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冬天→取暖 ( 叶子 ) 

三、析文明理,归纳总结

  1. 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围绕“高大”重点写了皂荚树的什么?(一年四季给同学们提供方

便)

  1. 质疑问难。

    “高大”这里如何理解,是否仅指皂荚树的外表形象?(干、枝、叶)教师

点拨、引导:“高大”不仅是说皂荚树的外表形象,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在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风格令人敬仰、赞美。

  1. 析句点题,揭示中心。

为什么“我的心里,好像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这颗“种子” 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教师让学生讨论后归纳。

  1. 引申激励。

问:我们周围有没有像皂荚树一样的事物?举例品评、体会。5.学习章法,模仿运用。

按《高大的皂荚树》一文的写法,赞美一样事物,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 写出这种事物的特点,并说清为什么要赞美它。练习说话。

(张建刚)

《瀑布》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本课是一首诗歌。诗歌描摹了瀑布的声,描绘了瀑布的色,描写了瀑

布的形,生动、形象地把瀑布的“伟”和“美”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全诗共分三节:第一节写“听”, 第二节、第三节写“望”。而写“望”的角度又各不相同,第二节写“远望”,第三节写“仰望”。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所以景象又不尽相同。

**【教学重点】**让学生受景色之感染,学语言之优美,并写出节意。

**【教学难点】**体会比喻的确切。

【教学要求】

  1. 能说出课文中指定词语的意思。

  2. 能说出作者观察瀑布时位置变化和所观察到的景象。

  3. 能说出比喻句的意思。

  4. 能写出课文各节的主要内容。

  5.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默写课文。

【教法特点】

  1. 先组织学生预习课文,找出比喻句,提高讲读起点。这样,讲读时能直接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很快进入情境。

  2. 抓住诗歌富有想象的特点,结合说话训练,组织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3. 在朗读指导上,教师不作重音、停顿等机械规定,而是在理解、激情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朗读过程中重视尝试、评议,从而鼓励学生学习成功的朗读。

  4. 课后练习结合讲读进行,背诵指导与理解课文相结合。训练贯穿于讲读过程的始终。

  5.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是概括段落大意,要求学生按节意归纳的方法写出段落大意。教学设计重视课文目标与单元目标的整体性——写好节意为写好段意作好准备,作好铺垫。

【教学主要步骤】

一、揭示课题

  1. 出示画片。

  2. 描绘画片: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赞美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传世绝句。

二、范读课文

  1. 要求: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瀑布?

  2. 讨论。

  3. 小结:作者从“听”、“望”两方面写瀑布。作者边游边看,观察的角度变化了。板书:听

 远望望  仰望

三、自学练习

填空并讨论:

(1)瀑布的声音像 ,像 。(2)远远地望见瀑布,这景象好比

。(3)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它又如同 。(4)一阵风吹来,瀑布又变得 。

四、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节

  1. 提问:作者写“听”,突出什么?(声大)怎样写出“声大”?

  2. 小结:从侧面写——声音传得远;从正面写——声音如风浪。

  3. 想象:用上像声词,先说说叠叠的浪是什么声音,阵阵的风是什么声音;再想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是什么声音,阵阵的风吹过树林是什么声音。

  4. 个别朗读、逐个评议、集体朗读。

  5. 背诵指导。

  6. 说节意。

(二)讲读第二节

  1. 提问:山路“忽然”一转,跟“望见了瀑布的全身”有什么关系?“这般景象没法比喻”是指什么景象?作者把瀑布比作“一道白银”,确切吗? 哪个词写出了作者激动的心情?

  2. 讨论:说说作者已经把瀑布比作“一道白银”,又怎么说“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3. 小结:作者认为这实在不是很完美的比喻,这样,更突出了瀑布的壮观。

  4. 个别朗读、逐个评议、集体朗读。

6.说节意。

(三)讲读第三节

  1. 提问:仰望时,瀑布怎么又像珍珠的屏?作者情不自禁赞叹“好伟大呀”,“伟大”在哪里?“如烟,如雾,如尘”是怎么产生的?

  2. 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所观察到的景物也就不同。

  3. 个别朗读,逐个评议,集体朗读。

  4. 背诵指导。

  5. 说节意。 五、全文试背六、总结课文

(张贻诚)

《绝句》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绝句》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中描写了他的住所成都城外浣花溪

草堂前的明媚秀丽的景色。整首诗意境优美,一句一景,犹如一幅风景画。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通过展示草堂附近的美丽春色,使学生将欣赏画面与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结合起来,以达到学得主动、愉快的目的。

【主要教学目标】

  1. 理解《绝句》所描绘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春色,体会诗人愉快的心情。

  2. 通过反复吟诵,体会《绝句》的诗情意境。

**【教法特点】**改变以往逐词逐句提问讲解的古诗教法,依靠电教媒体的 作用发挥古诗意美、音美、形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电教生动形象的画面,由总到分再到总地展示草堂附近清新明丽的春景,帮助学生深化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领悟诗情意境;二是利用电教直观鲜明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以弥补个别诗句本身并不具备的美感,激发学生的赞美之情。

本课建议安排一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

一、学生初读诗歌,了解主要内容

  1. 读题后,教师简介绝句是诗的体裁,作者是杜甫。

  2. 学生自读诗歌。了解写什么。

  3. 教师介绍诗中杜甫描绘了他居住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春景,并出示整个画面。

二、指导学生细读诗歌,理解诗意,指导吟诵,表达诗情意境。

(一)教学前两句诗。

  1. 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画面(演示黄鹂的动态),要学生观察黄鹂是什么样子的,柳树是什么色彩,以及黄鹂在柳树枝头干什么。

  2. 把“鸣”字和“啼”、“叫”相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它既把黄鹂写活了又引发出美感。

  3. 请学生想象黄鹂会歌唱什么。

  4.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眼前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

  5. 出示“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画面,(展现白鹭飞翔的姿态),问学生是如何欣赏这幅画面的。

  6. 找出哪个字突出了白鹭的姿态美,帮助学生体会“上”字用得好,把天地间的情景组合在一起了。

  7. 有感情地朗读。

  8. 再出示天地组合的画面,教师小结:整句诗描绘的是一幅天地间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二)教学后两句诗。

  1. 先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诗句中“西岭”、“千秋雪”的含义,知道诗句字面意思怎么讲。

  2. 教师演示此句诗的画面,(这里电教媒体与教具配合:打开屏幕上的木制窗户,就

见岷山雪景的画面),请学生比较它所描绘的景色和前面天地间的春景有何不同。

  1. 让学生考虑如果把“含”字改成“外”字如何,以体会“含”使用得精当,诗句把景和窗融为一体的描写方法是十分独特的。

  2. 学生说诗意并朗读。

  3. 理解“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中“泊”、“东吴”、“万里船”等含义。然后出示句画面(红黄相间的小船停靠在清澈的江面上,电教的特殊效果增添了诗句的美

感),让学生欣赏它美在何处。

三、总结诗歌,激发学生赞美之情。

  1. 出示全景画面,教师配音吟诵。

  2.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情意境,有感情地吟诵。

(颜欣玮)

《马背上的小红军》情感教案设计

这篇课文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 主题鲜明、集中。通过对小红军语言、动作、神情描写以及对陈赓同志的心理刻画,以深沉的爱塑造了一个小红军的英雄形象,讴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

  2. 课文既没有描写波澜壮阔的长征场面,又没有刻画叱咤风云的人物形象。全文仅用了不足千字的篇幅,通过首长、小战士相互“让马”事例,侧面反映长征的艰难,以及上下两代人对革命的忠贞不逾。

根据课文特点,教学本课应以“读”为主,以读动情。通过读,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的感情、学生的感情融为一体。教学中,应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一边读一边想,深究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从整体出发全面认识人物的思想品质,达到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理解课文所蕴含着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马背上的小红军》这个课题很具有吸引力,可以从课题入手,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求学生读课文时,要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为什么要用《马背上的小红军》作课题?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读熟,能够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二、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描写,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第二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段。故事开始,作者用两句话交待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要指导学生抓住“长时间”、“荒无人烟”、“忍饥挨饿”、“疲惫”等词语,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难。

教学中要突出小红军的外貌描写:他“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 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破草鞋的双腿,冻得又青又红。” 把握住这些关键词句,逐词理解,逐句推敲,让学生感到小红军历尽千辛万苦,饥寒交迫,和陈赓首长一样疲惫不堪。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下文。

小红军同陈赓的对话以及小红军的动作神情描写,要指导学生重点理解。可设计以下思考题助读:

  1. 小红军不愿骑马的理由是什么?(“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并且还可以同陈赓

的马赛跑。)

  1. 小红军不能同陈赓一起走的理由是什么”(“我还要等我的同伴!”)

  2. 小红军不要青稞的理由是什么?(粮食比陈赓的还多呢!)此外小红军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微微一笑”“把腰一挺,做出一个准备赛跑的姿势”,“把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这一切都令人信服地表明他还有体力,有粮食,有能力走完这段艰难的路程。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终于达到了使陈赓爬上马背朝前走去的目的。这一段是对小红军的正面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坚强机智、热爱革命、忠于革命的小革命者的形象。

三、联系上下文内容,突破难点。

课文第三段是写陈赓回马救小红军的经过。这是从侧面描写小红军。要启发学生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可以设计几个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读懂课文:

  1. 陈赓上马之后,为什么心情总是平静不下来?要启发学生联系上文理解:“长时间在荒无人间的草地行军”就连陈赓这样有马骑的成年人尚且难以支撑,更何况一个十一二岁的掉队的孩子!所以,尽管小鬼有充足的理由不接受陈赓的帮助,陈赓仍然将信将疑,始终不放心小鬼一个人行走,他返

回来了。

  1. 陈赓为什么想起一连串的事情后,感到自己受骗了?陈赓曾经碰到过许多这样孩子,尽管他们经历不同,但他们都不怕困难,从不拖累别人。想到这些孩子,陈赓意识到刚才碰到这个小鬼也和他们一样。他意识到小鬼有危险,调转马头返回来寻找小红军。

  2. 当陈赓从小红军的干粮袋里掏出一块烧黑的牛膝骨时,“他全明白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小红军与陈赓的对话来理解。陈赓碰到小红军时,小红军早已精疲力尽,他既没有同行的伙伴,又早就没有了干粮,干粮袋里鼓鼓装着的是一块牛膝骨,上面的几个牙印,说明他早已没有可以充饥的东西。吃一点干粮,骑一会儿马,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可他没有这样做,他编出种种理由,拒绝了陈赓的帮助,巧妙地支走了陈赓。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给已疲惫不堪的陈赓再增加一点儿负担。一个年仅十一二岁的孩子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把生的希望献给别人,他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这时,可让学生再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突破了这个难点,小红军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就会塑造得高大完美,从而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最后一个自然段要与开头一部分陈赓深情地谈起一件往事联系起来理解,说明事情虽然已经过去许多年了,陈赓依然十分怀念这个小红军。

总之,教学本课,要训练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学会联系上下文读书,学会从文字的表面意义探究深层的意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

(赵舜华)

《一个降落伞包》整体阅读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一个降落伞包》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周恩来同志在飞机遇险的情况下, 把自己的降落伞包让给叶挺的女儿——小杨眉的动人故事,赞颂了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不顾个人安危的高尚品格。

这篇课文虽然直接描写周恩来同志让伞包的文字不多,只有两个小节, 但是语句非常精练、紧凑,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刻画,寥寥数语就把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舍己为人的品质描写得入木三分。例如:

当他听到小杨眉的哭声时,便“立刻站起来”,“几步跨到”她面前, “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还“亲切地鼓励”小杨眉。

在他看到同志们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他时,使用“命令的口吻”拒绝。以上两个小节是课文的重点,可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

特别应注意对上述引号中的词语的理解,从中认识周恩来同志的高尚品质。

【教学要求】

  1. 学习课文,从周恩来同志在飞机遇险的情况下,把自己的降落伞包让给小杨眉的动人故事中,学习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和词语。会用“鼓励”、“沉着”、“除了⋯⋯还有⋯⋯”造句。能写出“降低”、“加重”、“软弱”、“缓慢”这 4 个词的反义词。能正确理解表现总理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的词语。

  3. 能正确概括段落大意。

  4. 模仿第 3

    小节的写法,写一段话,写人物连续的几个动作。教学时间:三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

第一教时

一、揭题、解题

教师板书课题,指导正确读题,读准多音字“降”。解释“降落伞包”。

教师简单介绍周恩来、叶挺、杨眉。二、预习课文

  1. 初读全文,边借助字典学习字词,读通课文。

  2. 思考:文中哪一段是描写飞机遇险的?找到后读一读。说说这些内容与课题的关系。

三、检查预习

  1. 分小节指名读课文。

  2. 抽查字词。

读音

选择加粗字解释

组成新词

寒流

①大腿②某些机关团体的单位③资金的一份④量词

人事股、股票、一股毛线

①翅膀②像翅膀样的东西③阵地两侧④严肃认真

①第一②起防护作用的装备③动物身上的硬壳④手指、脚趾上的硬甲

盔甲

①落,掉下②往下沉③吊在下面的装饰品

①称重量的器具②称重量③掂量,比较④考虑,斟酌

衡量

①抢,夺取②轻轻擦过或拂过

春风掠面一掠而过

读音

选择加粗字解释

组成新词

①器物②武器

①嘴唇②用唇接触③口吻,指口气

四、初步整体阅读理解

  1. 讨论:课文的题目告诉我们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 默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成几段写的?

(提示:按小节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五、学习概括段落大意

师:如果一个小节单独表达一个意思,就是一个段落,那么这一小节的意思就是段意。(如几个小节表达的都是某一方面的意思,可以归并在一起,那么就应把这几小

节的意思合并成段意。)操作指导:

  1. 如课文第一小节是独立的意思,只有两句:

①抗战时期,周恩来同志乘飞机到重庆去。

②同行的除工作人员外,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杨眉。

(可以合并成一句话:抗战时期,周恩来与叶挺的女儿小杨眉,同机飞往重庆。)

练习:写出第四段(第 5 小节)的段意。

  1. 如课文第三段是由第 3、4 小节构成的,应该把这两节的意思合并成段意。

第三段段意:周恩来同志解下自己的伞包让给小杨眉,却不要大家让给他伞包。

六、巩固字词

抽读词语,并说出解释。七、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一、整体引读。

  1. 《一个降落伞包》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学生齐读第一段。)

  1. 飞机在飞行途中怎样遇险?

(学生齐读第二段中的“突然⋯⋯”。)

  1. 周恩来怎样不顾自己的安危帮助小杨眉?

(学生齐读第三段)

  1. 飞机怎样化险为夷?

(学生齐读第四段。)

二、重点讲读第二、三两段。

  1. 讲读第二段,以指导朗读为主,读中理解。
  1. 轻读第二段,请按“平稳飞行”、“突遇寒流”、“飞机下坠”、“减重背伞”四层内容,理解作者怎样有条理地写出飞机遇险的情况。

  2. 每人轻声有感情读,请体会哪些词句该怎样读,才能表现出“情况十分严重”。

  3. 指名分句读,读出感情,集体点评。

(点评要点:“突然”——语速要快,以示其突如其来;“强烈”——读重音,以示寒流之强度;“越积越厚”——速度略慢,以示其沉重;“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着就要撞着山尖了”

——语速应越读越快,以示其情况危急;“十分严重”——既要读重音,语速却减慢,起强调作用。)

  1.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1. 讲读第三段,以理解关键词句为主,从中体会周恩来的高尚品质。
  1. 自读课文第三段,要求:

①练读,读到熟练。(无不识的字,不读破句,流畅。)

②圈出能概括周恩来品质的一个词语。

③围绕周恩来的这一品质,写了哪几个连续的动作?每个动作前加了什么修饰的词语?请一一点出。体会这些词语怎样表现人物的品质。

  1. 填充:(不看书,完成书面练习。)

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 )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

( )到她面前。原来小杨眉的座位上没有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 )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杨眉背上,还( )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坚决同困难和危险作斗争!”

完成练习,核对,订正。

  1. 讨论自读这段课文的第②、③两个要求。

(讨论要点;见教材说明的有关内容)

  1.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三、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两段。

第三教时

一、复习。 1.默写生字。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两段。

  2. 复述:周恩来怎样不顾个人安危救助小杨眉?

    二、用欣喜的口吻朗读第四段。

三、总结课文。

  1. 飞机虽然化险为夷,但周恩来同志的伟大却永留人们心中。

  2. 解放后,周恩来同志任国务院总理。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

人民爱。

四、书面练习。

1.听写词语,并写出反义词:(用课文词语) 降低(升高) 加重(减轻)

软弱(坚强) 缓慢(快速) 2.听写词语,并造句

  1. 鼓励——

  2. 沉着——

  3. 除了⋯⋯还有⋯⋯

3.仿写第 3 小节。教师可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练习写出一个人连续的几个动作,并恰当加上修饰语。

(蔡幽凤)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长文短教板书设计

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 8 册第 21 课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文,是俄

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叙事诗。全诗共 11 节,叙述了渔夫的妻子为了享乐,对金鱼的要求越来越高,最后仍然一无所得的故事。这篇长达五页的世界名著,要求小学生们在两课时之内掌握,如果不搞好课堂设计,是很难收到理想效果的。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抓住了人物的特点,采用立体式板书, 形象、直观地勾画出了老太婆贪得无厌的形象,揭示了课文的中心,收到了长文短教、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备课时,我对这篇课文做了如下板书设计:

 远望望  仰望 - 图1

这幅板书,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提炼成了简明、系统、直观的立体图, 形象地把老太婆越来越膨胀的贪心暴露无遗: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当女皇→要当海上女霸王。五个体形大小不同的“贪”字有规则地排列起来与之一一对应,体现了贪心越大、要求越高,又揭示了贪得无厌的结果——一无所得。

教学时,我是按如下步骤完善这幅板书的:

一开始,我让学生边听课文的录音边完成如下练习:“——”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句子;用“~~”划出大海变化的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在学生做以上练习时,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勾出故事的主人公——贪心的老太婆。当学生听完录音时即讨论以上练习,然后板书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词(呈阶梯状)。这样一板书,非常直观地展示出了老太婆要求越来越高的事实。学生一见,大大激发了其学习兴趣。我又乘机加上阶梯式的线条,引导学生揭示出老太婆要求越来越高,最后一无所得,全是因为她贪得无厌。接着再有规则地从小到大写上“贪”字。

(邹瑞君)

《鹰王和鼹鼠》教学实施设计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已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吗?

生:《狼和小羊》。 生:《自相矛盾》⋯⋯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板书:鹰王和鼹鼠)鼹读 yàn(拼

读)。鼹鼠是鼠类中的一种(示投影)它的毛黑褐色,嘴尖、眼小,白天住在土

中。

鹰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课题中称“鹰王”。翱翔在高空的鹰和长期生活在地底下的鼹鼠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事呢?听录音了解一下。

师:本课生字不多,大家在轻声读课文时,遇有生字可借助读拼音读准音,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所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师:本课有 6 个小节,请 6 名同学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不读破句。

师:下面读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 1。示填空:

鼹鼠知道鹰王要在那棵树上筑巢,便告诉鹰王 ,鹰王却 ,结果 。

师:通过三读课文以及填空练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下面我们就要进一步学懂课文。

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第一节。谁来说说:鹰王挑选了怎样的一棵橡树,目的是什么?

生:鹰王挑选了密林深处的一棵橡树。生:鹰王挑选了一棵高大的橡树。

生:鹰王要在这棵橡树上定居下来,孵养小鹰。

师:(板书:孵养 定居)请同学们拼读后,看看“孵”字的第六笔笔画是什么,“孵养”是什么意思。

生:第 6 笔是“│”。

师:(指“孵”字中的“卵”),“卵”是鸟类的蛋,“孵”指鸟类从蛋里孵化出来小鸟,“养”是养育。“孵养”就是孵化、养育。说说: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孵养”一词的?

生:分别理解“孵”“养”的意思,再合起来理解。

师:对,我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理解“定居”一词吗?

生:居是居住,定是固定。合起来是固定地住下。

生:居是居住,定指长时间。合起来是长时间地居住。

师:鹰王要在密林深处一棵高大的橡树上定居,孵养小鹰,也就由此引出了整个故事。指导写字(略)齐读这一节课文。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略)

师:这一课继续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二节。

听说鹰王要在那棵橡树上定居的消息,鼹鼠来警告了,什么是“警告” 呢?(板书)能换一个词吗?

生:可以换“劝告”。

师:你们读读鼹鼠的话,这里用“劝告”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行。鼹鼠是指出了这棵橡树很不安全,不能住。

生:警告虽然有劝告的意思,但它的语气较重。所以这里不能用劝告。生:因为鼹鼠的话,着重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用“警告”更确切。

师:对!你们能说说:刚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警告”的?

生:我们先找到“警告”的近义词,再比较它们在意思上、在用法上的异同点。

师:是啊,我们用与近义词相比较的方法来理解。接下来大家读读、找找在鼹鼠的话中,哪些词语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生:我找的是“不能住在这里”“它的根几乎烂光了”中,“不能”、“烂光”两词。生:我找的是“这棵橡树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中“随时”“倒下”两词。

师:用生硬的语气读鼹鼠的话后问:这样读行吗?

生:不行,因为鼹鼠是“壮着胆子”来警告的。

师:什么是“壮着胆子”?鼹鼠为什么要“壮着胆子”来警告?

生:因为鹰是鼠类的天敌,所以鼹鼠要壮胆和它讲话。

生:“壮着胆子”是鼓起勇气的意思。鼹鼠知道鹰王是看不起自己的,而自己的话又是让鹰王改变自己的决定,所以,要壮着胆子来警告鹰王。

师:理解了“警告”、“壮着胆子”的意思,就能正确读出鼹鼠说话时

的语气,请同学们先自己读,再大组交流。(略) 师:鼹鼠的警告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事情的结果是“橡树倒在地上,孩子摔死”中看出鼹鼠的警告十分正确而且及时。(板书:树倒孩子摔死)。

师:对。这就是课文第 4 节的内容,大家读一读。

生:我还从课文第 6 节中看到:鼹鼠“一直”在地底下打洞,和树根十分接近,所以它是在了解、掌握了情况后才发出了正确的警告。

师:好,大家把课文第 6 节读一读。

面对鼹鼠的正确警告,鹰王的态度怎么样?请大家默读第 3 节课文后分别用“——”、“⋯⋯”划出鹰王是怎么想怎么说的句子。

师:鹰王认为的“怪事”是什么?

