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技术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农业生产,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而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耕作技术是指采取各种手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取得最大限度产出的耕作方式。

古代精耕细作技术,主要体现在土壤改良、肥料积制与施用、旱地与水田耕作、把握农时等方面。

表明了我国古代农业技术水平比较高,无论从生产工具、配套设施,还是从栽培技术,如轮作、多熟、间作套种等方面,都比西方的粗放式经营要先进许多。

最早的土壤改良技术

古代对土壤的改良,主要是建立在人们对土壤的充分认识上。

古代先民不仅认识到了植物对土地的依赖性,地力与作物生长的关系,而且认识到了土壤是可以改良的。

古代土壤改良主要针对盐碱地和冷浸田进行改良,并且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很多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这时,有一位女神女娲,她放眼四望,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当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时,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原来是世界上缺少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

想到这儿,女娲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

捏着捏着,就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自己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窍,双手两脚,但性别却有些差别,有男有女。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

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作“人”。她造出的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气概举动自然与别的生物不同,居然会叽叽喳喳讲起和女娲一样的话来。

他们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走散了,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如果将女娲抟土造人看作人类对土壤的认知,应该也是完全可以的。因为女娲假如不知道土壤有这个特性,也就谈不上新的创造,而这一点恰恰契合了人类最初对土壤的认识和利用。

春秋以前,先人们已认识植物对土地的依赖性。《周易·离·彖辞》中已有“百谷草木丽乎土”之说,不过当时对土的概念还非常模糊、笼统。

到春秋战国时,开始有了土和壤的概念。《周礼》的“土宜之法”中,已有“二土”和“二壤”的说法,明确将土和壤作了区分。

东汉时郑玄对土和壤的本质又作了说明,他在注《周礼》中说:万物自生自长的地方叫土,人们进行耕作栽培的地方叫壤。其实就是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这就是说,土是自然形成的,而壤则是通过人力加工的,这便是土和壤的本质区别所在。

对于地力与作物生长的关系,汉代也开始有了认识。《史记·乐书》中说:“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后来,王充在《论衡》中进一步指出了地力高低与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关系,他说道:

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苗田,人知出谷多者地力盛。

反映了当时已经认识到地力对提高产量的作用。古代人们认识到土壤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土壤只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是可以改良成功的。主要的改良土壤有盐碱地和冷浸田。

其中盐碱地改良包括种稻洗盐、开沟排盐、淤灌压盐、绿肥治碱、种树治碱和深翻压碱。

种稻洗盐,这是一种很古老的治理盐碱地的方法。战国时期,西门豹治邺,就已运用这种方法,并取得了“终古斥卤,生之稻粱”的成效。

明代万历时,保定巡抚汪应蛟,在葛沽、白塘盐碱地上开荒用的也是这种办法。据记载,当时“垦田五千余亩,其中十分之四是稻田,当年亩收四五石”,比原来“亩收不过一二斗”提高了几十倍。

清代康熙时,天津地方官曾引海河水围垦稻田20000余顷,亩收三四石。水田漠漠,景象动人,被人称为“小江南”。

雍正时,清朝廷在宁河围垦,使这一地区“斥卤渐成膏腴”。咸丰时,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在大沽、海口一带围垦,垦得稻田280余公顷,斥卤变成沃壤。

种稻洗盐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并且在改良盐碱土中取得过明显的成效。

开沟排盐这一方法出现于战国,据《吕氏春秋·任地》中的记载,当时已将开沟排盐作为当时发展农业生产的十大问题之一。

开沟排盐措施比较简单,因而这一方法一直为后世所沿用。清代《济阳县志》记载:

碱地四周犁深为沟,以泄积水,如不能四面尽犁,即就最低之一隅挑挖成沟,或将碱地多开沟弯为泄水之区,以卫承粮地亩,是以无用之抛荒,而为永远之利益矣。

这便是其中之一例。

淤灌压盐这一方法也出现于战国,当时的秦国在修建郑国渠时,就使用了这种方法,“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结果关中变成了沃野,后被人们称为“天下陆海之地”。

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淤灌压盐,是宋神宗熙宁时期,地域遍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一带。宋朝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淤田司来管理这项工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一方面改良了大片盐碱地,另一方面又提高了产量。

熙宁淤灌,还留下不少技术经验:

一要掌握好淤灌季节,因为不同季节,水流含泥沙的成分和浓度不一样,不是任何时候淤灌都能收到改土的效果。淤灌一般都要抓住水流中含淤量最丰富的季节进行。

二要处理好淤灌同航行的矛盾,否则容易发生上游放淤,下游阻运的事故。

三要处理好淤灌同防洪的矛盾,淤灌一般都在汛期或涨水时期,这时流量大,水势强,如不注意,就会造成决口,泛滥成灾,危及生命财产的安全。可见放淤时,这个问题是一点也麻痹、疏忽不得的。

绿肥治碱是利用绿肥来提高盐碱地的有机质以防泛碱的一种方法。最初见于《增订教稼书》,书中记载,在无水种稻的地方,可“先种苜蓿,岁荑其苗食之,四年后犁去其根,改种五谷、蔬果无不发矣。苜蓿能暖地也。”明清时期,不少地方已使用这种方法治理盐碱地。

种树治碱这一办法出现于清代,道光年间对种树治碱在树种选择、栽种技术、管理措施、排盐方法等方面都已积累了不少经验。

深翻压碱这是将地表的盐碱土翻压在地下的一种方法。这种技术也出现于清代,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一带。其治碱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

至于冷浸田的改良,历史上一直对冷浸田的改良很注重。其具体办法是熏土增温和深耕冻垡,此外还有通过烤田和施用石灰等。熏土增温这种方法出现于宋代。宋代李彦章《江南催耕课稻编》记载,在福州,其治理的方法是:

先于立春之十五日前,或十日前,将田中稻根残藁,划割务尽,田土晒干,于是始犁,每亩之土翻作二百余堆,乃用火化之法,每堆以一束干草重六七斤者,杂树叶禾藁及土烧之。

清代的《顺宁府志》记载,当地治冷浸田的办法是“农人治秧先堆梨块如窑塔状,中空之,插薪举火,土因以焦,引水沃之,爰加犁耙,土乃滑腻,气乃苏畅,方可布种,倘烧梨少不尽善而或失时,则秧未可问矣。”

深耕冻垡是对冬闲田,在秋冬应深耕,促进土壤疏松熟化,春季解冻后耕耙保墒,开沟筑畦。夏栽时选早熟作物的茬口抢栽。

烤田的办法治理冷浸田,在明《菽园杂记》中也有记载:

新昌、嵊县有冷田,不宜早禾,夏至前后始插秧,秧已成科,更不用水,任烈日暴,土坼裂不恤也。至七月尽八月初得雨,则土苏烂而禾茂长,此时无雨,然后汲水灌之。若日暴未久,而得水太早,则稻科冷瘦,多不丛生。

施用石灰在清代《黔阳县志》有记载,黔阳当地“禾苗初耘时,撒灰于田,而后以足耘之,其苗之黄者,一夕而转深青之色,不然则薄收。”

此外,清代的《长宁县志》、《永州府志》和《兴宁县志》中,也有记载用石灰改良冷浸田的方法。

古代肥料积制与施用

培肥土壤提高地力,这一点在我国人们懂得施肥的初期已经认识到。施肥可以改土,可以提高地力,这是自战国至清代2000多年来的一贯认识。

古代先民不但积制了100多种肥料,而且在施肥方法上有许多创建,并且出现了河泥积制、饼肥发酵、烧土粪和沤肥等新的方法。

此外,施肥技术的精细化,不仅增强了地力,而且使农作物的养料更充足,从而提高了粮食产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积肥和施肥,并认为这是变废为宝,化无用为有用一个重要方法。

古代的肥料,主要来自家庭生活中的废弃物,农产品中人畜不能利用的部分,以及江河、阴沟中的污泥等,这些本都是无用之物,但积之为肥,即成了庄稼之宝。

古代的肥料的种类特别多。战国时,已使用人粪尿、畜粪、杂草、草木灰等作肥料。

到秦汉时期,厩肥、蚕的排泄物、骨汁、豆萁、河泥等亦被利用为肥料,其中厩肥在这时特别发达。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使用上述的肥料之外,又将旧墙土和栽培绿肥作为肥料。其中栽培绿肥作肥料,在肥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我国开辟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肥料来源。

明代是多熟种植飞速发展,复种指数空前提高的时期,对肥料的需要也大大增加,千方百计扩大肥源,增加肥料,成为这一时期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肥料种类因此也不断增加。

据统计,明清时期,农作物施用的肥料有粪肥、饼肥、渣肥、骨肥、土肥、灰肥、绿肥、无机肥料、稿秸肥和杂肥11大类,总计约有130余种。

可见明清时期肥料种类的丰富。其中有机肥料占绝大多数,反映了我国古代以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为辅的肥料结构特点。

