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具发明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农业在整个生产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人民发明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不但数量多,而且在时间上也比较早。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农具丰富多彩。就各个地域、不同的环境、相应不同的农业生产而言,使用的农具又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历朝历代农具都有所创新、改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

古代农具发展与演变

农具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我国古代农具具有就地取材,轻巧灵便,一具多用,适用性广等特点。就农具的材料来看,古代农具的发展,大致有石器阶段的石斧、石铲、石镰、石磨盘,铜器阶段的锸、铲、钁、镰和铚,以及铁器阶段的耜和铫等。

铁农具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铁质农具坚硬耐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大面积农田得以开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传说,炎帝和大家一起围猎野猪,来到一片林地。林地里,凶猛的野猪正在拱土,长长的嘴巴伸进泥土,一撅一撅地把土供起。一路拱过,留下一片被翻过的松土。

野猪拱土的情形,给炎帝留下很深的印象。能不能做一件工具,依照这个方法翻松土地呢?

经过反复琢磨,炎帝在刺穴用的尖木棒下部横着绑上一段短木,先将尖木棒插在地上。再用脚踩在横木上加力,让木尖插入泥土,然后将木柄往身边扳,尖木随之将土块撬起。这样连续操作,便翻耕出一片松地。

这一改进,不仅深翻了土地,改善了地力,而且将种植由穴播变为条播,使谷物的产量大大增加。这种加上横木的工具,史籍上称之为“耒”。

在翻土过程中,炎帝发现弯曲的耒柄比直直的耒柄用起来更省力一些,于是他将“耒”的木柄用火烤成省力的弯度,制成为曲柄,使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为了多翻土地,后来他又将木“耒”的一个尖头改为两个,成为“双齿耒”。

经过不断改进,在松软土地上翻地的木耒,尖头又被做成扁形,成为板状刃,叫“木耜”。“木耜”的刃口在前,破土的阻力大为减小,还可以连续推进。

木制板刃不耐磨,容易损坏。人们又逐步将木耜改成石质、骨质或陶质。

当时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就地取材来制作工具。遍地皆是随手可得而且又相当坚硬的石块,这些便成了当时最理想的工具材料。

当时加工石器农具的方法是用打击法,即用石块碰击石块,使其出现一定的形状。加工成的工具,大致可分为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3类,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距今近70万年的北京猿人所使用的就是这种石器。

这种石器都出现于农业发明以前,人们将它称之为旧石器。这些工具制作都相当粗糙,但这是我们祖先制作工具改造自然的开端,在推动历史的前进中有其重要的地位。

大约到了距今约1万年时,先民们学会了磨制和钻孔技术,并将这些技术用于石器加工上,从而出现了一批外表光滑,有一定形状的工具。这种工具人们称之为新石器,以区别于以前的旧石器。

河南省新郑裴李岗遗址中,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的石斧、石铲、石镰、石磨盘等农业工具,都磨制得相当光滑,而且有明显的专用性。

在新石器时期,人们除了磨制石器以外,还使用木器、骨器、蚌器和陶器。在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骨耜,就是一种典型的骨制挖土工具。只是当时使用的工具一般以石器为主,所以人们习惯将这一时期称之为新石器时期。

铜农具主要使用于商周时代。铜在新石器时期的晚期已经在我国出现,但人们有意识地将红铜和锡按一定比例冶炼成青铜则是在夏代。将青铜制成农具使用,则是在商、周时期。

在商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的青铜农具已有锸、铲、钁、镰和铚等多种,在郑州和安阳的商代遗址中还发现有钁范。

《诗经·周颂·臣工》中还有“庤乃钱,鎛奄观铚艾”的诗句。诗中的钱、鎛是中耕农具,铚是收割农具,字都从金,表示这些农具都是用青铜制造的,这是我国有关金属农具最早的文字记载。

青铜农具的出现,是我国农具材料上的一次重大的突破,从此金属农具开始了代替木石农具。

青铜农具比石、木、骨、蚌农具锋利轻巧,硬度也高,在提高劳动效率,推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青铜农具的出现和使用,是商周时期农具明显进步的重要标志。

商周时期,青铜被人们视为珍品,奴隶主主要用来做食器、兵器和礼器,而不愿用它来制造消耗量很大的农具。此外,由于铜的来源有限,以及青铜制作比较困难等,也决定了青铜不能完全代替石器而一统天下。

铁农具的运用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也就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