生:指“我鸟大王还不如鼹鼠的见识?”(板书:见识)

师:什么是“见识”?可以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

生:可以用先拆再合的方法理解,“见识”就是见闻和知识、学问的意思。

师:这句话不用反问句怎么说?用了反问句起什么作用?

生:“我鸟大王不会不如鼹鼠的见识。”用了反问句更突出了鹰王瞧不起鼹鼠。(板书:瞧不

起)

师:试一试,怎么读出鹰王瞧不起鼹鼠的语气?(略)

下面一句话更突出了鹰王的骄傲。请大家读一读,圈出最能反映鹰王态

度傲慢的词语,再大组交流。

生:我圈了“竟敢、干涉”两个词。(板书:竟敢、干涉)

师:说说你可以用什么方法理解上面两个词的意思。

生:我用合成法理解“竟敢”就是“竟然敢”的意思。

生:我用“干扰”、“过问”等近义词来理解干涉。不过,它有不该管又硬管的意思。

师:怎么读才能正确表达鹰王的感情?谁来读?(略) 师:鹰王这么想、这么说就怎样做了?读——

生:“它不跟鼹鼠多哆嗦⋯⋯小鹰孵出来了”。

师:请一个同学读课文第三节,其他同学评一评他是否正确读出了鹰王的语气。(略)

不幸的事情发生以后,鹰王的表现怎样了?

生:看到树倒孩子被摔死的结果,鹰王十分后悔。

生:树倒孩子摔死了,鹰王十分怨恨。(板书:后悔、怨恨)

师:是啊,从鹰王哭诉的话中,我们可看出它的后悔、怨恨之情。怎么读出这种感情呢?你们先准备一下,然后读给同桌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

哪一组同学大组交流一下,同学们听了,评评他们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 为什么。

生:我觉得某同学用低缓的语调读鹰王的哭诉,很好。

生:他在读鹰王哭诉时,突出了“竟会”“转眼之间”等词,表现了鹰王对这事情结果的出乎意料和无比悲痛。(板书:竟会)

生:某同学越来越快的速度和逐渐升高的语调来读鹰王的怨恨之情,读得很好,它反映鹰王已经很后悔了。

生:他在读时,突出了“怎么也不会想到”、“千真万确”、“竟是”、“惩罚”等词,突出反映了鹰王对自己不听劝告的悔恨。(板书:竟是)

生:我觉得这里不仅是悔恨,更是鹰王对命运严厉地惩罚自己的不理解、埋怨。

师:大家说得很好。不过我发现你们有一个地方读错了,现在听我读一下,想想我为什么这样处理。

范读:“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只鼹鼠的警告竟是这样的千真万确,命运竟会这样严厉地惩罚我!”

生:老师在读这个长句子时,“想到”后面有个较长的停顿。

生:因为后面的两个小句子都是鹰王“不会想到”的内容,所以“想到”后面要有一个明显的停顿。

师:下面请男女同学分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五小节。

大家读得很好。你们能运用“联系上下文”思考、理解的基本方法读懂课文,更在理解了词句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语气、速度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读了课文,想想它着重让我们从谁的身上受到教育,什么教育。

生:课文让我们从鹰王的身上受到教育。

生:教育我们不能盲目自大而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

师:对,它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请大家把全文朗读一下。(略)

(易蔼芙、陆兰英)

《蛇与庄稼》思路教案设计

思路,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围绕中心、谋篇布局所展开的思维线索,即作者构思的脉络。“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思路教学法,就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摸清、理解作用的思路, 找出字、词、句、篇维系的线索,寻找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轨迹,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的一种方法。

《蛇与庄稼》(五年制第八册第 20 课)是一篇逻辑性很强,充满哲理的优秀散文。文章通过列举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之间有着各种简单的或复杂的联系和变化,它们之间是互相关联和制约的关系。本文的行文思路是:列举事实,加以分析,然后作出结论。难点是:如何认识事物间的复杂联系;从事物间各种联系和变化的普遍现象中, 如何认识带共性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本人认为:运用思路教学法能较好地掌握这篇文章的思路、内容, 突破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学片断设计如下:

一、初读课文,感知思路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 课文举例讲了哪两种事物的关系?(可以分解成两个小题目:①为什么田里有了

蛇,庄稼就会取得好收成?蛇与庄稼有什么关系?②为什么从村子里猫多猫少,就知道那里苜蓿长得怎样?猫与苜蓿有什么关系?)

  1. 课文主要说明了事物之间的什么特性?(也可以分为两个小题目:①事物之间

有没有联系?哪些是简单的联系?哪些是复杂的联系?②从事物之间的关系看,事物之间有什么特性?)学生从读文中初步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从整体上感知了作者的思路,

然后按思路给课文分段。

二、阅读理解,进入思路

按以下几个步骤提问导读,把学生思路引入作者的思路: 1.扣题引导,把握思路。

①提问思考:本文课题有什么特点?(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用“与”连接,说

明两者之间有联系。)②读第一段回答: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本段可分几层,每层

主要内容是什么?层与层之间是什么关系?通过导读,了解作者运用“举事例——分析——结论”的归纳思维方式,采取由果溯因的倒装写法,讲清事物间存在着因果联系。③在教师指导下理出如下简图:

 远望望  仰望 - 图2

  1. 学生自学,印证思路。

 远望望  仰望 - 图3自学第二段,按学第一段方式,参照上图归纳本段内容及思路,弄清“猫与苜蓿”的联系。

  1. 归纳总结,领会思路。

学第三段,了解本段思路。

①默读思考:本段分几层,每层讲什么?

②用简图画出本段思路。(列举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一步说明事物的联系和

变化。)提出本文的中心。

三、返顾全文,深化思路

  1. 编写各段提纲。

  2. 了解全文写作方法。

(从分述到总结,先事实后结论)

  1. 总结全文思路:

 远望望  仰望 - 图4

根据以上思路,弄清课文所阐明的道理: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因果联系, 有复杂的、简单的。对复杂的联系,我们一定要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 从个性到共性,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属性,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研究和处理好各种事情。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规律。

思路教学法有析题法、归纳法、质疑法、延伸法、图示法、类比法、求异法、诗句揣摩法、板书诱导法等。上述教例运用的是提问导读法。我认为,只要因文而异,用法得当,就能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童理君)

《新型玻璃》四步式教案设计

《新型玻璃》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文中介绍了 5 种新型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的特点、用途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教学这篇课文,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学生文中的说明方法,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本课教学建议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共有 6 个自然段。第 1—5 自然段分别具体介绍了 5 种新型玻璃的特

点和用途,第 6 自然段概括说明它们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课文的前 5 个

自然段,各段之间是并列关系,而前 5 个自然段与第 6 自然段之间是“分—

—总”关系。这种结构安排,使课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为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时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然后让学生弄清以下两个问题:

  1. 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按顺序把它们写下来。

  2. 全文分几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精读,深入理解内容

由于课文前 5 个自然段的段式结构相同,因此,教学时可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段精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举一,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第 1 自然段的教学,先出示小黑板上的思考题: 1.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找出有关的词句。

2.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特点的?这样说明好在哪里?

然后,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认真阅读,边读边划思考回答。

反三,即引导学生运用上述学习方法,自学第 2—5 自然段,并填写下列表格:

玻璃名称

特点

用途

说明方法

夹丝网防盗玻璃

丝网通电源连报警器

自动报警

举例

夹丝玻璃

变色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教学第 6 自然段,要让学生知道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发展,以后会出现更多的新型玻璃。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总结概括全文内容。

三、练说,强化知识记忆

练说,是强化知识记忆的有效方法。因此,要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设计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练说。如“以人代物”,让 5 位同学分别替代 5 种新型玻璃, 然后作自我介绍,自我推销;或者“角色转换”,让学生当“记者”、“用户”、“厂长”、“经理”,

通过采访询问来介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等等。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知识的记忆效果,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四、练写,促进迁移运用

课后第 3 题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家或附近的工厂、学校、商店、家庭应用了哪项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然后就这项成果的特点、用途写一段话”。根据这个要求,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指导学生选择自己身边熟知的一项科技成果,然后学习文中的段式结构和一些说明方法,把它的特点、用

途用一段话写下来,从而使学生在读写迁移的练习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 学以致用,又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教育。

(王兰柱)

《记一次劳动》作文教案设计

记一次劳动(包括家务劳动)是六年制语文第八册“基础训练 8”第七题,这次作文的要求是:“要写得真实、具体”。

【教学目的】

  1. 记叙一次劳动的全过程,做到真实、具体、完整、有次序。

  2. 仔细观察、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步骤】

(一)写前训练

  1. 在作文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次劳动,使学生身临其境,观其情,见其人,闻其声,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中激发写作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回忆,口述劳动经过、场面、表现。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最后一段时间你参加了哪些劳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②这项劳动是在什么时间,什

么地点进行的,有哪些人参加?③在劳动中大家表现得怎样?

  1. 比较下面几段话,看看哪一段写得具体、真实。

①我做饭时,把米淘了一遍又一遍。

②今天是我第一次独立做饭。我想一定要做好,所以把米淘得非常干净。

③傍晚,我按照妈妈教我的办法开始煮饭。我量了两碗米,再舀两瓢水倒进饭盆里,用手轻轻地搓。水浑了,我就把水倒掉,然后再舀些水倒进盆里,让浮在水面上的糠皮、杂物顺水流掉。我又把杂在米中的稻壳和沙粒拣了出来。就这样淘了三次,水清了,米也就淘好了。

  1. 把下面短文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具体,要联系实际想一想,妈妈是怎

样教的?洗衣服有哪些具体办法,要把过程写清楚。

〔例文〕

一天,妈妈指着盆子说:“小红,这是你换下来的衣服,泡在水里已经十多分钟了。现在我来教你洗⋯⋯。”

(二)习作指导

  1. 审题

把“基础训练 6”第七题和本次作文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异同,弄清本次作文题目的要求。

文题的不同点是:“基础训练 6”第七题对文题只限定了事件的性质, 但没有限定写哪件具体的事,只要是自己深受感动的事就行,平淡的、印象不深的不能写。本次作文题目限定了内容范围,必须记一次劳动,超出劳动以外的事件不能写。

文题的相同点是:都要求记叙一件事,都有“写具体”的要求。

通过对文题的分析比较,要使学生明白,“劳动”一词涉及的面很广, 可写社会公益劳动、校园劳动,也可以写家务劳动,但必须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亲身体验的劳动,而且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体会,不能虚构。

  1. 借鉴

引导学生重温《劳动最有滋味》和《雨中》这两篇课文,使学生借鉴课文是怎样写劳动过程的。例如《雨中》描述了一个阴雨的傍晚,群众帮助拉车送货的姑娘拾

撒在地上的苹果的事,反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这也是写了一次劳动的过程。课文是按“撒苹果—— 拾苹果——拾完苹果”的顺序写的,先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事件的起因,接着把过路人主动帮

助拾苹果作为主要部分具体地描述。课文写了人们拾苹果时的表情、动作、语言;写了孩子们动脑筋想办法;写了姑娘的内心变化。这些都写得逼真感人。通过重温课文,要使学生明白,

写一次劳动除了要交代清楚六要素外,还必须具体、逼真地再现劳动中人们

的表现,包括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劳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怎样解决的等等。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用词造句要恰如其分外,哪些话要先说,哪些话要后说,哪些地方要总说,哪些地方要分说,哪些事要详说, 哪些事要略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依据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1. 参考文题

为了帮助同学们命题和选材,可以提出一些文题供学生参考,并鼓励学生自己拟出有创造性的题目。

《妈妈教我学做饭》

《周末大扫除》

《植树》

《记一次夏收劳动》

(三)独立试写

按照以上的训练和指导鼓励学生选择与劳动有关的感受最深的材料列出写作提纲,通过反复修改,然后进行写作。遇到疑难问题要记下来。

(四)质疑评议

1.让学生分小组分别交换自己的习作,细读后提出:还有哪些地方按要求写得不够详细,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根据他人的意见,再认真思考及修改。

教师要在巡视时了解学生试写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列出重点题目进行讨论,然后将学生的习作按上中下三类,各分别选出一至二篇,在班上交流, 师生分析,指出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五)修改成文

通过质疑评议和例文分析,让学生找出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或重写,教师同时分类指导。

(六)总结讲评

教师讲评要注意鼓励、引导,个性问题不宜课堂集中点评。要紧扣本次作文的要求,结合学生习作中暴露的问题,采用赏析的方法,或让学生读作文、谈体会,或印发佳作、出墙报等,同教师评点相结合。要让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领会文章的精妙之处和不足,找到修改的途径,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张新光)

《记一件小事》作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 通过选择辨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加强德育渗透。

  2. 了解写一件小事要选材真实,内容具体,能够体现文章的中心。

  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构思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在记叙一件事时,如何“把文章的内容写具体”是这次习作的重点,

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内容】

  1. 作文题目:记一件小事

  2. 选材范围: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3. 习作要求:选材真实、内容具体、体现中心

**【教具准备】**为了直观形象地使学生认识事物,浓缩课堂密度,提高效率,所以这次习作

需准备放像机、电视机、幻灯机等教具。

【课堂教学】

  1. 表演导入

请三位同学现场表演一个小节目,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1. 指导审题

(l)通过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对文章所写的内容有什么要求?(写一

件事,必须是小事)

(2)理解什么叫小事。(不大的、平凡的、普通的事) 3.明确选材

(l)指导选材:请同学们观看录像,看看发生在我们小主人公萌萌身边的小事,同时思考每段录像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是什么,然后回答。

  1.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观察、发言,我们明确了这次作文的写作范围,既可以写发生在学校里的小事,又可以写发生在家庭里的小事,还可以写发生在社会上的小事;不但可以写正面的,也就是好的方面的小事,还可以写反面的,不好的事;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也能写你看到的、听到的小事,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同学们选择的材料一定要真实,希望同学们做到心中有事可说,有事想说,有事要说,有事敢说。

  2. 讨论发言,开拓思路,指导选材。4.写作指导

  1. 出示幻灯,简介内容。

  2. 出示例文,师生评析。

  1. 例文

为了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足球比赛,放学后,兵兵在校园里练习射门动作,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打破了一块。第二天,来到学校后,老师问兵兵是谁打的,他说不知道,反正不是自己打的。在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兵兵才承认了错误。

  1. 同学们看了例文后觉得好不好?为什么?再加些什么就好了?

  2. 引导学生明确怎样才能把文章内容写具体的方法,记叙一件事,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物活动、细致的人物描写,能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使作文内容更加具体。

5.练习写作

  1. 给学生 5 分钟的准备时间,运用教师教给大家的方法,把自己的一

件小事口述下来。

  1.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一件小事,大家一起评析。6.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记一件小事》这篇作文,要注意只能记一件并且还是小事,选材要真实,文章的内容要写具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教师的这篇例文,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课后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写好自己的《记一件小事》。

附:板书设计

选材真实

记一件小事 体现中心

内容具体

《梅雨潭》图导文引教案设计

《梅雨潭》是看图学文。教学时,应以看图为手段,学文为目的,引导学生按顺序了解图意, 抓住重点、特点,体会画面的情景,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使之得到有效的读写训练。为此, 应设计好若干“图文对照”,层层展开,步步加深,达到以图悟文,由文生图的目的,使文情画意, 相得益彰。

(一)首次对照,明白画了什么、写了什么。

  1. 揭示课题后,先指导看图。要求:
  1. 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潭、亭、瀑)

  2. 画面上的景物各有什么颜色?(潭水为什么绿?是山岩绿树草丛的照映;山岩

为什么绿而带黑色?因为绿得太深了;山岩绿得发黑,使瀑布更显得白而发亮。)

  1. 从画面上看山岩有什么特点?(棱角分割了瀑布)亭造在什么地方?(突

出的一角的岩石上)潭是怎样形成的?(瀑流的冲击)

  1. 初读课文。要求:

初步读通课文;查字典自学部分生字新词。先弄清含义,再联系上下文, 思考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对照图画,弄清瀑、亭、潭的名称、方位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再次对照,懂得选择观察角度,怎样观察。

1.让学生再读课文,再看画面,并思考:

(l)在这三段课文中,你是否可以看出作者分别是从什么地方观察的? 从哪些句子中看出?(第一段的观察点在“山边”,离瀑布较远;第二、三段的观察点在亭边。)

(2)画面所展示的景物与哪一段课文相结合? 2.引导归纳各段大意,思考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作者在不同的观察点,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如第一段从“声”、“形”两方面概括写远望的梅雨瀑。第二段在亭边写近景,点明了“亭”与“瀑”的关系。第三段以作者的独特感受,从上到下具体描写了梅雨潭。)

(三)第三次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1. 精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这一段一共写了几句话?各写了什么?(第一句由题破文,从“潭”到“瀑”,引

出瀑布;第二句由三个瀑布引出“梅雨瀑”,进入正题;第三句以两个分句分别写远景中的梅雨瀑的“声”,和“色”。对课文中“踞”、“浮”、“拥”等的动态描写,以及亭如

苍鹰,山如环井的比喻,要细细品味,理会文章生动传神之所在。

  1. 精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并讨论:

这一段是怎样写梅雨亭的?写了梅雨亭的哪些方面?(先总述观察点;接着点

明亭与瀑、潭的方位和关系:亭前是瀑、亭下是潭;再写亭的位置: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像苍鹰“浮” 在天宇中;最后是作者的感受。)

  1. 精读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l)课文怎样写天气,天气与瀑布有什么关系?

  1. 作者看瀑布的顺序怎样?

  2. 瀑布的上、中、下段有什么不同?

  3. 作者为什么要重点写水花,是怎样写水花的?(要体会课文中对“冲”、

“撞”、“扯”等动态描写和“飞花碎玉”、“朵朵白梅”、“点点杨花”等形象比喻的用词准确。)

引导学生想象和体会作者看瀑布的心情,做到景中见情。

(四)反复对照,表情诵读,并体会其写作手法。

  1. 指导再次看图

将画面摄进脑海,充分调动形象思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赞美自然风光、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操。

  1. 引导归结写景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首先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以确定的观察点安排结构层次。要景中见情,抒发真情实感。)

(刘成玉)

《梅雨潭》讲读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写梅雨潭形成的原因,作者在山边感知到的梅雨瀑的声形。第二段写梅雨亭,“亭正对着那条瀑布”,是作者看潭观瀑的地方,但是,对亭的记叙描写“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却绝非作者在亭内所能观察得到的,弄清这一点,对发展儿童理解空间时间和知觉能力,更好地了解观察点、观察顺序和梅雨亭、瀑、潭的位置关系,进一步掌握观察方法是颇为重要的。第三段是作者对梅雨瀑观察联想后,用比喻词句描绘出的一幅梅雨瀑的生动画面。“动”在这里十分关键,没有“急剧的撞击”就没有“飞花碎玉”,也就没有“梅雨潭”之名了。然而,文字的描述具有抽象性,插图也是静止的,必须通过再造想象,才能在头脑里形成这动态美景的形象,从而深入领会文意,感受自然美, 和作者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激起共鸣。

【教学目的】

从图、课文后的习题以及教材系统看,应让学生主要掌握的有: 1.梅雨亭、瀑、潭的位置和观察方法。

  1. 抓事物特点和用比喻词句具体描绘的方法。

  2. 复习运用《怎样读懂一篇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并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段意,为学会《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做铺垫。

这三点是互相作用的,总起来说,就是教给方法,学习课文,获得运用这些方法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

把图、课文、课后习题组成一体,以问题引发,促动学生看图读文转发的自学方式进行教学。

  1. 请学生默读全文,看图。

  2. 请学生读第一段、看图、质疑:

  1. 梅雨潭是一个什么潭,怎样形成的?

  2. 作者走到什么地方,就听到了瀑布声,看见了瀑布形?

  3. 作者观察瀑布的这一天是什么样的天气,阳光好不好?那么,为什么“水”会“白而发亮”?(启示:观察图的背景)

  1. 请学生说第二段,看图、质疑:
  1. 梅雨亭是什么样子,是作者在亭内观察到的吗?想想、说说观察点和观察对象的关系。

  2. 作者选择了什么地方观赏梅雨瀑、梅雨潭,为什么?

  3. “人如在井底了”是作者在什么地方的感受,为什么?

  4. 说说梅雨亭、梅雨瀑、梅雨潭的位置。4.请学生读第三段,看图、质疑

  1. 瀑布为什么“也似乎分外的响了”?它从哪里冲下,为什么会“飞花碎玉般乱溅开了”?梅雨潭是怎样得名的?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梅雨瀑的?

  2. 作者为什么说“象杨花格外确切些”,这指的是什么时候?

5.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概括,然后,说每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这一课重点写的是什么?

【抓住事物特点,展开想象思考】

1.请学生读课文后第 3 题(1)、(2)两句。

2、回忆第三段讨论的两个问题,想想瀑布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具体描写的?

  1. 请学生读课文后第 3 题第(3)句——想想,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出一幅瀑布的生动画面,设想已身临这“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的画境, 谈谈感受。

(马业新)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心展开教案设计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是小学六年制第 9 册第三组的讲读课文。本组教材的读写例话是《怎样选择材料》。在选材方面,要使学生知道:1.要选择适合作文要求的材料,凡不适合的要舍得割爱; 2.选择到的材料比较多,要从中再挑选最适合写作要求的材料;3.材料选定以后,还要考虑其中的哪些材料需要详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文章,选取了英雄董存瑞一生中最辉煌、壮丽的“炸暗堡”事件来写。全文紧紧围绕“炸暗堡”这一中心逐步展开。其中“如何炸暗堡”是事情的核心部分, 最能表现英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写得最详细。其次“冲向暗堡”是炸掉暗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写得较详细。这两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设计以下教程:

一、审清题意,初探中心

  1. 从课题看,中心词是什么?(舍身 炸)

  2. 如果让同学们来写这篇文章,准备从哪几方面突出“舍身”?

