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环形山是月球表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球表面。环形山又叫作月坑,希腊文的意思是“碗”,近似于圆形,与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十分相像。环形山的中间,地势低平,有的还分布着小的山峰。环形山的内侧比较陡峭,外侧较平缓,有些环形山的周围,向外辐射出许多明亮的条纹。

环形山的中间有一个陷落的深坑,四周围有高耸直立的岩石,环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000米至8000米之间。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千米,甚至仅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千米。

在月球上环形山的数量非常多,总数达50 000多个。在月面上,直径大于1000米的环形山总数达33 000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10%,至于更小的、名副其实的月坑则数不胜数了。

环形山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大环形山内再套一个小环形山,有的大环形山中央有一个很深的坑穴,如牛顿环形山,中心坑穴深达8000多米;还有的大环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作“中央峰”。关于环形山的形成,比较流行的解释有两种:

第一种认为,月球一开始形成不久,内部的高热熔岩与气体冲破表层,喷发而出,就像地球上的火山爆发一样。它们起初威力较强,熔岩喷出又高又远,堆积在喷口外部,形成环形山;后来喷射威力减小,喷射堆积只在中央底部,堆成小山峰,就是环形山中的中央峰。有的喷射熄灭较早,或没有再次喷射,就没有中央峰。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由于流星体撞击月球。科学家认为,在距今约30亿年前,空间的陨星体很多,月球正处于半融熔状态,巨大的陨星撞击月面时,在其四周溅出岩石与土壤,形成了一圈一圈的环形山。又由于月面上没有风雨洗刷与激烈的地质构造活动,所以当初形成的环形山就一直保留至现在。

许多环形山的周围都呈现放射状斑纹结构,这种环形山至少在60座以上。辐射纹是怎样形成的?多数科学家认为,火山喷发或者大的陨星体撞击月球表面时,岩石以及岩石粉末等被抛向四周,后来,这些物质逐渐回落到月面而成为辐射纹。由于它们的反照率比较大,所以看上去显得格外明亮。

在线小知识

月面上最大的环形山为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千米,小的月坑直径只有几十厘米甚至更小,直径大于1000米的月坑总数达到了33.000个以上,其中大的直径超过100千米,占月面的7%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