古代不但重视扩大肥源,同时也重视肥料的积制加工,以提高肥效。积制的肥料有杂肥、厩肥、饼肥、火粪,以及配制粪丹和重视对肥效的保存。

杂肥的沤制可以说是我国使用沤肥的滥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利用夏季高温把田里的杂草沤烂作肥料。

宋代陈旉在《农书》中介绍了一种沤制肥料的办法,即将砻簸下来的谷壳以及腐稿败叶,积在池中,再收聚洗碗肥水和淘米泔水等进行沤渍,日子一久便腐烂成肥。

明代《沈氏农书》中介绍了另一种做沤肥的办法,就是将紫云英或蚕豆姆等用河泥拌匀进行堆积沤制,这种办法叫“窖花草”和“窖蚕豆姆”,现在南方称之为窖草塘泥。

厩肥堆制在《齐民要术》中记载有肥料堆制法,是一种将垫圈同积肥相结合的堆制法。当时称为踏粪法,而这实是我国最早的堆肥。

到清代,《教稼书》也提出了一种“造粪法”,详细介绍了牛、羊、马、骡、驴、猪粪的积制方法。原理和踏粪法相似,也是垫圈同积肥相结合的,但措施要比《齐民要术》记载的更加具体和细致。

饼肥发酵法出现于宋代,据陈旉《农书》记载:将渣饼用杵臼舂碎,与熏土拌和,堆起来任其发酵等其发霉长出“鼠毛”即一种小单孢菌样的东西后,便摊开翻堆,内外调换。

这样堆翻三四次以后,饼渣不再发热,然后才可使用。这是一种预防饼肥直接施用造成烧苗的措施。

烧制火粪是宋元时代创造出来的一种积制肥方法。做法有两种:

一是将“扫除之土,烧燃之灰,簸扬之糠秕,断稿落叶积而焚之”,和现在烧制焦泥灰的办法有点相似。

二是烧土粪,具体措施是“积土同草木推叠烧之,土热冷定,用碌碡碾细用之”,这和今日的熏土已完全相同了。

粪丹是一种高浓度的混合肥料,出现于明代,《徐光启手迹》中记录有当时粪丹的配制方法。

主要原料有人粪、畜粪、禽粪、麻饼、豆饼、黑豆、动物尸体及内脏、毛血等,外加无机肥料,如黑矾、砒信和硫磺,混合后放在土坑中封存起来,或是放在缸里密封后埋于地下,待腐熟以后,晾干敲碎待用。

据《徐光启手迹》记载,这种肥料“每一斗,可当大粪十石”,肥效极高。粪丹一般都作种肥用,它不但肥效高,而且还有防虫作用。这是我国炼制浓缩混合肥料的开端。

我国古代所使用的肥料,大多都是有机肥,这种肥料需要腐熟之后才可使用。这样既不会因有机肥发酵而烧坏庄稼,又可因有机物分解而提高肥效,所以历史上都十分重视对肥料的积制和加工。

清代《知本提纲》将古代肥料的积制方法总结成“酿造十法”,从这“酿造十法”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古代对肥料积制的重视,同时也可看到我国古代肥料和积制方法的繁多,如人粪、牲畜粪、草粪等的积制。

“酿造十法”既反映了我国古代千方百计开辟肥源,又千方百计提高肥效的情况。可以说,“酿造十法”是对我国古代的肥源及其积制方法的全面总结。

在战国时代已开始使用肥料。最早记载我国施肥技术的是西汉的《氾胜之书》,从书中的记载来看,当时的施肥技术已有基肥、追肥、种肥之分,只是当时未有这种专有名称而已。

古代先民重视施用基肥和讲究看苗施肥。基肥在古代称为“垫底”,追肥称为“接力”,在基肥和追肥的关系上,一直重视基肥。

古代施用的肥料,主要是农家杂肥,这种肥料分解的时间长,而且肥效慢,用作基肥,可以随着它的逐步分解而徐徐讨力,发挥肥效稳而长的作用,而追肥一般要求速效,农家肥则很难发挥这个作用。

明清时期,特别重视基肥的施用和施肥上的“三宜”,即时宜、地宜和物宜,从而形成了我国一套传统的施肥技术。

气候比较寒冷的北方,有机肥分解更慢,这大概是我国古代特别重视施用基肥的原因。

最能代表我国古代施肥技术水平的是,明清时期出现的稻田看苗施肥技术。这一技术首先出现于太湖地区的杭嘉湖平原。

据明末清初的《沈氏农书》记载:施肥要根据作物生长的发育阶段和营养状况来决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看苗施肥。书中除提出单季晚稻施追肥,所要注意的两个原则外,并介绍了稻田施用追肥的具体方法。

