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校园防暴常识

什么叫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包括发生在校内或者在学生的上学放学的途中,或者在学校组织的活动及其他所有与校园环境相关的暴力行为。

主要表现有:学生之间的暴力、教师体罚学生,或学生对教师施暴,以及校外人员对校内的师生施暴。

暴力方式包括躯体暴力(推、打、踢、撞及其他可导致疼痛、伤害、损伤的攻击行为)、言语或情感暴力(威胁、恐吓、歧视性辱骂等)和性暴力(各种形式的性骚扰、性侵犯等)。

该定义的性质和内容和以往常用者显著不同。过去常用两类定义:专指学生打架或教师体罚学生,局限于教育学领域。等同于“儿童欺负行为”,即承认它是不良行为,但单纯起因于双方力量的不平衡而表现出的“恃强凌弱”;换言之,它和其他暴力有别,只是儿童不成熟个性的反映,外在表现为攻击,内在动机却是自我保护的本能。

然而,伴随近年来全球暴力事件的普遍化、严重化,多数学者已经认识到:发生在校园或以其为媒介的社交群体内的欺负行为,实质上是暴力的前奏。因为既然“欺负”是力量强的一方在未受激惹情况下,对弱的一方进行的重复攻击,这就是一种非社会规范的、对他人的有意伤害。

在各种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该欺负行为可演化为有针对性的,不仅破坏教学秩序,干扰他人学习生活,而且导致身心伤害的严重事件。

青少年是校园暴力发生的高危人群。伴随青春期的迅速发育,体能的迅速增强,行为能力等各方面也相应提高。

但是,青少年有个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普遍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受他人蛊惑,加之同伴的影响力增加,还有与生俱来的叛逆心理、反权威、寻求独立等特征,青少年也最容易成为暴力的受害者,往往与此同时也是暴力的始作俑者。

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其成长过程高度依赖于学校环境。探讨校园暴力行为的表现及其动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其发生、发展,保障我国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校园暴力的表现

学生之间的施暴行为

学生之间基本都是从鸡毛蒜皮的小事闹了矛盾时才开始形成对立。当矛盾激化了,便采取吵嘴架、攻击对方甚至大打出手等方式来解决矛盾,实际上更激发了矛盾。

有的同学报复心理很强,例如有时会因某位同学举报自己的不良行为,或因某句不经意间的玩笑、言语不合以及财物借贷等纠纷,抑或嫉妒他人的成绩等等这些,却采用暴力的方式对其他同学进行报复。

恃强凌弱,如对低年级学生、身体弱小者拳打脚踢;在校内外调戏、骚扰女生;索要钱财,不给就打,给对方带来巨大身心压力。

拉帮结派,聚众闹事,打群架。

使用残忍手段(用刀棍暴打、泼硫酸毁容等)导致对方死亡或伤残,是校园暴力最严重的表现。事件多属个体行为,但影响恶劣深远。

师生之间暴力事件

以往主要表现为教师体罚学生,教职员工对女生进行性侵害等。近年来,随着对教师暴力行为惩治力度的增强,这类行为明显减少。相反,教师因处理学生纠纷、评分等引起争议而遭学生围攻、殴打的事件却明显增加。各地报刊不时有教师与学生争吵,遭学生围攻,被殴打致伤残的报道。日本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中学生毕业典礼后集体对教师施暴的事件。

校外人员闯入暴力事件

近年来,校外人员闯入校内施暴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严重危害了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有的学生父母离异,却来到学校抢夺子女。

有的同学父母欠了别人的债,讨债人却来到学校将学生扣为人质。

还有因为教师管教学生不当产生了纠纷或者学生之间因某事闹了纠纷,家长怒气冲冲地来到学校与师生发生激烈的冲突。

流氓入校寻衅,调戏女生,破坏公物,收取“保护费”等。

还有一些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或者严重抑郁对社会心存不满的人,产生了报复心理,他们便把魔爪伸向了在校的中小学生,甚至包括幼儿园的孩子们。

校园暴力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全球校园暴力呈现以下流行特征:

每年死于他杀的学龄儿童少年约占5~19岁人群总数的1%,其中直接死于校园暴力的比例持续上升。

除躯体暴力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言语暴力、情感忽视等也纳入校园暴力范畴。据WHO对48个国家资料的统计,各种形式校园暴力的年发生率高达60%。其中,言语暴力比例最高,达48%;躯体暴力为31%;性暴力为20%;抢劫为25%。

躯体施暴者60%来自同学,另外分别有20%来自教职员工和校外人员。

各类施暴者男性都多于女性,其中躯体暴力发生率男、女之比为4∶1;与男生好动、易冲动、处事不冷静、做事常不考虑后果等特征有关,受害者也以男生居多。

女生是性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小学男生受成年男子猥亵、性侵犯的现象也不容忽视。

暴力致命伤42%发生在学校建筑内,31%发生于校园中,10%发生于上下学途中,15%发生于校外。教室、走道、厕所、回家路上多发,后两者是学校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事件恶性度高。

校园暴力的后果符合伤害一般规律:死亡、伤残、受伤之比约为1∶25∶1020。因此,预防校园暴力更多关注的应是那些虽未致死,但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即时或深远伤害的群体。

