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渔父大名闻于全国

自“间岛事件”以后,日本政府对宋教仁大为不满,把他看作是清政府派来的密探,对他多方刁难,他并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而同盟会组织的逐步涣散,革命党人所发动和领导的武装起义的接连失败,则使他感到心情非常压抑。1908 年《民报》被日本政府封闭。1909 年陶成章和章太炎等人重组光复会,公开与同盟会分庭抗礼,革命队伍内部更趋分裂。1910 年 6 月, 孙中山化名 Alaha 医生潜返日本,宋教仁去见孙中山,商量整顿党务问题。但几天以后,日本警察发现孙中山在日本的活动,迫使孙中山匆匆离去,使得同盟会整顿工作没有获得任何进展。这年的年底,宋教仁接受了内田良平、北一辉、清藤幸等日本黑龙会成员为他举行盛大送别会。宋教仁抱着在大江南北开展革命运动的决心,离开日本归国,并于 1911 年 1 月初回到了他离开

6 年之久的上海。

当时上海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都市,经济文化有很大的发展,也是革命党人宣传革命思想的中心,有不少全国闻名的进步报刊,其中规模最大,发行量最多,影响也最广泛的一家,是于右任创办的《民立报》。早在于右任创办《民呼报》时,他就想请几位撰稿人,正好康宝忠从东京回沪,于右任就请他在同盟会总部中,推荐一位能文善写之士,康宝忠即推荐宋教仁。当时正是间岛问题交涉最困难的时候,康宝忠告诉于右任说:“您试着读一下

《间岛问题》这本小册子,就可以知道宋君的学问气度与见识了。”这番话使于右任对宋教仁这个名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教仁回到了上海后,也因为早已慕于右任的大名,遂与谭价人、刘成禺一起主动拜访于右任。在于右任的寓所,他们两人一见如故,抵掌而谈。当谈及中国外交形势危急的时候,宋教仁侃侃而谈,旁证博引,把列强各国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应取的策略分析得头头是道,居然令一向才气横溢的于右任为之折服。宋教仁又谈及报社的宗旨和倾向,报社的具体工作办法。于右任当即力请宋教仁留下担任《民立报》编撰。宋教仁认为自己是被清政府通缉的“要犯”,有些为难地说:“上海危险之邦,恐怕不能久住。”于右

任也是被通缉的“要犯”,回答说:“处境的危险,我与您是同样的。但一定会有保证安全的办法。”宋教仁见于右任这样说,也就慨然地答允了。于是,于右任在法租界三茅阁桥畔另外租了一间屋,作为宋教仁的编纂室。后来《民立报》社房子着火,同事之间互相解嘲,都说是因为宋教仁想搬到租界去的缘故。有一人得联云:“桃源渔父真逃世,一炬居然避祖龙”。《民立报》社的新屋也就因为他才开始营造。

当时上海各界的人士中没有人知道宋教仁这个名字。报社同行称他为“桃先生”,外面寄来的函件也是寄给“桃先生”,写的文章则署名“渔父”。时间长了,认识他的逐渐增多,但也只知道他是《民立报》的渔父先生,不知是大名鼎鼎的宋教仁。“间岛”交涉期间,中国内地报纸有很多激愤的文章,但并不能搞清“间岛”的地理位置。后来搞清楚这个问题,是到宋教仁陈书披图,考以历史,亲手绘制地图予以公布以后。当时,全国为之震动, 上海的外文报纸也竞相转载。但那时宋教仁署名“宋练”,旁人也不知“宋练”即是渔父。宋教仁主持《民立报》笔政之后,“间岛”的交涉还没有最后结案。这一时期上海的民气很旺,集会结社演说极为盛行。可惜大多数演讲者因为限于知识与依据的缺乏,不能击中要害。于右任于是介绍宋教仁到各处演说。宋教仁在上层人物经常聚集的西园演讲了两次,效果异常的好, 只要他登上讲台,听众的情绪一下就会热烈起来。在场的和不在场的当时上海名流都向于右任打听演讲人的名字、籍贯,于右任回答说他即是渔父。宋教仁自己也签名为“宋渔父”。从此,宋渔父的大名渐渐传播开去。

中俄界约纠纷发生后,举国激愤,但清政府昏聩,毫无外交策略。宋教仁发愤著《二百年来之俄患史》,将新旧条约逐一研究,发表交涉办法,洋洋数万言。交涉过程中,外文报纸转载俄人要求在撒拉时美驻兵,在库尔札驻领的消息。西报地名的音译,与我国地名全然相异,当时举国报纸,莫能辨明,又是宋教仁引经据典,指明撒拉时美为承化寺,库尔札是伊犁附近的宁远城,俗称金顶寺。一时读者翕然拜服,钦佩他的博学,惊叹无人能与之抗衡。

宋教仁痛斥清政府的昏聩无能,指出那些外交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对国际形势一无所知,而且“因循苛且,视国事若传舍,无复公忠之义,至于其极,则且不恤营私罔上,学秦桧、严嵩之所为而毫无顾忌”,从而把中国一步一步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除了《二百年来之俄患史》,他还在《西方之第二满洲问题》、《东亚最近二十年时局论》、《讨俄横议》、《清政府借日本债款十兆元论》以及《论近日政府之倒行逆施》等文中,全面分析了中国在当时的世界上所处的地位和面临的危机,认为日俄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各国之所以对中国维持均势主义,绝对不是因为它们热爱中国,实在是因为分割中国的时机尚未成熟。实际上,帝国主义各国是各怀鬼胎的:日本时刻都在想着独吞中国;沙俄在日夜觊觎中国新疆和东北的大片土地;英国想继续控制长江中下游,并且窥伺云南与西藏,而美国则正在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拼命向中国内地扩张侵略势力,所以,中国有被瓜分豆剖的危险。宋教仁从当时各国的相互关系来看中国的处境,发出一系列为别人所不及的独到见解,不愧为一个卓有见识的政治家。

对于清政府的“立宪”骗局,宋教仁也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深刻尖锐的批判。他专门写了《宪政梦可醒矣》、《中国古宪法复活》和《希望立宪者其失望矣》等文章。他指出:“现政府之所谓立宪,伪也,不过欲假之

以实行专制者也。”可谓一针见血,希望人们尽快丢掉对清政府的幻想。 就这样,在不到 1 年的时间里,他共发表了文章 80 余篇,内容涉及到内

政外交等各个方面。这是宋教仁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他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 以《民立报》为主要阵地,在政治思想领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切中时弊的精辟议论,他以丰富的学识,使人为之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