这样提问,抓住了题目与文章中心内容的内在联系,审题过程中学生就能接触文章的中心及重点内容。另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了从解题到讲读课文的自然过渡。

二、精讲重点,体会中心

“冲向暗堡”和“舍身炸堡”是文章的重点,突出了董存瑞的高大形象,因此必须讲好讲透。在了解第一、二段的基础上重点讲读“冲向暗堡”和“舍身炸堡”这两部分。

  1. 教学“冲向暗堡”时,抓住三条线

敌人,董存瑞,战友,设计问题:

董存瑞冒着枪林弹雨向敌人暗堡冲去,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表现了董存瑞什么样的品质?

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具体描写的语句,教师板书:

冲

敌人机枪:扫射、疯狂扫射、一齐扫射

向战友:打一阵、再打一阵、接二连三

 向前跃进,匍匐前进,爬,

堡董存瑞

 受伤隐蔽 赴 猛冲

通过这一段的教学,董存瑞对党对人民赤胆忠心,为了战斗的胜利,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大胆沉着,机智勇敢的高大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树立起来了。文章的高潮是“舍身炸暗堡”,文章对这一段做了更细致的描写。

  1. 教学“舍身炸暗堡”,设计以下问题:

董存瑞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他是怎样炸暗堡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为什

么能克服?)课文是如何通过神态、语言、动作来描写的?突出了董存瑞什么样

的高贵品质?板书:

神态:

舍身炸暗堡语言:

动作:

以上提问及板书归纳,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最后由学生归纳出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理解了语言、文字,突出了重点,很快领会了文章的中心,产生了对英雄的敬佩之情,而且在写作上也进一步认识到要想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必须做到会选材、会理材。

三、品味欣赏,深化中心

设计问题如下:

  1. 全文是怎样围绕“炸暗堡”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上问题可以使学生对重点有更深刻的理解、掌握。英雄的高大形象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更加突出,而且还渗透了读写例话《怎样选择材料》的有关知识。

  1. 课文哪些地方感动了你,使你深受教育?

课文“舍身炸暗堡”这部分内容写得最感人,作者通过对董存瑞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了董存瑞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教师可利用电教手段把董存瑞炸暗堡时的特写镜头用幻灯放出来,再加上感情朗读课文。这时,课堂气氛经过渲染,学生们仿佛亲眼目睹了董存瑞的壮举,更加激发了学生对英雄的敬佩之情,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赵培华)

《狼牙山五壮士》写法引读教案设计

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其写法为中心,以理解课文内容为重点,以“壮士”为突破口,把握整体,重点引读,使学生弄清其内涵,在此过程中,学习写法,落实双基,提高认识,从而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点题、破篇,引选材

在学生自学课文的基础上,一开始就紧抓“壮士”一词设计下列思考题:

  1. “壮士”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指谁?

  2. 为什么称五位战士为“壮士”?

  3. 课文选择了哪些事例来说明“壮士”的行为?

通过上述思考题的引读,让学生明白“壮士”是指勇敢豪壮的人。本文的“壮士”是指五战士。因为他们在掩护群众转移,狙击敌人的战斗中勇敢杀敌,在弹尽枪绝的情况下毅然跳下悬崖,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为了说明“壮士”行为,课文选择了“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峰顶歼敌”、“英勇跳崖”等事例。这样点题引篇,学生很快就会弄清“壮士”的内涵,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二、破篇引段,分详略

在学生初步弄清了“壮士”的含义,了解课文内容后,再以“壮士”为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最能表现五战士“壮士”行为的“诱敌上山”、“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三个重点段,教学中可用“哪些事例最能表现五战士的壮士行为”这一思考题把学生引向上述三段,然后再通过作者的详细描写, 抓住重点词句和用挂图深刻理解五位战士的壮士行为。深化壮士的内涵和外延。使五位战士的高大形象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连段引路,归纳中心

通过上述环节,学生充分理解了“壮士”的含义,通过引读“接受任务” 和“诱敌上山”两段,使学生深刻领会全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中心。使学生获得对全文深刻而系统的理解,初步分清详略。

四、综合比较,引导写法

上述两步既使学生快、准、深地理解课文内容,又为学习“详写和略写” 做了有益的铺垫,因此,应立即引导学生通过综合练习,比较分析,分清详略,来学习写作方法。通过再次引读,弄清哪些地方详写?详到什么程度? 哪些地方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体会出这样写的好处,使学生明白详略得当、层次分明的道理,达到详而不繁,略而清楚,为完成本单元的写作训练重点打下坚实基础。

(马增寿)

《狼牙山五壮士》疑导式教案设计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个“疑——思——学”的读书顺序,揭示了学生求知规律,也启示我们教师要把“疑”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去。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巧设疑问,以疑激学,让学生在疑中思,思中学,学中疑,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谈谈我是怎样运用这个“疑”字来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

(一)设疑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课文通过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赞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和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壮烈精神。全文突出了一个“壮”字。因此,教学时可扣住这个“壮”字进行设疑。

新课伊始,在揭示课题时,让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 从《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课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

  2. 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五壮士“壮”在哪里呢?(造成悬念,激发兴趣)

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急于读课文,去寻求答案。

(二)思疑

这个层次的教学是学生从分析问题过渡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思维待以发展和提高的好时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思疑解惑呢?现代认识学派认为:“教师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现成地告诉学生,而必须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去内化。”教学中,紧扣“壮”字这个疑点,抓住文中体现“壮”的语言、动作和心里活动,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分析探讨,多方品味,让学生在议中思疑,思中释疑。

  1. 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这说明了什么?

  2. 五壮士是怎样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表观了什么?

  3. 准备转移时,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他们选择了哪一条?为什么?

  4.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后,是怎样高喊着口号与英勇跳崖的?这表现了什么?

通过以上四个问题引导学生逐层品味,步步深入,体会五壮士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受任于危难之际的“壮志”;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壮行”; 面对生与死两条道路抉择时的“壮举”以及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壮烈”。这样,学生对五壮士“壮”的光辉形象便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三)质疑

这个层次的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课文内容和中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着眼全文,围绕“壮”字这个中心,把还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和点拨,主要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去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五壮士“壮”的内涵。

 远望望  仰望 - 图5

设疑教学,能使每位学生的学习真正指向自己的疑难处,而且疑难问题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魏培兴)

《十里长街送总理》讲读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 了解首都人民送别周恩来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加深崇敬、爱戴和怀念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从课文的内容中体会表达的思想。

  3.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

**【教具】**挂图、投影或录像资料,配乐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阅读“导读”

了解本组教学内容,明确训练要求:学习本组课文,要在能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从内容中体会表达的思想。

二、简介周恩来总理

他是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他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赢得了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尊敬。1976 年 1 月 8 日周总理在北京逝世。首都人民自发地聚集长安街,在十里长街送总理(板书课题)。

三、边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录像、投影或挂图,边听配乐朗读的课文, 使学生进入情境,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第一段

(一)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告诉我们什么?

  2. 从哪些词句看出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人非常多?

  3. 等灵车时,人们的神态、动作、心情是怎样的?

(二)讨论、交流,并结合进行朗读指导。

(课文第一句既讲了天气阴沉寒冷,又暗示了当时“四人帮”陷害周总理、不准人们悼念周总理的阴暗气氛。讲人多,着重理解第二、三句中的“两旁”“挤满”“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第五至七这三句话,选取老人、青年和儿童的代表,通过对他们的动作、神态、心情的描写,来表现长安街上所有男女老少当时的心情。“焦急而又耐心”是表达人们心情的重点词语。“焦急”,是盼望能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是说不管要等多久,也一定要看到总理的灵车。)

(三)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灵车到来之前,人们等灵车的情景)

这一自然段可以作为第一段。五、学习第二段

(一)接下来,课文该讲什么了?(灵车到来时,人们望灵车、想念周总理的情景) 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这个内容的(第二、三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二)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 灵车到来时,人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

  2. 人们望着灵车,想到了什么?

(三)讨论、交流,并结合进行朗读指导。

(第二自然段四、五两句是讲灵车到来时,人们是怎么做的。“目光随着灵车移动”,是说目光紧随灵车,希望能多看一会儿。第五句是个长句子,具体写出男女老少望灵车的动作、神态。“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说明大家的表现非常一致:不约而同地站直⋯⋯摘下⋯⋯眼睁睁地望着⋯⋯ 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因为人人都想多看上几眼,生怕擦泪水耽误了望灵车。当时没有人指挥,事先也没商量。大家的表现如此惊人的一致,反映了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对总理的去世感到无比悲痛。)

(第三自然段讲人们眼望灵车时想到的——由十里长街送总理,想到十里长街见总理。昔日见总理的幸福,更增添了今天失去总理的悲痛。)

(四)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认识到这两段合起来讲一个意思,可以作

为第二段。练习归纳段意。六、学习第三段

(一)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思考:灵车渐渐远去,人们又是怎么做的?着重抓住以下词句理解:“牵动”,表面上说人们的心跟灵车紧紧相连,随灵车动而动,实际上说人们的心跟总理紧紧连在一起:“⋯⋯多么希望⋯⋯希望⋯⋯”表达了不忍总理离去的思想感情;“⋯⋯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进一步表达了希望总理去世不是事实,愿总理同人民永在的真挚感情。

(二)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七、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书写生字新词。

(一)自学生字,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识记字形。

(二)交流是怎样识记以下生字的。三点水旁:泣 洲

木字旁:槐禾木旁:穆

左右结构:佩 拄 腮 矫 躯上下结构:牵 妻

半包围:痕

书写,重点指导“槐”不要丢掉“厶”;“穆”右下是“少”字下面加两撇;“痕”是病字旁,不是广字头;注意“妻”的笔顺,先写上半部,再写下边的“女”。

(三)书写生词和思考练习 4 的词语。妻子 哭泣 牵动

二、归纳怎样从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

(一)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如,结合对课文第一句、思考练习第 3 题(1)来体

会。

(二)通过理解人们是怎么做的,体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说

明了什么。如,结合思考练习第 3 题(2)、(3)、(4)以及思考练习第 2 题来体会。

(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只要学生入情入境,仿佛自己置身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人流之中,就一定能读出失去总理的悲痛、对人民的好总理无比崇敬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背诵。

(一)先逐个自然段背诵,再背诵全文。

(二)根据“灵车到来之前等灵车”“灵车到来时望灵车、想总理”“灵车缓缓前进人们不忍离去”的线索,抓住句与句的联系和一些重点词句,进行背诵。

(三)可采用个人试背、指名背、全班齐背等方法。四、作业。

  1. 书写生字词,带有生字的词语做到能够默写。

  2. 背诵课文。

  3. 有条件的,组织观看电影《周恩来》或历史纪实系列片《伟人周恩来》。

  4. 预习《倔强的小红军》。

(崔峦)

第三单元整体教案设计

本单元四篇课文是按三类课文的顺序依次编排的,尽管文章的体裁不同,但都有共同点,

①除部分古诗外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②都体现了具体环境产生具体事物的特点。

所不同的是,《暮江吟》的兴奋之情产生于深秋幽静的夜景之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思乡之情是寄远居异乡的孤独之景所抒,《赠汪伦》的依恋之情产生于送别的热烈场面。《草原》一文以草原的美丽景色[自然环境]和草原人民衣食。住行人情风俗[社会环境]为主要内容,作者触景生情,抒食。发了自己热爱草原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蒙汉民族的团结友谊。

《田寡妇看瓜》以田寡妇看瓜的变化为主要内容,展示了土改前后中国农村的不同社会环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一位海港工人解放前后的不同政治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使人们的生活经历和感受置于具体的社会环境之中,从而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伟大真理。四篇课文依次安排, 逐步提高自学要求,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文之后用例话把单元读写知识理论化,最后安排作文练习,使阅读和作文紧密结合。现提如下教学建议:

讲读课文要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大纲提出:阅读教学“按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例如《草原》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访问记,讲读时,教师可以先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整体内容,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在访问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他从未见过的情景[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与他们一行人的相处场

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蒙汉民族关系怎样?从文中找出中心句,这

时初步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当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印象之后,按作者的访问过程,分层次学课文,

①按采访的经过[地点的变化]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②仔细阅读在文中勾、圈、点、划。分别指出:环境是什么?事件是什么?特点是什么?指导学生填写好由教师设计的图表式板书设计(板书略)。最后回到整体,指导学生参照板书,说明自己对环境、事物、特点的认识体会,这样讲读,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也必然逐步加深。

阅读教学要着力消化知识

教学《田寡妇看瓜》,应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与中心思想的基础上, 着力消化环境与事物的联系、特点、变化这些知识。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南坡庄土改前后的社会环境变化,秋生的典型变化,以及事物随环境变化特点,重点加深环境与事物因果关系的联系认识,并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图表式板书,加深事物与环境联系的印象。最后指导学生通过读议、品评,说出课文内容梗概。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则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抓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之后,让学生自己在文中圈圈画画,指出环境的内容以及事件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句。最后让他们自己参照前一课的图表填写自己设计的图表。

上好读写例话单元整体总结课

读写例话是单元读写训练的理论总结,教学读写例话要统观全局,全面系统地认识理解重点训练项目。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例话的指导目的、精神实

质,并且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出自己的体会,最后完成综合性作业[填空]:

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产生事件的原因是[时代背景],时代背景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共同点,是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所不同的是, 自然环境描写的是[自然界景色],社会环境描述的是[社会现象]。在以写景为主的文章里重点是

[环境描述],在以写事为主的文章里重点是[事件]的的叙述,我们读课文不但要分辩出文中哪些是[环境]描写,哪些是事物叙述,还要能体会出,它们为什么能够构成因果关系联系在一起?有什么特点?这样做既可以提高我们阅读水平,也锻炼了我们的分析能力。

设计单元整体读写结合训练

单元整体读写结合训练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仿写、改写、扩写、缩写、续写等。这些单项训练要体现针对性、灵活性、趣味性和层次性。《草原》可以搞缩写,写一篇小短文,介绍说明草原的风景和草原人民的衣食住行, 人情风俗。古诗可以搞改写,把诗歌改成情景交融的散文。

《田寡妇看瓜》可以搞续写,以“今日的南坡庄”为题,通过合理想象把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南坡庄社会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可以写成读后感。另外还可以搞补写,给学生一个短文, 只有事件,让学生通过想象在文章的开头补全环境描写,也可以给出一个环境,让学生去想出可能发生的事件。

(魏源成)

《草原》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的】**认识草原特点,提高认识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要求】

  1. 学会字词,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2. 提高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点】**认识草原特点,体会民族感情。

【教学难点】

  1. 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 体会第 2—5 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 以情贯穿,保持作者感情的连续性。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课文第 1 段;第二课时教学课文第

2—5 段。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 2 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9.草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谈一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与体会。

三、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了解大意。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 了解草原“天”的特点,理解草原的天为什么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体会作者激动的感情。

  2. 了解草原的特点,抓住“一碧千里”带动全段的学习。

  3. 体会作者感情。

  4. 理解“骏马”、“大牛”句。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 默读思考:作者在去牧业公社的途中,初入草原和接近公社时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结合“洒脱”、“怎么走都可以”及“河”句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2. 理解“欢迎远客”这层文字,结合“彩虹”“欢呼”句理解。体会主人的热情好客。

  3. 结合汽车“飞”与“走”的不同描写,深入体会作者心情的激动。二、学习课文第

    3—5 段。

  1. 第三段:结合“热乎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等语句,体会主人的热情,客人的动情。

  2. 第四段:结合蒙民的招待物品及人们的表现,体会主人的热情;结合“会心”等句,体会两族人民感情的交融。

  3. 第五段:结合主客表现,理解结尾诗句,深入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三、归纳全文,回到整体,揭示“民族大团结”的课文主题,体会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民族感情。

  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习体会。

【板书设计】:

19.草原

 远望望  仰望 - 图6

(张伟)

《草原》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的要求】

一、通过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讲读分析,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使学生了解蒙汉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培养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读写训练项目,加深对“展开丰富想象”、“抓人物特点”等训练重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加深对“展开丰富想象”和“抓住人

物特点”等训练重点的认识,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本文所写的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有的句子含义也较深,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

一、介绍写作背景和草原风土人情。

向学生提供有关反映草原风光和草原民俗的图片和读物。其目的是:① 为突破难点,理解课文作准备。②培养学生使用参考书的能力。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字词,重点理解下面词语:

回味、洒脱、迂回、襟飘带舞、拘束、羞涩、会心四、出示预习提纲

内容如下(教师巡视指导):

  1. 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 认真读课文,按“写景”、“叙事”给课文分两部分。并按课后揭示,概括第二部分各自然段的段意。

  3. 结合上下文,试着理解课后 2 题中的句子,为下节课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五、课上交流。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自由发言。

  1. 说说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2. 经过努力,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第二课时(讲读课)

一、抓住总结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清脉络,把握整体。

(一)板书课题。

(二)教师启发,引读,并板书总结句。

(三)按照“写景”、“叙事”的写作方法给课文分成两大部分。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围绕总结句,逐段读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把预习所得充分表达出来,使学生享受到自学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老师给以恰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完善、深化,达到正确认识事物的目的。

学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一)指名朗读第一段,要求学生按照写草原景色和写作者感受把全段分成两层。

(二)围绕“天涯碧草”这一特点,设计如下思考题,引导学生逐层读议。

  1. 草原的天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看后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2. 天底下草原的景色给作者总的印象是什么?找出有关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3. 找出具体写“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句子,谈谈这种景色怎么美丽?

出示草原的风光图片,指导学生看图欣赏。使学生头脑中建立的形象更加完善,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和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师形象的描绘,把学生带到草原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为下一步理解作者的感受作了铺垫。

(三)在这种境界中,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个思考题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难度体现在不能直接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而要进行独立思考,思考的依据又离不开课文的词句。这样,学生要读懂这句话就要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过程,不但要读,还要联系上下文想、说。体现了“语言—思维—语言”的学习过程。

(四)创设情境,丰富想象。

学生边听乐曲伴奏下的有感情朗读,边看图,边想象,使学生头脑中浮现出富于诗情的画面。

(五)小结写法。(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想象,运用恰当比喻。)

学习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虽然难理解的句子较少,但草原人民特有的风土人情学生较生疏,所以教学时应从整体入手,先理清文脉,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把草原人民特有的欢迎客人的方式作为理解重点,从而使学生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作者是怎样写出人物特点的。

(一)理清脉络。(据课后提示,概括第二部分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读议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1.指名朗读,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两层,并说出层意。

  1. 读议第一层,作者又进一步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辽阔、寂静)

  2. 学习第二层。

  1. 出示文中插图的幻灯片,图文对照,说说草原人民是怎样迎客的? 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重点理解比喻句,抓住表现“远迎、急切、盛装、人多”的词

语,学生谈理解,教师适当点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1. 作者是怎样写出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通过写草原人民特有

的迎客方式来表现的。)

(三)按要求自学三、四、五自然段。1.自学提示:

①默读课文。

②“相见”、“款待”、“联欢”的场面是怎样的?

③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思想感情。2.交流自学所得。

“相见”一段重点理解“也不知是谁的手⋯⋯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民族团结互助”。

“款待”一段重点理解“谁都有礼貌⋯⋯不拘束”;“歌声似乎比什么

语言都更响亮⋯⋯会心微笑”。

(四)回到结句,总观全文,深化整体。

教师利用板书和学生一起,从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和写作特点以及本课重点训练项目三个面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练习课)(略)

自评:

《草原》这一课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出发,我力图做到“加强预习,长文短讲,强化训练, 大量阅读”。

把课前预习、课外阅读纳入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之中,把预习作为讲读的基础,把讲读作为预习的深入,把课外阅读作为讲读的延伸。尽力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般情况下,我都这样安排课时: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第二课时读议课;第三课时练习和课外阅读课。

预习指导课是在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较强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不再把诸如查字典解决生字词、分段、概括段意等做为预习重点,而是把这些做为一种习惯来要求。预习课是把下一节讲读课中要解决的重点、难点交给学生。读议课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长文短讲。这节课仍以学生为主体。

下面,着重谈谈《草原》讲读课的教学特点。

一、以文章总结句为核心,设置教学步骤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一句是文章的结句,也是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浓缩。因此,在教学开始,我便引导学生抓住总结句,理清脉络,感知中心;进而围绕总结句,理解中心;最后回归总结句,深化中心。使教学思路与作者思路相吻合,教学重点突出。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领略草原的美景

《草原》第一段写景,作者文笔清丽,感情真挚。要想使学生领略草原美景,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但这些句子较难理解,是学习文章的难点。因此,教学时,我突出地抓住了写景的总句“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一碧千里”易懂,但整句话连在一起,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就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茫茫”,什么是“并不茫茫”,并重点理解“而”这个转折连词的作用。进而使学生体会到草原不仅仅是“一碧千里”,辽阔而碧绿的,而且景物清晰,没有空旷荒凉的感觉。

下面的三个句子具体写了草原美景。最难理解的是第三句。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了解这句话写了什么,再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比成中国画。(“渲染”、“勾勒”是绘画用语。预习时,学生已掌握) 并重点理解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不懂的句子,如:“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的景色怎样?“欲流” 与“流入”是否矛盾?使学生不仅理解了句子,而且感受到草原的美丽。

但这只是理解了单个的句子,学生的头脑中还不能形成整体画面。于是,我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描绘,使学生头脑中建立了草原美景的立体画面,把学生带到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中。同时,为理解作者的感受作了铺垫。然后,我用“就在这样的境界中,作者的感受油然而升” 一句把两层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为草原美景所陶醉。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欣赏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这种境界之中,达到感情的升华。

三、根据教材特点,恰当取舍,突出重点训练项目

《草原》第二部分,主要记叙了作者访问的经过,是教学的重点。虽然文字浅显,但草原人民特有的风土人情学生比较生疏,所以理解的重点也应放在这儿。(本课是最后一个单元的讲读课文, 没有设重点训练项目,而是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前面的训练重点,所以这里确定复习抓人物特点,以加深理解。)

教学“迎客”、“相见”、“款待”、“联欢”这四个场面时,我并没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重点读议“迎客”一段,通过对场面的分析,对比喻句的理解来把握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起个领路

的作用。下面三段由学生根据思考题自学,交流自学所得,老师给以点拨。

四、引导学生理解两大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文章写景、叙事两部分是有其内在联系的。作者是第一次来到大草原。草原的美景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要把这些记录下来告诉读者:是美丽的草原养育了淳朴热情的草原各族人民,也只有在新中国草原人民才这样欢畅,使大草原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一改旧日那“天苍苍、野茫茫”的凄凉萧索之状。今日,远道而来的汉族客人是来访问他们的,怎能不让他们欢欣鼓舞呢?