《国浯·齐语》中记载,管仲曾对齐桓公说:“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劚,试诸壤土。”文中的“美金”是指青铜,当时用以制武器;恶金是指铁,用以制斤、斧等农具,说明至少在春秋中期,齐国已使用铁农具。

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已相当普遍。《管子·海王》说:“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反映了铁农具已为农户所必备。

据考古发掘,在今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四川、云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天津等省市,都有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出土,这就说明了铁农具至战国时期已日趋普及。到汉代时,铁农具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并大加推广。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地扩大耕地面积,开发山林,兴建水利工程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耕作技术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这以后,2000多年来,铁农具便一直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农具。

汉唐以来创制的耕犁

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出现了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具。

汉代犁具得到发展,赵过发明了三脚耧车和耦犁;唐代制成曲辕犁。唐代曲辕犁影响了宋元以后耕犁的形式。

赵过是汉武帝时的农学家。他总结劳动人民经验并吸收前代播种工具的长处,发明了三脚耧车,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里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

汉代三脚耧,它的构造是这样的:下面3个小的铁铧是开沟用的,叫做耧脚,后部中间是空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一垅。

3根木制的中空的耧腿,下端嵌入耧铧的銎里,上端和籽粒槽相通。籽粒槽下部前面由一个长方形的开口和前面的耧斗相通。

耧斗的后部下方有一个开口,活装着一块闸板,用一个楔子管紧。为了防止种子在开口处阻塞,在耧柄的一个支柱上悬挂一根竹签,竹签前端伸入耧斗下部系牢,中间缚上一块铁块。耧两边有两辕,相距可容一牛。后面有耧柄。

播种前,要根据种子的种类、籽粒的大小、土壤的干湿等情况,调节好耧斗开口的闸板,使种子在一定的时间流出的多少刚好合适。然后把要播种的种子放入耧斗里,用牛拉着,一人牵牛,一人扶耧。

扶耧人控制耧柄的高低,来调节耧脚入土的深浅,同时也就调整了播种的深浅,一边走一边摇,种子自动地从耧斗中流出,分3股经耧腿再经耧铧的下方播入土壤。

在耧后边的木框上,用两股绳子悬挂一根方形木棒,横放在播种的垅上,随着耧前进,自动把土耙平,把种子覆盖在土下,这样一次就把开沟、下种、覆盖的任务完成了。再另外用砘子压实,使种子和土紧密地附在一起,发芽生长。

后来最新式的播种机的全部功能也不过把开沟、下种、覆盖、压实4道工序接连完成,而我国2000多年前的三脚耧,早已把前3道工序连在一起,由同一机械来完成。在当时能够创造出这样先进的播种机,确实是一项很重大的成就。这是我国古代在农业机械方面的重大发明之一。

赵过还在推行代田法的同时,发明了二牛耦耕的耦犁。就是由二牛合犋牵引、3人操作的一种耕犁。

其操作方法是一人牵牛,一人掌犁辕,以调节耕地的深浅,一人扶犁。这种犁犁铧较大,增加了犁壁,深耕和翻土、培垄一次进行,可以耕出代田法所要求的深一尺、宽一尺的犁沟。

2牛3人进行耕作,在一个耕作季节可管5顷田的翻耕任务。耕作速度快,不至耽误农时。此后,耦犁构造有所改进,出现了活动式犁箭以控制犁地深浅,不再需人掌辕。

驶牛技术的娴熟,又可不再需人牵牛。耦犁对汉武帝朝农业生产的发展无疑起了促进作用。

汉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提到长曲辕犁和“蔚犁”,但因记载不详,只能推测为短辕犁。直到唐代出现了长曲辕犁,才克服了汉犁的弊端。

唐代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它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

唐代末年著名文学家陆龟蒙《耒耜经》记载,曲辕犁由11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这些部件都各有特殊的功能和合理的形式。犁壁在犁镵之上,它们是成一个曲面的复合装置,用来起土翻土的。犁底和压鑱把犁头紧紧地固定下来,增强犁的稳定性。策额是捍卫犁壁的。

犁箭和犁评是调节犁地深浅的装置,通过调整犁评和犁箭,使犁辕和犁床之间的夹角张大或缩小,这样就使犁头深入或浅出。犁梢掌握耕地的宽窄。犁辕是短辕曲辕,辕头又有可以转动的犁盘,牲畜是用套耕索来挽犁的。

