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体与疾病

感冒

感冒是日常生活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所以并非一感冒就非上医院不可,可是感冒仍然会影响日常的活动,当然是越早治疗越好。感冒最怕引起并发症,故当感冒急遽恶化时(如发烧、肺炎),仍须请医师诊治为宜。

一个感冒病毒。基因的导入方法和工具不断丰富感冒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几乎每一个人都曾患感冒,而且都知道该如何去应付。综合一般报章、杂志对感冒的治疗建议,不外乎有如下几点:积极摄取种实类食物;充分食用萝卜;饮用药草茶;平日锻炼身体。

这是很实用的健康法。现代人都不大重视饮食习惯,例如植物油与干性油酸的摄取量过少。若经常使用动物性脂肪或经过抽油剂精制的植物油,会使人的肝脏因而受损,血液黏稠性异常增高,使身体机能减弱。故应多加利用核桃、松果、芝麻等种实类食物。

萝卜含有丰富的消化酵素(淀粉酶),现代人过分重视美食生活,致使消化机能减弱,此时应多食用萝卜。枸杞、甘草、艾草等药草茶发挥整肠的效果,维持血液的净化,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对治愈感冒极有助益。

皮肤就其机能而言,和呼吸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故锻炼肌肤,加强组织机能就会无形中增加体力、健全身体。如以干布摩擦身体、做日光浴、少穿衣服,皆对肌肤有益。

真正健康的人很少患感冒,经常患感冒的人表示其体质有问题,应采取根本性的治疗法。

以鼻子、喉咙等上呼吸道急性发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为感冒。现代医学认为感冒的主要原因是滤过性病毒,于是药商乃想尽办法,制造消灭滤过性病毒的药剂或免疫体。

事实上,感冒的真正原因是来自人体本身,纵使发现滤过性病毒,那也非来自外界,而是本身制造的,亦即由肠内所生产。

人的肠内栖息着许多微生物,在一般健康的状态下,乳酸菌等有益菌处于优位,维持一定的平衡状态。可是当肠内的环境恶化时,平衡状态便随之崩溃,诱发疾病性的细菌繁殖,其后再大量侵入血液中,使血液受到污染。当血液循环至肝、肾等部位,因而引发一些症状,如上呼吸道黏膜虚弱者,很快便受到侵害而发炎,此状态即是感冒。故单看症状,是不易了解感冒的本质。

中国人在治疗感冒上,常利用中药,中药是药草类,对胃肠极具功效。诚如上述,感冒乃起因于胃肠的不正常,故中医利用治疗胃肠病的药草当药来治疗感冒,是一项合理的处方。此类极具整肠效果的药草,尚包括枸杞、甘草、艾草等。

猩红热病

猩红热不是动物猩猩的发热疾病,而是人类的一种发热出疹的传染病。猩红热是由产红疹毒素的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祖国医学书中称为烂喉痧病。其特征为发烧,咽峡发炎,全身皮肤出现鲜红色皮疹,恢复期皮肤成片状脱皮。此病在我国北方多发生在冬春两季,近30年来,全国各地均有散发及流行。猩红热患者及带菌者均为传染源,由带菌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也可由带菌的日用品及食物经口传染;也有少数病人是细菌由皮肤伤口、产道侵入机体而发病。人类对链球菌普遍易感,都是被传染的对象,但多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猩红热潜伏期平均2~3天,起病急,从发热到出疹时间约数小时到24小时。高热(39℃以上),幼儿会有惊厥,年长儿会有寒战、头疼、呕吐、咽疼、腹疼等全身不适的中毒症状。咽部、扁桃体及软颚充血水肿,其上并有脓性分泌物,初期舌面覆盖白苔,舌乳头红肿突出,过3~4天舌苔脱落,露出充血的舌面及肿胀的舌乳头,因为样子像一种杨莓水果,所以称为“杨莓舌”。此时伴有颈淋巴结肿大及压痛。在起病的12~48小时内,全身皮肤呈弥漫状红色,用手压之皮肤退色,其上散布针尖大小的猩红色皮疹,疹间皮肤呈一片红晕,疹子疏密不等,以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较密集,形成紫红色线条状,秒为线状疹(有的书上称为帕氏线)。皮肤毛囊突出,皮肤面呈鸡皮样疹,用手触皮肤有“沙纸感”,皮疹有搔痒感。患者面颊潮红,惟口周围苍白,称为环口苍白圈,“皮疹”持续时间因病情轻重而异,轻型的约2~3天,重型可达一周左右。出疹同时体温升高,中毒症状加重。体温一般一周后逐渐下降,皮疹也开始依出疹顺序消退,一般症状好转。皮疹消退后1~2周开始脱皮,首先面部、颈部出现糠屑样脱毛,渐及躯干和四肢,呈片状脱皮,手掌脚底呈手套和袜套状脱皮,脱皮时间可迁延2~4周,无色素沉着。

猩红热如早期能正确彻底治疗,很少有并发症,但如体质虚弱或未及时正确治疗者,可有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颈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及肺炎,更甚者引起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心肌炎等等。有少数病人在猩红热愈后数周内(多见于2~3周内)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耳鸣

在外界没有声音时,正常人是听不到声音的。而有些人却不是这样,明明周围没有什么声响,他们却好像听到了蝉的鸣叫、机器的隆隆作响、钟表的嘀嗒声、汽笛的叫声、开水的沸腾声、吹风声等。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就叫耳鸣。

有的人耳鸣只发生一只耳朵里,有的人两耳同时发生耳鸣。耳鸣之声有的是断断续续,隐约可辨,有的则是日夜不停。耳鸣并不悦耳,所以常常搅得人心烦意乱,不得安宁。

耳鸣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人的内耳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地,它不断地将外界声音转化成神经冲动,传送到大脑内管听觉的中枢神经,于是人就听到了声音。在没有声音刺激时,听觉系统的各级神经结构会有一种自发性的放电活动,这种电信号到大脑皮层,也会产生声音感觉。但在有外界声音刺激时,这种自发性放电就停止了。

当人的外耳、中耳和大脑神经系统发生疾病时,如外耳道炎、耵聍栓塞、急慢性中耳炎、咽鼓管堵塞、鼓室积液、耳硬化症以及美尼埃尔氏病、听神经瘤等,听觉的传导和感受部分发生故障,就会引起耳鸣。

为什么听觉的传导和感受部分发生故障,就会出现耳鸣呢?这个秘密至今尚未揭开,但多数专家认为,在听觉传导通路中,神经纤维的联系非常复杂,所以很容易受到颅内病变的影响而产生耳鸣,也有的专家认为,当听神经和它的中枢神经结构产生自发性活动亢进时,原来不能感受到的微弱刺激就被感觉到了,于是就出现了耳鸣。

此外,许多全身性的疾病也会诱发耳鸣,例如贫血、胸膜腔慢性疾病等。美国医学家皮斯布瑞认为,耳鸣是心脏病的先兆,所以应该对它加以重视。患颈椎病时,由于颈椎间孔变窄而影响大脑供血,也会产生耳鸣。精神过度紧张也会发生耳鸣。由此可见,耳鸣的发生原因及机理,的确是十分复杂的。

酒糟鼻

冬天,如果天气特别冷,而鼻尖又暴露在外边,就会出现发红的现象。这是因为人的面部血管网比其他部位更为密集,受到外界冷空气的刺激后,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就会失调,也可引起血管扩张,从而使鼻子发红。

当人进行剧烈运动后,由于体内代谢加速,糖分解过程增加,乳酸浓度急剧上升,达到一定程度时,血管平滑肌就处于松弛状态,引起血管扩张,也会使鼻子发红。

以上都属于正常现象,而且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有些人却不是这样,他们的鼻子,尤其是鼻尖,总是红红的,如同发炎一样,有时还发生渗液,好像要溃烂了。人们把它就叫作酒糟鼻。

在医学上,酒糟鼻叫玫瑰痤疮。别看它的名字很动听,其实却很难看。开始时鼻子上出现红斑,有明显的毛细管扩张,表面油腻发亮,以后红斑从时隐时现逐渐发展到不易消退,而且不断扩大,有时还会出现绿豆大小的突出小疹、脓疱。

酒糟鼻是怎样引起的?起初,很多人以为它跟嗜酒有关系。这种说法并不是臆造,确实有不少酒鬼或喜欢辛辣饮食的人是酒糟鼻。据分析,这可能与酒精或辛辣食品对人的内分泌系统造成不良刺激有关。但问题并不是这样简单,也有很多人并不嗜酒,也不喜欢辛辣饮食,但照样会得酒糟鼻。这又是为什么呢?

医学家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造成酒糟鼻的原因有很多,如皮脂分泌异常、高温环境、寒冷刺激、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及内分泌障碍等,都有可能引发酒糟鼻。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多数酒糟鼻病人与毛囊虫感染有关。毛囊虫是一种只有针尖大小的寄生虫,需要用显微镜才看清,它的外形呈纺锤状,很像蠕虫,所以又称蠕形螨虫。它进出毛囊孔,将皮肤表面的细菌带到受损伤的组织里,造成发炎,就会引起酒糟鼻。

研究人员还发现,有些人的酒糟鼻是由于使用药物不当造成的。这些人面部出现炎症后,就长期使用高效氟化类固醇激素,如去炎松、确炎舒松A、氯倍他索等。由于这些药物能够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使用就会出现类似酒糟鼻的症状。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类固醇性酒糟鼻。

由于造成酒糟鼻的病因错综复杂,因而至今也未完全查明。所以,如果你得上了酒糟鼻,一定要先找医生咨询,千万不要自己胡乱用药。

青光眼

青光眼是病程较长的一种眼病。得了这种病后,黑眼珠当中的瞳孔就会呈现出青绿的颜色,所以人们又叫它绿内障。这种病在40岁以上的人中间容易发生,而在年轻人中比较少见。

青光眼分先天性、原发性和继发性3种:先天性青光眼特别少见,患者的眼球特别大,好像牛眼睛一样,因此又叫做牛眼;原发性是指无缘无故就发生了这种眼病;继发性是指得了其他眼病后引起了青光眼。

除了以上区别外,青光眼还分急性、慢性两种。急性青光眼的特点是突然发生,头疼剧烈,而且恶心呕吐,眼睛感到胀痛,有些发红,视力减退,看灯光时周围有五彩圈,如果用手摸眼球,会感到它硬得好像石头。慢性青光眼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往往没有什么感觉,因而容易被忽视。

医学专家认为,青光眼是眼压升高造成的。每个人的眼球都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就叫眼压。眼压也像血压一样有高有低,正常眼球的眼压是1.86×104~3.32×104帕。眼睛里有一种体液叫房水,眼压就是靠它维持的。如果眼压升高,眼睛里的神经就会受到压迫,甚至还会萎缩,严重者可能造成失明。

那么,眼压为什么会升高呢?这就涉及到原发性青光眼的成因问题,然而由于其原因十分复杂,至今人们还不大清楚。

大多数学者认为,情绪变化是造成青光眼的主要原因之一。急躁、发怒、忧虑、悲伤或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等,都会刺激到大脑皮层,使其控制下的内脏神经功能出现失调,不能管制眼压了,结果使眼压升高,造成青光眼。

另外,一次性饮水过多,使眼内房水生成量增加;睡眠时枕头过低,使眼内血容量增加;眼睛过度疲劳等原因,都可以引起眼压升高。但这种升高都是暂时现象,只对已经患上青光眼的人有害处,而一般不会使眼睛健康的人患上青光眼。

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虽然“牛皮癣”这种皮肤病中有一个“癣”字,但这种病却是与“癣”全然不沾边。人们平常所说的癣,如脚癣(脚湿气)、手癣(鹅掌风)、头癣(癞痢头)、体癣(金钱癣)等都是由一种叫真菌的微生物引起的。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和毛发的变化,一般统称为癣。

但牛皮癣却不是因为真菌引起的。经现代医学科学研究鉴定,证明所谓牛皮癣的“真菌”不是由真菌引发的,在它的皮疹里,半个真菌的影子也没有查到过。所以,把它划到“癣”的行列里,实在是一桩“千古冤案”。

