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称雄,要在强兵——春秋战国时期吴起变法

吴起是战国初期杰出的军事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个人的经历比较特殊,先后仕鲁、仕魏、仕楚,杀妻求将,出将入相,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干出一番事业,但最后惨死在楚国贵族的乱箭之下。他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改革家中付出生命的第一人。

吴起是战国初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县西)人,大约生于公元前440年,死于公元前381年。他曾受业于孔子弟子曾参门下,侍奉过鲁国国君。齐国攻打鲁国时,鲁国国君听说吴起善于用兵,想起用他为将,但因他的夫人是齐国人,怕他会因妻子的关系与齐国串通,所以犹豫不决,不敢立即起用。吴起听到消息,为了不错过这一成名立业之机,便下狠心杀掉妻子,以表明自己决不亲附齐国。鲁国危机日重,终于起用吴起为将。吴起率军拒敌,大破齐军,因而声名大振。鲁国人厌恶吴起杀妻求将、猜疑残忍。这种舆论动摇了鲁国国君对吴起的信任,终于把他辞退。

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爱才,知人善任,便离开鲁国投奔魏国。魏国大臣翟璜、李悝都在魏文侯面前举荐和称道吴起的军事才能,魏文侯便重用吴起,拜为将军,并积极支持他在魏进行兵制改革。

吴起的兵制改革,首先是对士卒建立严格的选拔、训练和考核制度。《荀子·议兵》记载当时魏国考核武卒的标准:“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羸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这样的标准是很高的,不是十分矫健的人虽经过严格训练也难以当选,但考核中选以后待遇也很优惠,可以免除一家的徭役,并奖给田地和房产,以鼓励士卒锻炼成为合格的战士。其次是按士卒的体质和特长,实行一种新的军队编制法。即将身强体壮、能拚善搏的编为一队;机智灵活、善于爬坡越沟的编为一队:有耐力、能吃苦的又编为一队。打起仗来,便根据战争的形势和地形的特点,分别派遣不同的队伍,使各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经过这样严格的选拔、训练、考核和精心编制,吴起在魏国建立起一支有强大战斗力的常备军——“魏武卒”。

吴起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羸粮,与士卒分劳苦。”(《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韩非子》、《史记》都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吴起为魏将攻打中山国,军中有一士卒生疮化脓,吴起趴下为他吸出脓血。这个士卒的母亲听到消息,便放声痛哭起来,旁人劝慰这位母亲说:你儿子仅一小卒,而吴起贵为上将,他亲口吸吮为你儿子排脓,你应该感到荣幸,为什么哭起来呢?这位母亲回答说;这个你就有所不知了。往年吴公也为我儿子的父亲吸过脓疮,他父亲打起仗来拚命死战,有进无退,没有多久就战死沙场。如今,吴公又为我这个儿子排脓吸疮,我想他也会为吴公战死的。我是想到这里才禁不住而哭起来的。由于吴起如此关心爱护士卒,便培养出一些死战之士,作战勇往直前,屡战屡胜。吴起事魏十几年,与诸侯打了76次大仗,64次取得全胜,其余12次和解。魏国因此“辟土四面,拓地千里”,不仅使与它同时建国的韩、赵宾服,而且,在吴起担任西河守期间,强邻秦国不敢东向。

魏文侯去世后,武侯继位,吴起曾恃功与田文争为国相,未能如愿。田文逝世后,公叔痤继为国相,吴起受到排挤,不得已离开魏国而奔赴楚国。公元前390年,吴起离魏时曾“止车而望西河,泣数下”,并对跟随他的人预言,“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第二年,吴起的预言即被证实,秦开始反攻,攻取当时属魏的华阴以东之地。

吴起到楚国后,先为宛(今河南南阳)令,不久即升为令尹(楚相),主持变法。

当时的楚国,地方五千里,甲兵过百万,是战国时期第一个幅员辽阔、兵源充足的大国,但国内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力十分衰弱,无实力与列国抗衡。在位的楚悼王一心顺应形势,实行变法,便向吴起询问富国强兵之计。吴起分析说,楚国的流俗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韩非子·利义》),因此,他建议“明法审令”,实行变法革新,并勇敢地担负起这副重担。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其内容概括说来:一是“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收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即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凡已传三代的封君,国家收回爵禄,将原受封的土地收归国有,疏远的公族一律不再享受王室的特权,同时还把一些旧贵族迁往地广人稀之处开垦荒地,把从以上各方面节省下来的经费财物用来抚慰供养战斗之士。二是“叨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即彰明法制,详定律令,裁减冗官及无能的官吏,并削减留任官吏的俸禄,“以奉选练之士”,增加国家的兵力,加紧士卒的训练。三是:“要在强兵,破驰说之盲从横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即斥逐高谈纵横之术的游说之士,禁止私门请托,把全国的思想和舆论统一到“强兵”的主要方面来。

吴起的变法进行得雷厉风行,大大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使国力日渐强盛起来。于是,楚国向外扩张,南平百越,北并陈、蔡,阻挡韩、赵、魏南进之势,西伐秦国,疆域大为扩展。公元前381年,魏国进攻赵国,赵向楚求救。楚国派兵攻魏救赵,大败魏军。这时楚国的势力已北抵黄河,南至苍梧(今广西北部),达到全盛时期。

吴起变法,逐步使楚国国富兵强,但也严重地侵犯了王公贵族的利益,“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公元前381年,支持变法的楚悼王病死,旧贵族乘机作乱,围攻吴起。吴起逃至楚悼王尸体旁,伏尸躲避,最后被乱箭射死。旧贵族还不罢休,竟把吴起的尸体绑在几辆马车上,车裂肢解,以泄愤解恨。楚太子熊臧继位,又借旧贵族箭射吴起时射中悼王的尸体大做文章,令楚国新的令尹,将参与射杀吴起的70余家旧贵族夷宗灭族。吴起死于公元前381年,早于商鞅之死43年,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立志改革而牺牲的第一人。吴起死后,变法停止,楚国的改革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