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怀春暗恋
1928年6月28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连来到永新四乡塘边村。具体任务是领导和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并帮助群众建立工农政府,壮大暴动队组织,建立儿童组织和妇女会,办夜校和识字班等等。同时毛泽东还调查了塘边村的土地,农户等问题。
在塘边村,毛泽东遇上了也正在这里带领工作队开展农运工作的贺子珍。
说起来,毛泽东和贺子珍已是老相识了。
1927年10月,在江西井冈山的步云山上,贺子珍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同大家一样,脖子上结了一条红色识别带。他的脚步走起来有点不对劲,那是因为长途行军磨伤脚,化脓了。几个人沿一条山间小路排着单行朝山上走,毛泽东走在最前面。他看见迎候他的人群,快步走了过去,首先同袁文才、王佐握手。然后,转过身来,把同他一起上山的战友,逐个介绍给袁文才和王佐。袁文才和王佐也把山上的同志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同见面的每一个人握手问好。
当袁文才领着毛泽东来到贺子珍面前时,毛泽东有些惊讶了。他没有料到,在井冈山的“头面人物”中,竟然有一个年轻姑娘,袁文才介绍说:
“她是永新的干部,叫贺子珍。”
毛泽东的疑团顿释,爽朗地笑起来,说:“我还以为她是你的女儿,或者是哪位同志的家属呢!”他握住贺子珍的手说:“很好,很好,今后我们共同战斗吧!”
接着,大家坐下来商谈事情。
从毛泽东的介绍中,贺子珍才知道,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为什么带着队伍不去别的地方,却来井冈山,原来是王新亚起的作用。王新亚离开永新后,带着安福的农民自卫军活动到湖南浏阳一带,在那里同毛泽东会合了。他向毛泽东介绍了大革命时期井冈山附近的永新、宁冈、安福、莲花等几个县的规模,永新暴动的结果,以及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宁冈自卫军至今仍在井冈山坚持斗争的情况。王新亚还介绍了井冈山在罗霄山脉中段的地理条件。这一切都给毛泽东留下深深印象。后来,王新亚率领的安福农民自卫军同安源的矿工组成了起义的第二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起义失利,第二团被打散,王新亚牺牲了。秋收起义的余部向何处去?毛泽东觉得,王新亚讲述过的井冈山,从党的力量、群众的基础到地理条件,都是革命军落脚的理想地方。于是带着起义队伍的余部,向井冈山方向前进。途中,队伍经过三湾时,对队伍进行了整顿和改编,打出中国工农革命第一师第一团的番号,向砻市开来。
交谈中,毛泽东充分肯定了袁文才、王佐的自卫军,在革命最困难的条件下,坚持革命,为党保存了一支革命武装。他提出,以后革命军要同袁文才、王佐的队伍协同作战,共同在井冈山立住脚跟。
这一次商谈,气氛融洽,双方都没有什么保留和顾虑。袁文才和王佐都很高兴。袁文才早就盼望能同上级党取得联系,为革命做点工作。因此,在这次会上,他当场表示,欢迎毛委员带队伍上井冈山领导他们干革命。安置伤病员和队伍驻扎问题,他都答应安排。他知道毛委员的队伍需要用钱,事先把埋在地下的银元挖了出来,约有一千块,装了12个竹筒,带到步云山来。在这次会面中,袁文才亲自把银元交给毛泽东。这次会面后,袁文才同贺子珍一起回到茅坪。他原是个沉默寡言、感情不外露的人,这天回到家里后,异常兴奋,话也多起来,他用客家话给妻子谢梅香讲述了这次会面的情形,一面讲一面笑。接着,他又对贺子珍说:
“我看革命高潮要来了,有了毛委员的领导,我们今后可以有很多事干了。”
自从毛泽东率领队伍来到井冈山以后,井冈山变样了!沸腾了!
