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滑轮原理的运用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所组成,是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简单机械。
我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滑轮,至少从战国时期开始,滑轮在作战器械、井中提水等生产劳动中被广泛应用。
大禹铸九鼎后,夏、商、周三代,一两千年间,帝王皆以其为天下之神器,传国之重宝。失宝器而亡国,得九鼎而有天下,故九鼎,成了当时操控天下的象征。
后来,传说秦始皇东巡后,路过徐州彭城的泗水,见到水中露出一周鼎,心中大喜,随命其随从设法捞鼎。汉画像石中有《泗水捞鼎》的场面。
在画面上,总管捞鼎的高官站在桥上,指挥秦人在周鼎出没的位置安装上很大的架子,上有一个横梁,横梁上面贯穿着一只滑轮。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捞鼎,运用了高竿双滑轮联动法。河中树立两支高竿,每竿顶部都装一大滑轮,各有一群人在拉滑轮上的绳子。两滑轮间,两绳各吊一只鼎耳,向上起吊一只三足大圆鼎。
可惜的是,当时秦人只得到8座鼎。传说那一座神鼎即将要打捞上来时,鼎内一龙头伸出,咬断了系鼎的绳索,鼎复沉入水下,再也无法找到。
秦始皇命令千人深入水底打捞,终于不得,留下了终生遗憾。
周鼎自刘邦入咸阳,项羽烧秦宫,之后便无踪迹,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千古谜案。不过,汉代的《泗水捞鼎》画像石告诉我们,九鼎之形,系三足大圆鼎,这应该是当时的共识。
我国古代的滑轮运用,在秦汉时期就开始了。当时有许多大工程,滑轮被广泛应用。
滑轮,古代人称它“滑车”。应用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应用一组适当配合的滑轮,可以省力。
滑轮的另一种形式是辘轳。把一根短圆木固定于井旁木架上,圆木上缠绕绳索,索的一端固定在圆木上;另一端悬吊水桶,转动圆木就可提水。只要绳子缠绕得当,绳索两端都可悬吊木桶,一桶提水上升,另一桶往下降落,这就可以使辘轳总是在做功。
辘轳大概起源于商周时期。据宋代曾公亮著《武经总要·水攻·济水府》,周武王时有人以辘轳架索桥穿越沟堑的记载。
最早讨论滑轮力学的还是《墨经》。《墨经·经下》把向上提举重物的力称作“挈”,把自由往下降落称作“收”,把整个滑轮机械称作“绳制”。
《墨经》中说:以“绳制”举重,“挈”的力和“收”的力方向相反,但同时作用在一个共同点上。提挚重物要用力,“收”不费力。若用“绳制”提举重物,人们就可省力而轻松。
在“绳制”一边,绳比较长,物比较重,物体就越来越往下降;在另一边,绳比较短,物比较轻,物体就越来越被提举向上。
如果绳子垂直,绳两端的重物相等,“绳制”就平衡不动。如果这时“绳制”不平衡,那么所提举的物体一定是在斜面上,而不是自由悬吊在空中。
墨家对滑轮力学的讨论,使我们不能不赞佩其丰富的力学知识。
唐代诗人刘禹锡描写了他亲自所见的一种叫“机吸”的提水机械,它是把辘轳和架空索道联合并用,以便把山下流水一桶桶地提上山顶,既浇出地又省力。
[旁注]
汉画像石 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我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秦宫 这里指阿房宫。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的阿房村一带。阿房宫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更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
周武王 (约公元前1087年~公元前1043年)。西周的建立者,华夏杰出领袖。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斌王”。他继承父亲遗志,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刘禹锡 (772年~842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阅读链接]
考古工作者曾经采用绞车、滑轮等机械装置,在江西省贵溪仙岩把一口重约150千克的“棺材”吊进了一个离上清河水面约20多米的悬崖洞中。专家认为,此举“重现了2000多年前古人吊装悬棺的壮观场面”,从而“解开了中国悬棺这一千古之谜”。
也就是说,古人曾经利用绞车、滑轮等简单机械,完成了当时从地面起吊悬棺数十米的这一工程。表明古人对滑轮机械的运用已经炉火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