校园暴力和人类许多行为不同。它并不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下降;恰恰相反,呈明显的普遍化、严重化趋势。以美国为例,二战前最多见的学生违纪行为是不排队、嚼口香糖、发出噪音、乱丢纸屑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吸烟、酗酒、吸毒、少女妊娠、躯体暴力等开始泛滥;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枪击事件更令世界震惊。1997年肯塔基州尤卡市希恩中学学生卡尼尔用大口径手枪连杀3名同学,伤5名。阿肯色州琼斯伯勒市11岁的戈登伙同一同学用枪扫射,当场打死5人,伤10人。美国校园史上最残忍的血案是发生于1999年哥伦拜恩中学的枪击案,死13人,伤23人。在对枪支实施严格管理的欧洲和澳大利亚,发生在校园中的暴力行为严重程度并不亚于美国。日本校园中以大欺小、动刀伤人的事件每年都在2000起以上。发生在非洲、东南亚一些学校中的帮派斗殴、侵犯女生、暴力伤害等事件也逐步上升。我国的校园暴力事件,严重程度明显较轻,但其危害不容轻视。

发生率高。中小学生躯体暴力事件的年受害率波动在35%左右,属世界中等水平。

言语暴力、情感忽视造成的学生心理不安全感相当普遍。

15~24岁犯罪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55%。每年非正常死亡学生约1.6万人,其中死于躯体暴力者比例逐步上升。近年来,一些校园暴力新的发展趋势令人担忧:施暴者明显低龄化。团伙性。受影视剧中“帮派”“行会”影响,在校园中拉帮结派、斗殴打群架,致使暴力活动规模化、组织化,暴力事件复杂化、预谋化和智能化程度上升。恶性化。通常起因于小事,因丧失理智、一念之差而铸下大错,手段则比以往的小打小闹残忍,常导致严重伤害。

校园暴力的危害

身心伤害

校园暴力最显而易见的后果是不同程度的躯体损伤和残疾。然而,更严重的暴力伤害往往表现为心理上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PTSD主要表现为易怒、焦虑、沮丧,学习效率低,成绩下降,甚至拒绝上学;突然沉默寡言、孤僻古怪;因无法承受压力而发生自伤、自残和自杀行为。美国某长期追踪调查发现,PTSD少年产生自杀意念者男、女分别为35.2%和31.7%,出现自残行为分别为5.7%和9.5%,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丧失安全感

“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生理需要层次最低,而安全需要层次最高。即使生理需要有充分保障,若无安全感,儿童就不能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受到暴力欺负,极易产生挫折情境,丧失安全感,常表现为:

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抑郁水平高,缺乏自尊和自信。

经常处于被欺凌的恐慌中,伴随紧张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长期受欺凌,将产生持续的挫折行为,逐步固化。受害儿童从小接受恃强凌弱的暴力意识,导致他们有力量后去欺凌比他们弱小的人,甚至引发成年后虐待家人、儿女,或发生其他犯罪行为。

恶劣的社会影响

校园暴力破坏教学秩序,危害师生安全,使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产生不信任感。暴力频发的学校往往吸烟、酗酒、物质滥用、性侵犯等事件也多见。美国许多家长为躲避校园暴力,宁愿节衣缩食,把孩子送到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日本在经济衰退、校园暴力猖獗的双重压力下,青少年自杀率猛增。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直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社会福利负担猛增,劳动生产率下降,对社会安定的破坏力很大。

校园暴力的预报因素

要对校园暴力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关键之一是获得准确的基线调查数据。由于校园暴力行为本身的特殊性、敏感性,调查难度很大。所幸许多追踪、队列研究都证实,校园暴力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男生的酗酒、逃学、打架、携带武器或打斗用具,女生的人际关系差、低自尊、成绩不良、家庭约束力低、焦虑情绪等,都和校园暴力行为存在高相关。

许多危险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突出表现在个体的多发性、群体的集聚性等方面。美国经常携带刀具上学的青少年,80%以上曾醉酒,60%左右曾经或正在吸毒,84%曾在校内外打过人,其中多数人有突出的“以暴制暴”心理动机。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倾向于将一些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作为校园暴力的早期预报因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行为表现,早期发现高危者,监控其暴力倾向并及时干预,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发生。

但是,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并不具备万能的预报作用,原因是:

问卷所发现的主要是各健康危险行为之间的伴随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问卷只描述行为的发生,无法了解其动机。

受试者认知水平越高,被问及违犯社会规范的暴力问题时,防御心理越重。施暴者常极力寻找理由以漏报行为,或将自己扮演为无辜者;受害者则为获得同情而多报,易导致问卷一定程度的失真。

青少年特殊的心理过程常导致行为的偶-突发性。攻击性强、屡犯纪律而被公认的“问题”学生,不一定引发恶性暴力;少数表现平常的学生中,也会出乎预料地发生并导致严重后果,弥补措施有两种方法:

结合问卷所提供的信息开展纵向调查。为克服其费时费力、样本不易稳定等弱点,可先建立纵向研究模式,然后分段进行交叠式横向研究以提高研究效率。

直接以校园暴力结构问卷为基础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测模型,逐步、多次进行观察和检验。无论采用哪种调查方法,都应在调查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干预;干预本身就是一种深入调查;无后续干预的调查实际意义不大。

校园暴力结构问卷的框架组成通常是:各类躯体暴力、言语暴力、性暴力、自我伤害、情感虐待与忽视的报告率和频次。暴力发生地点。暴力发生时间。施暴者的构成比。伴随的其他健康危险行为。暴力应对方式:是反抗、事后报告、求助、躲避还是忍气吞声?采取求助方式:告诉同学、教师、父母、报警,还是忍气吞声、不了了之?事件的躯体影响,如伤害的性质、严重程度、损伤部位,是否致残等。事件的精神影响,如各种心理-情绪障碍、不安全感、学习兴趣和人际交流变化、是否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等。无论采用上述何种调查,都应掌握以下基本技能:

在知情同意基础上,按目的抽样方式发放问卷。原则上采用匿名填写方式,若需署名,应做好充分动员。

统一按国际规范定义,从校园暴力的不同角度,用清晰明了的语言设计询问指标。

为了解受试者对校园暴力的危害性认识和反应,可涉及相关的知识、态度指标,但主要目标应是行为。

尽量明确地区分施暴者和受害者。凡施加或遭遇1次或以上暴力事件,即为1例施暴者或受害者。设计者必须明确,调查校园暴力的主要目标不在于行为的发生是否频繁、重复。一次暴力也是暴力行为,不会因此而改变性质。若将偶然、少量发生的行为排除,易人为降低调查的客观性。

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如“过去1年内”“以往30年内”“最近7年内”等,保障资料的可比性。

结合使用报告率(发生率,%)、发生频次(次/人)、构成比(%)等指标,综合反映暴力的程度、性质和后果。

简明扼要加入性别、年龄、学校类型、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程度等社会人口学指标。利用这些指标来分类剖析校园暴力行为所受到的社会经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影响因素有重要作用。

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

校园暴力行为是青少年“内”(身心特点)、“外”(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学校—社会三联屏障的作用缺失、偏离往往起核心作用。

家庭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是暴力行为的温床。现代社会家长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缺少时间和孩子沟通,父母角色弱化,亲子关系疏离。他们虽然重视教育子女,但多沿袭传统的强制模式;一种是显性的“棍棒式”强制,出于过高期望,整天催逼孩子拿高分,成绩不理想就非打即骂;另一种是隐性的“温柔式”强制,百般溺爱孩子,全权代他们选择学业、兴趣和爱好。

尽管方式不同,但都使青少年处于不堪重负的附属地位,由此自然产生逆反心理,以违背父母意愿的方式行事,注重于享受越轨行为带来的快感。还有些家长自身素质低,满嘴粗话,家庭暴力不断,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动辄拳脚相加的习惯。

近年来离婚等家庭变故增多,使许多青少年生活在单亲、重组家庭内,承受着心灵创伤,产生偏执、冷漠、好斗心态,成为引发许多校园暴力行为的根源。

学校

“重智轻德”的应试教育依然在许多学校占主导地位。沉重的学习负担抹杀了青少年的个性,厌学情绪普遍。成绩不良又有违纪行为的“差生”,被同学当做“坏蛋”加以歧视。即便没有教师的威逼,每次考试的排名和讲评也足以让他们抬不起头来。若他们用违纪方式来发泄,学校会用“开除”“勒令退学”等简单行政手段将他们推向社会。流失生、辍学生成为校园暴力的校外滋扰源;仍在校内的“差生”则出于自我保护本能而走到一起,或和校外流失生合伙,或为“瓜分地盘”打群架。他们使用暴力手段来对付同学、教师和学校的目的中,报复并从暴力中寻求刺激和满足的成分很大。

社会

社会因素在更深层次上揭示校园暴力的根源: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新旧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违反社会规范的色情文化、拜金文化、暴力文化、帮伙文化(“亚文化”)乘机滋生。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宣扬色情淫秽、凶杀绑架、犯罪团伙的影视作品屡禁不止。极端利己的价值观、哥们儿义气的友谊观、及时享乐的人生观、不劳而获的幸福观、称雄图霸的英雄观等被当做人生真谛宣扬,成为校园暴力的重要催化剂。

在“亚文化”影响下,青少年酗酒、滥用药物、不良性行为等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对校园暴力起推波助澜作用。

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罚力度相对不足;只有犯罪后的少年劳教等“马后炮”措施,暴力(尤其校园暴力)预警机制不足,对受害者保护力度不足,导致许多本可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恶性事件发生。

青少年身心特点

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呈现的一些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

有自主判断能力,但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响。

独立意识建立,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驱使下,易以暴力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另一些青少年则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受暴力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受点皮肉之苦可消灾”,助长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蔓延。

自我意识刚形成,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此时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们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处于有形/无形竞争压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扰,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思想苦闷,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

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反社会团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发展帮派成员,为扩大地盘打群架,成为团伙暴力的根源。

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大。青少年特别关注人际关系;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交往技能,则难以和别人沟通,不能愉快相处,易出现孤独、彷徨等情绪问题。此时出现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很高。

伴随自尊的发展,特别爱“面子”。一旦交往受挫,便封闭自己,因孤独感、嫉妒心理而诱发报复,甚至演变成故意杀人。“差生”自认“低人一等”,对他人心怀嫉妒;破碎家庭子女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等,格外易将所有的挫折和批评(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暴力行为动机。

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干预

WHO专家倡导的“社会生态学理论”是迄今为止较理想的预防校园暴力的理论模式。干预通常分步实施:

全面了解青少年个体的健康危险行为(包括暴力倾向)表现。

利用该模式分析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从三级预防角度出发,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分别制定预防措施。干预的核心是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联屏障。

校园暴力的初级预防

初级预防的措施作用于暴力行为发生前,目的是控制心理—社会病因,防患于未然。整个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家庭应做到:

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多和子女相处,充分沟通,满足亲子情感需要,让孩子从小建立安全感。

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消除家庭暴力,建立平等协商机制。

从小进行是非、品德、纪律教育,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正确鉴别自身言行,增强约束力;养成宽容、理解的好品质;正确处理与同学的矛盾、争执和纠纷。

