Λ Λ Λ Λ
七、考查 用是非、选择、改正、填充、问答、暗射地图等方法,考查学
生了解的程度。如考查结果,发现共同错误,可以公共订正。
八、指定作业 指定学生课外作业,如仿绘日本略图;写一读书报告,叙述甲午战役的经过;写一报告,叙述二次大战中日本侵略中国的经过。
这个教案编制上的主要缺点:(1)没有载明所依据的教材及其出版的时间;(2)没有说明完成教案所规定的全部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教案中的考查,属于形成性的测验,测验的题型有多种。但所见 1981
年台湾高考地理试题却是标准化的,只有选择,共有 60 个试题,分单一选择题和多重选择题两部分。现选录部分试题和答案于下(题号是原有的,答案见题首):
第一部分:单一选择题(五选一),每题 1 分,共 20 分。D1、当南半球冬至日的时候,下列何地的白昼最长?
(A)悉尼(B)嘉义(C)新加坡(D)伦敦(E)东京
E4、地球上零度纬线的长度与零度经线长度相比,为:(A)相等长(B) 稍长(C)稍短(D)不足一半长(E)超过两倍长
D9、地球表面的岩石可分成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类。下列岩石哪一类属于沉积岩?
(A)片麻岩(B)花冈岩(C)石英岩(D)页岩(E)粘板岩
-
11、美国的中西部地广人稀,农作经营采粗放而兼机械化的方式,农产量大,是美国的谷仓。其中哪一洲是美国牛油和干酪的最大产地?(A)俄亥俄州(B)密苏里州(C)威斯康辛州(D)伊阿华州(E)伊利洛斯州
-
17、我国东南兵陵的地形,西侧高,东侧低,各河川西源于山地,相互平行而东入于海。若依由北而南的排列顺序,下列何者是正确的?(A)闽、瓯、漳、晋、韩江(B)韩、漳、晋、闽、瓯江(C)瓯、晋、闽、漳、韩江
(D)瓯、闽、晋、韩江(E)瓯、闽、晋、韩、漳江第二部分 多重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80 份。BCDE21、和以色列邻接的国家有:
(A)伊拉克(B)约旦(C)埃及(D)叙利亚(E)黎巴嫩ABD23、下列有关经纬度作为国界线的规定,哪些是正确的?
-
北纬 49°为美国和加拿大的界线
-
西经 141°为加拿大和美国阿拉斯加的界线,
-
北纬 30°为美国与墨西哥的界线
-
北纬 38°为南韩与北韩的界线
(E)15 世纪末,西葡两国以亚速尔群岛以东 100 公里的经线为两国海外殖民地的分界线,线东属葡,线西属西。
AE25.在平面图上,将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称为等高线。两条等高线间的间距选择,须依据:
(A)地图比例尺的大小(B)地图投影的种类(C)地图纸张的大小(D) 绘图者的爱好(E)地形高低起伏的大小
ABCDE32.水稻是一种非常集约的农作物,以亚洲季风区所产最多。除亚洲外,世界生产水稻的地方还有:
(A)埃及(B)美国的墨西哥湾沿岸(C)意大利的波河平原(D)法国的罗讷河三角洲(E)西班牙的埃布罗河下游平原
ABD 40.台湾台地多分布于西北部,下列所述哪些是它的共同特征?