如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会发现所谓牛皮癣的皮是片状的,鳞屑多,呈银白色,于是在医学上就把这种病称为“银屑病”。过去,人们称银屑病为“牛皮癣”,是因为对这种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不了解,单纯以该病的表面形态或现象来取名。

银屑病患者的皮肤形态特征,非常像生牛皮,斑驳毛糙,而奇痒难熬又十分像生了癣,于是有人把这种病叫“牛皮癣”。以前的医生也用治疗其他癣的方法来医治银屑病。既然银屑病不是真菌引发的,那么过去许多治“癣”药和治疗方法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银屑病的致病菌究竟属何方毒菌呢?在医学界,至今还未有定论。有的细菌学家认为致病菌有些像链球菌;有的病毒专家认为是一种病毒感染;也有的生理学家认为患这种病是与患者本人机体的新陈代谢失调有关;还有的医学专家认为这与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

虽然人们都提出了一些证据,但至今还没有一种为大家公认的病因。既然找不到确切的致病原因,当然现在也就不可能有什么专治此癣的特效药。

白癫风

白癫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发病时皮肤上会出现一些大小不同的白色斑点,白斑部分皮肤正常,一般不痛也不痒,因而不大引起人们的重视。不过,白癫风好发于颜面和四肢,这样就会使人变得难看,因而这些人治疗白癫风的心情就比较迫切。

要想治疗白癫风,首先要知道它的发病原因。那么,人为什么会患白癫风呢?原来,在人体表皮基底层中有一种具有树枝状突起的细胞,叫黑色素细胞,它专门制造黑色素。在那里,氨基酸经过一繁殖氧化作用形成黑色素,并被输送到表皮细胞里,因而使皮肤具有一定的色泽。如果黑色素细胞遭到破坏或制造色素的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制造出黑色素,皮肤的颜色就会消失,出现白斑,这就是白癫风。

对于白癫风,人们所知只限于此,至于色素细胞被破坏或制造色素的功能发生障碍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已经知道有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影响、精神因素、皮肤局部外伤以及某些毒性物质有关。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420例白癫风病人中,16.2%的病人有家族史;14.5%的病人有过局部皮肤损伤,常常是外伤部皮肤先变白,以后逐渐扩大并在其他部位也发生白斑;14.2%病人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

近年来,有人指出白癫风可能与病人免疫功能的异常变化有关。据临床观察,白癫风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的比例要比一般人高,而用免疫制剂治疗白癫风也有一定疗效。有人还在一部分白癫风病人的血清中查出1种以上的自身抗体,同时发现他们血中免疫活性细胞之一的T淋巴细胞亚群也有变化,白斑病灶中部郎格罕细胞数目增加。

还有些学者认为,白癫风虽然表现为皮肤色素的变化,实际上很可能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而应该从多方面加以探讨。比如,有人发现很多白癫风病人的眼底发生异常变化,内耳色素细胞也遭到了损害。这些现象提示人们注意,白癫风的发病原因是复杂的,有多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

头痛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的曹操患有严重头痛病,经常难以忍受。神医华佗诊断他的病根在脑袋里,提议用开颅的方法为他除去病根。曹操以为他要谋害自己,便将华佗押入牢狱,拷打至死。

相传唐高宗李治很胖,经常犯头痛病,而且说话不利落。御医就替他针刺头部并少量放血,每次都能取得止痛的效果。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头痛与人类相伴的历史很悠久,人类与头痛做斗争的历史也很悠久。除了用针灸治疗头痛外,人们还试用各种各样的东西来治头痛,如氨、银、汞、胡椒粉、鸦片、大麻等,甚至还有人拿电鳗来电击病人。

然而,时至今日,头痛仍然是一个令人头痛的症状,不仅病人感到万分苦恼,就是医生也常常对它束手无策。说起来,头痛并不能算做病,而是许多病共同拥有的一种症状。比如,伤风感冒会头痛,中暑了会头痛,生病发烧也会头痛,有时候身上什么病也查不出来,但就是头痛得厉害。在一般人看来,头痛就是脑子中痛。这个回答并不正确。人体上许多部位都对疼痛的刺激很敏感,比如用针刺一下你的手指,你的手指就会感到痛。可是脑子本身却没有感受疼痛的神经,就是把脑浆全部掏出来,人也不会感觉到痛。那么,头痛又是从何而来呢?

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头部的致痛结构或部位有以下几处:脑硬膜,尤其是头颅底头痛期,在头皮和脑血管扩张时,病人一侧头部或整个头部产生严重的搏动性疼痛的部分;供应脑血流和硬脑膜血流的动脉;全部静脉和静脉窦;颅脑神经和脊髓颈段的脊神经;头颅骨外的头皮、肌肉、动脉和静脉。当以上至病结构部位受到某种刺激时,人就会感到头痛。

能够引起头痛的原因有很多,这就造成了五花八门的各种头痛。究竟有多少种头痛,这个问题恐怕还无人能说得清。在各种各样的头痛中,有很多可以找出原因来,治疗起来也就可以对症下药。比如,脑瘤逐渐长大时会压迫周围的致痛结构或部位,或使头颅腔内压力升高,引起人头痛。只有把脑瘤切除掉,这种头痛才会停止。长时间低头写字、看书,看电影时不断扭动颈部,都会造成颈部肌肉紧张,使人感到头痛。头部振动或摆动过猛,会使致痛结构受到猛烈牵拉,引起—阵阵头痛。

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也可以引起炎症,造成头痛,如脑膜炎、脑炎、脑寄生虫等。常见的偏头痛是因为动脉和静脉发生扩张,许多血管却出现收缩,结果血液大部分都流入大脑皮层,许多脑神经细胞缺乏正常的血液而受到刺激所致头痛。

不过,造成偏头痛更深刻的原因在于脑部激素不调和,刺激到脑部血管。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调和,目前还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只能肯定与遗传有关。

还有一些头痛至今原因不明,专家们只能做出一些推测来,因而治疗起来也比较棘手。比如丛集性头痛,这种痛毫无先兆,常在深更半夜发作,把病人从睡梦中痛醒。这种病发作起来极有规律,就像钟表那样准确。有人认为,这种病和五官部位的炎症有关,也有人认为它是由颈动脉血管壁的水肿引起的。

再比如性交引起的头痛,它常常发生在性高潮之前,可持续几分钟或几天。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肌肉紧张、收缩和极度痉挛造成的。也有人认为,它与性交时血压升高有关系。

在引起头痛的众多原因中,情绪反应是值得重视的一种。有些人的精神在受到某种刺激时,如焦虑、不安、恐惧、气愤、悲伤等都会感到头痛。一般认为,这种头痛是因为紧张感到肌肉收缩、痉挛,压迫头皮血管造成的。但也有人指出,人的情绪在做出某种强烈反应时,脑内会产生出某些化学物质,是它们引起了头痛。但这些化学物质的成分及其作用方式,目前还弄不清楚。

神经衰弱

100多年前,很多医生常在这样一些病人面前感到束手无策,他们总是絮絮叨叨地说出一大串症状,什么失眠、头痛、情绪低落、心跳过快、血压偏高或偏低、手足发冷、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简直是百病集于一身。可是说来也怪,这种人虽然有这么多症状,但却找不到与之相应的器质性疾病。

1869年,美国医生布雷德首先提出,这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并把它称之为神经衰弱。其实,这种叫法是很不科学的,因为从理论上讲神经细胞是没有什么衰弱或不衰弱现象的。但是在没有完全搞清其病理机制之前,人们就只好继续沿用旧名。

患神经衰弱的人症状很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体力和脑力上容易疲劳。他们总感到整天缺乏精力,难以胜任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特别是精神活动的耐力及效率很差。正常人在经过较长时间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后,也会产生疲劳感,但经过休息后就会恢复过来;神经衰弱患者稍事劳动就会感到疲劳,有时甚至早上刚起床就累得不得了,即使长时间休息也不能完全恢复。因为易于疲劳,这种人就懒得活动,而活动越少,就更易疲劳,于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产生烦躁不安、精神过敏、腰酸腿疼等不良反应。

神经衰弱的另一个常见症状是失眠。患者常感到难以入睡,上床后浮想联翩,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哪怕有一点声音,如脚步声、钟表的嘀嗒声,都会使他们觉得难以忍受。有时即使睡着了,也是恍恍惚惚,似睡似醒,或者噩梦不断。

神经衰弱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焦虑、忧郁、怀疑等症状。有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十分担忧,心神不安,无心学习和工作,四处求医;有人对恢复健康失去信心,产生厌世的念头;还有人胡思乱想,记忆力不好就以为得了脑瘤,不爱吃饭就以为得了胃癌。

人们从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神经衰弱常见于以笔墨桌椅为伴的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学习中的学生更是如此,而在体力劳动强度较大的农民和码头工人当中,却很少发现此病。有人曾对5所大学中的8051名学生做过调查,有神经衰弱症状的人多达547人。由此可见,神经衰弱主要和脑力负担过重有关系,而与体力劳动无关。通过调查还发现,同样是大学生,体育学院和戏剧学院的学生很少患神经衰弱,新入学的大学生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发病率也明显减少。而那些神经衰弱的大学生,大多作息时间不合理,经常开夜车,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由此可见,脑力劳动过度只是发病的原因之一,不注意劳逸结合,不参加文体活动,精神过于紧张,很可能是更重要的致病因素。

同样脑力负担繁重,但不一定得上神经衰弱。这种现象就提示人们,还存在着别的致病因素。深入调查发现,神经衰弱又与人的体质,心理状态,性格等有关系。一般来说,体格健壮,性格开朗,心情愉快的人,就很少得神经衰弱。而体质瘦弱,心事重重,性格内向,过分关注自己,自信心不强的人,即使脑力劳动负担不重,也可能患上神经衰弱。

很多神经衰弱患者在百般求医问药不见效果之后,开始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情绪,结果使以往的症状大大减轻。有人运用心理疗法,也使很多神经衰弱病人不药而愈。这些事例从反面证明,体质、心情、性格等因素也在促发此病中起有一定作用。

结核病

链霉素等都是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因此原本死亡率很高的结核病,已经比脑中风、癌症、心脏病等的死亡率低,这是医学发展所带来的恩赐。故有很多人认为结核病不可怕,很容易即可治愈。

如上所述,结核病真的从这个社会消失了吗?答案为否定的。只可以说结核病的死亡率减低,但病人的数量仍然很多。往昔结核病被认为是年轻人容易患的疾病,而今却以老年人居多。虽然结核病的特效药不少,不过这类特效药最近用来治疗病人时,往往没有发挥其药效。看情形,结核病的性质已经改变了。没有改变的是:结核病仍然是一种令人害怕的疾病。

结核病发病初期,其自觉症状很轻微,例如食欲不振、体重减少、轻微发烧、盗汗等,属于最普遍的症状。若没有治疗而任其恶化至某一程度时,会偶而吐血。病人看到自己吐出鲜血,通常会引起很大的恐慌,此时应镇静,马上就医治疗。

一般来说,结核是由细菌(结核菌)感染所引起的,属于慢性和潜行性的疾病,所以不会有突然发烧或肿胀等急性症状。但在病变部位会产生“结核结节”,且坏死的组织会变性,成为乳酪一般的状态,干酪化变性为其特征。所以,在病变部位看到这种变化,同时检查出有结核菌时,即可判断是患有结核病了。问题是:细菌究竟透过何种途径而感染人体的呢?一般的想法是吸进了结核菌,或结核菌从伤口侵入人体才发病的。

自然状态下,大气中时常浮游着很多结核菌,所以每一个人都有感染结核病的机会,然而受到感染而生病的人只是少数。从疾病的原因来看,结核菌并不是绝对性的。故是否患结核病,完全视个人的抵抗力。结核菌是细菌中属于最弱的一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15分钟,就会全部死亡。所以,若连这种弱细菌都无法抵抗而受到侵害,这种人的体质应该说是相当弱了。

