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货币需要量

货币流通速度

很明显,公式所反映的基本关系是商品的价格决定流通所需的货币量, 而不是相反。因为,价格是货币流通的前提,没有价格就谈不上货币的流通。马克思说“商品只有事先观念地转化为货币,即获得价格规定,表现为价格, 才能实际地同货币相交换,转化成货币。因此,价格是货币流通的前提,虽然价格的实现表现为货币流通的结果。”①

  1. 在考察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之后,马克思认为,由于支付手段的实现会引起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在货币周转速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时期到期支付的总额越多,对货币的需求也就越多。也就是说,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量是由货币的流通手段量和货币的支付手段共同构成的,“现在我们来考察一定时期内的流通货币总额。假定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流通速度是已知的,这个总额就等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加上到期支付总额,减去彼此抵销的支付,最后减去同一货币交替地时而充当流通手段,时而充当支付手段的流通次数。”②即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延期支付总额十到期支付总额-彼此抵销支付)÷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本世纪初,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提出了交易方程式,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这一方程式在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费雪认为,假设以 M 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 为货币流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第 142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159 页。

通速度,P 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 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则有:

MV = PTP = MV

T

从这个方程看,P 的取值取决于 M、V、T 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不过费雪分析,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 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 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交易量 T 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因此,只有 P 和 M 的关系最重要。所以,P 的值特别取决于 M 数量的变化。

费雪虽然更多地注意了 M 对 P 的影响,但是反过来,这一方程式中也能导出一定价格水平和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也就是说,由于 MV=PT,则 M=PT/V=1/V×PT。这说明,仅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考察, 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是 1/V。

(三)我国的经验数据法

我国银行工作者根据多年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之间的关系。于 60 年代初提出了“1:8”公式。

所谓“1:8”,它的具体涵义是,每 8 元零售商品供应需要 1 元人民币实现其流通,其计算式是: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流通中货币量(现金),如果按这个算式计算的值为 8,则货币发行量适度,商品流通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1:8”公式在 70 年代未改革开放之前 20 多年内是适用的。因为当时的经济体制保证了生产、分配等各种重要比例关系的基本稳定、货币化水平的基本稳定和物价水平、现金使用范围的基本稳定。改革开放使这一条件不复存在。诸多经济条件的改变,总的来说,从两方面对货币流通发生影响,一是货币流量,特别是现金流量增大;二是货币流通速度减缓。于是,在经济改革与经济成长过程中,用货币存量与零售商品总额流量简单对比并求出一个固定值的方法不再能满足剖析货币流量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的需要。

(四)M=Y+P 公式

为了取代过时的“1:8”,人们企望寻找一个简明而又易于度量的公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是:

M=Y 十 P

即货币供给增长率 M 等于经济增长率 Y 加上预期(或计划)物价上涨率 P。如果将这个公式具体化,即:

RMS=[(1+RE)(1+RP)/(1±RV)]-1

式中,RMS 代表货币供给量增长率; RE 代表实际经济增长率;

RP 代表物价上涨率;

RV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幅度。

这个公式与“1:8”一样,旨在解决如何确定年度计划货币供给增长率的问题,但在许多方面与“1:8”公式有明显的差异:(1)虽然在提出之初, 一些人将 M 定义为现金发行增长率,但在使用过程中,不少人已将 M 定义为广义货币或是贷款增长率,这同“1:8”中的“1”仅指现金已有所不同。(2) 经济增长率无论用哪一指标代表,都比传统“1:8”中社会零售商品总额指

标所包括范围大得多。

(3)预期或计划物价变动率进入模型,实际上是承认了物价上涨对名义货币需求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是否合理,理论界意见尚不统一。

(五)西方做法

在西方经济学中,实际的办法是在建立起微观货币需求模型之后,进一步研究这个模型能否直接用于,或经过修订,用于宏观分析,比如,弗里德曼的微观货币需求模型,对其中个别变量加以解释,就变成了宏观模型。

三、货币需求弹性

无论从微观角度还是从宏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问题,最终都面临一个任务,即使之数量化,以便从中引出有操作意义的政策方案。要把一定时期内经济体系的货币需求数量化,就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货币需求是否是一个确定的量。

