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力量对比的乾坤大转移——公元11~12世纪西欧的第一次农业革命
11世纪中叶,当外来入侵暂告一段落,西欧人终于可以集中精力来发展他们的经济。到了1300年,他们就已经超越了两个对手——伊斯兰世界和拜占廷帝国,全球范围内只有繁荣的古老中国可与之相媲美。从此欧洲开始其对外扩张的进程,并最终主宰了世界。这种格局直到现在也没有多少改变。究其原因是复杂的,但西欧第一次农业革命所起的作用之大是毋庸置疑的。
1.第一次农业革命——条件与成果
在11世纪中期以前,中世纪农业革命的许多先决条件就已经具备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欧洲文明重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北大西洋的英国、法国西北部、低地国家和德意志等地。只有到这时候,欧洲北部从英国南部到乌拉尔山脉的那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也才完全有能力被开垦。
另一个先决条件是适宜的气候。从公元700年持续到1200年,西欧出现了一个最适于作物繁殖生长的气候好转时期,平均气温转暖,气候变得干燥。而和平的环境、持续的好气候以及不断扩大的投资都为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突破是重犁的使用。这种犁适用于欧洲北部更为肥厚、潮湿的土壤,既有利于灌溉,又节省了劳力。与重犁的使用密切相连的是庄稼轮作的三圃制的引入,这种新的耕作制度有利于合理分配劳动力,增加产量,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农业奇迹。许多夏季作物因此得以种植,进而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第三项重要革新是磨坊的使用。从1050年起,欧洲出现了一个建设高效率的水力磨坊的热潮。水力磨坊技术又启发了风力磨坊的出现。从1170年欧洲建造了第一批风磨开始,风磨在一些低地国家迅速普及开来。其他的技术突破还包括铁马掌的出现以及双马前后拉纤的挽具的使用,这时的马取代牛成为耕畜,效率得到提高。此外还有轮车和耙的发明。
伴随着技术进步而来的是可耕地数量的大幅增加和已开垦土地的更为精细的耕作。始于1050年并在12世纪大大加速的开垦土地运动,改变了加洛林时代无数小块耕地被森林、沼泽和荒野所孤立分割的局面,清除森林和排干沼泽的工作加速了耕地的逐渐扩张和彼此相连。随着这一进程的加快,到了13世纪,农民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开始更有效、更精细的开垦他们的全部土地,结果使土地的肥力大大增加。
以上这些变化导致了农业产量的巨大增加。下播的谷物种子的平均产量从加洛林时代的最多两倍增加到1300年前后的三至四倍。磨坊的出现又大幅度的提高了碾磨效率,节省了人力。结果,欧洲人开始第一次依靠定期的、稳定的食物供应生活。当更多的土地可以被用来种植其他的经济作物而不再为了维持生存而仅仅局限于谷物,大规模的农业经营的多样化和专业化便随之产生,许多地区专门养羊,而另一些地区则专门栽培葡萄,有的种植棉花和染料作物,这些新的产业有些用作本地消费,但相当多的用作长途贸易。
这一时期,农村的畜牧业作为农民的重要副业仍在发展,牲畜数量增多,畜产品更多的进入市场,具有专业化、市场化倾向的畜牧业在少数地区发展起来了,主要是为毛纺织业加工羊毛。
2.生活方式的改变
农业革命使得欧洲人的生活质量得到空前的提高。食物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改善尤其是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大幅度提高,极大地增强了欧洲人的体质,提高了人们的寿命(从加洛林时代的人均30岁到中世纪盛期的40至50岁)。生育率和婴儿成活率也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跃,结果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激增,从1050年到1300年间,西欧的人口增长了大约三倍。
生活质量的改善体现在不同的阶层。农业革命以前的农奴生活是惨不忍睹的,饥寒交迫,体质羸弱,孩子们的存活率尤其低。然而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奴的生活普遍好转,而且更为重要的转变是解放农奴的现象普遍流行。因为新的土地不断被开发使得领主们只有保证农奴的自由才能吸引到足够的劳动力。大量的自由农奴开始出现并且为开放的市场而不是为他们的生计去生产农产品,促使剥削方式从劳役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也有力地推动了市场化进程。
领主的收入远比农奴多得多,巨大的财富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生活的更加安定、富足,贵族们开始形成一种温和优雅的生活概念。这一切催生了骑士制度的出现。这一阶层最终有助于形成一种贵族所特有的举止风度和处世哲学,比如忠诚勇敢,慷慨大方,虔诚恭敬,蔑视不公平的好处或肮脏的利益,以及对女性的重视和赞美,而这些观念直到现在仍然在人们的意识中具有根深蒂固的作用。
3.城市革命
农业革命带来的最为深远的影响可能就是贸易的复兴和城市革命了。农业的进步为商业、手工业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原料和剩余农产品,商品经济大力发展起来,专门化和多样化的不断提高加快了商品市场和贸易不断地扩大和完善。河运和海运等交通方式被更加充分地利用起来,而陆地运输也变得更加发达。随着东西方的长途贸易往来的日渐频繁,国际贸易集市红红火火的发展起来。这种集市定期开设,成为各国商人和各色货物的云集之地。其中最大最有名的要数法国的香槟集市。正是在集市大量出现的基础上,西欧在中世纪盛期掀起了一场城市革命。
12世纪以前的欧洲,散落着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农庄,即使有一些城镇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只有到了12世纪,随着小城镇的规模扩大了一倍,并在下一个世纪又扩大了一倍,城市生活才逐步发展起来。城市生活首先出现在意大利,它囊括了欧洲最大的城市中的大多数,威尼斯、热那亚、米兰、波伦亚、巴勒莫、佛罗伦萨和那不勒斯,这些城市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色,如巴黎和波伦亚成为一流大学的发源地,威尼斯、热那亚、科隆和伦敦成为长途贸易的中心,而米兰、根特和布鲁塞尔则专门从事制造业。少数的商人发展了大规模的投资和生产,尽管不具备典型意义,但却成为后来的现代工厂制度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始祖。城市逐渐成为了文化的中心,并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生活方式,而大城市则是在当之无愧的引领着世界风尚潮流。所以今天,当我们自由的享受着城市生活的便捷和舒适的时候,不应忘记近千年前那场深刻改变了世界面貌的农业革命。因为正是这场革命,使西欧首先在经济上跃至世界领先地位,继而在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宗教知识的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西欧人从此增添了一种强烈的自信心和使命感,开始踏上征服扩张之路,最终使我们的世界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