多和学校积极沟通,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发现孩子与他人的矛盾时,帮助其通过正常、理性的渠道解决,不护短,不推波助澜。

面临家庭破裂危机时保持冷静,消除“战争”;妥善安排孩子生活,尽力减少负面刺激。

学校应做到:

彻底摆脱应试教育阴影,提倡素质教育,发挥所有学生特长,给予他们充分受关注、被接纳机会。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根据需要组织校卫队,维护治安。

通过心理辅导。排解自卑、孤独、嫉妒等心理问题和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偏激等不良情绪,提高承受力。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将学生从不良娱乐场所吸引回来。

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保护学生权益;不随意开除劝退学生,防止其辍学和流失到社会。

对教职员工进行师德教育,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学校形成良好育人环境。

社区应做到:

加强枪支弹药、酒精、违禁药物管理。

清理校园周边的歌舞厅、网吧、迪吧等青少年易聚集商业单位,营造良好环境。

联合社会团体,形成威慑力,坚决抵制社会上传播的暴力色情影视作品、渲染暴力的“纪实文学”、追求轰动效应的新闻等。

经常提醒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观看的影视、网络内容,避免接触渲染暴力的内容。方式切忌简单粗暴,以免反向强化青少年对暴力的猎奇心理。推广积极向上的社区活动,取代不健康的课余活动,减少暴力隐患。

预防校园暴力的学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的干预措施,内容应由以下4部分组成:

认知暴力。从什么是暴力、暴力的表现形式开始,介绍暴力的危害性和其他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通过普法教育,帮助青少年在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同时,知法、懂法、守法,建立牢固法律意识。

安全教育。具体传授抗暴御辱的方法。如:迷路怎么办,遇到坏人怎么办,遭遇暴力袭击怎么办等,尤其应重视培养个体独立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人际交流技能。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以积极态度与人交往,以诚恳、谦虚、宽容态度对待他人,控制情绪和解决矛盾冲突的技巧,怎样建立和保持友谊,怎样正确和异性交往等。

生活技能教育。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学会正确的拒绝方法;发挥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避免暴力的能力等。应传授运用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利的技能,不采取“以暴制暴”的错误方式,更不能以“以德报怨”的怯懦方式屈服于暴力威胁。学校卫生工作者必须清醒意识到,教育不是万能的,必须和依法惩戒结合;对个别屡教不改的“害群之马”,尤其是那些躲在暴力事件背后的成年教唆犯,应加大打击力度,不能心慈手软。严打击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弱肉强食”行为,对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有重要的心理震慑作用。

本类健康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无论教学内容和方法都亟待改进。如:

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欧美通行的“和平解决冲突与暴力预防课程”,将校园暴力预防干预建立在社会认知理论基础上,内容包括对潜在暴力危机的判断,是逃避还是面对;欺负行为动力学和解决冲突的技巧;怎样通过非打架途径来宣泄愤怒等。美国斯坦福大学医院编制的青少年暴力预防程序也很有效。应学习这些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干预理论体系。

尽量采用参与式教育方法,动员青少年主动参与。

重视知识宣教,更应重视传授防范、生存技能,以提高预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校园暴力的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包括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前,及时发现隐患和苗头;通过干预,及早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将所造成的伤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全过程。

并非所有青少年在出现故意发动的校园暴力事件前,都有预示性表现。但父母、教师和与他们密切相处的伙伴只要具备一定知识,就能从以下表现中发现一些早期性警告信号:

过去有攻击、违纪行为史,此时重现以往异常情绪,如沉默、社交障碍、孤立、拒绝、受迫害感等。

注意力、学习效率、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无法控制愤怒情绪,如在胡乱涂鸦和图画中显示暴力;对些许小事反应异常强烈;破坏财产;寻找武器;有强烈自杀意念和企图等。

原本具有的健康危险行为超常规表现。女生常见者如吸烟、吸毒、无自尊、与父母冲突、离家出走;男生常见者如酗酒、吸烟、药物滥用、逃学和打架。无论男、女生,吸烟、酗酒、打架等的频率与暴力伤害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因此,二级预防应以学校和家庭为重点范围展开,采取以下步骤:

对学校相关人员进行危机干预培训,提高校园暴力预防意识。

发现、识别早期警告信号,对可能出现的暴力倾向进行预测评估。

学校建立干预小组,并和家长充分沟通。

对高危青少年进行心理矫治,提供指向性干预。

校园暴力的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指暴力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行动,力争将伤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措施包括:

启动应急机制,确保学生远离危险;从公安、司法机构获得及时支援;建立有效联络系统,落实个人的危机干预责任;进行院前急救、急诊和治疗。

正确处理惨案余波,如帮助父母理解孩子对所受暴力的反应,消除恐惧反应;必要时接受精神卫生咨询;协助性侵犯受害者接受检查,防治性传播性疾病;指导受害者寻求公安、司法等后续帮助。

根据受害者状况,提供必要的护理、康复服务,尽力减轻暴力导致的损伤和残疾。

帮助师生接纳改造后的施暴者(包括来自少年劳教机构的)回校,真正实现社会回归。

学生怎样预防校园暴力

对于学生来说,有以下几点:

注意自身

认知校园暴力。从什么是校园暴力、暴力的表现形式开始,进而通过法制教育,在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同时,知法、懂法、守法,建立牢固法律意识。同时要在日常生活中以积极态度与人交往,以诚恳、谦虚、宽容态度对待他人,控制情绪和解决矛盾冲突的技巧,建立和保持友谊。

