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与《望庐山瀑布》对比欣赏教案设计

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不能没有背景,没有背景就难以把画面的景物衬托得更为鲜艳夺目。风景画如此,写景诗亦然。即便同一景物,如果置于不同的背景之下,给人美的享受、艺术感染也不一样。入选在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的《瀑布》和《望庐山瀑布》都是同写瀑布的诗作,但,由于作者的观察点、表现手法不同,所描绘的背景有别,所以呈现出不同的瀑布图。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比欣赏,鉴别理解诗的意境。

《瀑布》是新体诗,显得自由活泼。诗的开端先写未见其形先闻其声,

那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好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声音先给以昂扬振奋、心旷神怡的感觉。听到它,怎不令人急于目睹其形。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望见了,这又是何等的兴奋, 诗人却无法比喻“这般景象”,只觉得“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诗人爱慕的感情油然而生。望见了,还没来得及细致欣赏,这是诗人初见瀑布的感受。乃至“站在瀑布脚下仰望”,这才饱览无余,“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诗人的情感进一步升发开去,由衷地发出慨叹。看看吧!这,就是瀑布。多壮观呀!然而,诗人由激昂兴奋又围到情意缠绵。这是因为“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多优美、多惬意呀!这种境界又是多么令人心情舒畅、流连忘返。

而《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景色就与此迥然不同。《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仙李白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以质朴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勾画出香炉峰瀑布在阳光照耀下飞奔直下的动人情景,表现了他对祖国河山的深切热爱。

诗的开头写香炉峰的壮丽奇观,为瀑布先渲染出一幅色彩绚丽的背景。“日照香炉生紫烟”,意思是说,在阳光照射下香炉峰上生起了紫色的云烟。接着笔锋一转进入主题,“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作者远望瀑布的情景。由于作者遥望而非近观,所以瀑布四周的广阔天地都在他的视线之内:白色的瀑布从峰顶上的紫烟中喷涌而出,直挂在苍翠的香炉峰前面,在阳光、紫烟、绿茵的掩映下,瀑布既显得雪白如练,又是银光闪烁。整个景色非常丰富多彩,清丽奇巧,给人以色彩绚丽、气象万千之感。紧接着诗人以夸张比喻的手法极写了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的流势之速、声响之洪、气势之磅礴、色泽之鲜明完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全诗气势雄伟壮阔,格调豪放明快,可谓古今之绝唱。

两相对照,我们不难看出,两幅瀑布图都是优美的,都热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但前者是近观,画面幽静迷人;后者是遥望,给人以气势雄伟壮观的感觉。所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两首诗的对比欣赏,仔细品味两幅瀑布各自的诗情画意,在鉴别中理解诗的内涵,能提高学生欣赏鉴别事物的能力。

(王福林)

《繁星》讲读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学会景物描写。

  3. 自学本文的生字新词,会用“柔和”、“静寂”造句。

  4. 有表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自学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第一教时

1.出示课题:

《繁星》的“繁”是什么意思?形容很多星星的词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2.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记叙文?你曾读过哪些写景物的文章?

3.先看看课后练习一,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用⋯⋯划出有关写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的词语。

4.(放幻灯①)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板书:月夜

5.(放幻灯②)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板书:星天

6.读文章的第一句,看看这句话中用了哪些词把这两幅画面连接起来了,哪个词用得最妙?

板书:爱 但也爱7.朗读总起句。

  1. 接着文章写“我”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 板书:(从前)家乡庭院

(三年前)南京菜园

(如今)海上舱面

  1. 学习第一段:

(1)从前,作者在家乡庭院,在七、八月的夜晚纳凉的时候看星天,星天是什么样儿的?(用⋯⋯点出有关的词语)他有什么感受?

(2)(放幻灯②)“密密麻麻”是什么样子?

  1. 望着这样的星天,作者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小结:⋯⋯觉得星天有母亲般的温柔、亲切。板书:亲切10.学习第二段:

(1)三年前(1924 年)作者在南京菜园里看星天,星天又是什么样儿的?(点出有关的词语)又有怎样的感受?

板书:星群密布光明无处不在好像

(2)(放幻灯③)“星群密布”是什么意思与“密密麻麻”比较,有什么

不同?

  1. “无处不在”是什么意思?(读句子:⋯⋯然而⋯⋯)在句中除了表示星光灿烂、到处有星光外,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小结:虽然身处黑暗的旧社会,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信心, 他向往光明,追求光明,望着星天就感到光明处处都存在。这时,他爱星天的感情比从前更深了。

  3. 表情朗读“⋯⋯虽然⋯⋯然而⋯⋯”句中不用“然而”,换个词还可以怎么说?