从微观角度来考察,微观主体在其收入给定的条件下要受消费倾向和多种机会成本变量的影响。(1)设收入为 1,那么消费的比例就整个社会平均而论是否只能是 X%,而不可能是 X 十ε%或 X-ε%(ε指与 X、Y⋯⋯对比来说的相当小的正值)?当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很不确定、不稳定和难预期的因素时,把消费比例理解为一个值域 X±ε%,可能更接近于实际生活中微观主体抉择的特点。

(2)剩余的收入对各种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反应将使它按照某种比例进行分配,其中只有一部分以货币形态保持在手中,那么这部分货币需求在其剩余收入中是否也只能是一个确定的比例,比如 Y%呢?如果认为消费比例的值域是 X±ε%,那么同样的理由应该说,不是 y%,而是 Y±ε%更符合生活实际。所以,微观货币需求作为一个值域的特点是明显的。

按照同样的思路从宏观角度来考察,也会取得同样的认识。那就是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和难预期的因素也会使那些相关关系极强的因素之间并非只能形成一个准确的数量比例,比如在社会商品劳务总额与宏观货币需求之间,纵然剔除其他因素,也不一定只能是一条无宽度的函数曲线。如果曲线有宽度,那就会有如下两种情况:生产或收入变了,从 Y1 增到 Y2, 但货币需求 Md,可以不变;或同样的产出或收入,货币需求却是一个值域M d - M d

总之,现实生活中种种迹象都使我们很难把货币需求看成一个极其确定的量值,较为贴近现实的思路是把它看作一个具有一定弹性的值域。这样考虑问题,可能不致于在货币政策选择上陷入过分简单化的境地。

四、货币需求的相关分析

(一)居民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

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在货币需求函数中占有重要地位。

城镇工资劳动者的收入与农民的收入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决定方式,与此相适应,他们之间的消费方式和持市行为也有所不同。城镇工资劳动者的货币收入是他们所在企业、事业、机关、单位总收入或经费的一部分。一般他们按月取得收入,并将全部货币收入分派在消费支出、储蓄存款、金融资产

投资和手待现金等几个特定的方向上。当收入水平较低时,工资劳动者的货币收入主要用以满足吃穿和日常用度。当收入水平出现明显的、大幅度的提高后,消费水平提高,储蓄和手持现金也相应增长。至于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有多大,可以根据实际资料计算。总的看,改革后,城镇工资劳动者货币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是近年来货币需求加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民自 1980 年以来收入的增加也较快。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兴办乡镇企业。同国营企事业单位工资劳动者不同,农民收入的获取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周期长。农民收入的获取周期决定于农副产品的生长周期,一般不能象城镇工资劳动者那样,按月开支。由于周期长,又有货币收入集中,数额较大特征。

(2)农业生产还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当年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因此,农民的货币收入在数量上很不稳定。近几年,由于对市场依赖的加强,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的波动幅度。但乡镇工业的发展对原有农民收入的矛盾起了缓解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每月往往可以有些货币收入,农业收入的减少也可由工业收入补偿,等等。

在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情况下,农民的货币收入是资金和劳动投入的回流。回流货币除了偿还本年度生产和消费债务外,还要分解为下一年度的生产资金和消费性货币。在一般情况下,农民的储蓄习惯不如城镇工资劳动者,他们出售农副产品取得货币收入后,许多人都以手持现金的形式保存翌年用作生产资金 和消费性货币。不过近年来也有不小的变化。至于生产资金与消费性货币的划分,准确地说,在许多农民家庭中只是在支出方向形成后才显露出性质的差别。在未支出之前,很难说两者之间有怎样明显的比例。对于每个农民家庭来说,生产性货币需求比例大还是消费性货币需求比例大,取决于他们各自的支出安排顺序。

(二)资产选择与货币需求

资产选择,目的不外两个:一是保值,二是生利。选择的方向则有三:

  1. 购买生利的金融资产。一是指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二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各种有利息的存款。对于后者,我国习惯通称之为储蓄,(2)购买实物资产。实物资产以上地、房屋等有保值和升值特性的物品为代表。(3) 持有现金。现金虽然既不能生利,也不保值,甚至还会贬值,但它具有高度流动性,任何其他资产难以代替。

