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热学

我国古代的热学知识大部分是生活和生产经验的总结。这些知识包括:获得热源的方法,对热学理论的探讨和实践,对温度和湿度的测量,以及对物质三态变化的研究。

我国古代对火的利用和控制,使社会文明大大前进了一步,同时它也是古人对热现象认识的开端。对冷热的认识,古代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方法来判别温度的高低。在物质三态方面也积累了知识,解释了日常生活中的水、冰、水气和自然界中的雨雪露霜等现象。

获得热源的妙法

热源是发出热量的物体。人类在一两百万年之前就开始利用热源,其中取火就是主要的途径。

古代在实践当中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取火方法,如钻木取火,利用凹透镜获取太阳光热源等。这些方式和方法,提高了生活的质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在上古洪荒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

在一个雷雨天,雷电劈在一大片树林的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整个树林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雷雨停后,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便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

人们感到了火的可贵,有个年轻人拣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极了。

一天夜里,年轻人在梦中遇到神人,神人告诉他去燧明国可以取回火种。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大神说的话,决心到燧明国去寻找火种。

在燧明国有一棵大树,名叫“燧木”。这棵树真是异常之大,它的树枝伸展到了10多千米以外的地方。而且大树下到处闪耀着美丽的火光,把四下里照耀得如同白昼。

燧明国百姓,就在这种灿烂的美丽的火光中,躬耕劳作,怡然自得,优哉游哉地靠这种火光生活。

年轻人翻山过河穿森林,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燧明国。他发现在燧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他立刻折了一些燧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出火了。年轻人回到了家乡,为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并带回了钻木取火的办法。

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了。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人工取火的发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所以,燧人氏一直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崇拜,并尊他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

“燧人取火”是我国古人利用热源的传说。

综合历来资料的取火方法,可分为以摩擦等手段发热取火,用凹球面镜对日聚集取火,用化学药物引燃。这3种开发和利用热源的手段,伴随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数千年。

通过摩擦、打击等手段发热取火始于旧石器中晚期,当时已经知道用打击石头的方法产生火花,后来又发明了摩擦、锯木、压击等办法。古书上所谓“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禅于伯牛,错木作火”,“木与木相摩则燃”等,都不是子虚乌有,只是借华夏民名人来体现古代先民获取热源的智慧。

铁器使用之后,人们也用铁质火镰敲打坚硬的燧石而发生火星,使易燃物着火。这一些都是利用机械能转换成为热能,当然是十分费力而且很不方便的。

关于利用凹球面镜对日聚集取火,凹球面镜在古代被称为“燧”,有金燧、木燧之分。金燧取火于日,木燧取火于木。

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用具。它是用金属制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先放置艾、绒之类,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另外,《考工记》记载了用金锡为镜,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见,我国在4000年前已有使用光学原理取火的技术了。

汉代,仍用金燧取火。当时也叫“阳燧”,即用铜镜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烧。至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实际上这就是今天的凸面玻璃镜。

如果我们拿这玻璃镜,向着太阳,镜也会聚如豆,再用易燃物放在底下,顷刻间即可得火。古代没有玻璃,故用金镜。现代的太阳灶就是从这一道理发展而来的。过去古人出门,身边都带着燧。因为那时的燧为尖顶杯,体积很小,都佩带腰间以备用。但以阳燧取火,有个不足之处,就是天阴或夜晚就不能取到火。

比如古时人们在行军或打猎时,总是随身带有取火器,《礼记》中就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的记载,表明晴天时用金燧取火,阴天时用木燧钻木取火。阳燧取火是人类利用光学仪器会聚太阳能的一个先驱。

除古籍记载,考古文物也有这方面证明。考古工作者曾经在河南省陕县上村岭虢国墓出土一面直径7.5厘米的凹面镜,背面有一个高鼻钮,可以穿绳佩挂。

值得注意的是,和这面凹面镜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个扁圆形的小铜罐,口沿与器盖两侧有穿孔,用以系绳。这大概是供装盛艾绒和凹面镜配对使用的。这可以说是人类早期利用太阳热能的专用仪器,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凹面镜取火的具体使用方法,东汉时期经学家许慎的一段话说得比较详细:

必须在太阳升到相当高度,照度足够时才能使行;引燃物是干燥的艾草;所用的凹面镜的焦距只有“寸余”,聚光能力应当很好;艾草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起先只是发焦,要用人为方法供给足够氧气助燃,才使艾草燃烧发明火。

自战国以来,还曾有过“以珠取火”之说,可能是利用圆形的透明体对日聚集取火,它的效能等于凸透镜聚焦。不过使用一直不太普遍。

我国利用化学药物引燃较早,南北朝时期,北周就发明的“发烛”。它是以蜕皮麻秸做成小片状,长五六寸,涂硫磺于首,遇火即燃,用以发火。在南方,发烛则用松木或杉木制成。

据元代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上说,这种“发烛”实际上是在松木小片的顶部涂上一分来长熔融状的硫磺。就是利用燃点很低的硫磺,一遇红火即可燃成明火。