(A)由砂砾堆积而成(B)坡度缓倾向海(C)平均高度在 800 米左右(D)
多受河山侵蚀分割(E)今为台湾的甘蔗及香蕉产地
ACE 43.河西走廊是古浪、敦煌间的地堑盆地,境内由弱水灌溉的绿洲城市有:(A)张掖(B)敦煌(C)临泽(D)安西(E)高台
BD 49.下列关于震旦方向的说明,正确的有:
-
成西北—→东南走向,亦称华夏走向
-
台湾的雪山和鄱阳盆地的幕阜山,走向均属之
-
括苍山、九华山、黄山等的走向不属之
-
武夷山、蓬花山的走向为典型的例证
-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的走向均属之
BCDE 60.一个城市的分区,可根据下列哪几项因素来划分:
- 交通状况(B)机能(C)种族(D)居民性质(E)建筑时代
经初步分析,60 个试题绝大多数出自 1971 年《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通论地理、世界地理和本国地理;只有极少数出自地球科学和人文地理,如所录 9、60 两题。试题覆盖面很广,难度适当,区分度好。参考文献:1.杨尧:《近年来台湾中小学的地理教育》,《地理教育》1992 年第 3 期。2.中国台湾省《国民中学地理暂行论程标准》,约 1978 年公布,见 1987 年的抄本。
附章四 香港中学的地理教育①
冯以浤 李子建引言
香港中学的地理教育近年有比较迅速的发展,先是在一九七九年推出高级程度会考新课程,继而分别在一九八六年和一九八七年开始施行的初中和高中新课程。这些新课程跟传统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学课程合成革新之际,回顾一下香港地理教育过去四十多年的发展,应是一项颇有意义的事。
概况
地理教育的发展是跟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分不开的。在经济方面,香港过去四十年的发展的确骇人。一九五○年以前,它只不过是一个没没无闻的转口港,但现在已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工商业城市和金融中心,政府的税收从一九四六至四七年度的一亿港元增至一九八五至八六年度的四百亿港元, 在四十年间攀升了四百倍。从政府税收的升幅,可以约略窥见香港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香港的教育制度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中慢慢建立起来的。在五十年代的初期,小学教育仍然是少数人的专利品,中学和大学教育则更遑论了。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很快便普及起来:一九七○年全面实行六年强迫教育,一九八○年全面实行九年强迫教育。①
香港当前的学制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称中四、中五)、大学预科一年或二年(称中五、中六,设于中学)、大学本科或三或四年(香港大学三年、香港中文大学四年)。
香港的中学分中、英文两类。早期的中文中学实行三三制,但自一九六
○起,为了要跟奉行五二制的英文中学看齐,改行五一制。改制一方面是中文中学衰退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它进一步萎缩的原因。在一九六○年,就读于中文中学的学生还占中学生总数的 38.9%,但到一九八五年,这个数字便下降至 9.4%了。中文中学改制是中、英文中学合模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中、英文中学会考的统一,这项改变发生于一九七五年。
过去,香港中学的学额多由私立(包括按额受助和独立)学校提供,但近年因为经济迅速发展,公立(包括政府和资助)学校的学额大为增加。在一九八五年三月,香港的中学生大约有七成在公立学校肄业。公立中学的学生质素、教师资历和教学设备一般都比私立中学优胜。
① 此文系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冯以浤、李子建两位先生应本书的编者之请而撰写的,成文于 1987 年春, 被编入当年 4 月打印的教材中。嗣后,《地理教学》1987 年第 4 期,发表河南大学地理系李春生所作《香港新编初中综合地理教材简介》;《课程·教材·教法》1988 年第 3 期,发表广州师院地理系黄德芬所作
《香港中学地理课程的发展和教学概况》,副标题《香港地理教育考察观感》,两文均可帮助读者更加具体地了解香港中学 80 年代的地理教育。本章用小字适当插入数段,注明出处。 原文题为“战后香港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此处题名稍加改动,但内容和形式均保持原样。顺提一下,香港小学没有单设地理课程,地理常识列入社会科中。
香港的公立中学全部实行全日制,但私立中学则有不少采用半日制。全日制中学一般每周上课五天,每天八节每节四十分钟,但也有每天九节,每节三十五分钟的。其他的教学安排,包括开设什么科目和每科安排多少教节, 基本上也由各校自决,教育署在这方面只担当咨询和辅导的角色。
在初中阶段里,现时大约有八成学生修读地理。不修读地理的,一般会改念社会。社会是一门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和公共事物的科目。地理和社会这两门学科都是持续三年的必修课程,前者一般每周上课二节,后者每周上课五节。
香港的中学习惯把高中生分为文、理、商三组。因此,在高中阶段里, 修读地理的人数大大地减少了;但因为学生修读的科目也减少了,各科的节数得以相应增加。估计目前大约有接近半数的学生选修地理。在这两年期间, 他们一般每周上课四节,但也有三节或五节的。
进入大学预科之后,修读地理的人数就更少了。估计现时大约有三成的二年制(高级程度)大学预科选修地理。他们一般每周上课 8 节。
