局严谨的建筑群,既古朴,又高大。师徒二人到了里面,只见四周墙壁上画着许多画像:尧、舜、禹、桀、纣、周公、成王……,这些画像都是彩绘。各个人物神态不同,栩栩如生。从画像不同的形态、神情都能体现出其人的善恶好坏。譬如尧、舜和禹的画像,魁梧高大,慈眉善目,和善可亲,而夏桀和商纣的画像却是另一幅模样:横眉竖目,既丑且陋,而且他们都坐在一个妇女身上,以妇女为坐骑,更加显得狰狞残酷。
所有画像中最让孔子着迷的是画在东面墙上的“周公相成王”图。周公身材高大,面目表情严肃,端坐在屏风后,辅助年幼的成王接见别国使臣觐见。孔子认真地看了一会儿,回过头来对南宫敬叔说:
“你看,有周公在后面,年幼的成王都显得威仪了。”
孔子在他心目中最崇敬的周公画像面前,凝神注目,激动得久久不肯离去,要不是敬叔在一旁催促,他大概真要乐而忘归了。
师徒二人又接着参观了周公的祖庙——太庙,孔子依照春秋的礼节,恭敬地行了礼。礼毕,只见台阶上有一尊铜像,背面刻着一句话:
“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这句话明显袭用了道家的用语。
孔子回过头对敬叔说:
“做人要出言谨慎,为人处世要考虑周全,不可轻易说话。古人说的话,要记住啊!”
孔子停了一会儿又说:“话虽如此,然而又似乎太过。掌权的人暴戾,世道不公,如果人人缄口不语,无人仗义直言秉公进谏,如何又能纠偏?又如何能改错?”
南宫敬叔听了,感叹地点了点头。
孔子在京师洛邑的另一个重要活动,就是同老子会见。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当时担任东周政府的守藏室史(国家博物馆负责人)。要比孔子年长一些,是一位学识渊博、社会经验丰富,精通古代礼制而又对礼持严峻批判态度的老者。孔子拜会他的目的,一是参阅他收藏的文物典籍,二是请教礼仪制度。因此,在洛邑期间,他们交往颇多,还一同给人家办过婚礼大典。孔子与老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次,孔子去老子那里聊天。
孔子向老子说:“鄙人对各种礼制做过一些研究,但终觉得不能融会贯通,还望长辈指教。”
老子说:“礼制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周文王、周武王以及周公都能按照礼制实行仁政,所以国泰民安、民心归顺,夏梁、商纣都废礼制,毁仁政,弄得民不聊生,最后群起而攻之,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大凡古代圣明的帝王都能替天行道,救国救民。”
老子这番意味深长的谈话,孔子一直记在心里,后用这番话教育弟子,并说这是以前老子亲口向他讲的。
老子还向孔子传授具体的礼仪制度。老子对孔子谈到:
“天子或诸侯去世时,由太祝把各宗庙的神主放到太祖庙里,以表示各位祖先为国丧而会聚一起。等到要安葬而率哭之后,又把神主放回到各自的庙里。如果君王出国,就由太宰取出各庙神主与君同行。至于合祭时,则由太祖取二昭。穆的神主合食于太祖庙。凡迎接神主出庙或回庙,都要排列仪仗队,不许闲人走动。”
孔子又向老子请教礼仪制度。例如:出丧的时候遇到日蚀怎么办?其他小孩子死了该葬到近处还是远离家门?国家办丧事的时候不避战争对不对?战争的时候应该把国君的牌位带着出征,还是不带等等。老子对孔子提出的问题都作了具体而详细的回答。
孔子对礼仪制度有关知识的求知欲,体现了他来日踏上上层社会时在政治和教育方面的需要。但是,对老子来说,孔子这种对政教礼乐的热心,使他逐渐感到这位年轻人身上有一种十分有害的倾向。在他看来,孔子热衷的这些东西,都是浮华不实之学,应该绝对放弃。礼仪的繁文褥节使人容易丧失淳厚朴实的天性。而人一旦没有了纯真的天性,就会产生虚伪、争斗的邪念,给社会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所以说:“礼是忠信的功劳簿,却是祸乱的罪魁祸首。”
当孔子最后一次请教古礼或前圣古训的时候,老子有些不耐烦了,答道:
“你说的那群人,连尸首都化成了灰,只留下了一些只适应当时情形的话而已。作为君子,如果生能逢时,倒可以出门讲讲排场,摆摆阔气,如果生不逢时,就应像是草一样随风飘转而无所追求。我听说,会做生意的人,往往把自己的货物囤积起来,装做一无所有的样子,德行深厚的人,表面看上去像一个大傻瓜。你应该去掉身上的骄气、贪心、自我表现和一切妄想,这对你没有什么好处。我要回答你的,我能回答你的,就是这些。”
孔子听了后,陷入深思。
孔子准备动身返鲁之前,他和敬叔到老子那里告别。老子深情地说:“我听说古人为朋友送行,大多要赠送礼物。我就送你几句话吧。”
“聪敏深察者接近死亡,因为他喜欢议论是非,雄辩博学者危害自身,因为他喜欢揭发别人的坏处。为人子者不要与人相争,为人臣者不要与人相争。”
老子的话语重心长。孔子再三道谢后,和南宫敬叔登车返鲁。
潜心教学
30岁那年,孔子从洛阳归来,在学业各方面都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孔子仍思考着以后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进入30岁以来,这两个问题一直是他挥之不去的思虑,孔子想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向他求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要求他设坛授徒。那么,收徒讲学,兴办学堂究竟可为不可为?孔子思潮澎湃,心中像翻卷的浪花,又像一团乱麻,充满了矛盾的碰撞。孔子为礼崩乐坏的天下局势而忧心忡忡,为自己后半生人生道路的抉择而烦躁不安。
孔子头晕目眩,又捱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早饭过后,颜路来拜访孔子,并请教他一些问题。经过孔子耐心地开导,颜路顿觉豁然开朗。
于是,颜路便拜孔子为师,并提出要求孔子办学堂。
等颜路离开之后,孔子认真思考了起来:为了改变这礼崩乐坏,天下动乱不安的局面,收办学堂,这是一条路子。是的,既要培养出具有“六艺”的人才,又要培养出忠君爱民的贤臣,帮助君王实现仁政德治,恢复文、武、周公时的政治局面,重现太平盛世!
打定主意,孔子决定不再犹豫,马上选个黄道吉日,开工收徒。
那一天,孔子为办学堂办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他争得仲孙大夫的同意,并申请一些经费,为办学堂作物质上的准备。仲孙大夫一向推崇孔子的为人和学问,相信凭他的名声和才干,一定能办好学堂。
第二件事,招集几个青年人来垒土筑讲坛。
自从孔子兴办学堂的消息传播出去后,那些早就向孔子求教的人,还有那些崇拜孔子学识、才能的人都欣喜不已。
开学那一天,风和日丽,春光明媚,孔家院子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颜路、曾点等三四十个青年人聚集在讲坛周围,他们每一个都手捧“束修”(一束肉干),一个挨一个地参拜孔子,行拜师大礼。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他开创了一种新的教育体制。那时候,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进“公学”接受教育。孔子说:“我办学堂有教无共,不分年龄、贵贱、贫富,只要想学习,交上束修就可以入学了。”
这样,远近一些平民家的孩子纷纷来投靠孔子,拜师学习。加上孔子此时在社会上的名声已经不小,深得广大百姓的信任,也都乐意把孩子送到他门下来学习。
不久,孔子就收下了一大批学生。
相传,孔子的弟子有3000人之多,这当然是指在一生里先后向他求教的总人数来说的。
自从孔子17岁赴宴受辱,被阳虎拒之于门外,到如今权贵之人主动送子上门求学,整整过去了17年。想到这17年奋斗中所尝到的种种酸甜苦辣,以及今天所取得的成功和荣誉,他不禁感慨万千!
抨击权贵
孔子35岁那年,鲁国政局发生了变化,鲁大夫孟孙、叔孙、季孙势力膨胀,严重削弱王室权力,鲁昭公这个国君名存实亡。
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是各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由于大权旁落,昭公祭祀祖先时,只能草草地安排:乐团是求来的,舞师也只有两个人。这对于一个王室来说,实在是寒酸极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季孙子祭祖的时候,场面壮大,极尽奢华,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祭祖活动结束后的一天,孔子师生分散在讲坛周围休息。忽然子路从外面闯了进来,走到孔子身边,对孔子气呼呼地说:
“老师,我们在这里讲礼、学礼、演礼,可是除了我们师生几个,举国上下,早已礼崩乐坏,还有谁在讲究周礼呢?”
孔子正要批评子路讲话没有分寸。子路接着又说下去:“老师不是讲过八佾舞是周天子专用的乐舞,就连一般诸候也只能用六佾舞吗?他季孙子,一个卿大夫却在自家的殿堂里舞起了八佾,这是合乎周礼的行为吗?”
学生们听了子路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纷纷围过来议论起来:
“季平子只能用四佾。”
“这是僭礼。”
“他那里哪能舞得起八佾?他家的舞队只有32人。”
“他把鲁公室的舞队调去了,跟他自家的舞队合在一起,所以演出了‘八佾舞于庭’的场面。”
“听说祭祖撤奠的时候还唱了只有天子祭祖时才能用的《雍》歌呢!”
“祭祖那天,季冢宰府上的声势着实气派呢。相比之下,鲁君祭祖的时候,不但无声无息,而且舞队被季家调走了三分之一,连舞也跳不成了,真叫惨呐!”
