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届论坛成果

  • 连战说:“我个人有这个荣幸参与这个盛会,觉得非常的荣幸。”
  • 胡锦涛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我衷心祝愿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 吴伯雄说:“两岸关系可以用一句话加以形容,‘柳暗花明又一村,拨云见日现光明’。”

举行农业论坛和成果展

2006年10月17日,距第一届经贸论坛举行仅半年时间,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又在风光明媚的海南博鳌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双赢”。

开幕式由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和中国国民党国政基金会副董事长林丰正共同主持。

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国共两党高层人士和亲民党、新党的代表,大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两岸的知名企业、农业团体的负责人,两岸的农业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及大陆台资企业协会会长等共400多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全国政协秘书长郑万通,国务院副秘书长徐绍史,中共海南省委书记汪啸风,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小晶,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中共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卫留成,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出席了本次盛会。

台湾方面出席本届论坛的有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也是国民党智库的董事长连战先生及夫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关中,亲民党荣誉副主席锺荣吉,新党主席郁慕明,以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益世,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章仁香,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徐立德、丁懋时,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等。

9时,陈云林宣布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开幕。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首先发表演讲。

连战说:

我个人有这个荣幸参与这个盛会,觉得非常地荣幸。我们大家都知道,农业本来就是社会的根本,但是由于环境和历史的改变,相对的农民、农业都逐渐的成了弱势的族群和弱势的产业,在许多国家现代化的过程里面,农业提供了资本累计最大的贡献。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农业的本身反而被疏忽了,甚至于被牺牲掉了。

连战说,两岸农业合作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怎么样能够建立,同时维护我们市场的秩序。连战表示,农业和其他的产业一样,都要面对知识财产权以及商标权等等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是影响到生产者的权益,也影响到消费者的权益。

连战说,在过去这一段时间,两岸农业交流之后,他听说到有很多非台湾生产的水果用台湾水果的名义来推销到市场,很多非台湾生产的农产品,也用了如“骊山”、“阿里山”等注册商标,使其名不符实。

连战表示,这受到影响的并不只是生产者,消费者同样受到影响。反过来讲,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大陆的农产品销到台湾,药材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子。

连战认为,所以在两岸农业的交流日趋扩大的情况之下,WTO规范今后要全面实施的当前,我们对这些所谓市场秩序的问题,必须加以证实。

连战最后说:

抱歉的是这次大会本来应该在台北举行,但是执政的人刻意让它一波三折,但是对我们来讲也蛮好的,换一个环境。博鳌多漂亮,海南岛多美丽!但是,农民的问题不一定说是要在哪里举行才能够解决,它的本身就是必须要加以解决。

解决了当前所面对的这些问题,才能够让农民的生计改善,农村的生活改善,农业的生机出现,所谓“三农”的问题,这是我们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无论你到哪里去,天涯海角,为政的人都没有办法脱卸这个责任。所以今天我们非常的感谢中共中央主办了这次论坛。让我们大家能够集思广益,形成共识,让这个平台发挥更大的功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随后发表演讲。

贾庆林说:

经过两岸同胞20多年的共同努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不断增加,基本形成了互补互利的格局。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科技革命的浪潮,两岸同胞迫切希望进一步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实现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贾庆林指出,面对新的形势,两岸同胞理应抓住机遇、扩大交流、深化合作、共创双赢。同时,贾庆林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共同努力,优化两岸农业合作的环境和条件。

两岸农业合作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也需要管理者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更需要用心的呵护和扶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是当前促进两岸农业合作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应当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两项并举,双管齐下。

两岸的管理机构要实施更宽松的政策,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为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铺平道路,要通过协商就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通关措施、动植物检疫、农产品运输便捷化等问题提出可行的研究办法。

大陆已经设立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要积极为台胞在大陆投资,经营农业、推广技术提供必要的融资保护。要尽可能地做好各个方面的服务工作,使广大台商愿意来、发展好、做得久。

第二、统筹兼顾,拓展两岸农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今后要在合理的规范之下,向深度和广度协调发展。要继续拓展合作面,在农林牧渔、种养加、产供销等方面全方位的开展大农业合作。努力吸引各行业的农民兄弟广泛参与。使他们广泛的受益。

要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在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扩大生产规模,发展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要利用高新技术来提高传统产业科技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加方式的转变,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凝聚智慧、抢占前沿,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创立中国人的农产品品牌。

第三、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和发展两岸农民的利益。

关注民生、顺应民意、为民谋利是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进程中,我们要始终把维护和发展两岸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并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创造便利条件。

两岸要共同加强农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农民的正当权益,大陆有关行政管理机关,要加大市场监督管理的力度,进一步规范好市场,保护好台湾农产品的品牌和利益,维护好大陆市场的信誉和形象。

第四、着眼长远,逐步建立和完善两岸农业合作的机制。

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有效的分工合作,逐步建立互补互利、务实有效的合作机制,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深化和扩大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需要。

当前,可以考虑由两岸的农业专家、产业界的人士就两岸农业合作的基本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规划。

比如研究双方的比较优势,确定今后合作的战略、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研究双方合作的机制和分工,确定双方的责任和合作方式。研究如何共同的打造产品品牌,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建立营销网络等等。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地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

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将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重要战略措施。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陆亿万农民的不懈努力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台湾同胞在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等方面创造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真诚的欢迎台湾同胞积极的参与大陆的新农村建设。

贾庆林最后说:

我们相信,大陆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将造福于大陆同胞,而且,也会给台湾同胞带来巨大的商机,必将促进两岸农业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得到加强。同时,也必将为两岸全方位的经济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劲的动力。

2006年10月17日下午,“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圆满闭幕,在闭幕式上,中共中央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宣布了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一系列新政策。

中共中央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郑立中宣读本次论坛“共同建议”。

陈云林宣布的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具体政策措施如下:

1、关于进一步完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方面。

2、关于鼓励和支持两岸农业合作与技术推广扩大合作领域方面。

3、关于优化服务便利两岸农产品贸易和大陆台资农业企业产品销售方面。

4、关于保护台湾农产品知识产权,维护台湾农民正当权益方面。

郑立中在宣读本次论坛的“共同建议”时说,本次论坛高度评价了今年4月两岸经贸论坛召开以来,两党在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方面所做的各种努力,并就进一步的落实两党领导人会谈成果,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前,加强和深化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提出共同建议:

一是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实现双赢。两岸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整合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两岸应结合双方的农业优势,相互扶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

二是欢迎台湾农民、农民企业到大陆投资兴业,大陆方面支持台湾农民、台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台资农业企业参与大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在项目审批、面对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持、通关检验检疫便利等方面完善扶持政策,努力提供优良的生产和经营环境。对两岸农业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三是采取措施,保证台湾农产品输入大陆快速通道顺畅。大陆将进一步完善输入台湾农产品的“绿色通道”。同时,呼吁台湾建立农产品营销大陆的快速通道,采取直航方式以缩短运输周期,争取时效,减少业者的损失。

四是继续帮助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大陆方面将进一步的研究并及时宣布扩大开放台湾农产品的准入政策。对其中部分农产品实现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推动。加强和规范进口台湾农产品的渠道,减少台湾出口企业的风险。

五是维护农产品贸易的正常秩序,大陆方面将加强市场结构管理,对假冒台湾产地水果进行销售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大陆方面欢迎台湾农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在大陆按规定注册商标,对于假冒台湾农产品注册商标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维护台湾业者的利益。

六是推动构建两岸农业技术交流和合作机制。双方努力促成两岸民间团体就有关台湾农产品和农业技术输入大陆所涉及的贸易、纠纷、知识产权及智慧产权,保护原产地认证、检疫检验技术标准等问题进行协商。

七是推动建立两岸农业安全合作机制,支持两岸民间农业组织就传统病虫害、重大病疫、基因食品与农产品污染等农业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10月19日至20日,继两岸农业论坛闭幕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览暨项目推介会又在福建省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盛装开幕,本次盛会为两岸农业合作开创了新的纪元。

提出加强经贸文化交流

2007年4月28日,由中共中央台办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这是继之前的两岸经贸论坛和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系列活动后,国共两党再次进行高规格、大范围的对话和交流。

9时,在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举行开幕式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与率团前来出席论坛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等人亲切会面,随后一同会见了出席论坛的全体代表,并合影留念。

合影结束后,胡锦涛和连战先后发表致词。

胡锦涛在致词中首先向出席论坛的海峡两岸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欢迎,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

两年前,我同连主席在这里举行了历史性会谈,达成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两年来,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共同举办了两届论坛,围绕两岸同胞关心的两岸交流中的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届论坛以两岸直航、旅游观光、教育交流为主题,反映了两岸同胞扩大交往、加强合作的迫切愿望,符合两岸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现实需要,体现了国共两党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心愿。我衷心祝愿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胡锦涛指出,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证明,两岸分则两害,合则双赢。当前,大陆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强劲的动力、更优越的条件。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连战在致词中说:

两年前,我首次应胡锦涛总书记邀请来北京进行“和平之旅”时,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本着“正视现实、开创未来”的体认,坚持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主张,达成了五点共同愿景,受到了两岸人民的普遍肯定和欢迎。在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下,举办本次论坛,意义非常重大。

连战表示,中国国民党将秉持既有的理念和坚持。一是加强两岸交流。交流是硬道理,交流是主动力。二是促进两岸协商。透过对话,把两岸关系推向更新的里程。三是共创两岸双赢。和解互助、和谐相处、和平共荣。相信经过大家努力,一定能达成两岸共创和平、共促稳定、共谋发展、共享繁荣的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国务委员唐家璇、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延东,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等参加了会见。

此次论坛与往届一样,得到了两岸各界人士和舆论的高度关注。约有500名两岸各界人士与会,台湾方面代表近300人。与会的台湾企业家超过70人,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家。国民党籍“立委”因报名者过多,最终只能由抽签决定30个名额的归属。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在开幕式上致辞,陈云林说:

举办本届论坛是国共两党有关方面继去年4月举办两岸经贸论坛、10月举办两岸农业合作大型系列活动后,又一次重要的交流与对话,是我们再次携手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又一次重大的活动。刚才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与大家亲切见面,合影留念,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生也转达了对论坛召开的高度重视和衷心祝福。

陈云林说,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两岸直航、旅游观光、教育交流”,这些都是我们两岸同胞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我们希望各位代表围绕本届论坛的主题充分地发表意见,共同探讨如何拓展两岸交流交往,深化两岸互利合作的好主张、好办法。我们相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本届论坛一定能够取得丰硕成果。

陈云林说,此前,我们举办的两次论坛,对促进两岸交流、发展两岸关系都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我们期待着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获得圆满成功!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随后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连战说:

时间过得很快,自从第一次到北京来访问,转眼已经两年了。在这两年中间,我们推动了两次大型的论坛,以及无数次的研讨,对我们两岸和平发展,可以说做了重大的贡献。

今天要特别借这个机会,来向各位报告有关两岸开放、合作的想法。当前两岸的关系,各位都非常清楚,无论是在经贸、在投资、在文化、在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是非常热络的、是频繁的、是快速成长的。这个不同于大陆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关系。因为两岸之间经贸投资的关系,含有文化的因素,还有血缘的因素。我们文化相通、血脉相连,自自然然、水到渠成。所以,两岸快速的发展是显而易见,同时是非常自然的。

尤其在大陆改革开放之后,两岸各方面的关系可以说陆续地展开。今天,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伙伴、第三大的进口伙伴,台湾也成为大陆第七大的贸易伙伴,第七大出口伙伴,第五大的进口伙伴。这是很自然的事。

连战说,在这种情势之下,中国国民党事实上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这个历史的趋势。改革开放之后没有几年,经国先生首先放弃了所谓“三不”的政策,开放了民众探亲。1992年,双方在香港会谈,提出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1993年,辜、汪两位先生开始了一系列协商。

连战说,他在1993年负责行政工作时,提出两岸以经贸为主轴,把台湾建成亚太营运中心,一切都非常顺利也很周延地进行。但是不幸在1997年、1998年的时候,突然之间冒出来一个所谓“戒急用忍”,让两岸以经贸为主轴的关系刹了车。

更不幸的是在2000年民进党“执政”以后,不但“刹车”,同时开始开“倒车”,这个“倒车”一直开到今天,好像还越开越快。什么东西叫“开倒车”?简单地来讲,就是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提出来的“台湾的倒车”。

今天正在台湾从事一项文化的“大革命”,要用“台独”的意识形态牢牢地捆绑住两岸关系发展。在内政方面,就是要尽其所能,将台湾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做一个切割,因此产生了所谓“去中国化”、“去国有化”的一系列做法。

在两岸关系方面,各位也晓得,基于这种意识形态的思考,采取了政治封闭、经济封闭,甚至于采取了军事竞赛,其结果是造成台湾社会的失意,“朝野”的对立,认同的混淆,而经济上快速被边缘化。这种政策的趋向,不但无助于台湾提升应有的经济竞争力,同时也无助于提升台湾人民的福祉,而更加严重的是,让台湾成为一个国际上非常不确定的地方。

所以我们面对今天这样的环境,必须要有新的观点、新的思维来观察和思考。

连战认为,他与胡锦涛共同推动了五大愿景、两大论坛等一系列工作,今天不能够一一加以列举,但是,这些工作都为台湾人民作了重大的贡献。15项农产品免关税,滞销水果的紧急采购,青年人免除学杂费,设立奖学金,开放观光客,民航机可以飞越大陆领空,新闻记者可以进行长达3个月的驻大陆采访,专业人士可以在大陆从事专业工作,台商权益受到重视和保护,信息产业标准化大幅度向前推进,这种种的工作,连战说他要用最诚挚的心情来感谢。

连战说,因为你们的关心、你们的付出,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产生了这么多辉煌的效果。但是,两岸关系绝对不仅是刚才所讲的这些。这次大会,我们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理念,把文化、直航和开放大陆人士到台湾观光等重要议题作为我们会议的主题。

直航,不但是在时间上,在效率上、在能源上、在成本上、在战略地位上,都可以大幅度提升台湾的利益。不但是人民期盼,不但是两岸期盼,国际上何尝不是如此。

美国在台协会代表已经很明确地讲,鼓励双方继续合作,因为假如不这样,台湾在世界经济供应链上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就会被这个区域经济整合排除在外。欧洲商会的代表更直截了当地表示,假如再不“三通”,下一个阶段,起码有15家欧洲大型的工商企业将要从台湾撤资。旅游直接影响刺激上百亿的产业。香港、澳门前后几年的经济表现因为旅游业开放,变化非常显著。

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一方面要面对这些问题,一方面更要注重文化和教育方面的联系,因为这是交流、合作、发展和未来的基本做法,得到了两岸同胞和外国人的认同,就连今天执政的民进党,他们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些问题。

连战说:

2001年8月召开的“经发会”,我相信在座很多朋友都参加了。会议最重要的共识,就是开放大陆人士到台湾观光,同时推动两岸的直航。这是民进党当局凝聚的政策共识。

但是事到如今已经近7年,不是会而不议,议而不决,而是决但是没有收获。这是什么责任?这是什么想法?所以,我相信这一次大陆之行有它历史的重要性,让我们大家凝聚共识,在大家共同的致力之下,为两岸人民,尤其是为台湾人民的福祉来请命。

两年已经过去,今天在这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相信我个人也好,今天来自于台湾的所有朋友也好,我们仍然有很多未竞之业,套用中山先生的一句话:“同志仍需努力”。

各位先生,假如我们今天不去影响历史的发展,明天历史就会决定我们大家的命运。所以让我们用新的思想形成新的行动,创造新的历史。

连战的讲话赢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

贾庆林接着发表演讲。贾庆林说:

京华四月,春和景明。在这“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美好时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有关方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隆重召开了。本届论坛就关系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的直航、教育、旅游观光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必将对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贾庆林说,两年来,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已经共同举办了两岸经贸论坛、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就两岸同胞关心的直航和农业、金融、旅游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集各方智慧形成了共同建议,大陆方面宣布了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35项政策措施。两年来,国共两党共同积极推动落实双方达成的共识,大陆有关方面切实履行对台湾同胞的承诺,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我们扩大了台湾水果、蔬菜、水产品准入品种,对其中部分产品实施进口零关税;进一步简化了台湾居民入出和居留大陆的手续;恢复了对台渔工劳务合作业务;新设立了多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大陆金融机构积极解决台资企业投融资困难;对大陆高等院校就读的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设立台湾大学生奖学金,正式认可了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的学历;开放台湾居民参加大陆报关员、建筑师十余项职业资格考试,增加台湾居民在大陆就业途径;公布了《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等等,受到了两岸同胞热烈欢迎和高度肯定。

两年来,我们党与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交流与对话的不断深化,激发了两岸同胞携手合作的热情,促进了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两岸同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切、更强烈地感受到,和平顺应民心,发展造福两岸,合作带来双赢。

贾庆林说,“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近20年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文化交流,就是在两岸同胞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要把握机遇,突出重点,脚踏实地,再接再厉。本届论坛的主题,正是切入了当前促进两岸交流和台湾民众关心的重要问题。贾庆林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看法,他说:

第一,抓住时机,大力推动两岸直航进程。第二,务实协商,尽早实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观光。第三,面向青年,扩大和深化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第四,深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贾庆林最后说: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台独”分裂势力仍在千方百计地进行形形色色的“台独”分裂活动。民进党当局“领导人”执意推行激进“台独”路线,不断抛出极端“台独”言论,加紧通过推动所谓“宪政改造”进行“台湾法理独立”活动,把“去中国化”、“台湾正名”等分裂活动推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肆意对大陆进行挑衅。事实说明,“台独”危险性在上升。这是当前台海和平稳定面临的最严重、最危险、最紧迫的问题。不坚决制止“台独”分裂活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会遭到破坏,两岸同胞的利益和福祉就会受到危害。

共同反对“台独”分裂行径,两岸同胞责无旁贷。在此,我郑重地重申,我们愿继续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我们绝不容忍“台独”,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有准备制止“台独”和挫败导致“台独”的重大事变。

两岸同胞同根同祖命运相连,民族复兴是我们的共同期盼。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奋斗,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诗篇!最后,祝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圆满成功!

4月28日下午和4月29日,两岸专家学者分别就“两岸直航”、“两岸教育”和“旅游观光”等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关于直航,与会人士认为,两岸直航时不我待、势在必行,大陆已为两岸全面直航做好了充分准备,台湾当局应以岛内民众福祉为念,顺应历史潮流,创造两岸互惠双赢局面。

为了早日实现两岸直航,上海海事大学校长於世成建议,可先推动两岸船公司参照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海上直接往来,俗称“小三通”船舶运输的模式,即两岸船舶只挂公司旗、另纸签注,在台湾高雄港和大陆主要集装箱运输港口之间进行直航,不仅可以运送两岸外贸中转货物,也可以运送两岸间的贸易货物。他说:“这也有助于扭转近年来高雄港全球排名不断下滑的趋势。”

关于教育,与会代表认为,教育在两岸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教育是增进软实力与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

台湾著名经济学家高希均在论坛专题发言时表示,教育提升、经济成长、福祉增进,三者的关系牢不可分。对于大陆的教育发展,高希均建议,大陆应设法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投资;在20年以内,培养出至少4个世界级大学;提升年轻一代在英语方面的潜力;加快借用台湾的优秀人才。

与会代表呼吁台湾当局,尽快采认大陆学历文凭,克服两岸教育交流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关于旅游,与会代表认为,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不仅可为台湾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拉动台湾经济的增长,也将为两岸旅游合作双赢开辟美好前景。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教授黄福才说,据分析测算,每增加10名旅游者,将为接待地带来0.55个直接就业机会,同时,每个直接旅游就业人员可拉动2.5个间接就业机会。

台湾观光学院校长李铭辉呼吁台湾当局减少、取消不合理且不必要的限制,早日全面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这将有力地促进台湾旅游业与经济的发展”。

4月29日16时,在北京饭店C座大宴会厅,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出席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闭幕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淇、吴仪,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延东出席闭幕式。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关中、林丰正、章仁香、林益世等出席闭幕式。

陈云林在闭幕式上发表讲话。他说,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规模盛大,气氛和谐,研讨热烈,成果丰硕。海峡两岸企业界、教育界、学术界的代表作了专题报告和发言,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论坛形成的共同建议汇集了各位代表的真知灼见,反映了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和迫切要求。

这届论坛取得的成果,必将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惠利民生,造福于两岸同胞。

陈云林说,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主张和努力奋斗的目标。当前,台海局势仍然严峻复杂。“台独”分裂势力企图破坏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两岸同胞同是中华儿女,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只要两岸同胞团结携手,抓住历史机遇,克服各种阻碍,就一定能共创两岸互利双赢的新局面,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在闭幕式上讲话。他说,这次论坛除了延续前两届的经贸议题外,特别增加了文化议题,层面更为扩大,层次也更为提高。论坛所讨论的各项议题都是未来两岸经贸及文化交流可以具体推动与实现的方向,论坛的建议与共识以及大陆有关部门负责人宣布的各项利好措施,将会是中国国民党持续推动两岸政策与工作的重要参考。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两岸沟通的重要平台,希望能对两岸关系良性发展及两岸同胞福祉有所贡献。

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新党主席郁慕明、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也在闭幕式上发表了讲话。