地理课程在香港普通教育中是受到重视的。这一方面是深受英国的影响,继承了英国重视地理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也与香港社会的环境条件有关。近年来,现代地理学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已日益显示出积极作用,诸如在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都市规划、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布局、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人口问题等等方面,都有赖于地理学者的参与。这点,从职业竞争相当激烈的香港社会来看,近年地理科系毕业生有广泛的就业前景和优势, 就是明证。此外,香港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商业、金融、贸易、旅游、港口城市、与世界有着广泛的接触和联系,地理知识在香港社会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引自黄德芬文)
目标
一九六○之前,香港教育司署(现改称教育署)对中学地理教育的领导比较松散。因此,在这段期间里,中学地理教育的目标并不明确。
中学地理教育出现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是一九六○年以后的事。该年颁布的《中学地理课程纲要》②指出,地理教师对中学地理教学应有下列共同目标:
-
灌输学生有系统之地理常识及较重要的地理理论。
-
使学生认识:
-
任何地区有关地形、气候、经济及人文地理之地图及简图。
-
香港及世界性与地理有关之动态。
-
香港地理。
-
香港以外地理及其人民生活概况。
-
-
训练学生搜集资料、编排统计数字并作结论。
-
使学生认识本地环境,进而对世界有较大眼界。
以上的引述显示,在六十年代的香港,中学地理教育比较着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德性的培养则比较少受关注。对此,本文作者之一曾经为文讨论,指出中学地理教育的目标应包括情感教育。③七十年代中期,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的一位讲师也提出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地理科的教学目标应该兼顾智能的发展和情感的培育,在教学内容上则应该比较重视概念的理解
和技能的掌握。④
于是,在一九八三年颁布的《地理科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⑤和一九八四年颁布的《地理科课程纲要(中四至中五)》⑥里,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初中的课程纲要指出,地理教育的一般目的是:
-
使学生明了不同的概念,培养其用地理观点看事物的能力。
-
透过若干地理概念的发展和应用,增广学生对本地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认识。
-
发展地理学上基本的技能。
-
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及热忱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兴趣。
就个人品格的发展而言,比较具体的目标可概括为四点:(一)培养学生客观和敢于创新的态度;(二)使学生明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三)鼓励学生以同情、关怀、忍让与合作的态度去处理本土与世界各地的问题;(四)使学生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产生维护和改进环境的责任感。
高中的课程纲要在这方面也有深入的分析。它指出:“地理科鼓励学生去观察、提问和寻找答案,从而发展各种能力与技能,如收集、组织、发表、阐释及评估世界有关资料等。学生学习时当会明白,为保持环境均衡,有关美感及道德的问题随即发生,而解决此类问题,各人均须有所承担,切实行动。”
课程
五十年代的中学地理课程基本上是各校自行决定的。影响学校决定的外在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会考的范围;另一个是市面上流通的教科书。这个时期的中学地理课程差不多完全是区域取向的。表一所显示的,是当时两所典型中学的地理课程纲要。
英文中学 |
中文中学 |
---|---|
中一 香港及世界地理 | 初一 香港及中国 |
中二 南部三大洲 | 初二 中国 |
中三 北美及亚洲 | 初三 外国地理 |
中四 欧洲 | 高一 中国 |
中五 世界地理及亚洲 | 高二 外国地理 |
高三 自然地理及地理概念 |
表一:五十年代两所典型中学的地理课程纲要⑦
一九六○年颁布的中学地理课程仍然以区域取向为主,但渗入了较多系统取向的成分。根据这个课程纲要,在学习各大洲的地理时,讲授的内容包括:位置、发现经过、地形、水系分布、气候、自然植被、农业、灌溉、矿业、工业、交通和人口等。至于自然地理,则在适当时候加插在区域地理之内讲授。中学会考的课程比以前扩阔和深化了一点。五十年代的时候,会考的课程基本上只在中五施教。但到了六十年代,中四便要开始准备会考了。英文中学会考地理的试卷在一九六五年由一卷增至两卷,而中文中学会考也在一九六七年作出了相应的改变。现把这个课程的纲要列出,供各位参考。
表二:一九六○年颁布的中学地理课程纲要
七十年代中期,教育司署一度考虑在初中阶段以社会取代地理,但试行的结果并不理想,于是只好让两科并存,任由学校选择开设哪一科。因此, 在一九七五年,为了配合初中教育的发展,教育司署颁布了一个临时初中地理课程。⑧
这个课程在内容上跟六十年代的并无太大差别,但在取向上却稍有不同。它比较着重系统取向。在中一的时候,它比较多用“同心延展”的方式去研习香港、中国及亚洲的地理。所谓“同心延展”就是指由近及远地反复研习同一个问题。例如纺织业问题,学生首先研习香港的纺织业,然后扩展到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纺织业。中二的学习重点是大洋洲的土地利用、中南美洲的各种地形和非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三学习北美洲和欧洲时,则分别着重它们的经济地理和区域地理。
