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手榴弹

马尾手榴弹,带尾巴的手榴弹,也称麻尾手榴弹,这种手榴弹比较奇怪,一个圆圆的弹体后面结着一根粗粗的麻绳,很有点中国古代流星锤的味道,我们在电影电视作品中很少看到这种武器,但实际情况是这种武器在红军和早期土八路当中相当流行,后世看到的鬼子香瓜手雷和仿制M24的木柄手榴弹,当时可是可遇不可求的高档品呢。

中国有关麻尾手榴弹最早的生产记载是在1926年,上海、金陵、广西等厂均有生产,其中金陵炸弹厂(后改第四集团军军械处炸弹部)制造时间最长,该厂最初在德人薛培及中国人赖瑞麟主持下,于1926年仿制麻尾“新式手榴弹”,又称“白铁冲锋手榴弹”和“生铁撞针手榴弹”。在广州瘦狗岭表演时曾受北伐军将领的好评,因而组织大规模制造。

看麻尾手榴弹的结构,由照片可以得知蛋形弹壳为生铁铸造,外径约55MM,长约93MM,外表有预制的纵横小槽,装有撞针、撞针簧、底火等组成的着发机构,用保险闩保险,无外壳保护。弹底结一条麻与棕制的麻尾,长约700到900毫米,以便手握甩出和导向。这种类似投石索之类的武器最著名的使用记载就是大卫用此做掉了巨人歌利亚,一般历史上留名千古的武器不是杀了太多人就是杀了著名的人,后者还比前者更加有名一些。

不适合丛林战,李先念回忆录中曾说起过某次战斗中,投掷的麻尾手榴弹大多缠在树上,爆炸未几。由于简单的碰炸引信和只在硬地起作用的两大特点,很快被国民政府所淘汰。

麻尾手榴弹在江西红军中甚为流行,苏区甚至有工厂专门生产不同流派的麻尾手榴弹,长征后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制作方法据说在陕北一度失传,但是后来又被攻关出来了的样子并在实战中使用。但是由于陕西、山西地区石山较少臭弹情况严重,后被木柄手榴弹取代。长征时,红军弹药严重匮乏,为了提高作战效费比,平均约开5枪则投掷手榴弹1枚并展开冲锋,因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七十年前,一群群带着尾巴的铁炸弹在中国西南西北的天空上呼啸来去的情景。