无论生活在哪一种经济体系中的居民,要进行资产选择,首先应具备两个前提条件:(1)只有当货币收入保证基本消费支出并有相当的剩余之后才可能谈到资产选择——是保持流动性,还是保值,抑或生利;或者说才可能谈到按什么比例在不同目标上进行分配。(2)客观上必须具备可供选择的较为多样化的资产,以便使持有货币的居民有对象可选择,如果把资产选择看作是一个市场的话,第一个条件讲的是市场的需求;第二个条件讲的则是市场的供给。需求和供给条件具备并实际运用后,资产选择才得以出现。

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准和资产种类繁多可供自由选购的市场条件,使资产选择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是否存在资产选择行为则因各国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资产选择是人们安排收入剩余的一个重要内容。考察货币需求,不仅要从交易动机出发,还要考虑到保值、生利动机,要把投机动机对货币需求行

为的影响,从而将利率变动以及通货膨胀率等机会成本因素作为货币需求的解释变量。

(三)经济体制与货币需求

这是一个处在改革过程中的经济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经济体制涉及产权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及宏观管理方式等方面, 它与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相结合,构成了微观主体的经济运作环境。这种环境如果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就会形成不同的货币需求行为。

比如,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主要是规模变量的函数,机会成本变量不起多大作用。就企业来说,它们的货币持有量,包括银行结算存款和库存现金,基本上是取决于它们的经营规模和货币收支流量,利率这类机会成本,只有大量利用银行贷款的单位才较为注意。个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收入,利率信号在一定程度上起点作用,那是在储蓄方面。至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货币需求与个人货币需求基本上受同一的规律所支配,即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变量在货币持有数量的决定中都起重要的作用。

再如,经济体制不同,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各种消费支出的排列顺序不同,这也导致持市行为的差异。在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由于存在着公费医疗和劳保退休等保障制度,使得就业者的消费行为乃至于货币持有行为有很大的特色:收入的提高会优先考虑尽快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而不是从长计议存钱防病或存钱防老,等等。日常消费支出多,手持货币也就相应地多。在不存在公费医疗等完全劳动保障制度的国家里,就业者在健康的时候, 在有劳动能力的时候,攒钱防病、防老或备用于其他长远性支出,是一种普遍的、共同的经济行为,从而日常消费支出占总收入比重较小。攒钱的方式可能是储蓄,也可能是投资于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这自然成为人们较少持有现钞的一个重要原因。

又如,经济体制不同,企业支配的货币资金,从而持有货币的状况也不同,比如,在原有的计划体制下,企业除了日常经营周转中的少量货币资金外,只有为数很少的职工福利基金,即便折旧提存也大多上缴国家和上级主管单位。至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为了进行经营周转、准备扩大投资和积极抗拒风险、防备经济波动,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流动性资产,自然其中包括货币资本,以使企业有及时实现其支付义务的能力。

第二节 货币供应量的形成和决定一、信用创造:货币供应理论的基础

从资本主义银行发展的历史过程看,近代银行自身具有创造资金来源的能力,联系我国当前实际,信用创造货币规律同样存在。

为了便于说明,以我国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为例加以说明。表 1-1

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汇总

表 1 — 1

资金来源(负债)甲 资金运用(资产)乙A1 各项存款 L1 各项贷款

A2 银行自有资金 L2 金银库存占款

其中:当年结益 L3 外汇库存占款

A3 流通中的货币 L4 上交财政款

A4 其他 L5 财政透支

合计 合计

根据资金平衡原理:A1+A2+A3+A4=L1+L2+L3+L4+L5

  1. 当资金运用(资产)不增加,资金来源(负债)不会增加。因为增加信贷资金来源,至少要构成信贷资金来源的某一项资金增加。但是,在资金运用不增加的情况下,全无这种可能性。例如:
  1. A1 增加,无非是企业单位之间存款帐户的转移,或是企业单位将现金交存银行;

  2. A2 增加,首先表现为银行利润的增加,而从理论上讲,银行利润来源于利息收入,所以,最终还是由企业单位的存款减少而引起;

  3. A3 增加,则意味着居民或企业单位存款减少。

可见,以上 A1、A2、A3 各项的增加,都是在信贷资金来源一方的各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并不影响资金来源总量的变化。

