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荒诞不经的故事
大人国的传说
大禹为根除水患,大半生东奔西走,见到过许许多多的奇人异事。据说,一直帮助他治水的助手伯益,曾经把经历过的种种怪异的人和事,还有神,以及山川地理、矿产医药等记载了下来,这就是流传到今天的《山海经》。
这可真是一部非常有趣的书,它保存了我国许多古代的原始神话,其中有一个大人国的故事。
大人国在哪里呢?据说是在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一座叫“大言”的大山,那里是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的地方。这座高耸入云的大言山方圆有几千里,在离它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波谷山,这波谷山便住着大人国的国民。
波谷山上有个叫大人堂的地方,这里是专供大人们讨论国家大事、作出重大决策的地方。在这里,每天都有一个大人安安稳稳地蹲着,他不时地张开长长的手臂,把落在大人堂上的枯枝败叶和吹来的乱草扫下堂去。
这些大人真是奇怪,他们不像一般的人那样,只在妈妈的肚里呆十个月,他们却要在妈妈的肚里呆上整整三十六个月,而他们刚出生的时候头发还是白色的。
你可知道,这些大人们一生下来就是个巍峨雄奇的巨人,他们根本不用学什么走路,因为他们的脚一沾地便会腾云驾雾了。据说他们属于龙的子孙后代,所以就具有这种本领。
像这样的大人国的传说还有许许多多。据说在昆仑山以北的地方,有个龙伯国,那里住着的巨人身高有三十丈,他们住的房子有六十丈高,要做件衣服,就用尺量啊量的好半天。这些大人的寿命可真长,据说他们一般都能活一万八千岁。
大人们吃些什么呢?当然是山珍海味了。有一次大人到海中去钓鱼,没曾想一杆钓出了六个驮着仙山的大神龟。因为这些神龟驮着仙山饿了好长时间,所以一钓便被钓了上来,他们把六个神龟带走了,竟使三座仙山沉没了,可见他们的能耐了。因为吃了神龟惹怒了天帝,便将他们的身材缩短,可是缩到最后还有三丈高。
还有比龙伯国人更大的巨人。在西北方的海外有一种巨人,身长二千里,站在地上,两只脚相距千里,腹围一千六百里。他们虽然这么高大,却不吃五谷鱼肉什么的,每天只喝五斗酒。
在北方还有一种巨人,卧在荒野之中就像一座绵延起伏的高山,他们一跺脚,平地就会变成山谷,横着躺下去就能拦断大江大河。
大禹在会稽山的群神大会上曾诛杀了一个叫防风氏的巨人,他的一根骨头就要用一辆大车来载。那么他有多高呢?据说他躺下来要占九亩地,这可真是一个大人。
秦始皇生恶疮
在离秦国都城咸阳不太远的地方,有一座骊山,在这座山上有东、西两个秀岭。这里花木葱茏、风景秀丽,还有举世闻名的温泉。
秦始皇在世的时候,非常喜欢这里,为了方便自己到这里游玩,他特地命人修了一条长八十里的由咸阳到骊山的架空阁道。这种阁道,是人在阁道上面走,车马在阁道下面行,车来人往,十分热闹。秦始皇由于特别喜欢这个地方,就想到死也不离开这里,于是又把陵墓也建在了这里,让自己长眠于此。
传说这骊山上住着一位女神,称为骊山老母,是秦国的宗主神。虽然称“老母”,但神仙是永葆青春的,所以看上去仍然是非常美丽的妙龄少女。
不知是哪里来的缘分,秦始皇和这位女神结识了。开始时,不过是下下棋、弹弹琴,谈一些求仙学道之类的事情,秦始皇还是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地以礼相待。可是,时间一长,面对着天生丽质、绰约多姿、顾盼生辉的女神,秦始皇便渐渐地在内心萌动了本不该有的非分之想,有时甚至动手动脚起来。
有一天,女神来和秦始皇下棋,他们二人相对而坐,女神凝神地注视着棋盘,而秦始皇的一双眼睛,却在女神的胸前转来转去。接着,秦始皇又嘻皮笑脸地把手伸向了女神的前胸,无礼地要对女神施暴。
女神见秦始皇竟如此无礼而又无耻,便毫不客气地对着他的脸就是一口唾沫,正好全吐在了秦始皇的脸上。当秦始皇正要发作时,抬头一看,女神早已无影无踪了。
秦始皇马上撩起袍袖去擦脸,唾沫虽然被擦干了,可是被唾过的脸上却难受起来。起初只是些星星点点的红斑,后来就一天天蔓延开来,颜色由红变黑,接着又是淌脓又是流水,气味腥臭难味。原来秦始皇的脸上起了恶疮。
这疮又痛又痒,使他白天坐卧不宁,夜晚难以入睡。御医一见皇帝有病,马上进行调治,可是他们既说不出病名,更无法治好,各种丸散膏丹都用到了,仍不见效。秦始皇心里清楚,这是自己对女神无礼得到的恶果,只有取得女神的宽恕,自己的痛才能好,奇痛怪痒才能消失。
于是,他马上下令安排车马,带上三牲以及敬神的醴酒,直奔骊山女神祠而去。来到骊山女神祠,秦始皇下旨,命人排开仪仗,亲自跪拜,向骊山老母谢罪。
骊山女神看秦始皇果真有了认罪的诚意,便决定为他除去恶疮,于是就用法力打开了骊山岩层下的温泉,让一股热气腾腾的泉水,从岩缝中汩汩地流出来。并告诉秦始皇,只要他用这温泉水来洗浴,就可治好病。
秦始皇马上去洗,没几次脸上的恶疮就痊愈了,连一点疤痕也没有留下。
秦始皇造长桥
秦始皇总是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一天,他突发奇想,想在东海上造一座长长的大石桥,以便自己站在上面观看日出的壮观景色。
可是,修这样大的桥得用许多许多的石头,也就是说要搬掉无数座大山填到海里去,这是非人的力量所能办到的。这时,有一位具有驱石入海本领的海神愿意帮助秦始皇造桥。
海神先用大石头竖起一排桥柱,然后拿起赶山鞭,把石头驱赶到东海里去,铺成桥面。如果有哪块石头动作迟缓,磨磨蹭蹭走得慢,海神就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直把它们打得鲜血直流。
据说,现在河南省阳城山上的岩石都是红色的,并都站立着向东倾斜,好像还有起身奔跑的样子,这就是当时海神赶山石筑桥留下的遗迹。
神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转眼之间,海神就在东海上造出了一座长虹般的大桥。秦始皇看到他理想中的大桥造出来了,真是万分高兴,为了表达他对海神的敬意,便想跟海神在大石桥上见上一面。海神说:“我的形貌丑陋,恐怕惊吓了圣驾;先要约好不画我的图像,我才能与皇帝会面。”
秦始皇答应了海神的要求,骑上骏马,带着群臣和礼品,跨上石桥,向海中走去,走出了三十多里,才在那里见到了海神。只见海神长着鱼的头、鸟的嘴、蛇的身躯,相貌确实很吓人,但是海神对秦始皇非常礼貌。
正当海神和秦始皇亲切交谈的时候,不料随从中有个善画的人,悄悄用脚趾头在地上画出了海神的像。这情景没有逃过海神锐利的目光,便认为一定是秦始皇安排的,不禁勃然大怒,瞪起眼睛,愤愤地大吼道:
“皇帝不守诺言,不必再和我谈什么了,你们赶快回去吧!”
随着海神的这一声吼叫,刹时间,天色大变,立即阴沉起来,再看大海也仿佛在沸腾着。秦始皇一看不好,带着人赶快拨转马头,朝海岸上狂奔而去。
众群臣和随从们不敢怠慢,用鞭子使劲抽打胯下的马,他们前后簇拥着秦始皇,沿着长长的石桥没命地奔跑。跑啊,跑啊,天上的乌云越压越低,海上的波浪越涌越凶,在昏天黑地里,当马的后蹄刚刚离开石板的桥板时,只听轰隆一声,那长长的石桥崩塌了。
此时,秦始皇身后传来的是海水的咆哮声、石桥的坍塌声、随从们坠海的哀叫声。那些声音混成一片,令人耳不忍闻。
多亏那匹跑得飞快的骏马,秦始皇才终于登上了海岸。回头一看,随从们大多落到海里淹死了,连那个画海神像的人也没能生还。再看那长虹般的石桥,除去几根光秃秃的桥柱,还在波涛中时隐时现,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了。
热秀干波
山谷里,有间很小很小的屋子,屋子里住着一对很老很老的老夫妇。他们头发白的像海螺,口里连珍珠大的牙齿也没有一颗。一天,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老俩口打起架来啦,越打越厉害,还闹着要分家。要说呢,他们家里穷得可以耍棍子,没什么像样的东西可分,只有一头又老又瘦的山羊。老头儿说:“嫫!嫫!我抓羊头,你抓羊尾,看羊跟谁走,山羊就归谁,好不好?”老太婆什么也没有弄清楚,就点头答应。两个人一拉,山羊当然跟着老头儿走!老太婆知道上了当,死死揪住山羊尾巴不放,最后把山羊尾巴拉断了,自己也摔倒在地上,眼睁睁看着老头儿把山羊牵走了。她一生气,把山羊尾巴扔进了牛粪堆里。
冬天,北风在小屋子周围吼叫,雪花敲打着她的门窗。老太婆又冷又饿,在房里东翻翻、西找找,看看有没有能填饱肚皮的东西。最后,在牛粪堆里,又发现了那条山羊尾巴,已经干得硬梆梆的了。老太婆捧着它,就像捧着一件宝贝:
“哈哈!热秀干波!热秀干波!”
她小心翼翼,把干山羊尾巴放进石臼,盘算着把它砸得碎碎的,放一点子葱,熬一罐土巴,暖和暖和身子。谁想到,石头刚刚砸下去,山羊尾巴“噌”地跳起来,围着老太婆不停地跳动,还叫唤着:“嫫!嫫!别砸我!别砸我!”
一条山羊尾巴,居然讲出人的语言,老太婆都快吓瘫了。只好扔下石头,长叹一声,流着眼泪说:“哎呀!我的命太苦了,连吃根羊尾巴的福分也没有了!”
“嫫!嫫!不要哭!不要哭!”热秀干波说着,“噌”地跳到老太婆怀里,又蹦起来帮她擦掉眼泪,娇声娇气地说:“你把我当儿子好啦!酥油会有的,牛肉会有的;糌粑,也会有的。”
老太婆苦笑了一下,不相信地摇着头:“唉,等你长成人样儿,我的骨头早就生锈了!”
热秀干波呢,跟老太婆讲了声:“嫫!我走了!”“哧溜”一声,从门缝里钻出去了。
半夜,老太婆正在睡觉,听见热秀干波在外边敲门:“嫫!我回来了,快把门开开呀!快把门开开!”
“你还没有一只老鼠大,从门缝里钻进来吧!从天窗里飞进来吧!”老太婆冻得发抖,饿得肚皮贴着背脊,躺在破垫子上不想挪动。
“嫫!我弄来了吃的,弄来了喝的,你快来扛呀!快来背呀!”热秀干波一股劲地喊。
老太婆哼哼唧唧打开门,真的看见外边摆着一条牛腿,一坨酥油,还有一大袋糌粑。她笑得下巴都快掉了,抓住山羊尾巴不停地在脸上亲。
原来,山羊尾巴飞到一座大庄园外面,看见几个小偷在墙上打了一个洞,有的扛出来牛肉,有的扛出来酥油,有的扛出来糌粑,山羊尾巴悄悄地跟在他们后头。小偷们腰儿压得弯弯的,两腿累得直打颤,东张西望,胆颤心惊,刚刚走过老太婆门口,山羊尾巴就高声大叫:“抓小偷呀!抓小偷呀!”小偷们以为庄园里人追来了,丢下东西,像兔子一样逃命。酥油、牛肉和糌粑,乖乖地归了老太婆。
过了不久,住在城堡里的王妃,请老太婆去梳洗头发。梳头的时候,妃子说:“嫫!你袍子上的油腻越来越多,脸上的气色越来越好,看样子,和老头儿分了家,交了好运啦!”王妃几句话,讲得老太婆心里甜甜的,舌头痒痒的,洋洋得意地说:“我儿子热秀干波,本事可大咧!不管什么宝贝,他都能弄来!”
这几句话,说得王妃的忌妒心上来了。她坐在宝垫上,一不喝茶,二不喝酒,小嘴巴翘得可以挂个鼻烟壶。这下可把国王吓坏了,左问右问、东劝西劝,王妃才眼泪汪汪地说:“亏你还是一国之主,连个热秀干波也没有!”
国王弄明了情况,打发人把老太婆叫来,骂道:“呸!你这个三条舌头的老太婆,尽在妃子耳边嘟囔些什么鬼话!你儿子热秀干波真有本事,让他今晚来偷我的命根玉好啦!如果偷到了,你要什么我给什么。如果偷不到,我宰了你这黑乌鸦!”
老太婆吓得要命,也不知道自己的脚是怎么走出王城的。一路上,还自己打了自己三个嘴巴,说:“管不住自己舌头的老太婆呀,如今嘴巴上挂九把锁也来不及了。”她一边咒骂自己,一边快快地赶路。回到家,没看到山羊尾巴,只好一边哭,一边喊:“快来呀!山羊尾巴!快来呀!热秀干波!”
“嫫!嫫!什么事?什么事?”山羊尾巴正在牛粪饼子上面睡觉,还伸了一个懒腰。老太婆把王宫里的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说到国王要杀她的时候,又伤心地哭起来。
“嫫!不要哭,我去把国王的命根玉拿来好了!”山羊尾巴说完,蹦到老太婆身上,撒了一回娇。
再说老太婆走后,国王想:“嗨,命根玉要是丢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管她儿子热秀干波有没有本事,我都要好好提防。”他派出五百个卫士,在城墙下把守得严严的;准备了五百匹快马,鞍子备得好好的;还搬来五百支火枪,火药装得满满的;又牵出五百条恶狗,在城门口拴得牢牢的。同时,叫女佣人手里拿着火把,男佣人随身带着锣槌,只要热秀干波一到,马上鸣锣点火,全城出动。他想:热秀干波就是有鸟儿的翅膀,也逃不出国王的手掌。
半夜的时候,热秀干波“噌”地一声,飞进了王宫。看见国王的安排布置,“扑嗤”一声笑起来。它把五百匹马牵进牛圈,弄来五百头母牛系在拴马的地方;它把五百条狗赶过羊栏,赶出五百头绵羊拴在拴狗的地方;它把五百支火枪送进柴屋,搬出五百根柴火棍搁在放枪的地方。趁女佣人睡觉,在她的头上缠一大把麦草;趁男佣人不留心,在他的脚下撒一些豌豆。
这些事办完了,它偷偷地飞进国王的卧室。看见那块命根玉,开头衔在国王口里。国王困了,递到妃子嘴里;妃子困了,又递到国王嘴里,这样送来递去,热秀干波越看越有意思。便溜到两张嘴巴中间,轻轻巧巧把玉接过来。“哧溜”一声,飞出窗户,“噌”地一声,飞过城墙,一直飞回老太婆家里去了。
国王和妃子,不见了命根玉,两个人奔上楼顶,高声大叫:“快抓人呀!快抓人呀!热秀干波来了呀!”女佣人一听,连忙点火,没想到把头上的麦草点燃了,烫得哇哇叫;男佣人呢,跑步去敲锣,踩着豌豆粒,一家伙从楼梯上滚下来。
五百卫士听到命令,飞快地骑上马,拿起火枪,放开恶狗,打开城门,不要命的追赶。他们大声地喊叫:“勾一”“嗬一”,不停地打着马。但是,马怎么也不肯跑,狗儿怎么也不肯叫;枪呢,怎么也打不响。天亮的时候,卫士们自己也笑了,因为他们骑的是母牛,扛的是柴火棍,后边牵的是老绵羊。
国王毫无办法,只好跟老太婆讲和。他召见了老太婆,连声夸奖:“啊啧啧,你的儿子热秀干波,真是了不起的英雄呀!请他把命根玉还给我吧,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得啦!”