这两部分间的关系我是准备在总结全文之前揭示出来的,但预习时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我就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课上相机引导,使学生自己弄懂了两部分间的关系,达到了预期目的。

第三课时是练习和课外阅读课。内容主要包括练习和课外阅读。练习内容围绕授课的教学重点设计安排,使学生在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在练习中得到巩固,形成能力,然后在课外阅读中去运用。课外阅读也是围绕授课重点来安排,但所选的篇目不局限于一、二篇,而是尽量多地提供既反映课重点又各具特色的文章给学生。此时,老师的作用在于督促学生无论选择哪一篇文章,一旦选定就要认真地读完,并指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

(田永红)

《草原》教案设计(三)

【教学目的】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那么⋯⋯那⋯⋯”“既⋯⋯又⋯⋯”造句。

  3. 背诵课文第一段。

  4. 初步掌握文章中描写事物与环境联系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情景交融即事物与环境的相互联系。

**【教具准备】**录音机一架、幻灯机一台、自录配乐朗读磁带一盒、幻灯片若干。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生自学课文,总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你在图画里见到的草原是怎样的?草原上的牧民有什么风俗习惯?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者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情境之中,油然而生了特殊的感受,目睹了草原的蒙族人民接人待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了,让我们一起随着录音去参观访问。

二、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 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 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课文

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懂的字、词查字典解决。

四、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节写发生了什么事,同时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第一节: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 勾勒 骏马 奇丽 柔美渲染 回味 茫茫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第二节: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疾驰 迂回 洒脱 襟飘带舞

第三节: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四节: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拘束 羞涩 鄂温克

第五节:斜阳下的话别。天涯 斜阳

五、质疑

还有什么不懂的字词? 六、作业

  1. 练习作业第 1 题。

  2. 熟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讲读第一、二自然段,初步了解事物与环境的联系。一、讲读第一节

  1. 默读、分层次。

  2. 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看到的天空景色是怎样的?(板书:“那么清鲜,那

么明朗”)

  1. “那么⋯⋯那么⋯⋯”表示什么意思?谁能够用上它说一句话?

  2. 如果你置身于这样一种清鲜、辽阔的环境之中,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

    作者的感受又是怎样的?(板书:“总想高歌一曲”)

  3.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录音,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听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想象回到作者的描写,板书)

天底下 一碧千里平地 绿

小丘 线条柔美翠色欲流羊群 白色的大花

  1. 出示幻灯图景。重点理解“茫茫、翠色欲流、渲染、勾勒”同时进行朗读训练。

  2. 如果你置身于这番美景之中,又会产生如何的感受呢?作者又是怎样的感受呢?(板书:惊叹、舒服)

  3. 作者为什么会“惊叹”?“既⋯⋯又⋯⋯”表示什么意思?谁能用“既⋯⋯又⋯⋯”说一句话?

  4. 最后一句话写出谁的感受?为什么这样写?(骏马、大牛衬托景色的美丽)

  5. 小结:这节写作者初到草原看到的景象,从天空写到地面,置身于美丽的草原这一特定

环境之中,作者产生了特有的感受,情景交融。祖国的草原是这么美丽,让我们看这图景,听着草原音乐,把课文内容回味一遍,争取背下来。

(学生看图听音乐,教师随着音乐指点图景,即兴诵读)

  1. 指名试背。二、讲读第二节
  1. 作者欣赏了草原美景,随汽车继续往前走,初入草原和快到公社时, 作者分别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产生了怎样不同的感受?

默读课文第二节并在练习题上填写表一,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填写。

看到的,听到的

感受

初入草原

快到公社

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

牛羊成群,主人迎客响成一片

静寂

热闹

  1. “马疾驰,襟飘带舞”是何意思?

  2. 为什么说“象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 小结:作者初入草原,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处在这种环境,使人产生一种

辽阔、静寂的感受,接着作者快到公社时,看到了牛羊成群,主人迎客,听到了各种声响,自然引起了一种兴旺、热闹的感受。作者的感受由静到动,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在变化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变了,事物也在变化。

三、作业:

  1. 背诵第一节。

  2. 练习作业第 2 题、第 3 题。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讲读三、四、五自然段,领会中心,点明写作特色。一、复习检查

  1. 听写课后词语。

  2. 指名背诵第一小节。

二、讲读第三、四、五小节1.出示课后题(3)

主客是怎样见面的?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我们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1. 围绕以上问题,默读三至五小节,找出有关动词,填写在表(2)中,

(指名将找到的动词填在黑板上。)

主客见面

握笑说

盛情招待

联欢惜别

倒、摆、端、敬、唱

套马、摔跤、舞、唱

  1. 主客见面,作者写出了热情洋溢的气氛,主客之间是怎样握手的?(引读)怎样笑的?(引读)怎样说的?(引读)。你体会到此时大家的心情怎样?(高兴、欢乐、热情)有感情地朗读。

  2. 主客之间就是这么握着、笑着、说着,不知不觉进入了蒙古包,在蒙古包里,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蒙汉人民的深厚情意?

  3. 饭后,在草原上又举行了联欢告别仪式,让我们一起分享这蒙汉情深的欢乐吧。

(出示幻灯图景,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

  1. 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客要分别了,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

  2. 作者的诗句充分表达了这种心情。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意。

  3. 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节。

  4. 这三节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三、总结全文

  1. 从全文看,前面两节主要是写什么的?

后面三节主要是写什么的?

  1.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2.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略) 四、作业

课堂练习作业第 4 题。

附(A)

表(1)

《草原》课堂练习题

看到的,听到的

感受

初入草原

快到公社

表(2)(填写有关动词)

主客见面

盛情招待

联欢惜别

一、抄写词语:

柔美(

)(

奇丽( )(

骏马(

)(

回味( )(

洒脱(

)(

拘束( )(

绿毯(

)(

斜阳( )(

一碧千里( )( ) 翠色欲流( )( ) 二、填空: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 ,空气是 ,天空是 ,使我总想 ,表示我的 。在天底下,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 ,小丘也是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 绣上了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 轻轻流入云际。

三、造句:

1.那么⋯⋯那么⋯⋯

2.既⋯⋯又⋯⋯

四、根据理解填空:

  1. 课文前两小节主要赞美 课文后三小节主要赞美

  2. 解释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草原》一文是作家老舍先生访问内蒙古草原后写的一篇访问记。作者对祖国草原的美丽

景色赞叹不已,同时又热情地赞颂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意。文章文句优美,语言流畅, 不愧为语言大师、散文名家之大作。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事物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一段对草原美景的描述。关于这篇文章谈两点教学设计。

首先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境教学。学生对草原没有什么直接的感受,因而对第一段的理解比较困难。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特点,我确定了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准备了自己录

制的配乐朗诵磁带和幻灯图片。用表现草原风景的幻灯图片,学生所熟悉的草原音乐,教师的感情朗诵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这种形声效果,充分进行想象,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当学生所谈内容与课文描写大体相近时,说明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较好的认识,教师则在一旁稍加指点,使学生的认识与课文内容达到统一。采用这种方法教学,从情境到认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与“事物与环境”这一阅读训练重点的理解也是一致的,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美的教育。

其次,采用多种练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阅读训练。在课堂上要扎扎实实地给学生进行读、写、说的训练,实实在在地教给学生知识和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篇课文分三教时完成。第一教时着重是预习,整体感知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质疑问难;第二教时是讲读第一、二段,体会事物与环境的联系和草原美景;第三教时讲读后面三段, 进一步掌握了物与环境的联系,体会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感情。预习、讲读和作业均在课堂内完成。

草原美景的理解光靠情境渲染是不够的,情境创设只能给学生增加感性认识。要真正理解草原的美景,还要从理解字词入手,同时加强读和写的练习。默读、听录音朗读、引读、齐读、诵读贯串在教学过程之中。讲读完了,用笔填写第一段中的重要词语,以巩固加深理解。在教学第二段的时候, 根据阅读训练重点设计了表格让学生填写。这一练习有一定难度,学生通过认真自学、填写、可以增加对事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同时让全体学生得到了一次训练。整节课应把主要时间给学生进行读、说、写的训练。

(滕春友)

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文章段落之间的联系。十、十一课都是横向思路。

《太阳》分述了太阳的特点及与地球、人类的关系,这两大部分用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连接起来,全文用太阳的光和热的作用这条线索穿起来,十二课和《水晶宫的秘密》是纵向思路。《避雨》用明暗两条线贯穿全文,明线是下雨→避雨→谈雨;暗线是“多么有心计的姑娘呀”。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重点讲读课文《太阳》可用表解型的教学结构,设计一个能概括全文的表格,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全文,边填。

特点

和人类的关系

温度高

植物

动物

吃穿用

气候

疾病

《鲸》也可用表解型的教学结构。重点讲读课文《避雨》可用整体型的教学结构。从抓中心句“多有心计的姑娘呀”入手,推到重点段: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姑娘有心计?再分析第一段与全文的关系。最后设计一个练习: 如果用一幅画来表现课文内容,画面应是怎样的?用语言描绘出来。这样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法与学法建议】

教给学生抓线索,抓联系的学习方法。不管是横向思路的文章还是纵向思路的文章,都要找到穿起全文的线索。欲找到线索,首先要了解段与段之间是怎样勾连起来的。如《太阳》一文,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后,归纳:讲太阳离我们很

远。学习第二自然段后,归纳:讲太阳很大。远与大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内在联系是:因为远,看上去并不大,实际大得很。第三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会发热。太阳的光与热有什么作用呢?就引出了下文: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最后抽出贯穿全文的主线:太阳的光和热所起的作用。至此就找到了全文

的联系与线索。再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十一、十二课和独立阅读课。

《太阳》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2. 学习课文运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会用“虽然⋯⋯但是⋯⋯”,“如果⋯⋯就⋯⋯ 也⋯⋯”造句。

  4. 朗读课文,默写最后一小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十课《太阳》。板书:太阳

谈话: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这个落下去,那个升上来,人们热得受不了,

就请来一个叫后羿的人,射下了九个太阳。还留下一个。你们说这可能吗?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太阳呢? 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 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 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的?板书:特点

关系

三、讲读第一大段。默读思考。

这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么介绍的?

(一)讲读第一小段。1.指名读。

  1. 这小段重点介绍了什么?(板书:远)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为什么用“其实”呢?

  3. 指名读第一小段。

(二)讲读二、三小段。

按同样的阅读方法,看二、三小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1. 指名读第二小段。

  2. “抵”是什么意思?(查字典)

  3. 你怎样理解这段的内容? 板书:大

  4. 为什么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呢?

  5. 指名读第二小段。

  6. 指名读第三小段。

  7. 你怎样理解这段的内容? 板书:光 热

(三)默读、思考:

文章这三小段都介绍的是太阳的特点,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老师小结:作者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说明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 写得生动、真切。

四、讲读第二大段。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文章是怎样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的,我们看课文第二大段。

(一)指名读第四小段。

提问:1.文章的第一句话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1. 从哪里看出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板书:植物 动物 人

  2. 煤炭的形成和太阳有什么关系?

(二)指名读五、六小段。1.这两小段说明了什么? 板书:云 雨 雪 风。

2.前面讲到太阳和植物、动物、人的生存有密切的关系,云、雨、雪、风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三)指名读第七小段。

这小段介绍了什么?板书:杀菌老师: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四)(看板书)提问: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有关系的?老师小结:太阳与植物、动物、气候、杀菌的关系,这些都说明了太阳

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五)讲读最后一小段。

我们看文章的最后一小段,得出总的认识是什么? 1.齐读。

  1. 指名读第一、二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与以上小段的关系?

  2. 第二大段是什么样的段式呢?

  3.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 五、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主要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既然这是重点,前面为什么用那么一大段文字介绍太阳的特点呢?

老师小结:

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和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有密切关系。太阳是个能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太阳虽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给地球上的万物生长、人类生存送来适当的阳光温度、气候环境。正因为太阳有这些特点,才和我们人类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避雨》讲读教案设计

《避雨》(全日制第九册 12 课)一文记叙了作者去玉山人民公社的路上避雨时,遇到一位年轻的、有心计的公社女气象员的事。作者用第一人称写出了对女气象员的认识

过程。“多么有心计的姑娘呀!”是课文的中心句。根据课文的特点,作以下教学构想:

(一)整体感知,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首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全文,通过阅读,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 今年春天,即四月十三日,作者到玉山人民公社去,在路上遇到下雨;避雨时,遇到一位年轻姑娘,她是公社气象员。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因为这是个很有心计的姑娘,给作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来介绍她)进而让学生划出中心句。

(二)围绕中心句导读

在整体感知,找出中心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读议课文,体会课文是从三个方面突出姑娘的有心计。

  1. 避雨时与众不同的表现:

①大家早就挤进草棚避雨,姑娘在雨下得紧,衣服淋湿了的情况下才进来避雨;

②进棚后没像别人那样甩伞上雨水,脱衣服晾着,“她没有拧⋯⋯,也没有跺⋯⋯”;

③她在草棚最边上找了一块刚能避雨的地方;

④别人说着,谈论着,而她不声不响地站着。这些表现初步说明了这是位有心计的姑娘,从而开始引起了作者的注意。

  1. 姑娘向大家预告还有雨。

“像放开闸门的水一样”、“一下子”、“涌”、“只顾”等词语写出了大家急着赶路的心情。“只有那姑娘没有动。她抬头望了望天空,喊⋯⋯” 这些动作、神态、语言的刻画进一步说明了这是位有心计的姑娘。“果然⋯⋯” 这句话写出了雨来得快,来得急,下得大,证明了姑娘预告的准确,从而进一步引起了作者的注意。

  1. 姑娘和人们谈论雨情对答如流。

人们开始是好奇地发问,后来是故意考问,最后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而姑娘是有问必答,对答如流。“一年前的事像在她嘴边放着一样”。这就使大家对姑娘从“已经注意”到“惊讶起来”,并发出“多么有心计的姑娘呀”的赞叹。

(三)加深理解,深化认识

透过姑娘“有心计”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姑娘纯真美好的心灵,那就是她热爱气象事业,忘我工作,随时注意观察天气,关心农业生产,这是实质。课终让学生思考:“心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她是个“有心计的姑娘”?作为一

名气象员,“有心计”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并让学生完成下面作业(可让学生口述括号中的内容): 一名气象员有心计表现在——热爱气象事业,观察天气,关心工农业生产。

一名医生有心计表现在——( ) 一名营业员有心计表现在——( ) 一名农民有心计表现在——( ) 一名工人有心计表现在——( )

⋯⋯

通过口述,加深了对“有心计”的理解,深化了认识。

(四)体会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课文的段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课终让学生口述段落之间的联系。如有的学生说:第一段写作者路上遇到下雨,与众人一起到路边草棚里避雨; 第二段写遇见一个姑娘。第一段是事情的起因,第二段是事情的发展。通过口述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维迎)

《避雨》整体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有心计、果然、惊讶、积雨云、四指雨、春雨贵如油、打破沙锅问到底等词语。

  2. 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这位气象员介绍给我们的。

  3. 领会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事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

  4. 学习女气象员肯动脑筋、善于思考、工作认真负责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这位女气象员介绍我们的。

  2. 了解事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领会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前准备】

  1. 打印好的部分作业题和预习提纲;

  2. 生字、词卡片。

【各课时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1)教学生字、词,理解有心计、果然、惊讶等等重点词语。

  1. 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第二课时:讲读全文,使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课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从整体入手,解题二、教学生字、词

让学生自学,老师检查,弄清“晾、拧、筛”的音、形、义。三、熟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心计、果然、惊讶、拔节、积雨云、四指雨、春雨贵如油、打破沙锅问到底等词语。

四、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有好几种分法,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给以肯定。集体教学时按两段来分,用以下步骤进行引导:

  1. 课题是《避雨》,课文的哪些部分是写避雨的呢?(从第 2 自然段至

课文结尾)

  1. 除了写避雨以外的部分(第 1 自然段)是写什么的?(写避雨)

  2. 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全文分成两段,该怎么分?(第一段写遇雨;

第二段写避雨)重点段是哪一段?(第二段)可分几层?[可分三层。第一层(第 2、3 自然段)讲在草棚避雨,遇到了一位姑娘;第二层(第 4、5 自然段),讲这位姑娘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第三层(第6—18 自然段),讲人们和姑娘谈雨,点明这位有心计的姑娘原来是公社的气象员。]

五、分段、分层次读课文

反复读课文后第 3 题的四个句子,要求注意理解带点的词语。六、作业:

  1. 在生字本上写生字、词。

  2. 用形近字组词:

晾( )拧( )筛( )避( ) 掠( )宁( )师( )僻( )

  1. 熟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拟人句和比喻句。

第二课时

一、让学生提出自学不懂的问题。

二、回顾上一节课划分的段落层次,明确课文主要内容。

问:姑娘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作者是怎样描述她的外貌和表情的? 三、启发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多么有心计的姑娘呀!”通过读、议,弄清“有心计”在本文的意思就是肯动脑筋,遇事善于思考,有主见。课文的第二段就是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句展开叙述的。

四、引导学生用朗读、勾画

分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方法自学第二大段,看看第二大段是怎样围绕中心句一层一层充分地展现姑娘有心计的。

五、检查自学情况

  1. 第二段第一层写避雨时遇到了一位姑娘,这位姑娘和人们在避雨时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一动一静),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对比)通过写姑娘与众不同的表现说明了什么?(说明她在避雨时也不忘观察天气,是位有心计的姑娘。)

  2. 第二段第二层哪些地方表现了姑娘有心计?“果然”是什么意思?(表

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想的相符)雨停时,姑娘和大伙的表现又截然不同,这是一种什

么写法?(对比)(一走一留,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进一步反衬出姑娘遇事冷静,善于分析,有

心计。)

  1. 第二段第三层采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姑娘有心计?(对话形式)人们和姑娘在谈什么?(谈雨,谈去年春天的雨情。)

一读对话,看姑娘的回答说明了什么?[说明(1)姑娘有丰富的气象知识;(2)

熟悉当地的雨情,对去年春天的雨况了如指掌;(3)她关心农业生产,认真观察天气,研究气象是要用自然科学为生产服务。而这些都充分说明她是个有心计的姑娘。]

再读对话,想想“惊讶”是什么意思?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会怎么想?

小结:第二段第一层通过写避雨时姑娘与众不同的表现,初步展现了她有心计;第二层通过

写姑娘在雨停时的特殊表现,进一步展现了她有心计;第三层通过写谈雨时姑娘对答如流,充分展现了她是个有心计的人。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它围绕中心句“多么有心计的姑娘呀”,采用对比的写法和对话的形式,一层一层地通过具体的事实(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把这位有心计的姑娘介绍给了我们。

六、通过读、议理解

课文第一段写什么?这一段和第二段有什么关系?(第一段写路遇春雨,是事

情的起因,因为下雨、遇雨才会去避雨,避雨时遇到了一位姑娘,这姑娘与众不同的表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家才会和她谈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是因果关系,体现了事情发展的内在联系。第一段是这篇课文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姑娘的出场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环境,为表现姑娘有心计作

了铺垫,也为这篇文章奠定了喜悦的情感基调。)

七、总结全文

本文写了“我”避雨时遇到一位姑娘的事,全文分两段,第一段写遇雨, 第二段写避雨,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和对话的形式刻画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很有心计的女气象员形象。课文段与段之间是因果关系,一条“雨线”贯穿全文,段落层次间联系非常紧密。我们读文章时要注意看段与段之间是怎么衔接的,这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中心。作文时也要考虑段落间的联系, 这样才能写出逻辑性强,条理清楚的作文来。

八、回顾本课的主要学习方法

根据课文特点先找中心句,再找突出中心句的段落,看重点段是怎样通过具体记叙一层进一层地说明中心句的。最后再看其它段落与中心句的关系。

提示:以后遇到有中心句、概括句或总起句的文章,也可以来用这种方法去学。

九、口述练习

假如要你按照课文内容画一画,你准备画些什么?(提示:要能体现时间、地

点、事情、突出主要人物。一幅画就是一个场面。)

十、了解一下学生还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

第三课时

一、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二、讨论

这篇课文为什么用“避雨”做题目?“避雨”和“有心计的姑娘”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课堂作业:

  1. 找出课文中的拟人句和比喻句读一读,再抄写在笔记本上。

  2. 回答:第二段第三层写人们和姑娘谈论雨情,从姑娘回答的那些话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3.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然后在画的下边用自己的话写一段说明。(要

求写出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这个场面反映的主要事情)

【板书设计】

12.避雨

 远望望  仰望 - 图7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设计教法,指导学法,使在讲读分析课文时做到如叶老所说:“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力争体现出“自学, 导读,精讲,巧练”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学会本课应该学会的知识、生字新词、主要内容、段落之间的联系、女气象员热爱本职工作,善于钻研的精神等等,而且学会一定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特点:

(一)注重学法指导,使教与学有机结合。

其主要做法是:

  1. 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安排教学过程。

教《避雨》时,教者首先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即:什么叫避雨?《避雨》一课讲的是什么? 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写的什么?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整体的初步感知。在此基础上,再一段一段引导学生学习,结合上下文识字解词,分析句子,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段落,归纳段意,了解作者写人叙事、议论抒情的方法,使学生懂得本文是怎么写的,这是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化阶段。在对课文各部分深入分析和理解后,再回到整体上来,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板书简要总结全文,使学生懂得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能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个整体较之第一个整体来说,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入,更全面了,是升华的阶段。通过“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程序, 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探索,让他们入境、动情,从形看到神,以至明其理,使他们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中悟出“整体感识,部分理解,回归整体”是一条有效的学习方法。