谨慎结交朋友

最好让父母了解自己的交友状况。选择正当的休闲活动,勿涉足不良场所(如:电子游戏室、台球室、卡拉OK歌舞厅、网吧等)。

有任何困扰、纠纷时,应与师长、家长讨论或要求可信任长辈的协助,必要时可交由警方处理。要正确运用法律来保护自身权利,不要采取以暴制暴的错误方式,更不能怯懦地屈服于暴力威胁。

要知道校园暴力的加害者不会自行停止加害行为,反而会食髓知味,所以在受害之后,应主动告知老师、家长或报警,寻求解决之道。

要注意思想安全

也许不少同学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伤害;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其实不然,这绝不是安全的全部。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体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糊里糊涂攀兄弟、结姐妹;还有不明不白逞义气、惹事端,喜欢随波逐流,总希望班级、学校出点乱子。这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问题。

比如校园内频频发生的打架事件、同学间以强凌弱的抢钱事件等等,这些事件也是校园中现实存在的安全隐患。不难想象,个别同学有了这样不安全的思想,要平平安安地一辈子做好人,那是很难的。

再者,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如果他沉溺于不良书刊和网络游戏的精神鸦片,天天吸、处处吸,甚至课堂上忍不住要走神,思之想之;放学后,不按时回家好好学习,却找出各种理由泡网吧熬个通宵;如果他过早地迷恋于少男少女的缠绵悱恻,无端寻愁觅恨、痴痴狂狂,甚至争风吃醋结恩怨,冲冠一怒为红颜。这表现出来的就是行为上的安全问题。

有了这样不安全的行为,要踏踏实实地读好书,一帆风顺地读到头,那也是很难的。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安全,抑或是行为安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旦发生事故,结果非常残酷,轻者伤及身体,重者可危及生命,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在同学们的成长历程中,思想安全比其他的安全更为重要。特别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不良诱惑在校园内外不断地侵蚀着未成年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智,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要有一定的抵御诱惑,明辨是非的能力!什么校园暴力、网络游戏、早恋、吸烟等等这些不良的行为千万不要涉足!

在校园安全问题中,思想安全、行为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思想安全更不要忽视。

同学们如果碰到校园暴力事件应如何应对呢?如果是遇到抢劫,千万不要害怕,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受抢劫分子的侵害,可以暂时把钱给他。这时,如果抢劫的不是学校的同学,你一定要记住抢劫你的这个人的体貌特征。最后,向学校报告、向公安机关报案。这里同学们千万注意,如果你被抢劫了,一定不要息事宁人,更不要逆来顺受,人家要多少明天你接着给,那样只能是不断损害你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助长了这些抢劫分子的嚣张气焰。因此一定要及时地向家长、学校报告,向公安机关报案。只有这样做,才能切实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如果你看到别的同学被抢劫,由于同学们的年龄还小,还是未成年人,我们不需要你们直接地与抢劫分子搏斗!我们要求你们要记住抢劫分子的体貌特征,并以最快的速度向学校报告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这样我们一样是见义勇为!

学校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防范、抑制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坚持聘任法制副校长制,把法制教育融入思想政治之中,将法制教育融入课堂。针对学校出现的问题,请法制副校长给学生上法制课,要及时召开家长会等等,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其次,要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为学生创造健康氛围。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组织教育和安全保卫工作,提高学生自身防护能力,对于有严重不良文娱生活的学生更应积极引导,切不可听之任之,最终酿成大祸。

我国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

打架斗殴

一般都是因为一些小小的矛盾,甚至是多看几眼就大打出手。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打架斗殴的,如果情节轻微没有严重后果则使用治安处罚法予以治安处罚(罚款、拘留);如果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则依据刑法规定以聚众斗殴罪处罚,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犯本罪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多次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持械聚众斗殴的。某校的李某,是一名高中生,由于与邻班同学发生纠纷后,就纠集同班同学三十多人将邻班同学五人打致重伤,其中一人被打成植物人,这是一起典型的聚众斗殴罪。最后,李某被判有期徒刑七年。

学生侮辱、恐吓老师

学生侮辱、恐吓老师,甚至是带社会人员来威胁、恐吓老师和寻衅滋事罪。某中学一名学生上课时迟到,老师不允许他进教室之后,该学生即公开指名道姓公然侮辱并恐吓他的老师,扬言要对老师“见一次打一”、要老师自己“考虑后事”。这样的话,口口声声自己是“缴了学费”的,所以自己是“消费者”,学校全体老师们是靠他“养活”的,要全体老师“感恩”,甚至带社会上的“哥们儿”来威胁、恐吓老师等等。尊师重教是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决不能让不良学生恣意破坏。从法制史的角度看,清朝时殴伤老师是“十恶不赦”之罪,应当凌迟处死。但是从现在来说,侮辱、恐吓老师将受到治安处罚。如果他和社会青年在学校中公然辱骂、殴打老师,行为升级,则可视为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即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的,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学生参与赌博

一种是在校园内集众赌博。据调查,学生赌博现象很严重。某县城某中学学生在宿舍内赌博,赌到没有钱后,就有另外的同学“放块”(即是高利贷)给他继续赌。据说“放块”生意还非常红火,有时一天就能“放块”三四万元,很快就能收回四五万元了。第二种就是在校外或电话、信息赌博。