老太婆和躲在她袖筒里的山羊尾巴,都哈哈大笑起来。
邪恶的修道人
从前有个国王,名叫“乾夷”,他为人忠厚,聪明能干,关心百姓疾苦,得到了老百姓们的拥护。在他的邻国,有一个修道的人,这个人生性狠毒、心胸狭隘,出于嫉妒之心,千方百计想害死他。
一天,修道的人来到王宫,对国王说:“陛下!人人都称赞您是一位仁慈、善良、爱护百姓的君主。现在我有一项要求,不知道您是否能够满足。”
国王说:“你说吧,只要我能做到,一定会满足你的。”
修道的人笑了,说:“陛下,我要举行一次祭祀,现在万物齐备,只差一颗人头。我想要大王的头,实现我的愿望。”
国王很奇怪,问:“我的头有什么特别呢?你一定要吗?要知道,没有头,我就活不成了。但我有很多宝物,说吧,你要什么,我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
修道的人摇了摇头,说:“我什么也不需要,只要大王的头。大王,您答应了,请您讲信用,遵守诺言吧。”
国王想了想,说:“好吧!请你等几天。”
国王召集能工巧匠,拿出仓库中的珍珠、珊瑚,做了几百颗与自己的脑袋一模一样的人头,对修道的人说:“这些人头与我的人头一模一样,你把它们带走吧!”
修道的人仍然摇头,说:“大王,我来找您,不是要您的钱财,我只要您的人头,别的我都不要。”
国王从来没有拒绝过别人的请求,他更不知道修道的人的真正目的,就决定满足他的要求。于是,他毫不犹豫走到宫殿外,把头发缠绕在树上,对修道的人说:“来吧,我现在就把头施舍给你。”
修道的人见时机已到,抽出腰刀,就准备砍国王的头。
然而,这一切,被树神看在眼里。修道的人这样无耻,树神很厌恶他。当修道的人举刀靠近国王时,树神立即晃动树枝,用枝桠抽打他。
修道的人被打得晕头转向,手上的刀掉落到地上,无论他怎么尝试,总是无法接近大树一步。修道的人知道事情不妙,仓皇逃走了。
念咒的老人
有一个和尚外出云游。在一天深夜里,云游的和尚四处找客栈投宿,突然看见了一间茅草房。草房里面亮着灯光。和尚非常高兴,就走过去,推门进去了。
云游和尚看见屋子里面有一个老人,坐在床上,闭着眼睛打坐念经。和尚就走上前,恭恭敬敬地问老人念的是什么经。
老人回头说:“我念的是菩萨咒。”
和尚一听,心想,咦,不对呀。自己已经出家四十多年了,还没有听说过有“菩萨咒”呢,于是,急急忙忙向老人请教。
老人睁开眼睛,看了看和尚,说:“这条‘菩萨咒’,虽然只有六个字,但我天天念,早晚不断,已经念了六十多年了,还从来没有传授过别人呢。不过,看你是个和尚,而且这样有诚心,我就把这六个字传授给你吧。你听好了,这六个字就是:唵、嘛、呢、叭、咪、牛。”
其中,最后的那个“牛”字,是被老人错念的一个字。因为老人不知道那个字的读音,就把它错念成了“牛”。
和尚听了以后,忍不住笑了。他对老人说:“您念的这条咒语,不是‘菩萨咒’,而是‘大明神咒’,而且最后的这一个字,也不念‘牛’。”
和尚纠正了老人的发音,在老人的茅屋里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就告辞离去了。和尚离开以后,老人按和尚教给他的发音,念咒语的最后那一个字,可是不知为什么,老人总是念不好这一个字,总是会把这个字弄错。过了半年,一天晚上,四处云游的和尚又来到了这所茅草屋。他心想,已经过去了半年了,现在,老人一定把那个念错的字改正过来了,而且咒语也念得更好了吧。和尚朝着茅草屋走过去,推开门,奇怪的是,茅草屋里一点儿灯光都没有,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和尚本来以为茅屋里面没有人,可是,他听见了屋里的响声,老人依然坐在那张床上,在闭着眼睛打坐念经。然后,听老人念的最后那一个字,却感觉非常别扭。和尚心里有很多疑问。等他云游完了,回到庙里后,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方丈。方丈听了,笑笑对他说:“你呀,都已经出家四十多年了,怎么还不懂这个道理啊。念咒的目的是为了把心安定下来。心定以后,身体里面就有三昧真火出来。那茅屋里面的光,其实就是老人身上的三昧真火啊。现在可好,你教老人纠正发音,老人不习惯,你打他的心打乱了,他又怎么能定下心来安安静静地打坐念经呢?你后来看见的茅屋,自然也就没有光了。”
“万卷书”的传说
明代,安徽亳州有个书生,名叫欧阳搏云,字苦书。本是出生在官宦之家,后因家境日下,渐渐败落,十分贫寒。但是,书生不甘命运的安排,更不愿寄人篱下,决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连年落榜。有位好心肠的先生告诉他:“后生功底太差,还需读万卷书,方能感招天地之神。”
于是他终日抄书习文不止。可是家中贫寒,纸又太贵,只得将一篇篇文章抄写在墙壁上和门板上。一日他在室中感到闷倦,便来到后院散心。只见后院那株多年未开花的牡丹丛,花繁叶茂,感到惊喜,于是突然心血来潮,返回室内,取来笔砚,将文章抄写在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纸。那位好心的先生路过这里看到此景,称此牡丹为“万卷书”。这也许感动了“花神”,翌年,欧阳搏云果真中了“举人”。
北新桥
在北京有个地方叫北新桥,名字叫桥,可实际上没有桥,更没有桥翅。这里面有个民间传说。
据说,高亮一枪扎破龙女变的水篓之后,龙婆就带着受伤的女儿逃到了山北的黑龙潭,在那里安了家业。现在,黑龙潭里还有一种能撞石头的小鱼儿,相传这是“龙种”,是龙婆的子子孙孙。高亮扎破水篓以后,惹急了龙公,他带着波浪滔天的大水,追赶高亮。高亮死后,水也还了原。可龙公这口气,总也咽不下去,可是又惹不起刘伯温,就带着龙子和龙子那一肚子甜水,顺着玉泉山泉眼,钻到地底下去了。这也就是玉泉山的泉水之所以又多又甜的缘故。龙公心中暗想:刘伯温啊刘伯温!我惹不起你这牛鼻子,就算罢了吗?城,你总有个修完的时候,修完以后你刘伯温走了,那时就该听我老龙的了!所以,龙公、龙子就在地底下的泉眼里头忍了下来。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一年两年,北京的八臂哪吒城终于修完了。刘伯温正准备回去见皇帝交差,忽然想起那捣乱的孽龙来。他想:这可恶的孽龙保不齐我走后他又要来捣乱了!唉,要是有姚广孝在这里坐镇,就好了,可是他当和尚去了,这可怎么办?
于是,刘伯温只好先去找姚广孝。这一天,刘伯温在西南城外一座庙里找到了姚广孝,表明他的来意后,刘伯温又说:“八臂哪吒城图,是咱们两个人画的,我回去交差的时候,就说北京城也是咱们两人修的,你还是二军师爷。”姚广孝听后很高兴,就答应了。于是,刘伯温便打点行李,带着随从,离开北京去见皇上交差了。
那龙公听说刘伯温走了,就带着龙子,顺着地下的水道,往北京这边走来。父子俩来到北京城底下,看见一处海眼,就往上撞,不想,非但没撞出去,龙头上还撞了一个大包,原来上面有“镇物”。接着,龙公、龙子又撞了好几处海眼,脑袋都撞肿了,也没撞出去,他们心里真是恨透了刘伯温。这一天,走到北京城的东北方,又看见了一处海眼,龙公带着龙子又一撞,没想到,这回一撞就撞出了地面。这地方,就是后来的北新桥。
龙公和龙子撞出海眼后,龙公变成了一个老公公,龙子变成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父子俩带着水就上来了。海眼的水,还不厉害吗?一眨眼的功夫,北新桥的一南、一北、一东、一西,全成了大河了。附近的老百姓哭天喊地,慌忙逃命。唯有龙公、龙子,浮在水面上,走来走去,透着那么扬扬得意。
这时,早有人报告二军师姚广孝了。姚广孝一听,心里说:刘伯温还真有两下子,他料到孽龙要捣乱,果真孽龙就来了!姚广孝换好衣服,拿着一把宝剑,飞快地向北新桥奔来。到了北新桥,他用剑一指,三划两划,就把水止住了,跟着腾身一跃,也跳到水面上,大喊一声:“孽障,还敢发水淹北京城吗?叫你们瞧瞧二军师爷的厉害!”龙公吃了一惊,心想:刘伯温明明不在北京了,怎么又出来了一个二军师?这二军师,也实在不软,宝剑一划,水就止住不涨了,我们倒要小心防备他!想着,就对龙子使了个眼色,父于俩各自亮出一把青龙剑,不由分说,恶狠狠地朝着姚广孝扎来,姚广孝急架相迎,只见一片冷森森的剑光,三个人立时就杀在一处。单凭一个龙公,姚广孝是能够制服的;单凭一个龙子,他更是手到擒来。可是他们父子俩联手,姚广孝就吃不住了。姚广孝一剑比一剑慢,眼看就要败了,正在这个紧要关头,眼前云光一闪,只听龙公哎哟一声,就躺在水面上了,大腿上鲜血直流。这事来得很快,不但姚广孝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龙子也愣住了。姚广孝正往对面寻找人影的时候,就听有人大喊了一声:“姚军师,快拿小龙,我乃大宋朝岳飞是也。”姚广孝一听,心中十分高兴,一边向龙子挺剑刺去,一边高叫:“岳元帅留步!”岳元帅没有回声。小龙正在这愣神的功夫,被姚广孝一剑扎倒。龙公、龙子被捉住了,北新桥一南、一北、一东、一西的水,也就随着落下去了,并且永远也不会再涨起来了。
把龙公、龙子锁起来以后,姚广孝倒为难了,把这大小两条孽龙放在哪里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龙公锁在北新桥的海眼里,海眼上修一个深深的井筒子,拴上长长的大锁链,井上再修一座三间大殿的庙宇。庙里供什么神像呢?姚广孝想起帮他拿住龙公的不是岳元帅吗,就供岳飞吧。龙公在被锁进海眼之前的时候问道:“姚军师,难道要关我一千年、一万年吗?什么时候我才能出来呀?”姚广孝说:“等这座桥旧了,修起桥翅儿来,就是你的出头之日。”打这儿起,这里就叫了北新桥,北新桥从来也没有过什么桥翅儿。姚广孝又把龙子锁在崇文门镶桥下的海眼里,龙子也问:“姚军师,难道关我一千年、一万年吗?我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呀?”姚广孝说:“只要你听见开城门的时候打碘,就可以出来了。”打这儿起,崇文门开城、关城不再打碘,一律改为打钟。老年人都说:“北京城九门八碘一口钟啊”。人们看到北新桥北边还有一座镇海寺,就更信这个传说了。
“鬼见愁”
白吃先生四处骗吃骗喝,太平集上的几家小酒馆的老板看见他,没有不头痛的。白吃先生摸透了这些店家的心理,每到一个酒店,不要多少好酒好菜,只要有二两酒,一盘小菜就够了。这些老板们怕他搅了生意,也拿他没办法。
一日,几个店老板联合起来告到县衙。县官大老爷原来就听说过白吃先生是个难缠的主,想不出好办法。县衙的师爷一旁听了,想出一个办法,叫那其中最大的酒家“狮龙桥”酒楼老板到跟前和他耳语了一番,老板迟疑地说:“人命关天呀,”师爷说:“不妨,有事我顶着。”老板受计回太平集安排去了。
原来师爷出了个整死白吃先生,县衙又不追究的点子。他让狮龙桥酒楼老板回去后,选一个楼上单间酒座,把摆椅子处的楼板用锯子锯断大半,只留下一点能顶椅子的重量,然后再用灰尘盖住锯痕,摆好酒菜请白吃先生,再请几人陪酒,楼板受重一断,摔死他。
这日狮龙桥酒楼老板一一按计安排妥当,请来几位集上名流陪白吃先生吃酒。鸡鱼肉蛋烧了一大桌,还特意安排了两瓶好酒。白吃先生安排在特定的位子上坐下。白吃先生很纳闷,不知老板是何用意,但一见好吃好喝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了再说。老板眼看着白吃先生稳坐在那特殊的位子上半天没响动,安然无事,大吃大喝、津津有味,心里纳闷,嘀咕着:“怎可能呢?是我亲手下的锯,就是上去一只猫,楼板也会塌掉呀。”老板下了楼一看,有四个青面獠牙的小鬼顶着四个椅子腿。老板责问道:“你们这些小鬼帮什么倒忙?”小鬼们说:“我们是领命而来,阎王爷怕这位先生摔死了到阴间地府我们那里也不安宁,不愿收他。”老板一听,自言自语道:“嗨!真是没办法,这人真是‘鬼见愁’”。
亚萨神族和亚萨园之墙
当奥丁、威利和维三位神的祖先创造了大地和人类以后,又在大地的上方、宇宙最中央的地方,划定了一片广大而神圣的地方,作为神的居所。自此以后,神祗们就开始致力于建设家园的伟大工作。
在建设家园的同时,奥丁也经常出外旅行。这样,他就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同时也排解寂寞和寻欢作乐。有一次,奥丁在旅途中爱上了一个名叫“大地”的女巨人,并和她风流了一场。后来,“大地”就为奥丁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托尔。托尔很快就长得非常高大,力大无穷。后来,他成了神国中的力量之神,众神的领袖。
此后,奥丁又在巨人国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芙莉格,决定娶她为妻。但是,尽管芙莉格对奥丁也一见钟情,巨人们却因为和神之间的宿仇,也因为奥丁的风流成性而十分讨厌见到奥丁。
奥丁在一个风高天黑的夜晚,跳入了巨人国的宫殿里。这一对情人决定协力私奔。芙莉格穿起了她的宝物“鹰的羽衣”——那是她的巨人爸爸在她小时候送给她的礼物——和奥丁一起腾空飞上了天际。他们很快地飞到了神国,结成了夫妻。
结婚以后不久,芙莉格为奥丁生了很多孩子。所以,奥丁除了和女巨人“大地”所生的长子托尔外,还有巴尔德尔、布拉奇、泰尔和维达尔等几个儿子;还有奥丁最钟爱的小女儿莎加。奥丁的儿女们奇迹般地迅速长大了,他们也纷纷娶妻生子,成家立业。这样,在神的居所,迅速繁衍出了一个兴旺的神的家族;这个家族里的神祗,都被称为亚萨神。
随着神族的不断扩大,奥丁也率领众神在神国大兴土木,陆续建起了一座规模无比巨大的城池,这个城池就叫亚萨园。其时,神的国土中充满了黄金和白银,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所以,除了建筑时必须用的木材和铁器外,亚萨园的宫殿都是用黄金和白银建造的。因此,那个时代也就称为黄金时代。
亚萨园,众神的家园,是一片无比辉煌的城堡和宫殿。在那里,每一位神祗都有一座自己的豪华宫殿。这些宫殿,有一半是以金子为顶的,有一半是以银子为顶的,这些金银屋顶放出的光芒,比太阳和月亮还要耀眼。
亚萨园里,奥丁自己居住的宫殿叫做华拉斯盖亚夫,那是一个以白银为顶的壮丽豪华的巨大宫殿。
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一眼认出奥丁那高耸入云的宫殿;无数箭簇和盾牌构成屋顶两翼布满了锁子铠甲。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一眼认出奥丁那高耸入云的宫殿;西边的大门旁巨狼蹲踞天空上盘旋着翱翔的鹰。
众神之主,一只眼睛的奥丁神就经常坐在宫殿正中的御座上。他穿着宽大的上衣和亚麻布做成的紧身马裤,还经常戴着一顶宽边帽。
他的身旁站立着两个女侍,叫做列斯特和密斯特;他的肩膀上停着两只乌鸦,一只叫做胡晋(意为思想),另一只叫做穆宁(意为记忆);他的膝下围绕着两条驯服的狼,格里和弗雷克。
宫殿正中的那个奥丁的御座,是亚萨园中的一件神奇的宝物。每当奥丁坐在这个御座上的时候,他的一只眼睛能够一下子看到全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他的那只在密密尔泉底下张着的眼睛,则能看到一切过去的事情和将要发生的事情。
奥丁独目的视线也有被宇宙树挡住的时候,那样他就不能完全地了解整个宇宙里的事情了。但是,他肩膀上的两只乌鸦,代表思想的胡晋和代表记忆的穆宁,每天在日落时分便会分头飞出亚萨园,一直飞到所有世界的尽头。当清晨来临的时候,两只乌鸦会从满天的朝霞中飞回来,一只停在奥丁的左肩,一只停在奥丁的右肩,然后把它们在外面飞行中所见到的和听到的事情,统统告诉它们的主人。就这样,众神之主奥丁对天下的事情无所不知。