  1. 通过抓中心句引导研讨。

根据《避雨》一文的特点,采用直奔中心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突出重点,带动全篇,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文的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上。为此,在学生初读课文熟悉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他们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多么有心计的姑娘呀”。接着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课文哪一段(第二段) 是紧紧围绕这句话写的,第二段的过程是怎么一步一步越来越充分地表现这个有心计的姑娘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课文为凭借,边读边想,圈圈划划,分析讨论,概括出:第二段第一层通过写姑娘与众不同的动作、表现,初步展现了她的心计。第二层通过写姑娘看云识天气,进一步展现了她的心计。第三层通过几组对话,从姑娘对答如流的话语中充分展现了这个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公社气象站的女气象员是个有心计的姑娘。学完第二段的第三层,看到姑娘对当地的气象特点是那么熟悉,把去年春天的雨情记得那么清楚,学生一定会和作者产生共鸣,从心底里惊叹:这是个“多么有心计的姑娘呀!”此时回顾并分析一下,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呢?作者是从避雨的所见所闻中,从姑娘细微的动作表情和具体实在的话语中产生的想法,发出赞叹;学生则是学习了课文的生动事例后作出的判断和概括。二者都经历到了由具体到抽象,由分析到综合的思维过程。作者详写的第二段内容就是紧紧围绕中心句开展的,所以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全文的要旨,就为深入理解全文找到了一个思考的中心。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这个有利条件,通过抓中心句来引导研讨,教学生学会分析概括,使学生不仅仅懂得这一课所包含的字、词、句、篇本身,而且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能够举一反三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能够用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去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

第二段讲完之后,教师紧接着引导学生讨论,第一段写路遇春雨,这与课文的中心句有什么关

系呢?第一段与第二段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经过讨论,学生们懂得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第一段是事情的起因,因为路遇春雨,才会去草棚避雨,人们才会在一起谈论去年春天的雨情。同时,第一段写下雨,写“春雨贵如油”,为下文作了铺垫,为姑娘的出场和表现她有心计创设了一个典型环境:在避雨时姑娘都注意观测气象,说明她热爱气象工作,善于钻研勤于思考。她把一年前春天的雨情记得滚瓜烂熟,说明她熟悉当地气象特点,关心农业生产,工作认真踏实,这些都和第一段写春雨有关。再者,第一段写春雨还为全文奠定了喜悦、欢快的感情基调,所以,第一段虽不是重点,却是本文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表现中心仍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样分析讨论,使学生以中心句为线索,理清了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单元训练重点也落到了实处。

(二)强调思维训练,使学生越学越聪明。

教《避雨》一文时,教师努力使课堂提问科学、灵活,符合学生的心理,尽力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比如:第二课时一开始,在让学生质疑问难后就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已经初步了解的课文大意, 提问:“全文分几段?每一段讲的是什么?”这是个过渡性的问题,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又一次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又要求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和紧紧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段落,这就提出了继续学习的要求与范围,是一种定

向的思维训练,在此以后的学习中,教师陆续提出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给学生一个自学探索的阶段,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看法。由于每个学生对所提的问题都有一定的认识,在进行全班性发言时,就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情绪。当别人回答问题时,就能聚精会神地听,暗暗地与自己的想法比较,从而打破了那种接收现成结论的被动状态,在争辩过程中,常常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这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训练,当学生思辩到一定程度,教师适时总结,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使学生由发散性思维迅速转向聚敛性思维,最后教师又计了一个口述题,要求学生讲一讲,如果要让你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你怎样描绘那一个场面,(要求体现出时间、地点、事情,突出主要人物)。这个作业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还要求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有一定创新的精神,而且为“基础训练 4”最后一道作文题“写一个场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个题容量很大,必将驱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这又是一种探索性的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文章的表现手法,到经过一番归纳、概括、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以至课后的作业设计,教师都注意引导学生勤思,善思,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陈锡莹)

《大森林的主人》讲读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大森林的主人”深刻含义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大森林的主人”。知道遇到困难要善于动脑筋,充分利用条件去克服。

  2. 能给课文分段,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森林的主人》。平时,经常有亲戚朋友到家来作客,这时我们就是主人,如果我们到别人家去做客,我们就是客人。那么,当主人和当客人有什么区别呢?这篇课文中谁是大森林的主人?为什么说猎人是大森林的主人,他是怎么做主人的呢?

二、扶放结合,理解内容

默读第一节,思考:“我”和猎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进入大森林的?为了让学生弄清楚这个问题,设计这样一个小问题:“我”和猎人乘坐的小船怎么翻的?要求学生抓住课文中有关的词句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学生通过阅读

课文、分析思考,概括出:因为秋雨下的时间长河水上涨,不易发现水下的树桩,再加上小船顺流而下,速度快,到了河身狭窄的地方,突然撞上树桩,所以船翻了。这时,学生不仅对翻船的原因有了具体、清楚、完整的认识,而且也明白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和猎人进入了大森林。

文章的二至十一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大段。这一部分也是文章的重点内

容,具体叙述了“我”和猎人克服了寒冷、饥饿和疲劳等困难在大森林里过夜的事,体现猎人的“主人”精神。我通过扶放结合的方法,先讲透猎人如何克服冷的困难,继而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猎人办法巧妙在哪里?总结出两点学习方法:①先弄清猎人解决困难的方法;②体会猎人办法巧妙之处。按照这样的学

法,师生共同研究猎人怎么解决“饿”和“黑”的困难的?办法巧妙在哪里?最后通过对比的方

法,体会在解决困难的整个过程中,“我”和猎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对一个很有办法,能充分利用大自然为自己服务,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的猎人形象有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通过对第二段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对猎人的“主人”精神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因势利导读第三段,学生很容易理解猎人那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讲读第三段课文时,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猎人生火让我克服了冷的困难,我

吃了猎人烧好的松鸡睡在暖暖烘烘的枞树枝上,有什么想法?②猎人怎么会这么有办法的(熟悉自然、注意观察、善于积累经验,特别是肯动脑筋)?猎人微笑着对我说了些什么?③“用”是什么意思?

猎人利用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最后一段话的?通过问题引路,学生不难说出:“猎人

之所以能利用大自然中的这么多东西,解决了冷、饿、黑这么多困难,正是因为猎人不像个客人让大自然为自己安排一切,而像个主人那样肯动脑筋, 自己动手去克服困难”这类话来。这样,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也能有所领悟了。

三、联系实际,谈体会感受

当学生认识到了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这样的道理时,这篇文章的学习算不算结束了呢?就阅读来说,不仅为了读懂文章, 更重要的是思想上有所收获,通过联系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把阅读中获得

的启迪运用于实践,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在这堂课结束前,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只有在大森林里才能当主人吗?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是怎样做主人的呢?这样,学生必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到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做主人的道理,明白了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自评

这堂课,我感到满意之处有以下几点:

  1.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大森林的主人》这篇课文中心明确,紧紧围绕中心,层次分明地安排材料,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一层深一层地经历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的理解,逐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深化了对中心思想的理解。教学结构层次清晰,课堂提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到位。

  2. 这篇课文是阅读课文,我采取了“半扶半放”的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好学乐学。

  3. 教学中能注意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它跟认识事物、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在讨论猎人生火的办法妙在何处时,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课文,找到了七、八处巧妙之处。例如:找干苔藓紧紧塞入弹壳,这样开枪时容易产生火花,引燃;烧着后,火很小,猎人又小心地把火吹旺,把树枝和树皮一点儿一点儿加上去,这样可以使火很快烧旺。可以看出,学生抓住了语言文字借助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从而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到猎人真有办法,对猎人产生敬佩之情。我还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第一段课文教学中讨论的问题“我”和猎人的“小船怎么翻的?”就是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分析、概括等基本能力的综合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吴琴)

《大森林的主人》“主—客”思想教案设计

《大森林的主人》(六年制九册)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我”和猎人在秋雨后进入大森林, 克服种种困难在大森林里过夜的事。启发人们要开动脑筋,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全文以猎人和“我” 的活动为线索展开叙述。教学时,引导学生对“主人”与“客人”的分析和研究,逐步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文章中心思想。

一、审题抓纲,感知“主”“客”

揭示课题后提问:“家庭里有主人,大森林里怎么有主人呢?什么样的人叫主人?和主人相对的叫什么人?”让学生知道主人能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支配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与客人是相对的。客人则相反。通过审题,让学生初步感知“主人”与“客人”的内涵,实际上也是抓住了这篇课文的“纲”

二、初读课文,寻找“主”“客”

在上述基础上,让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一节,然后提问:“这篇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文中究竟谁像主人,谁像客人呢?”学生能从整个事件中看出猎人像主人,“我”像客人。

三、精读重点,分析“主”“客”

找到“主”“客”以后,就组织学生认真分析“主”“客”的言行。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的重点段(第二段),着重讨论在困难面前“我”和猎人是怎样做的。

①冷。大森林里非常冷。“我冷得发抖,呆呆地望着猎人,希望他有个办法。”而猎人“在

一棵枞树的窟窿里找到了一些干的苔藓,又拿出一颗子弹,拔下弹头,把苔藓塞进弹壳⋯⋯把那拔掉弹头的子弹装进枪膛,对着地面开了一枪,从枪口喷出来的苔藓烧着了。”克服了冷的困难。

②饿。大森林里没有食物吃,猎人出去不多久“几只松鸡挂在他腰上,摇摇晃晃的”。“他

把火堆移到一边,用刀子在刚才烧火的地方挖了一个洞。”“把松鸡裹好,放进洞里,盖上薄薄的一层土,在上面又烧起一堆火。”克服了饿的困难。

③累。森林里没法休息。“我”的眼快要合上了。猎人折来许多枞树枝,把两个火堆移开,

利用火把地面烤热,人睡在铺了枞树枝的地上,暖烘烘的。克服了累的困难。

四、再读探讨,深究“主”“客”

在分析“我”和猎人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为什么说猎人像主人,而“我”像客人?让学生进一步透过言行抓住人物的本质特点。猎人在大森林里就像在家中一样自由自在,遇到事情不慌不忙,胸有成竹。他头脑灵活,办法巧妙,经验丰富,动作熟练,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能主动利用自然界的一切为自己服务,创造出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完全是大森林主人的样子。而“我”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全靠猎人为自己安排,完全是客人的样子。如果猎人也和“我”一样,那结果简直不堪设想。然后再找出有代表性的句子反复体会,验证“我”和猎人的特点。

五、总结联系,明理导行

在总结课文,明白文中道理的同时,更要联系实际,以“文之道”导“己之行”。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受到什么启发?

  1. 文中谁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3.你能举一个实际例子,说明只要开动脑筋,就能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的道理吗?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在自然界,人应该像课文中的猎

人那样利用大自然,自己动手去克服困难;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人就能成

为大自然的主人。文中的猎人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像猎人那样成

为自然的主宰者,而不是大自然的奴隶。

**评析:**本文内容比较浅湿,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关键是通过“我”和猎人行动的分析,掌

握文章的中心,渗透思想教育。所以在教学中,抓住“主”“客”这条线索,通过“感知—寻找—分析—深究—联系”这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披文入境,逐步理解内容,掌握中心, 并通过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认识,受到启发和教育。在读的方法上,采取粗读、精读、返读的方法, 突破了重点,节省了时间。

(王其华)

《白杨》课眼开掘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通过自学及重点指导,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会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2.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并在理想情操方面受到初步的鼓励。

  3. 引导学生从感性上领会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以物喻人,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4.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以物喻人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 幻灯片。

  2. 录音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1. 揭示课题,简介白杨(用幻灯片)。

  2. 掌握生字词。

①听写:戈壁、抚摸、介绍、清晰、新疆、浑黄一体。

②正音、正形。

③利用工具书或结合课文体会词语意思:戈壁表白、浑黄一体。3.默读课文:

①分段、概括每段重要内容。

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4.朗读课文(自由读)。

第二节

  1. 引言

⋯⋯爸爸是怎样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又是怎样借白杨来教育儿女的, 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1. 讲读全文

①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录音,看看在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板书并理解:高大挺秀)。

②为什么会感受到白杨是高大挺秀的?

③爸爸看到白杨,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体会“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

④引读第一段。

⑤当哥哥和妹妹在议论白杨时,什么问题使爸爸变得严肃起来(默读 4

—13 节)?

⑥指导阅读,理解爸爸的三句话。

  1. 找到爸爸说的话,弄清有几句,并想想这几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请一名学生朗读)

  2. 默读,把表现白杨生命力强的词语勾划出来,并想想为什么。

  3. 朗读:(突出重点词语),理解这三句话怎么表现白杨生命力顽强的。

  4. 各自有感情地读,注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感情。

  5. 体会句群关系,重点读第三句。

  6. 换人称读:用爸爸的话来赞美白杨。把“它”换作“你”。

  7.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把 16 和 14 节对比着默读,体会爸爸要表白什么?

  8. 默读最后一段话,想想爸爸为什么开始沉默,后来又微笑?爸爸的希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1. 小结。

①体会文章中心思想。

②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的。

③朗读课文。4.练习。

①分小组笔练(一组一题)。

造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

写话:写一、两句赞美白杨的话;写一、两句赞美爸爸的话。

②全班交流。

**评:**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知识性、文学性和思想性。语文教学应该根据这样的学科特点,扎

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维训练,并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渗透政治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使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在“实实在在” 上下功夫。“实”是“活”的前提,“实”是“新”的基础。

一、钻研教材要“实”

《白杨》是一篇思想性强的课文,富有文学感召力。它饱含着作者对边疆建设者们崇高的敬意,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无限真情。这篇课文是著名散文作家袁鹰的佳作,篇幅不长,构思巧妙,文字隽秀,感情丰富,确实是一篇好课文。它对于孩子们理想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对于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都是极好的范例。也正因为如此。处理好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把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白杨》的教学中任务就更突出。

课文深蕴的内涵,体现在朴实的字里行间。但是,文章主题、内容深刻,学生年纪小,阅历浅, 形成教学此篇课文的难点。

该篇课文安排在九册最后一个单元中,编者有复习巩固“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分清文章段落”、“领会文章中心思想”的意图,其中尤其是“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难度较大。

二、教学方法要“实”

  1. “实”在情感体验。主要表现在把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分三

步走:一,处理好主体事物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荒凉的大戈壁的特定环境中更深刻地认识高大挺秀的白杨的特点,悟出词语中含着的感情。二,紧紧抓住对爸爸说的那三句话的理解,由形过渡到神,把爸爸的精神和白杨品格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由表及里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三,由白杨过渡到人,扣住重点段落,结合上下文,体会文章含着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一步步接近文章中心,直至与作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1. “实”在语言感受。作者是通过语言塑造文学形象的,读者是通过语言感受去认识文

学形象并受到感染的。语言感受,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从小培养儿童的语言感受力十分重要,它有利于体现语文课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它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发挥形象的感染作用。如引导学生体会“高大挺秀”这个词,如果仅仅认识到这是指白杨的四个外形特点,那只是触及了表面,是没有生命力的。

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这是茫茫大戈壁这个特定环境中的白杨,是在浑黄一体大沙漠映衬下的高大挺秀的白杨,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杨那种浓浓的情意,这时的“高大挺秀”显出了生命力,这样为学生体会作者的思路,体会白杨品质奠定了感情基础,向着理解文章中心思想迈进了一步。教学中, 还要注意把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落实在句段的理解分析,落实在对事物的再造现象,落实在有感情的朗读指导中。

  1. “实”在研究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和谐轻松的气氛,减轻学生心理的压力,

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法,完成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渗透思想教育。

三、课堂训练要“实”

第一、扎实进行语言文字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落实语言文字和思维的训练,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白杨》教学中,我注意了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以指引学生思维的路子, 教会学生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把“高大挺秀”放到大戈壁这个背景中去理解,把爸爸和白杨联系起来认识,从爸爸和儿女对白杨的不同认识去体会爸爸的思想感情。

第二、扎实进行朗读和默读训练。朗读与默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这节课一方面按照大纲对五年级学生默读要求,既要通过默读理解内容,又要有一定的速度。也就是在运用默读技能理解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另一方面,根据本课教学要求,也加强了朗读训练。所设计的每一次朗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入课文意境, 与作者思想感情息息相通。如对理解爸爸三句话所设计的“读的训练”中有五次朗读,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找到并朗读有关句子→勾出重点词语,理解分析句子后进行初步的有感情的朗读→为理解句群关系的朗读→换人称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对白杨品格逐步有个深刻的认识。

第三、扎实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在《白杨》教学的全过程中,我力求做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表述能力和思维能力,力求使本课能有比较浓烈的“语文味儿”,能使自己的教学尽量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规律。听、说、读、写都要进行真正的、有实效的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和笔头表达能力,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认识过程的实际需要进行恰当的安排。同时,有意识地注意了分析与综合,想象与表达等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

第四、要进行扎实的训练,必须把“练”真正溶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要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感情,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经过有实效的切实训练,实实在在地理解和实实在在地运用,才有可能扎扎实实地掌握这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进行交际和发展思维的工具”。

总的教学体会,就是注重实效。在老老实实研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力求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

(吕美)

《白杨》“导路——入境——领悟” 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 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的志向。

  2.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 总是⋯⋯”造句。

  3.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白杨本质特性和爸爸的心愿。难点: 领悟爸爸的心愿。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 向学生介绍沙漠和白杨树的有关知识。

  2. 准备一幅能够分步拼贴的教学挂图和幻灯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审题:

  1. 课文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呢?

  2. 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

(二)老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 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戈壁 茫茫 清晰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分辨 介绍 抚摸 表白 沉思

  2.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 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

  4. 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

  5. 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

  1. 写近义词:介绍( )抚摸( )分辨( )高大挺秀( )

  2. 写反义词:清晰( )动摇( )软弱( )消失( )

  3. 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三个问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找出三个问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一位旅客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并借白杨表白了自己的心愿。那么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他是怎样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愿的呢?这是这节课学习重点。

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

小黑板出示:①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②“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③爸

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这节课我们就顺着这三个问句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部分。

  1. 列车在哪儿前进呢?齐读第一小节,读后回答:大戈壁是什么样的情景?

  2. 出示大戈壁的挂图。教师描述。

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黄沙。大风一起,飞沙走石, 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大戈壁是多么荒凉呀!

  1. 在这样茫茫的大沙漠上行车。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齐读第三

小节,读后回答:大戈壁上的白杨树长得怎样呢?

(高大挺秀:又高大又挺拔又秀丽。最高的白杨有 35 米高,相当于十层楼房那么高。)

  1. 老师在大戈壁的背景图上贴上一行高大挺秀的白杨树。

  2. 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的呢?分角色朗读 4—13 小节。

  3. 过渡:兄妹只知道白杨很高很直,不知道它为什么这么直,长得这么高,当哥哥提出这问

题时,爸爸的脸色有什么变化?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三)学习第三部分。

  1. 指名朗读 14 小节。读后小黑板上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然后逐句讲读。

第一句:“这白杨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1. “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2. 朗读比较,体会感情。

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1. 这句话讲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2. 指导有感情朗读。

第三句:“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

  2. 幻灯再现白杨与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抗争的情景。

  3. 老师描述:

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 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的品格!

  1. 小结,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三部分。

  1. 启发过渡:爸爸介绍白杨树时为什么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了呢?他为什么要想一会儿才告诉儿子和女儿呢?

  2.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你能不能从下面的一段话中看出?

  3. 引读 16 小节。读后讨论爸爸的心愿。

(爸爸的心愿是:不仅自己要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还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话既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又是在借白杨勉励自己,教育孩子。)

  1. 引读 17 小节。过渡:爸爸介绍的这一点白杨的知识和做人的知识就像

一粒种子播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这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成长呢? 5.老师读 18 小节。读后讨论:(1)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2)为什么他又露出

了一丝微笑?(3)“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作者仅仅就是写小白杨吗?

6.老师在大白杨树的旁边贴上两棵小白杨树。

(五)总结课文1.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成长。

  1. 抓住三个问句,总结文章的结构特点。

  2. 交流感受、升华中心。

(六)布置作业

1.造句:(1)哪儿⋯⋯哪儿⋯⋯

(2)不管⋯⋯不管⋯⋯总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远望望  仰望 - 图8板书:

评: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那么如何在高年阅读教学中抓住作者的思路,使教路、学路和文路和谐统一,同步进行,达到“入境始与亲”、“句句悟其神”的最佳境界呢?我试着在《白杨》一文的教学中作了尝试。《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礼赞了在新疆扎根落户的边疆创业者。文章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性——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个顺序组织文路的。小学生学习《白杨》一文的学路一般是:先充分感知白杨高大挺秀的外形,再深入理解白杨正直高大、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特性,最后领悟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以及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白杨一样在边疆扎根成长的崇高精神。把握了文路和学路后,教师如何组织教路呢?我认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在全文起了承上启下、串联全文的作用,是作者思路的外在体现。于是我把这三个问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 然后顺着三个问句学习全文。这样,教师、学生、作者犹如同乘一舟,探幽览胜,渐入佳境。力争教路、学路、文路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设计的一个指导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受到“教书育人”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语文教材是学生的生活教科书,语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生活导师。如何在《白杨》一文教学中把文与道的关系处理好呢?我在动之以情、潜移默化上做了文章。教学时,教师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力求让学生在《白杨》一文教学中既提高语文能力,又得到艺术享受,这是教学设计的又一指导思想。

二、教学特点

  1. “图文并茂”,创设情境

教材需要图文并茂,教学也需要“图文并茂”。“图文并茂”的教学能给学生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吸引学生尽快入境。如我教学《白杨》第一节时,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幅茫茫的沙漠图画:画面辽阔,色彩灰黄,地上沙丘起伏,空中风沙迷蒙。这时伴以教师传情的描述:“看,茫茫的大沙漠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黄沙。风沙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大戈壁是多么荒凉呀!”直观的图画,形象的描绘,一下子把学生带到那人迹罕至的大戈壁,为理解白杨和爸爸的品格作了很好的铺垫。这节课我在图画的运用上还作了较为巧妙的处理:随课文教学分步出示。这样,图画的逐步展示,教师的动情描述,增加了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新奇性,吸引学生逐步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1. “不拘一法”,化难为易

现代教学法认为,课堂教学应“不拘一法”,博采众长。《白杨》一文重点段写得含蓄凝炼深刻,教学时我采用了多种教法,“通过语言文字,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①比较法:把“从来”,一词去掉和原句比较,让学生体会到“正直高大”是白杨的本性。②情境教学法:用幻灯再现白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画面,加以教师的语言描绘,让学生充分感知形象, 进入情境,激发对白杨的崇敬的感情。③朗读教学法:在学生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让学生和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不拘一格的教法,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突破了教学难点,活跃了课堂气氛,发展了学生思维,陶冶了学生情操。

  1. 发挥自身语言优势,以情感人

以前多次公开教学后,听课老师都讲我的教学语言比较富有感染力。因此教学《白杨》一课时, 我就扬长避短,注意发挥语言优势,设计好导语、描述语、过渡语言和总结语。如学完爸爸介绍白杨的第三句话后,教师用了一句充满激情的排比句,礼赞白杨的品格,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白杨在风沙面前,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白杨在风雪面前,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白杨在干旱面前,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白杨在洪水面前,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不屈的品格!”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师只有不断锤炼教学语言,使之准确简炼、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才能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白杨》讲读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学会生字新词;会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 “总是⋯⋯”造句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理;教育学生服从祖国需要,勇于战胜困难。

  3. 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以及爸爸是怎样表白自己的心情的。

【教学难点】

  1. 爸爸介绍白杨一段话的含义。

  2. 人与树的联系。

【课前准备】

  1. 教具:幻灯片两张。(或一块小黑板,一幅教学挂图)

  2. 布置预习:

①运用工具书,自学本课生字新词。(了解“大戈壁,戈壁滩”两个词;理解“茫茫”、“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卫士”、“出神”等词语。)

②分段。找出疑难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步骤】

一、解题。

二、简介作者和背景。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整体了解) 四、检查预习情况。

五、学生质疑,释疑。

六、布置作业(带着学生质疑的问题自学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爸爸献身祖国、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崇高品德。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步骤】

(一)交待学习目的。

  1. 课文仅仅是在向我们介绍白杨吗?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2. 爸爸是怎样借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情的?(内容)表白了爸爸一颗什么样的心?(中心)课文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表白爸爸的心情的?(写法)

(二)分段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写法。 1.指导阅读步骤,学习阅读方法;理解第一段内容。

  1. 指名读第一段,边听边思考:这段写了什么?