人体对细菌和外界的侵入物皆具有抵抗力,其生理性结构之一是细网内皮组织。细网细胞细小突起而互相连结,看起来很像一道细网。人体用以抵抗外物的抗体,就是细网内皮组织的状态,这种组织存在于淋巴腺、脾脏、肝脏、缔合组织内。一旦这种防卫力减弱时,生理机能就会出问题,细菌则会趁虚而入,且在人体内繁殖。

结核病在病理学上属于“炎症”。炎症是为应付病态性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组织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障碍,对此障碍细胞所做的修复反应。由于此生理反应的结果,在组织上产生了杆棒状的微生物(结核菌),称之为结核。

总之,会患结核病的体质,有其共通的缺陷反应形式,其血液性状有种共通的缺陷。检查出结核菌之前,可以观察到结核特有的菌血症,红血球的沉降速度就成为结核诊断上有利的手段。所谓粟粒结核,就是侵犯肺脏的结核菌传播到全身时所引起的疾病。不过,与其说细菌从肺脏流出,莫如说是病人的体质虚弱,全身的组织才会出现结核性病变来得恰当。

结核最容易侵略肺脏、喉咙、支气管等呼吸器官。所以呼吸系统的器官不好的人,容易患结核病。结核菌又被称为“偏性好气性菌”,其原因是这种细菌最喜爱在氧气充足的地方繁殖,而呼吸器官是人体中氧气最充足的,当然会最先受到侵害。

一旦患结核之后,应立刻想办法根治。欲根治结核过去也称为消耗病结核,就须先有净化的血液,亦即有优良的细胞品质。结核病患者于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充分的营养”、“新鲜的空气”,并处于“安静”的环境里。食物是维持人体生理机能健全所需要的东西。不要以精制白米、肉食为主要饮食,而要以胚芽米、蔬菜类为主要饮食。在空气新鲜的地方,放松心情。并依自己身体的状况而做适当的运动,以增强基础体力。不要为了芝麻小事而耿耿于怀,对一些打击也不必紧张,否则纵使处于安静的环境里也无法静下心来。让头脑休息,并做适当的运动才是正确的保健之道。

胃溃疡

按现代医学观念,胃溃疡症状轻微者,以借饮食来控制;症状稍重者,方须使用药剂;症状极为严重时,则需要动手术。此一念已成为胃溃疡治疗的原则。

尽管大众对饮食疗法均甚熟悉,然而饮食的内容却往往无法配合疾病的治疗。例如有人认为胚芽米会增加胃的负担,应避免食用,这是错误观念。事实上,胚芽米对于胃的健全化,是不可或缺的食品。

胃壁产生溃疡称为胃溃疡,即胃组织表面发炎,坏死的细胞纷纷剥离下来。发炎的原因,主要是来自血液中毒素的作用。

当胃局部组织死亡(坏死)时,由于身体本身具有抵抗力,所以可以产生新细胞和新组织,同时将受伤的组织排出体外。

总之,胃壁的组织细胞对局部性的病变能产生抵抗,促进胃液的分泌。因此,对溃疡的表面会产生刺激,结果使症状恶化。

此时,患者会有压迫的燥热感、刺痛感、痉挛等痛苦的症状发生。若症状更加恶化时,就会发生出血或吐血。在此症状未出现前,由于神经的反射作用,患者会频频打呵欠,或胸部有郁闷感。

为何胃病中最常发生溃疡症状呢?这是因为胃与自律神经关系密切。不当的饮食或神经紧张,会使胃受害或自律神经失调,有了这些情况时,易引起胃黏膜变异而产生胃溃疡。

心脏病

看起来生气蓬勃的人,却突然死亡,其原因大多是心脏病发作。心脏本来是一个很强韧的脏器,一个活到100岁的人,其心脏始终没有休息,也跟着跳当心脏病发作时,医生可使用药物以帮助血流畅通动了100年。可是现代人因为心脏病而丧命的情况却日益增多。

因心脏疾病而死亡的人,其病因是心脏细胞发生坏死的现象,以致无法充分地输送新鲜血液,引起全身组织窒息的关系。所谓坏死,就是局部性的细胞停止作用。细胞活动时,必须得到充分的氧气和养分的供应,同时把活动所产生的废物尽速搬运出去。上述的两种作用缺一不可,否则细胞就无法正常活动。

对细胞的活动产生不利的条件后,到细胞坏死的期间,有一段很长的过程。组织性的脏器机能很像团体活动,纵使受到一些不利的条件所影响,也会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进而达成其功用。

上述的状况也同样适用于心脏。例如:冠状动脉发生异常收缩,使血流的分量减少;或受到有害物质的作用导致出血;或血液性状有问题,使血液的输送能力降低;或发生血栓的现象等不利的条件产生时,心脏是不会立刻发病的。但是这种不正常的状态不能一拖再拖,否则心脏会逐渐负荷不了,因而易引起心脏病。对心脏病患而言,狭长症是属于初期性的疾病,可是会产生此病症的原因,却早就酝酿于内。

一旦患有心脏病,要想长寿就不容易了。因为若是其他的器官生病时,可以想办法强化血液循环而提早康复,然而主导血液循环的心脏本身一旦受到损害,则难以康复。所以,心脏病的预防与治疗,实际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医师诊断的结果,宣布病人患心脏病,或病人突然心脏病发作时,会立刻使人心理产生很大的恐惧感。不过,上述细胞发生病变的程度仍相当轻微,所以不必过于烦恼,只要专心接受治疗即可。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在冠心病的基础上,冠状动脉持续性痉挛或管腔内血栓形成,或由于血输出量骤然下降,冠状动脉灌流量锐减,造成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坏死所致。

心肌梗塞常发生在饱餐(特别是吃了过多脂肪食物、饮酒等)后、安静或睡眠中、用力大便时。

冠状动脉闭塞后20~30分钟,相应的心肌细胞即开始发生坏死,1~12小时内大部分心肌细胞呈凝固样坏死,坏死的这些心肌细胞功能丧失,范围如果超过40%,血排出量会急剧下降,病人会出现低血压或心原性休克,心肌收缩力减弱,造成急性心力衰竭。坏死组织1~2周后开始吸收。并逐渐形成瘢痕,经过6~8周的时间愈合,成为陈旧性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急重症。及早发现,及早抢救,及时进行监护,尚可挽救一部分人的生命。处理不及时或不得当,死亡率非常高。死亡多发生在发病几小时或一周内,所以普及有关心肌梗塞的知识,使病人和家属及早意识本病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怀疑病人发生了心肌梗塞,应让病人不要活动,有条件的可给病人吸氧、口含硝酸甘油和镇静剂,立即与急救站联系,迅速将病人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心脏瓣膜症

成人的脉搏数在安静的状态下,大约70次/分钟,若超过100次/分钟时,就称为频脉。当心脏反复的做收缩和扩张的动作时,可以听到心瓣开合的声音(即心音)。心脏的跳动是很有规则性的,可是当心脏有某种疾病时,此律动性就会产生混乱,此时的心音称为“心杂音”。

患有心脏瓣膜症的人,首先会出现频脉和心脏杂音的症状,此时病人不会感觉到任何苦痛,所以不会去关心这个问题。可是一旦身体的自然反应已经无法弥补心脏机能的缺陷时,就会出现“心不全”的症状,此时会出现几种心脏病独特的症状。

心脏负责将血液输送到肺脏,而使血液得到氧气,变成新鲜的血液,然后输送到全身的各组织。为了使这项工作有效地进行,所以心脏分为4个心室,同时为防止血液的逆流而有心瓣。在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分界处和大动脉、肺动脉的出口处都有心瓣,用以配合血液的律动性而产生开合的动作。这里即将要说明的心脏瓣膜症,即心瓣出现无法充分的打开(瓣狭窄)或关闭(瓣闭锁不全)的症状。

若血液时常遗留于心脏内,则使心脏效率趋于恶化。为了将一定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心脏跳动的次数自然而然的增加。尤其是爬坡或做运动时,心脏的跳动速度会加快,成为频脉的状态。

如果心脏瓣膜症持续恶化而变成心不全时,则会出现呼吸困难、不整脉、青色症、浮肿等症状,而且运动时更明显,此亦瓣膜症的特征。

发生呼吸困难的原因,是由于心脏力量弱化,使得肺脏血液的出入无法畅通,因而引起肺瘀血,以致产生呼吸困难。倘若心肌的收缩异常,脉的节奏就会混乱(不整脉),使气体的交换无法顺利的进行。在血液中,若和二氧化碳联结的血红素增加,此时会引起青色症,而在皮肤、嘴唇上显现暗紫色。当血液回到心脏的速度迟钝时,末梢血管的血流会停滞,结果血浆成分泄出血管外而引起浮肿。心脏障碍所引起的浮肿最容易出现于脚部,若对小腿部位用力压下时,就会产生凹下的痕迹,此即为浮肿,很容易判断。

用听诊器来听心音,正常时会听到“咚”、“铿”两个音。其中“咚”是僧帽瓣(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瓣)关闭的声音,而“铿”是大动脉和肺动脉关闭的声音。其他心肌紧张的声音,和血液从血管流出时的微弱声音均可听见。若发生瓣膜狭窄,则血液勉强通过狭窄部位时所产生的声音会有刺耳感。若患有闭锁不全时,则听得到异常的血流声音“心杂音”。无论如何,心脏病恶化时易引起肺水肿、心脏麻痹、全身衰弱等,而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在早期症状轻微时就要赶快治疗。

肾脏病

肾脏是人体中极重要的内脏之一,状似蚕豆,位于横膈膜下,脊椎骨两面各一个,大小如大人拳头,一个的重量约100~130克,两个合起来还不到300克,相当于体重的1/200,与约达1.5千克的肝脏无法相比。不过,肾脏的功能与肝脏同样重要,同样将体内不需要的废物排出体外。

在肾脏中有毛细血管的球状物,称为丝球体,而每侧的肾脏约有百万个丝球体。肾脏可过滤血液,除了蛋白质之外的各种成分都受其过滤。过滤的液体通过细长的尿细管时,对人体有需要的物质即再次的被吸收到血管中,只有不必要的被排出,此即所谓的尿液。即99%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及其他的营养成分,全部被再吸收而回到血液中,只有剩下的部分成为尿液。尿液集中于肾脏的空间肾盂内,然后经过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肾脏的功用如下:排出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保持体液中一定量的电解质(钠、钾、钙等)和水;调整血压的作用;制造“造血酵素”。所以当肾有疾病时,生理机能将立即受到重大的影响。

肾脏病中最常见的是肾炎。此疾病的发生虽和季节无关,然而寒冷的天气却易使病情恶化。一般来说,依发病的情形可分为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而依病状又可分为化脓性肾炎、结核性肾炎、紫斑性肾炎等。而共通的现象均是肾脏组织(尤其是丝球体和细尿管)发生了“炎症”。

炎症就是人体对刺激所采取的防御反应。若将刺激性的物质送达肾脏组织时,此时为了抵抗,肾脏会自然的做出适当的反应。例如利用大量的水分以减弱刺激物质的作用力,或利用生理性物质和刺激性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如此以减少刺激性物质。肾脏在做这些抵抗时,血液必须不断的输送,同时血管壁要扩张,以便使水分、盐分、血球、蛋白质等流出。倘若肾脏在此抵抗作战中能获得成功,则轻度肾炎就能够在此情况下治好。

可是若刺激性物质属于恶性的话,往往会破坏构成肾脏的实质细胞,使组织不正常,此时称为变性炎症。当然,细胞被破坏得愈严重时,肾机能就愈减弱。此时如果人体还有足够抵抗力的话,就会逐渐的利用“结缔组织”来弥补受损的细胞。此即一般所谓的增殖炎症。而此结缔组织,并没有实质细胞的机能。

所以结缔组织愈增加,肾脏机能就愈差。换言之,肾脏会逐渐的缩小而硬化,此情况一旦严重时,就会引起“肾不全”症状。患有肾不全时,本应随着尿液排泄出来的废物,就会停滞于体内而引起尿毒症,并危及生命。