根据调查,这种赌博多数是赌球。曾有学生一个星期内就赌输了八千多元,被人多次讨取,最后找到这位学生的父母要钱,父母欲哭无泪。这种赌博隐蔽性较大,只需要一个电话或一条信息就可以进行了,但是危害性更大。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0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刑法》203条的规定处以刑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203条的规定从重处罚:(一)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二)组织国家工作人员赴境外赌博的;(三)组织未成年人参与赌博,或开设赌场吸引未成年人参与赌博的。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参与赌博,也不要去观看,免得沾染上不必要的麻烦。

盗窃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

在校园里的不良现象还有盗窃和故意毁坏学校或同学财物。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行为是盗窃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或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则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没收财产。听到这里,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到多少叫做数额较大?江苏省规定1000元为较大起点,即是偷别人1000元就要追究刑事责任,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满1000元的,则要被拘留或者送劳动教养。还有就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我国《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破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在此劝告同学们不要因一时的意气用事,而以身试法。

早恋

据一些初中年级的校长、班主任反映,近年来,我国初中学生谈恋爱的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多,进入高中,就更多了。有的学生从初中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他们似乎还很老练,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有不少恋爱学生一块儿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去兜风,去游玩,俨然一对“小夫妻”。在学校里,在班上,互递纸条,互通信件,互通电话,这已是小事了。晚上,休息日双双上肯德基、上酒楼也很多。还有的是避开家长私自相聚,现在一些学生家庭条件很好,房子又多,孩子一谈恋爱就可以到别处住房幽会、聚头,甚至过夜。但是,早恋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不仅如此,早恋还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我们必须认清早恋的危害,时刻敲响警钟。早恋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到我们学生:

影响学习和生活。早恋者往往以恋爱为中心,以对方为航向,感情为对方所牵制,学习没有不分心,成绩没有不下降的,许多早恋者两人交往虽然很隐蔽,之所以最终还是被家长、老师发现,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成绩下滑引起家长的注意,追问之下,道出实情。

早恋更容易使人受到伤害。青少年态度还不稳定,恋爱中容易产生矛盾,心理上不成熟、脆弱且耐受力差,容易在感情的波折中受到伤害。有的青少年因早恋受挫怀疑人生,怀疑是否有真正的爱情,给自己的感情生活投下阴影,影响成年后的婚姻生活。

早恋者容易出现性过失。青少年性意识萌发,对异性欲望强烈,容易激动,感情难以自控,行为容易冲动,容易凭一时兴致而不计行为后果,从而出现一些越轨行为,如未婚性行为、未婚先孕,这些行为一旦出现,会让当事者羞于见人,担惊受怕,即使当时不觉得怎样,但日后给她们造成的挫折感、自卑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对成年后感情生活的影响,往往也是难以弥补的。

早恋极难成功,由于早恋的盲目性和不成熟性使早恋者极少走向婚姻的殿堂。父母、学校的干预,两人感情的裂痕,升学、转学、工作等太多的因素都使早恋这个不健康的婴孩中途夭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别人的现状想到自己的结局,早恋者悬崖勒马,亡羊补牢。当然,以上所说的,只是极少数的一些同学,希望我们能以此为鉴,千万不要涉足其中。

预防校园暴力侵害事件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有老师打学生的,有学生打老师的,有学生打学生的,也有校外人员进入校园行凶闹事的,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忧虑地发现,原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等词联系在一起——也许我们早一点意识到,早一点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温暖,早一点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那么也许结果就不会是这样了。

众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专家们分析:符合以下几种情况越多的青少年越有可能出现暴力犯罪行为。

流浪学生危害校园

一些流浪学生多半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校又因成绩差而受到冷落,过早地流浪社会和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混在一起。这些同学一旦自己受点委屈就勾结校外的社会青年对同学进行殴打报复。

性格严重内向

性格严重内向一般会导致与他人交流产生障碍,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与他人交流、向外界发泄自己的情绪,有利于人的心理问题自我调节。而由于自身性格过于内向,不喜欢或者难以与其他同学、老师、家长交流,而使所有事情全部压积于内心,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看待其他问题过于偏激,而且一个人自身承受压力的程度是有限的,长久无法得到释放,一旦爆发极可能产生非常冲动的后果。

家庭不和睦

一个温暖幸福和睦的家庭,无疑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极好的影响;而一个冰冷分裂残缺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极易产生不良影响。不少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家庭生活都不幸福,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家庭暴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显性的,即“棍棒式的强制”;另一种是隐性的,即“温柔的强制”。它们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此时如果再遭遇父母离异、家庭“战争”、极度贫困等负面刺激,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

喜欢虐待小动物

毫无原因地喜欢虐待小动物,这种日常行为表现,体现出性格中存在的缺陷。天性残忍的人并不多,属于极为少数的人群,他们在虐待动物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身为强者的快感;而大多是后天由于某种原因或刺激造成的,比如本身性格懦弱,经常受到同学的取笑、老师的轻视,为了证明自己“勇敢”“大胆”,进而采取过分残忍的手段,从而造成心理扭曲。

好胜心理转变为好斗心理

一般情况下,好胜应该是一种督促进步的心理状态,但由于有些同学性格孤僻,好胜心转变为好斗,绝不服人,进而发展成为了对比自己条件好,或者学习等某方面比自己更强的同学的强烈嫉妒心理,从而可能对这些同学采取暴力行为进行发泄。

个人英雄主义,崇拜偶像

许多同学都有英雄主义情结,崇拜影视作品中那些“除暴安良”的英雄人物或者是“以暴制暴”的强者,幻想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强大,能控制局面,受别人尊敬崇拜。而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经常以个人英雄主义的姿态出现,所有问题都是自己解决,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以暴力行为或者被迫以暴力行为来解决问题。影视作品中夸张、浪漫的英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做到的,所以,只能升华为学习、工作的功力,切不可生搬硬套。