兴旺的神国亚萨园中,有许多伟岸强壮的亚萨神,也有许多美丽的女神。在众神中,有十二位是神的首领,他们通常和奥丁一起坐在他那宏大的宫殿里,共同讨论整个世界中发生的大事或者饮酒作乐。
奥丁的长子托尔是十二位神的首领中的领袖,同时他也是宣过誓的亚萨园的保卫者。但是,托尔是巨人们的天敌,经常到东边的巨人国中去和巨人作战,因此他很少在亚萨园。奥丁和妻子芙莉格所生的长子巴尔德尔是亚萨园的王子,他高大英俊,性情温和,是亚萨园中最受爱戴的神祗。所有的亚萨神都愿意他以后能够继承奥丁的地位,成为亚萨园的主人。
奥丁的儿子泰尔是最勇敢的亚萨神,也是亚萨园中地位崇高的神的首领。也正因为他英勇无敌,他成了世界上一切战争的保护神,总是把胜利赐给战斗中的勇敢者。和战神泰尔相反,奥丁的另一个儿子布拉奇是个相当温文尔雅的神的首领。布拉奇长髯垂胸,能言善辩,尤其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能够出口成章地吟唱出长篇的诗歌。因此,布拉奇为诗歌之神。因为他美髯拂胸,有时也被人们称为长胡子亚萨。
和托尔一样,海姆道尔也是众神的首领中负责保卫亚萨园的,而且,他的职责非常具体地就是守卫亚萨园的大门。众神的首领之一,奥丁的儿子霍德尔是一个盲眼的神祗,却以忠厚老实和大力著名。同样为奥丁之子的维道尔比霍德尔的力气还要大,是亚萨园中力气仅次于托尔的大力士。他沉默寡言,却乐于助人,每当亚萨园中需要有出蛮力的事情,都是维道尔一力承当的。
托尔的妻子西芙在嫁给托尔之前生下的儿子优儿也是亚萨神的首领之一。优儿住在亚萨园中的紫杉树谷里,长于射箭、狩猎和滑雪。优儿尤其对人类非常友好,把他自己的本领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人类。因此他被人类认为是滑雪之神、狩猎之神和弓箭之神。
在众神的首领中,还有一位叫做洛奇的,原本是巨人的儿子,因为早年得以和奥丁结拜兄弟,所以在亚萨园中也坐上了首领的交椅。但是他后来背叛了亚萨神,成了毁灭世界的恶魔。
围绕着亚萨园的,是一道天地之间最坚固的围墙,它高耸入云,绵延数千里,有效地保护着众神的家园。
在亚萨神们刚刚修建完亚萨园里的城堡和宫殿的时候,曾经晓谕天下所有的生灵,征求最伟大的工匠,为亚萨园修造一道最坚固的围墙。
巨人国中最有名的工匠,一个有着无比灵巧的双手的巨人骑马前来应征。他对众神声称,他能够在三个冬天内修造起一道最伟岸的围墙,如果事成之后司爱情的美丽女神芙蕾雅能成为他的妻子,而太阳和月亮也能归他所有的话。
众神们看着这个单枪匹马的巨人,根本不相信他一个人能够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为了戏弄他,众神假装同意了他的要求;但是又附加了更为苛刻的条件:巨人必须在一个冬天里完成全部的工程,而且不得有其他的巨人援手。但是如果完不成的话,众神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杀掉这个吹牛的家伙。
巨人居然答应了这一条件,而且不慌不忙地开始工作了。没有多久,一堵崭新的围墙出现了,并且以奇迹一般的速度迅速增长着。惊讶的众神们后来发现,巨人来时骑来的那匹叫做斯华帝耳弗利的马是一匹非同寻常的神骏。它每天白天用它的神力为巨人运来一块又一块修筑围墙所需的巨石,而每天夜晚它也用不着休息,仍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它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比它的主人要多两倍还多。
当春天就要降临的前三天,巍峨的围墙已经矗立在了亚萨园的四周。而最后的一段,按照巨人和他的神骏的工作速度,也将在冬天逝去的那一天顺利完成。
亚萨神们开始有点紧张了。按照他们之间的协议,如果围墙在冬天结束以前完成了,那么美丽的芙蕾雅以及太阳和月亮就要归这个难看的巨人所有了。众神忧心忡忡地聚集在他们的会议宫里,共同商讨对付这个巨人的办法。
巨人之子洛奇向来诡计多端,花招百出。在众神一筹莫展的时候,他想出了一条奇计,使众神们无不拍手称妙。
洛奇在亚萨园的所有马厩中,选出了一匹最漂亮也最风骚的牝马,在巨人睡觉的时候牵着它靠近了神骏斯华帝耳弗利,并让它发出发情时的那种低嘶声。没有见过世面的年轻牡马被深深地诱惑了,它放下了正在干着的工作向那头风骚的牝马奔来。但是洛奇却牵着它向远方跑去,一直把神骏骗到一个非常远的地方,才让它们尽情快活。
让众神们欺骗了的可怜的巨人失去了他的神骏,当然再也没有可能在春天到来以前造完最后的一段围墙;当神威无比的力量之神托尔从远方风尘仆仆地旅行归来之后,也毫不犹豫地用他的神锤砸烂了巨人的脑袋。
神骏斯华帝耳弗利和牝马在远离亚萨园的山谷中尽情欢乐的结果是,那头牝马不久以后产下了一头八蹄的小马驹。这头称为斯雷普内尔的马驹长大以后成为神骏,比任何一匹马都要跑得快。后来,它成了奥丁的著名坐骑。
神仙也无法
白吃先生鬼见愁的事不胫而走,传到了八仙的耳朵里。一日八仙中的张果老约铁拐李去鲶鱼洼桃花岛,路过太平集,想顺便见识一下这位大名鼎鼎的白吃先生,并想借机整他一下。
张果老与铁拐李装扮两个商人,来到狮龙桥酒楼。二位选定一张临街的桌子坐下,点了几盘好菜,要了两壶好酒,用仙气将浓浓的酒香吹出窗外。
正巧,这白吃先生接连跑了好几家酒店,都没找到机会白吃,沿街往狮龙桥酒楼而来,要碰碰运气。
没到酒楼,白吃先生就闻到阵阵酒香,口水都要淌下来了,于是三步并作二步直奔狮龙桥酒楼。
白吃先生进了酒楼,一眼就看到了有两个外地商人,你一杯,我一杯边说、边笑、边饮酒,白吃先生脚底擦油“哧溜”过来主动寒暄道:“二位对饮呀,好兴致。”二位商人看了看白吃先生客气道:“先生若不嫌弃请入座同饮。”白吃先生心里很馋,口里却故意打着饱嗝道:“不瞒二位,我刚就着两斤狗肉喝了半斤红高粱。”白吃先生闻着壶中的酒香,看着桌上的鱼肉,恨不得一口把它吃光喝光,但他表面上还要装腔作势。张果老和铁拐李看这样子,心里好笑,但还是装着什么也不知道地说:“请客不如遇客,我们和先生有缘,不妨坐下喝杯薄酒。”白吃先生这才叫小二搬了把椅子坐了下来,一边还硬撑着说:“既然二位这么客气,我就为二位介绍一下本地酒菜的特色吧。”说着喝了杯酒说:“这酒可是周边少有的好酒,这是东头包家老酒坊酿的。”一杯酒下肚,又夹了一条鱼说:“这鱼是女山湖的鲫鱼,青背、白肚、肉鲜嫩。”边讲边吃,三下二下把桌上的菜吃完了。张果老笑着说:“今日有缘和先生相见,也是难得,我们每人不如都从自身取下一点东西加道菜,好作个纪念。”说完取刀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放入盘中。铁拐李一见接过刀来笑首说:“有缘!有缘!我割下舌头添道菜。”说完割下血淋淋的舌头放入盘中。白吃先生看着盘中的耳朵和舌头,镇静自如,不慌不忙拽下一根眉毛放入盘中,一边说:“有缘,有缘,难得与二位相见,我拔根眉毛添道菜。”这时一旁的店老板说:“若不是二位远客面子大,这位先生是一毛不拔的。”
张果老和铁拐李气得叫来了阎王,想问一下这位白吃先生什么时候当死,好想个法子叫他不得好死。阎王拿出生死簿,翻来翻去,左查右找,就是查不到“白驰”这个名字。张果老和铁拐李再三追问是怎么回事,阎王爷才讲出实情。原来阎王不想收白吃先生,在装订生死簿时,有意放宽了装订线,将白驰的名字订在线里头了。铁拐李叹气道:“这人真是太可恶了,连阎王都不敢收。”
哭倒长城的孟姜女
秦始皇为了防备北方匈奴人的侵犯,决计征发80万民工修筑一道万里长城。那时有一种传言,要使长城永远坚固,必须用活人去填城。一里填一人。一万里就得死一万人。这是又传来两句童谣,说苏州有个万喜良,他一人就能使万里长城永固不坏。万喜良就成了官府捉拿的对象。
万喜良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躲难到孟家花园,无意中遇见了孟姜女,由孟家父母做主,两人结成夫妻。新婚不到三天,万喜良就被公差抓走了。半年以后,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已是深秋了。孟姜女想到丈夫在关外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便启程亲送早就做好了的寒衣。
千里迢迢,路上的艰苦自不必说,都被孟姜女克服了。谁知到了长城脚下,等待她的竟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丈夫早已被填进城墙里。听了丈夫的死讯,孟姜女如五雷轰顶,只觉眼前天混地暗,一下子不省人事。等到苏醒过来,不由得伤心欲绝,大声痛哭起来。霎时,天地也变得忧伤悲痛,云雾弥漫,日月无光。孟姜女倚着长城,呼天号地地哭了不知什么时候,忽然间一声山崩地裂般的巨响,长城竟倒了几十里。乱石堆中尽是人的尸骨。因为照她的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一直浸进骨头,不会四下渗开。孟姜女怀抱着一堆白骨,又大哭了一场。
秦始皇后来见到善良美貌的孟姜女,就逼她做妃子。孟姜女设计骗了这个暴君,要秦始皇先办三件事:在江上造一座飞虹一样壮美的大桥,在长城附近造一座十里见方的坟墓,要秦始皇亲率文武大臣哭祭万喜良。等到秦始皇办完这三件事,孟姜女把他痛骂一顿,然后纵身跳入波浪滔滔的江中。
田螺姑娘
某村有一位单身汉,年纪三十多了,还没娶上媳妇,他勤恳能干,每天都辛勤劳作在田间。
有一天,他下田时,无意中拾到一只大田螺,他高兴地带回家,养在自家的水缸里。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已过去三年。有一天,单身汉从田地里干完活回家,发现桌子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单身汉左看右瞧又不见有人,他肚子饿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桌吃了起来。他边吃边想,会有谁给他煮这么好吃的一桌饭菜呢?他连续几天干活回来都同样是满桌的好饭菜。于是,他想此事一定是邻居李大嫂帮的忙,今天我要好好去感谢人家。于是他问了邻居李大嫂,大嫂说:“没有呀?我听到你厨房有做饭、炒菜声,我还以为是你提前回家来做饭呢?”单身汉感到奇怪,会有谁这样做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扛上劳动工具出工去了。过一会儿他又偷偷返回家来,躲进家门外偷看个究竟,快到中午时,水缸的盖子被慢慢掀开了,从水缸里走出一位像仙女般的姑娘接着就很熟练地做起饭、炒起菜来。很快就摆满一桌饭菜。饭菜做好之后,它又躲进水缸里去了。单身汉心想,今天该不会是我看走了眼?于是,他连续几天都偷偷躲在屋外着看,结果千真万确,确是一位美丽的姑娘每天在帮他做饭炒菜。
单身汉想,这么一位漂亮贤惠的姑娘天天来帮忙他煮饭,究竟为了什么?我一定要问个清楚,又一天的中午,姑娘正在专心做饭时,单身汉推门突然闯了进去,一把将姑娘抱住,并将她锁进房间。他急忙打开水缸盖子,一看傻了眼,怎么那只田螺只剩下个空壳游荡在水中?这水仙般的姑娘难道是这只田螺变成的?单身汉想出个聪明的办法来,他把空螺壳藏到后花园里去。再到房间把姑娘给放出来问个清楚,谁知那姑娘从房间出来直往水缸里跑,当她看见螺壳没了时伤心地大哭了起来。她边哭边给单身汉说出了自己经过的实情,她说,她是个螺精,因前世单身汉救过她的命,今生又养了她三年,她是投身来报恩的。单身汉听后好感动。
于是,他就与这位姑娘结了婚,婚后她们还生下一对儿女。据说她们夫妻一直很恩爱,日子越过越好。
龙王传说
唐代贞观年间,浙江连年大旱,禾苗枯焦,百姓纷纷求告龙王。龙王动了恻隐之心,立即奔赴天庭奏请玉皇大帝,让玉皇大帝准他降雨。玉皇大帝下了一道旨令:“城内降雨七分,城外降雨三分。”
龙王领旨以后心想,城里降雨七分就要闹水灾,城外降雨三分又无济于事,何不来一个倒三七降雨呢!于是龙王在城里降了三分雨,在城外降了七分雨,城里城外的百姓都得到了好处。玉皇大帝知道以后,却是大发雷霆,怒斥龙王违抗天旨,对龙王处以斩刑。
百姓为了报答龙王的恩德,各村各庄都扎制了龙头,供奉在庙堂里或在厅堂上,焚香礼拜。每到春节和元宵,村民扛着龙头和龙身,沿村沿庄遨游,对龙王寄托哀思。由于龙头被斩了,所以龙头、龙身就分开来舞,被叫做“断头龙”。
白蛇传
宋绍兴年间,杭州有一位药店的主管“许宣”(后民间改为“许仙”),在西湖遇见千年修炼白蛇幻化的美妇人白娘子及青鱼幻化的使女青青,三人共伞,一同在船上避雨。下船后许仙把雨伞借给白娘子,次日如约到白家取伞,两人相见,渐生爱慕之情,因青青促合,成为夫妇。
婚后,白娘子行为怪异,令许仙难堪。后来,许仙遇见金山寺寺僧法海,法海把一缽盂交给许仙,教许仙把缽盂罩在白蛇的头上。白娘子和青青被罩在缽盂中后,现出了原形。法海逐把缽盂放在雷峰寺前,用石头砌成七极宝塔,名雷峰塔。留下一偈语:“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
虽然白蛇传说始见于《警世通言》但民间相传已久。自《警世通言》后,乃有白娘子峨嵋山盜灵芝仙草,水漫金山以及法海遁身蟹腹以逃死等等的情节加入。白蛇初无名,后来被贯于“白素贞”之名。
《盜仙草》是讲在端午节的那一天,白娘子因为受不了雄黃酒的刺激(蛇怕雄黃酒)而变回原形,许仙回家撞见自己的妻子竟是蛇精,被吓死,白素贞冒死盗峨嵋山南极仙翁的灵芝仙草救活许仙的情节。
《水漫金山》是讲法海把许仙骗去金山雷峰寺,不让许仙夫妇团聚,白娘子为了救回许仙,和青青一道,跟法海斗法,不惜引西湖之水灌金山寺。但因为身怀六甲,力敌不能,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青青得以逃脫,修炼有成,再回金山,斗赢法海,法海无处可逃,身穿着黃色的僧衣,遁身入蟹腹。后来许仙夫妇终于能团圆,而法海却只能留在蟹腹中,所以现在的螃蟹腹中的蟹膏是和尚僧衣般黃色的。
萧史弄玉
“萧史”传说中春秋时的人物。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中说: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
“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儿,她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很喜欢音乐,是一个吹箫高手。因此,她住的“凤楼”中,常会传出美妙的箫声。有一天晚上,她又坐在“凤楼”中,对着满天的星星吹箫。夜里靜悄悄,轻柔幽婉的箫声好像一缕轻烟,飘向天边,在星空中回呀荡的。隐约中,弄玉觉得,自己并不是在独奏。因为,星空中似乎也有一“缕”箫声,正与自己合鸣。
后来,弄玉回房睡觉,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英俊少年,吹着箫,骑著一只彩凤翩翩飞来。少年对弄玉说:“我叫萧史!住在华山。我很喜欢吹箫。因为听到你的吹奏,特地来这里和你交个朋友。”
说完,他就开始吹箫,箫声悠美,听得弄玉芳心暗动,于是也拿出箫合奏。他们吹了一曲又一曲,非常开心。这是一个多甜美的梦呀!弄玉醒来后,不禁一再回想梦中的情景,对那位俊美少年再也不能忘怀。
后来,秦穆公知道女儿的心事,就派人到华山去寻找这位梦中人。沒想到果真找到一位名叫萧史的少年,而且他也真会吹箫。等弄玉见到萧史,她真是太高兴了,因为萧史就是她梦里的少年啊!