  1. 当资金运用(资产)发生变动,资金来源(负债)会相应变动。奢资金运用减少,在一般的情况下,一是企业用销货收入提前归还贷款,则表现为 A1 和 L1 相应减少同一额度;二是银行按期收回贷款,则 A1 或 A3 与 L1 相应减少同一额度。若资金运用增加,如某企业向银行贷款,则表现为 L1 和 A1 相应增加,企业贷款中部分要提取现金,则表现为 L1 和 A1、A3 的相应增加。若银行购进金银外汇,则出售金银和外汇的个人会增加一笔存款或现主,表现为 L2 和 A1、A3 的相应增加。若银行弥补财政赤字,则表现为 L1 和 A1 的同时增加。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将原有的资产负债表加以简化,即可得出贷款=存款

+现金这一恒等式。这一等式的实质内容说明,流通中的货币是通过信用(或贷款)这一渠道注入的。所以,中央银行要控制整个货币供应量,就必须十分重视贷款这一“闸门”的重要作用。信用创造,作为货币供应的理论基础, 它说明流通中货币形成的根源所在。

二、货币供应量及其层次划分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 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货币估计口径不完全一致,但划分的基础本依据是一致的,即流动性大小。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随时可以变为现金或商品, 而对持款人又不带来任何损失,货币的流动性程度不同,在流通中的周转次数就不同,形成的货币购买力及其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不一样。一般说来,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具有极强的流动性或货币性,随时都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进入流通过程,从而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由于可以随时支取、随时签发支票而进入流通,因此其流动性也很强,也是影响市场供求变化的重要因素。有些资产,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虽然也是购买力的组成部分,但必须转换为现金,或活期存款, 或提前支取才能进入市场购买商品,因此其流动性相对较差,它们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和活期存款来得迅速。按流动性标准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 对中央银行而言,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这种货币供应层次的划分, 有利于为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供应结构图,有助于掌握不同的货币运行态势,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另一方面,这种货币层次划分方法,有助于中央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每一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有特定的经济活动和商品运动与之对应。通过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观察,中央银行可以掌握经济活动的状况,并分析预测其变化的趋势。

美国自 70 年代以后,面对各种信用流通工具不断增加和金融状况不断变

化的现实,先后多次修改货币供应量不同层次指标。到 80 年代,公布的情况是:

M1A=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

M1B=M1A+可转让存单+自动转帐服务存单+信贷协会股票+互助储蓄银行活期存款

M2=M1B+商业银行隔夜回购协议+欧洲美元隔夜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票+所有存款的储蓄存款和小额定期存款

M3=M2+大额定期存单(10 万元以上)+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存款L=M3+银行承兑票据+商业票据+储蓄债券+短期政府债券

而日本的货币量层次划分又不同于美国,中央银行控制重心也有很大差异。其划分方法为:

M1=现金+活期存款M2=M1+企业定期存款

M1+CD=M1+企业可转让存单M2+C=M1+定期存款+可转让存单

M3=M2+CD+邮局、农协、渔协、信用组合、劳动金库的存款+信托存款

以上美国和日本对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既考虑了货币的流动程度,同时也充分顾及本国金融体制、金融结构、金融业务的状况。

我国从 1994 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

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居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 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其中,M1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M3 是广义货币量,M2 与 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 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 暂未测算。

三、基础货币

(一)基础货币的内涵

从理论上讲,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

所谓基础货币,就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得以倍数扩张的源泉。从质上看,基础货币具有几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负债,而不是中央银行资产或非货币性负债,是中央银行通过自身的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二是通过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和调节的变量对它的影响,达到调节和控制供给量的目的;三是支撑商业银行负债的基础,商业银行不持有基础货币,就不能创造信用;四是在实行准备金制度下,基础货币被整个银行体系运用的结果,能产生数倍于它自身的量,从来源上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从用途上看,基础货币表现为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数量上看,基础货币由银行体系的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库存现金以及银行体系之外的社会公众的手持现金等四部分构成。其公式为:

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的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

(二)基础货币的计量

如前所述,基础货币是由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琢金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如果把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也视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则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现金就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大众的负债。因此,通过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导出基础货币方程式。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由上表可导出基础货币一般方程式

对政府债券A 1

政府财政存款L1

对商业银行债权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