  4. 这段中还有哪一句表达了作者爱星天的感情比从前更深了?

  5. “好像同朋友在促膝谈心一样”,你想一下,他们可能在谈些什么?

  6. 小结:这时,作者觉得星天更加亲切板书:更亲切

11.如今(1927 年)在海上看星天感受又如何呢?你能自学领会吗?先回忆一下老师是怎样教你们学习第一、二段的?你打算怎样自学第三段?

第二教时(略)

(一)要点:自学第三段,汇报、总结全文。

(二)过程:

(1)(幻灯④)——听朗读。经过充分的自学、讨论,说说如今在海上看星天,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儿的?感受又如何?

  1. 提出在自学中不理解的问题。

  2. 对同学提出的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一段写得好吗?哪些地方写得好,谈谈自己的体会(结合课后练习

    2、3、4 题加以解决)。

  3. 这时作者巴金陶醉了。(板书:陶醉)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背下来。

  4. 看着板书,同桌互说。无论是“从前”、“三年前”,还是“如今”,

    作者看星空都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什么感情?而这种感受又是如何加深的?

  5. 小结:作者流露出对星天的爱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一层比一层深:爱着(亲切)→交朋友(更亲切)→老朋友(陶醉了)。在作者笔下的星天,带有母亲般的温柔和亲切,作者爱月夜,爱星天,归根结底是爱大自然。

  6. 你能划出本文的中心句吗?

  7. 小组讨论:这节课自己学到什么?

  8. 汇报、小结。附:板书设计

繁星

爱月夜 但也爱星天

(从前)

家乡庭院

密密麻麻

就会忘记一切

仿佛

(三年前)

南京菜园

星群密布

光明无处不在

好象

(如今)

海上舱面

半明半昧

动、摇摇欲坠

萤火虫 飞舞

柔和 静寂 梦幻

忘记了一切

(柴玲)

《小珊迪》讲读教案设计

《小珊迪》(小语六年制七册)是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全文可分两部分,从文章开头到“他死了”为第一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简要分析】**文章的第一部分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可分三段:

(一)小珊迪在旅馆前卖火柴

故事开头交代了地点和人物。在爱丁堡的一家旅馆前,向读者走来一个饱受饥寒的小男孩。从衣着、小脸、两脚三个方面刻画了他的外貌。接着又从小珊迪由请求到乞求的话语(“请买盒火柴”、“买一盒只要一便士呀”、“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我可以给您换零钱”),道出了小珊迪当时急切心情和恳求的态度,而“我” 就是从这种心情和态度中感受到小珊迪所流露的神情是“使人信任的”,于是“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那种人”是说谎、骗人的人;“不是那种人”, 自然是诚实的人了。因此,这一段的意思是:小珊迪在卖火柴过程中留给“我” 的初步印象:诚实。

(二)小利比到旅馆里送零钱

小珊迪拿走了“我”的一先令,一直没回来。晚上,他的弟弟小利比来旅馆找“我”,送来了零钱,说明情况,“我”这才知道小珊迪是在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吩咐弟弟给“我”送零钱的。这一段的段意是:通过送零钱,表现了小珊迪诚实的品质。

(三)小珊迪临死前还挂念弟弟 “我”来到小珊迪家,得知他与弟弟相依为命,并听到小珊迪的诉说:

“我就要死了”,“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弥留之际的小珊迪最挂念的是他弟弟以后的生活,当他听到“我”说“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之后,感激的心情油然而生:“目不转睛地望着我”。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小珊迪如此纯洁的心灵和善良的品质。这一段的段意可概括为:通过小珊迪临终前疼爱弟弟的话,表现了小珊迪善良的品质。

【教学设计】

(一)这篇课文可采用变序讲读的方法

分析课文前,先引导学生读懂文章的第二部分,即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一段共两句话,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全文:1.小珊迪饱受饥寒。2.小珊迪的美好品质。3.