大家正七嘴八舌地议论,忽听孔子一声长叹说:“季平子用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气得脸色发青,手抖个不停。他的弟子们第一次看见老师气成这个模样,一个个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闭了嘴,全场突然一片肃静。
季平子如此专横,使鲁昭公很难堪。昭公把这事看在眼里,气在心头。
那年的9月,在君臣之间,各当权派贵族之间展开的大搏斗却是从一次斗鸡比赛开始的,因此,鲁历史上称它为“斗鸡之变”。
比赛的这天早上,斗鸡场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万头攒动,人声嘈杂,盼着好戏早点上演。
比赛开始了。开始的几轮比赛,都以那家(反对季平子的一个大臣)公鸡惨败来结束。因为季家公鸡的翅膀上敷了能使敌鸡致瞎的辣椒粉。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后来,反对季平子的大臣家便在鸡爪上装上了事先准备好的锋利的铜钩。这样,反过来季家的鸡又无一例外地被抓瞎了眼睛,抓破了脖子,总是以失败告终。
季平子觉得尽失颜面,气呼呼地返回府去,决定第二天采取行动伺机报复。让他料想不到的是,就在当天深夜,昭伯率领大队人马,把相国府围得水泄不通。
季平子从梦中惊醒,还来不及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便急匆匆地跑到看台上,昭伯又杀气腾腾地追上了看台。
此时,季平子身边只有七八个人,自知寡不敌众,不如假意求饶,蒙混过关为好。想到这里,他急忙躬下肥胖的身子,连连作揖说:“昭伯大人,我们同是鲁国大夫,又都是主公的臣子,您饶了我吧,看在主公的份上,放我走吧!”
“你休想走掉!”季平子闻声看去,不好!鲁昭公率领一队人马前来。
顿时吓得他魂不附体,长跪在地,一边磕头一边向鲁昭公哀求道:
“主公救我!微臣有罪!请主公开恩!臣和主公本是同祖同宗,看在老祖宗面上,饶我一命吧!”
鲁昭公眉头一扬,恨恨地说:“平日里,你大权独揽,专横霸道、飞扬跋扈。你身为相国,却不问政务,终日斗鸡走狗,闹得朝堂人心涣散,国势日衰,你知罪吗?”
眼看着季氏人头就要落地,退无可返的时候,孟懿子的一个家丁冲到看台之上,手起剑落,把正在步步进逼的昭伯斩为两段。众兵见主将一死,便四散逃命,吓得鲁昭公面如土色,两腿发软,在贴身随从的护卫下,跨上一匹马,逃命国外去了。
昭公最后逃出了鲁国,奔往北邻的齐国。
孔子原来做过季氏的家臣,维持着跟季氏不算坏的关系。但是,孔子供职于季氏,只是想过他这块跳板达到辅佐君王的目的。却不料季平子竟干出了跟国君兵刃相见的勾当。
在与昭公相抗衡中取得胜利的季平子,更是不可一世。他篡夺了鲁君的王位,肆无忌惮地行使国君的权利。
在乱臣贼子的统治下,孔子知道自己的才能难以发挥,便追随鲁昭公而去。
孔子带着子路、颜回等几个弟子,来到了齐鲁交界的泰山脚下。
忽然,听到一位妇女的啼哭声,孔子叫子路看个究竟。子路回来把妇女一家三代为逃避苛捐杂税被老虎咬死的悲惨遭遇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遥望着苍天,半天不语。最后,才无限感慨地对学生说:
“你们要记住这件事: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师生怀着沉重的心情,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继续奔波。
这一天,孔子师生终于来到了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临淄)。高高的城墙,壮美的城阙。啊!多气派的大城市!孔子眼前一亮,心情也随之起了变化。
孔子在此第一次聆听了齐国太师演奏的《音召》乐后,十分欣赏,便埋头学习这首乐曲,沉醉于乐曲美妙的韵味中,以至于在好几个月中,连吃肉也觉不出肉的味道了。
来到齐国后,孔子慢慢看清楚了齐国当时的形势:高氏、国氏、田氏势力极大,君权受到威胁。
齐景公眼看国情恶化,忧国忧民,痛心疾首。所以,他看到孔子来访,就问道:
“5年前夫子劝谏寡人的一番话,使寡人获益匪浅,今朝夫子来齐国,寡人正有很多问题要向夫子请教呢!请问夫子,怎样才算政治清明呢?”
孔子毫不犹豫地说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的回答强调了理顺君臣、父子关系,切中了齐国的时弊,并且提出了匡救时弊的根本对策。
已经上了年纪的齐景公对孔子这段话所包含的批评齐国君臣的内含似乎没有听懂,只觉得很有道理,称赞孔子说:
“您说得多好啊!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得着吗?”
鉴于当时齐国的形势,高氏、国氏、田氏这些大家族的势力正日趋膨胀,这势必使君权受到损害。孔子主张维持应有的君臣、父子关系的学说,自然很对齐景公的胃口。
过了几天,齐景公又召孔子进宫,问:“寡人在位多年,爱抚百姓,选拔良才,却始终不能继承先君齐桓公的霸业,这是为什么呢?依夫子之见,寡人应如何为政?”
孔子答道:“政在节财。”
孔子的言论,使齐景公意识到孔子的思想观点很适合于自己整顿齐国政治,保护君权的需要。因此,便认为孔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政治人才。由此,齐景公便萌生了任用孔子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想法。
于是,景公决定,要将尼裂之田赐给孔子,拉开重用孔子的序幕。
但是,齐相晏婴阻止了景公欲封孔子这件事。
作为老练且务实的政治家晏婴,对孔子的思想有更深入的认识。孔子只能是一位在政治上充满理想主义的思想家,他的学说并不适宜当时齐国的社会情况。所以晏婴在孔子的任用上,投了反对票。
其后,景公就在对孔子官职任用上持模棱的态度,只是偶尔请孔子参与一睚政事。同时,孔子的先进思想损害了部分士大夫利益,因此齐国的大夫要杀害他,他不得不离开了齐国。
孔子参政
孔子回到鲁国后,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被赶出鲁国的鲁昭公在晋国去世。鲁定公顺理成章地继承王位,然而他也只是一个傀儡,政权仍由季平子把持着。
可世事难料,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季平子逝世,他的儿子季桓子继任,可季桓子还是没有斗过家臣阳虎,于是,鲁国成了阳虎的天下。
此时,政局不稳,各派势力都想拉拢孔子以壮大自己的势力,但都被孔子拒绝了,阳虎亦阴谋造反。
阴谋造反之事败露后,季桓子联合孟孙氏和阳虎展开战斗。
双方战斗得死去活来,后来阳虎有些力不从心,败下阵来。
鲁定公派武将申句须和东颀各带兵车100乘,前去追杀阳虎。经过几次拼搏、追杀,终于将阳虎的士兵击溃。阳虎扑灭三桓的阴谋破产了。
阳虎单枪匹马,逃到齐国。定公九年,鲁国派兵讨伐阳虎。阳虎又奔齐、奔宋,不久逃到晋国,被赵简子收留。
阳虎事变之后,鲁国政局仍然十分不稳。鲁国统治者为了稳定国家的政局,发展国家,聘请了孔子做中都宰,后任司空,再后来任大司寇,直接参与内政外交,代行相国职务。
孔子就任官职后,锐意改革政治,极力实施礼治政策。
孔子的礼治政策实施之后,成效卓著。鲁国的社会风气焕然一新,犯罪行为日益减少,百姓们礼貌且文明。其它国家听到这件事后。也都纷纷效仿,改变治理国家的策略。
孔子为官虽然为期不长,从鲁定公九年到十三年前后不过4年,但却是孔子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一段日子。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这段美好的记忆之中吧!这还得从鲁国政府为什么要聘用孔子,请孔子出仁说起。
当时鲁的相国是季桓子。正当季桓子踌躇满志出任之时,他遇到了阳虎事变,几乎命丧黄泉。死里逃生的季桓子需要物色贤能之才,辅佐他处理内政外交的事务,巩固自己的地位,他想到了孔子。
季桓子从心里想聘用孔子。委以重任,于是他向鲁定公提出了这个想法。
鲁定公早已听说孔子是一个有学识的君子,而孔子到齐国两年,深得齐景公的信任,但最后还是没有得到任用,可见他的政见不怎么高明。犹豫之下,经过一番推敲,便决定先到地方上试试,如果确有雄韬大略,再提升到朝中任用不迟。就这样,鲁定公委任孔子为中都宰。
中都是鲁国西北部的一个城邑,离曲阜不远。中都宰是中都邑之长,相当于现在一个县的县长。虽然职位不算高,但是孔子还是挺珍惜这次实践自己愿望的机会,决定尽心竭力把事情办好。
孔子上任之前,带了子贡、颜回等几个弟子深入民间,体察民风民情。只见中都城外一片荒芜、杂草蔓延,人们纷纷出城讨饭,路旁饿死鬼的白骨成堆,好不悲惨啊!孔子简直是痛心疾首。
进入中都城内,城墙四处倒塌,房屋矮小破旧,街道狭窄泥泞。街上游民流荡,乞丐成群。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都的民情,孔子先后拜访了三老、乡绅和当地名流,探询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详尽的调查和研究,孔子开始制订治理的措施和方略。
孔子首先召集书史差役开会。告诉他们,全体留用不动,以1个月为期限,在这1个月内办事公正认真、为人廉洁诚实的留下,偷懒消极、贪赃枉法的除名。孔子还宣布了6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1.发动全邑农民,加固堤防,开渠凿井,预防水旱灾害。
2.设立多个工场作坊,安置无业游民和乞丐。
3.以仁德教民,改良地方风气,组织人员到下面讲仁、讲义、讲礼、讲德,讲居家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
4.劝导工商小贩做生意买卖要诚实守信。
5.提倡节俭,要求衙署役吏一律穿布衣,戴布帽,出外一律步行。
6.在金邑四乡添建学堂,让少年一律入校读书。
孔子这6条措施实行了1年以来,收效显著。中都迅速从百废待兴,发展到百业兴旺。百姓们过上了温饱的日子。社会治安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讲究礼仪,知廉耻,上敬老,下爱幼。社会一片祥和、安定的局面。中都大治的消息像春风一样传遍鲁国内外、中原大地。
一天,孔子正执行公务之时,一纸差令打断了孔子的聚精会神。展开绢帛一看,上面赫然写着:
“孔卿,政绩卓著,寡人欲委以重任。即返都城,速速勿误。”
孔子喜出望外,收拾行装,踏上回归曲阜的行程。
他刚走出自己的屋子,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门外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男女老少。他们当中有与孔子共事的差役,有富甲一方的乡绅,更多的是普通的黎民百姓。他们你推我挤地往前拥,手捧着自己珍爱的礼物,争着要给孔子送礼物。
孔子站在屋前,涕泪纵横。
回到都城后,孔子马上进宫见鲁定公。
鲁定公对孔子的政绩非常满意,又见孔子对自己的雄才大略十分自信,便委任为大司寇。
大司寇是鲁国的最高司法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司法部部长。大司寇是跟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位同卿大夫。孔子作为一个非贵族出身的平民,被提升为如此高的职位,这在当时是极其罕见的。
刚刚上任大司寇的孔子,面对着堆积如山的案件,不急不慌,有条不紊地清理长期未了结的官司。
古时候的春秋时代,法律条文规定得并不明确,长官只是凭借个人主观意志判定案件。可是孔子当司寇,却一改往日旧的常规。每次在判决之前,总是详细了解案情——向有关此案的人征求意见。孔子根据大家的意见,做出最后的裁决。孔子这种民主办案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啊!