肾组织的病变(变性)愈复杂时,则表示身体的抵抗力还很充沛,因此纵使是重症也不必绝望。问题在于变性的程度愈大,则需要费时愈久才能康复。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是最重要。

在各种条件下,肾脏的组织会受到异常刺激物质的侵袭。譬如,身体受寒、感冒、精神受到强烈的打击或紧张时。这些条件往往又因人而异。其中最重要的条件(会减弱生理机能、降低抵抗力的条件),就是错误的饮食生活。例如:肉、牛奶、蛋吃得过多,常食精制盐、化学调味料的人,其抵抗力容易减弱。

肾炎的主要症状有:尿蛋白、血尿、高血压、浮肿等4种。

出现尿蛋白的原因是丝球体的过滤网目变得粗大,因而无法充分的将蛋白质过滤的关系。血尿的原因是由于炎症使得血管壁的渗透性增大,因此连红血球也一并流出。高血压的原因,是血管萎缩造成对肾脏血液的流动情况不良,致使其他部位的血液增加而引起的;同时,肾皮腩内有一种蛋白解酵素被生成,造成血压的上升。出现浮肿的原因是电解质的代谢发生障碍,以致多余的水分就会停滞于组织内。

此外,易出现全身倦怠、食欲不振、心悸、头痛、想吐等症状。肾脏机能一旦受到障碍,体液的pH值会发生变化,再加上废物停滞于组织内,将影响全身脏器组织的机能。

高血压

血压高是令人担忧的一件事,常常会使人产生很大的心理压迫感。因为一个身体没有疾病的人,往往会因为血压忽然升高导致脑部血管破裂,最后死亡。因此高血压的人更要注意自身健康,避免血压过高。

身体上的器官原本就没有什么毛病,且血压也不高,这种人万一脑出血也容易治疗而康复。

一旦有高血压不可放任不管,必须消除使血压增高的因素。因为高血压容易使脑部、心脏、肾脏、眼睛等重要器官受到影响而产生障碍。高血压症的人容易发生头痛、目眩、耳鸣、手脚麻痹感等症状。其原因是脑部血管障碍的关系,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脑出血。

高血压状态持续下去的话,末梢血管的动脉硬化就会恶化。而心脏必须克服此动脉硬化的情形,负担因而增加,工作量比以前增多,心脏就会疲劳过度,发生机能不全。

肾脏内有密集的毛细血管,为了抵抗高血压而使得血管壁变得肥厚,结果内径变小,导致血液供应量不足,影响组织的健康和机能,若机能降低到极点,就称为肾硬化症。

眼底的动脉也是容易反应血压变化的部位。眼底动脉为了要抵抗高血压而使得内径更细小,结果引起网膜出血,导致乳头浮肿。高血压患者容易感到心理上的压迫感,其原因大概是容易想象到上述各种恶劣情况的关系。

引起高血压原因的另一个说法是:血液中会产生一种使血压上升物质。所以,治疗方法是抑制血压上升物质的生成,或中和此物质的作用即可,因而才出现降压剂的药品。然而,降压剂是无法根治高血压症的,应了解会产生血压上升的原因才对。

产生高血压的原因,是身体上需要高压力才能使血液循环。所以应该治疗需要高血压的身体异常部位才对,若只一味使用降血压的药品,反而有害于身体。

需要高血压的身体条件是什么?即是血液的黏稠度太高。一定大小内径的血管中,为了让黏稠度高的血液流过,当然比正常情况需要更大的力量,亦即需要更高的血压。

含有酸类或氮化合物的血液,其黏稠度会增高。此黏稠的血液在体内循环时,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会发生混乱,导致旧有废物沉淀于血管壁上,结果血液不易被送达组织细胞内,因而影响细胞的正常活动。在此情况下,血压自然会升高。人的动脉时常处于高血压的状态时,就会引起动脉硬化。当血管的弹性降低,内径变得更狭小,而要把血液送到身体各部位时,就需要更高的血压。

肾脏障碍与高血压有了上述的恶循环时,内脏机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肾脏。而一旦肾脏机能降低时,又会引起高血压。年轻人大致在排泄尿蛋白或血血压表显示了24小时内人疼痛、应激和睡眠时,血压的正常变化尿时会引起高血压,而中年以上的人,大致是由于肾盂肾炎或前列腺肥大而引起尿路闭塞,使得蓄积的尿液压迫肾脏,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肾脏机能降低时,肾脏会生成某种物质而刺激副皮质,分泌出和钾、钠等电解质代谢有关的荷尔蒙。而其物质也会促使血管收缩,结果引起高血压。有专家认为,把机能不佳的肾脏经过手术切除,高血压症状亦随之消失。不过此为杀鸡取卵的做法,不值得效法。

低血压

并非血压低就没有问题。正常的血压应合乎适当的血压值,若比标准的血压值高或低都算是异常。低血压的人会引起各种身体上的不适。早上醒来却爬不起来,常常自觉疲倦,且抵抗力不足,故不可轻视低血压。

无论年龄的小大,一般正常的血压高压都在1.6×104~1.73×104帕的范围内。心脏反复的进行收缩和扩张动作,使血液循环于全身。收缩时,心脏(左心室)内的血液被推出而流到大动脉,血管壁因而受到压力,此时的血压为最高血压。不过,心脏扩张时,血管仍会受到某程度的压力,此时心脏虽然没有推出血液,但是在体内流动的血液还是有压力的,所以血管时常受到此压力作用,亦为最弱状态的血压,所以称为最低血压。

引起低血压的原因很多。其中最有问题的是没有患任何疾病,只有血压低的症状。低血压有时是某种疾病的症状之一,此时只要治好疾病,血压就会自然恢复正常。例如心脏病、肺结核、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往往会有低血压的现象,若治愈上述疾病,则低血压就会恢复正常。

身体上的各部位没有特别的疾病,可是却是常有倦怠感或不适感的人,通常就是低血压患者。即容易有如下的症状:头痛、目眩、肩膀僵硬、耳鸣、容易疲劳、身体有倦怠感、注意力无法集中、失眠、忧郁、自卑感、不安感、手脚冰冷、胃有压迫感而经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偶尔胸痛、心悸等。

低血压患者于夏季时抵抗力尤其薄弱。一般人在夏天都有懒洋洋、不想做事的感觉,这是因为气温高导致交感神经容易松弛的关系。尤其在湿度也高时,会妨碍皮肤的呼吸,使体内维生素的消耗因而增大,更增加了倦怠感。

因此,人人到了夏天都有不舒服的感觉,而低血压患者的情形更严重。无论做任何事都没有耐力,容易疲劳,且恢复的速度亦较慢,意识带有朦胧的感觉,动不动就想睡觉。尤其是早晨醒来时,身体仍然软绵绵的,不想起床。当体内从副交感神经优势的状态,改变为交感神经优势的状态时,人才会完全苏醒过来。所以通常人已醒来,可是交感神经的松弛状态仍然继续着,以致无法做出明快的判断和行动。由于无法随机应变的做事,因而使旁观者觉得不安,且能力也无法充分的发挥。

由上所述,我们知道造成低血压症的最大原因是自律神经失调。血管的紧张性是靠自律神经来调整。交感神经会加强紧张感,而副交感神经则会缓和紧张感。所以当交感神经的作用弱化时,血管的紧张性亦随之降低。

自律神经不但支配血管,也支配肌肉或腱的紧张性,并构成内脏细胞的紧密性。当交感神经机能弱化时,自律神经就会弛缓,以致引起机能减弱。例如胃壁的细胞弛缓时,胃的机能即减弱(胃弛缓症)。一旦患胃弛缓症,则没有消化的食物容易长时间的停滞于胃内,因其重量而导致胃比正常的位置更低(此即胃下垂)。实际上,低血压的人不但会胃下垂,往往连肝脏、肾脏也有下垂的情形。一旦内脏发生下垂时,其机能亦会受到影响而减弱。

当副肾机能亦发生下垂现象时,其对精神紧张的抵抗力就会减低,以致影响胃液的分泌,结果导致食欲不振,使营养状态降低,如此而造成身体很多机能都减退,虽然不会立即威胁到生命,但此非理想的状态。如会出现脸色不佳、容易疲倦、心悸等症状,这些症状和贫血的症状很类似,所以很多人会把低血压和贫血混为一谈。贫血是血液中的血红素减少,也可以说是血液的异常,而低血压症是血液容器的异常,所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低血压是自律神经异常所引起的,而贫血是造成自律神经异常的原因,所以因低血压而引起贫血的情况大致是不会发生的,反而由贫血而引起低血压的情况很多。总之,不可忽视低血压症,应尽速想办法加以治疗。

糖尿病

有些人认为即使患了糖尿病也没有什么关系,反正不再吃甜食即可。然而此观念不但错误,且可能会影响生命安危。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而不治疗时,确实会缩短寿命的。

糖尿病的症状严重时,会出现严重的视力障碍和神经症状。所谓视力障碍,是看东西不清楚,眼前一片模糊,严重时甚至有失明之虞。而神经症状即顽固的神经痛,亦会引起手脚麻痹或性欲减退。当糖尿病更恶化时,会时常下痢,且晚上痛得睡不着觉,一旦到了糖尿病性昏睡时,即有生命的危险。

糖尿病初期症状非常轻微。即使病已达某一程度时,往往也没有很明显的自觉症状,所以,大多在定期性的身体检查中,才被发现出来。不过,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很少能看出有任何特别的症状,只是在尿液中检查出糖分而已。

糖尿病的可怕,在于其他的脏器组织可能因糖尿病的缘故而产生病变,使人因其并发症而死亡。例如,糖尿病恶化到某一程度时,首先会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很容易引起脑、心脏、肾脏等器官的病变,当这些脏器的疾病恶化超过糖尿病的恶化速度时,死亡原因就会变成是某脏器的疾病,而不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异常增加的疾病。正常人的血糖是100毫克/升,可是一旦增加到200毫克/升或300毫克/升时即为糖尿病。血糖随着尿液而被排泄。糖尿病人的血糖值时常维持在300毫克/升以上,此时可看出细胞内的糖分被排泄出来。

人体是以葡萄糖为基本物质代谢的。在人体细胞的合成或能量的产生,都不可缺少葡萄糖。如此宝贵的物质,若随着尿液连续性的被排出,对于健康的影响当然是很大的。

为什么会有异常的血糖值呢?原因是胰脏机能的恶化。胰脏是位于胃下方的长方形脏器,用以制造胰岛素,而胰岛素是一种荷尔蒙。胰岛素能使血液中的葡萄糖燃烧,具有降低血糖值的作用。若胰岛素的分泌正常,则血糖值即能维持在100毫克/升的正常值左右。一旦胰脏机能衰退而导致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时,血糖就会增加。患了糖尿病的人容易发生动脉硬化,这是因为处在高血糖状态时,血管壁容易发生脂肪变性。动脉的细胞里同时也蓄积了一些胰岛素,维持细胞的作用正常。一旦,血液中的糖分升高,同时胰脏的胰岛素分泌衰弱时,动脉壁中所存在的胰岛素就会活动。使动脉壁具有弹性,细胞能发挥正常机能的胰岛素一旦活动,随着血液循环,使得动脉细胞壁内没有胰岛素,结果发生脂肪变性。发生脂肪变性时,大量的脂肪沉积于细胞内。如此,动脉壁的细胞作用就减弱,此即为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之后,血压随之升高,如此又促进动脉硬化,可以说是恶性循环。

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不但发生于女性身上,同时也会发生于男性身上。无论是男性或是女性,人一生中一定会有更年期出现,这是荷尔蒙分泌的变动时期。在此变动期中,容易发生各种身心的障碍,尤其是女性所发生的更年期综合症较为明显,可调整饮食,使身心都得以舒适。

更年期综合症特征如下:其一是发生独特的闭经现象,其二是对芝麻般的小事也会耿耿于怀,这是因为空闲时间太充裕的关系。本来每个月都很规则的来经,而此时期的月经却变得不规则,有时候周期很长,有时候却缩短,而且出血的期间也有忽长忽短的现象。在这种不规则的状态下,待经过两三年之后,就开始迎接闭经的时期了。