“我”深受感动。通过读,让学生体会:生前,小珊迪饱受饥寒,使人同情;死

后,那美好的品质,令人赞叹。“不能不深受感动”,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学习小珊迪的故事,了解小珊迪的美好品质和饱受饥寒的原因。

(二)分析故事,要从整体入手

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读故事:这个故事叙述了什么事,可分几段,你是根据什么划分的。这样学生会理清故事的脉络。学生简述故事内容,教师伴以板书:

卖火柴(旅馆前) 送零钱(旅馆里) 爱弟弟(珊迪家)

(三)教学中要加强思维训练

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在概括段意训练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中年级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并逐步向逻辑思维能力过渡。故事的第一段,

包含着两层因果关系:

  1. 因为小珊迪饱受饥寒,所以,非要“我”买他的火柴;

  2. 从小珊迪在卖火柴过程中的急切心情和恳求态度,使“我”认识到他是好孩子(即不是那种人)。这就是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至于从什么地方看出小珊迪饱受

饥寒,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小珊迪的外貌。这是形象思维。如果只注重形象思

维训练,学生抓不住重点,理不清头绪;反之,如果忽视对语言的分析,又容易脱离课文,失去感性认识,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

故事的第二段,是叙述小珊迪的弟弟小利比到旅馆给“我”送零钱。小珊迪拿着“我”给他的一先令去换零钱,小利比并不在场。然而,小利比却较圆满地完成了哥哥交给的任务。那么,小珊迪在垂危之际,怎样嘱咐小利比,向小利比都交代哪些话呢?让学生思考后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会认识到小珊迪的美好品质。这也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

(四)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要贯穿在中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好的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认真设计每一节课的朗读训练。如故事的第一段,可以分角色朗读,故事开头让一个学生读。小珊迪和“我”的

对话分别让两个学生读。朗读前要在明确人物身份、年龄、心理的基础上,确定人物的感情、语气、语调等。再如,小珊迪临死前挂念弟弟的话,要读出自言自语,要快慢有制,要倾注浓重的感情。既要突出小珊迪疼爱弟弟的美好纯洁心灵、善良品质,又体现小珊迪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和反抗(这是客观的),让学生体会是冷酷的资本主义制度吞噬了诚实善良的小珊迪。

(五)要突出本文的教学重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按着事物发展有顺序的记叙。为了突出这个训练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复述课文。这也是学习本课要着重进行的语言训练。要使全班学生都能复述故事,要把每一段内容都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清楚,需要教师认真指导、严格训练,使学生既会简洁复述又会创造性详细复述。这项训练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不可掉以轻心。

(李林玉)

《小珊迪》ABC 教案设计

《小珊迪》(七册第 24 课)这篇课文以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为中心,以“找还零钱” 这一中心事件为串线,具体叙述了小珊迪“饥寒交迫,邀买火柴”“为换零钱,轧断双腿”“临危之际,找还零钱”等内容。课文具有中心思想外露,中心事件明确,课后习题揭示了文章内容、重点、难点等特点,据此,可设计以下几种教法。

教法 A:中心突破

中心思想外露,是课文特点之一。结句“饱受饥寒的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打动着人们的心”,揭示了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时不妨直奔中心,再以中心统揽全文,这就可以居高临下,提高阅读效率。

  1. 直奔中心,把握概要。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提出

以下问题:

①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揭示了课文的中心?(读最后一自然段)

②读了这个故事后,最使你深受感动的是哪一点?(让学生自由讨论。)

③“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指什么品质?(指诚实、善良)是通过哪一件事反映出来的?(通过找还零钱这件事。)

④这美好的品质为什么“将永远打动着人们的心”?(此题不要求学生马上作

答,可作悬念,激起学生精读深思的兴趣。)

  1. 抓住中心,精读深思。

以中心为指导,统率全文,引导学生精读深思。

①教师导言:小珊迪的诚实、善良为什么将永远打动着人们的心,与我们一般人的诚实与善良比较,究竟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让我们通过熟读课文后找出答案。

②读“卖火柴”部分。读了这部分课文后会引起你对小珊迪有哪些思考? a.从小珊迪的外貌描写你思考了些什么?b.从小珊迪几次三番要“我”买火柴的言和行,而且在态度上从“请”到“请求”最后“乞求”你思考了些什么?c.从“我”的猜想中你又思考了些什么?(通过对以上一些问题的思考,启发学

生领会小珊迪处于饥寒交迫的困境之中,即使一便士也将关系到他的生死问题。而他,就是在这样穷困的处境中将钱找还给买主的。这是非同寻常的诚实与善良。)

③读“找零钱”部分,读后提问:a.小珊迪是怎样受伤的?伤势严重到

怎样的程度?(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利比和珊迪叙述受伤经过的语句。)b.珊迪受伤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在伤势极其严重,生命垂危之

际,还想着把应找回的零钱给买主送去,这是非同寻常的诚实与善良。)c.在珊迪临死之前,

他最挂念的事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他最挂念的事是弟弟无人照顾,即使这样,珊

迪也没有把钱留给弟弟,而是让弟弟把零钱找还买主。这是非同寻常的诚实与善良。)