从南北朝时期发明“发烛”开始,就有专门制造作为商品供应,后来各地所用的材料略有不同,也有“发烛”、“粹儿”、“引光奴”、“火寸”及“取灯”等不同的名称。

这种东西沿用时间很长,直至19世纪欧洲发明的依靠摩擦直接发火的火柴传入我国,才逐步地取代了传统的引火柴。

热学理论与实践

对于热的本质,古代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见解,在物理学历史上留下了宝贵财富。古代学者研究了热传播与热保温,热膨胀与热应力,并将这些热学理论应用到日常器具的制造及工程等实践中。

有一次,宋徽宗拿了10个紫琉璃瓶给小太监,让小太监命令工匠在瓶里面镀一层金。

工匠都表示无法做到,说:“把金子镀在里边,应该用烙铁熨烙使金子平整才行。但是琉璃瓶的瓶颈太窄,烙铁无法到达应到的位置。而且琉璃瓶又脆又薄,耐不住手捏,一定要镀金的话,瓶子肯定要破碎。我们宁愿获罪,也不敢接这个活。”

后来小太监在民间看见锡匠给陶器镀锡的工艺很精巧,就试着拿了一个琉璃瓶请他们帮他在内壁镀金。锡工让小太监第二天去取。

果然,第二天琉璃瓶已镀好。小太监让锡匠和自己一同入宫,并向皇帝禀报了此事。

皇上把宫中工匠全部召集起来,又拿了一个琉璃瓶给锡匠,观看锡匠如何镀金。

锡匠取金凿至薄如纸,然后裹在瓶外。

宫中工匠说:“如果这样,谁都能做。我们本来就知道你是俗工,何必来宫中献丑!”

锡匠也不辩解,只见他剥掉所裹金箔,压在银筷子上,插入琉璃瓶中,再输入水银,掩住瓶口,左右摇动,以使水银涂镀在瓶胆上,没有一点缝隙。

这时,宫中工匠方始愕然相视。皇上大喜,重重赏赐了锡匠。

这条史料出自《夷坚志》,是目前所能找到的我国古代水瓶保温技术的最早的记录。而锡匠的做法大体是符合保温瓶制作技术的。

在我国古代,热保温与热传播不仅是工匠们十分重视的一项技术,更是研究者关注的研究课题。事实上,对于类似的热的本质,我国的“五行学说”与“元气论”都有自己的说法。

“五行说”认为构成自然的5种基本元素中就有“火”,而“火”有“燥热”之性,就是热的具体化。

在《墨经》一书中,墨家根据“五行说”解释自然现象,认为木是由水、土、火元素组成的。这是根据树木的生长必须要有水分、土壤与阳光这一农业生产的长期经验所得出的结论。

墨家把燃烧看成“火”元素脱木而出的表现。这个解释后来一直流传着。例如北宋时期学者刘画在《刘子·崇学》中也明确指出:

“木性藏火……钻木而生火。”属于相类似的思想认识。

“元气论”把热看成是一种“气”,它的集中表现是燃为火。所以《淮南子·天文训》有“积阳之热气生火”的说法。

王充《论衡·寒温篇》解释冷热也说是“气之所加”。而关于热的传播,王充试图对热传播的本质加以解释。

王充认识到热是从高温向低温传播的,并且是通过某种物质的;受热物体所得到热的多少跟它距离热源的远近有关,近热源者得热多,远热源者得热少。

曾侯乙墓出土的两件保温的盛酒器,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这种保温的盛酒器由内外两个独立的容器组成,里面的方形容器是盛酒的,外面的方形容器在冬季用来盛热水。

由于外面容器的容积很大,所以热容量也十分大,能有大量的热传给里面容器中的酒,使酒温很快升高,并达到一定的温度,趋于热平衡。这样,壶中的酒得以保温。

在夏季,外容器储冰,同样也可以保温。有了它,在寒天可以喝到暖人肠胃的汤浴温酒;在热天则可以喝到沁人心脾的冰镇美酒。

对于热膨胀与热应力问题,我国古代制造精密器具时,为了避免器具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发生形状和体积的变化,很注意选料。

把热膨胀与热应力用之于工程也很常见。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在今宜宾一带清除滩险用火烧石,再趁热浇冷水之法。

东汉初四川武都太守虞诩,曾主持西汉时期水航运整治工程,为了清除泉水大石,也用火烧石,再趁热浇冷水,使坚硬的岩石在热胀冷缩中炸裂,以便开凿。

这种“火烧水淋法”后世也有应用。比如明清时期也曾用“火烧法”或叫“烧爆法”来开矿。在金属冶炼技术中,由于温度变化范围大,热应力问题最值得注意。殷商时代的青铜铸造工艺中,就设法尽量减少热应力。

例如殷代中期的盛酒青铜器“四羊方尊”,它的羊角头采用“填范法”铸成中空,泥胎不拿出。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青铜,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在冷缩过程中由于厚薄关系而引起缩孔和裂纹。

同时期一些青铜器的柱脚或粗大部分,也采用这种方法,只有柱脚最末端一二十厘米是铸成实心的。这种填范法是为了减少热应力。3000多年前减少热应力的“填范法”与后来增大热应力的火烧法,都从不同侧面显示了我国古代对于热膨胀与热应力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