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把沙漠变粮仓

近年来,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使粮食供应告急。世称“绿色革命之父”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布劳格博士颇为感叹地说:“世界每年消耗的粮食总计达 12 亿吨,这等于在赤道上用粮食铺出一条 16.8 米宽,1.8 米厚的

环球公路,而人口的增长,则使这条公路每年要延长 1000 公里!”人类面对着这条逐年延长的“粮食公路”,将如何解围呢?

广袤的沙漠,白天赤日炎炎,地表温度高达 60℃;晚间寒风阵阵,冷不可当。然而近年来,科学家们都向不毛之地的沙漠索取粮食!以往,垦殖沙漠总是联系到灌溉与绿化,但很难解决令人头痛的水源问题。倘若依靠人工降雨,蓄水灌溉,对于灼热而又无垠的沙漠,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因此, 他们摈弃了陈旧的绿化垦殖观点,着眼于太阳能的利用,他们把水仅仅看作是工业生产粮食的原料之一。

沙漠栽培作物,阳光充沛,但是水的温度往往上升到 40℃以上,这样对于栽培高等农作物以及单细胞酵母细菌等都不相适应。美国卡布莱教授毕生从事于培植耐高温的水球藻和栅列藻,已获得成功,在 50℃的水温中它还是生机盎然,繁殖子孙。1980 年日本的木下一郎等人经过 20 多年的研究实验, 终于培育出能耐 70℃的蓝藻。

日本的藻类科技人员前往科威特沙漠,筑起了一个圆顶玻璃厂房,培植蓝藻并提取粮食。他们仅用了两个普通游泳池大小的面积,半年生产的“粮食”竟达 7 吨之多!他们将蓝藻的提炼液和提炼后剩下的残渣加以研制。据说蓝藻的提炼液可以制成调味剂,用于各种饮料、饼干和面包,残渣以 1~5

%的比例掺入粗饲料后,能促进禽畜的生长,多出瘦肉,多产蛋。

从目前对蓝藻培植水平和产量来看,世界人口如果达到 100 亿,则需要

占用的沙漠也只有 40 万平方公里,这与浩瀚的 6700 万平方公里相比,仍不及世界沙漠面积的 1/150!

面对现实,人类该转向地球的沙漠,利用取之不尽的太阳光能,开拓不毛之地,栽种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的藻类粮食,解决与日俱增的口粮危机。许多科学家乐观地认为:在 即将到来的 21 世纪,沙漠终将成为人类免于饥饿的食橱,担负着生产粮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