教法 B:定位设疑

课文的特点之二是中心事件明确。分析时可以“找还零钱”这一中心事件为思维支点,由此定位设疑,让学生通过“有疑”“存疑”“析疑”“解疑”的过程,领会全文。

  1. 确定支点。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提问: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主要是通过哪件事反映出来的?(通过“找还零钱”反映出来。)

  1. 定位设疑。

以“找还零钱”为思想支点定位设疑,引导学生思考:

①“找还零钱”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小珊迪要“我”买火柴的过程中, 态度是怎样一次次改变的?这说明了什么?(指导学生读“卖火柴”部分,领会当时小

珊迪饥寒交迫的处境。)

②在换零钱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小珊迪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找还零钱的?(指导学生读“换零钱”部分,了解找还零钱的经过,领会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③为找还零钱,给小珊迪带来怎样的后果?(自己被轧断双腿后悲惨地死去,留

下弟弟无人照顾。让学生体会在资本主义制度统治下儿童的悲惨命运。)

④“找还零钱”,在我们生活中应该说是件平常的事,但小珊迪的“找还零钱”为什么“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也不能不深受感动”?他那美好的品质为什么“将永远打动着人们的心?”(引导学生思考小珊迪的诚实、善良的品质

非同寻常之处。)

教法 C:习题为纲(略)

(刘星华等)

《海上日出》等 3 课教学突破口设计

  1. 《海上日出》

课文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的绘形绘色的描写,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激情。根据本文特点,教学时,可以从揭示题目入手,把中心句作为突破口。

首先,提出问题:从《海上日出》这个题目可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写海上日出的过程、景象)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就直插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一牵动全文的中心句,引导学生理解“这”和“奇观”各指什么,并让学生把题目和中心句联系起来,合成一个感叹句:“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教师再从句式特点上指出中心句是反问句,是用否定形式总结出“这是伟大的奇观。”然后,教师提出: 海上日出究竟有什么“奇观”呢?用这个悬念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在“奇观” 上,带回到课文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壮景之中。

如此突破,既使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又能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求知探文”。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本课以“炸暗堡”为线索,以“勇敢舍身”为表达中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炸暗堡的原因——炸暗堡的经过——炸暗堡的结果。教学时, 可从题目中的“舍身”和“炸”进行突破。

先启发学生:看到题目你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写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接着就让学生讲“舍身”的含义,当学生理解了“舍身”就是董存瑞为了战斗胜利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去炸毁敌人的暗堡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想: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怎样炸的?炸的结果如何?

这样,不仅使学生知道这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从对文题的理解入手,展开了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脉络,找到了学习的路子。

《月光曲》

课文的第九自然段通过写皮鞋匠的联想,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月光曲》的思想内容,体现了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升华。教学时可从本段加以突破。

先启发学生:本文写贝多芬共弹了几首曲子?第几首是《月光曲》?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找出有关的段落读一读。当学生找到第九自然段后, 指导朗读,使学生了解这首曲子是描绘海上月色景象的。这景象分:月亮升起;月亮升高,月光洒满海面;海上刮起大风,海面卷起巨浪,月光下的浪花雪亮,向岸边涌来三部分。并进一步明确这首曲子的节奏由缓慢到明快到雄壮激昂。然后,再引导学生逆推顺下,弄清《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这样选择突破口,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了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的情和景。

(段天才、毕永成)

《黄继光》讲读教案设计(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的实质还是怎样把语文课上成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课。依据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黄继光》这篇课文的特点及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对这篇课文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现有的认识水平,其教学结构和方法可做如下设计。

一、通过具体地区别“战争”、“战役”、“战斗”三个词的意思,了

解这篇课文所讲的事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及什么情况下。二、按课后第一思考题中 4 个小题的提示自读课文,训练分段。

第一步:在教师辅导下完成第 1 个小题,知道这个小题的内容应包括第1 自然段。第 2、3、4 个小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二步:再读课文,逐个问题理解是讲什么内容的,同时理解相关的词语。

第三步:用“任务——困难——克服——完成”来概括各部分内容,理清叙述顺序,明确课文是按照这次战斗经过的顺序记叙的。

第四步:由学生独立分段,并讲出分段的思路,懂得是受课后思考题的启发,进而小结,给这篇课文分段的方法:是按照课后思考题的提示来分段的。

第五步:教师指出,四年级的许多课文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顺利地分段。

(这五步,使学生通过有目的的两次读课文,对课文讲的什么内容初步理解,并理清顺序,自己悟出分段的方法,掌握规律。这是一个分段能力的训练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分段的一种方法。)

三、回答课后思考题,学习给课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懂得给写人物

为主的文章概括段意,要围绕中心人物的活动,要扣住题目。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理解相关的词语。