孔子执法,虽然对触犯刑律的人加以惩罚,甚至处以重刑,但更重要的是以仁德,以礼教教化人民。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对,怎样做符合“礼”,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
孔子任大司寇期间,待人谦恭,与大臣们紧密配合,使政通人和,全国上下对孔子十分满意。
孔子任大司寇以来,鲁国发展迅速,邻国争相仿效。这给齐景公称霸的梦想以沉重一击。
一天,齐景公遇到太宰黎且献计夹谷结盟。于是黎修下一封国书。邀请鲁君于6月15日,在夹谷(今山东省莱芜县)举行友好大会,永结两国盟好。
做为弱国的鲁国收到齐景公的国书,搞不明白齐景公为什么会有如此举动,事关重大,马上召集大臣商量对策。
对于此事,季桓子、叔孙州化、阵孙何忍和孔子都发表了不同观点,最后决定按孔子的想法去办。鲁定公并邀请富有学识、勇敢、机敏的孔子一同前往。
孔子踌躇间想到:如何避免齐国的威逼要挟,为鲁国保全声誉,确实难度极大。会盟也可能是一个大大的陷阱,名为两国盟会,实则暗藏杀机。但是身为国君重用的大臣,应以社稷为重,哪能只考虑个人的安危与否?荣辱与否?既然大家如此信任我,就接受命令吧!思考到这里,孔子向定公及大臣们施礼道:
“微臣感谢主公、各位大臣的器重。臣领命!”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6月15日,申句须和乐颀率领战车500乘,经过两天的跋涉,护卫着鲁定公来到了夹谷会场。
齐国方面的代表,是齐景公和宰相黎。
齐景公和鲁定公朝南落座,其他代表也都各就各位。
互相行礼后,齐国的司仪便出来向景公报告说:“请奏四方之乐。”
景公点头说:“可以。”
乐声一停,两国国君各自烧上3炷香,齐君以东道主身份致欢迎词:
“齐鲁两国,世代友好。齐欣闻鲁国大治,国泰民安。特聚会以示祝贺。并约请鲁国永结同盟,亲如兄弟。齐国有难,鲁国相救,鲁国有难,齐国也不会袖手旁观。天地作证,决不毁盟。”两国相礼登坛,祭拜天地,卫士准备好祭酒,歃血为盟后,将酒饮尽后又重新入座。
黎:“齐鲁会盟是两国盛事,不可无乐无舞,臣已备好乐舞前来助兴,请两位国君观赏。”
于是,附近一群莱人手持旗旄以及矛、戟等兵器鼓噪而至。他们一个个手持剑戟、族旄,在定公面前摇来晃去,如群魔乱舞,奔走咆哮,吓得定公面如土色,浑身颤抖。
孔子一看,觉得情形不对,怒发冲冠,双目圆睁,也顾不得礼仪,三步并作两步跃上台去,登上台阶说:
“两国君主友好相会,而裔夷之俘用武力来捣乱,您齐国国君一定不会用这种手段对待诸侯吧?周边地区图谋中原,夷人扰乱华人,俘虏侵犯盟会,武力威胁友好,这对神灵是不祥,在德行上是失义,对人是无礼,您齐君不会这样做吧?”
齐景公听了孔子这番有理有据的谈话后,自觉心虚理亏,不能作答,连忙命令莱人立刻离开。
盟会结束后,景公设宴款待定公,但孔子很是不放心,担心齐国另有图谋,可能在宴会上拨弄一些是非也未可知。因此,孔子立刻对景公的近臣说:
“齐国和鲁国的旧典,您难道没有听说吗?事情快要结束,而又设享礼,这只能使办事人员徒劳。而且牺尊、象尊这些礼器不宜拿出国门,钟、磬等嘉乐不能在野外合奏,在此设享而动用这些东西,是很不合礼法的,这也有辱于贵国君主的名誉。所以,依我看来,这宴会还是不要举行的好,请您向景公谏言。”
景公听到孔子传来的话,不觉得有点惭愧,决定把宴会取消了。
晚上,景公君臣二人默默相对,终于,景公开了腔:“我怎么责怪你才好呢?你看,孔子是遵循古人礼仪引导他的国君。而你为什么只知道用夷狄之道来向我建议?让我尽失颜面?”
黎仍默不作声,今天输了的,明天一定赢回来,想着想着,他一拍大腿,说:“有了。”
第二天,是齐鲁双方正式订阅盟约的良日,盟约初稿共9款,是由齐国一方事先拟订好的。初稿交到鲁定公手里,他逐行细看,突然发现有这样一款:
“齐国出征时,鲁国须出兵车300乘相随,否则是破坏盟约。”
“这分明要鲁国自己接受齐国附庸国的地位!岂有此理!”孔子不住地在颤抖。
会上,孔子一再要求齐景公对这一款做出解释。齐景公自觉理亏,憋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齐鲁既已结盟,就应来相助。”
孔子赞许地说:“这道理讲得好啊!那么,同样,过去齐国侵占我鲁国的土地,若不归还鲁国也是破坏盟约。”
齐景公无言以对,被迫答应把过去侵占鲁国的全部土地归还鲁国,并且把它写到盟约之上。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夹谷会盟”。
夹谷会盟的胜利,不仅与孔子的博学多才有关,更体现了孔子政治家、外交家的才智。
夹谷会盟为鲁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是,他受到了鲁定公的重用。
鲁定公十二年的夏天,孔子在政治上已有相当的基础。他想利用这阵和煦的春风,进行大刀阔斧的内政改革。
他进一步想,要使鲁国政治走上正轨,必须削减三大夫政治权势。
在孔子看来,当时鲁国最大的弊病就是鲁定公有名无实,只有虚位。卿大夫“三桓”专政,掌握实权。而三桓又被他们各自的家臣控制,三桓对他们的家臣也都无可奈何。因此,整个鲁国的统治集团,名与实颠倒,这就是“君不君,臣不臣”,这就是礼崩乐坏。而这种混乱局面,突出表现在“三桓”势力过大。
要想彻底改变鲁国政治的混乱局面,必须“强公室”,就是要树立国君(公室)的绝对统治权;必须“抑三卿”,要削弱季桓子、叔孙懿子、孟孙何忌这三家世袭大夫的实力,要他们(尤其是季桓子)严守臣道,不得超过君臣之礼。总之一定让鲁国循着周礼,按着贵族等级制度治理国家,使人民安定。然后以“仁政”、“德治”的鲁国为基础,推而广之,扩大影响,尊天子,服诸侯,统一天下。这就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也是他一生追求奋斗的目标。
但是,公开提出“强公室”、“抑三卿”无异于引火烧身,以卵击石。三桓是断断不会同意的。
颇有政治智谋的孔子深入分析了鲁国各方面的力量,他抓住了三桓与各自家里之间的矛盾,决定从这里入手解决问题。
春秋时期,国君为了奖赏诸侯、大臣,实行分封制度。诸侯各国的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称为“邑”,或称“采邑”。这些卿大夫连同他们的家属都住在都城,他们把采邑派给家臣管理。在他们的封地内建立城堡,组织起武装分队,有的城堡还发展成规模很大的军事要塞,鲁国季民的费邑,叔氏的邑,隈氏的成邑就是这样的要塞。
三桓费尽心力地经营三邑,本来是为了加强实力,但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原想受其益,乐得清闲,不料反受其害,被一些野心勃勃的家臣所利用。一些家臣以城堡为据点,扩张实力,以至发生叛乱。虽然一些叛变事件被平定,但家臣势力仍很大。
根据三卿与各自家臣这种尖锐的矛盾,孔子续密地制订了“拆三都”的计划。
“拆”是拆毁的意思,三都指季氏、叔氏、孟氏三家大夫的家臣所盘踞的三个城堡。“拆三都”就是要拆毁被三卿家里分别盘踞的费都、都、成都三个城堡。孔子思忖再三,决定以“贬家臣”为名,进行“强公室”、“拆三都”的实际活动。
这些计划孔子一直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向鲁定公禀明,并赢得他的支持。
一天,鲁定公召孔子进宫问政。鲁定公看了看孔子,满意地说:“寡人有爱卿辅佐,如今的鲁国可以说是既无外忧,又无内患,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孔子故意提高声调说:“居安思危啊!鲁国当前的政局依然很严峻,可以说已经是危机四伏了。”
鲁定公不以为然地说:“爱卿不必危言耸听,故做惊人之语。”
孔子严肃地说:“三桓的家臣势力越来越大,他们飞扬跋扈,犯上作乱早有预谋。随着他们实力的扩张,其兵马越来越多,城墙越筑越高。三桓扶植的私人势力,与公室分庭抗礼。主公,您不会忘记当年的阳虎之乱吧?这些家臣的贼心不死,这些祸患不除,国家就没有安宁的日子。”
鲁定公说:“那么,应该怎样防备才好?”