合理施肥也是古代施肥技术中的一个基本措施。早在宋元时代,在施肥问题上我国已一再强调要“用粪得理”,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指肥料种类的选择是否适合土壤的性质,以及肥料的施用量、施用时间、施用方法是否适当等。

南宋陈旉在《农书》中指出施肥要因土而异,要看土施肥;元代王祯也强调合理施肥,强调施肥的量要适中,施用的肥料要腐熟。

古人总结的施肥时宜、土宜、物宜“三宜”原则和肥料积制的“酿造十法”一起,集中反映了清代在肥料积制和施用肥料的技术上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古代北方旱地耕作技术

我国北方指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代北方旱地由于降雨较少,分布不均,经常有干旱威胁,这是旱地农业低产不稳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抗旱耕作在发展北方旱地农业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先民在长期的抗旱耕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创造了适合北方保墒防旱的耕作技术,如深耕、碎土、耙平及浅、深、浅的耕作法等。

神农氏是我国古代神话人物,是民间公认的农业之神。传说神农氏培育了“五谷”,并且教会了人们如何耕种,从而开启了我国农业的先河。

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

神农氏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地尝,一样一样地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稻、黍、稷、麦、菽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神农氏生于北方的姜水,姜水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境内。他教民耕作的方法,是适应北方农业自然条件的方法。

北方地区年降雨量偏少,而且分布也不匀,其主要特点是春季多风旱,雨量主要集中于夏秋之交。春季是播种长苗的重要季节,雨水的需要量特多。这样,防旱便成了北方地区进行农业生产的最突出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战国时,已为人们认识到并在土壤耕作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当时使用的“深耕疾耰”、“深耕耰粳”耕作技术便是我国最初的防旱措施。

耰有两方面的意义,作为农具讲,它是一种碎土的木榔头;作为耕作技术讲,它是耕后的一种耱田碎土作业。“疾耰”是耕后很快将土打碎,并且将土块打得细细的,其目的就是保墒防旱。

耱田碎土的耕作法,到汉代便发展为耕耱结合的耕作法。耱就是用无齿耙将土块耙碎,地面耙平。说明耕后耱地收墒的技术,在西汉时已经产生。

到了魏晋时期,又形成了耕、耙、耱抗旱保墒的耕作技术。在嘉峪关的魏晋墓壁画中,已有耕、耙、耱的整个操作图像。

到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又在理论上对它作了系统的说明。至此,我国北方旱地耕作技术体系便完全定型了。

这一体系的特点之一是,耕地的适期应以土壤的墒情为准。《齐民要术》说道,土壤中所含的水分适中。在水旱不调的情况下,要坚持“宁燥勿湿”的原则,否则即形成僵块,破坏耕作,造成跑墒,好几年都会受影响。

特点之二是,耕地深度应以不同时期而定。《齐民要术》记载:“初耕欲深,转地欲浅”,因为“耕不深,地不熟,转不浇,动生土也”。

这是因为黄河流域秋季作物已经收获,深耕有利于接纳雨水和冬雪,也有利于冻融风化土壤,而春夏之季,正值黄河流域的旱季,气温渐高,水分蒸发量也大,深耕动土,就会跑墒,影响播种。

特点之三是,强调耕后耙耱在抗旱保墒中的作用。《齐民要术》指出,耕后不劳,还不如不耕,让它白地晒着好。

可见到北魏时期,北方旱地耕作的技术体系,即通过耕、耙、耱以达到抗旱保墒的整套土壤耕作技术,已经完全形成。北魏以后,北方的耕作技术仍有发展,主要提倡多耙和细耙。

对于多耙和细耙,在金元时期的农书《韩氏直说》一书中,认识到多耙细耙具有保墒耐旱的作用,能够保证种子安全出苗,苗后能良好生长的作用,同时还有减少虫害和病害的作用。这是北方旱地土壤耕作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标志之一。

浅、深、浅耕作法形成于清代。清代杨屾的《知本提纲》记载:“初耕宜浅,破皮掩草,次耕渐深,见泥除根翻出湿土,犁净根茬”,“转耕勿动生土,频耖毋留纤草”。

清代学者郑世铎对此注解说:

转耕,返耕也。或地耕三次:初次浅,次耕深,三耕返而同于初耕;或地耕五次,初次浅,次耕渐深,三耕更深,四耕返而同于二耕,五耕返而同于初耕。故曰转耕。

这种耕作方式,在北魏时的《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不过那时只是作为牛力不足,难以作为秋耕时的补救措施。到清代则正式列为耕作体系的基本环节之一。浅、深、浅耕作法在北方抗旱保墒中具有明显的防止雨水流失、蓄水保墒的作用。