如第一段,要把“第五个夜晚,上级下达了黎明之前夺下敌人占领的

597.9 高地的命令”改为“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受了⋯⋯的任务。”第三段包括 4、5、6 自然段,概括段意时,要把 3 个自然段的内容都包括进去,少一点都不完整。

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练习说话的时间,要教给学生说;二是在归纳完各段段意后,让学生自己悟出这课段意的特点——扣住题目,围绕黄继光的活动。

学生在练习归纳段意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写人这一类课文归纳段意的方法,同时练习了说话。

四、根据课前的调查,顺着学生的思路和现有的认识水平,提出“黄继光怎样不怕牺牲”这个主要问题,理解重点段——第 3 段。

先引读第 4 自然段,使学生懂得由于战斗环境的变化,黄继光由匍匐—

—爬去——挪动,说明黄继光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完成任务的困难越来越大。再联系第 1、2 段的内容,理解黄继光为什么要更加顽强地向火力点靠

近,而不停止前进?

接着启发学生身临战斗的前沿阵地,如果看到身负重伤的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心里会有什么想法,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反复体会和朗读第 5 自然段。

重点理解黄继光最后的壮举。结合插图,教师演示“张开双臂”,体会“张开双臂,

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一句的意思。想想他为什么要“张开双臂”——身负重伤,必须用尽全力扑得远一些;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没有一件武器,规定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必须扫清战友冲上高地的障碍;这个时候,他为什么明知要牺牲自己,还偏要这样做——他感到⋯⋯望着他,就是说他心里想着向指导员做的保证,他想着被压在半山坡的战友,他想着祖国人民的重任,他想着朝鲜人民的期望。

最后教师指出“不怕牺牲”是表现出来的行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

神才是英雄的本质,是说他“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壮举。

(让学生由一个一个描写黄继光行为的词语中看到黄继光的伟大形象,由黄继光的心理活动中去体会黄继光伟大的革命精神,懂得“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含义。)

五、教师小结,联系生活实际,扩展和引伸对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理

解。

六、一个学生朗读第 3 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使黄继光堵枪口的英雄形象更清晰地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

这个设计的意图就是想解决以下 3 个问题:

  1. 怎样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2. 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体现由浅入深,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过程。

  3. 怎样突出中年级段的训练,课堂上要展现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看到由不会到会的效果。

(张月仙)

《黄继光》整体阅读教案设计及自评

【教学目的要求】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

  2. 进一步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方法。

  3. 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意。

  4. 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4—6 自然段。

**【教学方法】**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 的关键语句,思考、朗读、深刻体会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黄继光挂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词,熟读课文,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介绍黄继光及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

(二)检查生字词及朗读预习情况。 1.指读生字词,分析字词,理解词义。

nuólǚtā 读音重点:挪 屡 塌

字形重点:黎 匍 匐 屡 役 词义重点:战役 挪动 艰巨 顽强2.试读课文,检查是否读顺课文。

(三)指导学生细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根据课后作业第一题,逐段细读。

2.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的是抗美援朝时期,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为了消灭敌人的火力点,夺取战斗的胜利,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壮烈牺牲的事迹。

(四)指导学生分段、说出段意。

(五)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讲读全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 进一步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课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理清全文脉落。

(二)讲读第一节。提问:

  1.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发生在上甘岭的哪次战斗中?

  2. 关于这次战斗,这一小节都告诉了我们哪些情况?说明什么?

(三)讲读二、三节。默读提问:

  1. 战斗中,黄继光请求什么任务?

  2. 课文中哪些地方说明拿下火力点的任务非常艰巨?

(四)精读四、五、六节:

  1. 教师范读,读前提出思考题:课文写了哪几层意思?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黄继光表

现得怎样?

  1. 学习第四小节。提问:
  1. 哪些语句说明黄继光表现得非常顽强?

  2. “挪动”说明什么?课文是怎样写挪动身体前进的情景的?(指导有感情朗读)

  1. 学习第五小节。默读思考:这一小节应该在朗读时读好哪些词语,并说出理由。

提问:

  1. 黄继光为什么要站起来投掷手雷?

  2. 文中的“啊”字说明什么?应该怎样朗读?

  1. 学习第六小节:
  1. 指名朗读。

  2. 这一段课文中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为什么?从中你看到了黄继光的什么可贵的精神?该怎样朗读这些词句?

  3. 重点指导朗读黄继光当时心理活动的句子。

(五)讲读第七节。

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黄继光英勇顽强的行为给了战士们很大的鼓舞。

(六)总结全文。提问:

  1. 黄继光的英雄行为对你有什么鼓舞?