极其喜欢刀具等危险器械

许多男生感觉刀具武器等非常具有男人气质,看它们或玩它们时,能感受到一种男子汉的自豪感。大多数男生都玩过刀枪玩具,但当他们开始认为具有威胁性的真实武器更有吸引力时,可能就存在潜在的暴力倾向了。

刚愎自用,不接受他人意见

由于性格上的原因,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有些同学性格非常孤傲,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和劝说,甚至不能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逆反心理非常强,旁人提出不同意见,就情绪激烈,越说反抗情绪就越强烈,甚至因为一点小问题的不同意见,就怀恨在心,找机会报复。

拉帮结伙,讲兄弟义气

不少同学称兄道弟,拉帮结伙,如果有人欺侮了“他们的人”,那就是和整个团伙过不去,要讲兄弟义气,一个人被欺侮了,其他人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义愤填膺,集体出动,要为兄弟报一箭之仇。崇尚拉帮结伙,讲兄弟义气的同学,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互相帮助、同学友情。

做事不考虑后果,缺乏对法律的认识

有的同学考虑问题过于钻牛角尖,做事不多考虑,认准了一点就无法想到其他问题,想不到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做了以后才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但往往这时候后悔已经晚了。现在的许多孩子在一些问题上,比如恋爱等方面,非常早熟,但在健全思维方式、多角度考虑问题、对法律的了解上,却往往表现得非常幼稚。

对于青少年犯罪增多,有关专家指出,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社会制造了这个“创伤症候群”。专家说,目前的应试教育属于淘汰教育体制,学生一旦被教育淘汰,就丧失了—切接受基本道德观念、法律知识的机会。而社会又是“一元化”选择,只要没有大学文凭,孩子的成长、就业机会就少得可怜,也就会被社会淘汰。被双重淘汰的孩子因此成为受歧视的群体,心理产生挫败感是必然的,更可怕的是他们心中还会产生严重的反社会倾向,反过来报复社会。而根据犯罪心理学的观点,犯罪分子通常会选择比其弱势的群体作为侵害对象,因此,未成年人的侵害对象往往都是同龄人。

施暴学生同样是受害者。他们一旦过早染指恶习,接受了“拳头硬”的道理,尝到了弱者好欺的滋味,日后的成长必然令人担忧。不难想象,其步入社会后很难会严格遵循法律、秩序,依然信奉暴力则难免头破血流,祸害社会,毁了自己。而对受害学生来说,受辱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就像胎记一样,难以磨灭、抚平,并进而严重影响到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和健全的性格体系。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暴行也不容忽视。某些教师的不当教育、不良言辞会给年幼的学生造成厌学情绪和绝望般的压力。

预防校园的暴力伤害

主要是指在校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其他人员之间、师生之间发生在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的具有敌意的欺凌、体罚、伤害等性质的暴力行为。由于校园暴力行为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多数是青少年在校学生,并且暴力行为发生在校园内或校园周边,因此大家习惯称其为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行为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行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向校园暴力说“不”

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打破了校园里原本属于我们的宁静与和谐,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另一个“江湖”,为了不让我们的“花季”变成“花祭”,我们要坚决向校园暴力说“不”!

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不参与校园暴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以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保护自己,关注他人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事端。预防争执和事端应做好以下两点:

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暴力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最好结伴而行。

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从校园同学间的交流中得到。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对我们打击报复,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匿名报告。预防暴力重于应对暴力,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应对暴力,临危不乱。如果我们无法避免危险的发生,那么,在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惊慌!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是制胜的关键。我们应克服心里的恐惧,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或者本能地保护自己。

遭受语言暴力时的自救。应对语言暴力,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淡然处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无畏回应。四是肯定自己。五是调整心理。六是法律维权。

遭受行为暴力时的自救。如果被攻击者殴打,我们该怎么办?

一是找机会逃跑。二是大声呼救。三是借助一些小动作给自己寻找逃跑的机会。四是求饶。求饶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击者截断,那么应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

在人身和财产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伤害。

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由于校园暴力事件的随机性,许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证,成为“沉默的羔羊”。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暴力事件的发生。

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要应对暴力,我们必须增强五个意识:

第一,要有依法的意识。违法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第二,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识。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切记不能蛮干。

第四,要有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巧为的意识。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他人实施救助。

第五,要有强烈的报告意识和证据意识。及时上报并注意搜集证据,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出示。

我们一定要记住: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自己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被歹徒盯上的自我防护

当一个人独行,特别是夜间独行时,遇到歹徒强抢该怎样进行自卫呢?

1.应了解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人员的特征,善于观察和识别坏人,要有危险意识。

2.镇静不慌。面过强抢的歹徒,虽然吃了一惊,但应使自己很快平静下来,镇静不慌,对歹徒进行观察,看对方是单人行抢,还是群伙抢劫;是手持凶器,还是赤手空拳;是彪形大汉,还是青少年。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和对策。

3.如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尾随,应想办法跑到人多的地方,或者躲避到单位、居民家。

4.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华热闹的街道转移,那里人来人往,歹徒不敢胡作非为;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求得帮助。

5.如果被歹徒纠缠,应高声喝令其走开,并以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就地拣到的木棍,砖块等作防御,同时迅速跑向人多的地方。

6.纠缠拖延。如果歹徒手持凶器或膀大腰圆,与他拼是拼不过时,便应采取种种办法,拖住他,等待行人路过,一起捉住歹徒。当他要钱时,可故意与他讨价还价,他要钱包全部钱,你就“苦苦哀求”,让他给自己再留下一些钱;他要抢你物品,你就说这物品不能给,可以给他点钱。