对高龄者而言,也许女性比男性更能适应生活环境。因为女性的生命力强、适应性高。只是闭经若和某项障碍结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问题。

当人有事做的时候,纵使身体上有一点小毛病,也没有时间去关心。更年期时,每天的家务事,可依自己长久的经验而将其安排妥当,因此能够腾出许多空闲的时间来,如此一来,女性反而比男性更容易有各种情绪上的微妙变化。

一般女性都经过来经、结婚、妊娠、生产等各种荷尔蒙分泌的关卡。闭经也是主要的关卡之一。若从生理机能方面以探究更年期综合症的直接原因,可提出如下三项:性荷尔蒙的分泌不足;自律神经失调;精神紧张所影响。

卵巢会分泌出两种荷尔蒙,一为卵胞荷尔蒙,一为黄体荷尔蒙,荷尔蒙分泌正常时会使女性产生女性的魅力,并维持女性独特的机能。可是卵巢的机能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渐的衰弱,所以荷尔蒙的分泌也会随之减少。这是人体的自然变化,迟早都会发生的。可是卵巢机能很快衰弱时,则身体各部位有关连的内分泌机能就会发生混乱。有时候有些内分泌腺的机能忽然降低,会引起身体的内分泌混乱,使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忽然减少。内分泌机能一旦发生混乱时,就会引起不安感,或莫名的燥热感。

自律神经是分布于血管和内脏的神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两种具有互补作用的神经相互配合,以维持均衡状态,控制各器官组织的机能。譬如人在睡眠中,对胃肠而言,其副交感神经处于优势且机能旺盛,身体所吃食物的合成进行得很旺盛。反之,事业不顺利或情绪欠佳时,吃东西都会觉得食之无味,此时就是交感神经占了优势,而胃液的分泌不佳所致。

自律神经的机能失调时,会引起各式各样的疾病,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容易引起血液循环不良和动脉硬化,因而会出现手脚冰冷、头痛、肩膀僵硬、失眠等症状。此时期又容易发生精神的紧张或压迫感,因为此时身体的机能开始衰退,抵抗力也一年比一年差,因此动不动就会情绪不好、闹别扭,或对身体上的一点小毛病也夸大其辞的诉苦,有些人甚至出现焦躁感或发生歇斯底里的现象。

总之,更年期综合症是由“物质代谢的不均衡”和“生理机能全体的降低”所引起的。障碍的原因和闭经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可是也不要以为到了适当的时期会自然痊愈而放置不管。

腰痛

从统计数字来看,66岁以上者大约有20%患有腰痛症。如此并不表示剩下80%的老人腰部无异常现象,因为老人的腰部背骨往往已变性。

痛是一种感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例如因某种病变而产生痛感,或受压迫。其实,痛的程度是受到感受性的强弱所影响,同时依个人的抑制力而呈现出不同的程度。所以,不痛不能代表一切都正常,痛得厉害也未必与疾病程度成正比。不过,当某部位疼痛时,即可证明身体上一定有某种异常。腰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一旦有毛病时即会影响行动的自由,造成生活上极度不便。故早日解除腰痛的因素,才能使腰部机能尽速康复。

人类自从用两只脚直立走路之后,背骨——尤其腰部容易产生病变,所以大多数的人认为这是人类的宿命。因为用两只脚走路之后,背骨和腰部所承受的负担极大。可是,并非所有的人都会患腰痛,由此可见,腰痛仍与个人体质有关。

腰痛的原因:一为背骨问题所引起,二为内脏问题所引起。

首先说明背骨问题所引起的腰痛。背骨并非是一长骨,而是由32块骨骼相叠所形成脊柱的状态。所以,背骨才有柔软性,能使身体伸展自如。在骨骼和骨骼之间有软骨状的椎间板,这种椎间板具有缓冲作用。问题最容易出现于椎间板,其最具代表性的是椎间板增生骨刺。就是椎间板被压扁,而突出于外侧的状态,因为会压迫其附近的神经,所以才会产生疼痛。也有因骨骼本身老化变性的关系,而引起支撑背骨之肌肉和韧带的萎缩,因而引起腰痛。

腰痛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出现的腰痛,即一般所谓腰椎扭伤的痛。例如一口气要提起重物或稍微强力的扭转身体时,忽然发生的疼痛。其真正因素是腰部组织的脆弱化。当肌肉老化或血管、神经附近有轻度的炎症,再加上强烈的刺激时,就会引起急性腰痛。

一般皆认为中年以上容易患腰痛症。其实中年并非是腰痛的真正因素,腰部组织老化才是其真正的原因。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现今年轻人患腰痛症的情形即可证明。此外,三四十岁的壮年人,若是整日坐在办公室,大多患有腰痛症。

腰痛症的最大原因是平日肉类摄取过多,或常吃快餐食品的习惯下,造成其血液性状的异常化,体质也会随之衰弱。此时再加上每天让椎间板在增加负担的体位下工作,则很快的会患腰痛症。这种体位向前倾的姿势,例如开车、办公等所采取的姿势皆属此类。

内脏有毛病往往容易引起腰痛。例如患了下痢或肾盂肾炎时,由于肠和肾脏有发炎现象,所以透过神经而其痛感易出现于腰部。同样的,患了感冒时,往往会感觉腰部无气力或腰痛,其原因是感冒系由于肠机能的混乱所造成。

女性容易发生腰痛,这是因为骨盆内有子宫、卵巢等性器官,所以分布的血管极复杂,完全不同于男性,故容易受到荷尔蒙和自律神经的影响,而发生充血或瘀血的状态,导致腰部的血液循环容易不顺。长久处于冷气房内,使脚部、腰部受寒过度时,以及患有冷症者,皆易患腰病,其原因是内脏部位的淤血。

糖尿病患者也易发生腰痛。这种腰痛是因为代谢异常,而对腰部组织产生异常刺激的关系。

引起内脏问题的根本因素,来自错误的饮食习惯所造成血液性状的异常。所以预防腰痛症的手段是净血疗法。实际上,患有腰痛者只要尽速改用胚芽米、蔬菜类为主的正确饮食,则往往不必施行特别的局部疗法也能得到治愈。可是,一般人患了腰痛之后,反而采取错误的肉类补强食品,结果往往得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满着易引起腰痛的环境,因此一方面要改善饮食,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下列各项要点:首先要有端正的姿势,如果平日维持不自然的体位,就会增加腰部负担而引起腰痛;其次要减肥;再次是不使用柔软的床铺和坐垫;最后要有适当的运动,常常活动脚部和腰部,才不会使腰部的柔软弹性减退。

痛风

随着饮食生活的西化而增加的疾病之一就是痛风。其主要的症状是关节痛,在反复性的发作中而逐渐的慢性化,同时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肾脏障碍和关节变形,是属于一种难治的疾病。

造成关节痛的疾病是关节风湿症、结核性关节炎、肿疡和内出血所引起的关节炎等,种类很多。所以要判断是否为痛风时,须检查血液和尿中的尿酸值及痛风结节的有无。除了关节会痛之外,还会出现其他的症状,因此极容易加以识别。

从脚拇趾的基部忽然发痛,此后开始出现症状的痛风约占70%,另外亦有从脚踝、膝盖、手肘、手指、肩膀等处的关节痛开始。痛后约两三个小时,关节会红肿且疼痛加剧。这种关节的肿和痛就是痛风的特征,其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甚至会发烧或觉得寒冷,若用手触及患部就会觉得痛;也有人当听到强力关门振动时就会感觉疼痛;也有些人的神经或许较不敏感,只感觉隐隐的发痛而已。可见个人的症状程度不同,必须要有适当的治疗,否则往后常会再发,若仍然置之不顾就会慢性化。

一般而言,痛风是尿酸的代谢异常。在体内所产生的尿酸虽然随着尿液排泄,可是若生产过多而来不及排泄时,没有排出的尿酸就会混入血液中。血液是专司全身组织器官的循环,随而把尿酸留在关节、皮下的部位而沉淀。

经过累积之后就形成硬结,此即为本节要说明的痛风结节。此痛风结节容易产生于关节周围和耳朵、手脚、手肘、膝盖的皮下,其大小有的像罂粟般,也有的像鸡蛋般。尿酸沉淀最易产生于关节部位。为了减少摩擦以利运动,而在关节处有润滑作用的滑液,可是尿酸也会侵入滑液中。滑液中的尿酸浓度和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差不多。一旦面临身体抵抗力变弱时,尿酸就会变成结晶而析出。

多余的物质出现于关节时,会妨碍关节的活动,所以人体自然会排出这些多余的物质。此为人体自然的防卫作用,然而此作用会引起炎症现象,因而会痛。

一旦发生炎症之后,血管的透析性升高,会放出各种化学成分和酵素,结果产生了乳酸。此时由于乳酸的存在而使得滑液倾向于酸性,促进了尿酸的结晶。最后会危害骨骼组织,引起关节构造的变形或破坏,导致严重的机能障碍。产生于关节外部的结节,大致不会引起肾结石和肾炎,导致尿中出现蛋白或排出血尿。

容易产生肾脏病的原因,是人体内所产生尿酸的2/3都要通过肾脏,随着尿液而排出,使肾脏的负担加重。尿酸值很高而无法排出的尿液会危害肾本身。若血液中的尿酸值异常高,则尿酸会在血管内壁任意沉淀,如此一来,就容易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

膀胱炎

膀胱容易受到外界的细菌侵入,所以应注意尿道口的污染。这是每一个人都需具备的基本常识。一般人常因清洁卫生的问题而患膀胱炎,其中有很快就治愈的。

但较常见的情况是一旦患膀胱炎,便往往不容易治愈的情形居多。此不易治愈的膀胱炎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那是由于血液性状发生异常,同时膀胱组织抵抗力减弱的关系。造成膀胱组织抵抗力减弱的原因很多,血液性状混乱才会引起组织病变,血液污染是膀胱炎的元凶。循环全身的血液,其清洁程度最为重要。

血液污染时,组织容易发生炎症,原因是血液中的毒素或废物附着于组织,引起肿胀、充血及出血等。由于血液循环全身各部位,所以各部位的组织皆可能引起炎症,其中最容易引起炎症的就是抵抗力弱的部位。

痔疮

俗话说“十人九痔”,由此可见,痔疮和人类的关系很密切。

肛门本来就是容易引起淤血的部位。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一连串消化系统的终点就是肛门。肛门的内部有轮状高起的地方,称为痔轮,痔轮的上方是黏膜,下方是皮肤。

痔轮的外侧有双层肛门括约肌围绕着,以进行肠的关闭作用。内侧的括约肌和构成内脏的肌肉同类,所以和人的意志没有关系,而是由排便的反射作用来打开。而外侧的括约肌和手脚的肌肉同种类,所以系依大脑的命令行动。

静脉血液要从肛门回到心脏时,因从肛门到心脏有好几十厘米的距离,其血液须逆行而上,故其中途没有“阀”。一般来说,在身体表面流动的静脉皆有“阀”,能够防止血液的逆流。在此部位的黏膜表面附近,有静脉成网状周密的分布,如果在此部位发生淤血,就会形成痔疮。

依痔疮的症状和形态,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裂痔,俗称裂肛。一般的痔会痛,而裂痔由于肛门周围的皮肤裂开,所以更痛。当血液循环不良,皮肤发生角化时,容易发生裂痔。由于裂痔较容易治愈,因此有些患者会放置不管,如果使得各处皮肤反复发生裂开的现象,而成为溃疡状态,到此地步时,往往难以治疗。

第二类是痔核,又称为疣痔。痔核分为发生于肛门边缘外痔核,和发生于肛门内或直肠下部的内痔核,通常患后者的情况比较多。当肛门受到大便的强力压迫和摩擦而发生破皮时,往往会有严重的出血。若发生炎症时,则会很痛,连走路或坐下都会觉得很不舒服。