古代南方水田耕作技术

我国南方是指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古代南方的水稻种植,主要以育秧移栽的方式进行,土壤耕作要求大田平整、田土糊烂,以便插秧。这和北方旱地耕作有明显不同。南方水田的耕作技术,逐步形成了水旱轮作,水耕与旱耕结合的技术体系,水田耕作形成耕耙耖三位于一体;旱作采用“开沦作沟”,整地排水的技术,提高了垄作与平作的耕作技术。

秦汉时期,我国南方还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生产落后,多采用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技术。火耕水耨,简单来说就是烧去杂草,灌水种稻。这在很多史籍中都有记载。《平淮书》引汉武帝处置山东灾民诏令道:“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过了七八百年,《隋书·地理志》记载江南水田耕作方式时,仍然说是“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与渔猎为业”。

从上述记载来看,从汉至隋,言及江南耕作方式的《盐铁论·通有篇》、《汉书·武帝纪》、《汉书·地理志》以及诸多的六朝诗文中,都用“火耕水耨”来概括这一时期的南方水田耕作。

至唐初依然有人称江南“吴风浇竟,火耕水耨”。这种耕作方式,80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一以贯之,未有任何变动。

古代先民烧荒,这是很普遍的,故无论种粟植稻,都要先烧草作为肥料。水稻又得“水耨”,除去杂草,沤于水中,既作肥料,又保证水稻生长。

江汉平原,古代农业历来先进,屈家岭、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均有稻壳出土,可见楚人占据江汉平原后,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进一步得到发展,耕作水平也逐步提高。

火耕烧田的作用,一般认为是除草和施肥。但是杂草大都以种子和根茎繁殖,种子秋季成熟后已落入土中,根茎也深埋于地下,烧田只能烧掉妨碍耕翻播种的枯草,并不能真正起到除草的作用。

烧田取肥是早期农业中增加耕地肥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六朝时期,南方地区已经较普遍地使用粪肥、厩肥,并能轮种苕草作绿肥,稻田施肥不再完全依赖烧取草木灰,但这并不排除施肥的可能性。

南方水田耕作技术的成熟阶段形成于唐代。唐代在“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并将北方的先进工具传到南方,这样便促进了南方耕作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耕、耙、耖相结合的水田作业。

耙由于在破碎土块,打混泥浆,平整田面方面的作用还不够理想,所以到宋代又加以改进,创造出耖。耖为木制,圆柱脊,平排9个直列尖齿,两端1至2齿间,插木条系畜力挽用牛轭,二齿和三齿之间安横柄扶手,是用畜力挽行疏通田泥的农具。

耖更主要的作用在于把泥浆荡起混匀,再使其沉积成平软的泥层,以利于插秧的进行。用这种农具操作,在南宋时已成为水田耕作重要的一环,从此便形成了南方水田耕耙耖相结合的耕作技术体系。

宋元时期,南方稻田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冬闲田,一种是冬作田。这两种田的耕作是不一样的。冬闲田的耕作,大致有3种方法,即干耕晒垡、干耕冻垡和冻垡与晒垡相结合。对于干耕晒垡,陈旉《农书》记载:

山川原隰多寒,经冬深耕,放水干涸,霜雪冻冱,土壤苏碎。当始春,又遍布朽薙腐草败叶,以烧治之,则土暖而苗易发作,寒泉虽冽,不能害也。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土性阴冷的地区或山区,借以利用晒垡和熏土来提高土温。

对于干耕冻垡,陈旉《农书》说,通过深耕泡水,沤烂残根败叶,可以消灭杂草和培肥田土。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平川地区。

至于冻垡和晒垡相结合,王祯《农书》说道:

下田熟晚,十月收刈既毕,即乘天晴无水而耕之,节其水之浅深,常令块拨半出水面,日暴雪冻,土乃酥碎,仲春土膏脉起,即再耕治。

这是通过既晒又冻,上晒下冻的办法来促进土壤的进一步熟化。

据元代王祯《农书》记载,开沟作疄的方法是:田块四周修有田埂,田埂中间形成排水沟,利于排除田中积水和降低土壤含水量,从而利于小麦旱作。接着种水稻时,再平整田埂,蓄水深耕。

宋元时代创造的稻田耕作技术,至今在南方的土地耕作中,仍广泛使用,并成为当地夺取农业丰收的一个技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