  2. 带着问题默读第一段。

  3. 学生按思考题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大戈壁的环境恶劣,抓住“茫茫”、“浑黄一体”、“没有⋯⋯没有⋯⋯也没有”等词语; 理解白杨树的形象,抓住“高大挺秀”这个词;

写法:运用大戈壁衬托白杨;运用设问句引出白杨。

  1. 讨论:为什么这么写?(结合这段内容和直观形象的幻灯片来理解。)

  2. 总结学习方法。2.理解第二段内容。

  1. 按照思考题的顺序,轻声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这段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分层进行阅读)

  2. 指名读第一层,重点理解:“卫士”、“出神”在句中的意思。

  3. 读第二层,讨论:爸爸是从几个方面介绍白杨树的?

  4. 进一步理解:爸爸是怎样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情的?

白杨:哪儿需要,哪儿生根,不管风沙雨雪干旱洪水(坚强)。爸爸:边疆需要,扎根边疆,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坚强)。

  1.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爸爸说的话。

  2. 体会爸爸思想感情的变化。(抓住“消失”和“严肃”。)

  3. 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思想感情。

  1. 练习运用阅读方法,自学理解第三段内容。
  1. 练习用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段课文。

  2. 学生议论学习体会。教师点拨,弄懂重点语句的含义。

  1. 运用阅读方法,独立自学理解第四段内容。特别注意“微笑”一词,

    以深入理解爸爸思想感情的变化。

(三)总结(略)

(张虹)

《白杨》“析、读、悟” 三步教案设计及说明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白杨的特点,教育学生学习建设者那种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2. 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 指导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重点】**学习借物写人的表达方法,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领会父亲对孩子讲述的那段话。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

幻灯片或挂图一幅、朗读录音。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 揭示课题。

(板书:白杨)

  1. 导语。

  2.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了解主要内容。(抓中心)

  1. 教师范读。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讨论明确: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女前去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杨引起了议论的事。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 划:边读课文边划生字、生词及易错的熟字。

  2. 查: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词。

  3. 讲: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体会。(音、形、义各有侧重,教师作重点指导)

    戈:用部首查字法查“戈”部,理解“戈壁”的意思。

抚:注意读准字音,在字典中取准“抚”的义项,理解“抚摸”的意思。介:用部首查字法查“人”部。

清晰: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是指在大戈壁天和地的界限不分明。可举出反义词(清晰—模糊),近义词(清晰—清楚,分明)。

浑黄一体:全是黄色,分不清界限。指导学生在想象中体会。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对于生字新词的处理,还要在讲读时指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加深理解。)

  1. 学生默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抓思路)
  1. 提出要求:默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交流。(教师可提示: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写父亲和孩子们议论白杨树的。)

  2. 讨论明确:课文按记叙内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从窗口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写大戈壁和铁路沿线的白杨树。第二段(从“一位旅客正望着⋯⋯”到“⋯⋯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写父亲与孩子们议论白杨树。第三段(从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后),写孩子们将和爸爸一样地在边疆扎根。

  1. 作业:
  1. 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清晰 软弱 动摇

  2. 根据课后习题 1 的提示,认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课文,解词析句,完成课后习题,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待学习任务。1.板书课题。

  1. 导言。

  2. 概括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从整体入手)

(二)讲读课文(从整体到部分)

[讲读第一段](从整体到部分)

  1. 看图、听读、思考:大戈壁什么样?白杨树什么样?

  2. 默读思考:课文中怎样描写大戈壁?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划出主要词句)

  3. 读后讨论。(通过解词析句理解、体会)

  1. 课文中怎样写大戈壁?请你结合画面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大戈壁什么样?作者要写白杨,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2. 课文怎样描写铁路沿线的白杨树?“高大挺秀”的“秀”字怎么讲?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1. 教师小结。

[讲读第二段]

  1. 学生自由读,思考:父亲和孩子们是怎样议论白杨树的?

  2. 读后讨论交流。

  1. 这里的“一位旅客”指谁?这里的“卫士”指什么?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出神”呢?

  2. 请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思考:谁说的话是主要的?兄妹对白杨有什么看法?爸爸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的?

  3. 教师读父亲的话后提问:“表白”怎么讲?为什么说他在表白自己的心愿?

  1. 划出句中的关联词语,并按要求造句。

  2. 教师小结。

[讲读第三段]

  1. 教师引读后,提问:此时此刻爸爸又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呢?

  2. 教师小结。

  3. 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又回到整体)师生借助板书共同总结。附:板书设

写物:高大挺秀生命力强小树成长

白杨

|

喻人:扎根边疆不畏艰苦后继有人

[**说明:**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的指导思想是,必须让学生经历充分的阅读实践,

使其在认真读书中理解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内容,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使其既学习语言,又受到教育,同时掌握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为此,我采取了“解词析句”、“朗读感受”、“小结描述”三点做法,把读、讲、议、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解词析句,深入理解

课文的思想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文字的讲解,通过解词析句,帮助学生领会内容,体会感情,使之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教学时,我注意抓住关键词句精讲、细读,使学生由“语感”进入“情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悉心研究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白杨》这一课是以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的。因此,教学时,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生动形象地写物,是教学的重点,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恰如其分地喻人,则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本课借物喻人的深刻蕴含,在讲读课文时,我采用“解词析句”的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分析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来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词。抓住课文中“茫茫、清晰、浑黄一体、挺秀、表白”等一些最能表现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进行讲解。在指导学生解词时,不但启发学生理解词语的本身意义,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和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指导学生理解“高大挺秀”这个词语时,首先指导学生利用平时积累的知识说说描写参天大树时,一般常用什么词语?书中用了哪个词?接着,指导学生理解“挺秀”的“秀”字在这里表达什么意思;而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为什么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最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个“秀”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个“秀”字,饱含着作者对白杨的喜爱赞美之情。这样层层深入地讲解词语,不仅训练了学生辨析词义和准确用词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析句。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三句话,以及文章的最后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这是一种比拟的说法。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说比较生疏,也不易掌握。讲读时,我便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个句子的含义。首先引导学生理解: “这里的卫士指什么?”学生脱口而出:“指的是白杨树。”紧接着,又引导学生考虑:作者为什么不说“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出神”呢?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作者将白杨树比作卫士, 生动形象,更加突出了白杨树的高大挺秀,以及它对于戈壁滩的重要意义。这样,又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认识。

课文中“父亲”的话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句子含义, 我首先指导他们反复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话写出白杨的什么特点?它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通过逐句分析,最后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和生长特点(生命力强), 并使学生懂得,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指导他们学习书中的句式,运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这样既训练了他们运用词语的能力,又强化和发展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二、朗读感受,印证理解

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活动,应该贯穿于讲读教学的全过程。教一篇课文,如果只是一味地讲,左一个讲解,右一个分析,那样就容易把一篇完整的课文,讲得支离破碎,还占用了学生读的时间。学生没有阅读实践,阅读能力是得不到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加强朗读和默读。朗读和默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如果熟读深思,学生就会像演员进入角色那样进入课文的意境,从中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触到作者跳动的脉搏。

《白杨》这篇课文,作者通过白杨赞美了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讲读课文时, 首先要使学生深入领会白杨的高尚品格,然后把白杨的品格和人物的行为联系起来。具体地讲,就是把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和“爸爸”扎根边疆联系起来,把小白杨树迎着风沙成长和孩子们一定会在边疆茁壮成长联系起来。为了使学生深入把握文章的中心,我采用了教师范读、带读、引读和学生默读、自由读、分角色读、个人读等形式,并注意指导学生读出作者对白杨的赞美之情,从而表达对建设者的敬佩之意。

课文的第二段写父亲和孩子们议论白杨的特点,内涵较深,情感丰富。孩子与“父亲”对白杨的认识理解是不同的,情感也不同,哥哥赞美它“高”,妹妹则称颂它“直”,这只是孩子们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直,这么大”,父亲的话回答了孩子们潜在的疑问,讲了白杨的特点,其中含义很深,是让孩子们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杨的品格。学习这一段,首先,我让学生各自轻声读全段,思考:旅客们是怎样议论白杨的。这是从整体上体会人物的情感。接着,指导学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部分,要求学生体会孩子们的欣喜,父亲的深沉。又通过指名读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感情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默读点出重点词语,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最后,我带读“父亲” 的话,借以连通学生理解的思路,以形成完整的思绪。使学生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情绪上受到感染,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样,讲前读,讲中读,讲后读,学生的理解会在充分的阅读中加深感受,得到印证。

三、小结描述,升华理解

教学中,教师应当用完美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阅读课既要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分析,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语言,也要用教师对课文理解的语言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升华理解。

在讲完白杨的形象之中,我进行了如下小结:“普普通通的白杨树到处可见,在庭院,在公园, 在城市的街旁,在乡间的路边,对此,人们不足为奇。然而,在满目荒芜单调的大戈壁,看到这清秀挺拔的白杨树,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给茫茫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也给过往的旅客增添了快慰和喜悦。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于是,白杨便成了旅客议论的话题。”这样的小结,再现了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形象,使学生情绪盎然,犹如置身于茫茫的大戈壁,看到了白杨的身姿,既加深了对白杨形象的理解,也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

在讲完白杨的特点以后,我这样进行小结:“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城市需要它们,它们就舒展丰姿供人欣赏;农村需要它们,它们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风林墙。如今,戈壁滩需要它,它就在这生根了。它们头顶青天,脚踩戈壁,不管遇到风沙还是烈日,不管遇到干旱还是雨雪,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通过小结,学生越发感到白杨树是那么可爱,边疆的建设者是那么可敬。于是,他们也情不自禁地随和着老师,一起进行小结,更加强了课堂效果。可见,设计优美精彩的小结,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

使学生始终处于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气氛中,有利于他们感知丰富多彩的优美语言,提高他们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在讲读课文结束时,我结合板书做了这样的小结:“这篇课文采用象征手法,借物喻人。作者写了大戈壁的荒凉,也写了白杨树的挺秀;写了孩子们的天真,也写了爸爸的深情。语言朴实无华, 感情真挚深沉。作者实则写物,意在喻人,赞美祖国边陲建设者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欣慰地看到祖国边疆建设后继有人的希望。我们衷心地祝愿: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越栽越多,越长越高,越来越美。”

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借助板书,同老师一齐吟诵。此时,师生入情入境,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从心底里钦佩那些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的建设者。这发自肺腑之声,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高潮,师生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课虽结束了,但情犹未尽,意犹未已,使学生的理解和感情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苗鸿爱)

《雕凤凰》的两种教法设计

《雕凤凰》是一则寓言故事。它重点叙述了人们对木匠雕凤凰时和雕成凤凰后的不同议论、反应,揭示了这样的道理: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和判断事物,不要在没有了解事物的完整的真面目前,就随便发表意见或轻易下结论。根据教材特点,可设计如下两种教法。

一、反复比较 领悟寓意

先在比较中划分段落。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粗读课文,主要内容有了初步印象后,可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划分段落。

1.内容上的比较:

①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②哪里写雕凤凰前?哪个词作了提示?哪个词描述人们的情态?

③哪里写雕凤凰时?从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了哪些人的哪些情态?

④哪里写雕凤凰后?从文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③按事情发展顺序本文可分几段,怎么分?各段重点写了些什么? 2.写法上的比较:

①围绕木匠雕凤凰的事情,围观的人在雕凤凰时和雕成凤凰后有哪些不同的议论、反应?

②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议论和两种人的不同反应构成一种什么样的写法?

③文中第一自然段写了些什么?作用是什么?(交代起因、点明文题)

④注意文中两个大层次的对比,试给课文划分段落并写出大意。其次在比较中把握关键。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教者可抓住三种比较引导学生把握关键,突破难点。

  1. 围观人的两次议论比较:

①凤凰还没有雕成时,围观的人是怎样议论的?有哪几种议论?划出议论中的关键词语。

②他们议论时是怎样的情态?说明了什么?

③凤凰雕成后,围观的人又是怎样议论的?有几种议论?划出议论中的关键词语。

④围观人的两次不同议论中,哪一次正确?为什么?

⑤作者借这两次不同的议论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白胡子与围观人的不同反应比较:

①雕凤凰时,白胡子老头与围观人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②白胡子老头为什么仍“津津有味地欣赏”?说明了什么?

③白胡子老头与围观人的不同反应构成什么写法?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3.木匠雕凤凰时和雕成凤凰后的情态比较:

①木匠开始雕凤凰时是怎样的情态?说明了什么?

②木匠遭到讥笑时又是怎样的情态?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③木匠给凤凰点睛时,又有怎样的情态?与首尾中的哪些词语相照应?

④木匠一如既往的情态举止说明了什么?

在上述比较中,教师可辅之以下列板书,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把握重点。

雕凤凰(板书)

 远望望  仰望 - 图9

最后在比较中领悟寓意。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结合上述板书,启发学生思考后填上括号中的内容,再在比较中领悟本课的寓意:①木匠并不因围观人的讥笑而丧失信心, 从中说明了什么?②白胡子老头也不因围观人的“七嘴八舌”而改变自己的正确主见去附和,这说明了什么?③围观人“羞愧”的原因是什么?他们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从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④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详略、人物的主次等方面去分析、比较出本文的寓意。

二、仔细品味明白道理首先在品味中理解课文。1.品味结尾,感知整体。

①课文结尾告诉我们,在围绕雕凤凰的不同议论和反应上,谁对谁错? 为什么?

②文中结尾告诉我们,课文主要写谁?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开始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议论的?现在呢?因此本文采用的是什么写法?给课文划分段落,标明段意。

  1. 品味重点,理解课文。

①“当凤头、凤尾还没雕成,羽毛也没刻完的时候”为什么“围观的人就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七嘴八舌”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如果把“七嘴八舌”换成“各抒己见”好不好?为什么?

②围观的人们议论时有哪些情态和语言?有这样的情态和语言说明了什么?联系下文想一想他们后来“羞愧得低下了头”的原因是什么?

③人们议论中的“简直像”、“倒像”换成“有点像”、“好像”好不好?为什么?

④白胡子老头与围观人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构成什么样的写法?如果把文中的原句改成“只有一位白胡子老头呆在那儿心不在焉地看着”好不好?为什么?

⑤围观的人是怎样散开的?与下文中怎样赶来形成什么写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⑥前面的“七嘴八舌”三种议论与后面的“齐声称赞,一致惊叹”又构成什么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⑦文中哪几处写到木匠?木匠并不因别人的讥笑而停止雕刻,说明了什么?

⑧本文主要写围观人还是写白胡子老头、木匠? 其次在品味中明白道理。

①本文为什么要详写围观人前后两次不同的议论?这样写与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②围观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议论错了?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夸奖对了? 从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③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以后分析判断事物应怎样?不应怎样?

最后在品味中布设板演。

结合上述品味,让学生在品味中板演填表,使他们对作者思路有完整的了解,并起到消化巩固强化、辨别详略、理解寓意的教学效果。

人物

过程

围观的人

白胡子老头 木匠

雕刻前

一窝蜂

雕刻时

简直像、倒像 七嘴八舌 议论

↓ 三三两两 散开

不慌不忙

津津有味 ↓

欣 赏 不理会专心致心

轻轻一点

雕成后寓意

四面八方 赶来

齐声选择 一致 惊叹夸奖

开始是怎么议论的

要全面分析判断事物,不要片面轻易下结论。

(孙明言)

《雕凤凰》板书设计

此板书围绕“①围观的人们开始是怎么议论的,后来又是怎么议论的,

②围观人的态度与白胡子老头的态度有何不同,③木匠对人们议论采取什么态度”这三个问题,抓关键词句,设计了“凤凰展翅飞翔”的板书。中心用一个椭圆(凤凰之身),表示课文以木匠雕凤凰为中心线索;两旁用色彩鲜艳、相互对立的直箭头、弧前头(凤凰双翅),表示人们在木匠雕凤凰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比鲜明;底下用一个直箭头(凤凰之腿),表示白胡子老头立场坚定,不人云亦云;椭圆中间一对笔直、醒目的箭头,含蓄而巧妙地暗示了“我们要像木匠那样,只要认定一条道路,确定了一个目标, 不管他人怎样评说,都要坚定不移,自始至终地走下去”这一做人道理;最下面的“白胡子老头”用“口”将其圈住(凤凰之足),表示我们要像白胡子老头学习,而不要像围观的人们学习,“在一件事还没完成时,不要随便议论;一定要等到事情全部完成再发表意见”。

《再见了,亲人》 “主导——自学”式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即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转化过程。尤其是小学生自学,更需要教师的指导。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结合《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谈谈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

教《再见了,亲人》一课,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首先通过优美的音乐和富有感情的朗读,吸引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学生仿佛进入了那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里,从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在第一段中写了三件事, 但最感人的是大娘为救伤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小孙孙这件事。作者在这件事的描写中,只用了简短的两句话,单从字面的意思上去理解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学生很难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当中去。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了教师有感情的范读和学生反复朗读的方法,并且把书中的内容,绘制成生动形象的画面,用幻灯显示出来。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当你看到画面上的情景时,你都想到了些什么?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从而使学生了解了中朝人民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作者写这件事就是为了歌颂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这一目的。

二、启发思维

教师的职责不但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思维,激励学生自学。教师要设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先让学生审题,问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再问:这句话是谁讲的?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亲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亲人”一词的内涵,我又进行了启发性的诱导,让学生打开书边读边想:大娘、小金花、大嫂对志愿军是什么样的友谊?我先让学生说朝鲜人民是怎样救援志愿军、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事迹的,然后追问学生:“这是什么样的友谊呀?”学生说:“这是鲜血凝成的友谊。”接着让学生讲志愿军在朝鲜的国土上为了打败美帝国主义,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让学生明白:亲人是指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双方而言的, 因为他们都为对方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所以说他们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通过这样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把学生的思路一步一步引导到文章作者的

思路上来,从而诱导他们的自学意识,培养其自学能力。

三、指导学法

自学能力的提高建立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要善于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

例如:教《再见了,亲人》一课,在讲读第一段的时候,我采用精讲的方法,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设疑问难,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怎样抓住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我着重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1)默读课文,看看这一段中,最动人的是哪一件事?(2)细读课文,想想在这件事中哪些词、句读重音,能够体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要讲出为什么。(3)精读课文,通过读这件事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把上面几个问题弄懂了,第一段也就掌握了。然后我和学生一起总结这段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1. 默读课文,找出事件。

  2. 细读课文,扣住词句,理解内容。

  3. 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最后,教师小结:这篇课文的后两段在写法和结构上跟第一段基本相似, 请同学们试着用第一段的学习方法来自学第二、三段。

在后两段的学习过程中,第二段我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让学生运用上述方法进行阅读学习。第三段我完全放开手让学生独立阅读,并指名让学生按照前两段板书的格式,在黑板上写出第三段的板书。

(张惠)

《再见了,亲人》导读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再见了,亲人》选自现代作家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一文。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文章, 叙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归国前夕同朝鲜人民在车站热情话别的动人情景,热情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深情厚谊。

文章内容紧紧围绕“亲人”展开。全文六个自然段,一、二、三个自然段分别记叙了志愿军与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催人泪下的往事,赞扬了他们为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是志愿军的亲人。后三个自然段,记叙了志愿军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

课文前三自然段按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自成段落,由于这三个自然段在写法、结构上基本相同, 因而教学时无需逐段、逐句一一讲解,可采取重点导读第一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按照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第二、三段。教师检查自学效果,对第二、三段中的重点词句作适当点拨。这样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从而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教学目标拟订为:

  1. 使学生懂得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比山高比海深”的战斗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2. 学会生字新词。

  3. 学习运用反问句表达强烈感情的写法;会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第一教时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划分段落,重点讲读第一段。第二教时学生自学第二、三段和最后一段,总结课文。

【教学主要步骤】

一、课前预习,提出要求

  1. 读准生字,运用字典理解不懂的字词。

  2. 想想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课文中写了哪些亲人,哪些事例?