孔子说:“按周朝的古制,‘大臣家不藏甲(甲指军队),大夫没有长度超过300丈、高1丈的城邑。现在,费都、都、成都的城墙早已超过了规定。这些城池坚固,家有甲兵之藏,最危险的事,臣的叛变,大都是由此而起。最好是把城池拆掉。”
鲁定公不听则已,一听吓得目瞪口呆,重复着孔子的话,问道:
“拆毁三家城邑的城墙?那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肯定不答应。”
孔子说:“不答应,但他们最后会同意的,理由有二:
第一,城墙太高,违背周礼;
第二,这是更重要的,目前盘踞费都的公山不狃,盘踞都的侯犯正蓄意与季孙氏、叔孙氏为敌。主公此时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联合三家,一起发兵,制止叛乱。三家求之不得,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鲁定公听完之后,心虽放下了一半,但仍惴惴不安地说:“如果他们不听命,如何是好?”
孔子斩钉截铁地回答到:“那我们就派军队强行拆毁。”
孔子“计拆三都”的计划终于得到了鲁定公的支持。与此同时,季桓子和叔孙风正急于消除叛逆的家臣,因此也积极配合这一行动。
“计拆三都”这一宏伟的计划分三大步骤实施。
首先,计拆都。叔孙施子自告奋勇,亲自率领军队,拆掉了都的三尺城墙。而都的叛徒侯犯两年前就已叛逃在外,虽又重新杀了回来,却得不到本邑百姓的支持。因此,计拆都的计划执行得非常顺利。
计拆三都,首战告捷,大获全胜。
按计划执行第二步:计拆费都。
计拆费都的举动惊动了盘踞在费都的公山不狃。他为了逃避被拆毁的厄运,先发制人,提前率领军队进攻曲阜的王公。叛军来势汹汹,箭如雨下,好几支箭都射到鲁定公的身旁,情况万分危急,众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惊慌失措,孔子却镇定自若。因为对此他早已作了防备。
忽听有人大吼一声:“叛贼哪里逃?”只见申句须、乐颀两位大将率领部下,组织反击。公山不狃终因势单力薄,最后实在支持不下去,逃出了国境,到了齐国。
于是子路率领军队乘胜来到费都,把费都的城墙削低了三尺。
最后一步,就是计拆成都。
成都是孟孙氏的都城,它靠鲁国北边的边境和齐国邻接,所以孟孙氏的家里有人反对拆城,他们的理由是说把城池拆掉了。就没有了防备,假如这时齐兵来进攻的话,就没有抵挡的力量了。孟孙氏考虑到这一点,决定不拆城。
鲁定公见孟孙氏不拆城,想用兵强制执行,于是派子路率军全力攻成都。孟孙氏早有准备,只见守城战士个个骁勇善战,滚石俱下,子路的部下伤亡惨重。
转眼间,12月来了,天气转冷,鲁定公亲自率兵攻城。但鲁定公本人受不了寒冷的气候、简陋的营帐,想起此时宫内炉火正旺,并有歌舞作乐,于是便不顾孔子屡次进谏,径自班师回朝,回宫寻欢作乐了。
至此为止,计拆三都虽取得了些成就,但终因不彻底而以失败告终。
孔子计拆三都以失败告终,这是由于在进行过程中,三桓逐渐认识到孔子的目的是“强公室、抑三卿”,与他们的“弱公室、强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
三桓在此之后,仿佛变换了一副面孔,每次见到孔子都很冷淡,尤其是季桓子的变化最为明显。
上文我们提到过,由于夹谷会盟的胜利,孔子的威望提高了许多,由此鲁国的实际执政者季桓子也极其赞赏和信任孔子。于是,在鲁定公十二年,孔子受季桓子的委托,处理鲁国的许多重要政务,担任了鲁国的大司寇。
其实,在小小的鲁国,在贵族统治集团中,除有名无实的鲁定公和掌握实权的季桓子,这时的孔子已跃居为第三号人物了。
但孔子和季氏之间的“蜜月”毕竟是不稳固的、短暂的。尤其是计拆三都之后,他们之间的矛盾就显露出来了,“蜜月”当然也就消失了。
命运的转折是如此突然,眼前的事态发展超乎孔子的想像,就像前不久提升大司寇一样那么突然。孔子此时有了一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无奈。
孔子是一个坚定的人,他不会为权贵而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屈从苟安。既然合作破裂了,又不肯听从季桓子的摆布,那只有辞官离鲁这条路了。
对此,他的弟子们各执一词。
子路说:“先生,您经常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不能为利益而放弃自己的思想主张。”
冉有争着反驳他说:“树立自己的政治观点是为了有一天能将它付诸实施。如果你的思想不得以实施,你的想法只能变为一纸空文,毫无意义。现在,我们暂且后退一小步,稍稍妥协一下。以后,我们得到机会,就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了。”
正在孔子对此犹豫不决时,邻国的一个拙劣的政治阴谋,终于促使孔子下定决心,辞官离鲁。眼望着鲁国的繁荣,邻近齐国的担心与日俱增。夹谷会盟的诡计没有得逞,齐景公和相国等大臣还是不甘心。
于是,齐景公召集了家里商讨预防鲁国称霸的大策。
最后,他们利用美女和良马来收买鲁定公和季桓子,孔子反对定公沉迷美色之中,从而离间了孔子与鲁定公关系。自此定公一有机会便与美女鬼混,逐渐丧失了大夫们对他的信任。
孔子彻底绝望了。于是,一声不响地率领弟子们离开了故国。
途中,定公派师已追上孔子师徒,一再挽留,孔子没有明确回答,只以歌委婉地劝定公不应爱美人而不顾江山。
师己听了孔子的歌,了解孔子的意思,无法回答。
孔子基于济世救人的心理,还是期望定公能番然悔悟,不要再沉迷于女乐与文马之中。但定公却还没有回心转意。孔子只好坚持行程。
就要离开父母之邦了,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想起留在这里的妻子、儿女、学生,回忆着出位以来的风风雨雨,孔子不禁感慨万千。父母之邦让他难以实现抱负和理想,他仍舍不得离开他深爱着的这片热土。孔子下车,俯身抓起一把土,遥向家乡,深施一礼,然后重又登车赶路。
此次出走,孔子开始了14年的漫漫周游列国的旅途。
游说列国
孔子师徒首先到达了卫国,卫国在今河南省境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卫国位于华北平原中部,有几条河流流经全境。可以称得上水利资源充足,土地平坦、富饶,是农业生产和人类繁衍栖息的肥沃之邦。
孔子一行又渡过濮水,进入郊遂,即被沿途人烟繁盛的景象所吸引。
孔子认为在满足人们经济生活需要之后,要对他们施以礼教,这是孔子从鲁国出走后畅谈的第一条政见。
几年来的从政经历,让孔子更加关注政治经济环境对实施礼乐教育的重要性。他难以设想,当国家战争频繁,苛赋沉重,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之时,又如何讲究礼仪呢?不讲礼仪,又如何使国家繁荣而又充满文明、诚意祥和的气氛呢?“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他从前在齐国听到的这句话,此时此刻又回响在耳畔。
师生一行人又走了一些天,终于到达了卫国的都城帝丘(今河南滑县)。他们准备在子路的妻兄颜仇申家住下。
子路向颜仇申说明了来意,颜热情地表示,请他们留住在他家,并且对孔子说:“难得夫子光临寒舍。夫子英名,四海皆知,明天早朝我便奏明主公,他定能重用。”
经过几十天的焦虑、奔忙,疲惫不堪的孔子终于可以轻松下来。这一晚,他睡得又香又甜。
卫灵公听说孔子来了,十分欣喜。他很早就仰慕这闻名于诸侯国的先生。为了赢得一个“礼贤下士”的美名,便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孔子一行。
孔子走访灵公,卫灵公已经年近70岁,五短身材。见了孔子,说:“夫子博学多才,天下闻名。辅佐鲁君治理鲁国,成绩卓著。又有众多弟子,也都多才多艺,出类拔萃。今日来到卫国,我很是欣幸。”
卫灵公又问道:“您仕鲁期间一年拿多少俸禄呢?”