萧史弄玉结婚后,非常恩爱,两人经常一起吹箫,秦国的山林溪边、蓝天、夜空,几乎时时可以听到他们的合奏。
秦国的少年男女被他们这种浪漫的行为感染,开始也爱唱歌跳舞,全国的气氛由严肃变成活泼。这种现象使得朝廷臣子很忧心,怕社会风气因此变坏,所以不断向秦穆公反映。萧史和弄玉为了不为难父王,也为了逃避这些烦人的闲话,于是不告而别,躲到一个别人再也找不到的地方。民间为他们的消失编了一段美丽的神话。将萧史和弄玉说成是仙人下凡,有一天当他们夫妇正在合奏时,忽然天外飞来一只龙和凤,载着他们一路吹箫,飞到华山明星崖。为纪念萧史弄玉﹐后人在此修建了“引凤亭”﹐在山峰上修建了玉女祠。这段奇事﹐《东周列国志》上有“弄玉吹箫双跨凤﹐赵盾背秦立灵公”的详细记载。
小官人
有个老太史,白天躺在书斋里看书,忽然看见一支小小的仪仗队从堂屋角落里走出来。仪仗队的马只有青蛙大小,人只有手指头大小。这支由几十个小人组成的小仪仗队,显示出威风的阵势。他们簇拥着轿子上的一位官员,堂而皇之地朝大门外走去。那位官员头戴黑色纱帽,身着绣衣,坐在轿子里摇头晃脑,一副自鸣得意的神情。老太史看到这里,已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难道说小人国与大人国的世界没有什么区别吗?正当老太史怀疑自己看错了的时候,他突然看见一个小人,急匆匆返回屋里,拿起一只只有拳头大的毡包,径直走到老太史床前,口中说道:“我家主人有一份薄礼,敬献太史。”说完后,他端正地站在老太史对面,但并未把礼物拿出来。过了一会儿,他自己笑着说:“这点小东西,想来对太史也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赏赐给我。”老太史对他点了点头,小人便很高兴地拿着东西走了。此后,老太史再也没有看到那些小人。他越想越觉得遗憾,只怪自己当时心里有些慌张,没有向小人打听他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也没有问问那位小官人姓甚名谁,在小人国里供的什么职。
祝翁
话说济阳祝村有个祝老头,活到五十多岁后,有一年,得重病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于是,家人只好忍着悲伤给他料理后事。这时,奇怪的事发生了。当祝老头的家人进房料理丧服时,忽然听见死去的老头子在大声呼叫。家人赶忙一齐跑到灵堂,只见老头子已经复活了。大家又吃惊,又高兴,纷纷上前慰问。祝老头对老太婆说:“我刚去那边,发誓不再回来。但走了几里路以后,转念一想,把你这副老骨头扔在儿女们手里,一切都得仰仗他们,也没有多少乐趣,不如你跟我一起走。所以,我又返回来了,想带你一起走。”
大家都以为他是刚刚苏醒过来说胡话,根本不相信。但祝老头又说了一遍同样的话。老太婆对他说:“这样倒也挺好。只是我现在还活生生的,怎么一下子能死呢?”祝老头摆摆手说:“这个并不难。家里的日常事务,快去做些安排。”老太婆笑着不肯走,老头又催促她,她这才走到门外,站了一会儿又进来了,哄他说:“我已经安排妥当了。”老头叫她快去梳妆打扮一下,老太婆不愿去,老头催得更紧了。老太婆不忍心违背他,只好到里屋换衣打扮了一番。她再出来时,媳妇女儿都在一旁偷偷地笑。老头把头移到枕头上,用手拍着叫老太婆躺到他旁边。老太婆说:“儿女们都在跟前,我俩一起躺着睡,这像什么样子?”老头用手捶打着床说:“一起死有什么好笑的?”
儿女们见老头发脾气,都劝老太婆迁就老头,照他的意图去做。老太婆听从儿女们的劝告,和祝老头并排笔直地躺着。见此情景,家人又都笑起来。但过了一会儿,只见老太婆脸上的笑容忽然收敛,两眼也慢慢闭上了,好久都没有声息,好像睡熟了一样。大家靠近一看,发现老太婆的肌肤已经冰冷,呼吸也早已停止。看看老头子,他也成了僵尸。家人对这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又惊异又悲伤。
牛飞
淄川有个人,买了一头很健壮的牛。过了不久,他夜里梦见牛长出两只翅膀飞走了。他以为这很不吉利,怀疑牛会死亡或者走失,于是便把牛牵到市场降价卖了。他用手巾包裹着银子,系在胳膊上。回家走到半路,看见一只老鹰在吃一只死兔子,走近去捉它也不飞,很驯服。他便用手巾一角捆住老鹰的腿,带在胳膊上。老鹰不停地挣扎扑腾,他稍一放松,老鹰就带着包有银子的手巾飞走了。如果这人不因梦生疑,不贪图路上的东西,那么,只会走的牛,怎么能突然“飞走”呢?
瞳人语
从前,长安城有个读书人名叫方栋,这个人很有点才名,但行为轻佻,不守礼节。每次在路上看见出游的少女,便轻薄尾随在后面。这一年,清明前一天,他偶然在城郊散步。见有一辆小车,四周挂着红色的绣花帏幔。几个青衣丫鬟跟着车子慢慢行走。其中有一个小丫鬟与众不同,她乘坐一匹小马,容貌美极了。方栋悄悄走近车前一看,只见车帘大开,里面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女郎,红妆艳丽,方栋看了顿觉眼花缭乱,神魂颠倒。于是紧追不舍。一会儿跑到车的前面,一会儿又跑到车的后面,尾随了好几里路远。忽然,他听到车内的女郎把小丫鬟叫到车边说:“给我把车帘子放下来。哪里来的疯狂小子,这样不停地偷看我!”小丫鬟遵命放下了车帘,并愤怒地对方栋说:“这是芙容城七公子的新媳妇回娘家,不是乡下人的老婆,可以任凭你胡乱偷看!”话刚说完,丫鬟在车道上顺手抓了一把尘土朝方栋脸上砸过去。方栋两眼被土迷住了,好半天也睁不开,等他再睁开眼睛时,车马已不见了。他惊疑地回到家里,觉得眼睛疼得难受,忙请人拨开眼皮检查,发现眼球上已生了一层薄膜。过了一夜,眼睛越发疼得厉害,眼泪不断地往下流。眼中薄膜越长越厚,几天后便长得像铜钱那么厚,而且右眼球上也长了一个螺旋形的厚膜,任何药物都治不好。方栋懊悔不已。他听别人说诵《光明经》能解除灾难,于是手捧一卷,请人教他诵经。开始读时,他还有点烦躁,过了一段时间后,心情就渐渐平静下来了。他每天从早到晚盘腿静坐,手持念珠,默颂经文。像这样坚持了整整一年,邪念全打消了。
有一天,方栋忽然听见左眼中有人在小声说话:“这里面黑漆漆的,叫人难受死了!”右眼中像有人回答说:“我们一起出去游玩一下,出出这里的闷气。”话说完后,方栋渐渐感觉到两个鼻孔中似乎有小东西蠕蠕爬出去了,弄得鼻孔痒痒的。过了好长时间,它们又从鼻孔中回到眼眶里面。方栋又听到它们在说话:“好久没有到园亭里看一看,珍珠兰都已经枯死了。”方栋向来喜闻兰花的芳香,在自家的园内种了许多种兰花,常常亲自去浇灌它们。但自从双眼失明后,便将兰花的事搁置下来了。现在听说兰花死了,他马上问妻子:“兰花为什么枯死了?”妻子反问他是怎么知道的?方栋便把刚才听到的话告诉了妻子。妻子赶紧到花园里去查看,兰花果然已经枯死了。妻子感到十分奇怪,便悄悄地躲在房中等待“怪物”出来。她看见有两个小人从方栋的鼻孔里爬出来,他们还没有豆粒大,迷迷糊糊走出门去,越走越远,逐渐不知他们的去向了。不一会儿,两个小人又回来了,飞到方栋的脸上,又像蚂蚁入穴那样钻进方栋的鼻孔。两三天内都是这样。方栋又听到左边的小人说:“隧道弯弯曲曲的,你我来往很不方便,不如我们各自开一门。”右边的小人说:“我这边的墙壁太厚了,开门不那么容易呀。”左边的说:“我在这边试开一下看,我好与你在一起。”听它们说完后,方栋隐约觉得左眼眶像被人抓裂了一样。过了一会儿,方栋睁开眼睛一看,能看清室内的桌子和其它东西。方栋好不高兴,马上告诉妻子。妻子仔细地察看他的眼睛,发现脂膜破裂的地方有个小孔,黑眼球荧荧发亮,就像半粒花椒那么大。又过了一夜,方栋左眼内障完全消尽了,仔细一看,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而右眼上的螺旋形的厚膜依然如故。他们才知道两个瞳人合居在左眼眶内。方栋虽然瞎了右眼,但视力却比失明前更清楚了。从此以后,方栋的行为一直很检点,并得到乡邻们的称赞。
外星人的神话
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还记载着一件与火星人接触的故事。在三国时期的吴国,一群玩耍的小孩子中出现一个长相怪异的孩子,地身高4尺,身穿蓝衣,两眼闪着锐利的光芒。孩子们因从来没有见过他,纷纷围上来问长问短。蓝衣孩子说:“我不是地球的人,而是一个火星人。看你们玩得开心,所以下来看看你们。”还说:“三国鼎立的局面不会太长久,将来天下要归司马氏。”孩子们听了到这一消息都吓坏了,一个孩子飞快地去报告大人。当大人赶来时,火星人说声“再见”,立即缩身跳到空中。大家抬头看时,只见一块白色的绢布拖着长长的带子,正疾速地向高空飞去。当时谁也不敢将此事张扬出去。此后过了4年,蜀亡。又过了17年,吴国也灭亡了。三国分裂混战的局面结束,由司马氏统一了中国。这正应了火星人的预言。不管上述记载是否客观,古人可能曾经见过一些异于地球人的人。
《宋史·五行志》记载,宋乾道六年,西安官塘出现了一个鸡首人身的怪物,高约丈余,大白天从高空中降落下来,在田野上行走,还试图与人交谈。有关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个戴着鸡形头盔的外星人。
《五行志》还记载有清康熙十二年三月发生的一件追捕外星人的事。当时有人看到一个黑面人在空中飞驰,身上红光闪闪,熠熠生辉,像是在空中放火的样子。当官府捕快闻讯起来时,那人却忽然不见了踪影。
《清史稿·灾异志》则载有一例极似当今外星人掳人报道的事例。在清雍正三年七月,灵川五都廖家塘有一村民与众人入山砍竹。忽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失踪了,140多天之后又莫名其妙地在家中出现,但是说话已语无伦次,怪诞不经。
偷桃
我年少时到郡城会考,时逢春节。按照老规矩,春节前一天,各种做生意的商人,都要张灯结彩,弹唱吹打,到官府门前表演一番,这就叫做“演春”。这天,我也跟着朋友去看热闹。看热闹的人太多,把官府围得水泄不通。公堂上坐着四位身穿红服的官员,东边两位与西边两位面对面坐着。当时我年幼,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官。只听得人声嘈杂,鼓声与吹弹声震耳欲聋。忽然看见一个艺人带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小孩,挑着副担子走上前来,口里念念有词。人群的喧闹声像潮涌,所以我也听不清他说些什么。只看到堂上的几位官员在那里嘻嘻哈哈。接着,有穿青衣的公务员大声叫嚷要艺人变戏法。艺人答应后问:“变什么戏法?”堂上的官员们相互交换意见后,有位小吏问艺人擅长什么。艺人回答说:“善于颠倒生物的季节。”小吏回禀众官,过了一会儿就下来了,命令艺人变桃子。艺人把衣服脱下放在箱篓上,假装出埋怨的样子,说:“长官真是糊涂!坚冰还没有融化,哪里有桃子?不变出来吧,又怕这些当官的发怒,怎么办?”他的儿子说:“父亲既然答应了,又怎能推辞?”艺人想了一阵,说:“我已考虑成熟了。春初还有积雪,人间哪有桃子可摘?只有王母娘娘园内花树四季长春不凋谢,可能有桃子,必须从天上偷桃子,才得。”他的儿子说:“唉呀!天有阶梯可上去吗?”艺人说:“有法术。”于是他打开箱子,取出一捆绳子,大约有几十丈长,理出绳头,朝天空抛去,绳子便直竖在空中,好像有什么东西把它挂住。不一会儿,绳子越抛越高,很快就伸入云里。艺人手中的绳子抛完了,对儿子说,“孩子你过来!我年老体衰,身体又重又笨,不中用了,需你上天走一趟。”说完就把绳子的下端交给儿子,说:“抓住它就可以上天。”儿子接过绳子,现出为难的神色,埋怨说:“父亲您也太糊涂了!这样一条绳子,要我拿着它,爬上万里高天。假如我爬到中间绳子断了,连骸骨都找不到啊!”艺人拍着儿子的背哄他说:“我已经失口答应了,后悔也来不及了。只有麻烦你去一下。你千万别怕苦。假如你偷来桃子,长官必赏你许多钱,到时候我给你娶个漂亮媳妇。”于是儿子无奈地拿着绳子,盘旋而上,手移一下脚便跟着移一下,好像蜘蛛沿着丝爬一样,渐渐地爬到云霄上面去了,下面的人再也看不到他。
