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拔训练

  • 航天员训练有58个专业,被称为“58个阶梯”,每登上一个阶梯,就离太空更近一步。
  • 行走训练看似简单,实际上极其耗费体力,每次结束训练,航天员都会累得连筷子都拿不动。
  • 航天训练模拟器研究室主任晁建刚说:“用常压环境模拟真空环境中的工作模式,是模拟器的一大特色。”

航天员的基本能力训练

北京航天城是我国航天员进行训练的地方。航天员训练有58个专业,被称为“58个阶梯”,每登上一个阶梯,就离太空更近一步。

14名航天员都有随“神舟7号”飞天的机会,意味着他们都要接受相关训练。

沿北京八达岭高速路前行,出北安河出口,向西行驶10分钟,就到了“中国北京航天城”。

在这个名叫唐家岭的地方,占地约3500亩的航天城内外戒备森严。14名航天员就是在这里接受训练的。

航天城内,航天员们居住的房子都是红色的,因此被称作“红房子”。

“红房子”是航天城这个禁区中的禁区,航天员从星期一到星期五都住在这里。“红房子”外有重兵把守,如果有人试图偷看或拍照,警卫们会“很客气”地请立即离开。

航天员的个人情况对大多数航天城内的工作人员也严格保密。

这些航天员除了要严守军队纪律,还要严格遵守《航天员管理暂行规定》,其内容苛刻得有些不近人情:

不准在外就餐。节假日期间不准私自外出。不准与身份不明的人接触。不准暴露自己的身份。不准抽烟喝酒。不准个人开车。不准驾驶摩托。

不仅如此,他们一日三餐吃什么,都是营养医师说了算。食物还要留样保存,多数食品要到指定的商店采购,蔬菜都来自京郊的绿色蔬菜基地。

就这样,14名航天员虽然过着“没有自由”的生活,但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成为坐在“神舟7号”里的幸运儿。

在成为航天员之前,他们几乎都是战斗机飞行员。有意思的是,这14名“小伙”清一色身高1.70米,体重都在65公斤上下。都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大多来自农村。都有10年以上的战斗机驾龄和超过1000小时的高空飞行经验。

那么,这些战斗机飞行员是怎样变成航天员的呢?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要承受火箭加速带来的巨大噪声和超过航天员体重5倍的超重。

在轨飞行阶段,他们又将面对失重和宇宙辐射。在返回阶段,他们将再次经受超重,还要耐受高热。

在飞船重返大气层时,高速飞行的返回舱与大气摩擦,将产生几千度的高温,尽管返回舱采用了高效防热材料,但仍无法避免一定程度的温度上升。

着陆时,他们还要经受最后一关,即强大着陆冲击力的考验。

这四道关对人体承受能力的要求非同寻常,因此,14名航天员都必须接受严格的体能及心理训练。

床、转椅和秋千,这些原本非常普通的物件,在航天员训练中心,成了最“恐怖”的“刑具”。

离心机的转动使他们的面部严重扭曲。而经过游泳“长途跋涉”后,航天员常常累得拿不动筷子。

先说床。在飞船进入轨道的最初几天里,航天员体内的血液会因失重而向头部转移。

为了提高对失重环境的适应能力,“神舟7号”航天员需要接受一种特殊的卧床训练。

在一张特制的倾斜床上,头朝下躺着。其间,这张床会变换各种低位角度,来调节他们体内的血液分布。

参加这种训练时,航天员往往会出现面部充血和肿胀、鼻塞、头痛等症状。尽管如此,他们仍要学会在这种状况下进食、饮水、睡眠和清洁个人卫生。

航天城里的转椅,坐上去绝对不会感到轻松。它能够做360度的快速旋转,同时上下、前后摆动。

它一旦被启动,就开始加速,最快时大约每2.5秒就能转一圈。转椅前方有一块绘着黑白相间图案的大幕布,转椅每转一圈,幕布上的图案就闪动一次。

人在飞速转动的转椅上,过不了一会儿,就会感到头晕眼花、心脏狂跳。转椅训练主要用于检查航天员的前庭功能,以及增强他们对运动病和眩晕的耐受能力。

这里的秋千,也不是为了唤起航天员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它的外观颇似汽车的“驾驶舱”。