孔子回答道:“俸粟6万。”
灵公也照例给孔子6万。
一年6万俸粟,当然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这足以保障孔子一行近10人的生活所需。有这样一笔收入,他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馆舍而不必再寄宿于颜仇申家了。
孔子客居卫国,可以说是来逃难的,却得到如此的礼遇,不禁受宠若惊。孔子一再拜谢,感谢卫灵公的美意。
卫灵公说:“卫国自从先祖文公大治以来,历经6代而始终未能强盛起来。夫子来此,寡人必委以重任,请辅佐寡人,使卫国富强。”
孔子来卫之初,正值鲁定公十三年(卫灵公三十八年)。4年后,卫灵公去世。这段时期,卫国的政局和鲁国一样,也很不平静。
孔子来卫的第一年,就发生了公叔成事件。公叔成是已故贤大夫公叔文子之子,继父职任卫大夫。此人富甲一方又骄纵,卫灵公一向很讨厌他。
这一年冬天,公叔成试图清除灵公夫人南子的党羽而被南子告发。第二年春天,卫侯驱逐公叔成及其同党,公叔成逃到他的采邑蒲(今河南长垣县)。在那里发动了叛乱,不久又逃到了鲁国。
孔子非常欣赏公叔成的父亲公叔文子,对他多有赞辞。还曾经采访过他的言行,以教育自己的弟子。公叔成也向孔子的学生请教过有关丧礼方面的知识。
公叔成的问题败露后,一些无聊的人,开始根据这些情况告发孔子等人与公叔成交往甚密。对于这些谗言,卫灵公竟全部相信了。所以,卫灵公派一个叫公孙余假的人到孔子住所进进出出,窥探监视。
孔子去哪里,公孙余假便如影随行,似幽灵一般。虽然孔子自认为行得正、坐得端,但这种被监视的生活,还是让孔子寝食难安,心境难平。
孔子师徒生到卫国已10个月了,虽拿灵公俸禄,却受百般猜忌,不能施展抱负,并且卫国政局不稳,于是孔子决定另谋出路。
离开卫国,孔子师徒一行赴着金秋艳阳踏上了去陈国的道路,一路上五彩缤纷的景致,给单调乏味的旅途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忽然,一辆马车从对面呼啸而来,大家的注意力自然全都集中在这辆马车上了。
来人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看起来既斯文又善良。此人名叫公良孺,复姓公良,名孺,字子正,陈国人。他慕孔夫子大名,想找到他拜他为师。一个月前,他到鲁国,听说孔夫子到了卫国,等赶到卫国,又听说夫子又离开了。于是他便追到这里来了。
孔子看看这位生气勃勃,英俊而又有礼貌的青年人,从心里喜欢他,当即答应收他为徒。
于是孔子一行人又多了一个活跃的弟子。奇怪!还是那个金秋的季节,还是那个色彩缤纷的田野,还有黄土飞扬,还有那吱吱呀呀的车轮声。可是,被公良孺的幽默、愉快所感染,大家都欢快起来。再抬眼望望,山岭之上,层林尽染,一片艳红,道路两旁,菊花点点,酸枣压枝,飒爽的秋风拂面,新鲜的空气,吹拂得人人舒畅,个个轻松。
再看看眼前这个师徒队伍,一行人分坐在7辆车上,成行成队,马足得得,威风凛凛,好不气派!
但是,在到陈国途中有一个叫“匡”的地方,孔子因长相与昔时在此为非作歹的阳虎相似,引起当地居民误会,遭到匡人的围困。后来,人们发觉他们言谈举止似乎不对,同时孔子一行人歌唱仁义和礼教,经我方打听才证实原来并非阳虎,实是孔子,便热烈地欢迎了他们。
孔子师生经历了匡地的灾难后,惊魂未定。于是,决定改变计划,不往陈国,调回头,重返卫国。这次卫灵公态度转好,表示热烈欢迎,孔子便想安定下来,暂不作远游。
孔子率众弟子住到了通伯玉家。平日里,孔子与通伯玉说古道今,给学生们谈诗论书,操琴授课,倒也逍遥自在。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春,孔子正在给学生讲周公制作礼乐的功德公孙余假来到,说卫灵公夫人南子约见,请夫子速速登车进宫。
南子,宋国女子。婚前与家公子有私情而受到宋人讥讽,但为人聪慧机敏,年轻美貌,深受卫灵公宠幸。南子也因卫灵公对她宠爱有加,而对朝政有很大的干预力。她也景慕孔子的名望,想看看这位名人是个什么样子。因此,提出约请。
孔子虽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去了。南子答应,竭力向主公禀明为其谋一份职位,可是冬去春来,一切如故,孔子只不过是陪卫灵公读书,谈古论今和踏青罢了。这引起了人们对孔子的议论,孔子感到万分失望,离开了卫国。
孔子一行告别了通伯玉、颜浊邹等老朋友,告别了前后居住过5个年头的卫国帝丘城,奔向宋国。宋国是孔子祖先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他妻子的故乡。孔子作的这个决定,弟子们也都赞同。
连行数日,车马劳顿,终于来到了宋国境内,那是一个夏日的清晨,阵雨过后,空气清新,凉爽宜人,风尘仆仆的师生顿觉心旷神怡,放眼望去,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有孩童在嬉戏,农民在锄草,妇女们在织布。这情景,与卫国风云突起的气氛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孔子在车上舒展了一下身子,脸上绽开了久违了的笑容。
天气酷热,于是大家把车赶到了一棵大樟树下,各自找个荫凉的地方歇息去了。
过了一会儿,孔子见大家有了些精神头。于是对大家说:“这里地面平坦,凉风习习,我们就在这里演练礼仪如何?”
可是当他们刚坐定,一个名叫桓魁的人带了50多个武士来砍倒大樟树,将孔子师徒驱走了。孔子一行忙逃往郑国,司马桓鹏等人在后虚张声势,假装追赶。
孔子一行人在郑国汇合后,由子贡求见郑声公,可是此时年方20的郑声公却无心政事,成天沉迷于声色文马之中,看宫妓乐舞。郑君的昏庸让孔子师生失望而去,前往陈国。
陈国是南方的一个小国。相传国君是舜的后代,都城在宛丘(今河南淮阳)。孔子到了宛丘,便直奔陈大夫司马贞子府上。经过司马贞子推荐,第二天,陈国国君缗公便派使臣来请孔子进宫。
陈缗公以贵宾之礼相待,并与孔子谈论了国家强盛与否的问题,孔子认为国家强盛与否绝不取决于疆域的大小。
陈缗公听得很有兴致,又向孔子提出了许多问题,孔子都耐心地作了解答。陈缗公对孔子的为人才学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场的大臣也频频点头,交口称赞。
陈缗公惊叹孔子的才能,正巧司马贞子祖传九曲明珠的线已断了,孔子在缗公的许可下,将珠带走,约定3日后归还。
孔子带着九曲明珠去找泄庄的采桑女。其实,穿珠的方法很简单,“以蜜汗润珠眼,以蚕丝粘蚂蚁尾,同放在匣中,只需一夜功夫,蚂蚁定能引线穿珠。”当孔子还珠时,满朝惊叹!
自此以后,缗公时常请孔子到宫中求教各种问题。孔子便滔滔不绝地论讲天下事,陈公也从心里赞佩孔子。
陈缗公对孔子虽然十分敬重,但是,陈国毕竟只是一个小国,夹在楚吴之间苟延残喘,孔子的宏图难以施展,只得天天讲“礼”谈“乐”,研究学问,搜集各种资料,为以后的著书立说作些准备。
但是,好景不长,后来邻近的晋国、楚国及远在南边的吴国都相继来犯,陈国一片混乱。孔子在这种环境中,自觉长此待下去,也不是良策,决定离开陈国。
孔子打算应佛肸的邀请到中牟去。
佛肸,晋国范氏中行氏家里,任中牟宰。中牟为范氏中行氏采邑,离卫西北边境不远(今河南鹤壁市西约15里)。
鲁哀公元年(卫灵公四十一年)11月,赵轶率领军队讨伐朝歌(今河南鹤壁市南约70里)进攻范、中行氏。这时,佛肸中牟发动叛乱,归倾卫国,并向孔子发出邀请。孔子考虑应邀前往。
前往晋国去,这一直是孔子的心愿。晋是春秋时期最有影响力、号召力的大国,在那里从政,介绍自己的学说,其影响远非它国可以比拟。
孔子早在仕鲁之前,就对晋国的政局十分关心。眼下赵、魏、韩、知四族与范、中行氏的宗派斗争处于相持阶段,他期望会见担任执政的赵鞅,能够为缓和、平息晋国的动荡局势及其未来发展提供帮助。大约在11月,孔子便携带子贡等人赴晋。
卫与晋是邻国。从卫都东行,渡过黄河,再往西南,便至晋边境。使孔子意外的是,当走到黄河东岸,还没有离开卫境,就听到赵轶杀害了两位贤人窦呜犊和舜华的消息,他感到十分懊丧,于是决定不去了。
师徒一行,继续奔波在周游列国的旅途之中。这次目的是楚国。
一天,孔子师徒来到陈蔡之间方圆800余里的广漠地域。此地由于战争频繁,人烟又稀少,实际上是一片废墟。因此,当他们来到这里时,立即陷入了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困境。他们随身携带的粮食己经在路上吃掉了一多半,只有来些野菜,掺合着米粒煮粥充饥罢了。
突然有一伙人把他们包围在那里。原来这支队伍乃是陈缗公派来逼孔子回陈的。陈缗公在孔子走后非常后悔当初没有把师徒留下来。君臣经过一番商议,才决定派出一伙人来,只围困,不伤害。等到孔子师徒饥渴难忍,实在熬不下去的时候,再逼孔子改变决定,放弃赴楚的想法。
在半饥半饱的熬煎之下,孔子师徒被围住了3天。到了第三天,粮食早已经被吃得颗粒皆无,就全靠野菜野果应付了。孔子却坚持照常跟学生们讲学、诵诗、弹琴,他用心良苦,用圣贤的道理教导学生,古人的范例激励学生,也想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其实,孔子也是凡人,只是他想用自己的信仰体现对学生的热爱,一再地抑制自己罢了。
第四天,子路气呼呼地从外面回来。
孔子从子路和其他一些弟子情绪低落中感受到一种危机。一种比绝粮更严重的思想危机在动摇自己的后继者。他把子路叫来说:
“《诗》里说:‘不是野牛,不是老虎,徘徊旷野,是何缘故?’我的信仰不对吗?为什么在此受困?”
子路说:“我们在鲁国被驱逐,在陈国也没有受到重用,在宋国遭到了伐树之难,目前又跑到这里来挨饿……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是老师的仁德不够,人们才不相信老师?难道是老师的智慧不够,人们才不按老师的主张去做?”