二、揭题解题,简介背景

  1. 板书课题,提问:通常情况下,什么样的人称为亲人?课文中的亲人指谁?课题上的中心词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亲人”原指直系家属,比喻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人,课文中的“亲人”指大娘、小金花、大嫂,代表朝鲜人民。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课题上的中心词是“亲人”。)

  1. 简介课文的背景材料。(略)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看课文,听录音,让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进那人头攒动,相互道别, 两情依依的场景中去。边听边思考:课文围绕亲人写了哪些内容?(讨论后明

确:课文分别写了大娘送打糕,救伤员;小金花救老王;大嫂挖野菜的事。)

四、理清脉络,划分段落

接问:根据上面内容该怎样分段?为什么?(讨论后明确: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分

别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爱志愿军的事,可以自成段落,后三个自然段抒发志愿军与朝鲜亲人的惜别之情,这样课文可分四段;也可将前三自然段合在一起为一段。这样课文就分两段。)

(一)讲读第一段,要体现教师的“导”。

  1. 默读课文

按照“志愿军劝大娘不要相送——具体事例写大娘爱志愿军——反问句肯定深厚情谊”的顺序,给这段话分层。

  1.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概括表现大娘爱志愿军的句子。

(交流后划句:八年来,您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提问: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大娘爱志愿军?为什么?(突出关键词:

多少、慈母般、心血。)

接问: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起承上启下作用,是个过渡句。)

设问:这句话是怎样承上的呢?大家齐读第一层。读后师述:志愿军劝大娘不要相送,告诉大娘,我们永远是不会忘记您的,为什么呢?因为“八年来,您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这句话就是这样来承接上文的。那么,又引出下面的什么内容呢?(引出大娘是怎样爱志愿

军的。)

再问:大娘爱志愿军,文章中具体写了几件事?从什么词语可以看出? 学生看书划词。(从“记得”、“还记得”两个词语能判断出是写了两件事。)

  1. 指名读第一件事。
  1. 思考:这是一件什么事?(归纳并板书:送打糕昏倒在路旁)

  2. 默读,找出一个最能体现大娘爱志愿军且又高度概括的词语。(交

流后划词:雪中送炭)“雪中送炭”的意思是什么?课文中“雪中送炭”指什么?

(交流后明确:“雪中送炭”是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物质上的帮助。课文中是指在志愿军“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急需食物的情况下,大娘为他们送去了打糕。)文中哪些句子

具体写大娘“雪中送炭”的?(划出句子:“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

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圈出重点词。(带着、顶着、冒着、穿过。)从这些词你

能看出什么?(讨论后明确:大娘是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送打糕的,说明大娘对志愿军怀着多

么深厚的情谊。)

  1. 指导有感情地读第一件事。4.指名读第二件事:
  1. 思考:这是一件什么事?(学生概括回答后板书: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2. 划出最能体现大娘爱志愿军的两个关键词。(背进、丢下。)

提问:为什么这两个词最能突出大娘爱志愿军?(讨论后明确:这一“丢”、一“背”,集中体现了大娘在危急关头,首先想到的是志愿军的安全,而不是自己的亲人——“唯一”的小孙孙。可见大娘爱志愿军胜过爱自己的亲人。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 齐读最后一句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句?谁能把它改为陈述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 教师小结:
  1. 这一段写志愿军与大娘在车站话别,追忆了大娘爱志愿军的两件事,告诉我们大娘是志愿军的亲人。

  2. 我们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学习这一段的:先默读课文,划分层次;再找出概括句并理解句意;然后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并体会感情。

(二)学生自学第二、三段。

师述:课文的第二、三段与第一段在写法和结构上都基本相同,同学们可以运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自学第二、三段。大家边读书,边思考,边划词句,边体会。(教师起检查、引导、归纳和总结的作用。)

  1. 讨论第二段,要突出以下几点:
  1. 扣住关键词“刚强”,理解小金花的刚强表现在听到妈妈牺牲的消息时嘴角仅抽动两下。

  2. 抓住重点句:可是你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狠狠地说:“妈妈, 这个仇我一定要报!”从小金花的动作、神情、语言中领会小金花的刚强性格。

  3. 从小金花和妈妈救侦察员老王的事例中体会小金花爱志愿军的感情。

  1. 讨论第三段,要突出以下几点:
  1. 着重抓住过渡句“⋯⋯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友谊”,从大嫂架双拐,不顾山路崎岖送志愿军的事,理解大嫂对志愿军的情谊之深。

  2. 抓住重点句:“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跟到前沿阵地上挖, 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理解大嫂为了志愿军吃

上蔬菜而不顾个人安危,大嫂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感人至深。)

(三)教学第四段,着重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1.轻读课文

看“再见了,亲人”这样的句式在文中出现几次?为什么反复出现?(明

确:反复出现三次充分体现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难分难舍之情。三次出现,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

  1. 提问

志愿军为什么对朝鲜的土地怀有深深的感情?(讨论后明确:志愿军与朝鲜亲人

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并肩战斗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热爱朝鲜的土地实际上是热爱朝鲜人民。)

  1. 接 问 “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什么作

用?(明确:这句话抒发了志愿军热爱朝鲜亲人的强烈感情。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4.指导朗读

速度要慢,语调要轻,“亲人”、“土地”、“在一起”要读得有力度, 深沉,最后一句音调逐步降低,越来越轻,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感。

五、总结课文

提问: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这些事是围绕着什么中心写的?(明确课文的中心是: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

战斗友谊,抒发了志愿军与朝鲜亲人的惜别之情。)

[附板书]再见了,亲人

送打糕 昏倒在路旁大娘

救伤员 失去小孙孙

 鲜血背成的

小金花: 救侦察员 失去妈妈 友谊比山高

大 嫂: 挖野菜 炸伤双腿 比海深



(朱洪林 万永富)

《猫》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短小,通篇不过 71 个单句,478 个字,但内容具体,描述生动,剪裁得当,构思精巧,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秀范文。

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对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作了细腻、生动而又逼真的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十分喜爱的感情。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每段都紧紧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语言精当, 层次分明,上下连贯,结构严谨。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抓住总起句,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如同剥竹笋一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扎实训练,以期达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1)找出总起句并理解句意。(2)课文围绕总起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么写这些内容的;(3)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这样教学,符合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即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 而且学到了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根据课文特点,拟定四方面的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生动地描述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

  2. 学习按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学习围绕总起句具体描述的方法。

  3. 分析判断句子的正确性,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和、折;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会用“彼此”、“无忧无虑” 造句。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第一教时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划分段落,重点讲读第一段。第二教时讲读第二段,指导背诵第四节,总结课文,有感情朗读,小练笔(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

【教学主要步骤】

一、课前预习,提出要求。

  1. 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2. 想想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

  3. 想想从作者对猫的描述中,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哪些词语和句子表现了这种感情?

二、揭示课题,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并分清段落。

  1. 指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预习题。

  2. 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

(让学生明确:课文写了有关“猫”的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二是小猫的活泼可爱。)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课文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生动描述的,并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 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找出本段的重点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讨论后明确:

本段的重点句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也是本段的总起句。)2.轻声读课文,思考:

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讨论后明确: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猫既“老实”,又

“贪玩”,虽“贪玩”却“尽职”;以及“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时,“无论

谁说多少好话”,它都一声不吭;既“勇敢”又“胆小”。)(3)提问:猫的“老实”表

现在哪些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乖、睡大觉、不过问。结合理解“无忧无虑”,并口头

造句。)

  1. 接问: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一天

一夜、任凭⋯⋯也。)

  1. 再问: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闭息凝视、非⋯⋯

不可。)

  1. 追问:为什么从“闭息凝视”、“非⋯⋯不可”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猫是“尽职”的?(讨论后明确:从“闭息凝视”可以看出猫捕捉老鼠时的专注的精神;从

“非⋯⋯不可”可以看出猫等不到老鼠决不罢休的决心。)

  1. 提问:课文在写猫的“老实”与“贪玩”之间,“贪玩”与“尽职”

    之间是用一个什么词连起来的?(讨论后明确:连接“老实”、“贪玩”和“尽职”这三

个内容的词是“可是”,懂得“可是”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转折作用,语句上是起连贯作用。)

  1. 轻读课文,思考: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

怪”有什么关系?(讨论后明确:“老实”与“贪玩”是一对矛盾,“贪玩”与“尽职”也是

一对矛盾,而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猫的身上,因此,猫的性格是古怪的。)

  1. 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2. 指名读第二节,思考并讨论: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结合

解释:温柔可亲。)课文是怎样从猫的动作和叫声两方面写猫的“温柔可亲”的?

(板书:蹭、跳、叫唤、咕噜。)

  1. 提问:这里的“几条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将脚印比作小梅花?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对猫的叫唤用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来形容,可以看出什么?(讨论后明确:作者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把猫

的叫声说成“丰富多腔”、“变化多端”,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猫。)

  1. 再问:课文又是怎样写猫不高兴时的表现的?(板书:无论⋯⋯也)

  2. 默读第三节,想想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明确“胆小”

与“勇猛”。)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讨论后板书: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1. 小结第一段:①课文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写了哪几方

面的内容?作者写猫的古怪性格,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感情?②想想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学习第一段的?(归纳出:首先找出总起句并理解句意;接着弄清课文

围绕总起句写了哪些内容,是如何写这些内容的;最后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看看这些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1. 讲读第二段。
  1. 轻声读课文,找出本段的总起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

  2. 提问:第二段与第一段是怎么连接的?哪一个词最重要?为什么?

(明确:“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一句承上启下,“更”这个词是把小猫与成年猫的性格相比,说明成年猫可爱,而小猫格外可爱。表现了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的感情。)

  1.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小猫的“可爱”写了哪些内容?是怎么具

体写这些内容的?划出重点词句。(讨论后明确:围绕小猫的“可爱”,主要写了小猫玩

鸡毛、线团,摔交,打秋千。板书重点词语:耍个没完没了、再跑再跌、撞疼了也不哭、摔交、打秋千。)

  1. 提问:作者对小猫怀有什么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明确:作

者喜爱小猫,表现在“绝不会责打它们”等词语。因为作者从小猫的淘气可爱中看出它们的“生气勃勃”。结合理解“生气勃勃”。)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在讲清内容,理清层次,弄清句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也可引背,引语如下:小猫怎样的可爱?它们是怎么玩耍的?它们的胆子大到什么程度?作者为什么不会责打它们?

四、反复诵读,体会感情;总结全篇,练习仿写。

  1. 师述:课文通篇洋溢着作者喜爱猫的感情,想一想,应怎样朗读,才能充分体现作者的感情?(明确: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亲切,因此朗读时语调要轻,感情要充

沛。)

  1. 教师指板书,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学生浏览课文,想想本文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明确:本文围绕总起句写,

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师述:你能学习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吗? 出示总起句(任选一题):

  1. 猫真老实

  2. 猫很尽职

  3. 课间活动丰富多彩

  4. 这堂自习课真啊!

(万永富)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晏子,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课文就是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课文中晏子是怎样智斗楚王的,为什么晏子的话会驳得楚王无言以对?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主要步骤】

一、揭示课题。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出现过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晏子就是其中的一个。晏子是春秋时代齐国人,当过齐国的宰相。晏子善于言辞,机智果敢, 是当时著名的外交家。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的故事。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课题中的“使”作什么解释?并且说出课题的意思。

(“使”是出使的意思,课题的意思是“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楚国。”)

二、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字词。读准字音:淄 敝 枳 淮

指导书写:淄 敝(笔顺)辱 臣(笔顺) 理解词语:大夫 欺君之罪 侮辱 敝国

安居乐业 得意洋洋 囚犯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 课文写了晏子的几个故事?从哪里到哪里是写这几个故事的,给课文分段。

  2. 读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用晏子说的话概括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阅读理解第一个故事。

  1. 默读思考: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2. 晏子说“楚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理解晏子的推理方法:

访问狗国得钻狗洞,楚国开的是狗洞,所以

  1. 楚王听到传话,为什么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楚王当时是怎样想的?

(如果让晏子从狗洞进来,那么楚国就成了狗国,楚王也成了狗国之王了。所以他只好吩咐打开城门。)

  1. 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小故事。

(二)阅读理解第 2、3 两个故事。

  1. 默读思考:这两个故事中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回击楚王的,结果怎样?

结合填空理解晏子话的含义:

  1. 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我最不中用,所以派我来访问楚国,因为楚国是 。

  2. 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到了楚国却做起了强盗,因为 。这句话中的“水土不同”是指

  1. 有感情地朗读两个小故事。

(三)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 朗读全文。读后讨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机智果敢,善于言辞,热爱自己的国家)

  1. 复述故事。

每人选择一个小故事,准备后复述。3.按要求摘录课文中的词语。

  1. 写动作的:

  2. 写神态的:

  3. 写外貌的:

(吴忠豪)

《桂林山水》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一、教学要求

  1. 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 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法特点

1.本课的教学思路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 2.教给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第二节的教学由教师“扶”,第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主要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有条件的可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断,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直接揭示学习课文的方法:“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

怎么学呢?逐一揭示操作步骤。

  1. 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划出

中心句)。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 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 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 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1. 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 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 先总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体描写漓江的水是怎样的水,

    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山,最后写游览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据此给课文分

段,理清思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分段。)

  1. 第三步: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 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美。可作者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独特,更美丽。是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2. 漓江的水有“静、清、绿”三个特点。写“静”,是通过人的“感觉”来写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写“清”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写“绿”是用“比喻”把内容写具体的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结合教学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绿色的

翡翠。)

  1. 个别读,引读,要读出感情。(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静啊 nga.真清啊 nga,真绿啊 ya)

  2. 书面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第一张表格。

三、指导学生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学第三节课文。

思考题是: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自学后讨论,教师引导,结合进行朗读指导,明确:

  1. 作者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 再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桂林的山“奇”。(结合看图,理解“像老人,像

巨象,像骆驼,并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词意。)

  1. 同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桂林的山“秀”。(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

屏障。)

  1. 桂林的山很“险”,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领会山势之险。

  2. 结合学习比喻句,分别说出在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3. 反复诵读课文,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险啊(na)。读后完成课后第一题的第二张表格。

四、学习课文第四节,重点领会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 学习重点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先学懂词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绿

的波浪;画,画卷;游,游览。再学懂句意:小船行驶在碧绿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丽的画卷中游览。句子形象地写出桂林山水的无比秀美。也抒发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1. 句子的作用

与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

五、听全文录音。

再次领略桂林山水的奇丽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意境,领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

附:板书

 静:感觉不到

 

水 清:可以看见

桂林山水 绿:仿佛

甲 天下 

奇: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山山 秀: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 

 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李红妹、孙富)

第十册部分重点语段教案设计

重点语段一: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燕子》第三节)

教学设计:

  1. 默读这一节,看看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这节总起来写的什么?

  2. 划出描写燕子飞行姿态、动作的词,想想燕子飞行有哪些特点?

  3. 作者是按怎样的观察顺序写这节的?

训练目的:

第一题从文字入手,先分析后归纳;第二题再指导学生深入一步,抓住事物特点,展示燕子“俊俏轻快、活泼伶俐”的动态美,特别是能确切抓住“斜”、“掠”、“沾”来体味作者用词的匠心;第三题旨在与作文结合, 培养学生精细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语段二: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因为我需要它。”(《挑山工》第七节)

教学设计

  1. 出示彩图,说说挑山工的形象。

  2. 最后一句话句式上有什么特点?作者强调什么?

  3. 这里有三个“我需要它”的解释,请你选择并说说理

  1. 我需要这幅自己创作的画;

  2. 我从挑山工身上受到启发,用不断登攀的精神激励自己前进;

  3. 我喜爱这幅画,因为画上有一个憨厚勤劳的挑山工。

训练目的:

借“形”(彩图及文字)悟“神”(写作目的)。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使“挑山工负重登山”形象深深烙印在学生脑海中,受到鼓舞和鞭策,同时初步认识“因果倒装句”。

重点语段三: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五节)

教学设计:

  1. 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内容是什么?

  2. 这几句话可以归并为三层,谁来试试看?

  3. 在分层的基础上,请再仔细读书,给这段话编拟一个“阅读提纲”:

找到孔隙(1)

什么样(2—4)

“我”游孔隙观察孔隙(2—5)

 怎样进(5)

 进前准备(6)

 

进入孔隙(6—9)进时感觉(7—8)

 到达内洞(9)

  1. 指导阅读;并以“阅读提纲”为背诵思路指导背诵。

训练目的:

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从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来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条理性和完整性,努力地从字里行间去寻找反映这种联系的根据,以发展语言和思维。

重点语段四:

“沪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飞夺泸定桥》第六节)

教学设计:

  1. 请默读这一段,说说泸定桥给你的感觉。

  2. 你觉得泸定桥是“天险”吗,作者从哪两方面来渲染“险境”的?

  3. 写自然环境的“险”具体写什么?按什么观察顺序?

  4. 写敌人重兵把守、气焰嚣张,为什么也可以说“险”呢?作者抓住敌人的什么来写?

  5. 辨析“看你们飞过来吧”的“飞”与课题中的“飞”。

  6. 这一段不写通不通?好不好?为什么?

  7. 简介插叙的概念及在本文中的作用。

训练目的:

  1. 自由发表见解,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有理”,教师都要表扬鼓励,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自己读书本领。

  2. 懂得这段环境描写是采用了插叙方法,对下文夺桥战斗作了铺垫,反衬红军战士的英勇形象。

  3. 学习用数量、颜色、形状、声音揉合在一起的描写方法。

重点语段五: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那歌声真好听。”(《鸟的天堂》第十二、十三节)

教学设计:

  1. 自由朗读这两段,“拎出”鸟儿活动顺序的词语。

  2. 鸟的天堂怎样由静寂变得热闹起来?

  3. 找出具体描写“热闹”的词语,并讲一讲。

  4. 什么叫“应接不暇”?齐读写“应接不暇”内容。

  5. 在百鸟争鸣中为何单独写画眉鸟的叫声?“兴奋”一词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呢?

  6. 想象百鸟争鸣的热闹景象,并绘声绘色地口述出来。

训练目的:

掌握景物变化中的状态,插上联想的翅膀,在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气氛中富有感情地描述,感受作者喜爱、赞美和依恋之情。同时懂得景物描写动人的诀窍在于亲自观察,具有强烈的感受,如果凭空臆造,就根本谈不上形象生动了。

重点语段六:

“有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因而更加放肆起来。”(《跳水》第一节)

教学设计:

  1. 这艘轮船返航时,海面上呈现怎样的景象?

  2. 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水手有闲情逸致拿猴子“取乐”呢?“取乐”

    导致猴子怎么样?

  3. 从哪里看出猴子“放肆”?

  4. “因而”是什么意思?会换词吗?

  5. 请找一句话概括这节大意。

  6. 填空:因为《跳水》在简洁的开头中,特意点明故事发生的环境是 ,

    所以水手们 ,导致猴子 。这一节交代了环境与 及 之间的联系。

训练目的:

要求学生理解导致故事的发生是海上环境“风平浪静”,引导他们透过开头这个窗口,去寻觅与故事发展变化的联系,以达到对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留下较为深刻印象的训练目的。

重点语段七:

“几十年前,广东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海啸,⋯⋯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蛇与庄稼》第一节)

教学设计:

  1. 课文开头,除了指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之外,还涉及到哪几种事物?

  2. 请把“海啸、台风、海水、田地和村庄”这四种事物用恰当的词语联系起来。

  3. 阅读这一节的“蛇与庄稼”部分内容,请圈划体现蛇与庄稼密切联系的词语,然后填空:

洪水淹没田地时,蛇( ),田鼠( )。洪水退了,蛇( ),田鼠( ),庄稼( )。买来一批蛇后,蛇( ),田鼠()庄稼( )。所以,蛇( )田鼠()庄稼( )。

训练目的

帮学生“打开突破口”,对事物间的相互关系有所感知,为下文“自己走一走”到最后“用一用”提供范例,在教师指导下体现自学能力的培养。

重点语段八:

“二十只船靠岸的时候,⋯⋯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草船借箭》第十节)

教学设计:

  1. 这一节讲哪两层意思?其中哪一层的意思与开篇第一句话相呼应?

  2. 最后一句话的中心词是什么?词义怎么讲?整个句子是什么意思?

  3. 课文围绕这句话写了哪些内容?重点详写什么?

  4. 课文里哪些词句跟这句话关系密切?这些词句是如何表达中心的?

  5. 通过周瑜这句话,你能看到诸葛亮、周瑜各是什么形象?

训练目的:

指导学生抓住“画龙点睛”的中心句、中心词,向全文辐射,“绕心画圆”,层层渗透,加深对全文的理解。这种教学设计,实际上以语段教学为“楔子”,迅速直奔要旨,俯览通篇,可以帮学生理思路、抓重点、明中心。

重点语段九: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

节)

教学设计:

  1. 范读。请学生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当时心情怎

样?

  1. 作者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2. 辨析“惊异”与“惊奇”、“爱戴”与“爱抚”。

  3. 什么人“爱戴”,如何看出“爱戴”?

  4.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句话从叙述顺序角度上讲是顺叙呢?还是倒叙呢?请说说这一段与下文的结构关系。

训练目的:

范读入手,以声传情,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意境中去,然后抠关键词句由表及里地分析、理解,并初步弄懂倒叙写法和先说结果后说原因的行文脉络, 便于遵循作者思路步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和了解中心思想。

重点语段十:

“说走就走。⋯⋯最后连成一片,茫茫地跟蓝天相接。”(《可爱的草塘》第五节)

教学设计:

  1. 轻声朗读。思考:这一段写出草塘的什么特点?

  2. “大”在哪里?“绿”得怎样?作者是怎样细致描写的?

  3. 草塘在“我”眼里,是静的,还是动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4. 作者为了突出草塘的可爱,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如果少用或不用,对刻画美景有影响吗?请比较分析。

  5. 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这一段?

