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督办台湾军务

1883 年,法国为霸占越南,进入中国南部腹地,寻衅滋事,终于挑起了中法战争。由于清军和刘永福黑旗军的顽强阻击,使法军在越南作战无大进展。于是,法军决定出动海军,直接攻击中国本土,占地为质,以此要挟清廷退兵越南。 1884 年 7 月,法国海军远东舰队司令孤拔(Gourbert)奉命率领舰队开往中国福建台湾一带海域进行侵略,主要目标是台湾。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与祖国大陆咫尺相望,是祖国海防的前哨。台湾海峡是东南沿海埠岸的天然屏障,对维护我国东南地区的安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法国舰队出现在台湾海面的时候,清廷十分紧张,当即决定派得力官员镇守台湾。经曾国荃推荐,清廷遂命刘铭传督办台湾军务。

赋闲在家的刘铭传见朝廷催促很急,就摒弃了原先老于乡里的想法,匆匆地踏上了北去的征程,因为他已从近日的报纸中获悉,祖国东南边陲又燃起了烽火。作为一个朝廷将领,国家的召唤,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刘铭传报效国家,驰骋沙场的时候到了,1884 年 7 月 16 日,刘铭传毅然渡海奔赴台湾,7 天以后,战争就爆发了。

刘铭传登上台湾岛以后,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工作。首先查勘基隆炮台的形势,部署防御事务。当时的台湾,特别是台北的防务十分单薄,全台守军共 40 营,约 2 万余人。而时任台湾道的刘铭璈驻扎台南,在此留兵 31 营。

台北仅有孙开华所部 3 营及曹志忠所守部 6 营。每营精壮者只有 300 余名。

同时,原从福建省派来的供防守、运输之用的 4 艘破旧兵轮,也远调福州、上海两地,渺无回防音信。被法国侵略者觊觎的基隆炮台其式样陈旧,仅有固定的 5 门炮。由于炮位地势低下,不能抵挡敌人来自左右的进攻,更不能远击敌船。

在枪械银饷匮乏,兵力空虚,法军严密封锁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刘铭传积极布防,力撑危局。他急调旧部章高元率武毅军两营来台北府城作护卫队, 并命令曹志忠督队在基隆外海口门要岸鳞墩、社寮两山对峙的地方筑炮台 2

座,建护营 1 座,以阻遏敌舰进口之路。在台湾道刘璈原先部署的基础上, 刘铭传将全台划分几个防守区域,由专人负责。台北的两个重要港口沪尾(今名淡水)由提督孙开华会同浙江候补知府李彤恩把守;基隆则由苏得胜、邓长安会同曹志忠所部驻扎。他又在台北、台湾两府设置支应局,在上海开办台湾军械粮饷总局,并在后路置转输局,负责由上海运送军械粮饷接济台湾。

虽然作了周密的军事部署,但因台湾兵力有限,器械不精,饷需短缺, 弹药缺乏,刘铭传又命令动员台湾民众,在全台推行团练之制,设置陆团和渔团。陆团在内地驻扎把守,渔团在海上巡视守卫。刘铭传还亲自作一首“两仔来打此台湾,百姓和齐要征番”的歌谣,号召全台士农工商,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抗法保卫祖国。

在刘铭传的号召下,台湾民众纷纷行动起来。沪尾的梨园弟子张阿火组织了一支 500 人的神枪手队,协助官军驻守沪尾海口。彰化人林朝栋毁家纾

难,自备枪炮和粮饷,组织了一支 500 人的精壮部队,开赴前线。台湾民众

也纷纷捐银报效国家,仅林维源一人一次就捐银 20 万两,并允诺一两年后再

捐银 20 万两。台湾民众的抗法热情空前高涨。

刘铭传在积极加强军事防御,号召台湾民众积极参战的情况下,他还精

心研究敌方军事情报。他认定法国方面攻击台湾的主要目标是基隆和沪尾两个港口,于是,他来往于这两个据点之间,着意加强基隆、沪尾的炮台和兵力的配置。经过短时间的部署,两海口的守卫能力都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