过了很长时间,天上掉下个桃子,有碗那么大。艺人很高兴,赶紧捧着桃子献到公堂上。堂上那些官员传看了很久,都分不清真假。忽然,绳子落到地下,艺人惊慌地说:“不好了!天上有人砍断了我的绳子,我的儿子又怎能下得来!”过了一会儿,天上又掉下个东西,艺人一看,是儿子的头。他捧起头哭着说:“肯定是我儿偷桃子时,被天上看园子的人发现了,我的儿子完了!”又过了一会儿,儿子的一只脚从天上掉下来了;不一会儿,儿子的身体碎片也纷纷掉下来了,没有一块完整的。艺人悲痛万分,把残骸一一拾起来,放进箱子里关好后,对众人说:“我老汉就只有这个儿子,以前他跟着我走南闯北。今天他奉长官的命令,到天上偷桃子,不幸死得这么惨!我要好好地厚葬他。”于是他走上堂跪着说:“为给您们偷桃子,害死了我儿子!您们如果可怜我,帮我安葬我的儿子,我来世当牛作马也要报答您们的大恩大德。”那四位官员又惊又怕,每人赐他不少银两。艺人接过后缠在腰袋里,就手敲箱盖子大声说:“八八儿,你还不快出来谢赏钱,要等到什么时候?”忽然,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头抵开箱盖露出来了,向着堂上众官磕头,原来他正是艺人的儿子。这个戏法变得太奇特了,所以至今我还记得。
查牙山洞
山东章丘查牙山上,有个井口大的石洞,大约有几尺深。石洞北面的石壁上,又有个洞门,只要伏在地上,伸长脖颈就能看见。附近村子里有几个人,早就想进洞看个究竟,这一年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那天,他们约好在石洞那儿饮酒,共同商量进洞的办法。商量的结果是三个胆大的人拿着灯火,用绳子吊下去观察。他们进去以后,发现这洞高大宽敞,像大厅一样,进去走了几十步,才渐渐狭窄了。他们又发现洞底还有一个小洞,人伏下去,可以像蛇一样钻进去,用灯火一照,漆黑漆黑,深不可测。其中两个人气馁了便退回来。另一个小伙子夺过灯火,冷笑一声,挺身往小洞里爬去。幸好狭窄的地方仅比墙厚一点,一过去就又高又宽了。这个小伙子站起来往前走。头顶上的钟乳石参差不齐高悬着,像要往下坠落。两壁上怪石突兀重叠,很像寺庙中的雕塑,显现成鸟兽人鬼的形状:鸟像在飞,兽像在跑,人有的像坐,有的像站,妖魔鬼怪表情愤怒凶恶,奇奇怪怪,丑陋的多漂亮的少。这个小伙子心里紧张起来。幸好路还平坦,没有什么陡坡。他小心谨慎地走了几百步,西面石壁开处,现出一间石房子。门的左边有一块鬼样怪石,正面对人站着,眼睛突出,口张得有簸箕大,长舌獠牙,狰狞凶恶。左手握成拳,撑在腰上,右手叉开五指,像要抓人。他大吃一惊,寒毛都吓得竖起来了。远远望见门里有烧过的柴草灰,知道有人曾来过,胆子又大了一点,勉强走进几步。只见地上摆着杯子、碗,满是泥垢,但都是近代东西,不是古代器皿。旁边还放着四把锡壶,他很喜爱,便解开带子捆住壶颈系在腰上。又向旁边一看,西角有一具尸体,两手两脚四面叉开,他害怕极了。仔细一看,死去的人脚上穿着尖尖小鞋,鞋底的梅化图案还看得清楚。他知道死者是年轻女人,只是既不知是哪里人,也不知是哪一年死的。衣服的颜色已变得灰暗,分不清是黑色还是红色。头发蓬乱不堪,好像一筐乱丝粘在骷髅上。他想这尸体头上可能会有珠宝首饰,便把灯火照近头颅。这时,他突然觉得好像有人在嘘气吹灯,灯火飘闪不定。火焰呈红黄色,女尸的衣服也似轻轻掀动。他大惊失色,手直颤抖,灯火顿时熄灭了。这下糟了,这个小伙子心想,得赶紧回去。他回忆进来的路线急忙回奔,不敢用手摸石壁,恐怕碰那些像鬼一样的石头。不料,黑暗中他一头撞倒在石上,连忙又爬起来继续找路,又冷又湿的液体流到脸颊上,他知道是血,但也不觉得疼,也不敢呻吟。喘着粗气跑到刚才爬进来的洞口,正要伏下身往外爬,却好像有人抓住头发,头一晕,就昏死过去。没进洞的伙伴们坐在洞口等了好久,还不见返回,便怀疑他出了问题。于是,又吊下两个人。他们走到小洞口,探身进去,发现那个小伙子的头发挂在钟乳石上,血流如注,人已昏迷。这二人大惊失色,不敢进去,坐着发愁叹气。一会儿,井上又吊下来两个人。其中有个胆子大的,奋勇钻进小石洞,把那小伙子拖出来,放到山上,过了半天他才醒过来,把刚才所见到的详细说给他们听。只可惜他没有探究到洞的最底层,如果进到最底层,一定会有更奇妙的境界。
后来章丘县令听到这件事,吩咐用土把洞堵死,于是,人们不能再进去了。
寒月芙蕖
从前,济南有个道人,无论春夏秋冬,他都穿着一件单衣,腰间系根黄腰带,也不穿短衣和裤子。每天用半截梳子梳头,用梳子齿把头发拢得像顶帽子。白天光着脚在街上走,夜晚露宿街头。在冬天,他能把身边几尺外的冰雪都融化了。此人刚到济南时,就在街上表演幻术。许多人争着送东西给他。街上有个泼皮,送酒给他,请他传授幻术,他不干。有一次道人在河里洗澡,泼皮突然抱起他的衣服威胁他。道人说:“请把衣服给我,我会传授给你的。”泼皮怕他变卦,坚决不给他。道人说:“真不给我吗?”泼皮回答:“是的。”道人默不作声,他的黄腰带忽然变成一条几拃粗的蛇,在泼皮的身体上缠了七八圈。只见那蛇昂着头,怒睁着眼,吐出舌头对着他。泼皮脸都吓青了,气也接不上,连忙跪在地上求饶。于是道人收拾起黄腰带。其实黄腰带并不是蛇,但确实有条蛇,蜿蜒爬进城里。这样一来,道人的名气更大了。有个官员听说他有奇术,便请他做客。从此,道人经常出入大户人家。州、府的官员也知道他,每次宴会,都请他陪席。有一天,道人决定在水亭上设宴,请众官饮酒,以回报他们。到了那天,那些官员的桌上都有道人的请柬,但不知这请柬是从哪里来的。众官来到宴会的地方,道人弯腰迎接他们。进去后,只见亭内空无一物,桌椅全无,众官怀疑是假的。道人对众官说:“我没有仆人,借用一下你们的仆人,替我帮个忙。”大家同意了。道人就在墙上画了两道门,用手敲了一下,里面看门的就把门打开了。大家跑上前往里看,只见隐隐约约的人来往不断,屏幔床桌,应有尽有。不一会儿有人把东西传到门外,道人叫众官的随从接着放在亭中,并嘱咐他们不要与里面的人说话。一边送,一边接,只是相视而笑。不一会儿,亭内摆设已满,而且非常豪华。美酒香气扑鼻,熟肉热气腾腾,都是从墙上门里传递出来的。众官无不惊奇。亭子背靠湖水,每到六月时,几十顷的荷花,一望无际。现在时值严冬,窗外一片空茫,只有一湖绿水。有个官员偶然感叹说:“今天盛会,可惜无莲花助兴!”话音刚落,一个小吏突然跑来说:“荷叶满塘绿了!”众官大吃一惊,打开窗户远眺,果然满湖青葱,间杂有几朵荷花。转眼间,千万朵荷花一齐开放,北风吹来,阵阵荷香沁人心脾。众官派人划船去摘莲花,远远看见小吏到了荷花深处;众官无不叹服。后来,他掉转船头,空手回来了。众官问是什么原因。小吏说:“小人划船去,见荷花在远处,渐渐快到北岸时,又见荷花远远地在南边。”道人笑着说:“这是幻化出来的假花。”众官无不叹服。后来,酒席散了,荷花凋谢了,突然刮起北风,荷梗尽被析断,一朵荷花也不见了。济东有个观察公很喜欢这个道人,邀他回府,每天与他玩乐。有一天,观察公和客人饮酒。他家有缸家传的好酒,每次只请客人喝一杯,不让客人多喝。这天,客人喝了一杯后觉得味道很美,还想再喝。观察公坚持说没有了。道人笑着对客人说:“你这个贪杯老饕真要喝个够,就向我要好了。”客人请求他。道人把空壶放在衣袖里,过了一会儿拿出来,给每人斟了一杯,与观察公家传美酒的味道一样。大家喝了个一醉方休。观察公很奇怪,去看自家藏酒的酒缸,发现封条没动,里面的酒却被喝光了。观察公又愧又怒,把道人当妖怪抓起来,拷打他。当杖刚打下去时,观察公觉得自己大腿突然疼了一下;再打一下,自己屁股上皮开肉绽。道人虽然在阶下喊叫,而观察公坐的椅子上已血水淋漓。观察公这才下令不再打道人,并赶走了他。道人离开济东后,不知到哪里去了。后来有人在金陵遇见他,见他穿着和以前一样。问他的近况,他却笑而不答。
鸽异
山东邹平有个张公子,特别喜爱鸽子,力求把所有的鸽种都收集到。他养鸽像爱护婴儿一样:冷了就用粉草疗养,热了就用盐粒喂食。鸽子喜欢睡觉,睡得太多会得麻痹病而死。张公子曾经花十两银子在广陵买了一只小而善走的鸽子,把它放在地上,它就不停地转圈。为了不让它死掉,常常要人把它握在手上,夜晚将它放在鸽群里,使它惊扰那些鸽子,可以免除群鸽的麻痹病。这种鸽子叫“夜游”。山东养鸽子的人家没有比得上张公子的,张公子也以善养鸽子自我夸耀。
一天晚上,张公子坐在书斋里,忽然一个陌生的白衣少年敲门而入。张公子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流浪汉,姓名哪里值得一提。听说公子养的鸽子最多,希望能给我看一看。我和你一样,平生也爱好鸽子。”张公子向少年展示出他所有的鸽子,真是五色齐备,灿若云锦。少年笑着说:“人们说的果然不假,公子可以说是穷尽了养鸽子所能做的事情。我也带来了一两只鸽子,你是否愿意看一看呢?”张公子大喜,跟着少年去了。
一路上月色苍茫,空旷的原野十分荒凉,张公子心里有些疑惑。少年指着前面说:“请快走,我住的房子不远了。”又走了几步,见一座院子,仅仅两根柱子。少年握着他的手进去,里面黑暗无光。少年站在院子里,口里发出像鸽子一样的鸣叫声。忽然有两只鸽子出来,形状像普通的鸽子,毛色纯白,飞到屋檐那么高,一边鸣叫,一边争斗,每扑一下,一定要翻斤斗。少年用手臂挥了一下,两只鸽子翅膀连着翅膀飞走了。少年又撮口发出异样的声音,又有两只鸽子出来,大的像鸭子,小的只有拳头那么大,它们站在台阶上,学鹤起舞。大鸽伸长脖子站着,张开翅膀做屏风,宛转鸣跳,好像逗引小鸽。小鸽上下飞鸣,有时站在大鸽的头顶上,翅膀翻动,像燕子飘落在蒲叶上,声音轻细,像敲打着小鼓。大鸽伸长脖子不敢动,但鸣叫更加急迫,声音变得像击磬两种叫声相和,听起来挺合节拍。然后小鸽飞起来,大鸽又反复逗引它。
张公子看到这些鸽子的表演赞叹不已,于是,他向少年作了个揖,乞求他割爱分给自己一只。少年不答应,张一再乞求,少年便将这两只鸽子呵叱走了,仍然发出先前那样的鸽声,招来两只白鸽。他用手托着,说道:“如果你不嫌弃,就把它们送给你吧。”
张公子接过来欣赏,只见它们的眼睛在月光的映照下呈现为琥珀色,通体透亮,好像没有隔阂;中间的黑眼珠比胡椒粒子还圆,打开它们的翅膀,肋下的肉晶莹闪光,甚至连脏腑都可以数出来。张公子很惊奇,但心意还没满足,继续不停地哀求。少年说:“我还有两种鸽子没有拿出来,现在不敢再请你看了。”两人正在谈论,张公子的家人点着火把来找主人。张公子回头看少年时,他已经变成了白鸽,像鸡那么大,冲着云霄飞去;眼前的院子也立即消失了,原来这哪里是什么院子,而是一座小坟墓。坟前种着两棵柏树。张公子与家人抱着两只白鸽,惊叹而归。
回家后,张想让鸽子飞舞,两只白鸽像当初一样驯服。虽然它们不是少年最好的鸽子,却是人间少有的。自然,张公子对这两只鸽子备加珍爱。过了两年,这两只鸽子生育了三只母鸽、三只公鸽。张公子高兴坏了,精心照料它们,谁要也不给。张公子的父亲有个朋友是位高官,一天,他见到张公子,问道:“你养了多少鸽子?”张公子应付了几句便借机退了下来,猜疑那位高官是喜欢鸽子,而自己又很难割爱。又一想,长辈的要求,不能够太违背。既然要送,便不能用一般鸽子应付,于是选了两只白鸽,用鸽笼装着送给他,自以为比赠送千金还要珍贵。
过了几天,他见到那位高官,本以为那位高官会说几句感谢的话,没料到那位高官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张公子忍不住问道:“前些日子送给你的鸽子好吗?”
那高官回答:“还算肥美。”
张公子吃惊地问:“烧着吃了吗?”
他说:“是的。”
张公子大惊,说:“这不是一般的鸽子,而是世人所说的‘靼鞑’啊!”
那高官回答道:“味道和一般的鸽子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张公子哀叹、怅然地回到家里。
到了晚上,他梦见白衣少年来了,责怪说:“我以为你爱鸽,所以就把子孙托付给你。为什么你竟然明珠暗投,致使我的子孙在锅里丧命了!如今,我带着儿子们走了。”说完,少年变成了鸽子,张公子所养的白鸽都跟随他,鸣叫着飞走了。
张公子天亮起来一看,白鸽真的都飞走了。他心里懊丧极了,一气之下就把所喂养的鸽子分别赠送给知心朋友,几天就送完了。
罗刹海市
从前有个叫马骥的人,年少时就风流倜傥。他为人很聪明,十四岁便考入学府。只可惜,他的读书生涯并不长久,因为他的父亲年老以后不再出门做生意,而让马骥弃学经商。马骥只好从命。
父亲一生经商,到过的地方不少,见过的奇事更多,但比起马骥后来的经历却逊色多了。马骥到底有过什么样的特殊经历呢?