孔子瞪起眼睛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打量着子路,仿佛要重新认识他这个一直追随他30年的弟子,仰天长叹一声说:“怎么能这么说呢?你以为每个有仁德的人都会有好下场吗?如果每个仁者一定会得到信任,伯夷、叔齐就不会饿死在首阳山上,如果每个智者必然得到重用,那么王子比干就不会横遭剖心之祸。所以,一个有修养,有仁德的人决不会因为一时的穷困而改变气节。”孔子就是这样,明明知道有了大学问、好品德不一定被赏识,但他仍然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后来又把颜回叫到了身边,把刚才对子路、子贡所说的话重新说了一遍。
颜回沉思片刻说:“老师的思想太理想化了,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因此不被世人所容纳。老师的高尚恰恰在于正确的主张不被人家所采纳,但自己仍坚持下去,方显示出君子的修养。这也越发能表明老师的思想境界高,老师是德高望重的君子。”
经过这番谈话,孔子觉得颜回和他志趣相投,希望颜回成为暴富,自己好给他管家。
孔子师徒被围的第七天。
忽然,一阵呐喊声传过来,一些雄姿勃发的士兵冲杀过来。这些人把围困在孔子师徒周围的兵卒打退了。
原来,这是驻守在楚国的边邑大夫叶公,听说孔子被围困,派军队来搭救。楚军后来又护送他们到达了楚国的负函(今河南信阳县)。
孔子师徒又闯过了一个险关。
叶公名叫沈诸梁,只因为他的封地在叶,所以人们称他为叶公。叶公请孔子担任当地的文化顾问,并经常跟孔子请教国家大事。
有一次,叶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政在来远附迩。”
意思是说,政治如果要好,要做到使离你近的人能附和你,远方的人也能来归顺你。
因为,孔子了解到叶公苛税沉重,得不到人民的爱戴,甚至有很多人丢弃自己的故乡离开叶国,搬到他国去居住。所以,孔子这句话正好说中叶公的要害。
但叶公为人顽固。不易接受别人的劝告,还自吹自擂地说:“我们叶国虽然还没有做到那种地步,可是,我们的人民都是正直守法的。”
孔子说:“是吗?但愿如此。”
过了些日子,孔子离开负函,踏上了返卫的征途。
当时卫国国君是卫灵公的孙子卫出公,掌握实权的是孔子文子。恰巧这时卫国正当多事之秋,内无贤才相助,外有世子树敌,正盼老友还朝,解决疑难呢!
于是,第二天,卫出公模仿祖父生前的做法,率领文武官员迎接圣人。回宫后,又设盛宴为孔子师生接风洗尘,并仍旧每年发给俸粟6万。卫出公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为买一个“尊贤”的美名,而不给孔子任何实权,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从这以后,孔子师生又在卫国住了5年。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不义之战。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春,鲁国刚击退吴国的侵犯。到了夏天,强邻齐国又发兵攻鲁,夺走了鲁国的城池。
此时,孔子弟子冉求早已被季康子召请回鲁,担任季康子的总管,深受信用。
冉求英勇善战,最后打败齐军,取得了胜利。
宰相季康子非常喜欢冉求,问他说:
“真不愧为孔夫子的高徒,一身的军事本领,真让人羡慕。”
冉求微笑着说:“您应该羡慕恩师才是!”
季康子又问:“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冉求很坦率地说:“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人才。如果实行他的政治主张,立刻能使国富民强。”
季康子便决定任用孔子,问道:“我想任用他,可以吗?”
“这没问题。老师是一个讲究礼的人,千万不要把他当作一般的人去对待。”
于是,季康子差人赴卫国去迎接孔子。
孔子在外颠沛流离14年,行仁政德政的政治理想的结果是到处碰壁。如今,他已经68岁了,多年的归国愿望突然变成现实,孔子自然很高兴,便率领弟子们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途。
沿途,孔子一边教育弟子,一边在欣赏美景之时计划着回到故国之后的事。
经过一路的颠簸,孔子和弟子们坐的马车,在暮色苍茫的黄昏时候,返抵曲阜门外。
孔子终于回到了阔别14年的祖国!回到了家!但是江山依旧,人事已非,14年阔别之后回到家来,贤慧的妻子已经离他而去。人去室空,14年的分别,竟成为了永别!孔子面对青灯,孤零零一人,不免心酸。周围的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很多人老的老,死的死,走的走。不过,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老的凋谢了,新的又萌发了嫩芽。小孙子子思长得眉清目秀,聪敏颖悟,才智过人,看到自己事业后继有人,这对孔子的晚年生活是极大的精神安慰。
孔子回鲁国后,因与季康子观点不同,故没有直接参政,只是偶尔拜访谈论一下自己观点而已。
重振学堂
孔子回国后,重振冷清了14年的学堂,慕名而来的人数超过了以前任何时候。如果说,从30~35岁开始收徒讲学为孔子集中讲学的一个高潮时期,37~50岁的孔子自齐返鲁到从政仕鲁为孔子讲学的第二个时期。那么,自从68岁晚年归鲁以后到73岁逝世这5年,是孔子教学的第三个高潮。
相传孔子前后招收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其中一部分是他晚年归鲁后招收的。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孔子师生在学堂庭院中赏月述志。孔子问曾参道:
“参,你平时注意修身,为什么不谈谈你的看法?”
曾参有些腼腆,不好意思地说:
“我每天检查三次我的所作所为:
1.我在为别人做事时,是否做到了尽心尽力;
2.我与朋友交往是否忠诚守信;
3.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他还引用夫子的话说:
“反躬自省,正义应在我身,即使对方是卑鄙之人,我也不会去恐吓他,反躬自省,正义在我,对方即使千军万马,我也要上前去较量。”
孔子听了,夸奖他做得好,说:“这三条反省得好,若能天天这样检点自己,何愁成不了君子!”曾参所提倡的“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之道,被后来的学者广为传颂,大家都纷纷遵循仿效。
后来,孔子的孙子子思便是由曾参教导成才的。子思又收孟柯(孟子)为徒,可见,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他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为孔子学说的发扬光大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被后世儒家学派的人尊称为曾子。
孔子的弟子中人才济济。孔子从教40多年,培养出了大量学者和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外交人才。这些人才,孔子曾按他们的品行和专长分为4科。他们的优秀代表是:
德行科:颜渊、闵损、冉伯牛、仲弓。
言语科:宰予、子贡。
政事科:冉有、子路。
文学科:子游、子复。
也恰恰因为孔门弟子中这多方面的人才,也使一些国家对他感到恐惧。
同时,孔子对待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了不同学生的潜能。弟子们十分感谢佩服自己的老师。
又是一个山花烂漫的秋日,孔子与弟子们一起出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
沁水就在曲阜北门外。出了城门,便看见泗河之水蜿蜒流淌,两岸芦苇摇曳,白鸳飞舞。此情此景,此时此地,没有颠簸流离,没有争权夺利,没有尔虞我诈,师生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清纯之美。
走了一阵,游览了一会儿,他们便三三两两分散活动。孔子见颜回和子路在身边陪着他,便对他二人说:“你们二人说说你们的志向,让老师听听。”
心直口快的子路马上开腔说道:
“我愿把我的车马和衣服贡献出来,供朋友们一同使用。用坏了也不生气。”
颜回听了,想了一会儿,慢慢地说:“我希望自己不炫耀自己的善良,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孔子满意地点头称许。
子路转向孔子说:“请夫子也谈谈您自己的志愿行吗?”
孔子微笑着说:“使老人安逸幸福地度过晚年,使朋友互相信任,让青年相互关怀,这就是我的志愿。”
孔子又对颜回说:“听说你最近写了一首歌,能唱给大家听听吗?”
颜回欣然应允,边弹边唱道:
有利剑兮匿于鞘中,
有美玉兮藏于泥土。
虎落平壤兮反不如犬,
凤凰落地兮被鸡啄伤。
生不逢时兮玉石不辨,
不遇明主兮骥锁厩房,
用之则行兮闪闪发光,
舍之则藏兮不卑不亢。
曲罢,孔子赞美他唱得好,他夸奖颜回说: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能这样做到的只有你和我两人吧!”
子路觉得老师一味夸颜回,把自己撇在一边,心里很不是滋味。心里藏不住一点儿事的子路直率地问老师:“夫子,如果您要统率三军出征,您将让谁来陪同呢?”
等了许久,孔子说了这几句话:“空手打虎,徒步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想和他做同一件事。我所共事的人,一定是遇到事情非常谨慎,善于思考而能谋划大事的成熟之辈。”
这分明在委婉地批评子路勇而无谋,遇事不求甚解,意气用事,经常碰壁。听出弦外之音的子路低下了高昂的头,他心里面翻开了五味瓶:有惭愧,有感激,也有不小的委屈!
岁月的年轮转向了第二年春天,绿草如茵,花香阵阵,杨柳抽出了嫩条,小鸟在枝头唱歌,孔子带领弟子到舞零台游览。
这一年,鲁国有些旱情,舞零台要举行祭曲。天气晴和,万里无云,温度适宜,孔子和弟子们早早地就上路了。
等他赶到舞零台时,祭礼已经开始了。围观的人把台前的空场围得水泄不通。台上有一队女巫正在一面跳舞一面祷告。舞巫仪式之后祭曲结束,一群青年男女又围在了一起,自发地跳起娱乐性的歌舞。孔子师生也挤进了人群之中,有的甚至挤到了歌舞人群的最中间,随着节拍,欢舞起来。直到最后,跳得大家两脚酸疼,两腿发木,肚子也咕咕叫唤了,师生们才停下来。
他们来到树阴下的一块大青石上,拿出随身携带的饼子饭团,不顾一切地大嚼大吃起来。饭后,孔子靠着树根闭目养神。这时,参加祭典的人们已经离开了,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凉风习习,孔子感受到了一种融身心于大自然中的逍遥之乐。休息了一会儿。弟子们都向老师围拢过来,交谈着。
挨孔子坐得最近的几个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等。大家闲聊了一会儿之后,孔子稍稍提高一点嗓门说:“我们何不各言其志!”又说:“我的年纪虽大,又是你们的老师,但不要因此有什么拘束,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各言其志吧!你们平常老是说没有人赏识自己,那么如果有人赏识了你,并起用了你,你会做些什么呢?”