训练目的:

从一幅鲜明美丽的草塘风光图中去领略生活情趣,去感受渗透在妙词佳语里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最后情不自禁地发出“这草塘真美啊”的赞叹,和作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同时,通过教师的启发指导,要求学生明白“借景抒情”的前提是“借好景、绘好景”,这一节就是描摹景物的范例,无论是观察、表达、修辞等方面是能得到有益的借鉴。

(吴炳兴)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的要求】

  1. 学习叶挺同志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对党、对革命的深厚感情和共产主义理想。

  2. 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炼、形象的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

  3. 能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即准确地理解部分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词语卡片;指导朗读的幻灯片或挂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解题,介绍时代背景。

  1. 直接导入新课,然后告诉学生《囚歌》是叶挺在四川写的。在英雄战斗过的土地上学习英雄写下的诗篇,大家一定会有一种亲切和自豪之感。

  2. 通过讨论解题:(1)谁能从题目上看出这首诗是叶挺同志在什么环境下写的?(随即指出“囚”字在这里的含义)(2)它为什么不叫“囚诗”而叫“囚歌”?

(学生若答不来,暂且存疑)

  1. 介绍时代背景:(1)问学生是否了解叶挺坐牢的原因和狱中斗争事迹。有了解的请他们向大家介绍。(2)教师介绍或补充介绍。强调叶挺同志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这一点。最后由狱中难友传唱这首诗一事再回到题目的“歌” 字。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并初步把握中心思想。1.教师范读课文。

  1. 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找出不懂的地方,并做上记号;读完后想一想: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叶挺是个什么样的人?

  2. 讨论以上问题,把握中心思想。

  3. 学生质疑。教师提示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研读课文,较准确而深入地理解其思想内容。

  1. 分节读议课文。每小节均按“阅读——分析——概括”的顺序进行。分析时依次讨论以下问题:
  1. “人”和“狗”各指什么?用狗来比喻叛徒表达了作者对叛徒什么样的感情?

  2. “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各比喻什么?

  3. 前两句话反映了当时的革命者面临着一种什么样的处境?

  4. “高叫”反映了敌人怎样的心情?对敌人的话应该如何理解?哪个字是理解的关键?

  5. 第一、二节中的两个“自由”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哪个词表达了他对真正的自由的态度?

  6.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中的“怎能”表示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这里不用陈述而用反问的语气?

  7. “我渴望自由”和后面的话是什么关系?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但”字在这个句子乃至全诗中起着什么作用?

  8. 第三小节有哪几个比喻?它们各比喻什么?这样比喻好在哪里?

  9. “将我⋯⋯一齐烧掉”表达了叶挺同志什么样的愿望和精神?

  10. “将我⋯⋯一齐烧掉”和“得到永生”矛盾吗?为什么?(联系《就

义诗》)

  1. 简要地梳理全诗的内容层次,归纳中心思想。(借助“纲要信号”板书)

  2. 请学生提出仍未弄懂的问题,择要回答或讨论。

  3. 出示词语卡片,抽一行学生顺次解释课后习题的五个词语。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试背课文。1.抽一名中等水平的学生朗读课文;

  1. 领读课文(利用幻灯或挂图进行指导),辨析两个破折号的不同作用;

  2. 自读课文;

  3. 请刚才朗读的那位学生再朗读课文;

  4. 请一位学生试背课文;

  5. 齐背课文。下课。

 远望望  仰望 - 图10板书设计

评: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都体现授课人的成熟或不成熟的教学指导思想,那么我的《囚歌》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什么呢?

第一,紧紧把握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

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表现为思想性、工具性,还有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初级性的统一。小学六年级与初中相衔接,因此还应体现出一定的过渡性。总之,我要把《囚歌》上成地地道道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

第二,紧密联系两个实际,并在它们的结合点上作文章。

首先要联系教材实际。从体裁上看,《囚歌》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从思想上看,它是一篇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从内容上看,它虽然不很艰涩难懂,但多处用了比喻,精炼、形象的语言中包含着较深广的思想感情;从课文类别看,它属于一类课文。

其次要联系学生实际。虽然在今天的这种特定的情况下谈不到“吃透学生”,但是对此时此地学生的实际也应该做出尽量符合实际的估计。首先是四川儿童在知识、情感方面和《囚歌》有着天然的联系;其次是作为西南地区政治文化中心的大城市的第一流小学再加优秀教师的独特优势,这些都是有利的因素。但是小学生毕竟还小,他们对过去毕竟知之不多,感之不深;他们对诗歌,特别是抒情的认识一般还停留在感性的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的发挥也可能因教师或环境的变换而受到影响。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

所谓“在两个实际的结合点上作文章”,就是说,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可以互相补充的地方。例如《囚歌》有理想信念教育的因素,而小学生正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于是这里便形成了一个结合点,我们便可以“取教材之长,补学生之短”。

第三,努力体现教改精神,同时注意处理好改革与继承的关系。

教学改革,首先要贯彻“三个为主”的精神,这里不想多说了。除此以外,我在教学设计中还十分注意依靠理论的指导作用,力求克服传统教学主要依靠经验,缺乏理论思维的不足。例如,《囚歌》的总体设计就是以“大语文”教学观为指导的,而它的第一个具体步骤,就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两次质疑问难,就是以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为依据的。

我认为,教学改革既是对传统教学中不合理成分的扬弃,又是对它的合理成分的继承。不能一说教改,就对传统的东西一概否定,在《囚歌》的教学设计中,就吸收了传统语文教学中“文道结合”、“因文悟道”等特长,在课堂教学结构上也基本采用了“破题——开讲——诵习”传统框架。关于“讲” 与“不讲”、“多讲”与“少讲”,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弄不好会被认为是“满堂灌”。我认为,应该从两个实际特别是教材实际出发,当讲则讲,有些地方还要“畅讲”,教师不应该只当“导演”,他应该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所以我在几个关键之处设计了几段比较长的“独白”,意在把学生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心里话”替他们说出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激发情感。

可以说,我对《囚歌》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的处理、安排和运用,都是以上述指导思想为准则的。

这里着重谈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

经过认真挖掘教材,根据大纲要求,我把教学目的的任务确定为:

  1. 学习叶挺同志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对党、对革命的深厚感情和共产主义理想,这是教学目的和任务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2. 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炼、形象的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初步能力。这是教学目的中的知识能力教学因素。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朗读技能,这是教学目的中的技能技巧训练因素。

    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客观地存在于教材之中,不是我们附加上去的,他们在教材中有机地联系在

一起。我们把它们提炼出来,抽象的为自己头脑中主观的东西,即教学目的,是否就失去了联系了呢? 不是的,只不过是改变了联系方式而已:他们都服从于一个总目标——育人。可以说,《囚歌》的教学目的的确定,是着眼于教育、教养、发展任务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在上述目的任务中,理解课文是重点。因为这个主要矛盾解决了,思想教育的目的也就同步达到了,朗读训练也有了比较坚实的感情基础。所以我安排了较长的教学时间突破这个重点兼难点。

根据高段教学过渡性,在突出“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我还注意了语、修、逻、文知识的渗透,例如,通过讨论“怎能”这个词来体会表达的准确性和鲜明性,渗透语法和逻辑教学通过讨论“地下的烈火”、“活棺材”等词语来体会表达的生动性,渗透修辞教学。

诗歌是以形象、精炼、富有感情为基本特征的,好的诗还有一种意境美。《囚歌》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它的美不是表现为优美,而是表现为壮美,一种使人迥畅荡气的悲壮之美,一种不可压抑的阳刚之美,一种使人肃然起敬的共产主义精神美。虽然在教学中不必要也不可能单列一项进行讲解,但我的确想把这种美很好地体现出来。我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囚歌》这首抒情诗教得有情。为此,教师必须“进入角色”,即把自己变成叶挺。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去感动学生;使他们体会到

《囚歌》的情感美。我还要求自己,要用诗一样的语言去讲诗,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精炼、形象,充满激情,以此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会《囚歌》的形象美。一句话,在《囚歌》的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审美教育。

本课的教学结构,我原来按三个大环节安排,后来改为两个,第一个环节是为第二个环节作知识和情感方面的准备,我改变了以往程序式的导入法,采取了以故事开头,自然引进课文的方法,把介绍背景、范读课文和破题融为一体,一气呵成。第二个环节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它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初读课文,包括初读、尝试把握中心和质疑三小步;二是研读课文,包括分节读议,归纳、二次质疑、检查词语理解四小步。这个环节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安排的。第三个环节是指导朗读,改变以后,我把它分散在分节读议这个步骤中进行。

(方熔)

《写一个静物》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2. 抓住静物的特点。

  3. 按观察的顺序写一段话,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准备】**黄菊花、两个工艺品(小松鼠、小白兔)、一盏台灯、一 架房子小闹钟。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教师出示以下五种静物

一盆黄色的菊花、两个工艺品(一只小松鼠、一只小白兔)、一盏台灯、一架房子形状的小闹钟。学生观察后,说说这是什么?教师板书:一种静物。再让学生观察后说说这几种静物你喜欢哪一个?从外形看,你最喜欢它的什么?为什么?(这里是教师暗示学生说出各种静物中的一个特点,即最喜欢的地方,最熟悉的、

最引人注意的地方。)

小结:这几种静物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刚才大家讲的只是其中的一个, 它们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认真地按顺序观察,最后把观察到的写一段话,这就是今天的写作要求。

板书:按顺序观察、抓住特点、写一段话,把句子写通顺。

二、作文指导

(一)确定写作内容。

思考自己要选择一个什么静物来进行观察写作。

(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

  1. 可以先整体后部分地观察;也可以先部分后整体地观察。

  2. 以“小松鼠”为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顺序即“先看⋯⋯接着看⋯⋯ 最后看⋯⋯”

(三)指导学生怎样抓住静物的特点。

  1. 观察教师提供的其余四个静物,分别说出它们各自最引人注意的、你最喜欢的地方,说后并填空。(用小黑板)

黄菊花(花的颜色、形状) 闹钟(形状、颜色)

兔子(耳朵、眼睛)

台灯(形状、颜色、构造)

  1. 根据学生的观察所得,展开讨论,评议是否抓住了其特点。

小结:观察静物时,既要从整体上了解它和弄清它的各个部分是什么, 还要抓住各个部分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就是观察的重点,也就是你对这个静物最熟悉、最感兴趣、最喜欢的地方。

  1. 让学生口述自己选择的静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抽查 3—5 名同学)。

三、布置观察

要求学生课后按教师的指导要求对自己把选择的静物进行仔细观察,同时作观察记录。

四、指导学生按要求写一段话

(一)学生练习写话(打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二)写完后自己读一读,请同桌听听有没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如有, 加以修改。

(三)修改后誉写在作文本上。

(朵智琳)

《火烧云》教案设计

六年制语文十册阅读课文《火烧云》,写得生动活泼,刻画景物惟妙惟肖。除了作者仔细观察外,无疑得益于独到的写作方法。

一、着力铺垫;巧设悬念

文章开篇说“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作者并没有写火烧云,而是描绘霞光。文中用了五个“⋯⋯变⋯⋯”的排比句,以及“⋯⋯照得⋯⋯”和“⋯⋯是⋯⋯”的句子,着力渲染霞光照得人和动物改变了本色,大地万物红彤彤、金灿灿的。这霞光从何而来?原来“火烧云上来了”。这就从侧面为火烧云的露面作了铺垫、强烈渲染,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教学这一段时,

可采取如下步骤:

  1. 课文中是写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2. 文章开篇就点题写道“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写的什么?(读读、划划)

  3. 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节外生枝”地去写霞光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想想、议议)首先提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再通过读、划、思议学习,印象会更深刻。

二、写变无“变”,无“变”显变;动中见静,动静结合

第三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绚丽多彩、千变万化,文中却不用一个“变” 字,以四个“一会儿”构成的排比句式,把火烧云的色彩变化一一描绘出来, 景色醉人,气势壮观。用“一会儿”既突出变化之快,又暗示色彩繁多。四个“半”字象四支彩笔将“紫”与“黄”、“灰”与“百合色”均匀揉和为一体,这不仅让我们领会到色彩的层次美,而且能领略到色彩调配的和谐美。最后一句用了两个“⋯⋯也⋯⋯”的句式说明还有无数奇妙多变的色彩。可见作者运用语言之精妙,教学时要让学生抓住具体词句去品读体会。

课文四——七自然段写火烧云的形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却也没有一个“变”字。文中用了三个借喻句,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态,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了。“一会儿⋯⋯模糊了”、“忽然⋯⋯不见了”、“接着⋯⋯ 看不到了”这些词句显示了“马”、“狗”、“狮”来无影、去无踪,变幻莫测的特点;还有“正在⋯⋯就⋯⋯”、“跪着”、“跑着跑着”、“蹲着” 等词句清楚地表达出火烧云在动中变、在变中动的特点。

作者在对火烧云的动态描写中,也进行了静态刻画。如“一会儿,天空出现了

一匹马⋯⋯”,“马是跪着的⋯⋯”前者描写动态,后者刻画静态。“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句中“两三秒钟”显示变化之快,但前加“过了”一词,又说明“跑马”一动不动。这些

动态和静态描写,把火烧云的形状多姿和变化万端刻画得入神,读者能在纷

至沓来、瞬间万变的形态中,获得清晰、真切、印象深刻的造型,不致于眼花缭乱、不可捉摸,强化了火烧云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增强了文章表现力和感染力。

教学这一部分时,可采取以下步骤:

  1. 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有哪些变化?课文中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 重点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形状)

  3. 火烧云的色彩有什么变化?

  4. 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变化?云状变化按什么顺序写的?(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

    什么也不像)

  5. 说说哪些是火烧云的静态描写?哪些是火烧云的动态描写?重点分析火烧云形状变化里的动态静态描写,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作用。

三、结篇自然,耐人寻味

“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结句嘎然而止,余音萦绕,既照应了课题和篇首,又点明该文是刹那间的实录,同时显示了火烧云变化之神速。末段的两个“象⋯⋯”和“什么也⋯⋯”的排比句,留下了似是而非,若有若无,虚实相兼的感觉;拟人句“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很有情趣,尤其是“偏偏”一词,突出了火烧云似乎故意逗弄孩子,也表达出孩子懊恼悔恨未曾看清的心情和依依不舍、迷恋向往的感情。为了解除孩子这种懊悔的心情,教学时可让学生合拢课文,想象回忆火烧云的景象,以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清新、隽永的散文,全文篇幅虽短,仅五百字左右,却把小艇勾勒得活灵活现,富有情趣。那么,怎样在一节课内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并体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呢?这就需要在预习上下功夫。如果仅简单地布置几个预习题,学生一定索然无味。于是我就想,何不让学生动动手呢?我就让学生看书,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找出书中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做一只小艇。这个新颖别致的预习作业一布置,学生兴趣颇浓,大有跃跃欲试的样子。这样,即使你不叫学生看书, 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看书了。

课堂上,当教到“威尼斯小艇的样子”一段时,请几个学生拿出自己动

手做的小艇,用课文中有关句子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周密同学说:

“课文中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船。我就把船身做深、做窄一些。课文中说小艇像新月的样子,我就在船的两头各装一个角,使它看上去弯弯的,两头翘起。”周一一同学说:“我也是照着书上写的两个比喻句来做的,不过书上还写到小艇内有皮垫子,有窗子,我就在船里安了沙发似的皮垫子,装上了窗子。我想,坐在这样的船上真是其乐无穷啊!”徐超同学还做了船

浆,边讲边演示,真像书中所说的“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在有声有色的介绍

中,学生既掌握了课文的内容,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在教“船夫的驾船技术”一段时,先让学生找出这段的中心。(船夫的驾

驶技术特别好。)然后想想课文围绕中心句从哪几方面写的?(速度极快、操纵自如)

在讨论作者是怎样写船夫驾船时操纵自如时,让学生抓住“拐”、“挤”、“穿”这几个动词刻画的特写场面来体会驾船人的身手。然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引读的方法,我读船夫遇到的情况,学生读船夫的动作,这样能让学生在脑中再现船夫游刃自如的驾船画面。

“小艇的作用”一段,作者经过细心观察,根据人物的不同特点,抓住每一种人的瞬间行为,再加上作者的联想,如速写一般对四种人作简明的刻画。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然后填表:

写实

联想

l

我们看见商人夹了一包货物, 走下小艇

做生意

写实

联想

2

许多小孩也坐在小艇里,由保姆伴着

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

3

庄严的老人带领全家,夹了圣经,雇了小艇

上教堂去做祷告

填好表后我对学生说:“平时写好一篇作文不仅需要仔细观察事物的特点,还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这样一来, 在阅读中渗透了写作指导,做到了读写结合。

文章的结尾是写威尼斯的夜,为了让学生明确作者这样安排结尾的用意,我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用宁静的夜结尾?”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半夜,

小艇停泊不动,威尼斯也就沉睡了,由此结尾反衬了艇的作用大,人们的活动离不开小艇。因此,小艇就成了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街头的汽车。”

最后,在分析完课文后我运用电教手段,放一段“威尼斯小艇”的录像,

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深化认识,录像那丰富多彩的画面,娓娓动听的解说,

以及对威尼斯有多少条河、多少座桥、小艇的又名、形状、作用的详细介绍, 使学生不仅领略了意大利著名水上城市威尼斯的风光,还使学生对这座水城的重要交通工具小艇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这堂课上得较成功的地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作烦琐的讲解,也没有琐碎的提问, 惜时如金,该读的读,该议的议,该动手的动手,教师起到了启发、引导的作用,学生学到了读书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

(韦晶)

《雷雨》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雷雨》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文章。本课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写景文章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

【教学要求】

  1.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2. 体会课文抓住景物特点,通过具体描写,生动反映景物的写法。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法特点】

  1. 让学生自读课文,弄清每一节写了什么,分别写到哪些自然景象。

  2. 通过朗读、比较、填空等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具体、生动地描写这些自然景象的。

  3. 摘录课文中描写风、雨、雷、电的词语,积累像声词。本课建议安排 2

    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

一、把课文读正确,了解课文内容

  1. 逐节默读,思考:每一节写了什么?

  2. 交流自学情况,先看第一小节。(1)老师读前三句,要求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三句话主要写什么。(板书:黑暗)(2)学生读本节后三句话,并分别概括每一句写了什么。(板书:雷闪电闷势)

  3. 默读以后四节,要求学生分别概括出每节的内容。(板书:风⋯⋯)

  4. 问:这些自然景象都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要求学生用书上的话来概括。(板书:大雨眼看就要来了。暴风雨来了。)

二、读读议议,体会写法

  1. 师:通过阅读,分清了特定环境中的这几方面的自然景象,是阅读写景文章的重要一步,但还应该进一步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生动地描写这些自然景象的。

  2. 课文一共三次写到了雷,要求学生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并想想这三次写雷写得好不好。(主要抓住写雷声的词语体会。)

  3. 师:课文还有两处写了闪电,请同学从课文中找出来读读。①出示板书(书后练习 2 的句子)。②请同学比较一下,这两组句子,上下两句相比,哪个写得生动,具体,(课文中的两句句子通过运用比喻和形象的描写,更具体、生动地写了闪电

的样子和闪电照耀下的人和其它一些景物)。③读读课文中写闪电的两句句子。

  1. 师:课文还具体描写了风,请同学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①合上书,做填空练习:(出示板书)

先是一阵( )微风,从西北的海滩那边( )掠过来,轻轻地( )夜行人的衣襟,( ) 路上的枯叶。旷野里响着一片( )簌簌声。一会儿,风大了,路旁的高粱( )摇摆着,树上的枯枝( )断落下来。一阵( )啸声,从( )旷野上响了过来。

②请同学打开书,与原文对照,比一比,谁写得好,为什么?

③读读写风的句子。

  1. 师:现在再来看看课文中写雨的词语。

①你认为哪些词语是写雨的?把它摘录下来。

②讨论:摘了哪些词语?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横扫、遮天盖地、

卷、鞭打、滂沱等词语突出了这场雨的大,在我们面前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场又猛又急的暴风雨的真实场面。)

③读这些词语。

  1. 小结:课文先写“大雨眼看就要来了”时的自然景象,具体描写了昌潍平原上大雨来临之前的“黑暗、雷、闪电、闷热”和风由“微风”到“风大了”的变化及雷的变化;接着又写了“暴风雨来了”时的自然景象,具体描写了“雨、雷、闪电、黑暗和嘈音”,这些描写都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略)

(黄蓓芬)

《诺言》自学提纲设计

《诺言》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可依据课文内容设计自学程序, 让学生循着自学提纲阅读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出示下表,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填写。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事件过程

下午

傍晚

黑天

细读课文,理解词语

①本文的课题是“诺言”。“诺言”是什么意思?(“诺言”是指应允别人的

话。本文以“诺言”为题,是说这个孩子遵守自己所说的话。这既是文章的中心,也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教师应加以引导。)

②重点理解下列词语:“闪耀”、“隐约”、“奉命”、“发誓”、“实

践”。有的词语是多义词,在查字典、词典时应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如“实践”一词,在本文中是指“按照自己的话去做”。

读中有异,适当点拨

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叙述故事,要读懂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教师可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下面几句对话:

“那你为什么不能走呢?” “我是站岗的。”他说。 “站岗的?你站什么岗哪?” “哎呀,你怎么不懂?我们玩呢。”

上面这段话中第一句是谁说的,第二句是谁说的?第一句中的“你”指

的是谁,第二句中的“他”指的是谁?

熟读精思,把握中心

①“我”为什么“以为这个小孩有点毛病,神经大概不正常”?(我不了

解孩子哭的原因,所以对孩子的精神是否正常产生怀疑。)

②为什么说“我想笑,可是一转念,觉得这有什么可笑的呢”?(孩子哭

的原因是很可笑,可正说明这个孩子说到做到的负责态度,所以又不可笑。)

③为什么“只有军人才能承认他已经实践了诺言,才能奉命离开岗位”?

(因为孩子是以中士的身份奉命站岗,所以只有军人才能让他离开岗位,进一步表现了孩子遵守诺言、遵守纪律的好品质。)

④为什么说孩子长大了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孩子有坚强的意志,对自

己说的话十分负责,一定会成为有益于人民,有所作为的人。)

默读课文,理清主线

按照“立下诺言——遵守诺言——实现诺言”的顺序,练习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复述课文,突出重点

按照课后练习 2 的提纲复述课文。一名学生复述,其他同学认真听,复述后,师生共同评议。

(毕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