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香港中学的地理教育有比较迅速的发展。在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一位来自澳洲的地理教学法讲师的大力推动之下,掀起了改革大学预科高级程度会考课程的热潮。经过多年的筹备,新的课程终于获得通过,由一九七九年在学校里施教。⑨
一直以来,大学预科高级程度会考的地理课程都是以区域地理为经、系统地理为伟的。区域地理学的是亚洲和北美洲或西北欧洲,系统地理则包括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地图练习和实用地理。一九七九年开始实施的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框框,不再要求学生刻板地按地形、气候、植被、农业、工业、运输、人口等项目逐个区域学习,而是以一些重要的地理概念来贯穿整个课程,使他们对四周的环境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各种社会问题更加关注,而且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能够作出明智的抉择。
新课程以景观典型和生态系统典型的为基础,把有关的地理概念贯穿起来,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融汇成一体。它背后的指导思想是:各种地理景观的产生是人文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整个课程包括三大部分:
-
人类影响最小的景观,主要是自然景观,如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沙漠景观、山岳景观、苔原景观、针叶林景观等。
-
人类影响中等的景观,主要是农业景观,但也包括人口迁移、自然灾害等内容。
-
人类影响最大的景观,主要是工业景观和都市景观。
黄德芬撰有《香港 1981 年新编高中地理课程简介》一文,发表在《地理
教学》1982 年第 1 辑,该文介绍的内容,即 1979 年颁布并于当年实施的《大
学预科高级程度会考的地理课程纲要》,但标为 1981 年新编高中地理课程是不正确的;文中还明确指出:“课程安排在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实际是上安排在大学预科,即中六和中七。该文虽有上述混淆之弊,但对这个课程
纲要作了如实的介绍和恰当的评价。通过它,可以深入地了解这个课程纲要的目标和结构。
这个课程在一九八六年作了轻微的修改。新修订的课程包括三部分:(1)自然景观;(2)农业景观;(3)都市及工业景观。⑩
一九七九年大学预科高级程度会考新课程的推出,给香港的中学地理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由于推广工作做的未够深入,初期遇到不少困难,在缺乏经验、缺乏技术和缺乏教材的情况之下,大多数教师都感到异常彷徨; 学生也因为衔接和适应等问题而感到困扰。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也为了促进香港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有人发出了改革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的呼声。一九八三年颁的初中课程和一九八四年的高中课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两个课程的内容见表三。
班级 |
主题 |
建议教节 |
---|---|---|
中一 |
生活在本地环境及了解我们的邻近国家( 60 ) |
|
( 1 )找出我们居住地方的区位 |
8 | |
( 2 )我们自然环境 |
13 |
|
( 3 )我们的人口 |
7 | |
( 4 )人类谋求生计的方法 |
18 |
|
( 5 )作为我们居所的城市 |
6 | |
( 6 )乘客及货物的流转 |
6 | |
( 7 )总结 |
2 | |
中二 |
生活在环境多样化的地区( 59 ) |
|
( 1 )南部大洲的移民开发 |
6 | |
( 2 )热带雨林景观 |
5 | |
( 3 )热带草原、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
4 | |
( 4 )沙漠景观 |
9 | |
( 5 )温带草原景观 |
6 | |
( 6 )山岳及高原景观 |
9 | |
( 7 )都市景观 |
7 | |
( 8 )工业景观 |
7 | |
( 9 )总结 |
6 | |
中三 |
生活在科技先进发展的地区( 64 ) |
|
( 1 )已发展地区的人口 |
8 | |
( 2 )都市化 |
5 | |
( 3 )人文活动 |
( a )农业 |
17 |
|
---|---|---|
( b )林业与渔业 |
4 | |
( c )矿业 |
8 | |
( d )制造业 |
12 |
|
( e )交通与运输 |
5 | |
( 4 )总结 |
5 | |
中四至中五(共 160 ) |
地( 61 ) |
|
( 1 )地形 |
37 |
|
( 2 )天气与气候 |
18 |
|
( 3 )生态系统 |
6 | |
人口( 12 ) |
||
( 1 )影响增长与数量的因素 |
3 | |
( 2 )组成与结构 |
3 | |
( 3 )分布 |
3 | |
( 4 )问题与解决办法 |
3 | |
人地关系( 51 ) |
||
( 1 )农业活动 |
19 |
|
( 2 )制造业活动 |
14 |
|
( 3 )城市聚落 |
18 |
|
人地相互作用引起的问题( 36 ) |
||
( 1 )自然灾害 |
10 |
|
( 2 )能源 |
7 | |
( 3 )城市问题 |
8 | |
( 4 )污染 |
7 | |
( 5 )康乐 |
4 |