总之,跟他磨嘴皮子,拖住他,寻找时机,一旦有路人通过,便可大喊捉贼,从而捉住歹徒。

7.能跑则跑。如果自己体力不错,身上没有重物,当歹徒拦截强抢时,便可迅速跑掉,边跑边喊,一呼行人相助,二吓歹徒。

8.奋力相搏。如果自己会点武术,或是身体强壮,面对强抢的歹徒,就要严厉训斥,压住对方的气焰,让他知道自己不好收拾。然后看准时机,奋力与歹徒相搏。

能战胜歹徒,就捉住他送到公安机关法办,如难以取胜,可在拼搏中寻找时机,积极脱身。由于做贼心虚,歹徒往往惧怕反抗者,更怕与其拼命者,对这样的人他往往会弃之而逃。

9.记下特征。遇到拦路抢劫的歹徒,可以将身上少量的财物交给歹徒,应付周旋,同时仔细记下歹徒的面部特征和身体特征,如脸型、嘴、眼、鼻特征,身高、胖瘦、衣服样式、颜色,说话口音、年龄……记住这些特征,在歹徒离去后应立即就近报告公安机关,以便为公安机关破案提供重要线索。

10.遭到坏人绑架、劫持、伤害等暴力侵害时,要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反击。如果坏人过于凶狠,一般不要与其硬拼,这时要镇静、机智地与之周旋,以寻找机会脱身并报警。

11.如果遇到凶恶的歹徒,自己又无法脱离危险,就一定要奋力反抗,免受伤害。反抗时,要大声呼喊以震慑歹徒,动作要突然迅速,打击歹徒的要害部位,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寻找机会脱身。

12.及时报案。歹徒强抢后,有时还威胁受害人不准报案。作为受害人,则不要有任何顾虑,应迅速地到公安机关报案,越快越好。在报案时,除了向公安人员陈述歹徒的特征外,还要详细地说明案发地点、时间,以及被歹徒抢走的物品、款项等。

13.应切记,不到迫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与歹徒发生正面冲突,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智慧,随机应变。

总之,遇到问题、遭遇侵害时,一定要及时与家长、老师、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并采取上述必要的应对方法,不能缄言不语,屈服于恶势力。否则,犯罪分子的气焰会更加嚣张,就会有更多的人面临危险。

面对歹徒时的自我防护

一、义正词严,当场制止

当你受到坏人的侵害时,要勇敢地斗争反抗,当面制止,绝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欺。你可以大喝一声:“住手!想干什么?”,“耍什么流氓?”从而起到以正压邪、震慑坏人的目的。

二、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当自己无法摆脱坏人的挑衅、纠缠、侮辱和围困时,立即通过呼喊、打电话、递条子等适当办法发出信号,以求民警、解放军、老师、家长及群众前来解救。

三、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当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况下,可故意张扬有自己的亲友或同学已经出现或就在附近,以壮声势;或以巧妙的办法迷惑对方,拖延时间,稳住对方,等待并抓住有利时机,不让坏人的企图得逞。

四、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明知坏人是针对你而来,你又无法制服他时,应主动避开,让坏人扑空,脱离危险,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五、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受到严重的侵害、遇到突发事件、或意识到问题是严重的,家长和校方无法解决,应果断地报告公安部门,如巡警、派出所,或向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治保委员会等单位或部门举报。

六、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遇到坏人侵害你时,你一定要看清记牢对方是几个人,他们大致的年龄和身高,尤其要记清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着、面目等方面的特征,以便事发之后报告和确认。凡是能作为证据的,尽可能多的记住,并注意保护好作案现场。

七、堂堂正正,不贪不占

不贪图享受,不追求吃喝玩乐,不受利诱,不占别人的小便宜。因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往往是贪点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坏人的当。

八、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自觉遵守校内外纪律和国家法令,做合格的中小学生。平日不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不给坏人在自己身上打主意的机会,不留下让坏人侵害自己的隐患。如已经结交坏人做朋友或发现朋友干坏事时,应立即彻底摆脱同他们的联系,避免被拉下水和被害。

应对校园暴力的自我防护

校园是我们健康成长和努力学习的美好乐园。为什么校园里会发生暴力事件?这是有原因的。

认真调查分析一下,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学生在家里是重点保护对象;有的家长脾气暴躁,并且经常在酗酒后打骂孩子;有的父母离异,从小失去家庭温暖。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孩子结成“团伙”,名为讲“义气”,实际专门欺负弱小或是他们看不顺眼的同学。

由此可见,校园暴力多与某些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所形成的不健康心理相联系,由于家长、老师、同学不满,以盲目反抗情绪和攻击的态度对待别人;也有的孩子从小缺乏与同龄人的正常交往,不会与人和睦相处,养成了随便打人骂人的坏习惯。

对待校园暴力,你可以试试下列方法:

1.学生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

2.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尽量不与小霸王们发生正面冲突,惹不起可以先躲开。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

4.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

5.如果对方过于强大,可以先把钱物给他们,然后报告老师和家长。

6.学生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

7.学生的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8.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9.上下学、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10.在劫持者经常出没的地带,可以请警察出面干预。

11.学校定期开展心理、思想道德课程教育;适当组织同学间的协作活动,加强团队互助意识。

请你学会自我保护招数:

校园暴力可以防,方法掌握要适当,

求助师长来帮助,结伴走路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