整个耕犁是相当完备、相当先进的,也很轻巧,耕地的时候回头转弯都很灵便,而且入土深浅容易控制,起土省力,效率比较高。

唐代曲辕犁不仅有精巧的设计,并且还符合一定的美学规律,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唐代曲辕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不仅有着精巧的设计,精湛的技术,还蕴含着一些美学规律,其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影响深远。在现在的农具设计中,曲辕犁仍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宋元以后,耕犁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各地创造了很多新式的耕犁。南方水田用犁镵,北方旱地用犁铧,耕种草莽用犁镑,开垦芦苇蒿莱等荒地用犁刀,耕种海边地用耧锄。根据史料记载,在整个古代社会,我国耕犁的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农业技术发展的前列。

灌溉的机械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亦称“翻车”、“踏车”、“水车”,亦称“龙骨”。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因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

后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动力的水转龙骨车,利用牛拉使齿轮转动的牛拉翻车。以及利用风力转动的风转翻车。广东等地用手摇的较轻便,用于田间水沟,称“手摇拔车”。

东汉末年的马钧在魏国做一个小官,经常住在京城洛阳。当时在洛阳城里,有一大块坡地非常适合种蔬菜,老百姓很想把这块土地开辟成菜园,可惜因无法引水浇地,一直空闲着。

马钧看到后,就下决心要解决灌溉上的困难。于是,他就在机械上动脑筋。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终于创造出一种翻车,把河里的水引上了土坡,实现了老百姓的多年愿望。

人力龙骨水车是以人力做动力,多用脚踏,也有用手摇的。元代王祯《农书》和清代学者完颜麟庆的《河工器具图说》中关于龙骨车的叙述比较详细。

它的构造除压栏和列槛桩外,车身用木板作槽,长两丈,宽4寸至7寸不等,高约1尺,槽中架设行道板一条,和槽的宽窄一样,比槽板两端各短1尺,用来安置大小轮轴。

在行道板的上下处,通周由一节一节的龙骨板叶用木销子连接起来,这很像龙的骨架一样,所以名叫“龙骨车”。

人力龙骨水车因为用人力,它的汲水量不够大,但是凡临水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可以两个人同踏或摇,也可以只一个人踏或摇,很方便,深受人们的欢迎,是应用很广的农业灌溉机械。

马钧的翻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从那时起,一直被我国乡村历代所沿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元代王祯在他的《农书》上记载了水转龙骨水车的装置。

水车部分完全和以前的各种水车相同。它的动力机械装在水流湍急的河边,先树立一个大木架,大木架中央竖立一根转轴,轴上装有上、下两个大卧轮。下卧轮是水轮,在水轮上装有若干板叶,以便借水的冲击使水轮转动。

上卧轮是一个大齿轮,和水车上端轴上的竖齿轮相衔接。把水车装在河岸边挖的一条深沟里,流水冲击水轮转动,卧齿轮带动水车轴上的竖齿轮转动,也就带动水车转动,把水从河中深沟里车上岸来,流入田间,灌溉庄稼。

如果水源的地势比较高,可以做大的立式水轮,直接安装在水车的转轴上,带动水车转动,这样可以省去两个大齿轮。

水转龙骨水车是元代机械制造方面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也是利用自然力造福人类的一项重大成就。

由于龙骨水车结构合理,可靠实用,所以能一代代流传下来。直到近代,龙骨水车作为灌溉机具现在已被电动水泵取代了,然而这种水车链轮传动、翻板提升的工作原理,却有着不朽的生命力。

马钧的翻车主要是利用人力转动轮轴灌水,后来由于轮轴的发展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以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动力的龙骨水车,并且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

元末明初时,萧山曾出现过一位奇人,他就是发明牛转龙骨水车,得到明太祖嘉许的单俊良。

单俊良年幼时,有一天,他正在唐家桥畔钓鱼,忽见一老翁向他走来,便起身道安。礼毕,继续垂钓。

老翁望着这位懂礼节的孩子,不住地颔首微笑说:“孺子可教也,望能造福乡里。”并从怀中取出一书,交给了他。未等单俊良道谢,老翁便隐去。

单俊良手捧宝书,爱不释手,哪里还有心思钓鱼,便收拾钓具回家。此后,他整天埋头苦读,学识日渐长进。

明初,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已从戽水灌田发展到普遍使用脚踏或手牵龙骨水车引水灌田。但是,劳作极为辛苦,而且灌溉效率也不高。每遇天旱,更不能救急。