启动时,秋千在高达数十米的钢架的保护下,被四条钢臂凌空提起,荡起高度达8米。同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它不断摇摆晃动,摇摆幅度达15米。

与离心机相比,床、转椅和秋千带给航天员的“痛苦”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有报道称,北京航天城里有亚洲规模最大的载人离心机,其旋转手臂长8米,最前端是一个椭圆形不锈钢封闭吊舱,航天员们就呆在这个舱里。

离心机开始旋转后,航天员身体承受的过载,能达到其体重的8到9倍。

此时,他们的面部肌肉会因受到牵引而严重变形,呼吸也会变得异常困难,同时眼泪会止不住地往外流。

这一状态往往要持续40至50秒。在离心机里的训练,主要是为了模拟载人航天器上升和返回时的持续超重状态,使航天员具备在超重环境下,正常操纵飞船和通信系统的能力。

模拟出舱活动训练流程

即将发射的“神舟7号”所执行的关键任务是太空行走。航天员出舱活动时,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失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当时,世界各国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主要是利用失重水槽。在水槽中,航天员穿着特制的舱外活动训练服,进行出舱活动模拟训练,其感觉与在太空中并无太大差别。

这样的行走训练看似简单,实际上极其耗费体力,每次结束训练,航天员都会累得连筷子都拿不动。

航天员完成太空行走,要经过至少8个步骤,其间必须经受骤冷骤热、微流星体及轨道碎片撞击、热辐射等考验。

如果说“神舟7号”航天员在地面上的训练可以用“磨难”二字来形容,那么,其“太空行走”绝对称得上是“历险”了。

严格讲,“太空行走”其实并不是行走,因为太空中根本就没有路。它指的是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在航天器舱外进行作业,以及依靠自身携带的生命保障系统,在月球、火星等其他天体表面进行科学探索的“舱外活动”。

那么,“神舟7号”航天员的太空行走,将经历哪些步骤呢?答案是8大步:

第一步是选择窗口。飞船进入太空后,航天员通常需要两天左右的时间,来适应太空飞行过程中的微重力环境,之后就可以根据舱外的太空环境,选择太空行走的“窗口”,即太空行走的最佳时间间隔。

通常,专家们会根据以下几个因素来选择“窗口”:要有效避开太阳爆发性活动期、南大西洋辐射异常区,以及较大的空间碎片,以免对航天员的身体和安全造成伤害;太阳的光照条件要适中,否则,从零上120多度到零下100多度的巨大温差,将对航天员及舱外航天服形成巨大挑战。

此外,为确保太空行走的过程能被完整、有效地监控、记录下来,飞船及航天员最好是在地面站能够测控、覆盖的范围内活动。

第二步是进入气闸舱。“神舟7号”将搭载3名航天员,在进行太空行走前,其中两名航天员进入气闸舱,另一名则留在返回舱内,负责监视飞船的运行状态。

气闸舱是“神舟7号”实现关键性技术突破的具体体现之一,是专门供航天员进入太空或由太空返回舱内所用的气密性装置。

它有两个气闸门,与密封座舱连接的是内闸门,另一个是可通向太空的外闸门。

当航天员准备出舱活动时,通常先给内闸舱加压,随后通过内闸门进入气闸舱。

第三步是穿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是本次“神舟7号”技术创新的另一个关键点。

它由舱外压力服、真空屏蔽隔热服和背包式生命保障系统组成,结构复杂,科技含量很高,俨然一个小型航天器。

如前所说,我国自主研发的舱外航天服已经制成,但此前我国曾从俄罗斯购买了全套的舱外航天服,究竟让“神舟7号”航天员穿着哪套舱外航天服进行太空行走,将由专家们研究决定。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时的“保护伞”。太空中,阳光照射之处的温度可高达120多度,而背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又会降到冰点以下。