  2. 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七)课外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抄录文中的比喻句。附:板书设计:

请求任务

黄继光

靠近火力点: 挪动

 英勇顽强

拿下火力点投掷手雷: 站

 勇于献身

占领高地

勇堵枪口:

又站, 扑, 堵

评:《黄继光》这篇课文是四年级第七册第 26 课,关于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一共有四点:首先是使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课文所表达的黄继光为革命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而受到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其次是进一步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记叙的方法。再就是能结合课文分段。最后是学会生字新词。

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受到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关键是要能深刻理解黄继光那种为祖国、为朝鲜人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的:

第一是介绍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和黄继光的身世,让学生明白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在学习课文时就能够领悟到这是黄继光堵枪口的力量源泉。

第二是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完成黄继光英雄形象的再塑造。关于这一点,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通过“敌人发现了他们”等句子的理解,让学生明白,黄继光参加的是一次最激烈的战斗,处境极其险恶,完成任务的困难极大,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

其次是通过英雄本身的行动及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来完成英雄形象的塑造。其中,英雄的行动对完成英雄形象的塑造更为重要。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提炼出了“匍匐→爬→挪动→站起

  • (举起)→ →晕倒→又站起→扑向→堵住”这样一条行动线索。这样,黄继光的英雄形象就清

楚地再现在了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到:黄继光由“匍匐”,到“爬”,再到“挪动”,情况是越来越危险,似乎再没有完成任务的可能了。可是,他竟然站了起来,这是多么出人意料,这是多么惊人的勇敢与顽强!黄继光从何而来这么大的力量?是何种精神鼓舞着他呢?怎么能不令人敬佩呢?可是, 任务并没有完成,而他却又晕倒,甚至还身负七处重伤,武器也没有了,比原来的情况更为严峻。但是,又有谁能想到,他竟奇迹般地向敌人的火力点扑去,用胸口堵住了敌人的枪眼!这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

由此可见,这条英雄的行动线索对刻画英雄形象多么重要。

再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黄继光的高尚品质,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指导感情朗读为主。通过教师的范读,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促使学生更深更好地理解课文,最后通过精讲讨论重点词语、句子,完成了对英雄形象的再塑造。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努力,英雄的行为会使学生幼小纯真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思想的目的。

黄继光是志愿军英雄,学习黄继光,不能也上前线真枪实弹跟敌人拼。我又告诉学生,眼下, 为了祖国四化建设,学习中不怕困难,生活中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就是对英雄的最好学习。这就把学习英雄的目标具体化,实际化了。

此外,我又结合黄继光是四川人,而我所教的学生也是四川省的孩子这个情况,激励孩子更要向黄继光学习。这不但提高了孩子们的自豪感,而且,增强了孩子们学习英雄的亲切感。

总之,我就是通过上述的处理,来试图达到教学目的要求的第一个任务的。使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课文所表达的英雄黄继光为革命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而受到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从课堂教学效果看,这一点基本上是做到了。

对于教学目的要求的第二点,进一步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的记叙方法,我是这样处理的。先通过分段,概括段意,让学生明白:下达命令、请求任务,胸堵枪眼,占领高地,这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然后又让学生明白,第三大段三层意思:接近火力点,投掷手雷爆破,胸堵枪口也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记叙的,而那条英雄行动的线索更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这样,学生会对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更加熟悉,对自己以后阅读和写作同类文章得到不少借鉴。

至于教学目的要求的第三、四点,即给文章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学会生字词,在教学过程中也都作了相应处理。]

(佚名)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设计

**【题目】**记一次有趣的活动。

【要求】

  1. 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 抓住重点,把活动过程说写清楚。

【步骤】

  1. 审清题意

这是一次以记事为主的作文训练。写作的范围是“一次”,写作的内容是“活动”。但文题对进行什么活动、参加活动的时间、地点、哪些人等都没做任何限制,因此,写作时还要具体拟个题目。例如:“记一次有趣的猜谜比赛。”

  1. 确定写作重点

写清楚活动过程的各个发展变化的环节,尤其是有趣的环节要具体、细致地写,同时还要把参予活动的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映写清楚,但不可面面俱到,要抓住人物典型的反映写。

  1. 确定中心,选择材料

通过记叙一次有趣的活动,是为了突出活动给人的启迪和教育。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学校经常组织各种有趣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跳绳比赛、猜谜、集邮知识竞赛、春游等;电视里我们也常常观看到各种精彩的体育比赛、智力游戏等。这篇习作的选材极广泛(学校、家庭、社会),但不能把我们所参加或耳闻目睹的活动全写进文章,应对文章的材料加以提炼、筛选、加工, 把你最感兴趣、印象和感受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

怎样选择素材呢?