有一次,马骥跟别人一道渡海经商,不料,他们的船被大风吹迷了方向,过了几天几夜,他们才从茫茫大海上发现了一个可以获救的都城。于是,他们一个个疲惫不堪地上了岸。
马骥生得英俊,小时候便有“俊人”的称号。但他平时对别人的外貌并不很在意。可是到这座都城才发现,这里的人长得都特别丑。他们看见马骥长得跟自己一点儿都不像,反而以为他是个妖怪,于是众人一哄而逃。马骥开始看见他们的模样,心里很恐惧。可是,当他了解到这里的人都害怕自己的时候,他不但不再恐惧,反倒想凭借自己的特殊力量来欺侮这城里的人。从此以后,看见城里的人在吃饭,他就径直跑过去,将城里的人吓走,然后吃他们剩下的饭菜。
有一天,马骥走到一个山村里。他发现,这个山村里有些人不像都城里的人那么丑,只是他们穿得破破烂烂,一点儿都不讲究打扮。马骥没有闯入他们的家园,而是坐在村头一棵大树下休息。山村里的人从来没见过像马骥这样的人,所以开始的时候,他们只是远远地望着他。过了好久,觉得他并不是什么吃人的怪物,才稍稍靠近了一些。马骥表示出友好的姿态,他笑吟吟地跟他们说话。但是,他说的话山村里的人多半听不懂。他费了半天口舌,才让他们明白,自己是从中国来的。听懂了他的话的山里人马上将这个消息告诉给所有的邻里。山村里的人于是都知道他马骥根本不是什么吃人的妖魔。尽管如此,那些模样生得很怪异的人始终不敢上前,差不多是看看马骥一眼就走开了。敢上前和马骥接触的,口鼻位置与中国人长得差不多。马骥和一些人总算沟通了感情。原来,这山村里的人很好客,他们便邀请马骥到村里做客。马骥也就不推辞。在酒宴上,马骥问他们为什么害怕,他们回答说:“听长辈们说,西去两万六千里有个地方叫中国,那里的人形象都很奇特,今天看见你,果然是这样。”马骥问他们为何这么穷,连衣服都穿不整齐,他们说:“我们国家所看重的不是文章,而是相貌。长得特别美的,就是上等人,做大官,次一等的,做地方官,再次一等的,也能得到贵人的宠爱,由此获得食物养活妻儿。像我们这些丑陋的人,刚出生时父母就认为不吉利,多半被遗弃了。有些之所以未被马上扔掉,只不过是为了传宗接代。”听他们这么一说,马骥更加好奇,于是追问他们这是哪个国家,山里人回答说叫罗刹国,国都在北边,离这个山村不过三十里地。
罗刹国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马骥很想亲眼去看看。他请山村里的人给他引路。村里人答应了。
罗刹国都城的城墙是黑色石头砌成的,远看黑黝黝的。城中的楼阁有近十丈高,但上面盖的瓦很少,多半是红色的石片。马骥和村人到达都城的时候,正赶上退朝,一大批官员从宫中出来,他们的阵势颇为壮观。马骥听见村人介绍说:“他是相国。”马骥一看,发现这位相国的两只耳朵是反着长的,鼻子则有三个孔,睫毛像帘子一样遮住了自己的眼睛。这时,又有几个骑马的官员从宫中出来,村人又介绍说:“这是大夫。”村人依次指出他们的官职,只见这些大夫一个个都长得面目狰狞、怪异。马骥发现,官位越低的人,丑的程度也就好一点。过了一会儿,马骥打算返回。可街上的人看见他都吓得惊叫奔跑,他们显然把他当作怪物。村人急忙向市民解释,市民这才停止奔跑。有关马骥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快传遍全罗刹国。
罗刹国的官绅大夫都很想看看这个异国来客。他们命令村民邀请马骥。可是,当马骥到他们家时,他们又不敢正面接触,男男女女只敢偷偷地从门缝中窥看。马骥去了好几家,情形都是如此。马骥有些不耐烦了。
这时,村人对他说:“有一个人肯定敢直接见你。”马骥问是谁,村人回答:“是保卫宫廷的侍郎,他曾经和先王一起出使国外,见过许多种人。”马骥于是登门拜见。侍郎果然很高兴,他把马骥看作尊贵的客人。侍郎年岁已高,看样子有八九十岁。他的外貌不算十分丑,只是眼珠突出,胡须坚硬。这位老侍郎说:“我年轻时经常奉王命出使国外,我到过很多国家,就是没去过中国。而今我已经有一百二十岁,早已闲居在家,已有十多年没去上早朝了。现在我见到你这位尊贵的客人,我不可不将此事上奏天子。对,明天一早,我为了你要去早朝。”老侍郎设宴款待马骥。为了表示欢迎,老侍郎还特地叫来歌女弹唱助兴。他问马骥中国有没有类似的歌舞,马骥回答说有。老侍郎于是请客人唱支歌。马骥不好推辞,便敲桌子作为节拍唱了一曲。谁知,老侍郎听了以后竟赞叹不已,连声说:“唱得太好了,好似凤鸣龙啸,我还从来没有听到过。”
第二天一早,老侍郎破例去上朝。他将马骥的情况一一向国王讲了,并推荐马骥当大臣。国王很高兴地下了诏书。但这时有几个大臣说马骥的外貌长得怪异,恐怕国王看了会受不了。这一来,马骥当大臣的事也就不了了之。老侍郎从宫中出来告诉马骥,并对此事深感叹息。
马骥在老侍郎家住了好久。有一次,他喝酒喝得太多,有些醉意。想到在这罗刹国里自己无用武之地,马骥的心中不免有几分惆怅。于是,乘着酒醉,他用煤炭把自己的脸涂抹成三国演义中张飞的样子,并拔剑起舞。谁知,他的这番表演竟获得老侍郎的赏识。老侍郎认为,马骥这么一打扮变得漂亮多了。他并且对马骥说:“你用这个样子去见宰相,宰相一定会觉得高兴,并要重用你。你由此可以得到很高的俸禄。”马骥以为老侍郎是在开玩笑,便笑着说:“我这样在你家里闹着玩玩还可以,可是,怎么能改换面目去贪图富贵呢?”老侍郎却不这么看。过了几天,老侍郎在家中设宴,请正在朝中掌权的官员们饮酒。在客人到来之前,他让马骥把脸画好等着,等客人到齐了,便喊马骥出来见客。那些见过马骥的官员见马骥模样大变,都奇怪地问:“为什么他原来很丑而现在却很美呢?”马骥穷尽自己的舞技,还唱了一支《弋阳曲》,他的精彩表演使那些官员开怀不已。
第二天,官员们纷纷上奏国王,要举荐马骥。国王见这么多官员一致举荐,便以召见使臣的礼仪召见了马骥。见面后,国王询问中国治安的策略,马骥用一些外交辞令细说了一遍,他的谈话很受国王的赞赏。高兴之余,国王在便殿设宴款待马骥。酒过三巡,国王请马骥唱高雅的歌曲,马骥立即起身,他学罗刹国歌女的样子,也用白绵缠头,唱了几曲靡靡之音。国王听了十分开心,当天就封他为“下大夫”。马骥可以称得上是功成身就。作为朝中要员,他常常参加国王的私宴,国王对他很宠爱。可是,好景并不长久。过了一段时间后,一些官员得知马骥的面目是假装的。从此,他每到一处,就听见别人窃窃私语;他还发现,官员们对他不再像从前那般亲近了,相反,他们总是尽量回避他。马骥在朝廷中变得越来越孤独。思来想去,马骥终于决定摆脱这个困境,他主动上疏请求辞职退休。然而国王不准。于是,他又上疏请求休假,国王只好同意,但只批准三个月的假期。于是,马骥乘马车赶回原来的那个小山村。村人都跪着迎接他。他将带来的金银分给朋友。村人说:“我们这些小人物能得到大人的赏赐,明天一定去海市,买些珍奇的东西报答大人。”马骥连忙问海市是什么地方,村人回答说,就是海中的集市。四海的鲛人都到海市来卖珠宝,四方十二国的商人也到海市进行贸易,其中还有不少神人来玩耍。海市虽然珍宝琳琅满目,但交易时总是云霞遮天,波涛大作,所以达官贵人一般不敢前往,他们多数是将金银交给我们,让我们替他们代购。村人还说:“现在离海市的日子不远了。”马骥从未听说过这些,便询问村民们是如何知道的。村人说:“我们早已掌握规律了。每当看见海上有朱雀往来飞翔,七天之后便是海市。”马骥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起来了,他对村人说,自己很想去看海市,到时候一定要把他带上。
过了三天,人们远远看见水天相接之处,有层层楼阁,纷纷聚集的商船,一艘接一艘,场面十分壮观。马骥跟随村人的小船,迎风斩浪,终于到了海上集市。他发现,集市城的城墙相当牢固,那些砖块竟和人一样长,城楼高耸入云,造型新颖别致。他们把小船系好后,便走进集市。嗬,这海市可真大啊。市面上陈列的奇珍异宝,光彩照人,多半是人世间没有的。当马骥和村人正在挑选物品时,忽然有个少年骑着一匹骏马而来,市民们都赶忙相让,相互招呼说“东洋三世子来了”。这位三世子眼睛倒也精明,他一眼就看出马骥不是当地人。他的话音刚落,立即就有人骑马前来询问马骥的籍贯。马骥很恭敬地在路旁行了礼,说自己是中国人。三世子一听,高兴地说:“和中国人相识,幸会,幸会!”于是马上叫人牵来一匹好马给马骥,和他并马而行,直奔西城。他们刚到岛岸,马骥所骑的那匹马竟长嘶一声跳进大海。马骥当时吓得晕头转向,当他大声喊叫“救命”时,只见海水正向两边分开,像两堵墙壁那样竖着。骏马跑得飞快,马骥惊魂未定,就到了一座宫殿外。这宫殿玳瑁作梁,鱼鳞为瓦,四周透亮,金碧辉煌,夺人耳目。马骥刚落马,就见三世子已在向他行礼,请他进入宫殿。马骥心想,恭敬不如从命。事到如今,也只好闯一闯了。
马骥迈步进入辉煌的宫殿。他抬头一看,发现龙王正端坐在大殿上。三世子连忙向龙王报告说:“臣在海市游览,遇见这位中国来的贤士,所以特地带来参见大王。”马骥也赶忙上前行参拜之礼。龙王说:“先生是大学问家,写诗作赋必定能超过屈原、宋玉他们,因此,我想请你大笔一挥,写一篇海市赋,希望你能完成。”马骥未加推辞,拿起龙王给他准备的水精砚、龙须笔。这里的纸洁白如雪,墨芳香似兰花。马骥才思泉涌,浮想联翩,一会儿就写成一千多字的赋,然后把它献给龙王。龙王读了以后,十分赞赏,说:“先生真是雄才,使我水国增光不少。”于是,龙王召集各部头领,在采霞宫设宴庆贺。酒过几巡,龙王举起酒杯对马骥说:“我有个爱女,还没有择婿,愿意把终身托付给你,先生愿意不愿意?”对龙王的宠爱,马骥心情激动,连忙感谢龙王。第二天,马骥赶去上朝,龙王封他为驸马都尉。龙王还把他的赋迅速传到四海。四海龙王,都派专员来祝贺,并抢着发出请柬邀请驸马赴宴。马骥穿着锦绣衣服,骑着青龙,吆喝着走出宫殿。几十名武士前呼后拥,一路上人欢马叫,不到三天,就游遍了四海。从此,“龙媒”的名声四海皆知。
马骥和龙女相亲相爱,生活十分美满。龙宫中有一棵玉树,树干晶莹,叶子如玉,又小又多,洒下满地浓荫。马骥与龙女常在玉树下吟诗唱歌。玉树开的花像栀子花,奇怪的是,每一片花瓣落下,都铿锵有声。拣起来一看,像红玛瑙雕刻而成,洁亮可爱。此情此景,身在龙宫的马骥却生出伤感,因为他想起了故乡。到后来,他的思乡之情日浓,于是,他就对龙女说了自己的想法,他问龙女能不能同他一起回故乡。龙女对他说,仙界与人间道路不通,因此,我不能随你回去。但龙女很理解马骥思念故土、思念父母之情。马骥听龙女一番诉说,禁不住眼泪直流。龙女对马骥说:“两地同心,就是夫妻,何必要早晚在一起才叫白头偕老呢?”她要马骥在三年之后的四月八日,再驾船到南岛来,她将把他们尚未出生的孩子托付给马骥。分别前,龙王设宴送行,并送给马骥很多礼品。龙女乘坐白羊车,一直送到海边。她说了声请多珍重,便回转羊车离去了,海水又合在一起,再也看不见水下的龙宫了。
别后不久,龙女竟生下一对双胞胎。但盈盈一水相隔,仙凡永远分开了,龙女和马骥无法互通音讯。马骥一直牢记着三年的期约。到了四月八日那一天,他驾船到南岛,远远看见两个孩子浮在水面拍水戏耍,竟然沉不下去。马骥赶忙上前拉起孩子。仔细一看,他们长得都很像龙女。马骥发现他当年离开龙宫时给龙女留下的红玉莲花,而今别在孩子的花帽子上。马骥心中又喜又悲。两个孩子活泼可爱,他们呀呀地喊着要回家。马骥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想到水下的龙女是如此贤惠,而烟波之中又无路可寻,只好怅然地抱着两个孩子回家了。三年前分手时,龙女送给他的珠室,价值连城,马骥和他的孩子们几辈子也花不完,但是,马骥心中的惆怅却越来越深,他怀念龙宫,思念龙女,更忘不了罗刹国的人。
种梨
有个乡下人推着一车梨到街上卖。因梨的味道香甜,所以他要价很高。这时,有一个头戴破头巾、身穿旧道袍的道士,在车前请乡下人施舍他一个梨。乡下人粗野地呵斥他,他却并不走,乡下人更为恼火,大声责骂他。道士说:“你这一车梨有好几百个,我只是请你施舍一个给我,这对于你也不算什么大的损失,你不给倒也算了,何必发这么大的脾气?”旁边围观的人也劝乡下人挑个最差的梨给道士,打发他走算了。而乡下人却坚决不肯。酒店里一个伙计见外面吵闹得不可收拾,于是自己出钱买了个梨,送给道士。道士向他表示感谢。然后又对围观者说:“出家人不知道吝惜是什么。我有很好吃的梨,拿出来请大家一同品尝。”有人说:“你既然有好梨,为何不自己吃呢?”道士说:“我需要这个梨核作树种。”于是他大口大口地把梨吃下去,将梨核放在手上,解开肩上破土的工具,挖了个数寸深的坑,先把梨核放进去,然后又用土盖上,并向观众要开水浇灌。喜欢凑热闹的人赶忙向路边小店要了一碗开水,道士接过来浇在坑里。在众人的注视下,梨树的嫩芽出土了,渐渐长大;忽然间便长成了树,树叶茂盛;一会儿就开了花;又一会儿便结了梨,个大芳香,压弯了每个树枝。道士就从树上摘下梨送给观众,不一会儿的工夫就摘完了梨。梨赠完后,道士就用长刀砍梨树,砍了很久,才把梨树砍倒;然后把还长着叶子的树杆扛在肩膀上,非常从容地走了。当道士开始变戏法时,乡下人也夹杂在人群里面伸长脖子、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竟忘记卖梨的事。当道士走远后,他才回头看车子,发现满车子的梨都没有了。乡下人这时才醒悟过来,刚才道士分给大家的梨原来都是自己的梨。他又仔细检查车子,发现有个车把不见了,是刚刚砍断的。他十分愤怒,急忙去追道士。转过墙角,只见被砍的车把在墙脚下,而道士早已不知去向了。此事成为满街市民的一个笑柄。
骂鸭
城西白家庄有个人,把邻居家的鸭子偷来杀着吃了。到了夜晚,他觉得皮肤很痒,天亮一看,皮肤上竟长出茸茸的鸭毛,而且一碰就痛。他很害怕,又没有办法可以医治。晚上梦见一个人告诉他说:“你的病是上天的惩罚。必须要受那个丢鸭人的骂,鸭毛才会脱落。”可是,那位邻居老头向来气量很大,丢失任何东西,从来不在语言和脸色上表现出来。有人告诉老头说:“鸭子是某人偷的,他最怕挨骂,骂他也可以警告他将来不偷。”
老头却笑着说:“谁有闲气来骂恶人?”始终不骂。
偷鸭人更加窘迫,不得已,只好把偷鸭子的实情告诉给邻居老头,老头这才责骂起来。不过,这样一来,偷鸭人的病也就好了。
为父报仇的眉间尺
眉间尺是铸剑名匠干将的儿子。他父亲曾专心致志为楚王铸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利剑,可是残暴的楚王怕干将又替别的国君铸剑,就把干将杀了。干将临死前曾留下另一把宝剑,要他未出世的儿子日后替他报仇。
眉间尺因为眉梢距离有一尺宽,因此有这外号。他从小没有父亲,受尽邻家孩子的欺侮。到他稍稍长大,他母亲莫邪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眉间尺决心为父报仇。他拿了干将藏在松树柱子里的宝剑,带上干粮,直奔京城而去。楚王心里有鬼,梦见眉间尺来杀他,醒来赶紧叫人张贴榜文,画上眉间尺的图像,重赏捉拿。
眉间尺看情形不好,赶紧跑到深山暂时躲避。就在他无计可施、哀伤悲痛之时,走来一个黑衣人。这黑衣人替他出了主意:用眉间尺的头,假意向楚王求赏,趁机杀掉楚王。眉间尺觉得只有这个办法才能完成自己报仇的心愿,就从背上抽出宝剑,使劲往颈脖一抹,割下自己的头,连同宝剑一块交给黑衣人。
黑衣人去见楚王,献上人头。楚王一见,顿时放下心来,认为凶手已经捉到,吩咐兵士把眉间尺的头掷到城外荒野里去。黑衣人忙阻拦说,这颗人头应该放在汤锅里煮烂,否则还会兴妖作乱的。楚王同意了。眉间尺的头颅在锅里煮了三天三夜,面容一点也未改变。黑衣人要楚王亲自到锅边看一下,说只有用大王的雄威压一压邪气,头才会烂。楚王不知是计,走近汤锅,探头去看,这时黑衣人抽出宝剑,只见一道寒光过后,楚王的头就断落在汤锅里。
眉间尺的头立刻从锅底冒上来,咬住楚王的耳朵,楚王的头也反扑上去,两颗头你咬我扑,一时不分胜负。黑衣人见此情景,连忙割下自己的头,帮眉间尺去斗楚王。过了七天七夜,眉间尺终于嬴了,三颗头颅也被煮得稀烂,分不清楚哪是楚王,哪是眉间尺和黑衣人。人们把汤锅里的东西分作三份,葬在三个地方,修了坟墓,统称“三王墓”。
吴孟举遇仙
清朝乾隆年间,有个读书人吴孟举,是浙江石门县洲泉人。他家底富厚,良田千亩,又官为内阁中书,可以说既有荣华,又有富贵,唯独缺少一样,就是长生不老的仙术。
吴孟举听说苏州民间以四月初八为“神仙节”,传说每年这一天,天上神仙都要下凡一游,察看人间世故。人们都想亲眼看一看神通广大的仙人,所以四月初八这天,整个苏州总是热闹非凡。可是从来也没有人真的在这一天见到过神仙,只有用当地一句俗语:“见仙不识仙,富贵三千年”来取个吉利罢了。但吴孟举并不因此而灰心,他要到苏州碰碰额角头的运气。
这年四月初八,吴孟举早到了苏州,既不打红伞,也不坐蓝轿,只带了四个亲兵,兴冲冲地上街凑热闹。这天满街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货摊,还有打拳头卖膏药,敲搭板唱“莲花落”等卖艺人。扎闹猛的人川流不息,真是个热闹的神仙节。吴孟举没心思欣赏这些热闹景致,而是留心观察来往行人的神态举止,想从中辨认非凡之人。
吴孟举串街过巷,不觉来到八里桥堍,正想举步上桥,只见桥上一个衣衫褴褛的叫化子,手握一根破竹拐杖,摇摇晃晃走下桥来。叫化子嘴里衔着一枚铜钿,随着自已的呼吸,发出“嘘、嘘”的声音。吴孟举被这叫化子的模样和举动所吸引。他眼睛盯牢看,脑筋骨碌碌转,忽然心头一亮,急忙上前,朝叫化子深深地作了一揖。叫化子连忙还礼,面带惊奇地说:“怪哉!怪哉!谁人不知你是堂堂内阁中书老爷,怎么向我这穷叫化作揖呢?”吴孟举面带喜色地问:“请问,你可是吕仙?”叫化子说:“此话从何而来?”吴孟举手指叫化子嘴里的铜钿说:“口衔铜钿,两口相叠,叠口吕也!”叫化子说:“原来如此,念今日一面之交,送几句诗给你。”说着就用破竹竿拐杖在桥栏杆上写下了:
我在苏州几十年,无人知我是神仙,
唯有洲泉吴孟举,知我是仙非我缘,
神州仙界爱清贫,切莫贪图官和钱。
叫化子写毕,吴孟举看完,字也消失了,人也不见了。此时,吴孟举确信真地遇见了仙人吕洞宾。他回到府上,细细品味吕仙赠诗。心想:“知我是仙非我缘”意思就是:“虽然知道我是神仙,但没有成仙的缘分。”为啥没有缘分呢?因为自己多富贵少清贫。
不久,吴孟举便听从吕仙劝戒,辞去内阁官职,回到洲泉祖居,将田地财物分赠乡亲,自己简居书斋,著书立说,过着清贫的晚年生活,死后葬在洲泉西面的马坟头。据说后来有人盗了吴孟举的墓,但墓里没有半点陪葬的贵重物品。可见吴孟举晚年确是弃富贵从清贫了。
井神现身
元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吴湛的人,家住在荆溪旁。此地有一眼泉水,十分清澈甘甜。周围居住的人们,都饮用此泉。吴湛是个勤劳爱干净的青年农民。父母亡故,还未婚配,独自一人生活,喜欢经常帮助乡亲们做事。他看见泉水周围没有遮栏,易于落入脏物,于是找来竹子编成篱笆,把泉水围起来,方便大家饮用。一天,吴湛在泉水边看到一个白田螺,拣回家放在水缸里。此后,每天工作回来,热腾腾的饭菜已经摆好了,吴湛感到惊奇。一天,他躲在窗外偷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子从田螺壳中出现,走到灶具旁切菜做饭。吴湛急忙冲进屋去,女子吃了一惊,来不及归壳,只好以实言相告说:“我本是泉神,因君敬护泉源,并知君鳏居,故前来为君准备饭菜,君吃了我做的饭,当会得道。”说完就不见了。
吝啬鬼
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国家里,住着一个名叫“伊利沙”的人。伊利沙的家里很有钱,可是他为人吝啬,不但对别人小器,从来不给别人任何东西,就连对自己也十分刻薄,吃粗茶淡饭,穿破烂衣服。有时候,有朋友来家里吃饭,他觉得太浪费了,等朋友走后,他就要饿两三天,不吃不喝,把被朋友吃掉的东西省出来,心里才舒服。
在伊利沙的隔壁,住着一个穷人。这个人生活过得很拮据,但是他每天都要想方设法地吃鱼吃肉,经常招待朋友,很大方。伊利沙看到他的样子,感到自己很可怜。终于有一天,他狠了狠心,杀了一只鸡,偷偷跑到荒郊野外,准备好好吃一顿。
天帝知道伊利沙是个吝啬鬼,突然看到他要吃鸡,便想和他开个玩笑。
天帝变成一条狗来到伊利沙身边讨食。狼吞虎咽的伊利沙恨不得把骨头也吞进肚子里,哪里舍得给狗吃。于是,伊利沙说:“你如果能四脚朝天,在半空中停留一会儿,我就给你吃。”
伊利沙刚说完,狗便腾空而起,四脚朝天。伊利沙惊呆了。他只好扯了点儿鸡皮,可是,就连这点儿鸡皮,他也舍不得给狗。他眼珠子转了转,又想了个主意,说:“鸡皮不好吃,这样吧,如果你能让眼珠子掉下来,我让你吃鸡肉。”
伊利沙的话刚说完,狗的两个眼珠子真的“啪!啪!”地掉到地上了。
伊利沙很高兴,他心想,太好了,狗的眼睛瞎了,看不见什么,我可以一个人吃这个鸡了。于是,他悄悄地躲开狗,躲到另一边去吃鸡。
天帝很生气,他来到伊利沙的家里,进门就吩咐守门的人,说:“等一会儿不管谁进来,都给我轰出去。”然后,他下令把伊利沙所有的财产施舍给穷人。
伊利沙吃完了鸡,心满意足地回家了。可是,他刚跨进家门。便被一阵棍棒狠打。伊利沙被打得躺在地上,没法动弹。等他睁开眼睛,发现家里已经没有了任何东西。
这时候,天帝又变成了一个修行僧,走到他面前,问:“施主为何愁眉苦脸?”