革命军第一团的伤病员首先上山。开始时,还没有红军医院,袁文才和王佐把伤病员安置在老百姓家里。
第一团的官兵并没有立即上山。他们先来到莲花、湖南的攸县和茶陵去打土豪和筹款。毛泽东因为脚伤,没有随部队出发,留在茅坪养伤了。脚伤痊愈以后,他才下山追赶部队。
在养脚伤的这段日子,毛泽东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熟悉这里的地形、环境和人员的情况。他同袁文才、王佐过往甚密,经常同他们促膝倾谈。对他们的身世、为人和思想,了解得比较透彻。他还与井冈山上避难的永新的共产党员刘珍、王怀、贺敏学等人多次详谈,了解永新党建立的经过和斗争情况。连生病刚愈的贺子珍,他也找过几次,听取她对怎样开展井冈山地区工作的意见。毛泽东还由袁文才、王佐和永新党的同志陪同,察看了井冈山的山势地形。
毛泽东开始住在步云山。步云山离茅坪不远,步行半小时就到了。袁文才同毛泽东熟悉以后,非常敬佩他,觉得毛泽住得离自己太远了,商谈工作不方便,主动请毛委员住到茅坪来。永新和莲花的共产党员,原来住在茅坪的八角楼,为了迎接毛泽东到茅坪居住,他们把房子腾了出来。后来毛泽东在八角楼住的那间房子,就是原先贺敏学住过的。
八角楼离袁文才的家只有几步之遥。毛泽东出出进进,晚上到平河边散步,或者坐在枫树旁边找人谈话,经常要经过袁文才的家。那时贺子珍疟疾初愈,身子虚弱,有时坐在袁文才家门口晒太阳。毛泽东经过,见到了,都要走过来,同她讲几句话,问她身体恢复得怎样,态度非常和蔼亲切。有时候,毛泽东不忙,就坐下来,同贺子珍聊天。
有一次,毛泽东对贺子珍说:“井冈山的地理环境好得很。可以讲,现在我们搞革命有了落脚点,井冈山就是我们的落脚点。这里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回旋余地大得很哩!”
贺子珍告诉他,井冈山附近几个县在大革命时期就建立了党的组织,群众发动比较深入广泛。毛泽东听了,满意地说:
“井冈山这几个县都是好的,你们永新更好。永新的地理条件很重要,党的组织和群众基础也比较好。你们永新的同志应该回永新去,重新建立党的组织,开展群众工作。”
贺子珍还同毛泽东谈起了袁文才和王佐,毛泽东兴奋地肯定地说:“袁文才是个好同志,是要革命的;他领导的队伍,是革命的队伍。王佐也是好的,要革命的;他领导的队伍,也是革命的队伍嘛!”的确,毛泽东上山以后,王佐参加革命的思想稳定了,一条心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半年后的1928年4月,红军第二次去湖南作战前,王佐在茅坪的一个庙里入了党。他入党后,非常高兴,逢人就爱说:“我现在也成了挂牌子的了。”对王佐的入党,毛泽东很高兴。有一回他对王佐说:“我们现在更加是同志了。”当时国民党有的书刊把袁文才、王佐写成土匪,把他们领导的、已经改编为自卫军的队伍仍然称作土匪队伍,这完全是有意歪讽的。怎么能把共产党员说成是土匪,把有地下党领导的武装说成土匪队伍呢?在毛泽东没有上山之前,山上就有党的组织,支部书记是贺敏学。
以后,毛泽东把袁文才、王佐的队伍改编为红二团,团长是袁文才,副团长是王佐,团党委书记是贺敏学,党代表是何长工。党代表与后来的政委一样,要服从党委集体领导,但行政上团党委书记要服从党代表领导。
当时,毛泽东很吃惊,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位只有17岁的漂亮姑娘竟是井冈山“土匪武装”的一位干将。对毛泽东来说,印象无疑是相当深刻的。
贺子珍这时已是井冈山地区闻名遐迩的人物了。可这么一个年轻姑娘怎么变成“山大王”的呢?原来,早在1926年7月,贺子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北伐军来到永新,成立了国民党永新县党部后,贺子珍又加入了国民党,以跨党分子的身份,参加了县党部的领导工作,担任了永新县第一任妇女部长。
从此她离开学校,开始了革命生涯,那时,她只有16岁。
后来,永新县的右派夺了权,贺子珍联络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宁冈农民自卫军发动了永新暴动。暴动成功不久,遇到湘赣反动势力的联合进剿。
贺子珍带领一支赤卫队守卫永新县城南门,打退了敌人一个特务营的进攻,并缴获了百十支枪。这次战斗以后,贺子珍的勇敢和枪法几乎被传为神话。这些,毛泽东也多少有些耳闻。后来,永新县守不住了,贺子珍便随袁文才上了井冈山。
这次,毛泽东和贺子珍在塘边村因工作而相遇,两人心中都由衷地喜悦。或许是因为毛泽东到塘边村后一时难以找到更合适的住处,或许是因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工作队也把毛泽东安排到了贺子珍他们住的固春姬孤老婆婆家里。