新党主席郁慕明认为,两岸之间主要是文化、经济、政治三个层面的工作,三个层面现阶段可能不能够同时进行,但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应该成为两岸关注点之一。他说,这届论坛的议题把“文化”列入,相信不是只有这一次,往后每一次的论坛里边,绝对都会更进一步深层地讨论这一问题。

国共论坛虽已两届,但此次正式定名“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并冠以序号。此一细节的变化,表明依据第一次胡锦涛与连战会面所达成的共识建立起来的国共两党交流平台,已逐渐定期化、制度化。

论坛闭幕之际,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和国家旅游局负责人一共宣布了13项进一步促进两岸交流交往与合作的政策措施。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利好”包括:欢迎台湾地区高等院校招收大陆学生;当年向台湾居民再开放会计、卫生、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等15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鼓励台湾相关企业直接投资参与大陆的码头、公路建设和经营,台湾相关航运和道路运输企业可直接在大陆设立独资船务、集装箱运输服务、货物仓储、集装箱场站等等。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与会代表纷纷对论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予以好评。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叶惠德说,共同建议和大陆有关部门宣布的新措施都非常实在、具体,在过去的基础上更前进了一步。

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政策委员高孔廉表示,有关交通和民航方面的新措施令人振奋,相信对于台湾业者来说帮助很大。而在教育方面,欢迎台湾高校到大陆招生至少具有积极意义:使两岸的教育交流有望成为双向;有助于促进两岸年轻人相互了解、消除隔阂,使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趋向良性;帮助解决台湾高校生源不足的问题。

代表们普遍认为,论坛取得的成果必将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惠利民生,造福于两岸同胞。

在论坛落幕之际,走出会场的代表们面对众多两岸媒体记者的采访,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规模不断扩大的论坛发出了更加强大的声音,大陆方面再次释放善意,如今就要看台湾当局的反应了。

台湾淡江大学教授潘锡堂说,此次论坛的议题都是台湾民众非常关心的,取得的共识也符合台湾主流民意。那就是希望看到两岸和平、交流、发展、双赢。两岸人民的眼睛看得很清楚,谁真正在为两岸人民谋福祉,谁又是在设置障碍。

国民党籍“民意代表”雷倩对记者说,当前两岸交流所遭逢的一些滞碍,其症结都在民进党当局。如果当局继续以意识形态锁岛,大陆方面释放的“利好”再多,台湾民众恐怕都难以真正享受到,结果只能是让台湾边缘化。这次论坛就是要让民进党当局听到比以往更加强烈的民意和呼声。

达成扩大交流的共识

2008年12月20日至21日,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召开。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在这个主题之下安排了三项议题:一是拓展两岸金融及服务业合作;二是促进两岸双向投资;三是构建两岸经济交流的制度化安排。

本届论坛与会两岸代表共300多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论坛。大陆方面出席论坛的还有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负责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负责人、中共中央台办特邀的嘉宾和专家、大陆相关行业协会的负责人,以及大陆经济界和文化界的人士。

台湾方面出席论坛的人员有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荣誉主席连战,还有国民党中央党部负责人、智库负责人和台湾其他党派人士,国民党智库特邀的嘉宾和专家以及台湾的经济界、文化界人士。

贾庆林作了题为《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机遇,全面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演讲。他首先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代表胡锦涛总书记,对本届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与会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问候。

贾庆林说:

建立国共两党定期沟通平台,是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主席2005年4月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落实这项共识的实际举措。自2006年以来,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先后举办三届论坛,积极研讨两岸同胞共同关心的经济合作议题,形成了许多重要共识,对引导两岸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陆有关方面积极响应论坛达成的共识,陆续出台一系列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深得台湾同胞的肯定和支持,产生了重要影响。

贾庆林说,本届论坛以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为主题,研讨拓展两岸金融及服务业合作、促进两岸双向投资、构建两岸经济交流制度化安排等三项议题,揭示了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重点。与以往3届论坛相比,举办本届论坛具有更好的两岸关系环境,出席本届论坛的两岸专家学者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研讨将更具有务实性,达成的共识也将更有条件供两岸有关方面制定政策时参考。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本届论坛的举办,对推进新形势下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必将产生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贾庆林指出,我们欢迎台湾各界代表性人士热情支持论坛,积极参与论坛,努力使论坛成为两岸有识之士倾心对话的著名讲坛,成为两岸各界真诚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贾庆林回顾了2008年3月以来,两岸关系出现历史性机遇,并朝和平发展方向努力迈进。

他指出两岸经济合作交流发展过程中,获得五大启示和经验: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天然纽带,互利共赢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目的,积极的政策措施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有力保证,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必要条件,中国大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强劲动力。

贾庆林就全面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提出五点建议:一是积极展开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二是积极促进协商,推动两岸金融业合作取得实质进展;三是积极采取措施,拓展两岸产业合作的层次和领域;四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五是积极进行探讨,及早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吴伯雄在致词中说:

两岸关系可以用一句话加以形容,“柳暗花明又一村,拨云见日现光明”。两岸能够走到大发展、大交流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珍惜这样的基础,加紧创造条件,为两岸人民、企业谋取更大的福祉。这也是我们继续举行论坛的意义所在。

他指出,过去这半年我们固然掌握了历史的契机,修复挫折倒退的两岸关系。但是我们目前也看到全球性的金融海啸,甚至是经济的衰退,使得有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萧条。这次论坛的主题,包括讨论金融领域的合作以及经贸领域的合作等问题,都是契合目前的需要。深盼与会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能够贡献所学,让这次论坛的共识与建议更具有可行性。