子路第一个抢先说:
“一个拥有千军万马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中,外有敌国侵扰,内有天灾人祸,如果让我治理,不出3年,就可以使人民不但勇于冲锋陷阵,而且懂得礼仪。”
孔子微微一笑,又问:
“冉有,你呢?”
冉有说:
“一个六七十里见方,或者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只要3年时间,就可以让人民丰衣足食,至于礼乐教化,就得再请高明了。”
孔子指指公西华,问:
“华啊,你打算怎么样呢?”
公西华答道:
“我不敢逞能,我只愿学着干罢了。例如祭祖,或者与外国会盟这一类的事情,我只能身穿礼服,头戴礼帽,或者去做个小小的司仪而已。”
孔子又问:“点呀,你怎么样?”
正在弹琴的曾点正陶醉在乐声悠扬之中,一曲将近尾声之时,听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轻轻放下琴,站起来慢条斯理地回答说:
“我的志趣可没有他们三位讲的那么好啊!”
孔子说:“但讲无妨!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理想而已。”
曾点说:“我希望在暮春三月,穿上新买的衣服,约上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到郊外游览。在沂水之滨洗脸沐浴,在舞零台上吹风乘凉,游兴既尽,一路唱着歌,悠闲漫步而归。”
曾点的话,为大家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的太平盛世之景,这也正是孔子梦寐以求的社会。孔子听了曾点的主张之后,长叹道:“曾点的心愿正是我的抱负啊!”
孔子学生中,最有名的三位代表是子路、颜回和子贡。子路为人耿直,有勇力才艺,一生忠于孔子;颜回学部渊博,品格高尚;子贡很有才华,是一位善言辞的外交家,曾靠三寸不料之舌挽救了鲁国,乱齐破吴使强晋更强,同时也帮助越国。
谈仁论礼
孔子在晚年时,过着安静的日常生活。
孔子的人格经过长时间的修养,已经达到了圣贤的境界。他在与一般人交往之时,非常谦虚温恭,让人觉得他不善辞令。
可是,当孔子一来到宗庙或朝廷,孔子的谈吐便头头是道,非常善于论辩而又谨慎、谦恭。
和上大夫们谈话之时,孔子的态度是严肃、公正的样子,和下大夫们说话时,他和悦地侃侃而谈。
进入公门之时,他一定恭敬地鞠躬如也。
奉君命去迎接宾客时,他一定谨谨慎慎地进退有度,符合礼仪。
在饮食上,孔子亦很有节律。每餐的食物都是有定量的,酒量虽没有一定,但都能适可而止。
吃东西时,不和人说话,夜晚,就寝后也不说话。
遇有朋友或弟子们逝世时,没有亲人料理丧事,孔子便自动地去帮助料理。
孔子这种日常的生活态度,是很值得我们仿效的。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学说。有一天,孔子给学生讲“仁”。
子贡问:“如果有人能博施子民,能济众,这样的人能不能称得上仁?”
孔子说:“这岂止是仁,简直就是圣人了。我想,就是尧舜禹这样的人恐怕也难做得到!”接着又说:“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听得很入神,而且一听就懂。可是,子游却不理解,缠着子贡要他解释。子贡说:“立是立身,立足的意思。‘己欲立而立人’的意思是:你如果想在社会上立足,也要使别人在社会上立足。立,也可以解释成职位。那么,‘己欲立而立人’的意思就是:你如果想要自己取得职位,也要使别人取得职位。‘己欲达而达人’也跟这个意思相近。”子游抢着回答说:
“你如果想自己显达于世,也要让别人显达于世。”
子贡回答了子游的问题之后,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时,子舆大声喊道:
“老师,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怎样做?”
孔子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学会‘恕’。”接着,又自己补充说:“我们要由自己想到别人,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也要做对别人有利的事情。我们遇事都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推而广之。由于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而爱他人,因为自己的立、达而使他人立、达,因为不想让别人施暴于自己而不去施暴于别人,因为维护自己国家的安宁而不去侵犯别的国家的安宁。总之,自己所要的,也是别人想要的,把它给别人,自己所不想要的;也不要对别人施行。这种推己及人的做法,就是实现仁的基本方法。”
这时,子贡突然觉悟到,对孔子说:“老师,我懂了,仁就是爱人。”
孔子说:“对了,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
弟子宰予对老师关于尽孝的说法有点不理解,问道:“父母死后,守孝3年,我认为时间太长了。3年之中,我们能做许多事情。比如,我们可以学习礼仪,学习弹奏琴瑟……如果3年之中一点也不学习,就会荒废,3年不奏琴瑟,琴瑟就会忘掉……我觉得,守孝一年就足够了。”
孔子问:“父母亲去世后,不到3年就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你心里舒服吗?”
宰予回答道:“那有什么不舒服的。”
孔子说:“你如果这样做,觉得舒服,你就去做吧。本来,做为一个君子,在居丧时期吃美味不觉得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安全,因此不能那样做。”
宰予退下后,孔子感叹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子女出生3年,父母亲精心抚育。反过来,为父母亲守孝3年,当然也是天经地义的了。”
孔子认为守孝3年是子辈对父母亲养育之恩的一种报答,而且十分重视。
这时,另外一个弟子插进了一句话:“老师,您的意思是说:孝悌是仁之本,是这样的吗?”
孔子说:“对啊,我讲的正是这个意思,孝、悌是仁的基础。所以,如果我们能做到入则孝,出则悌,从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出发,推而广之,做到爱更多的人,能做到爱大众是十分高尚的,这就是仁。”
“那么,什么是爱呢?”樊迟问。
孔子说:“爱,虽然会由于亲疏尊卑而有所不同。但是,如果他不是十恶不赦的人,都应该给以爱和关怀。即使是奴隶,他们的生命也应受到关爱。”
这样看来,孔子提倡的“仁”,爱的不仅是自己的父母兄长,不仅是自己熟识的亲朋好友,而且还要推而广之到社会上更多的人,甚至也包括奴隶。
礼,在孔子思想中,是仅次于仁的。孔子推行的是遵循周礼。
周礼是周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传统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它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而详尽地反映了社会成员相互之间,成员与集体之间关系的准则。
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礼坏乐崩”抱着惋惜的态度,把破坏礼的行为看成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陈桓杀了齐章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他朝见了鲁哀公,他请求哀公出兵讨伐陈桓。“臣弑君”当然是最严重的以下犯上,这种破坏“礼”的作为更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
为什么孔子这样地维护“礼”呢?因为在他看来:“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日》),意思是说如果不懂得“礼”,不按“礼”来办事,那就无法进行统治。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破坏了,那岂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这当然是不行的。
所以,当齐景公向孔丘问政治时,孔子说:“国君要像个国君样,臣子要像个臣子样,父亲要像个父亲样,儿子要像个儿子样。”
这就是孔子的“正名”思想。
景公听了之后说:“讲得可真有道理呀,如果国君不像国君样,臣子不像臣子样,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
齐景公倒是很坦白,公然把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制的“礼”的作用。同他自己的切身利害联系起来。“正名”就是要把不同等级地位的人,都要安于他们已有的社会地位,不免有非分之想。
有一次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治,孔子说:“政治就是正人,如果以正义作为表率,领导众人,谁敢不服从你呢?”
季康子听到孔子的这句话,不觉陷入了深思之中。孔子又接着说:“你如果使自身正义,你在从政的时候对你就很有利,你如果不能使自身正义,你能正人又怎么样?”
在孔子看来,如果人人都按他的社会地位去做应该做的事,那么就没有什么你争我夺,社会也就长治久安了。
季康仿佛一下子领悟到了,于是他脱口而出:“国君对臣子以礼相待,臣子就能用忠诚事俸国君。如果我们执政者都能按‘礼’办事,对老百姓的治理也就好办了。”
孔子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季康子的说法。
孔子在春秋末期“礼乐崩坏”的情况下来维护“礼”,他自然要随着这个时代的变迁,给“礼”注入某些新的意义。
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奴隶和平民的暴动,奴隶的逃亡时有发生,情况极其严重,而且臣子杀自己的君主,儿子杀死自己的父亲这样的现象也很普遍。
据历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有36个君主被杀死,52个国家灭亡,各个诸侯也纷纷逃跑,丢弃他们应该保护的国家。看来,当时破坏“礼”制的并不仅仅是奴隶和平民,而往往是倡导礼的执政者们。
孔丘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终日反复考虑,怎样才能改变这种让人心痛的现状呢?
孔子想:以前我注重的只是礼的形式,并没有根据这个时代的状况,赋予礼以新的意义。这是我今后要思考的。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孔子把“礼”和“仁”联系在一起,他曾对弟子们说:“人如果没有‘仁’的品德,‘礼’又有什么用呢?”
他还对弟子们说:“我们不能把‘礼’只当成一种形式,如果有礼没有仁,就等于把礼和礼的作用相近的乐,变成了普通的玉帛和钟鼓之类的形式,失去了它真正的作用。”
关于用仁去解释礼的问题。有一次,子夏问孔子说:“有酒窝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先有白底子,然后画花。”
子夏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
孔子称赞子夏:“你真是启发我的人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这说明,孔子把“仁”看得比“礼”更根本,要用一种“仁”的精神来讲“礼”,这就是他所说:“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把“礼”的范围限制在“仁”的范围之内。
这里面,“克己”是讲人要学会克制自己,要有自觉性。对于不符合礼的事物,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动。
如果不是自觉地来实行“礼”,那是没有意义的,“礼”就仅仅是形式,是“玉帛”之类。
从此,孔子“礼”的思想深入人间,被人们看作是为人的准则。
整修古籍
孔子年青时,看到博大精神深的文化典籍正在遗失,他就立志要搜集整理。
如今,年近古稀的孔子,明白自己再也不被鲁公所重用,便把全部精力投入教育弟子,投入文献整理工作。
曾有人问孔子:“为何不从事政务?”