  1. 初选写作对象。把符合题目要求的材料充分摆出来,通过比较、分析,挑选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作为写作对象,同时拟出文章的标题。

  2. 再选写作要点、事例。选好了,就要仔细回忆这次活动的具体过程, 用笔一一列出来,根据中心决定取舍,把与中心有关的内容作为写作要点。

  3. 精选写作重点。写作要点确定之后,就要考虑将其中最能表达中心的精彩情节作为重点材料来详写,同时安排详写的层次。

  1. 指导说话、写作
  1. 口述指导。想一想,回答:

①你亲自参加过和观看过的活动中,比如,体育活动、联欢会、参观游览、智力游戏、电视大奖赛等等,对哪些最感兴趣?这些活动中哪次给你的印象最深?(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表述,初步确定写作的对象。)

②这次活动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情节非常有趣,使你当时特别兴奋,过后难以忘怀?(教师可适当提示,力求让学生将有趣的情节说得清楚、明白、

完整,指导学生确定写作重点。)

③这次活动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包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组织,哪些

人参加,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怎样,活动的结果如何等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仔细回忆,先把过程讲清楚,然后引导学生确定写作要点。)

④这次活动给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要结合实际谈,不可过于牵强。帮助学生确

定中心思想。)

  1. 指导写作。

①按事情的发展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注意记叙的顺序。

②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抓住重点写具体。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是写好活动的一个主要方法。所谓“面”是指一定场合下的特定情景,包括人物、事件及人物的感受、周围的环境。所谓“点”指的是重点,是具有典型性的人、事及景物。点面结合,就是在写作时,能围绕中心,将活动的个体和群体,事物的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做到详略得当。作为一次“有趣的”活动, 其全过程中总有精彩的部分,因此,写好精彩部分,写好精彩部分中参予者和观众中的主要人物,则是写好本篇习作的关键。应该说,写活动,没有写好其重点部分就算不上一篇好的习作。

③写出活动参加者或观看者的心情,以增强习作的感染力,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上述三个问题,可指导阅读下列例文:

“黑衣服”智胜“黄衣服”

周末的晚上最令人惬意了,因为每个周末可以看电视,可以看我最喜欢的《综艺大观》。瞧,

《综艺大观》开始了。

屏幕上出现了七个被蒙住眼睛的参赛者,他们背系小鼓,手拿鼓棒,站成一排,听主持人倪萍的“训示”:“现在讲游戏规则,互相用鼓棒敲打对方背上的鼓,被敲中者罚下场,最后一名获胜。” 天哪!谁都蒙住眼睛,万一击住脑袋可怎么办?我替他们担心,手里竟捏出一把汗。

“嘘——”哨音刚响,七个参赛者霎时活跃起来,他们在黑暗中摸索着。忽听“咚”一声,一个参赛者被罚下场,“咚”又一声,又一个参赛者被罚下场。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若大的赛场上只剩下两个分别穿着黑衣服和黄衣服的参赛者了。

谁赢呢?我想肯定是那位穿黄衣服的叔叔,下去的五个参赛者中就有四个是被他击中的。他身材像只猎犬,跳起来像只飞燕。而穿黑衣服的叔叔个子低,手臂短。相比之下,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条件差远了。

“黑衣服”也许知道“黄衣服”的厉害吧,慢慢退却到离“黄衣服”很远的地方,然后绕圈向前缓缓移动。而这时的“黄衣服”却大步流星地向“黑衣服”前进:5 米、3 米、1 米⋯⋯啊,到了! 突然,“黑衣服”向左一拐,一个箭步朝“黄衣服”的背后扑去,“咚”的一声,鼓棒不偏不倚地落到“黄衣服”背后的鼓上。“哗——哗”,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怪!“黑衣服”怎么赢了?哦,原来“黄衣服”走起来呼呼生风,“黑衣服”是靠声音来判断“黄衣服”的位置的。

“现在发奖,奖给‘黑衣服’同志一本《智慧学》!”倪萍响亮的声音响彻整个赛场。我想, 如果下次“黑衣服”叔叔还参加这种游戏,他准还是优胜者,因为他善于以智慧取胜,况且又得到了一本《智慧学》。

这篇文章记叙的是观看电视节目中蒙眼击鼓的游戏活动时的情景,它给

我们以下几点示范:

①写作顺序十分清楚,层次分明地写出了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的内容及过程。

②做到点面结合。既对“黄”、“黑”二人的智勇比赛进行具体描写, 又概括介绍了所有参赛者的活动情况;既重点写出了“我”观看比赛时的心理活动,又概括写出了主持人倪萍的语言情态。

③抓住活动的特点,通过“我”的观感,具体描写了“黄”、“黑”二人比赛的情形,突出了“智胜”的中心。

  1. 指导学生列出写作提纲。

  2. 根据提纲成文。

(何华诚)

《帐篷》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 学习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以苦为乐、艰苦创业的精神。

  2. 通过阅读理解全诗的意思,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诗句含义,领会作者以“帐篷”来歌颂建设者们为了 祖国的繁荣富强,风餐露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一)齐读课题。(注意“篷”与“蓬”的区别。)

(二)提问:同学们见过帐篷吗?它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艾青写的一首关于“帐篷”的诗。二、初读课文

要求:

  1. 了解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

  2. 找出不理解的词、句,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三、检查自学情况

(一)请同学分节朗读,检查生字、词读音是否正确。

(二)说出诗的大概意思。

(三)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句。四、带着问题默读全诗并找出答案 思考题:(小黑板书写好)

  1. 诗中的“我们”指的是谁?你是从哪些诗句知道的?用“——”线划出。(板书:“我们”)

  2. 诗中的“家”指的是什么?用“ ”划出诗中描写“家”的有关句子。(板书:“家”)

  3. “我们”对“家”的感情怎样?为什么这样?用“⋯⋯”划出。五、讨论以上思考题,进一步理解全诗内容

(一)思考题 1

  1. 诗中的“我们”指的是谁?你是从哪些诗句知道的?(“我们”指建设者。

从诗句中“探索、开发、架桥、修路、盖楼”等词语可以知道。)

  1. 这些词语不但告诉我们建设者是干什么的,还告诉我们什么?(板书:

创业的艰苦)

( 二 ) 思 考 题 2 1.“家”指的是什么?(板书:帐篷)

  1. 诗中描写“家”的句子:(“流动的家”、“荒原最早的住户,野地最早的人家”)

  2. “流动”、两个“最早”都说明了什么?(建设者们居住的环境差,生产条件

非常艰苦,创业艰难。)

( 三 ) 思 考 题 3 1.“我们”对这样的“家”感情怎样?(“任凭风吹雨打,我们爱自己的家”)

  1. “任凭”什么意思?(听凭、由着。)“风吹雨打”指什么?(环境艰苦,条

件差,风餐露宿。)

  1. “我们”为什么爱这样的“家”呢?(板书:为什么爱?)(“它是这样的敏锐,

反映祖国变化”及诗最后一节。板书:荒凉繁华)

  1. 理解“敏锐、荒凉、繁华”。(建设者怎样把荒凉的土地变成繁华的都市,引导学

生联系家乡、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谈。)

  1. 建设者们爱这样的“家”表现了他们一种什么胸怀?(为了祖国的繁荣富

强、兴旺发达乐于吃苦的精神。板书:以苦为乐。)

六、总结

作者借“帐篷”歌颂了建设者们什么精神?(根据板书让学生总结。) 七、指导朗读

(一)指出这是一首诗歌,要读出诗歌的韵律,找出每节的重点词,读出重音。

(二)作者是满含对祖国建设者们以苦为乐创业精神的颂扬写这首诗的,要读出这种语气。

附:板书

△帐篷

“家”→帐篷

 以苦为乐

“我们”→探索 开发 架桥 修路 盖楼 艰苦创业

为什么爱?→荒凉→繁华 

(陆广芬)

《高大的皂荚树》教案设计

教学《高大的皂荚树》,我紧紧围绕课题的“高大”来设计教学过程,“高大”乃全文的主线, 顺此下去,穿珠引玉,带动全文。具体做法如下:

一、紧扣题眼,整体感知

  1. 结合课文内容提问:皂荚树长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的?作者按什么顺序进行观察的?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哪些方便?

  2. “高大”体现在皂荚树的哪些方面?教师抓住课文进行点拨、板书, 帮助学生理解。

干(大)

 

(上——→下)枝(繁)皂荚树的特点

叶(茂)

 

二、理清思路,抓住特点

1.细读课文,提问:

  1. 课文是怎样写皂荚树的干、枝、叶的?突出了皂荚树的什么特点?

(高大)

  1. 皂荚树为什么能给人们提供方便?这由它的什么决定的?(特点)

    2.点明顺序,细细品味。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着重写了皂荚树哪

些部分?(叶子和果实)

3.借板书理清思路。

 春天→遮雨 ( 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