吴伯雄为此提出三项建议:一是共同合作应对金融海啸的冲击,探寻可行的模式;二是相互开放对方来参与彼此扩大内需、扩大公共合作的工程;三是希望能够加强推动大陆观光客赴台旅游。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发表了题为《两岸和平发展的硬道理》的演讲。

连战说:

2005年国共两党达成了五点愿景,我们根据愿景所提出来的方向,前后已经举办3次论坛,形成了多达48项的共同结论。双方都能认真地加以实践,化成政策,化成措施。对于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影响的层面非常重大。也因此,在潜移默化之中,我们看到了逐渐成长的两岸同胞之间的良性互动。

连战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经贸论坛,正值当前国际金融海啸来势汹汹之际,我们要抓对方向和主题,加强两岸经贸关系的扩大以及深化。而在各个议题方面,无论是在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和合作,在贸易投资方面的开放和保障,在农业的合作方面等等,相信都是有助于两岸在此时携手并进、共渡难关的主要方向。

12月20日下午,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就两岸经济交流制度化安排的办法进行了交流。与会的两岸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应把握两岸关系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促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严峻挑战。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刘雪琴表示,建立两岸经济交流制度化安排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鉴于两岸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设置了总体框架及总体目标后,按照先行先试,分步骤推进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各个领域,行业及部门的交流规则及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两岸经济交流的规范及制度总和。

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将有利于台湾经济的提升,对等放开大陆产品进口,有利于形成广泛的产业合作链条,促进台湾贸易增长。

当前,两岸关系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积极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尤其是将两岸经济交流制度化安排纳入两岸和平发展框架,纳入大陆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和两岸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将有利于两岸经济合作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两岸携手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也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稳健增长。

台湾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祖嘉说,20多年来,两岸经贸往来发展迅速,但两岸经贸迟迟无法正常化,使台湾丧失了许多商机,使台湾经济逐渐被边缘化,使台商逐渐失去在两岸间进行产业整合及分工的机会。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对台湾的出口和经济增长都将大有帮助,也有助于两岸共同提升竞争优势,共创双赢。

林祖嘉说,过去30年来,大陆经济成就全球瞩目,台资企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台湾经济也因此受惠。“互补互惠、两岸双赢”不只是口号,而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经济法则运作下的结果。现在,两岸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两岸之间的携手合作就更加重要。希望两岸相互勉励,共创美好的未来。

在研讨会上,台湾金融研训院院长许振明提议,通过良好的金融监理制度,监理机关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及个别金融机构的安全与稳健经营,是两岸金融合作的基石。

专家明霞则认为,在当前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两岸保险监管有必要加强信息交流,合作应对危机。

针对大陆证券业面临的挑战,专家聂庆平表示,大陆证券公司循序渐进的开放政策,为下一阶段主动有序地实施开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防止了过快、过度开放给行业带来的冲击,也避免了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向国内证券业传递风险。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专家韩明智说,银监会按照“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的原则,努力维护大陆地区银行体系的稳定,积极加强国内国际协调与合作,并全力支持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风险检测和危机应对工作,着力维护大陆银行业稳定,以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发展为目标,为银行界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营造良好环境。

如何整合两岸金融资源,提升两岸经济竞争力,是本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许多专家学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在12月21日上午举行的专题研讨会上,许多专家学者都纷纷献计献策,为台企支招。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财政金融组召集人林建甫在研讨会上提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的信用紧缩加剧了企业在资金方面的压力,台资企业很难透过直接融资管道来满足资金需求,如何获得融通资金就成为台资企业最关心的课题。

台湾金融研训院院长、台湾大学经济学系教授许振明指出,两岸虽然实现了通汇,但依然不够通畅,给贸易结算和台商资金的进出带来了不便,并且限制了台商的融资管道。

许振明指出,大陆和台湾的金融交流虽然目前的程度和层次尚不频繁,但是,未来的空间十分广阔。两岸频繁的经贸交流对金融领域的合作与沟通有强烈需求,且两岸经济互补的区位优势更为金融交流提供了可行性及便利性。

针对台企融资难的问题,开发银行业务发展局局长刘勇表示,在支持台资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讨和解决发放贷款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由于两岸信用断裂,在贷款操作中,我们发现对台商资信评估困难,又缺乏必要的担保。因此,我们一直在寻求与台企合作,成立担保公司,与台金融业合作,打通大陆台资企业与岛内母公司的信用连接。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梁志东则说,当前,所有在大陆注册的台资企业,均可以享受中信保提供的所有服务,注册地不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中信保将通过扩大与台湾输出入银行的合作,间接为其提供资信报告等服务。经济金融危机最先冲击的是金融市场和对外贸易。希望海峡两岸金融界同仁积极合作,共度时艰。

12月21日下午,为期两天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落下帷幕,论坛达成9项共同建议,大陆宣布了10项政策措施。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等出席闭幕仪式并发表讲话。

闭幕式由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与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曾永权共同主持。曾永权首先宣读了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共同建议:

1、积极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促进两岸金融合作;3、相互参与扩大内需及基础建设;4、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拓展领域,提高层次;5、加强两岸服务业合作;6、完善两岸海空直航;7、加强两岸渔业合作;8、加强投资权益保障;9、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王毅就加强两岸合作、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宣读了大陆各有关部门为此制定的10项政策措施:

1、支持大陆的台资企业发展;2、加强台资企业融资服务;3、支持和帮助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4、鼓励和扶持台资企业自主创新;5、推动两岸双向投资;6、加强两岸产业合作;7、携手促进平板显示产业发展;8、拓展两岸农业合作平台;9、扩大台湾鲜活农产品在大陆销售;10、允许符合条件的台湾居民在大陆从事律师职业。

曾永权随后表示,这10项政策措施对推动两岸经贸制度化的安排以及扩大金融业的合作和推动两岸双向投资的保障,具有重大的意义。他代表国民党向大陆方面表达诚挚的谢意,对于论坛形成的共同政见,国民党会绝对尽全党之力,努力推动,加强落实,展现两党间的交流功能。

吴伯雄随后发表讲话说,听到会议的共同建议和大陆十项政策措施,都符合了本次论坛的主题和各界的期待。尤其这几天,我见到很多台资企业界负责人,有人问“牛肉”在哪里?其实这10项政策措施就是扎扎实实的“牛肉”。

吴伯雄指出,虽然这个论坛一般都称为国共论坛,但实质上国共两党都是希望这个论坛变成更广泛的提供意见的平台。这次从台湾来的,多数不是国民党的,有很多其他政党人士,也有学者、专家等,我们有更大的诚意让参加的基础更扩大。

贾庆林发表讲话说,我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对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热心参与本届论坛并做出积极贡献的两岸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说,本次论坛是在两岸关系开始步入和平发展轨道的新形势下,国共两党、两岸各界进一步深化交流的一次盛会。吴伯雄主席、连战荣誉主席联袂共襄盛举,包括两岸经济、金融主管部门人士在内的两岸各界有识之士踊跃出席这次盛会,这说明我们两岸有关方面给予这次论坛高度重视,也使本次论坛比以往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贾庆林指出,曾永权副主席宣布的9条共同建议反映了两岸人民的期盼,也必将为两岸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产生积极的影响;王毅主任宣布的10条政策措施体现了我们有关部门对于扩大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影响的坚强决心,也体现了我们对保障和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真心实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上海市市长韩正,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以及亲民党副主席张昭雄、新党主席郁慕明、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出席闭幕式。

双方力推文化教育交流

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本次论坛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就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岸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行探讨。

7月的三湘大地,满目葱郁,生机盎然。

7月11日9时,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所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和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钱运录,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以及文化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宗教局的负责人,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河南、山西等大陆中部地区省份的负责人出席了本次盛会。

台湾方面出席第五届经贸文化论坛的有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生及其夫人,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国民党副主席吴敦义,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籍联盟林炳坤以及台湾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经贸界的专家学者。

出席当天开幕式的贵宾除有国共两党的高层人士外,还有台湾其他党派人士、两岸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经贸界的专家学者以及两岸文化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人士。两岸青年学生代表也首次应邀参加论坛。

大会由中台办主任王毅致开幕词。王毅指出,本届论坛顺应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王毅指出,本届论坛是在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的新形势下举办的。论坛首次以“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为主题,并设立了3项研讨议题,分别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论坛期间,还将举办两岸经贸合作座谈会。

王毅表示,贾庆林主席和吴伯雄主席亲自出席论坛开幕式,与会的两岸各界代表多达500余人,这充分说明了两岸各界对本届论坛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本届论坛顺应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王毅说,论坛由国共两党牵头举办,但目的是为两岸各界提供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以增进了解,汇集民意,凝聚共识,从而为推动两岸关系保持发展势头发挥应有的作用。

贾庆林发表了题为《大力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建设两岸同胞共同精神家园》的演讲。

贾庆林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文化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教育给文化以生机活力。两岸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需要交流,两岸关系发展需要来自文教交流的动力,更需要强有力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支撑。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要作用。

贾庆林强调,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专门提出了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的意见,号召两岸同胞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倡导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这是我们与台湾方面共同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基本思路。

贾庆林指出,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一致愿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也为拓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两岸同胞要抓住难得的机遇,大力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高层次,扩大领域,丰富内涵,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建设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贾庆林就此提出五点意见:

1、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2、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3、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5、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

贾庆林最后表示:

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伟大的事业需要人才辈出。希望两岸同胞高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沿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谱写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新篇章,努力建设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

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发表了演讲。他说,近年来,两岸双方本着互信双赢的共识,造就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成果,共同见证了两岸关系朝着和平发展的大方向稳步前进。虽然过程中有波折,但是我们一直很有信心,因为我们看到两岸未来的光明前景,更因为我们坚信两岸关系通过诚信协商、寻求共识、认真落实、创造成果的方向是明智而正确的。我们要珍惜这得来不易的交流现状与协商成果,扩大沟通与合作的领域,为两岸人民共谋福利,为两岸关系的推动增添新的动力。

吴伯雄表示,本届论坛以深化与推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为切入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经贸与文化是连接两岸的两座桥梁,缺一不可,现在该是搭起文化桥梁的时候了。

要共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创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的平台;要加强教育交流,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求学,承认大陆学历,同时鼓励两岸学校与学生之间展开研究与教学合作,推动交换学生计划;要推动媒体合作,为两岸同胞搭起资讯沟通的桥梁。希望与会人士能够集思广益,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发展提出新看法、新视角、新思路。深信本届论坛必将获致丰硕且具有前瞻性的方案与计划,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为两岸人民情感的融合,再度扮演强而有力的推手角色。

7月11日10时20分,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专题报告准时登场,来自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的王邦雄教授以“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谈古典今诠的文化产业”为题,拉开专题报告的序幕。