最后一类是痔瘘病,此为肛门黏膜发生了化脓性的炎症,因此而产生脓疡。一旦排出脓液后,脓的通道就变成瘘管而遗留下来。此脓疡(瘘管)的形成反复发生时,痔瘘就难以治愈了。

由此看来,痔疮是很复杂的疾病。其实只要改善血液循环障碍这个根本原因,则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痔疮都能治愈。

皮肤搔痒症

当皮肤发痒超过一定程度时,确实会影响生活。而且不是只搔痒一两次就可以解决,若抓得太用力或痒的次数太多时,甚至会引起湿疹或化脓的可能。一旦痒得严重时,晚上会睡不着觉,精神上更受不了,对身体的健康亦有影响,所以及时消除发痒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皮肤病大致会发痒,除了癌症、结核症、梅毒以外的皮肤病都会发痒。用肉眼看不出发疹或炎症的皮肤表面变化,可是却会发痒,此称为皮肤搔痒症,若有人身体部位的皮肤不知何故而发痒,则此皮肤病即属于皮肤搔痒症。

人到了老年之后,皮肤会老化,此为生理性的变化,而此时所引起的皮肤搔痒症,即称为老人性皮肤搔痒症。此时皮肤的水分减少,汗腺和脂腺的分泌亦随之减退,皮肤在既干燥又粗糙的情况下产生一些小刺激,结果导致发痒,尤其在冬季是最容易发生。因为冬天的空气干燥,将促进皮肤更干燥和粗糙;又受到内衣裤对皮肤摩擦的影响,因而更容易发痒。此外,从暖气房突然走到寒冷的户外,皮肤也会因受刺激而发痒。其实,纯粹因生理的变化而致使皮肤老化所引起的搔痒症非常少。皮肤搔痒症大多属疾病性的,只要适当的加以治疗,大致都会治愈。

发痒和精神作用也有密切的关系。有些人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时,全身就会发痒;此外,歇斯底里性格的人亦容易发痒。虽然精神的紧张会导致发痒,但是发痒的基础乃来自血液的酸毒化。

一般人被诊断为皮肤搔痒症时,往往自作聪明用具有止痒作用的抗组织胺药剂,或在皮肤上涂抹止痒软膏等,然而往往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涂抹外用药剂,大致上只是一时性的控制症状而已,而化学药剂的服用容易使体质恶化,结果更产生反效果。

脚气病

脚无力感、脸浮肿、稍微活动心跳便急促,有上述症状时,可能患有脚气病。若置之不管,神经将会受到危害,使脚部麻痹、肌肉萎缩、步行困难,最后发生心脏疾病。此外,亦有恶化为风湿症或神经痛的可能。

有些人以为,脚气病是古代人的疾病,现代人营养状况良好,不至于患脚气病。其实未必如此,现代人患脚气病的情况仍然很多。其理由是现代人并未用心于营养改善方面,只错觉地自认营养很好而已。这些错觉主要来自副食品,使维生素B1、E摄取容易,同时,维生素Bl剂购买容易,各种食品也有加强维生素B1的作用。

可是这一切并未对人体产生好效果,反而使体质更差,连疾病的形态也改变了。现今脚气病非但没绝迹,而且范围扩大,故有“脚气症候群”之名。一旦患脚气病,应即刻前往医院诊治,也许会出现“神经过敏”、“自律神经失调症”、……的诊断报告。

引起脚气病的最大原因是缺乏维生素B1。以前的人常摄取胚芽米、五谷类,故很少患有脚气病,现代人喜爱吃白米,故脚气病患者随之增加。此一因素是由于使用过多白色精制面粉的食品所致。在饮食生活上,白色精制面粉比白米有更多不利的因素。因为若以米食为中心,自然会佐以汤、姜、紫菜、纳豆、小鱼干等食物。可是如果吃面包时,总是配以果酱、奶油、乳酪、火腿等食物,易使人对主食观念淡薄。此外,常吃速食面、可乐、咖啡的人,也容易患脚气病。

脚气病的初期症状是浮肿。不过浮肿亦会出现于其他疾病上,如半身不遂、心脏病、肾脏病等,故只凭脚浮肿,是无法立即断言其患有脚气病。

在临床上,只须让脚气病患者服用维生素B1剂就可使浮肿症状消失,这是脚气病很容易和其他疾病分辨之处。导致脚气病浮肿有如下的原因:末梢神经麻痹、细动脉紧张或松弛、毛细血管内压升高等,使血管内的水分滞留于组织内。心脏机能一旦退化,将使毛细血管机能虚弱,导致水分滞留于组织内。

除了上述原因外,肾脏排水机能弱化,亦是造成脚气病的原因之一。

浮肿即是细胞呈闹水灾般的状态。细胞须受血液、淋巴液的滋润,可是若像闹水灾般地被浸泡于水中,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当人体健康不佳时,出现水肿的几率异常地高。

脚气病的真正原因,是糖类的代谢发生障碍,因为人体摄取糖类,是维持健康的绝对条件。当主要的营养成分代谢混乱时,会引起脚气病,故使糖类代谢正常,才是根治脚气病的惟一途径。

糖类代谢上所需要的物质,并非只有维生素B1一种,还包括维生素B群的各种维生素,凡维生素的各种微量成分均很重要。

白血病

白血病是3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是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同时伴随白血病细胞浸润正常骨髓及其他器官,临床表现为贫血、发热、感染、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的起因不清楚。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能诱发白血病。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曾经历过原子弹爆炸的沉重创伤,核爆炸形成的核辐射使增存者白血病发病率很高,在爆炸后2~3年人群中开始流行白血病,5年后,白血病的发病人数达最高点。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最多。生存者的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早。在广岛和长崎爆炸中心处分别测得中子射线和γ射线。从发病情况统计,中子射线有更强的致白血病作用。

2.化学因素

主要是苯及苯的衍生物能造急性白血病。某些化学药物如氯霉素或抗肿瘤药物及无机砷、氯喹、农药与亚硝胺类,可能诱发白血病。

3.生物因素

目前有较多的证据可解释病毒是诱发人类白血病的病因之一。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白血病病毒能引起小鼠发生白血病。病毒可存在于正常的机体内而无影响,但存在着潜在的危险,一旦环境改变,即可发病。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白血病病人的组织,可发现病毒微粒,接种在动物体内可引起动物发生白血病。

关于白血病的分类一般以两种标准为依据:

一是根据自然的临床病程可分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是指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以原始白细胞为主;慢性白血病是指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以比较成熟的白细胞为主。

二是根据白血病细胞的种类大致分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后者包括粒细胞性白血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及红白血病。在欧美,慢性白血病中,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较多见;而在中国则以急性白血病为主,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少见。急性与慢性之比为3.8∶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10岁以下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在各年龄组约占相当大的比例。尤其小于20岁或20~40岁两组居首位。急性单核性白血病在小于10岁及大于40岁两组略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为20岁以上成年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主要在40岁以上组多见。

关于白血病的治疗,是通过应用抗白血病药物控制和杀伤白血病细胞,从而解除白血病浸润、扩散产生的症状。抗白血病药物的应用方法、剂量、时间要由主治医生根据病情确定。这些药物有一定的毒性,能抑制骨髓正常血细胞的生成。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骨髓涂片,严密注意血象。各类白血病细胞对药物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在治疗前必须确定白血病类型,然后对症用药。

20世纪80年代初,临床上开始应用非杀伤白细胞的药物,以新药维甲酸诱导白血病细胞向正常成熟的白细胞方面转化。这在白血病治疗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变革。

急性白血病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不然会出现迅速恶化的趋势,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反复感染、全身衰竭是引起死亡的原因。慢性白血病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有原则区分,慢性白血病病程缓慢,且无任何症状、白细胞计数在2万~3万者,一般不必特殊治疗,应鼓励病人与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如果白细胞计数在5万~6万左右时,也仅给予小剂量的化学药物的治疗。

言语障碍

有的人一生下来说话就不清楚,老百姓称其为“大舌头”,可能是舌系带短所致。但有的人本来并没有“大舌头”的毛病,却说话含糊不清,或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出现言语困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多数言语困难病人是因为患神经科疾病所致。常见以下几种:

(1)言语表达困难,不能说话,或只能说一两个字,如“吃”“啊”……,但听得懂别人讲话,医生检查也能配合。医学上对于完全性不能说话病症称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对于言语表达不清又能说几个字的病症称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病变部位在额叶,大多数患者病变是在左侧大脑半球额叶。

(2)听不懂别人讲话,就好像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讲话一样。医学上对于这种病症称为感觉性失语。病变部位在左侧大脑半球的颞叶。

(3)既听不懂别人讲话,自己又不能讲话。医学上称为混合性失语。

(4)有的患者只知道物品的用途而不能讲出物品的名字,如手电,患者只能说出是照亮的,而不能说出是手电。医学上对于此种病症称为命名性失语。病变部位在左侧大脑半球的颞叶后部和顶叶下部。

癌症

肿瘤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人称它是“20世纪的瘟疫”,在许多国家,尤其是美、日等发达国家,它已经成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它对青壮年劳动力的危害更为严重,占35~54岁壮年期死因的首位。

从癌症的死亡数来看,198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因各种癌症死亡的人数约70万,平均每40多秒就有一人死于癌症。其中胃癌占首位,约16万人;食管癌次之,约15.1万人;肝癌居第三位,约10万人。这3种癌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癌,三者之和占了全国癌症死亡人数的60.45%。此外宫颈癌、肺癌、肠道癌、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死亡率也很高。

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中,癌最多见,所以人们常用癌症来泛指所有肿瘤或恶性肿瘤。严格地说,在医学中人们称来源于上皮组织(如皮肤、粘膜)的恶性肿瘤为癌(Can-cer和Carcinoma);而称来源于间叶组织(如脂肪、肌肉、软骨)的恶性肿瘤为肉瘤(Sarcoma)。

那么肿瘤到底是什么呢?概括地说,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调控和分化能力,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它常持续生长,并且与机体不相协调。

我们知道人是有生命的,每个人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的过程。新陈代谢是生物界的基本规律,细胞也同样要经历这个过程。血液中的白细胞寿命长短不一,短的几天,长的几个月。所以每天我们身体中都有大量细胞死亡,同时也有大量细胞生成。许多细胞都处于不断的分裂增殖过程中。每一种细胞都有自己的特性,神经细胞能传递电兴奋,但却不能像肌细胞那样收缩;成骨细胞能形成骨质,胃壁细胞能分泌盐酸。它们之间有质的区别,细胞之所以能够适度地分裂增殖,而又保持自己的特性,完全是依靠核中的调控中心——基因的稳定。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分裂,基因复制时就可能发生差错,再造出来的基因,失去了原有的特性,它不能有效地控制繁殖,更不能维持细胞原有的特殊功能。于是,一大堆毫无用途的细胞不断地、迅猛地生长起来,不断地破坏周围正常组织,争夺营养,这就是肿瘤。

我们生长在工业发达的现代化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在与致瘤因素接触,那么我们是不是都很危险呢?其实,并不用那么紧张,因为人体中有一套特殊的保护系统——免疫系统,它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哪些东西是身体中原有的,哪些东西是新生的。对新生物,它会毫不客气地将其破坏、吞噬、排除。所以,绝大多数肿瘤细胞往往刚刚产生就被消灭了。只有当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时,肿瘤才会肆无忌惮地发展起来。

人们为什么会得肿瘤?哪些因素可以导致癌症?这是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阐明肿瘤的病因,是防治肿瘤的关键。多年来,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弄清了肿瘤的基本病因。

化学物质致癌

英国人是最爱吃火鸡的,尤其在圣诞节,家家都会准备一二只火鸡。然而1960年的圣诞节,情况却不同了。养鸡场为圣诞节特地准备的10万只火鸡在几天之内相继死去,尽管场主又是隔离,又是给鸡打针,却还是未能制止这场“瘟疫”。英国人过了一个没有火鸡的圣诞节。

事后,兽医们对死鸡进行了认真的解剖,他们发现这些火鸡都是死于肝脏出血。通过调查,人们发现这是因为吃了从巴西进口的霉花生所致。这场由于霉变的饲料引起动物肝脏出血坏死或癌变的事件,激起了人们对霉菌毒素与癌症关系研究的兴趣。