在这里,工作之余,毛泽东总是帮助固春姬老婆婆干活,挑水、种菜,夏收挑谷子……
这期间,毛泽东时常在屋里一坐就是一天,分析和研究调查材料。对毛泽东早有爱慕之情的贺子珍看到毛泽东工作繁重,便主动默默地担负起了照料毛泽东生活的工作。由此,两个人的心灵挨得更近了。
1928年6月28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连来到塘边村开展工作。塘边村是江西永新县一个比较大的村庄。由大屋、塘边等四个自然村落组成,有一百多户人家,五百多口人。井冈山斗争时期,这里成为最早进行土改和组织人民政府的地方。
来到塘边村的第二天,毛泽东就迅速地开展了工作,召集贫苦农民开会,把村里的大土豪徐美山处决了,还宣布说要分田分地,饱受压迫和剥削的贫苦农民们欢天喜地,还高兴地放了两箩爆竹,表达喜悦之情。
这一天,毛泽东和贺子珍带着一支红军来到塘边村发动群众,搞土地改革。当地村民听说红军要分地主土豪的田地,心里说不出的痛快,纷纷走出家门,带上一壶水酒,捧上几只鸡蛋,云集在村口欢迎红军的到来。红军战士一到,乡亲们便围了上去,把红军战士请到了家中。
毛泽东一到村子里,便四处访贫问苦,和农民兄弟促膝谈心,亲热得象家里人一样。毛泽东一口湘潭话,有些老人听不懂,贺子珍就在一旁解释。
江西永新是贺子珍的家乡,贺家兄妹在这里是很有名气的,早在毛泽东上井冈山之前,就在当地开展了革命活动。贺子珍豪爽大方,敢做敢为,且受过教育,又熟知当地情况,在毛泽东开辟井冈山的初期,在收服井冈山绿林王佐、袁文才的过程中,都曾给毛泽东重要的帮助。
毛泽东这次到塘边调查,贺子珍同行。一位老大娘见贺子珍每天都紧跟在毛泽东左右,还以为他们是一对夫妻,便关切地问:
“你们俩都出来闹革命,孩子谁管?”
听了老大娘的话,贺子珍满脸通红。
晚上,贺子珍静静地躺在床上,回想白天的一幕和毛泽东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一种异样的感情悄悄在她少女的心中萌发。
他们在塘边村就这样度过了几天。
这天,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村外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一位赤卫队员跑来报告说:“一支外县的地主保安队正向塘边村袭来,口里喊着:‘抓住毛泽东,有重赏啊,”原来塘边村地处遂川、莲花和永新三县的交界,虽然,永新已解放了大部地区,但塘边附近几个县仍是敌人的天下。一些逃出塘边村的土豪劣绅向附近的保安队报告说,共产党有个中央委员毛泽东就在塘边村活动。保安队一听说毛泽东在这里,个个觉得发财的时机到了,因为蒋介石正以5万大洋作悬赏,捉拿毛泽东呢!这些见钱眼开的保安队立即纠集在一起朝塘边村蜂涌而来。
随着枪声的迫近,贺子珍紧紧地守护在毛泽东身边,催促毛泽东快离开。她怎么不着急呢?和毛泽东同来的红军战士已散布到各村,根本无法通知集中。村里的赤卫队员只有大刀和梭镖,无法抵抗保安队猛烈的火力。贺子珍紧握手枪的手变得湿润了,她焦急地望着毛泽东,要他赶快拿主意。
毛泽东很镇静,一边抽烟,一边看了看四周,他对村里的干部说:“通知群众,马上撤出村子,都到山上去!”
塘边村四面环山,地势较险,只要上了山,便居高临下处于有利地位。
不久敌人进了村,一见静悄悄的村庄,敌人紧张起来,“叭,叭”地放枪壮胆。毛泽东隐蔽在密林之中观察敌情,他对身边的村干部耳语几句,村干部转身消失在树林丛中。不一会儿,锣鼓声,冲杀声响成一片,敌人见状大声呼喊:“不好,中了毛泽东的‘空城计’。”敌人边打边撤,一哄而散。塘边村的乡亲望着山下敌人丢盔弃甲,狼狈而逃,都欢呼起来,纷纷称赞毛委员果断英明,料敌如神。
这时最佩服毛泽东的要算贺子珍了。一个小小的战事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司空见惯,然而正是这次事件使她对毛泽东感情更深更浓,她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要是能够永远在他身边工作,经常得到他的帮助和指点,该有多好!
塘边村遇险,在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关系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不久,毛泽东和贺子珍在茅坪洋桥湖的八角楼上结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