孔子回答说:“只要能对政治产生影响,便是政治。何必非要出仕为官呢?”
孔子创办教育,整理古籍,正是为了要使礼乐文化传之后代,要把儒家思想传下去,使自己无法实现的政治抱负交给以后的人去完成。因此,孔子把培养人才和整理古籍都看作是政治。
一天晚上,孔子召集子夏、子游等几个文学功底很棒的学生,向他们说明了自己在教书的同时,要抓紧时间整理古籍的打算。
孔子说:“我国古代的典籍浩如烟海,以《诗》、《书》、《礼》、《乐》、《易》、《春秋》最为重要,合称‘六艺’,被各诸侯国选作学堂的教材。但是,这些古籍目前散失,缺欠都极为严重,我要力争在有生之年完成修订‘六艺’的工作。”
在整理“六艺”之时,孔子以“仁”为核心,贯穿始终。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方法。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
1.是要尽量保持古籍中原来的内容和文辞,“述而不作”。
2.是要删去那些荒诞的无稽之谈,即“不语怪、力、乱、神”。
3.是要批判不正确的议论,排斥一切反对中庸之道的议论。
整理六艺要有一套治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有恒心、毅力,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
孔子极为勤奋,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把心思都扑在了整理“六艺”之上。
一天,颜回因为要帮孔子整理资料,便没有回家就寝。半夜醒来,见孔子书房里依然灯火通明。他担心老师这么大的年纪还为此劳累,会累出病来。他轻声推门进去,想去替老师分担更多的工作。当他悄然走到老师身边时,老师却没有发觉,正在凝神工作。一会儿翻看资料,一会儿提笔写字,一会儿沉思。颜回实在不忍心打搅老师,又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给老师做了些稀饭。
当他再次推门进书房时,老师似乎一直没有挪动过身子,仍在那样聚精会神地翻看书简、写着、思索着。颜回把饭轻轻放到桌上,没想到老师突然抬起头来,放下书简,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回啊,是你吗?”颜回劝老师说:“老师累了,歇一会儿吧,趁热吃点吧!”
孔子端起饭来,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真有点饿了呢,好吃!”
此时,雄鸡报晓,东方微白,天快要亮了,又过了一个不眠之夜。颜回走过去吹灭了油灯,推开向阳的窗子。灿烂的阳光照进这屋子,也温暖了师徒二人。晨风习习,吹进来,又吹得师徒二人神清气爽。
颜回吃过早饭再次回到书房,帮助老师收拾屋子。看到堆在房里的竹简一捆捆,一堆堆,其中有文学、天文历法、医药、农桑、工艺、民歌、神话、历史等等文献资料的各种书籍。
颜回非常感慨:这么多堆积如山的文献资料还不足以作证,看起来整理六艺,谈何容易?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啊!除了夫子,当今天下恐怕绝对无人再能肩负如此重任!
孔子最早动手整理的是《诗经》。
诗原只是人们的口头歌唱。有了文字以后,人们把它记录下来,有的还配上音乐,到了周代,天子组织了乐队,专门演唱诗。为了满足祭祀等盛典的需要,太师必须经常去征集,编写和整理一些歌词,这样,渐渐积累下来就形成《诗经》。
但是,由于各国的方言迥异,要相互传抄和整理时,难免会有缺漏和差错。孔子一向极为重视《诗经》,所以从青年时代起,便开始搜集《诗经》的各式抄本。即使在周游列国,忙于政务之时也不忘此项工作。因此,到他晚年整理《诗经》之时,他已抄录了3000多首诗。
孔子让子夏帮助整理《诗经》。子夏以对问题理解、分析的深度成为孔子的得力助手。一天,子夏问孔子:
“老师,弟子以为《诗》中有爱情之作,似嫌太多,要不要酌为删减?”
孔子听了子夏的话,失声笑了起来,说:“真的多吗?不多呀!吾道的核心即是仁,仁就是爱人,泛爱众和亲仁。禽兽还尚有雄雌之爱,何况万物灵长的人呢?男女青年应当享受爱情。”
说着,他打开《诗经》,轻声唱了起来: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梦寐求之。
求之不得,梦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孔子唱完说:“这首诗讲述的是一个青年倾心于一个美丽女子,相思难眠,辗转反侧。其内容乐而不浮。我认为此诗感情纯真、热烈,应当把它列为《诗经》之首。”
子夏领悟到老师的意思,接着说:“有一首诗:‘巧笑倩兮,美国盼兮,素以为约……’也并非单纯描写女性之美。以弟子之见,素隐喻仁;绚,隐喻礼,‘素以为约’含有礼在仁之后的意思。”
孔子满心欢喜地夸奖子夏说:“后生可畏,焉知未来之不去今也。”
《诗经》,又叫“诗三百”,是孔子从收集的许多首诗中选的305篇精品,配以乐曲达到了完美境界。
愤著《春秋》
孔子71岁那年,鲁国正是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时期。
鲁哀公率领满朝文武官员出曲阜城围猎。那个时候,国君的狩猎被视为国家的盛典。出猎规模之大,人员之众多,胜过以往。放眼这支壮大的队伍,剑刀映辉,旌旗飘飘,仪仗盛大。到了大野山下,君臣换上了战马,兵分几路飞进山林里。猎犬在前边带路,走卒在四处呐喊,整个山野一片喧闹。
经过一场激烈的追逐射击,还不到两个时辰,等各路人马重新聚拢到山脚下时,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收获。看着被此收获的兔、狐、山鸡、野猪等,大家谈论着、夸耀着、说笑着。
一会儿,叔孙大夫的人马回来了,只见两个壮汉抬着一头似小牛般大小的野兽,气喘吁吁地紧随在叔孙大夫后面,见了鲁哀公,叔荆氏说:“臣获得一只怪兽,特来献于主公。”
哀公仔细看着,那兽身子像獐,尾巴像牛,额像狼,四蹄像马,身高大约二丈,身上有彩纹,腹下呈黄色。大家都纷纷议论道:“怪哉,怪哉!非牛非马,非驴非鹿,四不像也……。”他望着周围的大臣问道:“众位爱卿,有人认识这种怪兽吗?”
众大臣面面相觑,最后都低下了脑袋。
季康子眼睛一亮,提醒鲁哀公说:“何不请孔老夫子来认认?”哀公于是命请夫子。
孔子年迈衰弱,又忙着整理六艺,本不想随同前来,无奈身为大夫,只好前来。
孔子仔细辩认了一会儿,对鲁哀公说:“此兽为叫麒麟。这是‘仁兽’,只有太平盛世才会出现……”
孔子刚说到这里,季康子超前一步,躬身行一礼,向鲁哀公说道:“恭贺主公大喜,天降仁兽。”
王公大臣们也仿效相国,纷纷跪在地上,齐声祝贺起来。鲁哀公自然也非常欣喜,说:“多依仗各位大臣辛劳,感动了上苍。”
在众人争相贺喜之时,孔子却退了回去,几位弟子立刻随之下去。走到寂静的地方,孔子坐在山石上,禁不住掩面痛哭起来:
“麒麟为什么要来啊!如今真是太平盛世吗?”
弟子问老师:
“仁兽出现,是吉祥之兆,为什么要如此伤心?”
孔子叹了一口气说:“从前天下如有圣人受命,必有好的预兆,有时是凤凰出现,有时是麒麟出现。麒麟是太平之兽,属圣人之类,而现在这个圣兽被人抓到了,这是不祥的预兆,天在告知我,吾道将穷矣!”
孔子一副挺悲伤的样子。一会儿,叹着气说:“难道,就没有人知道我?”
子贡在旁边听了,觉得惊讶,就问:“老师,怎么说无人知道您?”
孔子说:“不,其实也没什么,我不受用于世,但不怨天,也不尤人。只是我认为天总会知道我的。”
孔子自觉得年老体弱,余年所剩不多,已没有什么行道的机会,所以说:“我死后,吾道也不行啦!我如何把吾道传于后世呢?”
孔子伤心极了。
在这种悲愤的心情下,他决意作《春秋》,为后世留下时代的烙印。
《春秋》,这里指《鲁春秋》,就是鲁国的历史,是鲁国史官依照时间先后逐年逐月逐日记载下来的大事记。积累时间长了,便成了一部编年史。
孔子要整理鲁国的《春秋》,需要许多的参考书。除了本国的资料外,他还需要查看周天子的及其他诸侯国的史书来充实其内容,考证其真伪,纠正其误差,才能编成一部前所未有的史料翔实的新《春秋》。
孔子派子夏等14人到周天子的藏书库去借阅图书,子夏一行不远千里到了洛邑,诚心感动了那儿的官员,终于借得了《百二十国宝书》。这些宝书名为鲁文,实际上是诸侯各国的综合编年史,涉及各个诸侯国的各种人物和事件。这在当时条件下,完全凭借个人的力量,在短短几年的功夫里编修而成,实在不容易。
为了编纂此书,孔子一直工作在书房,吃喝在书房,困了乏了,又“曲肱而枕”地睡在书房。冬天,寒气逼人,书房里滴水成冰,冻得又红又肿的手,握笔困难,也依旧坚持写书。夏天,天气闷热难耐,孔子堆满书简的屋子,更是透不进风。到了晚上,还有蚊虫叮咬。
虽然孔子的几个弟子要求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但孔子仍坚持按自己的想法自己写,拒绝弟子们提意见,动手写一个字,硬是坚持独立完成。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2月11日,一颗巨星陨落,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巨人孔夫子与世长辞,终年73岁。
孔子的葬礼由他的学生们操办。按照孔子的遗训,丧礼简朴节约,但是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却大大超过了任何一个诸侯。陪灵的、吊丧的、送殡的,有上大夫,有王公贵族,有各国使者,也有平民百姓,还有生前的好友。鲁哀公也前来吊唁,并在葬礼上宣读了悼词。
孔子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尤其是他的思想历程,可以用下面这句话来概括: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