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知识分子心心相印的最后几个乐章

从 1974 年 6 月 1 日至 1976 年 1 月 8 日,周恩来生命的最后一年多是在医院中度过的。其间,他动了 6 次大手术、8 次小手术,经受了肉体上难以想象的巨大痛苦。这位年近 8 旬的老人,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夕,仍然处理了许多党和国家的大事。同时,用自己的全部热血,继续谱写了他与知识分子心心相印的历史篇章:

——著名妇科医生林巧稚听说周恩来生病,借去瑞士参加会议的机会, 寻到了 1954 年周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时的住处。她在那里,满怀对总理的敬仰和深情,特地拍摄了几张照片。回国后,托人送给周总理,以示慰问之意。在医院中的周总理看到照片,很感愉快,说林巧稚找的地方确实就是他当年住过的。林巧稚怀念总理,总理也关心林巧稚。他特意托邓大姐去了解林巧稚身体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出门有没有车子?当听说医院用车有困难时, 总理指示拨给了林巧稚等人一辆专车。

——周总理在医院从电视上收看了西藏歌舞团赴京演出节目。藏族艺术家才旦卓玛亲切质朴的舞台形象出现在荧光屏上,她那宽阔嘹亮的歌声还像当年那样,充满了草原风味。多不容易啊!⋯⋯周恩来托邓大姐的秘书打电话给才旦卓玛,告诉她:总理听你唱的和过去一样好,很高兴,总理要你好好为人民歌唱,好好工作,注意身体。

——国家体委几位同志给病中的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反映体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的真实情况,希望能够见一见总理。周恩来在医院看了信,充满感情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想见他们,很想见他们。根据当时总理的身体情况,工作人员准备安排总理到体委去看一次训练表演,见见大家;还设想过有机会把体委的同志们请到人民大会堂去,和总理握握手;见见面。可是, 由于病情不断恶化,周恩来的这一心愿始终未能实现。

——我国登山队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取得成功的消息传来后,病中的周恩来由衷地感到喜悦和欣慰。他为了我国登山健儿的活动,付出过那样辛勤的劳动,多次逐字逐句审阅、修改、批准过他们的报告,还亲自向有关方面写信,为他们购置、调拨重要设备。现在,看到了丰硕的果实,他怎能不感

到高兴呢!当登山队返回北京时,周恩来在医院亲自审查批准了欢迎他们的活动计划。当时,攀登珠峰的电影也正在编辑制作,对这项工作,总理也很关心,作了具体的指示。

——“四人帮”对故事片《海霞》进行扼杀,不许上演。周恩来听说后, 在医院调看了这部片子,给予肯定和支持。邓颖超还向有关负责同志建议, 用这部电影招待在京的兄弟党的朋友们,给“四人帮”以沉重的一击。

——空军某部军医冯天有,虚心向中医、民间医生学习,经过多年实践, 总结创造了“新医正骨疗法”,为诊治常见多发的颈肩腰腿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已重病在身的周恩来,了解到这个情况,非常兴奋,给予热情的支持, 指示卫生部门要迅速办学习班,向全国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损伤学习班就这样办起来。开办后,周恩来又亲自审阅典型病例材料和简报,关怀学员的学习情况,劝导在他身边工作而又患有颈肩腰腿痛的同志积极接受这一疗法,还嘱咐邓颖超同志关怀、指导他们的工作。全国性的学习班举办了三期,培养了 270 多名骨干。这些骨干又在各地和部队举办了近百期学习班,

培养的医务人员数以万计;学员们仅在学习班学习期间,就诊治病人 7 万多人次,有效率达 90%以上。许多抬来就医的病人,经过治疗,含着喜悦激动的泪花走了回去。

——为了解决群众学习文化知识的迫切需要,有关单位准备修订《新华字典》,向上级写了一份请示报告。周恩来抱病审阅了这份报告,亲笔作了批示。消息传出,同志们都为总理对自己工作的关怀和支持而感到高兴。但是,从字迹上看,总理原来那刚劲有力的笔迹,如今却有些颤抖。很明显, 经过病痛的长期折磨,总理的身体更为虚弱了。人们心疼、焦灼,而又无可奈何。在对报告的批示后面,大家看到总理还写着这样一句话:“因病在我处压了一下”。从这句简单的说明里,同志们想象到敬爱的总理这时工作起来已是多么困难!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那样严格地要求自己⋯⋯

为人民事业耗尽了心血的敬爱的周总理,终因操劳过度危在旦夕了。1976 年 1 月 7 日,晚上近 11 点钟,医生们来到总理的病床前,为他进

行了当晚的治疗。衰弱至极的周恩来,睁开双眼,凝视了一下,认出了其中有吴阶平,艰难地对他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在说了这句话之后的仅仅 11 个小时,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心脏便停止了跳动。

这是周恩来对我国知识分子所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在走完光辉的人生征途时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这是一个永恒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