后来,人们发现霉菌能够产生一种叫黄曲霉毒素的物质,它有很强的致癌性,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致癌性最强,多种动物经口摄入后,均能诱发肝癌。此类毒素常存在于被霉菌污染了的花生、玉米及谷物中,且高热也很难破坏它,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癌从口入”。

除黄曲霉毒素外,科学家们现已确知约有100多种化学物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有:(1)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以3,4—苯并芘为代表。它们广泛存在于煤焦油、沥青及燃烧纸烟的烟雾中。这类物质小剂量即可引起局部组织的恶性肿瘤——皮肤癌及深部组织肉瘤等。(2)亚硝胺类化合物:它们致癌作用也很强,其前身物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胃内转变为亚硝胺,引起骨癌、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3)某些微量元素:如生产铬酸盐及从事镀铬的工人,肺癌发病率较高;在镍矿的炼镍工人中,肺癌和鼻窦癌发病率高;无机的三价砷化合物,可引起肺癌和皮肤癌;制造镉涂料的工人,较易发生前列腺癌。

物理致癌因素

物理界的许多射线可以致癌。

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儿约里奥·居里夫人都先后死于白血病,这与过多地与放射线接触,并疏于防护有关。

本世纪20年代曾发现钟表工人易患骨肉瘤,后经查明系因荧光材料中含有放射性物质镭所致。

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后,爆炸中心1000米内幸存的居民癌症发病率较其他地区居民高20倍。这一切都提醒人们高度警惕射线致癌。

食管癌主要经淋巴结转移或局部浸润所致降射线外,温度也与癌有关。现已发现热损伤与皮肤癌关系密切。克什米尔的牧民习惯于冬季用“怀炉”取暖,可在腹部皮肤引起“怀炉癌”;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居民;冬季常坐在火炕上取暖,易发臀部皮肤的“炕癌”;我国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也与当地居民喜欢吃烫的食物造成食道粘膜损伤有一定关系。

对致癌的物理因素应注意防护,这样就可降低癌症发生率。

肿瘤在人体中形成后,将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尽管肿瘤早期表现没有什么特殊性,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但由于肿瘤早期诊断对治疗极有意义,所以人们还是十分重视它。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癌症的8个警告信号:1.可触及的硬结或硬变(如在乳腺、皮肤及舌部);2.疣或黑痣发生明显的变化;3.持续性声音嘶哑、干咳或吞咽困难;4.持续性消化不良;5.月经期不正常的出血,月经期外的出血;6.鼻、耳、膀胱或肠道不明原因的出血;7.经久不愈的伤口、不消的肿胀;8.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以上都是癌症的先兆症状,只要人人留意,及时做专项检查,早期诊断是完全有可能的。

肿瘤到了后期对机体的破坏作用相当大,即使是良性肿瘤,如果生长在脑内、气管内或在血管附近,也会因为压迫正常的组织造成严重的影响。内分泌器官的良性肿瘤会导致激素分泌过多,严重地破坏了体内代谢的平衡。

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更大。首先恶性肿瘤患者常合并出血,原因可以是恶性肿瘤本身破溃,也可以是侵蚀了人体血管所致。如果一次出血量过大或脑部出血往往可以引起死亡。其次,恶性肿瘤对器官脏器的直接损害也十分严重。由于癌细胞的四处浸润,正常的组织结构被破坏,正常的器官功能难以维持。如肝癌可以损害肝功能使病人出现黄疸、腹水。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多表现出“恶病质”即极度消瘦、贫血、无力和衰竭的症状,奄奄一息。

经过了上百年的摸索,人们在对癌症的斗争中逐渐积累了经验。人们不断研究新的方法,至今已有近20种。其中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是当今抗癌的“四大法宝”。现在又有人在研究用细胞工程学技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逆转,这将成为新的一种“抗癌法宝”。

艾滋病

十几年前,一种怪病像幽灵般产生并迅速蔓延,而人们对它的产生原因、发病过程和诊疗方式却一无所知。由于没有任何有效的预防措施,它在地球上横冲直撞,大量青壮年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上了,身体逐渐衰弱,衰弱……最后悲惨地死去。在这病魔突袭面前,就连当今世界生物医学科学最发达的美国科技界人士都望而生畏,惊慌失措。这种让人谈虎色变的病就是——艾滋病,全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人们也称这种病毒为艾滋病病毒。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专家推测,艾滋病大约40年前即已出现。他们是根据什么做出这样的推测呢?原来,为了追踪这一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一些回顾性研究,在检查过去所取的血清时,发现1959年所取的扎伊尔金萨沙居民的1份血浆有HIV抗体。60年代和70年代从西非、东非所取的血清也证明有大量HIV抗体弱阳性标本;1978年从1例死于疑似AIDS的中非病人1976年的血清中分离到了HIV,这是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最早分离到病毒的患者。

谈到艾滋病,一个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误解的问题是,HIV与艾滋病的区别。HIV作为一种病原,当HIV感染人体以后,主要攻击人的免疫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是由被人们称为“白细胞”的物质构成的。在那些免疫机能健全的机体,侵入体内的各种微生物,包括原虫、霉菌、细菌、病毒等,很快被清除了,或只呈隐性感染的形式。而进入机体的HIV用几年的时间慢慢地吞噬掉保卫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类的“疾病防御系统”不再能够保护自己免遭其他病原的侵袭。当各种微生物随之而至,并且很快将人体消灭时,即为艾滋病了。从感染了HIV到发展为艾滋病,时间间隔为6个月~10年不等,一般约8年左右,可能更短或更长。

迄今所知,HIV感染者为惟一的传染源。科学家们已从人的多种体液如血液、精液、脑脊液、唾液、眼泪、乳汁、尿液、宫颈及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到HIV。但在疾病传播上起主要作用的是血液、精液、宫颈分泌物。因此我们毫不含糊地断言HIV感染来自以下三种途径:(1)与有HIV感染的男人或女人有性关系;(2)输入感染了HIV的血或血制品,或共用已污染引发艾滋病的HIV病毒(蓝色小颗粒)了HIV的注射器和针头吸毒;(3)通过妊娠、生育及母乳喂养,感染了HIV的母亲把病毒传播给她们的孩子。这其中,性行为是HIV传播的主要渠道。至于其他的体液中可能病毒的数量太少,不足以造成感染,目前尚无证据表明HIV能够通过接吻、食物、餐具、门把、握手、马桶、游泳池或其他日常设施传播。

人们会继续问:哪些人最容易得艾滋病?也就是医务人员常说的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是哪些人呢?应该说性行为放荡者是最危险的,这些人在全然不顾他人以及整个社会利益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呢?可以看看事实。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男同性恋者的性接触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异性间的性接触在西方国家中占的比例较小。但是在某些地区,妓女在艾滋病的传播上起重要作用,如卢旺达,81%的女病人是妓女。至于在同一家庭内的感染情况,美国曾经调查了18000名艾滋病病人的家庭成员,发现其中除性伴侣外,无一被感染。

其次,共同使用污染的注射器和针头静脉注射毒品是第二个大的杀手,也就是说吸毒者也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当然,吸毒本身就是一种自杀行为,毒品本身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经常导致过早和痛苦的死亡。但正是由于这些吸毒成瘾的家伙,以及活动在世界各地的僻街暗巷里的卑劣的毒品推销者,才使得今天的HIV更加泛滥。有报告指出,纽约犯人中的艾滋病患者,95%有静脉注射毒品史,新泽西州艾滋病患者45%有静脉毒品注射史。1986年向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的成年艾滋病患者中,25%有静脉注射毒品的历史,而55%的儿童艾滋病患者中大多由静脉注射毒品史的母亲所生,或者母亲的性伴侣中有静脉注射毒品史的人。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吸毒”也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输注带有HIV的血液或血液成分是传播艾滋病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在艾滋病流行的初期,医学界及政府因为缺乏知识而没有采取措施以保证血流的清洁,这就使得那些不幸患了某些疾病如血友病,需要定期输血或血制品的病人大大地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的机会,可能成为被HIV污染的血或血制品的牺牲品。有报告指出,在美国约有6~8%的供血者带有HIV,故美国生产的凝血因子VⅢ曾在世界各地的血友病病人中引起感染。截止1986年3月10日,向美国CDC报告的艾滋病患者中,278例成人(占2%)和38例儿童(占14%)系由输注血液或血液成分引起的。因为他人的过错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可以算是我们时代的悲剧吧。现在人们十分重视这个问题,许多国家都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血源,以保证供血清洁。我国政府也规定了供血者必须进行HIV抗体检测方能供血。

与血液有关的传播方式还有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接受移植的人亦有可能感染HIV。

最后要说的是母婴传播方式。母婴传播是多途径的,可能在产前通过血液经胎盘传染,也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婴儿通过产道时被感染。有实验证明,在产道中被感染的机会多于经胎盘感染。还有报告说吸食母乳也可感染HIV,但较为少见。不管是哪种途径,这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即HIV抗体阳体的妇女所生的婴儿,感染HIV的几率高达50%。

人被HIV感染后,到发展为艾滋病,有一个过程,由于免疫缺陷而发生多种机会性感染,因此受感染者临床可能会感到稍有不适,比如持续性的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而大多数人可能毫无感觉,全然不知他(她)们体内已隐藏了一个凶恶的杀手,他(她)们继续从事着他们的职业。这就是医学上所称的无症状期,这一期大约平均持续8年之久。当然,这也是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定。一般说,身体强壮的人比身体虚弱而有病的人,保持无症状的时间要长一些。此期HIV分离率最高,换句话说是传染性最强,在这期间,若有性行为或共用针头吸毒,就可能将HIV传染给他人。无症状感染者可以长期带病毒而又很难被发现,这也是艾滋病难于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一期中,病人的血液中抗HIV抗体虽然为阳性,免疫细胞及其功能有所减弱,如白细胞数减少、T4细胞下降等,但常常不为人们重视,谁又会无端的去查HIV抗体呢?

在疾病发展的下一阶段,症状开始出现。最常见的症状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这一症状可能持续时间较长,可达3个月之久。同时,约有35%~75%的病人有发热、乏力、盗汗、腹泻、体重减轻、脾脏肿大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较轻,并且断断续续地出现,并未严重地影响生活及就业,所以,有些人仍然不知道自己已收到死刑判决书了。这一阶段医学上称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期,也叫艾滋病前期,或叫艾滋病相关综合症(ARC)。此时患者的免疫机能已显著下降了,T细胞总数低于400/mm3,T4/T8比值倒置,约50%以上的患者的天然杀伤细胞(NK)活力降低,难以抵御入侵之敌了。这里所指的敌人当然是各种微生物的入侵。

当艾滋病全盛期到来时,病人的免疫系统已失去功能了,不但新入侵的微生物不能被机体清除,而且原来潜在的隐性感染也重新活化了,甚至在正常情况下与机体共存的微生物也会致病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机会性感染。就艾滋病患者而言,一次机会性感染就可以置他(她)于死地,因为艾滋病患者所发生的机会性感染不但严重、顽固,易发生全身播散,而且常常是多种微生物重叠入侵,复合感染。由于多种微生物的入侵,多个系统的受累,患者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果细细道来,要占用篇幅就太多了。下面我把一些较为常见的症状给大家描述一下。

呼吸系统:卡氏肺囊虫性肺炎最常见,其他还有巨细胞病毒、结核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病原引起的肺部感染。临床上可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紫绀等。

消化系统:可由隐孢子虫、白色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乌分枝杆菌等引起口腔炎、咽喉炎、食道炎、肠炎等。临床表现为口腔粘膜附着白色假膜、疼痛、吞咽困难、慢性腹泻等,病人明显乏力,体重减轻,贫血。

中枢神经系统:可以由弓形虫、隐球菌、结核杆菌、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白色念珠菌等引起脑膜炎、脑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颅神经麻痹、癫痫、神态障碍等症状。