表三:一九八六年施行的初中课程和一九八七年施行的高中课程纲要 新的初中课程虽仍然要求学生在中一学普通地理以及香港附近的地区、
在中二学南部三大洲、在中三学北美洲和欧洲,但处理的方法跟旧的有显著的差别。一九七五年的课程要求学生相当有系统地逐个洲学。一九八六年的课程可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新课程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还特别强调概念的澄清和技能的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它要求教师按照各地的特点, 抽取合适的现象和事物,用来说明某些地理概念和训练某种地理技能。例如, 在中二讲沙漠景观的时候,会引用比较典型的撒哈拉沙漠;在讲温带草原景观的时候,则会引用香港学生比较熟悉的墨累达令盆地。这样的安排应该使学生学得更加具体和深入。
新高中课程的特点是比较强调人和环境的关系和比较重视概念的学习。在说明和解释各种地理现象和概念的时候,它只要求学生引用本港、中国、日本和澳洲的例证。这些地方都是香港学生比较熟悉的,它们对香港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有比较密切的影响。由于学生无须兼顾太多,学起来会感到轻松和活泼。又由于这个课程比较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对促进学生思想感情的发展应可产生积极的作用。
总括而言,香港中学地理课程的发展在过去四十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九六○年之前主要是区域取向,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主要是系统式取向,一九八○年以后主要是概念取向。(11)
教材
早在五十年代,香港已自行出版中文地理教科书了,但用英文写的则要六十年代才告出现。(12)对此,英文中学所用的地理教科书全部都是从外国输入的。这些英文地理教科书本来是为英国或非洲的学生而写的,香港的学生使用起来总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因此,在六十年代初期乘着新课程推出的机会,香港的理教育工作者便开始着手用英文编写适合香港学生用的教科书了。
当时教育司署在编写教科书方面所采取的是放任的态度。它既不严格管制,也不积极鼓励。说它绝不管制并不正确,书成之后是要送审的,通过了学校才可以自由采用,但审查的尺度很宽,以致有些教科书不论在内容上或印刷上都是未符理想的。一般来说,中文教科书的水准比不上英文教科书,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小、竞争大的缘故。(13)有些出版商更为了降低成本,不惜粗制滥造,推出一些质素低劣的教科书。
踏入七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配合一九八六年开始全面施行的初中新课程,香港的出版商一共推出了八套以英文编写和三套以中文编写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的水准大致上都还可以。
李春生简介的香港初中《综合地理》教材,是香港大学高级讲师薛凤旋博士依照 1983 年颁布的《初中地理课程纲要》编的,供中文中学使用。从所介教材目录看,比纲要明确得多。例如中一纲要上的“人类谋求生计的方法”, 教材就分为“香港的农业、中国的农业、香港的制造业、中国的制造业、香港的渔业和旅游业等。”作者对该书评价很高,概括如次五大突出特点:密切结合乡土实际、典型性和综合性很强、图文并茂、教材设计灵活多样、编写方式不拘一格;在图文并茂中,指出“课文插图占的篇幅很多,内容特别丰富,几手图文对半或图多于文,打开课本,仿佛使学生进入一个地图和图象世界。⋯⋯”
1988 年黄德芬一文中提到:“中学高年级的课程,大多没有课本,是教师编选有关材料,印发给学生。初中虽有教科书,但教师并不拘泥于它,而是自己根据对纲要的理解,因而教科书的使用率不高。”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一项主要工具。在七十年代中期之前,香港英文中学的市场给一本英国出版的地图集垄断了。这本地图集本来并非为香港而设, 只是在前面加插几页香港地图而已。七十年代中期,一家本地出版商出版了一本特别为香港英文中学而编制的地图集,结果很轻易地便取得大约三分之二的市场。由于这本地图集的亚洲地区地图和世界地名索引都是中英对照的,而香港用中文出版的世界地图集的质素比较差,因此,有不少中文中学也采用这本地图集。
地理教材的来源不限于教科书和地图集,它还包括实物、标本、模型、参考书、杂志、报纸、电影、录象带、幻灯片、投影胶片、图片和录音带等。直至七十年代中期,香港的地理教师在安排教材的时候,一般都依赖教科书
和地图,也有翻看参考书的,但较少利用上述视听教材。近年的情况稍有改善,教师利用这些视听教材,特别是录象带和投影胶片的机会较多。这固然是由于教育科技的进步和学校设备的改善,但跟师资质素的提高也是分不开的。
香港现有不少机构,包括教育署在内,备有一些与地理有关的电影、录象带和幻灯片,欢迎学校借用。可惜由于一借一还往来需时,而学校可供差遣的人手又很有限,以致使用率一般来说并不高。假如教育署能够负起收发之责,则不但可以提高这些教材的使用率,还可以为各校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设备
因为地理的教材来源非常之广,教具又多,而且不容易携带,所以有必要特辟一室专为地理教学之用。地理室的教学功能不下于理科的实验室,它的重要性早已获得教育界的公认。在五、六十年代,地理室还不很普遍,它只存在于一些比较著名的中学里。从七十年代起,私立中学开始式微,它们的位置逐渐给新建的公立中学所取代。新建的公立中学一般都设有地理室。根据本文作者之一在一九八三年所作的一项调查所得的资料,香港的公立中学有 75.17%设有地理室,但只有 8.11%的私立中学拥有这项设备。