如此骤冷、骤热的变化,对舱外航天服的材料及防护层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它必须能防止真空、热辐射等对人体的危害,必须具有气密、承压、隔热、调温和抗微流星体及轨道碎片的性能,还要具有完整的生命保障系统以及一定的在轨机动能力等。

第四步是吸氧排氮。综合多种因素考虑,舱外航天服内的气压往往小于一个大气压。气压的降低会带来新的问题:如何保证航天员的生理健康。

由于人体血液中融有一定的气体,人在进入低压环境时,这些气体,特别是氮气就会分离出来,在血管内形成气泡。

过大、过多的气泡会压迫人体内部的组织,从而引发皮肤瘙痒、关节或肌肉疼痛、咳嗽和胸闷等疾病,严重时还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这就是航天医学中所说的“减压病”。

为解决这一问题,航天员在出舱前,要先在纯氧环境中停留一定的时间,使体内氮气释放出来,以减少发生“减压病”的几率。这个过程被称为“吸氧排氮”。

第五步是打开外舱门,开始进行太空行走。前四个步骤完成后,航天员便可以通过泄压阀泄压,在气闸舱内的气压与外太空的接近时,安全地打开舱门。

留在舱内的航天员,负责在舱外同伴"行走"过程中出现意外时伸出援手。

由于舱外环境极端恶劣,所以,太空行走充满了风险。以往其他国家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虽然没有出现过重大事故,但航天服制冷系统失灵、航天员身体不适、外舱门不能关严、航天服被微流星体局部损坏等小问题却不断出现。

“神舟7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将是中国人的首次太空漫步,其主要任务是检验太空行走设备、积累相关经验。

所以,其在舱外停留的时间估计在半小时左右,而且不会远离飞船。

第六步是释放小卫星。太空行走结束后,航天员会从气闸舱中取出小卫星,并将其释放到太空中。它将承担起监测飞船运动状态和进行其他科学观测的任务。这一步骤是本次太空行走计划特意安排的。

第七步是返回气闸舱。航天员成功释放小卫星,圆满完成本次太空行走任务后,会打开气闸舱的外闸门,返回气闸舱,然后关闭外闸门,打开压力气瓶的开关,向气闸舱内充气,使其复压。

第八步是返回主舱。当气闸舱的压力与主舱平衡时,航天员便可以通过内闸门返回主舱,为太空行走画上完美的句号。

出舱教练员的模拟探路

直接面对太空的真空环境,这是载人航天中最危险的任务之一。“神舟7号”飞船任务中,航天员要离开飞船执行出舱活动任务。

在执行出舱活动任务时,航天员要面对如下挑战:能见度减小;空间定,空间定向能力降低;感觉灵敏度下降;身着舱外航天服使活动受限;身体支撑力减弱;在低压和环境中工作,需克服服装充压对工作造成的影响,因此,易引起身体疲劳。

针对出舱活动的这些特点,航天训练中心将出舱模拟训练,当做“神舟7号”航天员乘组训练的重中之重。

在航天员面临挑战的同时,航天员教员也面临着挑战。他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没有试验标准、不明试验条件。于是,他们毅然选择自己作为“试验品”。

为了验证“神舟7号”飞船任务中,航天员的出舱程序,水下出舱程序验证试验在青岛展开。

教练员身着重达200多公斤重的装备,在10米深的水下、承受比平时多1个大气压的环境里,连续多日工作。

而且,每日持续工作5小时以上。因此,风险大,工作负荷也大。例如,在地面看似很简单的一个操作,在水下却需要付出超出平时一倍以上的体力。

此外,为验证气闸舱接口关系和过闸程序的合理性,获取人-舱之间的医学和工效学数据,为“神舟7号”出舱活动的时间安排和飞行手册的设计提供参考,就需要进行载人低压试验,即在真空试验设备内,进行人-舱-服综合联试。