“我被人戏弄了,家里的东西也都被偷了。”伊利沙说。
“施主,钱财是人生的身外之物,多了反而会带来烦恼和祸害。你拼命攒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更不舍得施舍穷人,这样做又有什么意思呢?”
这时,伊利沙才如梦方醒。从那以后,他不再吝啬,而且乐于助人。
正直的穷人
从前,有一个人非常贫穷,他吃不饱饭,穿在身上的衣裳也是破破烂烂的,无以自立。但是,这个人很诚实、正直、品行高洁,他从来就不做非法、非礼的事情。
后来,他因为实在太穷了,眼看就要饿死了,就去给一个有钱人当仆人。
这个有钱人是一个商人,他带着这个穷人,到大海里面去采珍珠。他们采到了很多的珍珠,然后起航回家。可是,当船行驶到半路上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船停了下来,无论如何划桨,船也一动不动的。
船上的商人们非常惊慌,他们心想,一定是因为他们在海上采珍珠,得罪了海神,海神发怒了,要惩罚他们。于是,商人们连忙跪下祈祷,请求海神高抬贵手,放他们一条生路。
穷人一直都站在这群商人的身边,因为他一生从来都没有做过任何亏心事,所以,他一点儿都不害怕,心安理得地站着,没有像商人们那么祈祷。
果然,船开不动,是因为海神在作怪。海神觉得商人们在海里采珍珠,亵渎了自己的尊严,有心要惩罚他们。但是,海神知道,在船上的这个穷人是一个好人,不应该连累他。怎么办呢?
海神苦苦地思索,他想来想去,整整想了七天七夜,第八天,海神终于想出了一条好办法。
海神想:“让我考验一下这些商人吧!如果他们经得起考验,我就饶恕他们;如果他们经不起考验,那我就惩罚他们,也不会连累那个穷人了。”
因为船在海上整整停了七天七夜,一动也不能动,船上的人都急坏了。
在第八天凌晨,一个商人突然做了个梦,梦见海神对他说:“只要你把船上的那个穷人送给我当牺牲品,我就放你们走。”
这个商人醒来以后,把这个梦告诉了其他的人。正当他们在秘密商议如何处置时,穷人知道了这件事。穷人慨然地对他们说:“好吧!就让我做海神的牺牲品吧!不要因为我一人,而连累你们大家。”商人们一听见穷人说他可以自愿牺牲,高兴极了,因为这样便少了许多麻烦。他们扎了小木筏,在木筏上放了些水和粮食,让穷人上了木筏之后,就扬长而去。海神见到这种情况后,便卷起一股大浪,把商人们的船打翻,使他们个个葬身鱼腹。同时,又吹起一股顺风,把穷人的木筏一直顺利地送到了岸边。穷人就这样安全地回到家乡,与妻儿们团聚了。
人蟒斗
那是在南诏国的时候,苍山的马耳峰下,出现了一条蟒精。它到处兴风作浪,践踏庄稼,吞食人畜,弄得洱海四周的人民不得安宁。
恶蟒作乱的消息,传到南诏王宫里。南诏国王马上召集大臣商议除掉恶蟒的办法,可大将军们吓得面如土色,文臣们吓得锁紧眉头,谁都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来。最后,一个老大臣出了一个主意:挂榜招贤,斩除恶蟒。
苍山应乐峰下有个石匠,名叫段赤诚。他虽然是贫穷出身,但却有一身好武艺,而且心地善良,见义勇为。他看到蟒蛇把乡亲们扰得不得安宁,造成深重的灾难,心中十分难过,他决心凭着自已的一身好武艺,拼出一条命去斩除恶蟒,拯救乡亲们。于是他来到榜文前,“哗”地一声撕下了榜文。
南诏王听说段赤诚撕下了榜文,立即派人把他招来,对他说:“壮士,你要去为民除害,现在我代表全国人民为你送行,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除去恶蟒。”于是,段赤诚手提锋利的“浪剑”,全身捆满钢刀,威风凛凛地出发了。
这时,村里村外的乡亲们都纷纷赶来看望他们心中的英雄段赤诚,有的向他献刀,有的为他献计,有的端出好酒为他饯行。段赤诚万分感谢众乡亲们的好意,他激动地对大家说:“请父老乡亲们放心,我一定要斩除恶蟒,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报答大家的盛情。”
这天黄昏,正是恶蟒将要出来兴风作浪的时候,段赤诚驾上一只小船,迎着洱海的狂风巨浪,向恶蟒经常出没的地方驶去。恶蟒和平时一样,正是吃兴正浓,只要见到水面上有船只来往,就张开血盆大口上前来吞食。
英勇机智的段赤诚驾着小船刚来到恶蟒的身边,那恶蟒便猛地抬起头来,使出全身的力气,摆动长长的大尾巴向小船扑来。段赤诚无半点畏惧,他挥动“浪剑”,迎上去就是一剑。狡猾的恶蟒看到从右边闪来了一道剑光,它忙把头向左边一摆躲过了剑锋。段赤诚毫不犹豫又劈出第二剑,蟒蛇看到从左边来了剑光,便把头向右边一摆,又躲过了一剑。
段赤诚看到恶蟒左躲右闪,两剑都没有劈着,便举剑从上向下劈去,恶蟒又闪身往水里一钻,直钻到段赤诚所乘的小船底下,一个大翻身就把小船打翻在了水里。经过与恶蟒几个回合的战斗,这时,段赤诚已是精疲力竭了。
怎样才能除掉恶蟒呢?段赤诚急中生智,当恶蟒张开大口向他扑来的时候,他一挺身,两手举着“浪剑”冲进了恶蟒的口中。段赤诚身上捆着的无数钢刀这时发挥作用了,他在恶蟒腹中上下翻滚,左挑右刺,把恶蟒的五脏六腑绞了个稀巴烂。
恶蟒被除掉了,但段赤诚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善生王子
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名叫“提婆”。
提婆一共有十个王子,其中有一个王子名叫“善于”。善于统治着一个小王国。因为他善于治理国家,所以国力强大,百姓生活富裕。
有一年,小王国遭到了邻国的侵略,善于率领百姓努力抵抗,但寡不敌众,最后还是丢失了国土。善于只好带着妻儿投奔父亲提婆。
善于的儿子名叫“善生”,那时只有七岁,长得十分可爱。善于夫妇抱着儿子,在兵荒马乱之中逃命。善于要逃回父亲提婆的王国,路上一共需要七天时间。他们携带了七天的干粮。不料,却在中途迷了路,七天后,还没有抵达提婆的国境。
粮食吃完了,怎么办呢?兵荒马乱的,又能去哪儿找粮食呢?难道一家三口就要这样子饿死吗?“不行,”善于心想,“不能让三个人都死在路上,必须要牺牲一个人,让其他两个人活下去。”
这样想着,善于便悄悄落在后面,暗暗抽出了身上佩戴的宝刀。他准备杀死妻子,保住自己和儿子的性命。
这时,善生在不经意中回头,发现父亲正要挥刀砍自己的母亲,立刻拦住了父亲,说:
“父王,你不要杀死母亲。世界上,哪有孩子吃母亲的肉的道理呢?父王您就杀了我吧,应该把儿子的肉拿来作为父母的粮食。”善生说完,紧紧搂住了母亲不放。
善于被儿子的一席话,说得泪如雨下。
善生又说:“父王,您不要杀死我,因为如果您杀死了我,我的肉就会腐烂。所以,您不要杀我,就直接割肉吧。”善于不忍心下手。善生便自己拔刀割身上的肉,跪着献给父母。善于夫妇惊惶失措,最后只好成全儿子的心愿,吃了他的肉。就这样,善于夫妇饿了的时候,儿子善生就把割自己身上的肉,献给父母吃。一直到最后,善生把身上所有的肉都割完了,只剩下一堆骨头。善于夫妇含着眼泪,把儿子的尸骨留在荒野上,继续赶路。父母离去后,善生王子在心里为父母祈祷,说:“父王,母亲,希望你们能够平安回国。”善生王子的善心和孝心,感动了天地,天帝为了试探善生童子的心意,变成一只狼来吃他。善生毫不畏惧地说:“虽然我只剩下了一副骨头,但我也愿意让你充饥。”
天帝现出了本来面目,对善生王子连声赞叹,说:“你自愿割了自己的肉来维持父母的生命,真是罕见的义举。说吧,你有什么愿望,我都满足你。”
善生说:“我希望能够成佛。”
天帝询问他:“你恨自己的父母吗?”