教育署在一九八五年编印了一份题为《标准地理室的装置、家私及设备目录》的资料,厚达三十六页,详细地列出一所标准中学的地理室应有的设备。(14)根据这份资料,地理室的总面积为 120 平方米,并附设资源室。除了师生的桌椅之外,它还包括下列基本设备:贮物柜、展览柜、地图抽屉, 描图桌、沙盘、涤槽、黑板、磁板、壁报板,蔽光设备和银幕等。至于电影机、录象机、投影机、幻灯机和收录音机等视听设备,有些学校把它们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但有些学校把它们放在地理室里。在仪器和教材方面,则包括:野外测量仪器、气象纪录仪器、土壤测试套、环境测试套、地球仪, 各洲的挂图、外国和香港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图和空中照片、岩石标本和参考书等。
虽然香港一般中学地理室的设备颇为完善,可以比美西方先进国家的, 但教师能否善用这些设备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方面是有部分教师因为对这些设备缺乏认识或怕麻烦而弃用,另一方面是有部分学校的行政人员不重视地理,为了减少因编排浮动班而产生的麻烦,索性把地理室改作普通课室。浮动班是一九七六年开始推行的。废掉地理室的现象在推行浮动班的初期比较严重。
实地考察是地理教育中重要的一项。香港现有不少营舍供青少年进行户外活动之用,但真正为野外考察活动而设的,就只有一九七九年落成、直接由教育署管辖的郊野学习馆。这所学习馆除了住宿设备之外,还提供教学服务,所以深受学校的欢迎。它现在每年收到大量的申请书,但只能满足小部分学校的要求。看来政府应该尽快建立更多的这类郊野学习馆,以满足香港中学地理教育的需要。
师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出现了中学师资严重短缺的现象。因此,
政府除了加强师范教育工作之外,还在五十年代中期推出一项教师奖学金计划,让有志当教师的中学毕业生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和师范教育。这项计划施行了多年,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香港的中学教师大部分是大学毕业生,称为学位教师;小部分是教育学院毕业生,称为非学位教师。前者主要负责高中和大学预科的教学工作,后者则主要负责初中的教学工作。学位教师大学毕业之后还要进修一年,接受师范教育;非学位教师高中毕业后,进入教育学院修业三年。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研究中心在一九六八年做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任教于公立中学的地理教师有 72%是大学毕业生,但只有 53%任教于私立中学的地理教师拥有同等学历(15)。据教育署年报的资料,在一九八五年三月,任教于公立中学的学位教师有 59%曾经接受师范教育,但只有 21%任教于私立中学的学位教师这样做。
上述资料显示,私立中学地理教师的质素一般都比较差。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幸好私立中学近年日渐式微,就读于私立中学的学生不断下降。在六十年代的后半期,香港大约有四分之三的中学生就读于私立中学;但到了八十年代的前半期,情况便很不一样了,就读于私立中学的学生人数只占总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由此可以见到,在过去二十年来,香港的师资培训工作是颇有进展的。不过,香港目前还有不少学位教师尚未接受师范教育,所以两所大学的教育学院还需继续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此外,近年香港中学的地理课程发展很快,不少教师无论在课程的认识上或教学法的运用上都遇到不少困难,感到难以适应。而且,数十年来地理学在本质上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改变,大学的地理教育趋向专门化,学生不能兼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但他们在中学任教时却要两者兼顾,以致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因此,开设教师进修课程、组织研习小组和举办研讨会, 以协助在职教师更新和增进知识,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这项工作应该由教育署、教育学院和有关教师组织共同承担。
教学
教育署的一位督学在一九五一年写了一本小册子,叫《香港地理教学法》(16)。他在这本书里鼓励教师采取实用教学法,利用绘制地图、制造模型、参观考察和资料搜集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学习经验。同一位督学又在一九五六年发表了他的视学纪录(17)。从这篇文章,我们知道,当时只有少数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利用发问,展示实物和放映幻灯片等方法进行教学,大部分教师仍然以“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写、学生抄”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一九六○年发表的《中学地理课程纲要》指出,教师在讲授各大洲的时候,可以利用以下四种方法施教:(1)循论法(依照纲要中各洲分项次序讲授);(2)顺序法(把各洲分成若干个地理区域,每区作一整体讲授;(3) 人口分析法(在讲授基本地理前,先依人口分布图分布情形,并解释各区人口稀疏及稠密原因);(4)分题讨论法。它又鼓励教师在可能范围内尽量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和实物等教材辅助讲解,并进行适量的实地观察。
一九七五年颁布的《地理科(中一至中三)临时课程纲要》在教学法方面并没有什么新意,只是强调教师要少用“口述和笔写”的方法,多用提问和总结要点的方法,并且多些利用图表、地图集和各种视听教材,以引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它又鼓励教师尽力训练学生运用归纳和演绎两种思想方法。