单俊良从山区居民引溪水冲击水碓大木轮转动石杵、舂米打料受到启发,试制一种用畜力替代人力的水车,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经过反复试验,不断琢磨,终于发明了牛转水车。

这种水车,运用齿轮变速的原理,由牛拉动木制转盘,通过大齿轮,把动力传到装在水车头上的小齿轮上,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就可转上数圈,紧扣小齿轮的龙骨车板就把河水连续戽上来。

这一新型灌溉农具的使用,是我国农具史上的一次革新,不仅大大减轻了江南农民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灌溉效率。

不久,地方政府将这种牛转龙骨水车绘成图纸,送给朝廷。明太祖看到后称赞不已,专下诏书,加以推广。这样,牛转龙骨水车很快在江南农村推广普及。

粮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谷物收获脱粒以后,要加工成米或面才能食用。我国古代在粮食加工方面发明了用水力做动力的水碓和水磨。

水碓是利用水力舂米的机械,水磨是一种古老的磨面粉工具。这些机械效率高,应用广,是农业机械方面的重要发明。

水碓作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老机械加工方式,凝结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先人的智慧,为古人加工粮食提供了便利。

西汉学者桓谭在他的《桓子新论》里,最早记载了水碓这种利用水力舂米的机械。

水碓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轮轴长短不一,看带动的碓的多少而定。

转轴上装有一些彼此错开的拨板,一个碓有4块拨板,4个碓就要16块拨板。拨板是用来拨动碓杆的。每个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杆,杆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石头。

下面的石臼里放上准备要加工的稻谷。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轴上的拨板就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米。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

凡在溪流江河的岸边都可以设置水碓。根据水势的高低大小,人们采取一些不同的措施。如果水势比较小,可以用木板挡水,使水从旁边流经水轮,这样可以加大水流的速度,增强冲击力。

水碓在西晋时期有了改进。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杜预,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水排原理加工粮食的经验,发明了连机碓。

带动碓的多少可以按水力的大小来定,水力大的地方可以多装几个,水力小的地方就少装几个。设置两个碓以上的叫作连机碓,常用的都是连机碓,一般都是4个碓。

杜预连机碓的构造大概是水轮的横轴穿着4根短横木,与轴成直角,旁边的架上装着4根舂谷物的碓梢,横轴上的短横木转动时,碰到碓梢的末端。

对它施压,另一头就翘起来,短横木转了过去,翘起的一头就落下来,4根短横木连续不断地打着相应的碓梢,一起一落地舂米。

入唐以后,水碓记载更多,其用途也逐渐推广。大凡需要捣碎之物,如药物、香料、乃至矿石、竹篾纸浆等,皆可用省力功大的水碓。继后不久,水磨又根据此原理被发明了。南北朝时期科学家祖冲之造水碓磨,可能是一个大水轮同时驱动水碓与水磨的机械。

磨,是把米、麦、豆等加工成面的机械。磨有用人力的、畜力的和水力的。舂米工具由杵臼到脚踏碓到水力碓的进步,特别是多个齿轮连带转动的连磨的利用等,都较过去大大提高了效率。

我国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简单的粉碎工具杵臼。杵臼进一步演变为汉代脚踏碓。这些工具运用杠杆原理,具备了破碎机械的雏形,但粉碎动作是间歇的。

最早采用连续粉碎动作的破碎机械,是春秋末期由鲁班发明的畜力磨,这是一种效率很高的磨。

磨用两块有一定厚度的扁圆柱形的石头制成,这两块石头叫作磨扇。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上扇可以绕轴转动。

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膛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

上扇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过罗筛去麸皮等就得到面粉。

用水力作为动力的磨,它的动力部分是一个卧式水轮,在立轴上安装上扇,流水冲动水轮带动磨转动。

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后来人们发明一种构造比较复杂的水磨,一个水轮能带动几个磨同时转动,这种水磨叫作水转连机磨。

王祯《农书》上有关于水转连机磨的记载。这种水力加工机械的水轮又高又宽,是立轮,须用急流大水冲动水轮。轮轴很粗,长度要适中。在轴上相隔一定的距离,安装3个齿轮,每个齿轮和一个磨上的齿轮相衔接,中间的3个磨又和各自旁边的两个磨的木齿相接。

水轮转动通过齿轮带动中间的磨,中间的磨一转,又通过磨上的木齿带动旁边的磨。这样,一个水轮能带动9个磨同时工作。

上述这些粮食机械除用于谷物加工外,还扩展到其他物料的粉碎作业上。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史进步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