善生说:“我不恨父王和母亲。只要我能够成佛,就可以还我本来面目。”
善生王子的话刚落,忽然身上就生出了皮肉,恢复了原来的可爱身影。
王六郎
淄川县城北郊有一个姓许的渔夫。他膂力过人,爱好喝酒。经常左手拿着酒壶右手拉着渔网在河边打渔。他时常将酒洒入河中诚心诚意祈祷:“愿天下所有淹死鬼都有酒喝。”后来这成了他的习惯。别人打鱼,始终无所得,而许某却独获满筐。一个晚上,许某正在独自饮酒,有个年轻人走过来,在他的身边徘徊。许某请他饮酒,他也不客气,马上就举杯和许某共饮了起来。饮酒以后许某整夜没有捕到一条鱼,心里很失望。年轻人起身说:“让我在下游替你把鱼赶来吧。”说完就起身离开了。时间不长,年轻人又回来了,说:“鱼大批游来了。”果然听见咋咋有声,一收网竟网住了很多条鱼,都足有一尺长。许某非常高兴,向年轻人道谢。打算回家了,把鱼送给年轻人,年轻人不接受,说:“屡次享受你的美酒,赶鱼小事一桩哪里谈得上报答。如你不嫌弃,我将要把赶鱼当做经常的事了。”许某说:“这就是你要把我当成外人了。我今天才认识你,我们以酒会友,推心置腑,已无二话。你愿意帮助我,我感激不尽。我应该怎样报答你呢?”问他的姓氏和表字,回答说:“姓王,还没有字,见面可以叫王六郎。”于是分别。第二天,许某卖掉鱼,多买了些酒。晚上来到河边,年轻人已先在那里,就和他高高兴兴喝起来。饮过几杯,王六郎就替许某赶鱼。
像这样过了半年,六郎忽然告诉许某说:“认识你这么久,我们已经情同手足了。感情虽深,但离别的日子却不远了。”话说得凄凉痛苦。许某吃惊追问。六郎本来不想讲出来,后来终是说了出来:“友好能像我们两个这样,说了或者不会惊讶吧?如今要分别了,不妨明白相告:我真的是鬼。向来嗜酒,沉醉溺水而死,到现在好几年了,以前你捕获的鱼,偏比别人的多,都是我暗中驱赶的结果,用来报答你洒酒祭奠而已。明天孽报将满,会有代替我的人,我要去投生了。相聚仅有今晚,所以不可能没有遗憾之情。”许某刚听说六郎是鬼感到惊骇,但亲近已久,不再害怕。于是也落泪哀叹,斟满了酒说:“六郎喝了这一杯,不要悲伤。既相见又仓促别离,本来令人悲伤,但孽报已满灾难将脱,正该庆贺,悲伤就不合情理了。”于是和六郎畅饮,就问:“代替你的是谁?”答道:“老哥在河边看着,明天中午,有个女人过河溺水的,那就是。”听到村里雄鸡啼晓之后,两人才洒泪而别。第二天,许某一大早就赶到河边守候代替王六郎做鬼的水。没过多久果然有个妇人怀抱婴儿走过来,一挨近河就落到水里。小儿扔在河岸上,无人照顾,便大哭了起来。妇人下沉上浮好几次,忽然水淋淋地爬上岸逃了出来,就地稍事歇息,抱起孩子竟然离去。在妇人溺水时,许某非常不忍心,想要跑过去搭救,再一想那是六郎的替身,因而止住不救了。在妇人自己出了水的时候,许某又怀疑王六郎的话没有应验。到了晚上,在老地方捕鱼。王六郎又到来,说:“如今又见面了,并且不再说别离了。”问他不别的缘故。他说:“那女子本来已代替我了;我怜悯她怀里的孩子,我不想因为代替我一个人做鬼,而害死两条性命,所以放过了她。再有替身不知是什么时候了。或许是我们两人缘分未尽吧?”许某感叹说:“这种仁人之心,可以上通天帝了。”从此相聚如初。过了几天,王六郎又来告别。许某猜他又有替代的人。回答说:“不是。日前一念间的同情,果然上通天庭。现在任命我为招远县郎镇土地,来日上任。如果不忘旧日的交情,该去探视一回,不要怕路远难行。”许某祝贺说:“你正直成神,我心里很是快慰。但人神隔界,即使我不怕路远难行,但又会怎样呢?”年轻人说:“只管去。不要疑虑。”再三叮嘱才离开。
许某回到家里,就要整装东行。他的妻子笑他说:“离这儿好几百里,即使有那个地方,泥胎土偶恐怕也不能跟你一块儿交谈。”许某没把妻子的话放在心上,拿上行李便往招远县而去。询问当地居民,果然有个郎镇。找到那里,就住进客店,打听土地祠所在地。店主人吃惊地问:“客人莫非姓许?”许某答:“是姓许。你怎么知道的?”又问:“客人的县邑莫非是淄川?”答道:“不错,你怎么知道的?”店主并不答话,急忙出了门。没过多久,很多男人抱着孩子,大姑娘小媳妇到门口窥视,乱哄哄地来了,越来越多,围得水泄不通。许某越发惊讶。大家就告诉他:“几夜前,梦见神人说:淄川姓许的朋友就要到来,可以帮他筹集些路费。我们恭候已经很长时间了。”许某也感到奇异,就到土地祠祭奠而祝告说:“别君以后,日夜怀念,远来赴往日之约。又蒙你托梦晓示居民,感激之情刻骨铭心。愧无丰厚礼物,只有薄酒一杯,如不嫌弃,就像在河边那样喝起来吧。”祷告完毕,焚化钱纸。顿时看见风从神座后边吹起,旋转了一阵子,才散去。夜里梦见王六郎来了,衣帽整洁,跟往常大不一样。向许某致谢说:“劳你远路来看望,悲喜交加。但身担微末神职,不便见面,近在咫尺如隔河山,心下很是悲伤。居民有微薄的礼物相赠,就算我酬答往日的友好之情罢。回家日子确定时,我还要跑来送别。”住了几天,许某打算回家。众居民挽留殷勤,早晨请晚上邀,每天就更换几位东道。许某坚持要走了。众人就折好礼单抱着包裹,争着赶来赠礼送行,不足一个早晨,赠送的东西就装满了口袋。老人孩子都聚在一起,为许某敬酒钱别送出村子。忽然刮起旋风,跟随许某走了十多里路。许某拜而又拜说:“六郎珍惜保重!不劳远送了。你心存仁慈博爱,自然会为一方造福,不用老朋友嘱咐了。”那风徘徊了很久,才离去。村民也感叹惊讶回村了。许某回家以后,家境渐渐富裕,就不再打鱼了。日后见到招远人问起来,得知土地神大力相助,不由叹服。
宦娘
陕西有一个世家子弟名叫温如春,自幼喜爱弹琴,很有造诣。温如春外出游玩总把琴拿着,边游边弹,非常风雅。有一次他外出到山西游玩,在一个古庙前碰到一个道士。那个道士也是一个爱弹琴的,两个便成了好友。道士叫温如春弹奏一曲,温如春谦让,请道士先弹。道士也不推让,答应了。
于是他从琴囊里取出来交给温如春。温一看,琴的木纹很精致,手拨动了一下,发音也极其清澈,便愉快地弹了一支短曲;道士微微一笑,似乎并不介意他的技艺。温又使出他的拿手本领奏了一会,道人微微地笑道:“还不错,还不错,还不能做我的老师。”
温如春知道这个道人非同寻常,便虚心向他请教弹奏技艺。道人把琴放在膝上,刚动手拨了几下,就带来了一阵温柔的微风;又弹了一会,千百只禽鸟纷纷飞来,院子里的树上都栖满了,温如春非常惊奇,就恭敬地请求指教,道人重复地弹了几遍,温如春侧看耳朵专心致志地倾听,道人叫他试着弹弹,纠正了他弹得不入调的地方,然后对他说:“你现在的奏琴技艺天下无人能比了。”
温如春并没有骄傲,越发刻苦弹琴,他的技艺已无人能比,娴熟无比。
后来他回到陕西,离家还有几十里,天已经黑了,又下起暴雨来,没有地方可以投宿。正好路旁有一个小村落,他就跑了过去,也来不及细看,看见一家就匆匆闯了进去,进屋一看,却静悄悄的,过了一会,才有一个少女出来,大约十七八岁,长得和仙女一样美丽。她抬头看见来了生人,一愣往里就跑。温如春那时还没有结婚,见到这位女郎,忍不住暗生情愫。
一会儿,一个老婆婆出来问话,温如春通了姓名,并且请求借宿。老婆婆说,借宿是可以的,可是没有床铺,如果你不嫌弃,可以将就铺点草过一夜。
稍等了一会,老婆婆拿了蜡烛来,摊开草来铺地,对客人相当热情。问她的姓名,回答说姓赵,再问她刚才那少女是谁,她说:“她叫宦娘,是我的侄女。”温如春说:“我自不量力提出一个要求:她可不可以同我结亲?”老婆婆皱着眉头说:“这个老身不敢答应。”温如春问她为什么,她只含糊地说:“很难讲。”温如春非常失望。
老婆婆走后,温如春一看铺的草又湿又烂,根本就没法睡下去,只好坐着弹琴来度过这寂寞的长夜,等雨稍微小了一点,就冒着雨回家了。
温如春的家乡有一个告老还乡的姓葛的京官,喜欢结交一些有才艺的人。温如春偶然前去拜访,他请温如春弹奏一曲。弹奏时,帘子里隐隐约约像有女子在窥听,忽然一阵风刮起帘子,看见一个极漂亮的十六岁的少女,原来是葛的女儿,名叫良工,精通诗词,很有才气,她的美丽是附近一带都闻名的。
温如春动了心,回去同母亲讲了,就差媒人去说亲,但是葛老头嫌温如春家已经衰败了,没有答应。而女儿呢,自从听了温如春弹了一次琴以后,心里已经爱上了他,常常想再听他的演奏;可是温如春因为婚姻不成,就心灰意懒,再也不愿踏进葛家大门了。
一天,良工在园里拾到了一张旧的诗笺,上面是一首《惜余春》的词,这样写道:
因恨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郎颠倒。海棠带醉,杨柳伤春,同是一般怀抱。甚得新愁旧愁,铲尽还生,便如青草!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摈弃了,芳裳妒梦,玉漏惊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说长宵似年,侬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
良工诵读了几遍,心里很喜欢这首词,把它带回房里,拿出漂亮的纸头,用正楷把它抄录了下来,放在桌子上,过了几天再找就找不到了,心想大概是给风刮走了。葛老头那天正好从女儿房门口经过,便发现了这首词,抬起来一看,是女儿的笔迹,就认定是她做的,心里很讨厌词的内容不正派;又不忍当面责备她,只好把它烧毁了。从此,他想到女大难留,决心把她早点许配人家算了。
刚好邻县刘布政使的儿子派人来求婚,葛老头已经同意了,但还想见一见他本人;刘公子就打扮得漂漂亮亮来见他。葛老头一看他相貌长得很俊秀,心里很喜欢他,隆重地予以招待。但他走了以后,竟在他的座位底下发现了一只女人绣鞋,葛老头觉得这少年是一个轻佻的人,对他的印象不由得大打折扣了起来。就把媒人叫来,告诉他这件事;刘公子竭力辩白,说不是他的;可是葛老头不相信,到底拒绝了婚事。
葛家向来有一种绿色的菊花,从来不肯把它分给别人。只由良工把它养在自己的闺房里。奇怪的是温如春家的菊花有两枝突然一夜之间变成了绿色。朋友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去观赏。温如春自己也非常珍爱它们。一天清早,他去看菊花,发现花圃边有一张诗笺,上面写着一首《惜余春》的词,他反复读了几遍,想不出这是从哪里来的;又因为“春”字是他自己的名字,心里就越发喜爱这首词了,便拿到书桌上细细地读并加以品评。
温如春家的菊花也变成绿色的消息不久就让葛老头知道了。他起先还不相信,于是决定亲自上门去瞧瞧。一到书房,就看到桌上有首词,拿起来就想看;温如春因为自己所加的评语不好见人,连忙夺过去揉掉;葛老头只看了开头的一两句,正是他在女儿房门口拾到的那一首。内容完全相同。马上起了疑心,连温如春的绿菊,也认为是他女儿偷偷送给他的。
葛老头非常气愤地回到家里。他把今天在温家所看到的一切都告诉他夫人。他要他夫人去责问女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良工本来就不明就理,被她母亲紧紧逼问,心中委屈不分,忍不住泪水涟涟,要死要活。葛老夫妇不敢胡乱断定自己的女儿不检点,不敢再责问良工。葛老太太恐怕这事闹到外面去,反而更丑,主张不如把女儿嫁给了温如春,老头儿也认为主意不错,就托人辗转把意思传达给温如春,温如春高兴得当天就大请其客,摆了“绿菊宴”。他又焚香弹琴,到半夜才歇手。夜深了,温如春已经上床,书房的小书僮忽然听见琴自己发出声音来。起初还以为是旁的仆人的在弹着玩。后来发现并没有人,就去告诉温如春,温如春自己去一听,果然不错,听那琴弹得很生硬,仿佛是在学他而又没学好似的;他点着灯急忙跨进去一看,什么也没有,温如春把琴取走,整夜就毫无响动了。
温如春想,弹琴的可能是狐狸精,而且断定是想跟自己学琴的。因此,他每夜自己弹一曲,然后把琴放在那里让它去弹,好像教学生一样。每天晚上他自己偷偷地听着,过了六七夜,那琴声弹出来居然像一个曲子,谈得不错,十分悦耳。
如春结了婚,夫妻二人谈到过去那首突如其来的《惜余春》词,才知道他们得以结合的原因;但是谁也不知道这首词是哪里来的。良工知道了琴会平空弹起来的怪事,亲自听了一下,对丈夫说:“这不是狐狸精。那调子很凄凉,像是鬼弹的声音。”温如春不大相信。良工说她家有一面古镜,妖魔鬼怪都可以照得出原形,第二天就派人去拿了来。
等到琴声响起来的时候,他们就拿着镜子,猛一下跑进房去,点火一照,果然有一个女子慌慌张张地缩在屋角,没法隐匿。仔细一看,原来是赵家的宦娘。
温如春吃惊不小,连忙询问宦娘其中的细节。宦娘知道再也隐瞒不了自己的身世了,只得流着泪边哭边说:“我帮你们做媒,使你们结合,不能说没有功劳!何必这样苦苦相逼?”温如春夫妇连忙向她道歉并跟她说好不会害她。温如春收好了古镜。
女子离他们远远地坐下说:“我是知府的女儿,已经死了一百多年了,我从小就喜欢奏琴弹筝;筝我弹得相当好,惟独琴弹得不好,因为没有名师亲传,到死了以后还认为是一件憾事,那次你避雨到我家里,有幸听到你巧妙的弹奏,心里非常饮佩,自恨人鬼相隔,不能答应你的要求,因此暗地里使你们结成一对好夫妻,来报答你对我的厚意。刘公子座位下面的绣鞋,那首写得很粗俗的《惜余春》词,都是我干的,酬谢教师不能说不够尽力吧!”夫妻两人听了,都表示非常感谢,对她行礼。
宦娘说:“你的技艺,我已经懂得大半没有把其中最奥妙的地方学到,请你再给我弹一遍吧!”
温如春同意了她的要求,弹了以后又仔细地告诉她技巧。宦娘很愉快地说:“我完全懂了。”于是就想起身告别。良工本来也会弹筝,刚才听宦娘说长于弹筝,便望能听她一曲。宦娘也不推辞,便弹奏了起来,筝声高雅之极,良工是闻所未闻,心中好生叹服。良工拍手赞好,转过来要请她指教;宦娘就拿出笔来,为她抄下了十八曲筝谱,又起身要走。夫妻再三挽留她,她凄凉地说道:“你们夫妻俩感情这样好,彼此又是知音,我命薄,哪有这种福气!如果有缘分,来世再相会吧!”
临走的时候,宦娘把一幅画卷送给了温如春。温如春一看原来是宦娘的画像。宦娘又对温如春夫妇说了一些话,然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公孙夏
河北保定有一个监生,家里有钱,他想到京城花钱买一个官当当。什么都准备好了,万没料到突然恶病横生,一病就病了一个多月。想到自己的仕途受阻,心中好生焦急。一天,忽然仆人来报告有客来了,他当时忘了自己正在生病,便出去迎接客人,那客人衣着很阔绰,身份似乎非比寻常。监生当然不敢怠慢了客人,他巴结讨好还来不及呢。当下便非常恭敬地请客人进屋。然后迫不及待请教客人的来处。那客人说:“我叫公孙夏,是十一皇子的朋友。听说您整顿行装,要去捐一个县官,既然有这样的打算,捐一个知府不是更好吗?”那监生说他钱不多,捐知府捐不起。来客说,他愿意效劳,只要先出一半钱,上任以后再付齐就行。
监生很高兴,问公孙夏走什么门路。公孙夏说:“省里巡抚、总督都是我的至交,先拿五千贯,事情就解决了。现在正好真定府少一个知府,可以马上搞到。”监生很惊疑,因为真定也是河北省,按照规矩,本省人是不能在本省做官的。公孙夏笑笑说:“您真太老实!只要有钱,还怕什么外省本省?”
监生还是担心公孙夏骗他,不敢马上答应,更不敢把白花花的银子交给公孙夏。公孙夏看出来了,对他说:“你不必疑心,老实告诉你,阴间地府缺了一个城隍。您阳寿已经尽了,已经登记在死人的册籍上了,趁早捞取一个官职,到阴间也会少受一些苦。”说完,就起身告辞了,临行说:“您考虑一下,三天以后咱们再会面。”出门骑着马就走了。
监生病情越来越重,他半闭着眼睛,和他的妻子告别,说他要死了,吩咐她拿钱去买一万串纸钱。全城里所有的纸钱都给他买光了,一起堆在院子里,夹着纸人纸马,日里夜里地烧化,纸灰积得跟一座山那样高。
三日后,公孙夏果然来了。他把钱交给公孙夏,后者就引他到一个衙门里,只见一个大官坐在堂上。监生伏地就拜,那大官简略地问了一下姓名,说了几句做官要清廉谨慎之类的话,便取出文凭,叫他到公案边去领取。
监生叩首出了衙门,心里想,自己出身微贱,必须要华贵的车马,华丽的服饰,才能唬得住手下。于是买了漂亮的车马,又派鬼差用彩轿把美貌的小老婆接了来。刚筹备妥当,真定府接到赴任的人也来了。
他在路上带着大批人马前进,车驾仪仗拖了一里多路长,非常得意。正在走着,忽然前面开路的差役锣也不打了,旗也倒下了;他正在惊疑,只见骑在马上的下属都下了马,一起跪在路边,霎时间,人忽然缩小得只有尺把高,马也变得只有猫儿那样大了。车前的差人吃惊道:“关帝君来了!”
这位新任城隍吓得赶紧下车跪倒,远远看关帝君带了四五个骑马的随员,骑马而来,一嘴的络腮胡子,并不像人间所描塑的那样,但是神气威严,眼睛长得几乎和耳朵相连似的。他在马上问:“来的是什么官?”随员答道:“真定知府。”关帝说:“小小一个知府,竟这样铺张!”监生听见了,浑身发抖,身体一下子缩了小了,自己一回顾,已经矮小得像一个六七岁的娃儿了。
关帝唤他起来,叫他跟在马后一道走,走到路边一个殿宇里,关帝进去坐下了,叫随员取出笔墨给监生,要他写出姓名籍贯。监生非常小心地写好呈了上去,关帝一看,大怒道:“这样的水平怎能做百姓的父母官。这不是胡弄无辜善良的平民百姓吗?”又叫随员检查这人平日的德行如何,旁边一个跪着回报了几句,不知道讲些什么。关帝大声骂道:“这人钻营求官,罪名还轻;贪贿卖官给他的人,罪就大了。”只见有两个神道带着锁链,去逮捕贪赃卖官的人去,另外两个人捉住了监生,剥掉衣眼帽子,打了五十大板,屁股打得稀烂,才把他赶出大门。
他出门一看,车马全没有了,屁股又痛得寸步难行,在草地上狼狈地躺着,仔细辨认周围,离家不是很远,幸亏身子觉得很轻,挨了一日一夜,才拖回家里。一觉醒来,还是在床上痛苦地喘息。家里人围拢来问他,他只说屁股痛,原来他昏过去已经有七天了,到现在才醒转来。便问:“阿怜哪里去了?”阿怜就是他的小老婆的名字。
原来在他昏死之后,阿怜正在坐着有说有笑的,突然说:“他做了真定知府,差人来接我了。”当即到房里去妆扮得漂漂亮亮的,妆扮好就断气了,这正是前一天晚上的事。家里人对阿怜的死都感到十分奇怪。
监生想让阿怜重新活过来,他急忙叫家人别埋葬阿怜,他想阿怜也会像他这样死而复生。但阿怜却没有活过来。监生想想最近的经历,死了小老婆,还被毒打了一顿,觉得吃了哑巴亏,心里一直都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