就在政府颁布初中临时课程的同时,香港一些地理教育工作者正在酝酿一次大规模的改革运动。领导这次行动的是肖图尔(D、shortle),一位在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任教的澳洲籍讲师。改革者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鼓励教师运用模拟游戏、角式扮演,小组讨论、辩论、设计作业等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地理科产生兴趣,从而能够比较有效地汲取地理知识和掌握各种认知与社交技能,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肖图尔不幸在一九七六年辞世,但他的影响并未因此而终止。先后在一九八三和八四年颁布的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所建议的教学法仍然是朝着这个方向走的。
据 1988 年黄德芬的文章说:“地理教师上课,差不多都是自行设计的配合课程发给学生的作业纸。作业纸上有文有图,由各种练习组成,如填空、填图、选择、配对、问答等。有的教师一上课就发给学生,边讲边做;有些是作为复习巩固时使用,灵活多样。”
过去四十年来,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法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观念,总的趋势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不如想象般理想。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有些教师尚未接受师范教育,没有机会接触新的观念;(2)有些教师故步自封,追不上时代;(3)进修的机会太少,受益的教师有限;(4)公开考试的压力很大, 有些教师只顾催各学生;(5)有些教师无胆试用新方法,恐怕造成秩序问题;
- 有些教师领导活动的技能欠佳,以致效果未如理想;(7)语言上的障碍,使到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有必要在这里简略地谈谈教学的语言的问题。香港的中学生有九成就读于英文中学,但他们大部分是没有用英语学习的能力的。在课室里,他们用的虽然是英文课本,教师讲的却是中文,或是以中文为主,间中加插一些英文。这样的结果是: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是香港中学教育所面对的最大难题,也是香港中学地理教育所面对的最大难题。
另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是实地考察的安排。对地理教师来说,实地考察在地理教学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怎样去说服校长和家长呢?有些校长和家长是看不见实地考察的教育意义的。就算说服了他们,又怎样从百忙中挤出时间去带领学生进行考察呢?香港的中学教师平均每周上课三十节, 教十五班地理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事。每班四十名学生,但每次实地考察最多只能带三十人,你教他怎样安排?
现实的情况是:初中生一般都没有机会进行实地考察,高中生大概每年去一次,而大学预科生则大多数每年有二次至三次机会。这种情况并不理想, 必须设法加以改善。
评鉴
考试具有选拨人才和辅助教学两种基本功能。我们不但可以利用考试的结果进行评选,作出比较客观和公正的决定,还可以利用考试的压力去督促学生用功,并且根据他们的成绩去评鉴教与学的效果,从而调节教学的进度或改变教学的方法。考试和教学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正常的情况是怎样教就
怎样考,但校外的公开考试是不受校内的教师所控制的,它怎样考往往影响了教师怎样教。
中学会考是香港一个相当重要的公开试。它本来是由英文中学会考和中文中学会考组成的,但自一九七五年开始这两个会考便合并了。
在五十年代的时候,中学会考的试题主要是“开放式论文”和短题目。论文题的优点是拟题比较易,而且可以考核学生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 缺点是考核的范围比较窄和评卷的主观性强。短题目考核的范围比较广,评卷的主观性没那么强,但较难的考核学生分析和组织能力。以下是两个选自一九五二年试卷的例子:(1)解释“黄河百害,惟富一套”的意义。(2) 以文字及图解释下列名词:(a)火山(b)风化作用(c)褶曲山(d)地下水(e)春分
六十年代的试题仍然以论文题和短题目为主,但“规限式论文题”开始出现了。所谓“规限式论文题”,是在题目里提供一些资料,要求学生分析, 并综合所学,然后提供答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背诵和加强思考。以下是一个选自一九六七年试卷的例子。
附图上 A、B、C 及 D 皆为本港战后的新建设或发展地区:
-
试举出每区的名称。
-
略述每区内主要建设的目的。
-
比较每区发展前后土地利用的差异。
一九六七年,有一位先生分析了一份近期的英文中学地理试题,发现五成是概念性的问题,三成是资料性的问题,而二成是技术性和思考性的问题。他又说:“目前的倾向是给考生提供足够的地理资料,让他们按此作出合理的推论。”但一九七二年的英文中学会考报告书却指出,地理试题仍然过份着重测量考生的记忆力而不是理解力。
最大的问题似乎并非出自试题本身,而是评卷方法。评卷小组先准备一份标准答案,答案列出所有要点,只要考生答中这些要点就可得分,达到某一个百分比就可得满分。个别评卷员一见有某些字句出现便给分。更严重的是,如果一个答案可以有多种的表达方式,而考生所用的并不列于标准答案之内,则往往一分也没有。这种评卷方法通过参与评卷的教师鼓励了考生作答时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脑子里所藏有的尽数搬出来。换句话说,这种评卷方法并不鼓励学生在考试时,甚至在学习时,认真地去思考、分析。