大陆文化名流余秋雨、于丹与台湾文教界知名人士孙震相继登坛开讲,畅谈发扬光大中华文化,共铸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7月11日下午,在长沙华天大酒店迎宾楼三层湖南C厅,两岸先后有43位专家学者就“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和“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3个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中共中央台办特邀嘉宾蔡武说,要推动交流制度化,构建两岸文化交流新格局。所谓建立交流制度化,就是推动两岸建立更为密切、经常性和规范性的联系与往来机制。鼓励和支持两岸文化交流,营造互利共赢的新局面。海峡两岸一方面基于互利双赢的精神,减少政策壁垒,让交流更加顺畅,合作更加广泛。

另一方面相应出台鼓励政策,支持、扶持从事两岸文化交流的文化机构、艺术团体、文化企业,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和企业赞助,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持续稳定向前发展。全面开展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促成更多的两岸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和文化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全方位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

蔡武认为,优势互补,要不断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积极鼓励海峡两岸文化企业界人士通过参访、举办论坛、参加文博会等各种方式,探讨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发挥两岸各自优势,整合两岸资源、创意、资金、人才、市场,推动两岸文化产业对接,构筑两岸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桥梁。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朱新民就增进两岸文化交流进展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每年定期举办文化教育论坛,作为两岸交流的平台,以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能全面化、正常化、制度化为目标。第二,两岸共同举办具有重大意义的节庆活动,例如纪念清明节具有慎终追远,庆祝中秋节具有月圆、家圆的意涵,这都有助于两岸在文化上更紧密地联结。第三,两岸共同设置中华文化大奖,鼓励全民投入文教事业,两岸中华文化大奖的主要概念应包括文化复兴、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三个方面,让文化既是思想,又是生活,更是产业。

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特邀嘉宾张誉腾提出,积极商谈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定,提出共同推进两岸文化交流的方向。研议互设民间文化办事机构,负责处理与两岸文化交流相关的服务、推广和权益保护等事务。

要深化两岸文化古迹及非物质文化资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美术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及地方文化馆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相互给予政策扶持和投资保护。根据两岸文化交流协定,每年签署具体的年度交流计划落实执行。

7月12日14时,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举行专题研讨汇报会。台湾艺术大学校长黄光男、中国影协顾问苏叔阳、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台湾证交所董事长薛琦先后作了专题汇报。

专家们一致认为,自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出现历史性机遇,取得重大积极进展,步入和平发展的正轨,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与期盼。在进一步密切两岸经贸关系的同时,积极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对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深远意义。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两岸的共同财富,是维系两岸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新形势下,应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缔造中华民族的新时代。

12日16时,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闭幕。闭幕式由中台办主任王毅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共同主持,蒋孝严在闭幕式上宣读了共同建议。

共同建议指出,要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不断推进两岸艺术宗教和民间信仰,加强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合作。加强两岸在文化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建立维护文化资产的沟通合作平台,切实保护好中华文化瑰宝。共同促进中华文化创新,激发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时代性。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在闭幕式上宣布六点共同建议。

1、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2、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两岸教育品质;4、共同探讨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合作机制;5、加强两岸新闻交流;6、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壮大,推动两岸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合作。

王毅对蒋孝严宣读的“共同建议”表示肯定,称这份“共同建议”是与会各界人士集思广益的结晶。文件中提出的六个方面29条建议,充分体现了两岸各界人士的共识。

“共同建议”充分肯定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充分肯定了新形势下加强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揭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在两岸文教交流合作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文化和民族认同是凝聚两岸同胞共同意志的根基所在;提出了加强两岸文教交流的总体思路,为推动两岸文教交流迈上新台阶描绘了蓝图,也为今后两岸协商文化教育交流打下了基础;提出了两岸文教交流的具体合作项目和可操作的政策建议,涉及20多个领域,展现了两岸文化教育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前景。

吴伯雄随后发表讲话说,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自举办至今,两岸经贸、文化人士每年齐聚一堂,就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出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在促进两岸的互信和互惠上有相当重要和具体的贡献。

他表示,今年论坛最重要特色是以推进与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为重点。

吴伯雄表示,21世纪是两岸合作共创新局的契机。在全球的金融风暴之后,相较于欧美先进国家与诸多新兴市场的大起大落,两岸的经济状况显得相对稳定。当全球都在寻找景气复苏的合作交流与共荣互惠,或许就能创造双赢的崭新局面。经过论坛的意见交换与讨论,未来两岸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期待会有更多的互补效应与合作机会。

贾庆林发表讲话说,代表中共中央,对于论坛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界人士冒着酷暑,付出了辛劳,贡献了智慧,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说,本次论坛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两岸经贸文化合作论坛,是一个两岸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凝聚共识的一个重要的平台、一个重要的渠道,它可以发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可替代的先导作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越办越好。

贾庆林表示,只要两岸双方不断巩固和深化政治互信,努力创造条件,我们就能够不断地破解两岸关系中的其它难题。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两岸同胞共同选择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方向是正确的,前景是光明的。

贾庆林说:

从去年12月第四届论坛到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轨道上又取得了新的积极进展,经济关系进一步密切,各项交流不断深化,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逐步扩大。展望未来,我们希望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推进两岸协商,推动实现经济关系制度化和经济合作机制化,拓展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积极推进两岸民间往来。

我们深信,只要两岸双方不断巩固和深化政治互信,努力创造条件,也一定能够逐步破解两岸关系中的其他难题。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两岸同胞共同选择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方向是正确的,前景是光明的。让我们一起努力,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携手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