皮肤:艾滋病患者皮肤的郎格罕细胞减少,使皮肤水平上的细胞免疫系统功能有缺陷,于是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真菌、细菌等病原可使皮肤出现疱疹、红斑、瘀斑、疣、皮肤溃疡、脓疱疮、皮下蜂窝织炎等病变。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肿瘤——卡波济氏肉瘤(KS),初期也仅表现为皮肤损害,在四肢、躯干等处皮肤上可见到高出皮肤的淡红、蓝紫或黑青色的斑块或结节,最后可播散至内脏。

艾滋病患者还可以发生其他一些恶性肿瘤,如皮肤鳞状细胞癌、淋巴瘤等就不一一叙述了。

到了艾滋病全盛期,死亡已不可避免。一般说HIV感染时间越长,发展成艾滋病的越多。艾滋病的病死率第一年为56%左右,第二年为25%左右,2年以上的累积病死率为75%以上,就是说死亡率几乎为100%。根据1981年6月至1986年10月洛杉矶2489例病人分析,确诊为艾滋病后平均存活11个月,仅有13%的患者存活了3年以上。大多数的专家认为预后与年龄、临床表现和人群的体质、得病的方式有一定关系。20~40岁者平均存活12~12.5个月,40余岁者平均存活10.8个月,50岁左右的患者平均存活8.2个月,60岁以上者为5.5个月,但20岁以下包括婴儿,平均仅存活3.2个月,说明老人、小孩确诊为艾滋病后存活时间较短。

从HIV感染发展到艾滋病,间隔的时间长短相差很悬殊,原因可能是病毒的种型、毒力不等,或感染量不同,也许还与生活习惯、环境因素、传播途径不同有关,可能还包括有免疫系统个体差异的因素。但是,HIV将一个健康、强壮的人摧毁最多只要10年,而消灭一个虚弱、多病的个体,1~2年甚至6个月就可以完成了。

尽管艾滋病患者有如此多的症状,但仅仅凭借肉眼观察是不能分辨出一个人是否感染了HIV,判断HIV抗体阳性者是否发展为艾滋病,仅靠临床表现也是困难的,因为并没有特异的临床诊断方法。所以,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责任就重大了,对于原因不明的机会性感染或卡波济氏肉瘤的病人(那些应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除外),长期发热、消瘦、盗汗、乏力、腹泻、伴有不明原因的多处或全身淋巴结肿大者,应怀疑为艾滋病。如果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则更应高度怀疑此病,并进行检查。一般的实验室检查可能会发现白细胞下降,主要是淋巴细胞下降,T4/T8≤1,不同程度的贫血、血小板下降、血沉增快等。但即使这样,仍然不能确诊,必须运用病原学检测方法,才能够为无症候的HIV感染者确诊,甚至为艾滋病病人并发的某些机会性感染的确诊提供可靠依据。这些方法包括从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结、骨髓、精液、唾液等标本中分离HIV;检测病毒成分如抗原、核酸或逆转录酶活性等的病毒原诊断。还包括用ELISA方法,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简称IB)、间接免疫荧火法(IFA)、放射免疫沉淀法(RIPA)等多种方法检测HIV抗体的血清学诊断以及对一些机会性病原体如原虫、真菌或细菌的检查手段。

说到艾滋病的治疗,的确有些令人沮丧,因为针对艾滋病,其治疗主要有3个方面:(1)抗HIV治疗;(2)重建免疫功能;(3)治疗继发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但迄今为止,尚无确实有效的疗法抗病毒或重建免疫功能,而治疗继发性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虽然能够缓解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却不能根本改变本病。

世界性流行病

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抨击有害健康的生活方式,告诫人们警惕世界性流行病。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与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疾病主要有:心脏病、心血管病、癌症、肺病、糖尿病等。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每年的死亡人数中,就有70—80%的人死于这些疾病,发展中国家也有40—50%的人死于这些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某些拉丁美洲国家,由于繁荣和经济增长,死于这些疾病的人数30年内已增加了一倍。

肺结核尽管这种传染病在五六十年代已得到控制,但现在却每年感染800万人,已使300多万人死亡,其中第三世界国家占死亡人数的95%。

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肺结核病的重新爆发为“全球紧急事件”。为此,我国卫生部制订了实施控制肺结核病计划;1993年起在山西、河南等9省市(区)展开,首批50个试点县率先驶入“快车道”。据全国抽样调查估算,我国现有肺结核病人593万例,传染性肺结核151万例。实施控制肺结核病的计划指标是:新发病人治疗覆盖率、完成治疗率、痰菌阴转率分别达到95%、85%和90%。

据悉,这项计划在1994年扩大到200个县。

霍乱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统计,1991年霍乱病在全球空前猖獗,到年底为止共导致2万人死亡。在南美洲,霍乱从秘鲁开始迅速蔓延到大多数中、南美洲国家。与此同时,非洲大陆也遭到霍乱的大规模侵袭,一年内先后在21个国家共发现霍乱病例15.3万余起,死亡人数达1.4万名左右,其数量之众创1970年非洲发现霍乱病以来的最高记录。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孟加拉国和印度正在流行一种新型霍乱;并且,该病已开始向其他国家蔓延,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其中中国的南部省份也面临着威胁。

鼠疫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表公报指出,目前,世界上仍有鼠疫,1992年在9个国家造成200人死亡。发生鼠疫的国家是扎伊尔、越南、缅甸、马达加斯加、巴西、秘鲁、中国、蒙古和美国(13例,其中2人死亡)。

最常见的鼠疫有3种:腺鼠疫、败血鼠疫和最危险的肺鼠疫。

糖尿病近十余年,糖尿病已从所谓的“富贵病”演变为全球性流行性疾病。它以生活方式不当为“媒介”而悄然“流行”。据有关材料,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至少已达6000万人,加上未被发现的隐性部分,总计高达约1.2亿人。

10年前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为0.67%,远较欧美的2—5%为低,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上升。据上海、北京等地区统计,平均每年新增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目前我国患病率已达1—2%,50岁以上人群接近10%。由此可见,把糖尿病的发病比作现代流行病似不为过。1989年5月第4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一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决议,并将1991年6月27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高血压据全国第三次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为11.19%,与1979年调查相比,升高率约25%。

科研人员对全国274个点的95万多人做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5岁以后增加幅度较快,表明应加强对35岁前人群高血压发病因素的预防。另一方面,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有自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在患病者职业分析上表明,非在业人员显著高于在业人员,在业人员中患病排序依次为机关企事业人员、牧业劳动者、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服务性人员、农林业劳动者、生产运输工人及渔业劳动者。文盲与半文盲发病率高达20%。

艾滋病在疯狂地蔓延。1981年,世界上仅有5名艾滋病患者。一年以后,数字上升到1132人。1985年,增加到1.3万人。1989年12月的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全世界152个国家和地区中,艾滋病案已达20万宗。因为有许多患者未检验出来或不肯向当局报告,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实际的艾滋病患者可能超过60万。

1992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据世界卫生组织当时统计,全世界已有13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其中200万人已患了艾滋病。

1993年1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现在每天有5000多人感染上艾滋病毒,全世界艾滋病毒携带者总数已超过1400万,如果照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到本世纪末,总人数将达4000万,其中女性为1300万。

自从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至1993年11月,已有22个省报告1159例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其中外国人和海外华人212例,大陆居民947例),他们中的19人被确诊艾滋病(已死亡14人)。应当说明的是,这几个数字仅仅是从230万人次中查出的。推断的实际感染者,估计为5000至1万例。

从现在起,若不采取果断预防和控制措施,到2000年,按中度流行估计,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将达10万左右,艾滋病病人可达2万左右。那时我国将从低感染国变成为高感染国。

当今文明病种种

电视病在医院里大夫常常会遇到一些人有头昏眼花、视力减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多梦等症状,甚至有颈椎综合病症,大夫们把这些症状集中起来通称为电视病。

风扇病从社会调查了解到,使用电扇过久的人,容易发生一系列不良症状,如头昏、头痛、疲乏无力、恶心、呕吐等,甚至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这一系列的综合体症,医生们称它为“风扇病”或“风扇综合症”。

电话病电话是人们最常用的通讯工具,但是你可否想过,打电话与你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因打电话而造成的疾病我们称它为“电话病”。

汽车综合症坐汽车所以会发生疾病,是因为:①汽车座位高度、靠背度常不符合人体生理要求及力学原理,致使坐车者膝关节、髋关节、脊柱,特别是颈椎不能保持自然的生理曲度,从而造成颈椎病。②汽车摇摆不定,马达有轰隆声,人长时间处于这种动荡噪声的环境中,使大脑不能得到休息和调节,妨碍脑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③汽车遇险情,容易引起情绪紧张症、神经衰弱等。④汽车内空间小,乘客拥挤,加之小车密封性能都较好、空气相对地容易浑浊,故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

微波病微波辐射已成为看不见的公害。受微波的振动,可使体内组织细胞和体液中的电解质温度升高,产生高温反应,使各个器官受到损害。

21世纪我国可能流行的传染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97年全世界死亡的5000万人中,1/3死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共有48种,其中有85%属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为了预防禽流行性感冒在人群中的流行,香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杀死了140多万只鸡,使老百姓春节无鸡可吃。马来西亚为了防止脑炎流行,1999年3月一下子杀死了50万头猪。想当年,英国为防止疯牛病流行,将数百万头牛送入了焚烧炉。

传染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是巨大的。我们必须以预防为主,防微杜渐,居安思危。

我国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痢疾(包括腹泻)、病毒性肝炎、疟疾、伤寒及副伤寒、麻疹。致死人数居前5位的是:狂犬病、乙型脑炎(乙脑)、痢疾、病毒性肝炎和流行性出血热。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性病患者成倍增加。到21世纪,1/2左右的传染病将是淋病和梅毒。性病这一曾经在1964年被宣布“基本消灭”的传染病为什么又会死灰复燃呢?主要的原因是:人口流动,嫖娼卖淫和吸毒屡禁不止,国外输入,性开放和性行为的紊乱,再加上防治不力、医疗市场的混乱等。

性病的流行、输血的弊端、毒品的静脉注射又导致我国几十万人成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其中一部分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将转为艾滋病病人。当前主要将通过性病防治、禁毒禁娼、贯彻“献血法”和“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禁止共用注射器、推广使用安全套、正确开展性教育等措施加强管理。

防治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将是21世纪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流行性感冒的病毒还在不断发生变异和重组。1919年流感席卷全世界,5亿人发病,2000万人死亡。1957年上海市流感肆虐,约一半人患病,工厂学校停工停课。1968年55个国家和地区爆发流感,仅中国香港就有50万人生病。在此之后还没有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但小的流行不断。如1968年美国发生猪流感,发病虽只4人(死亡1人),但在美国引起震动,紧急生产了疫苗,后因副作用大而未推广。人们估计,21世纪一旦发生新的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4天内即可传遍全球。目前科学家正密切注意流感动态,研制各种药物和疫苗以防患于未然。

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传染病是霍乱。世界上曾发生过7次霍乱大流行。1961年,由埃尔托霍乱引起的第七次世界霍乱大流行,曾经在我国引发了成千上万个病例,甚至造成许多人死亡。最近又出现新型霍乱0319,病例数累计已超过10万。1998年,我国的霍乱病例约达30万,较1997年上升近一倍。据专家分析,这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即海洋表面温度上升,促进了海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加上大面积水灾又创造了霍乱流行的条件。据估计,我国沿海居民饮用消毒自来水的还只有50%左右,喜饮生水的还有约5%的居民,加上菌型的变异、细菌耐药性增强等,都会成为今后发生霍乱流行的隐患。

除了必须对上述几个可能流行的主要传染病密切注意外,预防感染性腹泻仍是夏秋季的主要任务;预防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等还是春季防疫的任务;在流动人口、移民中预防疟疾的任务亦不轻松;冬春季节,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工作,亦可结合灭鼠等爱国卫生运动来开展。总之,只要常抓不懈,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平时重视环境卫生建设,一旦发病,抓早、抓少、抓好,21世纪传染病就一定会得到控制和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