自从一九七○年开始,英文中学会考地理科的试卷增加了多项选择题, 但中文中学会考试卷则要到一九七六年跟英文中学会考合并后才这样做。多项选择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考生人数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评分的公平问题。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客观,而且能够有效地量度考生理解、应用和分析的能力。它的缺点是过于着重辨认而忽略了记忆,也不鼓励学生去整合和思考。目前香港的中学会考考生需要考两张卷,一为论文题,一为多项选择题。这样的组合是比较好的,两者可以互相补充,对教学既无不良影响,又可增加评鉴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下是香港考试局公布的一个多项选择题样板:
当香港在夏季受低压槽影响时,天气情况是:
A、有雨及间中有雷暴 B、明朗及有阳光 C、寒冷及有霜 D、寒冷及有雾E、干燥(18)
结语
四十年来,香港中学的地理教育无疑是有所发展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它距离理想的境地还远,有待改进的地方仍然很多。以下几点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
-
教学语言的问题必须认真处理,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困难;
-
私立中学的师资和设备要从速改善,以缩小它和公立学校之间的差距;
-
师资培训的工作要加强,以提高教学的水平;
-
课程的设计要更具弹性,让各校的教师有更大的自主权;
-
实地考察应该列入会考范围,使它更受重视;
-
地理室的功能应该得到适当的发挥,以免浪费资源。
注 释
1、香港政府布政司署,(1981)香港教育制度全面检讨。
2、Edueation Department(1960)Suggested Syllabus for Geog-raphy in Anglo-Chinese Scondary Schools,Hong Kong Govern-ment
3、冯以浤(1972)“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地理通讯,第 13 期,页
51—55。
4、详见 D、A、Shortle(1974)Geography and the Disciplines of Knowlecge Approach to the Curriculum, Med Thesis , University of Sydney。
5、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1983)Syllabus for Geography
(Forms Ⅰ—Ⅲ),Hong Kong Government。
6、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1984)Sullabus for Geography
(FormsⅣ—Ⅴ),Hong Kong Gorernment。
7、 Coxhead,G. S ·‘Geography in our scbools’, H. K. U. Journal of Education,No14、pp、58—63.
8、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tee(1975)Interim Syllabus for Geography(FormsⅠ—Ⅲ),Hong Kong Government.
9、Hong、Kong Examinations Authority(1979)Hong kong Advanced Level Examination:Regulations and syllabus 1981,p p、10—16.
10、Hong Kong Examinations Authority(1986)Hong KongAdvanced Level Examination: Regulations and Syllabus 1988,Hong Kong Government, pp、138—145.
11、Speak,C.M.(1982)‘Geographieal Education in Hong Kong’ in Haubrich,H.(ed.)International Focus On Geography E- ducation, pp、138—145.
12、余鉴明(1986)‘香港教育出版业概况——回顾、现况和问题探讨’ 香港教育出版商会十周年纪念特别刊 页 11—18。
13、冯以浤、陈建英(1984)‘香港高中教科书的质素’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第 12 卷第 2 期,页 24—30。
14、Advisory Inspe Ctorate (1985 )Standard Fixtues Furniture
Eguipment for Geography Room,Hong Kong Education Depart- ment.
15、Geographical Reseach Centre,Graduate school,The Chi- nese Universaity of Hong Kong(1969)‘Surey of Geography Tea Ching Teachers in Hong Kong English Secondary Schools’Studium,No. 2 ,pp、211—229. 16、Coxhead,G.S.(1951)Teaching Local geography,Hong Kong Tea
Chers’Association.
17、见注⑦。
18、香港中学会考委员会(出版日期不详)中学会考多样选择题样本, 香港政府,第 2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