该试验在真空条件下实施,此前从未进行过类似试验,气闸舱接口全新,试验存在很大风险,对参试者的身体素质和理论操作技能要求很高。

于是,训练教员主动承担了初试的任务。他们说:“我们是航天员教员,保证航天员训练安全有效,是我们的基本职责,亲自参试、亲自体验,才能制定出安全可行的航天员训练方案。”

就这样,航天员需要进行的所有训练,教员都率先体验,将操作的动作规范化后形成教材,再教给航天员。

遇到有危险的训练时,教员更是亲历亲为,先行示范,在确保动作安全、可靠后才教给航天员,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不迟疑。

进行模拟出舱综合训练

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杨利伟说,针对“神舟7号”太空行走的任务,航天员经历了3个训练阶段:基础理论训练、专业技术训练和出舱程序训练。

基础理论学习中,潜水理论和基本技能等很多课程都是新开设的。

专业技术训练,则主要是针对舱外航天服和气闸舱的理论与操作技能,其中难度最大的是舱外服操作训练。

第三阶段是出舱程序训练,也就是在失重水槽、低压舱以及出舱活动程序训练器这三大关键设备中,模拟出舱全过程的训练。

由于“神舟7号”出舱活动是由两名航天天员共同,完成,因此在训练中一般安排两人一同训练。

其中,航天员翟志刚模拟出舱,航天员刘伯明在轨道舱协助。有时也有3人训练模式,即翟志刚和刘伯明在模拟气闸舱环境下,操作舱外服和一些舱载设备,航天员景海鹏则在返回舱里发布口令对话,互相配合。

这样,一套完整的出舱活动训练程序常常需要20多个小时。而且,一次训练不可能把完整的程序完全走一遍,所以,教员们把整个出舱活动程序模拟器训练分成了四个阶段,进行分段训练。

航天员在阶段训练考核通过后,才能再进人下一阶段的训练。每次训,航天员虽然穿有液冷服,但内衣总是被汗湿,可见训练强度之大。

模拟器训练中有一个“高难动作”,即组装气液组合连接器,通风、液路冷却液要通过这个装置,连接到航天服上。

在平常的训练中,教员一般用1分钟都很难装上,但翟志刚熟能生巧,他只需要5秒!

有时候,航天员训练得很正常,但教员会突然叫停,随机地设置一些飞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以培养航天员处理故障的能力和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

比如,当仪表板和服装压力表上出现“舱外服泄露”报警时,航天员必须及时反应,快速有效地按照预先设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排故操作,直到故障现象消除。

2008年6月,航天员便开始了试验舱“两俄”模式常压下正常程序、故障处置程序的训练。

在“两俄”模式训练顺利完成后,又转入了“一中一俄”模式训练。

所谓“两俄”模式,指的是两名航天员着两套俄罗斯“海鹰”舱外服,在试验舱内进行训练。

而“一中一俄”模式,则是一名航天员着中国“飞天”舱外服,另一名航天员着俄罗斯“海鹰”舱外服进行训练。

每次训练,从关闭舱门开始到航天员出舱,需2小时40分钟。而训练之前,众多岗位都要提前1小时做准备工作,部分岗位的准备工作要提前5个小时。

训练之后的总结,以及舱外服吹干、服装和舱载设备断电、撤收以及试验舱撤收等整理工作,则还需要4个小时。

由于“神舟7号”任务更复杂,航天员需要进行的主动操作更多,要求航天员主动大于被动。

因此,“神舟6号”训练的目标是“航天操作零失误”。而针对“神舟7号”训练,专家们提出的目标是:

航天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能不依靠外界主动完成任务。

要知道,飞船不断运动,航天员出舱后一旦出现操作上的延迟,飞船可能飞出了测控区,无法得到地面支持。

所以,航天员必须具备独立完成任务和处置应急情况的能力。同时,“神舟7号”训练强度,远远超出前两次任务。

例如,航天员仅是在出舱前进行的组装航天服、在轨训练等准备工作就长达10多个小时,连一个螺丝都要拧20多分钟。

比如在模拟失重水槽中进行训练时,航天员连人带衣服重达250多公斤,进行任何一个操作都非常困难。训练结束后,航天员常常累得拿不起饭碗。

出舱活动训练是“神舟7号”任务新增的训练项目。难度大、风险高,是航天员训练的关键和重中之重。

出舱训练,是在出舱活动程序模拟器,模拟失重水槽和舱外航天服试验舱3大设备上进行的,因为出舱程序的完整过程在地面很难完整模拟,它需要分解在3个设备中完成。

最危险的有两个现场,一个是舱外航天服试验舱的低压训练。

航天员要穿着舱外航天服在10帕以下的环境中训练,在真空环境中,一旦服装或者舱载设备出问题,都有可能出现危险。

另一个就是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航天员要着水槽训练航天服在10米深的水下训练,一旦出问题,就有可能出现溺水,减压病等。

出舱活动程序训练模拟器,用于训练出舱活动期间航天员对气闸舱和舱外航天服的操作。不过,它的形状并不是传统概念中的“机器”,而是个开放式实验室一样的房间。

房间中央天花板上类似“威亚”的悬吊系统,吊着两套航天服。在“威亚”的作用下,航天服能够上下左右移动,以模拟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的相对运动,供航天员进行穿、脱航天服的训练。

从外观、结构到重量,训练用服装与航天员上天穿的舱外航天服一模一样,但天上用的舱外服里保持着40千帕的压力,而地上用的这两套服装是没有压力的常压服。

航天训练模拟器研究室主任晁建刚说,用常压环境模拟真空环境中的工作模式,是模拟器的一大特色。

航天服对面的墙上,“镶”着一面如同巨型高压锅锅盖的金属圆形物,这就是模拟轨道舱通往太空的“舱门”。

解锁-转动手柄-开门-套舱门保护罩-关门-取罩-检漏,航天员仔细地完成每一步,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各种仪表上显示出空间设备的工作状态。

随后,航天员们进行了失重水槽模拟太空行走的训练。水槽训练中,航天员穿着120千克的水槽训练服,模拟在失重状态下,从开舱门准备到返回飞船的舱外活动全程。

这种姿态是固定的,即与地面的角度是30度,这使得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耗费很大的力气。

乍看上去,波光的圆形失重水槽与游泳池并无两样,28至30度的水温也与游泳池相似。

不过,训练水槽的水下却另有玄机。这里的水槽壁遍布着指挥、监视系统,能把岸上的教练员口令和航天员的动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教员发出的每一条指令,航天员在水中与之对应的操作,全部显示在电视屏幕上。航天员翟志刚说,第一次水下训练结束后,他累得仿佛虚脱了一般。

在这个“游泳池”里进行的还有轨道舱水下实验。把模拟轨道舱放入水中,能够从某种程度上验证轨道舱的功效学性能,比如,舱内设备摆放是否合理,等等。

此外,航天员还进行了低压舱训练。低压舱又叫舱外航天服实验舱,用于模拟太空的真空低压环境。

实验舱外表是一个巨大的圆筒,圆筒里形形色色的设备中间,同样悬吊着两套航天服。这是真正的、能够经受住低压环境考验的舱外航天服。

训练开始,两名航天员从准备间走进实验舱。纯白和纯蓝色的紧身液冷服,把他们从头到脚包得如同电影里的“蜘蛛侠”。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他们像虫子钻进蚕蛹一样,进入了航天服。

随后,舱门徐徐关闭,实验舱和舱外航天服开始加减压力。监视器上,只见一位航天员在进行设备操作,另一位则拿着飞行手册进行确认。

工作人员与航天员之间的对话,不时通过扬声器清晰地传来:“01明白!”“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